賴柏如
」 賴柏如 謝佳憲 晶鑽生醫 異位性皮膚炎 朱家瑜台韓醫美掀戰1/我國首家拿到拉提線材TFDA許可! 興櫃股一度飆破167元
「大家當醫師就好,做研發很燒錢!」9月24日晶鑽生醫(6815)包下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誠品電影一個放映廳,夫妻檔創辦人謝佳憲及賴柏如出席自家「提美拉第三代拉提線」發表會,感性喊出「十年磨一劍,要讓MIT成為世界第一。」這場發表會鎂光燈閃爍不已,藝人蕭薔擔任品牌代言人,她一襲白衣女神裝扮,當場揮毫為提美拉題字,同時,一身黑色洋裝長髮女性登場,「第一次看到董事長(賴柏如),我還以為是哪位女明星……」主持人驚呼不已,吸引醫藥線、財經線、娛樂線媒體注意。一位生醫界高層私下告訴CTWANT記者,「醫美拉提線材之役,晶鑽只要超越韓國Hans公司,就是世界第一!」事實上,台灣醫美線材市場長期由國外品牌壟斷,用於拉提的線材,即由韓國Hans的MINT、英美等國Covidien、Sinclair等大廠的V-Loc、Silhouette InstaLift、Quill等包辦。晶鑽生醫共同創辦人、總經理謝佳憲,從醫師轉商創業之初,白天當醫師協助民眾了解臉上肝斑、曬斑、雀斑等,晚上則是鑽研切線機,研發拉提線材。(圖/報系資料)直到十年前,當時32歲的皮膚科醫生謝佳憲與妻子賴柏如合夥創業1千萬元起家,自行研發拉提線材及機台四年多,終於在2018年以「MIRACLE THREAD 提美拉」上市,成了首個MIT品牌,如今已改版到第三代。創業十年的謝佳憲心中的勁敵,正是取得美國FDA、韓國KFDA、我國衛福部TFDA與中國NMPA核准許可上市的韓國Hans。CTWANT記者現場直擊晶鑽產品發表會上,賴柏如一拿起麥克風即對著台前上百位醫美診所合作夥伴們高喊,「你們是最有影響力、最頂尖的醫生們……」,接著感性地說,「研發是一條非常艱辛的道路,當醫生千萬不要做研發,很燒錢!」賴柏如提到從寶寶線、玫瑰線到鳳凰線,研發團隊不斷鑽研精進擴充產品規格,醫生們臨床上給予建議與反饋,催生了第三代美特拉拉提線,能在國際市場被看見,「歸功於在場的醫生們!」(語畢,賴董主動說來些歡呼聲)「我知道大家衝著蕭薔來的,掌聲不夠我不下台喔!」她的幽默談話,頓時增添活動輕鬆氣氛。擔任晶鑽生醫總經理謝佳憲則在台上花了15多分鐘,說明第三代等產品特性,強調其「拉力、拉拔力」二項的測試數據都已超越國外競牌,「我們已經要做到世界第一!」他一臉淡定地預告,下一步要打國際盃。晶鑽生醫5月23日舉辦法說會後,股價開始飆漲。圖中右二、左二為董事長賴柏如、總經理謝佳憲。(合成圖/翻攝鉅亨網、報系資料照)謝佳憲宣誓有底氣,可先看看晶鑽營運表現,根據自結公布財務數據,2023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9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3.58%,淨利2978萬元則年增71.74%,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20元;營收、獲利、EPS皆創新高;截至前八月累計合併營收3.65億元,年增達45.88%。晶鑽生醫2021年1月登錄興櫃,股價一度漲到82元,之後回跌到40元上下,在生技股中表現平平,直到今年5月下旬翻倍飆到94元,7月更是創高點來到167元,突然成了飆股,10月2日則是以93.5元作收,「應該是法說會後,突然地被注意到吧!」晶鑽生醫副總鄭皓文低調地說。股票交易量6月來到7千多張高峰,目前月均約1千多張。CTWANT調查,謝佳憲在5月23日法說會提到,「提美拉」線材將啟動歐美市場授權、取得總經銷權的TFDA許可溶脂針產品也將搶攻市場有關;6月4日晶鑽並與溶脂針發明人、頂尖生技顧問董事長高敏雄博士、總代理泰宗(4169)董事長徐渙清舉辦發表會,強勢宣告好消息。再加上「提美拉」線材目前也正向美國FDA申請上市許可中,進入領證上市的關鍵審查階段;並預計於中國展開臨床試驗,二年內爭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核准上市;晶鑽生醫創業夫妻檔一靜一動,感性吐露創業十年甘苦,誓言進軍國際市場,這一場國際醫美拉提線材品牌之役,已在上映中。
台韓醫美掀戰3/他豪語說要做醫材界APPLE! 晶鑽二數據超前邁向國際舞台
台灣生技界喊出要做「業內的台積電」,晶鑽生醫(6815)共同創辦人、總經理謝佳憲則說「我們是做線材品牌,不是做代工,當然是要做醫美界APPLE!」他接受CTWANT專訪時,首度透露創業路上「兩次挑戰、一次衝擊」的重要考驗,催使他走到今日。謝佳憲吐露第一個挑戰,來自2018年的出貨。一心想研發醫美拉提線材的他,與妻子賴柏如在2014年創業,成立晶鑽生醫,四年後終於取得衛福部TFDA許可,「終於能合法植入人體」「當年團隊不到十人,忙於研發、申請許可,沒有辦很大的發表會就開始賣,四處洽談醫美診所,因為是國人自製研發,訂單也漸增。」沒想到產品順利上市,卻陸續接到醫生反映「線材脆化」,品質不佳。「當時工藝技術還不夠純熟,沒有考量到線材材料本身怕濕氣的狀況,沒做好防潮。」謝佳憲立即決定,「無條件更換已出售的線材」,「重新出貨」,類似於廠商召回商品等作法。「我的個性是遇到問題,去面對,去解決」,謝佳憲不惜成本也要穩定客源,保住口碑,結果,「2018年營收不僅沒有減少,還逆勢成長。」晶鑽生醫副總鄭皓文在旁補充著說。晶鑽插旗香港,與GUC簽署經銷合約,圖左為總經理謝佳憲。(圖/晶鑽生醫提供)經過「脆化」改良製程、提升保存考驗後,晶鑽生醫團隊戰戰兢兢盯著線材品質,此時,「提美拉的線材容易斷裂……」悄然在業界傳開。謝佳憲很快就發現,線材本身ok,可能是有些醫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線材技術。醫師出身的謝佳憲解釋,「既然沒有辦法停止謠言,我們就建立教育訓練團隊,傳授第一線醫師使用線材的SOP。」這是晶鑽面臨的第二個挑戰,他也帶頭去做線材推廣培訓,「才從大陸教完課飛回台北,休息沒幾小時就下台中、高雄繼續上課,做品牌不是光把產品做好,還要讓客戶也用得巧用得好,才能抓好埋線層次。」就在晶鑽全面應戰之際,韓國知名線材供應商大舉登台,拿到美國FDA的許可,2021年還拿到台灣衛福部食藥署TFDA的適應症許可,這對晶鑽線材品牌來說是很大的衝擊,「我們團隊就再進階做測試,花了一年時間在2022年底,也拿到拉提這個許可證。」謝佳憲說。於此同時,台灣線材市場又進來許多競牌,謝佳憲思考「要如何證明晶鑽的線材比對手的好?」他領著團隊細究自家與他家產品的優缺點,參考醫生使用時的經驗與建議後,去年著手改良線材寬度、倒鉤的厚度,抓到皮下生理組織的面積愈多,包覆性愈穩定,第三代線材今年九月問世。這條創業路上,謝佳憲白天做好醫生工作,晚上繼續研發線材,一天常睡不到兩個小時,兩次的挑戰,一次的衝擊,反成了晶鑽茁壯的糧草,因著勁敵內外夾攻下,逼催謝佳憲改良研發。「現今在拉力、拉拔力這二項驗證數據上,我們超越了」,「我心中的世界第一,要在品質、銷售、市占率上拿出成績」謝佳憲說,晶讚生醫2021年1月興櫃後,預計2024年上櫃,完成IPO規劃。
台韓醫美掀戰2/來自彰化大姓! 謝佳憲醫師因這念頭研發拉提線材成台灣一哥
創業十年的醫美拉提線材台灣一哥晶鑽生醫(6815),今年不但交出營收獲利創新高佳績,股價飆高音,日前還推出自行研發的「提美拉」品牌第三代產品,由於創辦人總經理謝佳憲為彰化人,外界不免好奇,與彰化謝家是否有關?據CTWANT調查,彰化謝氏是地方大姓,謝佳憲的父親擔任過華豐橡膠(2019)的監察人,與祖父都是其股東,多年前協助顏家大股東聯合公開徵求股東委託書支持董事席次,算起來應該是從謝佳憲曾祖父那一代就是華豐創辦人之一。「除了我祖父、父親之外,媽媽、姐姐等都是當老師,身為家中獨子,我要創業醫生轉從商,他們一開始是反對的」「我寫了一份企劃書向父親提案,最後他們才點頭允諾借錢給我研發線材。」謝佳憲接受CTWANT專訪時,還特別強調他已經還清家人借款;如今,包括祖父謝正榮、父親謝偉芳、母親與姊姊,都是晶鑽的大股東。謝佳憲續說,「創業,是我人生中目前最叛逆的事情。」求學時,謝佳憲網球打得不錯,曾想當網球選手,後來聽從父母建議讀書,進入台大醫學系,畢業後曾待過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也在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皮膚科擔任總醫師,並有八家醫美診所服務資歷。晶鑽生醫共同創辦人、董事長賴柏如認為過去的挫折挑戰已過,現在是看向未來國際市場競爭。(圖/李蕙璇攝)「十年前,整型患者詢問度漸高,臉部拉提除了可以做埋線,也可以做拉皮開刀手術」、「當時能夠使用的合法線材,選擇性太少很有限,我認為行醫要負責任,才想要自己研發。」謝佳憲憶起當年的天真想法。謝佳憲毅然決然離開舒適圈自行創業,除了出於責任感,他同時也看到了醫美「線材」在拉皮等整型手術中的一片藍海市場。為了研發製造出安心的臉部埋線線材,「起初我到處拜託,詢問到台大、清大等學校看看能不能研發出這種線材的機會」「後來在北科大找到了生醫工程系,從手動切線機、半自動到自動製程機器,花了三年時間才研發成功。」謝佳憲也重拾課本,進入北科大化工所讀生醫工程念到博士候選人,了解線材的材質有哪些,要如何做到相當在一條頭髮上做到顯微雕刻的細緻。晶鑽生醫成軍兩年後,在2016年完成「第一代縫線倒鉤加工固定裁切自動化機台」開發,隔年取得「一種拉提緊緻皮膚組織之裝置」台灣專利,2018年才開始建立醫療器材品牌「MIRACLE THREAD 提美拉」。晶鑽生醫共同創辦人、總經理謝佳憲說自己從小到大做過最叛逆的事情之一,就是從醫轉商創業研發醫療線材。(圖/劉耿豪攝)創業初期,謝佳憲夫妻倆也先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保養品,做為營收的第一支引擎,建立保養品品牌「S+DIAMOND 鑽美肌」。「線材與保養品牌是晶鑽雙軌營收引擎,十年來,也透過與國內千餘位醫師合作,打進500多家醫美診所,建立出晶鑽的『專業通路』」謝佳憲從開發機具、自行生產線材到建立銷售據點的一條龍規模,與妻子賴柏如共同打造MIT醫材事業版圖儼然成形。二年前,媚登峰集團旗下全台醫美診所也使用晶鑽生醫的線材、經銷的肉毒桿菌等,總經理徐雅彤接受CTWANT採訪時提到,「晶鑽的線材品質、價格都有競爭力,產品多元化,符合我們的需求。」此外,晶鑽也陸續取得禾馨、維格、愛爾麗等集團的合作,以及溶脂針總代理泰宗(4169)的總經銷權;2022年,與香港GUC醫思健康(2138.HK)的簽約合作,也將在今年第四季開始出貨;再加上6月出席英卡思亞洲年會「提美拉」正式在國際亮相,還順利地與泰國KNA醫美集團簽署合約,作為進入東協第一站,並準備在東南亞註冊,申請美國FDA許可等,多箭齊發。「晶鑽旗下擁有自有品牌的提美拉線材與保養品,還有經銷的溶脂針、醫療器材等,接著就是打通路仗,拓展海內外市占率」「我們可以和大廠合作談授權案,收取權利金,也可以自己打市場,做臨床辦證,前進大陸、泰國、越南、香港等,透過醫美集團、診所的合作,帶來加乘效益。」謝佳憲說,也就是提美拉透過「取證上市」、「經銷授權」二大策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10月6日,港商GUC醫思健康位於尖沙咀據點開幕,晶鑽生醫產品也將跨到海外;看來,這位皮膚科醫生的叛逆,已讓他透過自創台灣醫材品牌打入到國際市場,逐漸爭得一席之地。
【醫師治過敏絕招3】焦慮機率多2倍 新藥物終於能減癢
「如果病況控制不好,或是先天就相當嚴重,就會變成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賴柏如說 ,傳統治療方式,如類固醇藥物、免疫調節劑雖能壓抑發炎反應,但會增加肝腎負擔,而且只能改善三至四成病況,對有些患者來說沒有效果。異位性皮膚炎不僅是生理上的疾病,也強烈影響了患者的心理健康,賴柏如醫師引用國外成人病友調查為例,超過7成病友的工作與家庭生活受到影響、7成表示運動或興趣受到限制、5成表示夢想實現受阻。此外,根據皮膚病學研究雜誌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焦慮及憂慮的機率是一般民眾的2倍以上。30歲的胡先生正是屬於這樣的例子,八成皮膚傷痕累累的他屬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曾經嘗試過所有的中西醫藥物,病況卻始終不見好轉,因此曾經一度有輕生念頭,直到使用最新的生物製劑藥物之後,才終於獲得解脫。「尤其是最令我痛苦的搔癢,終於大幅改善。」胡先生是中重度患者,全身八成面積皮膚都充滿抓痕、疹痕。最新生物製劑治療後,胡先生皮膚狀況好轉很多。(圖右為治療前、圖左為治療後)(圖/胡先生提供)賴柏如說,生物製劑新藥可以精準的鎖定免疫系統中的特定致病因子,進而壓抑過敏反應,而且也幾乎沒有副作用,但目前仍需自費,每針大約要價兩萬八千元左右,第一次治療藥施打兩針,之後每個兩周大一針。「藥費的確是個不小的負擔,但隨著病況好轉,可以逐漸減少打針的頻率。」目前胡先生大約一個月打一針,他希望積極控制病情,未來能變成久久打一次針。賴柏如說,如果能在嬰幼兒時期就積極治療、勤擦乳液,也能及早預防病況惡化,建議依照醫師指示、定期回診。醫師賴柏如說,生物製劑新藥可以精準的鎖定免疫系統中的特定致病因子,進而壓抑過敏反應。(圖/賴柏如醫師提供)
【醫師治過敏絕招1】皮膚癢要先滅火 只擦乳液沒有用
調查顯示,台灣每3人之中就有1位過敏兒,秋冬換季正是過敏好發時節,其中異位性皮膚炎小至嬰兒、大至銀髮族都難以倖免,患者約占全部人口的十%左右,而嬰幼兒比例更高達三成,包括藝人李詠嫻的女兒Makayla、陶晶瑩女兒小荳荳、張鈞甯都深受其苦,不僅皆曾半夜抓癢到血濺床單,甚至還留下疤痕。「異位性皮膚炎與遺傳息息相關,但並不代表都會發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賴柏如說,隨著近年來空氣污染嚴重、過敏原激增,也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此增加約2成。台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醫師,同時也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他手上的病患大多是中重度患者。「只要在一至五歲時積極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大約1/3患者會痊癒,或不至於惡化到中重度。」朱家瑜說,許多媽媽陷入「長大就會好」的迷思,所以不處理孩子的異位性皮膚炎問題,只是一直猛擦乳液。「皮膚狀況正常時,勤擦乳液增加保濕能力是正確的,但如果已經發癢、紅腫,擦乳液並不會讓狀況變好,這時候應該要先治療。」就如同發生火災時,最重要的是趕緊滅火,而不是在意消防水柱會把家具弄濕。「所以要先塗抹類固醇藥膏、吃抗組織胺藥物止癢,而不是去擔心副作用。」朱家瑜說,有些媽媽不讓孩子碰任何藥物,卻反而可能讓過敏的火愈燒愈旺。醫師朱家瑜說,過敏發作時如同發生火災,此時需要先治療來滅火,而非擔心副作用。(圖/朱家瑜醫師提供)
【癢到不想活3】大熱天仍戴口罩袖套 只為了不被同學嘲笑
「為了遮住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就算再熱我也都會穿戴袖套及口罩,甚至連最喜歡的游泳也被迫放棄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賴柏如說,曾有患者分享自己痛苦的心境,而且求學階段也因皮膚症狀遭同學嘲笑,因而對社交感到恐懼。「異位性皮膚炎與遺傳息息相關,但並不代表都會發病。」賴柏如說,隨著近年來空氣污染嚴重、過敏原激增,也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此增加約2成。台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醫師,同時也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他手上的病患大多是中重度患者。「只要在一至五歲時積極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大約1/3患者會痊癒,或不至於惡化到中重度。」「以輕度患者來說,平時注意皮膚乾爽、勤擦乳液,盡量避開過敏原,萬一過敏發作,當皮膚出現病灶、癢感還沒出來之前,就要先吃抗組織胺先滅火,才不會一直追著癢感跑。」朱家瑜說,台灣人個性很急,所以幾乎所有醫師都會被要求開類固醇藥物,但類固醇藥物是用於緊急狀況,如果使用頻率很高,反而會造成病況的大反撲,最後就變成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醫師賴柏如說,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生理疾病,若病況屬於中重度,也會影響心理健康。(圖/賴柏如醫師提供)賴柏如說,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傳統治療方式,如類固醇藥物、免疫調節劑雖能壓抑發炎反應,但會增加肝腎負擔,而且只能改善三至四成病況,對有些患者來說沒有效果。30歲的胡先生正是屬於這樣的例子,他嘗試過所有的中西醫藥物,病況卻始終不見好轉,直到使用最新的生物製劑藥物之後,才終於獲得解脫。「尤其是最令我痛苦的搔癢,終於大幅改善。」賴柏如說,生物製劑新藥可以精準的鎖定免疫系統中的特定致病因子,進而壓抑過敏反應,而且也幾乎沒有副作用,但目前仍需自費,每針大約要價兩萬八千元左右,第一次治療藥施打兩針,之後每個兩周大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