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形劑
」益生菌不等於乳酸菌 益生菌的15個重要觀念
據估計,2026年益生菌市場將達到783億美元。在所有保健食品中,益生菌產品在各種專業人員與一般民眾之接受度均獨占鰲頭。台灣的發酵技術也是國際上之佼佼者。對於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菌種、菌株、活菌數等名詞令人眼花撩亂,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名譽教授潘子明在新書《潘子明益生菌健康研究室:科學實證益生菌對8大病症的保健功效》,闡述益生菌的15個重要觀念:觀念1 益生菌不等於乳酸菌益生菌(probiotics)並不等於乳酸菌,但大多數益生菌屬於乳酸菌中的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和乳桿菌(Lactobacillus)。參照FAO/WHO建議的說法,益生菌是指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可以對使用對象的健康發揮有益作用,包括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吸收和調節免疫等。而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一般是指能發酵醣類並主要生成乳酸細菌的總稱,其並非一個嚴格的微生物分類名稱。觀念2 某些益生菌的死菌也具保健功效,但它並非益生菌若產品標示「殺菌型」或「經過滅活處理」表示此產品不含活菌,不符合益生菌產品的要求,但若菌株可以產生「後生質」,仍可能具有保健功效。選購時仍應注意是否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具有保健功效,否則僅為單純的風味產品。觀念3 發酵乳、發酵乳飲品、乳酸飲料的營養價值其實差別很大乳酸菌產品大致可分為3類,最大差異在於乳酸菌與蛋白質的含量,以營養價值來說,發酵乳>發酵乳飲品>乳酸飲料。乳酸飲料沒有活菌,歸類於休閒飲品。觀念4 「益生質」是益生菌的食物,並非益生菌益生質又稱益生元,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但可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繁殖,從而促進人體健康,通常情況下,益生菌和益生質合理搭配使用效果更佳。觀念5 並非所有的益生菌都一樣,可依據需求選擇菌種及菌株並非所有益生菌的作用都一樣,民眾可以依據需求選擇適當菌種及菌株,來達到保健功效。但活菌數越多,其益生效果不一定越好,重點是菌株特性。觀念6 活菌數越多,益生效果不一定越好,重點是菌株特性網路上許多益生菌標榜有好幾千億,潘子明提醒:「請注意,不要被這種手法給騙了」,不同菌株皆有自己的功效劑量,請選擇有臨床試驗證實其功效的產品,別只看高菌數的產品,還可能買貴了。觀念7 一種產品所含有的菌株種類越多,不見得效果就愈好不同菌株之間可能會產生相乘作用,但不是所有菌株組合都有效果。潘子明表示,曾審查過號稱含有78種菌株的產品,但廠商卻回答不出來是哪78種菌株。衛生福利部對於申請健康食品的保健產品,均要求以最終產品進行功效評估。觀念8 益生菌並非萬靈丹,並不能包治百病益生菌並非萬靈丹,並不能包治百病,但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同,益生菌能夠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有益人體健康。觀念9 聰明辨別添加用途,「有添加」不等於不好有些添加成分,對身體保健是有幫助的,例如寡糖類、糖醇類或是膳食纖維,都屬於益生質,可以促進益生菌生長繁殖;麥芽糊精是賦形劑,可以避免益生菌結塊、增加保存效期,提升益生菌的穩定度。。觀念10 益生菌產品一般並不會太甜,不必刻意因糖太多而不吃益生菌曾有某牌益生菌生產的發酵乳,添加的糖量太高,引起民團抗議,衛福部已要求將「額外添加的精緻糖」降至25克以下。觀念11 常吃益生菌並不會產生依賴性,但也須搭配健康生活習慣長期食用益生菌並不會使腸道喪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或使人產生依賴性。但也須配合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不宜持續大吃大喝或每天吃消夜,否則就算補充再多益生菌也無法促進健康。觀念12 長期吃益生菌才能真正有益腸道健康腸道益生菌約7-14天即會被更換,更新的速度很快,故不會有依賴的情況產生,因此也需要定期補充益生菌,才能有助於維持腸衛健康。觀念13 益生菌的作用不因人種不同而異,不過對特殊病人須留意潘子明建議民眾選擇具有安全性評估報告的產品另外,免疫缺陷患者、危重病人等族群,使用前應諮詢醫師意見。觀念14 購買益生菌粉或發酵乳,低溫保存效果要比室溫好購買益生菌粉或發酵乳,低溫保存效果要比室溫好,如有衛福部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的產品也較好。觀念15 益生菌空腹吃最能發揮功效,且要避免搭配熱水熱飲喝空腹吃益生菌最能發揮功效,並避免用攝氏40度以上的水配益生菌,因為高溫會殺死益生菌。
中「陰暑」刮痧恐越刮越虛 醫曝解暑聖品:豆腐效果最佳
炎炎夏日又濕又悶容易引起中暑,除了多補充水分、降溫外,中醫師黃獻銘推薦,可以試試豆腐和味噌湯,傳統豆腐能夠補充鈣質、平衡電解質,味噌湯則能補充養分、鹽分及水分,讓中暑的機率減低。另外,他還提醒,豆腐水也是相當重要的補品,不會越喝越渴,還得以回甘消暑。中醫師黃獻銘在YouTube頻道「阿銘師x鍼還傳」上分享,如果當下中暑又無法及時去看醫生,建議直接去超商買豆腐來吃。他解釋道,傳統豆腐常用的賦形劑是石膏(硫酸鈣)和鹽滷(主要成分為氯化鎂),而石膏於中藥材上常用於散熱、清熱,不過現今多改用葡萄糖酸內酯,效果較差。黃獻銘認為,傳統豆腐解暑效果比蜂蜜水、青草茶更好,還有預防中暑的作用,當鈣質充足、電解質平衡代謝,身體有足夠養分,就更不容易中暑;但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像是雞蛋豆腐、嫩豆腐等又細又滑的產品,或者是純喝豆漿,都沒有什麼消暑效果。中醫師黃獻銘建議可以直接飲用豆腐水,也有回甘消暑的作用。(圖/翻攝自YouTube/阿銘師x鍼還傳)黃獻銘還提到,若是因中暑感到口乾舌燥,也可以飲用烏梅汁、酸梅湯、蜂蜜水等等,而綠豆沙一般過甜及過冰,容易把火氣悶住、生痰,反而不適合解暑。另外,他也建議,日本國民美食「味噌湯」亦為消暑聖品,在發燒、中暑時喝,可以幫助身體補充養分、鹽分和水分,通常味噌湯裡又含有豆腐,能夠助於清熱降火,但凍豆腐、百頁豆腐則不算在傳統豆腐的範疇內。不少人會選擇在中暑後刮痧,黃獻銘解釋,吹太多冷氣造成的「陰暑」並不適合刮痧排毒,還可能越刮越虛;是因過度曝曬陽光、熱氣太多導致的「陽暑」,則可嘗試藉刮痧來將熱氣洩掉,但他也提醒,現代人陰暑比例較高,刮痧可以嘗試,但不是必要。
春節年假天天黏3C 補充葉黃素防黃斑部病變
春節連假出遊在外時,愛美女性總不忘擦防曬乳保護皮膚,但除了皮膚,靈魂之窗更需要防曬,尤其許多人假期時幾乎天天盯著3C用品,更讓眼睛陷於危機之中。科學家研究,當雙眼暴露在強烈的光照下,距離光源愈近、時間愈長,視網膜中小小5%的黃斑部就會受到傷害,光照愈強受傷越深。當然,藍光的來源不僅僅是太陽,像是回家吃飯就打開的電視、上班時需要長期注視的電腦,甚至是每天不離身的手機,都是高能量藍光的來源。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發布的全民護眼趨勢調查指出,我們每天使用3C產品的時間長達了10.7小時,等於是一整天超過1/3的時間都在注視著藍光,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的安欣瑜醫師指出,人體中「黃斑部」含有大量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能幫助中和抵擋光線強烈的能量子彈,形同左右護法,但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改變,黃斑部病變已經不再只是老年疾病,近10年來黃斑部病變40-50歲的病例增加3成,伴隨著眼部衰退或是營養攝取不足,頭號晶亮成分的葉黃素就不足夠達到防護作用。保護靈魂之窗,除了適當休憩外,及時給予正確、充足的葉黃素是維持晶亮感的最好方式。葉黃素屬於類胡蘿蔔素,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一種營養素,通常可以從綠色蔬菜(如菠菜、茼蒿、芥藍菜等)中攝取,而因為葉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並且助於過濾藍光,避免光線侵害。安欣瑜醫師表示,如果飲食無法均衡,就可考慮選擇保健品補充,挑選葉黃素保健品時,首先注意是否挑選通過專利認證以及國家認證第三方檢驗單位合格,其次建議選擇具有專利製程的游離型葉黃素,因為市面常見的酯化葉黃素帶有脂肪結構,需先經過消化酵素作用,分離脂肪酸後才能被吸收,而游離型葉黃素已預先透過水解技術去除脂肪酸,所以可直接被小腸吸收,吸收率較高。另外,葉黃素的劑量不是越高越好,每日6-10mg的量持續補充以及飲食均衡更為重要。另外,目前葉黃素保健品的選擇種類很多,有錠狀、膠囊、粉包、飲品及果凍等等,錠狀劑型是所有營養品中最普遍也最便利的劑型,製作過程需要將有效成分、賦形劑及黏著劑打成錠狀,打壓成型,有些外層還會有膜衣,能保護成分、控制在消化道分解的速度,對有些消化功能不良的人,可能會影響吸收效果。膠囊通常是兩片明膠外殼,將成分密封在裡面,在胃內崩解的速度比錠劑快。膠囊及錠劑穩定度較佳,但對於某些不愛吞服錠劑或膠囊的成年人會影響其吞服意願,而對於有些老人和小孩可能會造成吞嚥困難,果凍型態便適合這些族群,食用方便,且口感好,甚至可當作下午小點心,達到每日補充的目的。安欣瑜醫師提醒,葉黃素需要定期服用,兩週血液濃度會增加,但要到兩個月後,黃斑部的濃度才會有顯著改變。
康復路迢迢3/疫苗注射反應多 醫:一周未消失應就醫
隨著接種疫苗人數越來越多,皮膚專科醫師鄭惠文提醒,接種後皮膚反應可以分為立即性反應與延遲性反應。急性反應包括蕁麻疹、皮疹、掌紅斑等,延遲性反應多為紅腫、皮膚原本症狀加劇;統計顯示,施打兩劑疫苗都會產生皮膚症狀比例為16%。(圖/翻攝自鄭惠文臉書)鄭惠文說,研究顯示疫苗注射會引起皮膚症狀,可能與疫苗中賦形劑PEG2000(聚乙二醇)有關,所幸這些皮膚症狀都不會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在家中可以加強保濕修護,輔助含有消炎成分如甘草萃取(Licorice)等。如果癢感無法控制、症狀範圍擴大或是皮膚疹界線不清楚、持續時間超過一周,建議應該就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也相當憂心,確診者痊癒後疫苗施打問題。他認為,感染者痊癒後抗體持續時間不太一樣,如果沒有精確去計算就進行疫苗施打,恐會造成免疫系統紊亂狀況。建議政府應該要提供生物標記進行偵測,用精確的數據建議痊癒者打疫苗的時間。(圖/翻攝自鄭惠文臉書)
AZ疫苗即將開打 指揮中心列3大類對象不能打
11.7萬劑AZ疫苗開打在即,國際頻頻發生施打後出現不良副作用,歐洲國家傳出施打AZ疫苗後出現血栓事件,荷蘭、愛爾蘭也發生暫緩施打,台灣到底要不要暫緩施打備受矚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施打建議事項,包含對疫苗成分(賦形劑)過敏者、施打第一劑AZ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以及18歲以下的青少年都不能施打。未來疫苗接種後,是否要再採檢,莊人祥表示,目前正在做接種後處置指引,完成後就會上網公告。到底哪些人不適合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透過食藥署協助指出,對藥物過敏者、賦形劑等成分、施打第一劑AZ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目前都不能施打。至於哪些狀況要暫緩施打?莊人祥指出,若出現急性嚴重者並且伴隨發燒或急性感染者就暫緩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針對醫護施打意願進行意願調查,莊人祥表示,調查的名單都是參考用,最後要不要打都是醫護人員自己的意願為主,不會有人壓著他們去打,今天將會收意願調查,最快明天公布結果。至於施打時間,莊人祥說,還是會讓指揮官陳時中宣布,時間部分都會儘量縮短,讓醫護可以開始施打。AZ疫苗開打在即,指揮中心列3大類對象不能打。(圖/指揮中心提供)
募資3千萬賣維他命!理科太太聞食藥署要查「腋下有點濕」:期待交流
知名Youtuber理科太太近日在網路平台「嘖嘖」上發起「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的群聚集資,號稱可以1瓶抵12瓶,讓人「狀態好到爆炸」、「增強體力」、「提升工作效率」等,在短短時間內,就募資超過3千萬。對此,有醫生指出這款產品的營養成分劑量少到不可思議,直言「這種營養品吃不死人,但只是浪費錢!」而食藥署也表示將針對是否違反《食安法》進行調查。(圖/翻攝嘖嘖平台)知名網紅理科太太及專家團隊共同研發「綜合維他命膠囊」並再網路平台「嘖嘖」上發起募資,該產品號稱1瓶可抵12瓶,且可增強體力78%、工作效率提升76%、精神變好76%、幫助入睡70%、思緒靈敏68%等。對此,家醫專科醫師王姿允在臉書PO出該產品的成分標示,指出所有營養成分劑量少到不可思議,「我一顆叫學員早上吃的B群劑量等於她的48顆(其他劑量也都是有效劑量的1/4或1/5)」,直言「說沒有賦形劑還可以劑量少成這樣,沒有到有效劑量的營養品吃不死人只是浪費錢。」而食藥署2日也表示,將會請地方衛生局了解該產品內容物,是否符合所宣稱的數據,若不符合可依《食安法》開罰新台幣4到400萬元。食藥署也指出,國內只有具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沒有保健食品,而理科太太稱其所販售的為保健食品,只要不涉及宣稱療效,即不違法,且目前從網頁看到之內容並沒有「食品廣告標示詞句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的事實存在,但仍會請衛生局持續了解、調查有無違規之處。而理科太太也透過IG回應,她打趣表示「看到食藥署,腋下不禁有點濕」,不過看到食藥署企科組科長黃建隆,指出他們的影片和網頁內容沒有明顯誇大不實或宣稱療效,也有點欣慰,並強調「合法合理只是我們最低的堅持」,他們也很期待和主管機關、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公開交流產品設計的理念和營養攝取的知識。理科太太也透露,他們已邀約不同看法的朋友進行交流,「我們相信秉持專業設計的產品,和公開透明的溝通態度,是最能給支持者回報的方式。」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Evelyn Chen 理科太太 (@liketaitai)
食藥署公布杏輝藥品等3藥廠 「嚴重違反GMP」
食藥署在官方網站最新公告三家藥商嚴重違反GM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其中杏輝藥品有多達20款藥物出問題、需下架回收,被食藥署盯上;杏輝也提交報告給食藥署說明原因。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杏輝藥品公司上月因多項藥物有持續安定性試驗不合格等問題,需下架回收多達20款藥物,世達藥品公司也有藥品製程異常而下架13藥品,至於博謙生技公司則有原料藥的無菌模擬充填試驗結果造假,被食藥署公告為「嚴重違反GMP藥商」。杏輝藥品公司。(圖/翻攝自杏輝醫藥集團網頁)據食藥署簡任技正陳映樺表示,杏輝的藥物出問題原因包括賦形劑的處方設計不好、包裝藥品的密合度不好和品管流程問題等,也提出預防改正措施報告書,而世達藥品也因多款藥品產品製程異常未經調查即重新加工,然世達未進行根本原因調查也無留有相關紀錄,且生產與管制作業紀錄不實等問題,被要求著衣錠劑(含錠劑、顆粒)產品應停止生產。食藥署7月稽查時也發現,博謙生技公司的原料藥無菌模擬充填試驗結果造假;陳映樺指出,這家藥廠做無菌的原料藥,要定期去驗證操作時的無菌性,但食藥署稽查發現有一些並非無菌,因此發現造假。食藥署表示,依照藥事法規定,會裁處嚴重違反GMP藥廠3萬元到2百萬元,而嚴重違反GMP的藥廠在改進後,食藥署仍會無預警進行複查。
療舊傷賺千萬3/忠於自己強調無添加 瞞夫創業電腦不離身
曾琬媛坦言,原本根本不懂膠原蛋白是什麼,「最初還有點擔心是不是有加類固醇才會有效,後來確定是純天然的。」她單純地將這一切過程放在臉書分享,竟然接獲朋友私訊,表示也想吃吃看。「一開始,我開團購,買了500罐,沒想到2星期就賣光,我突然覺得這或許能做生意。」團購初體驗成功後,曾琬媛著手創業,委託原料商友人尋找無糖、無香料、沒有添加糊精及奶粉的原料,「我們產品都是粉狀的,因為若是錠狀的話,還要添加賦形劑,我覺得這樣就喪失了強調健康的本意。產品不僅有SGS認證,還找到符合GMP標準的工廠配合分裝。」在曾琬媛毛遂自薦下,露奇亞成為唯二在誠品書店設櫃的保養品牌。(圖/露奇亞提供)曾琬媛接著回憶公司取名由來,「我最喜歡的英文字『REGARDS』(意即關懷、問候),音譯為『芮加』,再從『芮加』音譯為『Ruijia』,最後從『Ruijia』再次音譯,得到『露奇亞』這個名字。『露』意味著朝露,強調純天然;『奇』代表想在電商上出奇致勝;『亞』就是想打進亞洲各國的信念。」2014年4月,曾琬媛與其他3名股東,合資150萬元,偷偷租屋開了公司,完全不敢讓丈夫知道。「我老公希望我單純當個家庭主婦,我只好到處問朋友怎麼開公司,利用做家事的零碎時間;洗頭、做臉時也帶著筆電工作,若是忘了帶,服務小姐還覺得怪怪的。」還好她不但愈做愈成功,也同時兼顧小孩,先生得知後才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