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爾蒙治療
」 跨性別準新娘婚前健檢 驚覺自己是男兒身:蛋蛋藏在肚子裡
一場婚前健檢,竟揭開自己的性別秘密。中國大陸湖北一名27歲李姓女子,婚禮前夕決定進行完整的全身健康檢查,卻被告知罹患罕見疾病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CAH),自己其實是男兒身。據《南華早報》報導,李女被告知罹患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除陷入極大驚嚇,也想起9年前的1次檢查。李女18歲時因胸部發育遲緩、沒有月經,在家人陪同下接受檢查,被診斷出賀爾蒙指數異常、卵巢早衰,卻拒絕醫師進一步檢查染色體建議。9年後終於接受染色體檢驗的李女,確認自己是有女性外貌,但腹中有睪丸、擁有男性染色體,在生物學上屬於雄性的男人。雪上加霜的是,由於錯過前期治療,李女還患有骨質疏鬆及缺乏維生素D等症狀。李女在醫師建議下,立即切除有很高致癌風險的睪丸,並需接受長期賀爾蒙治療及追蹤。醫師則指出,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屬於隱性基因疾病,李女父母都帶有該隱性基因,李女可說是在相對較高機率下罹患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有高達90%的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源自於21-羥化酵素(21-Hydroxylase)出問題,腎上腺中的腎皮質會分泌腎皮醇、醛酮以及各種雄性荷爾蒙,若生成這些分泌的酵素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賀爾蒙生成出現變化。
台灣跨性別手術新進展! 新式手術助40歲二寶爸「變身」看見真正的自己
40歲琳子是跨性別者,一直覺得自己應該是女生,卻有著男生的身體,為了抹除身上陽剛的痕跡她做了許多努力,只要不拿出證件幾乎不會有人懷疑她的性別,不過她仍覺得若有所缺。因此和伴侶擁有兩個孩子的她,決定在孩子成長後接受性別置換手術。林口長庚醫院醫療團隊使用3D內視鏡取腸併隱痕女陰成型術為琳子進行手術,術後琳子表示,「完成性別置換手術對我來說是最後一塊拼圖,手術後,我在鏡中看見真正的自己,感受到久違的完整和確認,淚水不禁流了下來」。變性手術有哪些法規限制? 手術如何進行?目前國內法規規定必須有2位精神科醫師諮詢鑑定及賀爾蒙治療至少半年後,才能接受性器官摘除合併重建的性別置換手術(俗稱:變性手術)。其中男變女的跨性別手術,可能涵蓋了臉部女性化、喉結縮小、聲帶整形、隆乳、外陰部及陰道重建等。以外陰部及陰道重建為例,胡瀞暄醫師表示,醫師會將龜頭保留作為陰蒂,小陰唇則可視組織條件,利用多餘的龜頭或包皮重建,大陰唇則是利用陰囊來塑形,而較長的尿道也會縮短成女性的長度。至於陰道的部分,胡瀞暄醫師提到,醫師會在前列腺、直腸間創造出一個空間作為陰道,其內襯可依患者需求及自身條件選擇用陰莖皮、陰囊皮、腹部的皮、腸道或腹膜來重建。國內變性手術日趨成熟 新式手術隱痕、恢復較快而隨著性平意識開放、醫療技術進步,性別置換手術也越趨成熟。胡瀞暄醫師表示,除了利用陰莖皮翻轉重建陰道的傳統手術外,林口長庚性別置換醫療團隊也發展出利用3D內視鏡移植乙狀結腸或腹膜來重建陰道,並以達文西機器手臂移植腹膜重建陰道。胡瀞暄醫師說明,3D內視鏡是近年來發展的高科技技術,外科醫師能在清楚的立體視野下,順利移植乙狀結腸來重建陰道,大幅減少摘取腸道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及併發症,病患在術後當日即可喝水進食,若合併隱痕女性外陰成型術,術後會陰部疼痛度會大幅降低,傷口恢復時間也會縮短。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在2018年組成「性別置換醫療團隊」,經過3年籌備、國外考察及模擬手術訓練,於2021年8月開始正式執行性別置換手術,目前已完成近50例性別置換相關手術。目前台灣跨性別人數約佔總人口的0.5%,約有10萬餘人。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表示,跨性別置換手術是個新興的議題,期許林口長庚醫院「性別置換醫療團隊」提供完整的醫療技術,幫助民眾走出自我,活出嶄新人生。
跨性別新技術「3D內視鏡取腸」重建陰道 外陰隱痕降低疼痛感
台灣跨性別人數約佔總人口的0.5%,約有10萬餘人。由於台灣性別平等意識觀念開放,加上醫療技術進步,性別置換手術也發展得越趨成熟。林口長庚醫院近年組織了跨科別及跨領域的「性別置換醫療團隊」提供治療服務,其中在跨女手術方面目前更取得了領先進展,除了利用3D內視鏡高科技技術外,並合併隱痕女性外陰成型術,讓病人術後會陰部疼痛度大幅降低,刀口幾乎隱痕,也縮短了傷口的恢復時間。「一直覺得自己應該是女生,卻有著男生的身體,即便多年努力抹除身上陽剛的痕跡,生活中除了被證件出櫃的情況外,幾乎不會有人懷疑我的性別狀態,但我仍然覺得若有所缺。」40歲的跨性別病人琳子(化名)說,完成性別置換手術對她來說是最後一塊拼圖,手術後,她在鏡中看見了真正的自己,感受到了久違的完整和確認,淚水不禁流了下來,接納自己身體的感覺是這麼的棒!」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傷科胡瀞暄醫師指出,國內現行法規必須在精神科兩位醫師諮詢鑑定及賀爾蒙治療至少半年後,才可以接受性器官摘除合併重建的性別置換手術,也就是俗稱的變性手術。目前以男變女跨性別手術而言,囊括了臉部女性化、喉結縮小、聲帶整形、隆乳以及外陰部及陰道重建。她說,以外陰部重建為例,整形外科醫師會將原來的龜頭保留下來作為陰蒂,兩邊的小陰唇則可視組織條件,利用多餘的龜頭或是包皮來重建,大陰唇則是利用陰囊來塑形。較長的尿道也會縮短成女性的長度,剩下的男性特徵包括陰莖及睪丸則會全部移除。至於陰道部分,醫師會在前列腺及直腸間創造出一個空間來作為日後的陰道,當創造出陰道空間後,其陰道內襯可依患者需求及自身條件,選擇用陰莖皮、陰囊皮、腹部的皮、腸道或腹膜來重建。不過各種材質都各有利弊,在手術中承擔的風險及術後照護也依所選材質而有所不同,這些都須與醫師詳細討論才能進行手術。胡瀞暄醫師指出,在跨女手術的陰道重建選擇裡,除了傳統利用陰莖皮翻轉重建陰道,林口長庚性別置換醫療團隊再發展出利用3D內視鏡移植乙狀結腸或腹膜來重建陰道,並以近年來新發展的達文西機器手臂移植腹膜重建陰道,提供不需要陰道或是身體狀況無法接受陰道重建的病患一個無深度陰道的重建選項,對於其餘陰道重建病人也提供完整的骨盆肌復健擴張訓練,來維持陰道的深度及寬度。胡瀞暄醫師解釋,3D內視鏡是近年來發展的高科技技術,能讓外科醫師在清楚的立體視野下,順利移植大約12公分的乙狀結腸來重建陰道,大幅減少摘取腸道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以及併發症,病患在術後當日即可喝水進食。另外合併隱痕女性外陰成型術,將以往造成日後大陰唇正中央的兩道疤痕,改良至隱藏於大腿縫及大小陰唇溝的刀口,更讓術後會陰部疼痛度大幅降低,刀口幾乎隱痕,也縮短傷口恢復時間。相較傳統手術約需住院1週且須臥床數日,新式手術術後隔日即可下床,最快住院4日就可出院,快速回到工作崗位,兩者結合大大降低病患因手術造成的不適與煎熬。胡瀞暄醫師表示,術後除需按摩預防肥厚性疤痕增生以及規律擴張,避免陰道閉鎖外,幾乎沒有明顯後遺症,2個月後即可正常性生活,並保有術前的性敏感度,若術前前列腺也為敏感帶的跨性別女性,還會多一個類似女性G點的性刺激點。 林口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游正府醫師說,移植乙狀結腸重建陰道的優點,在於移植後的乙狀結腸分泌的腸液,也提供類似女性陰道的潤滑功能,不像傳統以陰莖皮移植的陰道需要額外潤滑液才可使用,陰道深度可永久維持,移植的腸道也不易有想像中腸道的異味或過多的腸液分泌。為關懷性別置換族群醫療需求,林口長庚醫院於2018年組成「性別置換醫療團隊」,結合精神科、新陳代謝科、整形外科、大腸直腸科、泌尿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心理師、社工師和個案管理師等專業,為跨性別族群提供包括精神科諮詢、賀爾蒙用藥及各式跨性別手術治療服務。經過3年籌備、國外考察及模擬手術訓練,於2021年8月開始正式執行性別置換手術,目前已完成近50例性別置換相關手術,因跨性別手術醫師訓練非常困難,未來也將繼續續訓練跨性別手術醫師,為跨性別族群提供醫療服務。
多元治療方式改善女性婦科問題 4類患者不適合應洽詢醫生
女性們是否有難以啟齒又困擾已久的煩惱呢?例如「我下面很乾,夫妻生活很不舒服,因常常拒絕先生都快引起婚姻危機了」、「我是賀爾蒙敏感型的乳癌患者,化療後更年期症狀很不舒服,但又不能使用賀爾蒙治療該怎麼辦?」、「生完小孩很多年了,運動、跑步、跳繩還是會漏尿,要是遇上感冒咳嗽更是漏的厲害,有辦法改善嗎?」陰道鬆弛乾澀 治療多元可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季瑤指出,口服女性賀爾蒙、外用賀爾蒙藥膏,治療效果約有10-25%的改善幅度,但若是遇到賀爾蒙高感受性的癌症或是哺乳中的女性(使用雌激素會使泌乳量下降),便合適使用陰道雷射治療方式,一般療程建議每月一次,連續三次標準治療,每次療程約10分鐘,無須住院、麻醉,門診即可完成,治療後約可改善70%,效果可持續約6-12個月左右。陰道雷射無疼痛感 明顯改善性生活雷射治療的原理是利用略高於生理溫度的熱能束打入皮膚的真皮層,藉由Heat shock proteins (HSPs)的產生達到組織重塑(tissue remodeling),這些蛋白質會間接促進生長因子的合成。目前有幾篇大型的回顧性論文證實陰道CO2-laser以及Er:YAG-laser可以有效緩解更年期生殖泌尿道症狀,並增加陰道上皮細胞的厚度。在所有接受雷射治療的病人當中,並沒有報告指出嚴重的副作用,且能夠明顯改善性生活的滿意度,高達90%的病人在治療後恢復性生活。陰道雷射治療可算是一項針對這類生殖泌尿道症狀的安全選項之一,治療中一般不會有疼痛感,只有在接近陰道開口時會有稍微溫熱感覺,治療後2-3天內陰道可能會有輕微的分泌物或微量粉紅色出血,一星期內需避免性生活。四類患者不適合陰道雷射 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林季瑤提醒有4種情況不適合進行陰道雷射:1. 陰道或骨盆腔有急性嚴重的發炎或感染中。2. 陰道出血時(經期中、產後惡露、不明原因陰道出血)。3. 子宮頸、陰道、外陰惡性腫瘤正在接受化放療的患者。4. 懷孕中。目前衛生福利部核准陰道雷射治療應用在此類婦科症狀處理,但並未列入健保給付項目,仍屬自費項目。若有相關困擾的民眾請至婦產科尋求專業建議與評估。
跨性別男變性手術醫師突發現「已懷孕5個月」! 成義大利首例海馬爸爸
義大利有名跨性別男子正處於變性過程的後期階段,而日前他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醫生竟發現男子已經懷有身孕5個月了,這項意外發現也成為義大利首起海馬爸爸(Seahorse dads)的案例。對此,醫生建議立即暫停他的賀爾蒙治療,男子則將以女性的身分生下孩子,但將合法登記為嬰兒的父親。據《每日電訊報》報導,這名跨性別男子名為馬可(Marco),他正處於變性過程的後期階段,豈料日前他在接受乳房切除術後,醫生發現他已經懷有身孕5個月了,被發現懷孕前,他本來應該接受子宮切除手術。這項意外發現被認為是義大利首起海馬爸爸(Seahorse dads)的案例,這也引發了人們擔憂變性手術是否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對此,內分泌學家、性別治療專家塞諾豐特(Giulia Senofonte)說「一旦發現懷孕,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暫停荷爾蒙治療,如果不立即停止治療,可能會產生後續影響,特別是在懷孕的前3個月,這是嬰兒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塞諾豐特接著解釋,荷爾蒙療法雖然會停止經期,但沒有避孕功能,患者可以繼續排卵,因此還是有懷孕的可能性,專家通常會建議在治療期間服用避孕藥。而一些專家認為,突然停止相關治療會帶來健康上的影響,因為人體內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水平過高,可能會帶來心臟病風險,並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可能性。目前馬可則預計生下孩子,並將以女性的身分產子,但將合法登記為嬰兒的父親。
神經內分泌瘤新曙光 核素治療「精準消滅癌細胞」
今年10月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及核子醫學科共組照護團隊,成功執行了「神經內分泌瘤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PRRT)」,為這類罕見腫瘤的病人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更是神經內分泌瘤走向精準治療的重要里程碑。這位病人為居住基隆的63歲男性,罹患直腸神經內分泌瘤多年,曾接受過手術、賀爾蒙治療及數十次的化學治療,今年8月因腹脹、體重持續下降及長期化療相關副作用來醫院求診。經檢查診療後,醫療團隊綜合評估病人狀況,安排核素治療(PRRT)。在實際治療前,病人先接受體抑素受體正子掃描與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確保體內的神經內分泌瘤適合接受核素治療,也做了抽血檢驗,確認造血功能、肝臟及腎臟功能符合標準。10月3日治療當天,過程中並未出現傳統化學治療的噁心、嘔吐、疲倦與掉髮等副作用,完成治療藥物注射後,在觀察一晚後平安出院,返家休養。目前病人在治療後主觀感受良好,雖偶爾有夜間盜汗的情況,但經過藥物治療後有所改善。病人能夠每天維持兩小時的散步習慣,此治療對其他正常生活作息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得以繼續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基隆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癌症中心主任張沛泓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瘤是一種罕見的腫瘤,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新診斷個案數為1,963人,占所有癌症約3.9%。這類腫瘤可以在人體許多器官中發現,8成以上會發生在消化道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可依據腫瘤是否分泌荷爾蒙,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張沛泓醫師解釋,有症狀表現的患者,多半都是「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症狀發現異樣,病人可能面臨諸多原因不明之不適症狀,包括各類荷爾蒙分泌導致熱潮紅、低血糖、腹瀉、腹痛、氣喘等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非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瘤由於大部分病人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往往是健康檢查作胃鏡、大腸鏡時意外發現,因症狀不明顯,被診斷出來時,常常已有遠端轉移狀況而無法透過手術切除。此時必須根據腫瘤分化狀況及疾病進展情形,搭配賀爾蒙、標靶、化療或是免疫療法;若治療效果不佳時,核素治療技術便是治療的選項。基隆長庚核子醫學科主任陳世欣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瘤表面常具有豐富的體抑素受體,核素治療(PRRT)就是利用體抑素受體結合藥物進到癌細胞裡,再釋出放射線殺死癌細胞。這樣精準的腫瘤治療方式,可降低治療副作用,提升病人的預後和生活品質。陳世欣醫師強調,核素治療(PRRT)目前仍面臨一些挑戰,包括醫療團隊的醫師、放射師和護理師等,都需經過特殊培訓與合作,才能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同時治療的醫院需有特殊的安全設施,包括廢水處理、放射線屏蔽和放射活度監控等,並經過核能安全委員會的審核才能執行。基隆長庚團隊醫師鼓勵神經內分泌瘤患者不要放棄治療,現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要持續治療才有可能戰勝疾病。民眾若有神經內分泌瘤相關問題,也應儘早至門診諮詢相關科別醫師,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中藥成分證實有助紓緩癌症 中醫師揭「3最佳介入時機」
癌症已連續4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亡冠軍,隨著醫療進步死亡率雖有下降趨勢,但根據衛福部110年統計,一年之內仍有5萬1656人死於癌症。現在用中醫作為輔助治療越來越常見,因此中醫在癌症治療所扮演的角色,是協助身體平衡、並提升身體抗病力和修復力。中醫調理對癌症有幫助 3個介入時機近年來的研究,許多中藥成分都已經被證實對於癌症有所幫助,有些則有助於免疫調節,目前歐美有許多著名醫學中心也將中醫納入治療癌症的方法之一,世界衛生組織也正是把中醫中藥納入正規醫療治療方針中。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陳光偉主任指出,傳統中醫對於癌症治療有八種治療方法,得到結論是有三種適當可介入的時機點:1. 接受治療時期:當患者在接受常規的手術或放射化療時,難免會出現副作用,身體虛弱、噁心嘔吐、掉髮、吞嚥困難,中醫以中西醫結合角度,來降低規範治療,以及增加放化療的效果。這個時期對於患者效果可能是最大的,會根據病患所接受的治療去搭配附註治料,並非單純提升免疫力,在適當的診斷下讓病患有更多的選擇。2. 追蹤時期:當患者完成常規治療後,未來幾年都可能再復發,在這個追蹤的時期,可藉由中醫治療,提升自身免疫力。依照患者的病因選擇補因、補陽、補氣、凝血,來改善病患的免疫功能和精神狀態,預防微小轉移的復發機會。此時期,是最多患者進行中西醫治療的階段。3. 癌症末期:這個階段不會接受常規治療,中醫可依循四診、八綱、診治法則,來減輕病患的痛苦,讓病患達到比較好的生活品質。放化療期間是目前中西醫最常見的合療時機,以乳癌患者為例,在接受賀爾蒙治療過程中,這時候的副作用是最明顯的,例如噁心嘔吐、嘴破、口乾舌燥、胃痛或者腸道腹瀉…等,這時中醫藥的介入能幫助患者減輕不良反應。舒緩化療副作用 傳統醫學不可替代解決患者在治療中的不適,使病患以比較健康的身體承受化療副作用;至於對那些不能做放化療及手術的病患,如老人、體質弱的病患也可以應用中醫藥來改善他們的臨床症狀,延長生命,使他們生活品質更好。總而言之,不論任何腫瘤治療,傳統醫學在這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所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是最新及必然的趨勢。
日LGBTQ議員候選人當選! 交往台灣伴侶:遇見你有了公開的勇氣
日本23日統一舉行地方選舉的後半段投票,而愛知縣有2名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候選人成功當選。其中,當選高濱市議員的柴口征寬,他的同性伴侶劉靈均來自台灣,而他也透露,與劉靈均的相識讓他獲得勇氣公開出櫃。根據《每日新聞》報導,23日是日本統一舉行地方選舉的後半段選戰,而愛知縣有2名LGBTQ候選人成功當選,這也是愛知縣首次有LGBTQ族群當選議員。而當選高濱市議員的柴口征寬,在國小時就意識到自己喜歡同性,但因為害怕受到歧視、偏見,一直不敢對身邊親朋好友公開出櫃。直到2年前,遇見來自台灣的劉靈均,不斷從事性別運動、公開爭取同志權益時,柴口才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而他也透露,自己過去都一直隱藏自己身為同志的身分「但是在遇到另一半後,讓我有了敞開心扉的勇氣」。而去年4月,高濱市開放性少數者登記「伴侶關係宣誓制度」,兩人也成為了高濱市第1對登記的伴侶,柴口也藉此向身邊親友表達自己出櫃的身分。。也因為這樣的契機,讓柴口有了參選議員的想法,雖然起初劉靈均以自己曾遭遇歧視,不希望伴侶遭到相同對待而反對,但柴口仍堅持自己的想法。在去年秋天,愛知縣議會網站的交流板出現了「同性婚姻讓人感到噁心」的留言,熱也讓劉靈均非常氣憤,發起連署要求對方道歉,也因為這樣劉靈均理解了柴口決定參選的想法。而柴口在選舉期間,街頭宣傳車掛著象徵多元的彩虹旗、競選傳單提倡同性伴侶權益,這些行為雖收到一部分反對聲浪,不過柴口仍未退縮,最終他也在23日如願當選,並表示「將會努力創造一個沒有人會感到生活困難的城市」。而另一名LGBTQ候選人69歲的小島紗百合,是來自愛知縣春日井市的議員,她曾接受過變性手術,是位從男性變為女性的跨性別者,而手術是在她67歲時才進行,同時在戶籍上轉變為女性。這也是愛知縣首次有性少數者當選市議員。(圖/Twitter/@sayuri6colored)小島表示,自己直到50多歲,還是認為自己是一個男人非常奇怪,但礙於當時LGBTQ一詞和各類相關知識比現在更難獲得,所以從未想過自己可以轉換性別。直到從媒體上得知這件事之後才發現「原來能這樣做嗎」,而小島也在2012年首次參加在名古屋舉辦的「彩虹大遊行」後,發現許多人致力爭取少數群體的權益,便從60多歲開始接受賀爾蒙治療。但當小島開設讓變性人交流的社團時,卻有人在社群平台上留下「不想和這種人當鄰居」的誹謗中傷留言;而當她宣布參選後,也受到網路上出現「不能容許妳以女性身分當上議員」的反對聲浪,不過小島仍未受到影響,持續在街頭宣傳,最終在44名候選人中,以第29名成功當選。根據綜合社團法人LGBT政策信息中心的調查顯示,此次是愛知縣首次有性少數者當選市議員,而截至24日,日本全國目前公開性少數者身分的議員共有15人。
35歲女陰道反覆發炎 雷射治療「促進血液循環」明顯改善
一名約60歲病患長期陰道乾澀,連運動爬山都非常不舒服,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科主任陳璐敏,由於病患罹患不適合賀爾蒙治療疾病,之前藥物治療症狀沒有明顯改善,陳璐敏主任建議可考慮使用陰道雷射治療,經過三次療程,病患表示,現在運動爬山不會再有不舒服狀況。另一名約35歲的年輕女病患,長期陰道反覆發炎,藥物治療後沒有明顯改善,經過三次陰道雷射治療,症狀也明顯改善,持續門診追蹤。陳璐敏主任表示,女性在歷經生產,邁入更年期或卵巢、乳房等疾病影響,生殖泌尿系統會逐漸產生老化萎縮,例如陰道張力彈性減弱、乾澀、灼熱、搔癢、反覆陰道炎、行房疼痛等等,甚至影響膀胱尿道支撐度,一旦咳嗽、大笑打噴嚏或外出運動、跑步時還會發生滲漏尿的困擾與尷尬。陰道雷射適用於三大族群,第一是更年期陰道乾澀,萎縮性陰道炎,性交疼痛,或輕微尿失禁者,第二族群屬於比較年輕,生產後造成漏尿者,第三類是年輕族群反覆性陰道發炎,藥物治療效果不好者。陰道雷射科技雷射光療運用二氧化碳雷射科技搭配360度與90度陰道點陣式掃描探頭,可快速剝離並更新老廢陰道黏膜,產生深層雷射熱效應,可促進陰道黏膜下層結締組織內膠原蛋白增生並提升血液供應,重啟滋潤彈性。陳璐敏指出,一般1個月治療1次,3次為一個療程,之後,每年進行1至2次治療,不須住院,不用麻醉,當天可恢復正常作息,一周內採淋浴方式洗澡,避免陰道沖洗、泡澡、游泳、泡溫泉等活動,一周後可恢復性生活。
60歲婦女驚現甲狀腺腫脹 醫揭5大症狀應盡速就醫
一名60歲的邱女士,因甲狀腺功能低下長期服用補充甲狀腺賀爾蒙藥物,今年因抽血檢查發現TSH(甲狀腺刺激激素)數值異常而轉診至中榮嘉義分院,經檢查後發現,該患者脖子有甲狀腺腫脹現象,即安排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發現自體免疫甲狀腺炎合併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變化,左側甲狀腺組織有細微點狀鈣化跡象(此為不正常影像變化);在醫師建議下,接受甲狀腺細胞穿刺檢查,檢查結果為「甲狀腺惡性細胞」。甲狀腺癌好發於中年女性 甲狀腺腫瘤多為良性中榮嘉義分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吳崇榮表示,依據國健署癌症統計報告中指出,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排名,男性為第13位,女性為第4位;甲狀腺癌女性發生人數約為男性的3倍,且好發於中年女性。而甲狀腺腫瘤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患者經由醫師的觸診檢查後,約十分之一的人有甲狀腺腫瘤,且以女性佔多數,大部分檢查結果為良性腫瘤,是甲狀腺癌的機率並不高,但仍須及早就醫治療。出現5大症狀 應盡快就醫治療吳崇榮醫師建議,如發生以下症狀請特別注意:1、頸部出現腫大或腫塊,2、頸部疼痛或是喉嚨痛,3、吞嚥和呼吸困難、容易嗆到、有壓迫感,4、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5、體重減輕,醫師建議,如有以上症狀請民眾立即就醫安排檢查,確認是良性的甲狀腺結節腫大或是惡性腫瘤所致,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甲狀腺超音波檢查揪異狀 有這問題一定要做吳崇榮主任提醒,甲狀腺結構上是否有異常,最好的判斷方式則是靠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因此,建議一般因甲狀腺功能低下而在接受甲狀腺賀爾蒙治療的民眾,一定要接受過甲狀腺超音波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特別是甲狀腺惡性腫瘤,以免一味服用藥物而錯失治療的先機。
西班牙通過爭議性「跨性別法案」 16歲公民即可「自由變更身分證性別」
西班牙國會於當地時間16日投票通過一項跨性別法案,允許所有年滿16歲者在只須聲明的情況下,即可變更身分證上登記的性別。不過,類似措施先前已在其他歐洲國家引起極大爭議。據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的報導,西班牙國會以191票贊成、60票反對及91票棄權通過跨性別法案,意味著該國將承認所謂的「性別自決」,即一位16歲公民,無須像以往一樣出示醫學報告證明自己有「性別不安」(genderdysphoria),並進行2年的賀爾蒙治療,僅靠聲明即可在其國民身份證(DNI)上變更性別。此外,新法還規定,14至15歲公民在雙親或法律監護人的同意下,也可申請變更身分證上的性別。12至13歲者則須獲得法官的同意。未滿12歲的跨性別兒童則可以改名,並要求學校根據其性別認同予以對待,但他們尚未合法地改變性別。該跨性別法案是西班牙平等部推動的旗艦法案,部長由激進左翼政黨「我們可以」(Podemos)代表出任,這個黨是社會黨領導的聯合政府當中較小盟黨。西班牙平等部部長孟蒂羅(Irene Montero)在法案表決前告訴國會議員:「這是本屆國會最重要法案之一,我們已向前跨出巨大一步。這項法案承認跨性別人士自我決定性別的權利,讓他們不再被視為病態。跨性別者不是病人,他們就是一般人。」不過,西班牙極右翼政黨「呼聲」(Vox)、保守主義政黨「人民黨」(Partido Popular)皆痛批此法「混淆了權利與慾望,是跨性別的破碎化,將導致變更為女性的生理男性人數暴增,並給兒童和青少年帶來痛苦和折磨。」此外,女權主義者也呼籲孟蒂羅部長辭職,並高喊著「女權不可出售」。報導稱,丹麥在2014年成為這類立法的先驅,但部分已實施類似跨性別法案的歐洲國家近幾年卻逆轉了此類立法。其中,瑞典與芬蘭已重新祭出限制,英國國會1月也封殺了蘇格蘭一項類似西班牙的跨性別權利法案。
33歲輕熟女罹患乳癌! 醫授「1動作」提升存活率
33歲的張小姐,三個月前發現左邊乳房有一顆腫塊,經期前會特別明顯,但工作繁忙便不以為意。近期發現腫塊越來越明顯,且有變硬情形,因此就醫檢查,經切片確診為乳癌,所幸無其他遠端轉移。45歲到65歲最多 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醫師楊明翰表示,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報告中,可得知乳癌目前是台灣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二名,且在罹病年齡分布中,以45歲到65歲之間的患者為最多。從國內外的報告指出,亞洲女性乳癌發病年齡,平均比歐美女性提早了十年左右,且近年有更年輕化的趨勢。乳癌自我檢查最重要 高危險群莫輕忽國健署有提供免費的兩年一次乳房攝影篩檢,但是主要針對40至69歲女性(45~69歲所有女性、以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而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有乳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停經後肥胖、未曾生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後、胸部接受大劑量放射線照射、初經較早(<12歲)、停經較晚(>55歲)等,楊明翰提醒民眾,自我檢查乳房腫塊或有無乳頭異常分泌物的觀念十分重要。手術切除或全身性治療 個人化醫療提升療效楊明翰說明,針對乳癌病人的治療主要可分成手術切除、前導性或輔助性全身性治療(包含抗賀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及免疫治療)、輔助性放射線治療等,並非所有病人都需要接受所有治療。隨著全身性治療藥物進步,目前有部分乳癌病人可於手術前,先接受前導性全身性治療(含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盡量讓腫瘤縮小,進而較能順利切除,助於增加執行乳房保留手術,及前哨淋巴結切片的機會(取代全乳切除及腋下淋巴廓清)。除此之外,也能預測病人腫瘤對全身性治療的療效,進而決定術後輔助治療的強度。病患可與醫師共同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量身打造個人化醫療,提升乳癌照護品質及療效。早期5年存活率逾9成 乳癌應儘早就醫治療楊明翰醫師提醒,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一期乳癌更高達95%,因此楊摸到異常乳房腫塊時,擔憂跟恐懼是正常的,不過唯有盡快就醫檢查,才能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男人專屬癌症」新藥納健保 活更久還省下200萬元
今年68歲的K先生,因解尿不順就醫,亞東醫院泌尿科主任鍾旭東發現患者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高於正常值近70倍,安排切片檢查後報告顯示為格里森(Gleason score)4+5分攝護腺癌,磁振造影後也發現儲精囊、骨盆腔淋巴結及骨頭等都有轉移病灶,診斷為轉移性攝護腺癌。鍾旭東遂讓患者接受賀爾蒙治療,並使用新一代健保給付藥物Abiraterone,效果顯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已降回正常值,並持續追蹤中。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數據顯示,攝護腺癌為108年十大癌症死因第六名。然而,我國30%新診斷之患者為第四期轉移型攝護腺癌,無法以手術或其他治療方法根治,需用賀爾蒙治療等控制病程。鍾旭東醫師表示,自費藥物效果雖好卻過於昂貴,使部分病人難以負擔。他表示健保署今年中將把抗攝護腺癌的新藥有條件納入健保給付,對患者是一大福音。鍾旭東提醒,患者須符合下列三項條件之其中兩項,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1.格里森分數≧ 8分;2. 骨骼掃描出現四個(含)以上病灶且至少其中一處以上為非中軸骨及骨盆腔轉移;3. 出現內臟轉移。以K先生為例,屬於符合條件的高風險/高腫瘤體積疾病,存活期原本僅有33.1~35.1個月,不滿三年。但近來年大型研究皆指出若及早給予Abiraterone治療,透過阻斷雄性激素的生成,進而抑制腫瘤生長,可增加患者至少16.8個月的存活時間。鍾旭東表示,使用賀爾蒙藥物的療程為2年,需一日4次地服用藥物,有條件納入健保後可替患者省下近200萬元的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