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背感
」 BMW新車試駕/Octavia RS交車至少半年後 還有500人願意等
這一代(第四代)的SKODA Octavia早在2021年9月就已在台發表,性能車款Octavia RS及Octavia Combi RS原本規劃在2022年初引進,但因受晶片短缺影響,整整延宕了一年才在台露面。佛心的SKODATaiwan自行吸收了因疫情及戰爭影響提高的成本,首批在上市當天即售罄的245台,仍以一年前定好的149.9萬元(旅行車款Combi RS為159.9萬元)出售。SKODA Taiwan表示,之後的訂單會在今年下半年陸續交車,至於確切車價,還在積極與原廠協商中。RS專屬,就是要高調上市前SKODATaiwan安排了幾梯媒體試駕,地點選在山路蜿蜒的阿里山,試駕車款是五門斜背的Octavia RS。OctaviaRS與一般Octavia的外觀看似差異不大,不過Octavia RS的車長、車高、軸距等尺寸,以及懸吊設定都不相同,足見原廠為了引擎室裡那顆245匹馬力的心臟,可是下了不少工夫。配上雙出排氣尾管後,讓原本斯文的車尾線條更添霸氣。(圖/方萬民攝)五門斜背下是黑色的跑車尾翼。(圖/方萬民攝)要辨識Octavia RS,除了車內外多處可見的「RS」銘牌外,Octavia RS也有其專屬黑色水箱護罩、黑色後視鏡、黑色窗框及專屬紅色煞車卡鉗。另外五門斜背下的黑色跑車尾翼、雙出尾管,以及19吋的Altair輪圈,讓這一代的OctaviaRS比過去高調許多。 升級到19吋的Altair輪圈。(圖/方萬民攝)車室寬敞,內裝科技風在內裝部分,為符合Octavia RS訴求科技性能的調性,除了特別的多功能HOD(Hands off detection)電容感測跑車方向盤外,車內飾板大量採用麂皮及碳纖維材質。兩張前座則是包覆與支撐性具優的跑車式座椅,不但可電動調整,還並具備電動腰靠、加熱和通風等功能。包覆性極佳的跑車座椅,具備電動調整、電動腰靠、加熱和通風等功能。(圖/方萬民攝)車內飾板大量採用麂皮及碳纖維材質。(圖/方萬民攝)方向盤前是10.25吋的數位儀錶,在駕駛模式切換至「運動」時,會顯示獨有的畫面。10吋的懸浮式中控觸控螢幕與一般的Octavia相同,整合了空調、車輛設定、旅程電腦、音響等控制,並支援無線連接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配備10.25吋全數位螢幕。(圖/方萬民攝)中控為10吋控觸控螢幕,可進行各種車輛設定與控制。(圖/方萬民攝)由於車格較上一代大,車室空間也寬廠不少,普通成年人坐在後座至少都有1.5個拳頭長的膝部空間。此外,Octavia RS擁有600公升的行李廂容積,已不輸一般中型休旅車;將後座椅背打平後,更多達1,555公升。行李廂容積為600公升,後座打平後更可達1,555公升。(圖/方萬民攝)模擬V8聲浪,熱血沸騰第四代OctaviaRS原廠共有汽油渦輪、柴油渦輪、插電式複合動力三種動力配置,台灣只引進汽油渦輪一種。搭載的2.0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245hp最大馬力與37.8kgm峰值扭力,搭配7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6.7秒。這具引擎對台灣市場並不陌生,VAG集團的很多車款都看得到,最有名的是福斯的Golf GTI。最大馬力245hp、峰值扭力37.8kgm,0-100km/h加速僅需6.7秒。(圖/方萬民攝)OctaviaRS的底盤設定也比一般車型更運動化,尤其是配備了VAQ電子限滑差速器,能夠在過彎時有效地將較高扭力分配到外側輪胎上,彎道表現極為突出,難怪SKODA Taiwan這次會把試駕辦在山路蜿蜒的阿里山。實際駕駛時,在「一般」或「節能」模式下並沒有太多感覺。一但切換到「運動」模式,就像一頭睡醒的猛獸,不但換檔更敏捷,加速也更激進,開始有貼背感之際,再聽到模擬V8引擎的排氣聲浪,整個人變得熱血興奮起來。 配備VAQ電子限滑差速器,Octavia RS的彎道表現突出。(圖/方萬民攝)頭燈組標配SKODA著名的Matrix智慧型複眼頭燈。(圖/方萬民攝)SKODATaiwan在安全配備上向來以「敢給」聞名,此次Octavia RS也不例外,除了標配了評價很佳的Eye智能輔助駕駛科技(包含全速域ACC車距維持巡航,以及支援Level 2等級的Travel Assist智慧車陣輔助系統)外,其他像LED Matrix 智慧型複眼頭燈、Active Lane Assist主動修正車道偏移及警示、Front Assist前方輔助、Side Assist車側盲點警示、Exit Warning 開門警示輔助、道路虛擬實境顯示等系統,也都是標配。此外,在兩個前座間還新增前座中央氣囊,保護前座乘客互撞,也讓全車的氣囊數來到10顆之多。據SKODA展間的業代預估,下一批Octavia RS的售價可能比目前公佈的優惠價多3-5萬元,而且現在下單的等候期至少半年。但不管你信不信,願意癡癡等候的訂單恐怕超過500張,畢竟一部罕見的高性價比性能車,的確值得等待。即使Octavia RS的等候交車期達半年,還是有很多消費者願意等待。(圖/方萬民攝)
瘦子首演電影狂飆救護車 合體頑童街頭尬車
瘦子E.SO獻出首部電影處女秀,在電影《速命道》中與小春Kenzy、大淵MUTA共同演出,讓頑童以另一種方式合體。預告片中瘦子用賽車速度駕駛救護車,一路奔馳在街頭救人,正是《速命道》想表達的「速度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而片中將「地下賽車」刻劃為武林般的頂尖對決,要讓觀眾感受血脈賁張的痛快。《速命道》由柯有謙執導,柯有謙是台灣已故「車神」柯受良之子,自幼深受父親影響,哥哥柯有倫不但演出此片也是共同編劇,柯氏兄弟打造出獨具風格的飆速電影。瘦子對於自己的首部電影相當看重,為了詮釋救護技術員(EMT)與賽車手,在電影開拍前還進行了密集訓練,將在劇中展現分秒必爭的急迫救援,也會看見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平時不開快車的瘦子坦言,為了要感受賽車貼背感,特地上高速公路體驗加速的感覺。愛車的大淵在《速命道》中飾演瘦子的兄弟,不但化身專業技師,也過足了飆車戲癮。小春在預告中看似反派,對著大淵嗆聲:「規矩,最重要的就是規矩。」也讓觀眾好奇頑童在電影裡將碰撞出什麼火花。頑童MJ116首登大銀幕演出《速命道》,小春Kenzy(左起)、瘦子E.SO、大淵MUTA。(圖/寬銀慕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提供)對於首次挑戰大銀幕,三人可是做足了功課,都有獨特的坐駕,除了要與「人」對戲,還要跟「車」培養情感。瘦子說:「我們三人平時都會討論要怎麼演,怎樣效果會更好。」大淵表示,他們沒事就在街上或是後台演起來,小春更是能瞬間入戲。小春表示對於演出其實相當緊張,也上了許多戲劇表演課,因此更佩服專業演員。《速命道》將於2023年上半年上映。
新車試駕/英倫美型小跑旅 Range Rover Evoque Bronze Collection
始終以粗獷越野形象深植消費者心中的Land Rover,可不只有大型豪華休旅,近日推出2022年式的豪華小休旅Evoque,並導入與旗艦動力同等的特式版Bronze Collection,外觀典雅、性價比更高。Range Rover Evoque在2020年進行第2代改款,只留下最實用的5門車型,並搭載MHEV(Mil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48V輕油電,動力分為P200 R-Dynamic S、P250 R-dynamic SE,2022年式將P250入門款取消,改以此次試駕的特仕版Evoque Bronze Collection取代。車頭亮點在於家族經典倒梯形水箱護罩,並有著大大的Range Rover銘牌。(圖/方萬民攝)車頭部分採用家族經典倒梯形水箱護罩,並在水箱罩上方崁了大大的Range Rover銘牌,狹長的頭燈組,更增添侵略感;由於是特仕版,因此在懸浮式車頂、左右葉子板以及尾翼採用的是科林斯青銅色,並輔以20吋緞光深灰鋁合金輪圈,加深其特殊身分。特仕版Bronze Collection在在懸浮式車頂、左右葉子板以及尾翼採用的是科林斯青銅色的飾板。(圖/方萬民攝)車側特別處在於在於隱藏式門把,雖然已經上市2年,但至今看到仍相當新奇,並在門把下方以及側裙上方輔以深刻的鈑金折線,加深視覺上的立體感;車尾以橫跨兩側的格柵式立體尾燈點綴,中央同樣有著呼應車頭的Range Rover銘牌。搭載20吋緞光深灰鋁合金輪圈,並在車側門把下方、側裙上方輔以深刻的鈑金折線。(圖/方萬民攝)進入車室後最亮眼的地方就在中控車機以及下方的空調、第二代全地形反應系統螢幕,皆採用10吋觸控面板,在主題配色上也以典雅的英倫風格呈現;受制於疫情晶片供應的原因,過去12.3吋數位儀表螢幕改為雙環指針式,風格上更接近這間有著74年歷史的老車廠。原有的12.3吋數位儀表螢幕改為雙環指針式,看似降級,但實際上與Evoque Bronze Collection搭配的更加融洽。(圖/方萬民攝)雖少了全數位儀表板,但配了Land Rover相當滿意的Clear Sight可切換電子車內後視鏡,在實際駕駛時,可以更全面的關注後方車流的動態,特別是在低光源以及大雨時,大幅提升能見度。Clear Sight可切換電子車內後視鏡,在光源不足以及大雨視線不佳時更能顯示其存在價值。(圖/方萬民攝)揚聲器配備了Meridian 400W頂級數位化音響系統,無論低、中、高音以及流行樂,在聽覺表現上都相當優秀。(圖/方萬民攝)前面提到中控車機採用的是10吋觸控螢幕,並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系統,但實際原廠的導航在使用上已經相當準確;這邊必須提到,畢竟是豪華休旅,因此揚聲器配備了Meridian 400W頂級數位化音響系統,在使用上無論低、中、高音的表現上都相當卓越。空間畢竟不是Evoque的強項,176公分高的男性頭部、膝部空間稍嫌侷限,不過腿部支撐、座椅舒適度表現不俗。(圖/方萬民攝)Evoque的空間部份相比其他老大哥明顯不是對手,雖然在乘坐時腿部支撐、座椅軟硬度皆表現不俗,但在坐進176公分高的男乘客時,頭部、膝部空間明顯受到相當大的侷限,唯行李箱空間仍有472公升,在日常使用上已經相當充裕。採用Ingenium 2.0L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峰值馬力249匹,為了增加涉水深度,進氣孔採豎置設計。(圖/方萬民攝)動力部份,此代的Evoque,採用了JLR集團全新設計的PTA(PremiumTransverse Architecture)模組化底盤,車身鋼性提升13%,並將未來電動化裝載電池的空間考慮進去,因此二代Evoque搭載了48V輕油電系統,以及Ingenium2.0L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獲得249匹峰值馬力及37.2kgm峰值扭力。作為家族中最小的豪華跑旅,Evoque的靈活操控,穩定路感,可以被定位在接送小孩、都會區通勤或者夫妻2人出遊的首選坐駕。(圖/方萬民攝)在實際駕駛時,可以感受到引擎與油電系統搭配的細膩度,加速時Sport ShiftGear Selector 9速手自排變速箱,在檔位切換間完全感受不到段差,而249匹峰值馬力加持下,貼背感更是隨傳隨到。除了動力充沛外,受惠於短軸距的設定,無論變換車道還是急速過彎,都能感受到靈活的操控以及懸吊的穩定度,其中操控感更是大型休旅車難以克服的先天限制,若家中還少台通勤車,不妨到展間看看這台在Land Rover家族中相對實惠的小跑旅。
新車試駕/豪華小休旅純電重生 LEXUS UX300e
今年秋季上市的LEXUS UX300e,單一車型不到1週就賣出100台,作為品牌佈局電氣化市場的首款電動車,銷售成績已經讓競廠咋舌,除了UX300e外,NX系列的電動車上市時間也逐漸接近。UX300e從車系名稱來看,就知道是從豪華小休旅UX系列所延伸的車型,在外型上僅針對小地方修正,凸顯其純電車的身份,也讓傳統油車的車主能無痛轉為電動車。在車頭部分,雖然電動車已經不需要大面積進氣,但U300e仍維持品牌經典的SpindleGrille紡錘型水箱護罩,細節處皆與UX車系相同,包括相當銳利的箭矢型LED日行燈頭燈組。打開引擎室(或者叫馬達室),看到的已經不是以往佈滿灰塵油污的引擎,而是電動馬達、逆變器、冷氣壓縮機等,沒有以往的高溫、引擎高頻的運作聲,而是壓縮機。引擎室內擺的是永磁同步電動馬達、逆變器以及冷氣壓縮機,不再需要檢查5油3水。(圖/黃威彬攝)車側同樣維持極具肌肉感的鈑金線條,但在後車門下方嵌上了代表電動車的「ELECTRIC(電動)」,並換上專屬樣式的雙色低風阻鋁圈,能小幅增加續航力。UX300e採用專屬樣式的低風阻鋁圈,除了增加識別度也能小幅增加續航力。(圖/黃威彬攝)兩側的前葉子板上分別配置了充電孔,其中左側充電孔為日規CHAdeMO直流快充、右側則是J1772交流充電規格,在充滿電的狀態下續航力達到368公里。車身腰線維持流線型肌肉感,在後車門下方有著ELECTRIC銘牌。(圖/黃威彬攝)車尾維持相當科技感的貫穿式LED尾燈,右下方的UX300e銘牌可以讓人清楚辨識,這是一台電動車;雖然外觀沒有太大變動,但因從燃油引擎轉為電動馬達動力,因此車身重心也略為降低。車室內佈局維持品牌一貫的低調內斂,可惜的是中控螢幕並未與海外同步採用12.3吋螢幕。(圖/黃威彬攝)進入車室後,佈局依舊維持與UX系列一致,採用駕駛導向設計,唯一的不同僅在排檔桿,有別於海外版搭載的12.3吋中控螢幕,台灣導入的是7吋螢幕版本,並在左側設置指針式時鐘。這邊需要注意的是,U300e依舊採用位在鞍座的RemoteTouch觸控板,也就是說中控螢幕無法以觸控操作,但依舊配置AppleCarplay、AndroidAuto的連線功能。在前葉子板兩側分別是日規CHAdeMO直流快充、J1772交流充電規格。(圖/黃威彬攝)畢竟依舊是緊湊型小休旅,因此後座若坐進3位乘客就會讓空間顯得略為侷促,不過Lexus也將座椅設計的更加傾斜,降低後座乘客長時間乘坐不適感;至於後行李箱空間在標準模式下容量為416公升,後座倒平時則提升到1,091公升。主被動安全輔助部分,標配LexusSafety System+2.0系統,整合DRCC全速域車距維持定速系統、PCS預警式防護系統自動煞車輔助、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AHB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BSM盲點偵測警示等功能。後座也設有獨立出風口、充電埠,畢竟是緊湊型小休旅,因此坐進2名成年乘客空間就略顯侷促。(圖/黃威彬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感受到Lexus將U300e已經調校到與傳統車相當接近,但又有著電動車的大扭力以及電門踩下瞬間加速的貼背感,行駛山路時,明顯感受到更低的重心,將側傾力道降到最低,更體會到操駕樂趣。本刊記者認為,LEXUSUX300e是被定位在都市內通勤的車種,368公里的續航力足以讓每天開車上下班的上班族,維持4至5天充電的頻率,若是從北部開車至中部、南部勢必會陷入里程焦慮的窘境。
新車試駕/豪華小休旅純電重生 LEXUS UX300e
今年秋季上市的LEXUS UX300e,單一車型不到1週就賣出100台,作為品牌佈局電氣化市場的首款電動車,銷售成績已經讓競廠咋舌,除了UX300e外,NX系列的電動車上市時間也逐漸接近。UX300e從車系名稱來看,就知道是從豪華小休旅UX系列所延伸的車型,在外型上僅針對小地方修正,凸顯其純電車的身份,也讓傳統油車的車主能無痛轉為電動車。在車頭部分,雖然電動車已經不需要大面積進氣,但U300e仍維持品牌經典的SpindleGrille紡錘型水箱護罩,細節處皆與UX車系相同,包括相當銳利的箭矢型LED日行燈頭燈組。打開引擎室(或者叫馬達室),看到的已經不是以往佈滿灰塵油污的引擎,而是電動馬達、逆變器、冷氣壓縮機等,沒有以往的高溫、引擎高頻的運作聲,而是壓縮機。引擎室內擺的是永磁同步電動馬達、逆變器以及冷氣壓縮機,不再需要檢查5油3水。(圖/黃威彬攝)車側同樣維持極具肌肉感的鈑金線條,但在後車門下方嵌上了代表電動車的「ELECTRIC(電動)」,並換上專屬樣式的雙色低風阻鋁圈,能小幅增加續航力。UX300e採用專屬樣式的低風阻鋁圈,除了增加識別度也能小幅增加續航力。(圖/黃威彬攝)兩側的前葉子板上分別配置了充電孔,其中左側充電孔為日規CHAdeMO直流快充、右側則是J1772交流充電規格,在充滿電的狀態下續航力達到368公里。車身腰線維持流線型肌肉感,在後車門下方有著ELECTRIC銘牌。(圖/黃威彬攝)車尾維持相當科技感的貫穿式LED尾燈,右下方的UX300e銘牌可以讓人清楚辨識,這是一台電動車;雖然外觀沒有太大變動,但因從燃油引擎轉為電動馬達動力,因此車身重心也略為降低。車室內佈局維持品牌一貫的低調內斂,可惜的是中控螢幕並未與海外同步採用12.3吋螢幕。(圖/黃威彬攝)進入車室後,佈局依舊維持與UX系列一致,採用駕駛導向設計,唯一的不同僅在排檔桿,有別於海外版搭載的12.3吋中控螢幕,台灣導入的是7吋螢幕版本,並在左側設置指針式時鐘。這邊需要注意的是,U300e依舊採用位在鞍座的RemoteTouch觸控板,也就是說中控螢幕無法以觸控操作,但依舊配置AppleCarplay、AndroidAuto的連線功能。在前葉子板兩側分別是日規CHAdeMO直流快充、J1772交流充電規格。(圖/黃威彬攝)畢竟依舊是緊湊型小休旅,因此後座若坐進3位乘客就會讓空間顯得略為侷促,不過Lexus也將座椅設計的更加傾斜,降低後座乘客長時間乘坐不適感;至於後行李箱空間在標準模式下容量為416公升,後座倒平時則提升到1,091公升。主被動安全輔助部分,標配LexusSafety System+2.0系統,整合DRCC全速域車距維持定速系統、PCS預警式防護系統自動煞車輔助、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AHB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BSM盲點偵測警示等功能。後座也設有獨立出風口、充電埠,畢竟是緊湊型小休旅,因此坐進2名成年乘客空間就略顯侷促。(圖/黃威彬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感受到Lexus將U300e已經調校到與傳統車相當接近,但又有著電動車的大扭力以及電門踩下瞬間加速的貼背感,行駛山路時,明顯感受到更低的重心,將側傾力道降到最低,更體會到操駕樂趣。本刊記者認為,LEXUSUX300e是被定位在都市內通勤的車種,368公里的續航力足以讓每天開車上下班的上班族,維持4至5天充電的頻率,若是從北部開車至中部、南部勢必會陷入里程焦慮的窘境。
飆上路 /四缸更狂野 BMW 220i Gran Coupe
去年發表的2 Series Gran Coupe(2GC),BMW僅導入三缸的218i與四缸的235i,兩種車型價差高達91萬元,如今引進的四缸220i正好填補空缺。以更完整的產品線,瞄準對手M-BENZ CLA。220i GC車身線條流線動感,並配有專屬的M套件。(圖/馬景平攝)過去在車系分類還沒有很複雜的年代,要分辨BMW的車型,從車名的數字就可判斷。車名有1、3、5、7等單數,通常為標準的房車或休旅車;車名若有2、4、6、8等雙數,代表帶有轎跑(Coupe)基因。雖然2系列的外型本就較流線,但同系列還有5門5人座的2 Series Active Tourer(2AT)、5門7人座的2 Series Gran Tourer(2GT),真正要歸類為Coupe的,還是這回試駕的2 Series Gran Coupe(2GC)。全新一代的2GC早在去年秋天就已在台灣上市,不過當時只引進169萬元的入門三缸218i,與260萬元的頂規四缸235i。由於二者之間有著91萬元的價差,流失了不少不願屈就三缸車的年輕消費者。如今總代理汎德汽車總算導入四缸的220i Gran Coupe(以下簡稱220i GC),200萬元以內的售價,應該可以喚回一些車迷。前座的賽車座椅包覆性佳;真皮M款方向盤握感很好。(圖/馬景平攝)搭載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78匹最大馬力與28.5公斤米最大扭力。(圖/馬景平攝)先來談談三缸、四缸引擎的主要差異。其實這幾年各大車廠對於三缸引擎的研發已日益成熟,不僅動力、加速性能不遜於四缸,油耗表現也比四缸好。不過三缸引擎先天易於抖動的問題,仍讓許多人卻步。尤其BMW 2GC的主要對手M-BENZ CLA,入門的CLA200就已使用四缸引擎,逼得汎德不得不導入四缸且中價位的2GC。小改內裝 濃濃運動風為了和218i GC區隔,此番試駕的220i GC,只引進一種Edition M車型。所謂的「Edition M」,簡單說就是視覺可及處多了許多M款的專屬套件,包括M款專屬18吋鋁圈、M款擾流尾翼、藍色煞車卡鉗、雙前座跑車座椅,以及車側、車門踏板、方向盤等處的M字銘牌。標配M款18吋專屬鋁圈,M款煞車卡鉗則是藍色塗裝。(圖/馬景平攝)車艙配置仍是2GC家族的簡潔風格,但使用了大量軟皮材質更有質感。(圖/馬景平攝)坐進車艙內,內裝的鋪陳大致上仍和去年發表的2GC相同。變成深色的天蓬雖然較不易髒,但有種莫名的壓迫感;Alcantara麂皮與藍色網格織布混搭的賽車座椅很有質感,且包覆性極佳;加上大面積軟皮質的內裝與鋁質格紋飾板的搭配,光在車內即可感受到濃濃的運動風格。此外,配備的10.25吋虛擬數位儀錶板,以及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更完全不負BMW的豪華盛名。得心應手 扭力表現佳試駕220i GC真正要感受的,是四缸引擎比三缸更得心應手的駕駛樂趣。為此,本刊記者從台北市內湖區取車後,直殺迂迴的陽金公路,再沿北海岸到基隆,最後由高速公路回到內湖。整段試車路程包括山路、鄉道及快速道路等路況。排氣管改為雙出圓管,與235iGC的雙出方管區隔。(圖/BMW提供)類敞篷跑車的無窗框設計非常時尚。(圖/馬景平攝)低轉速時的扭力表現是本刊記者最稱讚之處,220i GC在1350轉時就能擁有28.6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在陽金公路幾處角度較大的彎道,過得輕鬆寫意。此外,這顆編號B48的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能夠榨出178匹最大馬力,搭配七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變速箱,不僅換檔時機精準、換檔過程綿密,要大腳油門也能換來如彈射般的貼背感,時速零到100公里加速只需7秒,在高速公路奔馳時煞是過癮。這點,的確是過去試駕三缸的218i GC時,沒能體會到的樂趣。另一個讓本刊記者意外的,則是靜肅性。按理說,一般沒有窗框設計的跑車或轎跑車,風切聲都會很明顯,但220i GC在這方面表現超乎想像,整段試駕過程,本刊記者只聽見由harman/kardon音響傳來悠揚的巴哈無伴奏。真的要挑剔220i GC的駕馭表現,也只能不免俗地提出眾多BMW迷的心聲:如果是後驅車就好了!配備10.25吋的虛擬數位儀表板。(圖/馬景平攝)中控配置10.25吋彩色螢幕,可藉由觸控或旋鈕設定各種功能。(圖/馬景平攝)車長4,526mm雖不及GLA,但220i GC的後座空間表現不俗。(圖/馬景平攝)價格優勢 選擇性更多既然身價來到200萬元,220i GC的安全配備當然也不能馬虎,諸如ACC全速域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盲點偵測警示、主動防撞與行人偵測、車道偏離警示、後方車流警示,以及倒車輔助攝影、自動停車與自動倒車輔助等系統,都是標準配備。雖然整個智慧駕駛整合還未到LV2自動駕駛的水準,但已足夠應付多種突發狀況。從售價、動力來看,220i GC正好藉於M-BENZ CLA 200與CLA 250之間,再加上入門的218i GC與頂規的235i GC,不難看出2GC想以更多的選擇性來蠶食對手的市場。2GC也許能在價格上占些優勢,但車格卻小了一些,何況雙B本就各有支持者,在小轎跑這個級距上,這仗還有得打!搭配7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變速箱,排檔桿旁的旋鈕(箭頭處)用來控制中控螢幕。(圖/馬景平攝)配備知名的harman/kardon音響。(圖/馬景平攝)雙B小轎跑比一比(圖/M-BENZ提供)
飆上路 /四缸更狂野 BMW 220i Gran Coupe
去年發表的2 Series Gran Coupe(2GC),BMW僅導入三缸的218i與四缸的235i,兩種車型價差高達91萬元,如今引進的四缸220i正好填補空缺。以更完整的產品線,瞄準對手M-BENZ CLA。220i GC車身線條流線動感,並配有專屬的M套件。(圖/馬景平攝)過去在車系分類還沒有很複雜的年代,要分辨BMW的車型,從車名的數字就可判斷。車名有1、3、5、7等單數,通常為標準的房車或休旅車;車名若有2、4、6、8等雙數,代表帶有轎跑(Coupe)基因。雖然2系列的外型本就較流線,但同系列還有5門5人座的2 Series Active Tourer(2AT)、5門7人座的2 Series Gran Tourer(2GT),真正要歸類為Coupe的,還是這回試駕的2 Series Gran Coupe(2GC)。全新一代的2GC早在去年秋天就已在台灣上市,不過當時只引進169萬元的入門三缸218i,與260萬元的頂規四缸235i。由於二者之間有著91萬元的價差,流失了不少不願屈就三缸車的年輕消費者。如今總代理汎德汽車總算導入四缸的220i Gran Coupe(以下簡稱220i GC),200萬元以內的售價,應該可以喚回一些車迷。前座的賽車座椅包覆性佳;真皮M款方向盤握感很好。(圖/馬景平攝)搭載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78匹最大馬力與28.5公斤米最大扭力。(圖/馬景平攝)先來談談三缸、四缸引擎的主要差異。其實這幾年各大車廠對於三缸引擎的研發已日益成熟,不僅動力、加速性能不遜於四缸,油耗表現也比四缸好。不過三缸引擎先天易於抖動的問題,仍讓許多人卻步。尤其BMW 2GC的主要對手M-BENZ CLA,入門的CLA200就已使用四缸引擎,逼得汎德不得不導入四缸且中價位的2GC。小改內裝 濃濃運動風為了和218i GC區隔,此番試駕的220i GC,只引進一種Edition M車型。所謂的「Edition M」,簡單說就是視覺可及處多了許多M款的專屬套件,包括M款專屬18吋鋁圈、M款擾流尾翼、藍色煞車卡鉗、雙前座跑車座椅,以及車側、車門踏板、方向盤等處的M字銘牌。標配M款18吋專屬鋁圈,M款煞車卡鉗則是藍色塗裝。(圖/馬景平攝)車艙配置仍是2GC家族的簡潔風格,但使用了大量軟皮材質更有質感。(圖/馬景平攝)坐進車艙內,內裝的鋪陳大致上仍和去年發表的2GC相同。變成深色的天蓬雖然較不易髒,但有種莫名的壓迫感;Alcantara麂皮與藍色網格織布混搭的賽車座椅很有質感,且包覆性極佳;加上大面積軟皮質的內裝與鋁質格紋飾板的搭配,光在車內即可感受到濃濃的運動風格。此外,配備的10.25吋虛擬數位儀錶板,以及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更完全不負BMW的豪華盛名。得心應手 扭力表現佳試駕220i GC真正要感受的,是四缸引擎比三缸更得心應手的駕駛樂趣。為此,本刊記者從台北市內湖區取車後,直殺迂迴的陽金公路,再沿北海岸到基隆,最後由高速公路回到內湖。整段試車路程包括山路、鄉道及快速道路等路況。排氣管改為雙出圓管,與235iGC的雙出方管區隔。(圖/BMW提供)類敞篷跑車的無窗框設計非常時尚。(圖/馬景平攝)低轉速時的扭力表現是本刊記者最稱讚之處,220i GC在1350轉時就能擁有28.6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在陽金公路幾處角度較大的彎道,過得輕鬆寫意。此外,這顆編號B48的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能夠榨出178匹最大馬力,搭配七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變速箱,不僅換檔時機精準、換檔過程綿密,要大腳油門也能換來如彈射般的貼背感,時速零到100公里加速只需7秒,在高速公路奔馳時煞是過癮。這點,的確是過去試駕三缸的218i GC時,沒能體會到的樂趣。另一個讓本刊記者意外的,則是靜肅性。按理說,一般沒有窗框設計的跑車或轎跑車,風切聲都會很明顯,但220i GC在這方面表現超乎想像,整段試駕過程,本刊記者只聽見由harman/kardon音響傳來悠揚的巴哈無伴奏。真的要挑剔220i GC的駕馭表現,也只能不免俗地提出眾多BMW迷的心聲:如果是後驅車就好了!配備10.25吋的虛擬數位儀表板。(圖/馬景平攝)中控配置10.25吋彩色螢幕,可藉由觸控或旋鈕設定各種功能。(圖/馬景平攝)車長4,526mm雖不及GLA,但220i GC的後座空間表現不俗。(圖/馬景平攝)價格優勢 選擇性更多既然身價來到200萬元,220i GC的安全配備當然也不能馬虎,諸如ACC全速域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盲點偵測警示、主動防撞與行人偵測、車道偏離警示、後方車流警示,以及倒車輔助攝影、自動停車與自動倒車輔助等系統,都是標準配備。雖然整個智慧駕駛整合還未到LV2自動駕駛的水準,但已足夠應付多種突發狀況。從售價、動力來看,220i GC正好藉於M-BENZ CLA 200與CLA 250之間,再加上入門的218i GC與頂規的235i GC,不難看出2GC想以更多的選擇性來蠶食對手的市場。2GC也許能在價格上占些優勢,但車格卻小了一些,何況雙B本就各有支持者,在小轎跑這個級距上,這仗還有得打!搭配7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變速箱,排檔桿旁的旋鈕(箭頭處)用來控制中控螢幕。(圖/馬景平攝)配備知名的harman/kardon音響。(圖/馬景平攝)雙B小轎跑比一比(圖/M-BENZ提供)
飆上路/SUZUKI新年式SX4 安全巡航上路
在標配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RBS雷達感知煞車輔助兩大系統後,SUZUKI「新年式」SX4的安全配備更臻完善,加上強悍的動力及跨界的空間運用,不愧是目前小型跨界休旅車的熱門選擇。提到SUZUKI這個品牌,多數人的印象是耐操又好開、帶點越野能力,在許多山區路上,都還看得到不少車齡20年以上的Escudo和Jimny在奔馳,因此讓SUZUKI的二手車價略高於其他日系車。不過也因為耐操,SUZUKI車系普遍有改款期程較長的問題。最大扭力達22.4公斤米,且在1,500轉時便可全部輸出,跑山路彎道絲毫不費力。(圖/SUZUKI提供)1,580mm的車高,凸顯了SX4的跨界基因。(圖/馬景平攝)後排椅背能做兩段式調整,為乘坐者創造出更寬敞的頭部與膝部空間。(圖/馬景平攝)霸氣穩重 空間優勢第一代的SX4,是SUZUKI十五年前與FIAT合作開發的第三款全球戰略車款,本刊記者這次試駕的SX4,雖名為「新年式」車款,但外型仍屬於第二代小改款。差別在於,TAIWANSUZUKI隨著車主需求,引進了許多主、被動安全科技,並將其列為標準配備。單從外觀來看,新年式SX4沒有什麼明顯改變,車身線條偏向歐式風格,車頭仍為霸氣的直瀑式水箱護罩,加上17吋的刀鋒式鋁合金輪圈,顯得相當穩重。內裝則以黑、銀雙色為主色調,搭配中央資訊整合面板、多功能方向盤、免鑰匙啟動及雙區恆溫空調等科技配備,沒有浮誇的設計,而是維持一貫實用、好操作的特色。現行的SX4,其實是取代過去的SX4 Crossover,比最早的SX4要大上一些,跨界基因依然明顯,車室空間運用則更具優勢。尤其車尾行李廂在正常狀態下,即擁有430公升的置物空間,已接近一般SUV(運動型休旅車)的水準,若將後排座椅傾倒,最大可擴充到875公升,表現相當出色。此外,車身尺寸與軸距拉大後,後排椅背可做兩段式調整,創造出寬敞空間,讓後排乘坐者的頭部與膝部更加舒適。後座椅放倒後,可創造875公升的超大置物容積。(圖/馬景平攝)內裝以黑、銀雙色為主,走樸素實用路線。(圖/馬景平攝)新增觸控式中控螢幕,整合影音娛樂與行車資訊。(圖/馬景平攝)動力沿用頗受好評的1.4升BOOSTER JET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40匹最大馬力。(圖/馬景平攝)瞬間加速 貼背快感動力配置方面,仍沿用小改款時開發的1.4升BOOSTER JE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這具引擎是SUZUKI新一代的用在同品牌Vitara和Swift Sport 兩款車系上,表現頗受好評。最大馬力達140匹,最大扭力更來到22.4公斤米,而且在1500轉時便可全部輸出。以車重僅1170公斤的SX4來說,這種等級的扭力,代表著瞬間加速的貼背感,和彎道行駛時的穩定性。再搭配六前速手自排變速箱,對駕駛者來說,是一種充滿樂趣的駕馭體驗,何況還有每公升行駛16.8公里的超水準油耗表現。遇上這顆令人印象深刻的引擎,本刊記者忍不住技癢上路,順便試試新加入的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RBS雷達感知煞車輔助兩大安全系統。這兩項系統都是運用毫米波主動偵測與前方車輛的距離,來調整車速或適時介入煞車輔助,在高速公路長途行駛時,是非常實用的駕駛輔助科技。搭配6前速手自排變速箱,油耗表現達16.8km/l的高水準。(圖/馬景平攝) SX4車艙內隱藏不少貼心的置物小空間。(圖/馬景平攝)雖然是「新年式」,但SX4的內外變動不大,屬於第二代小改款的車款。(圖/SUZUKI提供)科技輔助 精準完備實際開上高速公路時,ACC巡航系統精準地跟隨前車行進,的確讓本刊記者的右腳省事不少。跟車跟膩了,大腳一踩,換檔撥片一撥,在明顯的貼背後,感覺到動力源源而出,瞬間就突破時速110公里,除了駕駛樂趣,還帶來小小的成就感。如果加上原先已列為標配的ESP電子穩定系統、ESS緊急煞車訊號警示、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HHC斜坡起步輔助系統,以及7具輔助氣囊等配備,SX4的安全性能可說相當足夠。如果真要挑剔,本刊記者認為,少了四輪驅動的選擇是一大遺憾;此外,若能搭配輕油電的設定,將會更符合現代車主的環保需求。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日系跨界小休旅比一比(圖/SUZUKI提供、翻攝自HONDA官網、翻攝自TOYOTA官網)
飆上路/SUZUKI新年式SX4 安全巡航上路
在標配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RBS雷達感知煞車輔助兩大系統後,SUZUKI「新年式」SX4的安全配備更臻完善,加上強悍的動力及跨界的空間運用,不愧是目前小型跨界休旅車的熱門選擇。提到SUZUKI這個品牌,多數人的印象是耐操又好開、帶點越野能力,在許多山區路上,都還看得到不少車齡20年以上的Escudo和Jimny在奔馳,因此讓SUZUKI的二手車價略高於其他日系車。不過也因為耐操,SUZUKI車系普遍有改款期程較長的問題。最大扭力達22.4公斤米,且在1,500轉時便可全部輸出,跑山路彎道絲毫不費力。(圖/SUZUKI提供)1,580mm的車高,凸顯了SX4的跨界基因。(圖/馬景平攝)後排椅背能做兩段式調整,為乘坐者創造出更寬敞的頭部與膝部空間。(圖/馬景平攝)霸氣穩重 空間優勢第一代的SX4,是SUZUKI十五年前與FIAT合作開發的第三款全球戰略車款,本刊記者這次試駕的SX4,雖名為「新年式」車款,但外型仍屬於第二代小改款。差別在於,TAIWANSUZUKI隨著車主需求,引進了許多主、被動安全科技,並將其列為標準配備。單從外觀來看,新年式SX4沒有什麼明顯改變,車身線條偏向歐式風格,車頭仍為霸氣的直瀑式水箱護罩,加上17吋的刀鋒式鋁合金輪圈,顯得相當穩重。內裝則以黑、銀雙色為主色調,搭配中央資訊整合面板、多功能方向盤、免鑰匙啟動及雙區恆溫空調等科技配備,沒有浮誇的設計,而是維持一貫實用、好操作的特色。現行的SX4,其實是取代過去的SX4 Crossover,比最早的SX4要大上一些,跨界基因依然明顯,車室空間運用則更具優勢。尤其車尾行李廂在正常狀態下,即擁有430公升的置物空間,已接近一般SUV(運動型休旅車)的水準,若將後排座椅傾倒,最大可擴充到875公升,表現相當出色。此外,車身尺寸與軸距拉大後,後排椅背可做兩段式調整,創造出寬敞空間,讓後排乘坐者的頭部與膝部更加舒適。後座椅放倒後,可創造875公升的超大置物容積。(圖/馬景平攝)內裝以黑、銀雙色為主,走樸素實用路線。(圖/馬景平攝)新增觸控式中控螢幕,整合影音娛樂與行車資訊。(圖/馬景平攝)動力沿用頗受好評的1.4升BOOSTER JET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40匹最大馬力。(圖/馬景平攝)瞬間加速 貼背快感動力配置方面,仍沿用小改款時開發的1.4升BOOSTER JE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這具引擎是SUZUKI新一代的用在同品牌Vitara和Swift Sport 兩款車系上,表現頗受好評。最大馬力達140匹,最大扭力更來到22.4公斤米,而且在1500轉時便可全部輸出。以車重僅1170公斤的SX4來說,這種等級的扭力,代表著瞬間加速的貼背感,和彎道行駛時的穩定性。再搭配六前速手自排變速箱,對駕駛者來說,是一種充滿樂趣的駕馭體驗,何況還有每公升行駛16.8公里的超水準油耗表現。遇上這顆令人印象深刻的引擎,本刊記者忍不住技癢上路,順便試試新加入的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RBS雷達感知煞車輔助兩大安全系統。這兩項系統都是運用毫米波主動偵測與前方車輛的距離,來調整車速或適時介入煞車輔助,在高速公路長途行駛時,是非常實用的駕駛輔助科技。搭配6前速手自排變速箱,油耗表現達16.8km/l的高水準。(圖/馬景平攝) SX4車艙內隱藏不少貼心的置物小空間。(圖/馬景平攝)雖然是「新年式」,但SX4的內外變動不大,屬於第二代小改款的車款。(圖/SUZUKI提供)科技輔助 精準完備實際開上高速公路時,ACC巡航系統精準地跟隨前車行進,的確讓本刊記者的右腳省事不少。跟車跟膩了,大腳一踩,換檔撥片一撥,在明顯的貼背後,感覺到動力源源而出,瞬間就突破時速110公里,除了駕駛樂趣,還帶來小小的成就感。如果加上原先已列為標配的ESP電子穩定系統、ESS緊急煞車訊號警示、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HHC斜坡起步輔助系統,以及7具輔助氣囊等配備,SX4的安全性能可說相當足夠。如果真要挑剔,本刊記者認為,少了四輪驅動的選擇是一大遺憾;此外,若能搭配輕油電的設定,將會更符合現代車主的環保需求。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日系跨界小休旅比一比(圖/SUZUKI提供、翻攝自HONDA官網、翻攝自TOYOTA官網)
JAGUAR I-Pace EV400 HSE 400匹馬力英倫電豹
距離204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尚早,不過BMW、NISSAN、TESLA、Audi和M-Benz等大廠,已陸續推出電動車試水溫,英國的JAGUAR也在去年底,推出I-PaceEV400車系。此次本刊記者試駕的,就是I-Pace EV400 HSE,由於增加了許多豪華選配,使這輛電豹開起來,更接近超跑的體驗。在台灣談到電動車,許多人第一個會想到TESLA,但有關注歐系電動車的人應該都知道,JAGUAR Land Rover在2019年10月,已推出I-PaceEV400的跑車型SUV電動車,售價三三三萬元,鎖定的對手正是TESLA的Model X。JAGUAR I-Pace EV400 HSE(圖/黃耀徵攝)車尾的上尾翼除了增添跑格,對於降低風阻也有很大的幫助。(圖/黃耀徵攝)由於動力高達400匹馬力,前座配置跑車座椅,讓駕駛更能沉浸在操駕樂趣中。(圖/黃耀徵攝)流線車身 降低風阻第一眼看到I-Pace EV400 HSE,車身比例有別於傳統油車,「前移式座艙」的設計,使車室空間更為寬敞。外觀則承襲概念超跑C-X75的靈感,以類似Coupé(轎跑車)的車型呈現,變得更加亮眼。新一代JAGUAR的車頭,少了以往活靈活現的美洲豹,廠徽以紅色背景搭配霸氣的豹頭來呈現。車頭採用大面積的水箱罩,水箱罩後方銜接的是引擎出氣口,目的是降低風阻,使得I-Pace EV400 HSE的風阻係數,僅有0.29Cd(汽車風阻係數多在0.2~0.5Cd)。仔細欣賞I-Pace EV400 HSE,會發現車側相當流線且運動化,當達到一定車速時,車門手把會縮回車門以降低風阻。車門下方的飾板選用塑膠材質,並不是偷工減料,別忘記它是一輛電動車,底盤布滿了電池,這麼做是為了使維修更便利。車側線條相當流線且運動化,雖然定位在跑車SUV,但車型以類Coupé的方式呈現。(圖/王永泰攝)在沒有連接手機的情況下,中控車機的功能就相當齊全,可透過導航快速找到充電站。(圖/黃耀徵攝)車機導航 準確度高由於是類Coupé的車型,從B柱開始,車頂就微微向下延伸與C柱融合,C柱上方添加導流的尾翼,使得車體不會太過圓潤,還能降低風阻。尾燈組採用帶有科技感的LED,動態序列式的方向燈當然也是必備設計;車尾下方還配有下導流板,使整輛車看起來殺氣騰騰。有別於TESLA以科技為導向,英倫風格的JAGUAR I-Pace EV400 HSE,內裝設計更讓人期待。坐進駕駛座,方向盤上以類金屬材質呈現肌肉感的美洲豹特別搶眼,儀表板則採用12.3吋高解析度的互動式駕駛介面,除了基本的行車資訊,2D、3D導航也能在此處顯示,但高速駕駛時,HUD(抬頭顯示器)所呈現的資訊已經足矣。中控台的車機,採用Touch Pro Duo智慧多媒體觸控螢幕,可以設定溼地、省電、舒適及動態等模式和其他基本設定,當然也有時下必備的AppleCarPlay、Android Auto等手機連線。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習慣用Google Map導航,但該車機的導航準確度相當高,還內置尋找充電站的功能。使用專屬100kW直流電快充系統,可在40分鐘內充到80%的電量,7kW則是在10小時內充到80%。(圖/黃耀徵攝)車室內有別於競廠的高科技風格,細節處可見英國工藝的奢華及細緻。(圖/黃耀徵攝)車頂採用類似眼鏡的「全視線鏡片」,會根據紫外線調整亮度,車內溫度絲毫不受陽光影響。(圖/黃耀徵攝)車頂鏡片 視覺開闊中控台的下方,還有個傾斜60度的5吋螢幕,駕駛可以透過該螢幕調整冷氣風口和溫度;螢幕下方有10.5公升的置物空間,並搭載無線充電座。由於是新世代的電動車,因此沒有傳統的排檔桿,檔位須以按鍵式操控,從油車進階到電車的車主必須花點時間熟悉。受惠於電動車的配置,176公分的男性坐進後座,膝蓋距離前座仍有兩個拳頭的空間。雖是類Coupé的車型,但後座頭頂空間並未被壓縮,反而視覺更開闊,因車頂採用類「全視線鏡片」的玻璃天窗,會隨著紫外線強度調整明暗,車內溫度也不受陽光影響。由於I-Pace EV400 HSE的軸距相當長,行李廂容量高達656公升,後座放平的話,更提升到1453公升,加上引擎蓋裡的27公升儲存空間,讓人不得不讚嘆JAGUAR的空間設計相當完美。當達到一定車速或者鎖車後,車門手把就會自動隱藏。(圖/黃耀徵攝)引擎室有27公升的儲物空間,左方的藍色瓶蓋是用來添加雨刷精。(圖/黃耀徵攝)跑車懸吊 操駕過癮本刊記者實地將I-Pace EV400 HSE從台北市內湖開上陽明山,由於該車款選配有價值60,660元的電子氣壓懸吊系統,以及要價42,200元的AdaptiveDynamic主動式電子懸吊系統,因此啟動時會明顯感覺到車身微微上升。不過,這兩樣系統無法單獨配置,必須互相搭配才能發揮效用。由於搭載跑車懸吊,行駛在路面不平處時,反饋非常明顯,但急速過彎時,可微微感受到懸吊正在作動,使得車身的側傾不會太劇烈。雖然其軸距長達2900公釐,但因方向盤經過調校,比起傳統車少了半圈,因此轉彎時不至於太過彆扭。必須重申的是,I-Pace EV400 HSE是輛馬力400匹、扭力達71公斤米的電動車,所以只要輕踩油門,就能感受到源源不絕的動力。踩下約五分之一的油門深度,再也不會聽到引擎作動的聲音,貼背感更是隨傳隨到,因此I-PaceEV400 HSE的前座,也是標配跑車座椅,使駕駛更能感受操駕樂趣。後座空間相當寬敞,膝蓋距離前座至少有2個拳頭的距離。(圖/王永泰攝)受惠於長軸距的的設計,行李廂空間有656公升,後座倒平時更提升到1,453公升。(圖/黃耀徵攝)Box 1達人說法 謝寶兒《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試駕I-PACE EV400 HSE前並沒有太多期待,不過一坐進駕駛座,就明顯感受到英國的工藝美學,從方向盤、飾板到皮椅,作工都相當整齊、精緻。但這輛車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動力,只要輕踩油門,動力隨即反饋,很快就達到目標車速。加上選配的電子懸吊系統,整體駕駛感受不輸要價上千萬元的超跑。(圖/黃耀徵攝、各車廠提供)
Fabia起步加速迅速 都會穿梭靈巧
坐上2020年式Fabia的駕駛艙,發動引擎,輕踩油門,一年多前試駕小改款Fabia的熱血又重回體內。坦白說,Fabia這顆直列3缸1.0升渦輪增壓引擎的表現,是本刊記者20多年試車生涯裡,難得的痛快體驗。即使同樣引擎裝在兄弟車福斯Polo身上,也不及開著Fabia馳騁來得淋漓。這顆曾在2018年獲得國際最佳引擎大獎的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動力輸出為110匹馬力、20.4公斤米扭力,搭配的變速系統則是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但這些帳面數字僅供參考,再一次實際上路試駕,起步加速反應格輕巧的特性,完全都會小車的需求。想再重溫熱血經驗,本刊記者把Fabia開上速限110公里的國道三號高速公路,排入S檔手排模式,右腳重踩油門,很難想像這輛小車,竟然能在瞬間領先路上眾多大排氣量進口車。當然,礙於排氣量所限,Fabia在中長程的加速僅算平平,不過跟起步那一瞬間的貼背感,就足夠讓人回味無窮。搭載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圖/黃耀徵攝)
蔣偉文為孩子 換開200萬VOLVO
與其說車子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不如說車子是男人的照妖鏡,因為從一個男人開什麼車,可以很明顯看出他的人生變化。年輕時喜歡開拉風跑車;有了家庭後,車子的安全和功能性變成購車首選。這段話,也正是藝人蔣偉文選車的心境。剛拿下金鐘獎的蔣偉文有兩部車,一輛是車齡6年的VOLVO XC60,另一輛是去年新購的HONDA Odyssey。本以為蔣偉文會開著新車前來受訪,沒想到等到的是傷痕累累的XC60,他說:「這輛車載滿了我和家人的故事,對我意義非凡。」結婚八年的蔣偉文,婚後在桃園買了房子,總是長途開車來回台北上通告;在六年前長子Jackson出生後,他決定換一輛比較安全的車,一位懂車的好友推薦他這部XC60。「我其實對VOLVO這個品牌不太了解,只知道他的安全風評還不錯,一看了後座的兩段式兒童安全座椅,就決定買了。」蔣偉文的XC60 D4已是上一代的產品,配備2.0升柴油引擎,可輸出163匹最大馬力,最大扭力高達40.8公斤米,當年售價204萬元。他坦言,他對這些動力的數據並沒有什麼概念,但柴油車低轉速高扭力的特性,讓他終於體會到許多人形容的「貼背感」。蔣偉文說, XC60載滿了他和家人的回憶。(圖/翻攝自蔣偉文臉書)
【飆上路3】四驅換後驅 陽金照樣殺
賓士GLC 200 Coupe與GLC 250 Coupe最大的改變,在於動力從211匹馬力降到184匹馬力;扭力則從35.7公斤米降至30.6公斤米;傳動系統也由四輪傳動改為後輪驅動。四輪傳動很重要嗎?為了瞭解實際的感受,本刊記者試駕的路線,特別選擇從台北市區經建國高架道路、高速公路、陽金公路再開到淡金公路,一路上各種狀況都有。後驅的GLC 200 Coupe只有在北海岸的淺灘上「玩沙」時,稍感吃力,以及在起伏的陽金公路遇到大彎會轉向過度;回到平面道路後,就與過去試駕GLC 250 Coupe類似,甚至起步更靈巧些。搭載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GLC 200 Coupe可輸出184匹最大馬力。消費者或許應該將考量重點放在「會不會開車去越野?」如果不會的話,那20萬元的差價,反而可以讓你在內裝、外觀上有更多著墨。值得一提的是,變速箱的反應令本刊記者大為讚賞。搭配的9前速變速箱換檔綿密細緻,中段以後的加速表現極為順暢,如果再將駕駛模式切換到Sport模式,油門反應變得更靈敏,時速拉高後隨之而來的貼背感,讓人熱血沸騰,完全忘了這是一部休旅車。無論是動力、油耗表現,GLC 200 Coupe剛好都優於X4 xDrive 20i一點點,設定上似乎完全鎖定對手,價格又足足便宜15萬元,剩下的就是消費者對品牌形象和新舊世代間的抉擇了。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
【飆上路3】四驅換後驅 陽金照樣殺
賓士GLC 200 Coupe與GLC 250 Coupe最大的改變,在於動力從211匹馬力降到184匹馬力;扭力則從35.7公斤米降至30.6公斤米;傳動系統也由四輪傳動改為後輪驅動。四輪傳動很重要嗎?為了瞭解實際的感受,本刊記者試駕的路線,特別選擇從台北市區經建國高架道路、高速公路、陽金公路再開到淡金公路,一路上各種狀況都有。後驅的GLC 200 Coupe只有在北海岸的淺灘上「玩沙」時,稍感吃力,以及在起伏的陽金公路遇到大彎會轉向過度;回到平面道路後,就與過去試駕GLC 250 Coupe類似,甚至起步更靈巧些。搭載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GLC 200 Coupe可輸出184匹最大馬力。消費者或許應該將考量重點放在「會不會開車去越野?」如果不會的話,那20萬元的差價,反而可以讓你在內裝、外觀上有更多著墨。值得一提的是,變速箱的反應令本刊記者大為讚賞。搭配的9前速變速箱換檔綿密細緻,中段以後的加速表現極為順暢,如果再將駕駛模式切換到Sport模式,油門反應變得更靈敏,時速拉高後隨之而來的貼背感,讓人熱血沸騰,完全忘了這是一部休旅車。無論是動力、油耗表現,GLC 200 Coupe剛好都優於X4 xDrive 20i一點點,設定上似乎完全鎖定對手,價格又足足便宜15萬元,剩下的就是消費者對品牌形象和新舊世代間的抉擇了。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
北歐旗艦 更來電 VOLVO S90 T8 Inscription
搭載的2.0升雙增壓引擎原就有320匹最大馬力,加上電動馬達提供的87匹馬力,0-100km/h加速只需4.8秒,性能直逼超跑。在台灣,VOLVO的旗艦房車S90向來是許多低調企業主的首選。過去台灣的S90是以搭載渦輪增壓汽油引擎的T5為主,搭載柴油引擎的D4為輔;但2019年的產品編成全面大改,以T4、T6兩款汽油車型,加上這次試駕的T8 Inscription油電車型,一次鎖定入門、中階、頂級的買家。北歐簡約奢華在我眼中,S90 T8 Inscription應該是最美的旗艦車。典型的斯堪地那維亞極簡風帶出低調奢華,加上完美的車身比例、辨識度極高的「索爾之鎚」頭燈,和獨特的Inscription專屬直瀑式水箱護罩,很少有人不愛。至於內裝,也一樣充滿北歐簡約的設計風格,利用9吋觸控螢幕中控台及12.3吋數位資訊儀表組,整合全車各種功能配備,操作起來簡易明確,對駕駛者相當友善。此外,琳琅滿目的各種標配,加上S90 T8 Inscription專屬的Linear Walnut北歐斜紋胡桃木飾板、專屬飾徽與踏墊、Orrefors水晶排檔桿頭、電動遮陽簾、360度環車輔助攝影機……等族繁不及備載的奢華、科技配備,以及S90號稱「大全配」的諸多安全配備,倒也不失頂規旗艦房車的身分。電動馬達加持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動力系統。S90 T8 Inscription搭載的引擎和T6一樣,是一具2.0升直列四缸的汽油引擎,這具引擎同時具備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可輸出320匹最大馬力和40.8公斤米峰值扭力。差別的是,T8還多了顆負責驅動後輪的電動馬達,也有87匹馬力和24.5公斤米的動力輸出,使得綜效最大馬力來到407匹,峰值扭力來到65.3公斤米。在一般狀況以Hybrdi油電模式行駛時,系統自行判斷車輛動力需求來切換引擎動力、馬達動力或兩者同時工作,也因此帶來41.7km/l的油耗表現。若是以純電模式行駛,S90 T8這顆電動馬達配備了容量10.4kWh的鋰電池,可續航45公里,極速能達到125km/h。如果切換到power模式,雙增壓加上雙重動力的加持,油門一踩立刻可體會猛烈的貼背感,而此時耳中聽到渾厚的引擎聲浪,更是叫人熱血沸騰。S90 T8的時速0-100公里加速只需4.8秒,比T6整整快了1秒,重點是S90的重心低,搭配如此強大的動力,在高速時動力反應輕快,駕駛感受卻穩重自信,真是讓人捨不得離開駕駛座。S90 T8 Inscription小檔案長寬高 4,963/1,879/1,443mm軸距 2,941mm車重 2,050kg引擎型式 直四雙增壓汽油+電動馬達排氣量 1,969c.c.最大馬力 320hp/5,700rpm(電能87hp/7,000rpm)最大扭力 40.8kgm/2,200-5,400rpm(電能24.5kgm/3,000rpm)變速系統 8前速手自排傳動型式 前置四驅懸吊系統 前:雙A臂/後:單體式結構輪胎尺寸 255/40 R19平均油耗 41.7km/l0-100km/h加速 4.9秒售價 357萬元(王若)
有本事才敢貪心 BMW X4 M40i試駕
選擇SUV,無非是想在舒適、空間、越野能力上面面俱到。但人性總是貪婪,看著SUV應有優勢,卻也想著失去的駕馭性能。這似乎無解的難題,在踩下X4 M40i油門踏板時,卻發現早已迎刃而解。過去10年,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SUV逐漸成為家庭、戶外玩家、重視舒適與空間買家的購車首選,銷售量節節攀升,各品牌新車不斷推出。可是,真的只要這些就夠了嗎?對性能的渴望,有時不是消散了,而是單純埋藏在內心深處,被其他更重要的價值給壓住了。時不時載著一家大小出外踏青之際,內心偶爾仍會湧起些許嚮往,想感受風馳電掣、手心冒汗的刺激。X4 M40i外觀流暢動感,M款套件更讓整輛車充滿跑格。這時候,就得感謝科技讓汽車工程更精進,以及人類的欲望愈來愈貪心,才能打造出BMW X4 M40i這等美好事物。均衡進化身為X3的雙生車型,大改款X4也是基於CLAR模組化底盤所開發出來的車型。和前代相比,車長與車寬皆略微增加,軸距也多出54mm,不過車高卻下降3mm。尺寸變寬、變長讓X4在視覺上看起來更流線、更貼地,頗有SAC雙門跑旅的味道。畢竟是X4車系中的頂級車型,X4 M40i內裝好料不少,Vernasca真皮內裝以紅色車縫線點綴、雙前座跑車座椅、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M款金屬踏板等,展現出MPA(M Performance Automobiles)家族濃厚運動血脈。車內設計規劃還是以駕駛導向為主要精神,再加上多項科技配備,如12.3吋全數位儀表、全彩前檔投影式抬頭顯示器、10.25吋中控螢幕含 iDrive 6.0資訊娛樂系統,舒適、便利皆具。內裝豪華中充滿強烈運動氣息,紅色縫線點綴雙前座跑車椅,機能帥氣兼具。雙重身分說實話,上一代X4 M40i已經很優秀了,不管是動力或操控,都屬同級車裡的佼佼者。但BMW就是有辦法在卓越中尋求超越,讓新一代X4 M40i再次邁上一個台階。首先是車上搭載的3.0升直六雙渦流渦輪增壓引擎,單從數據來看,馬力仍維持360匹,扭力則明顯從47.7公斤米增長至50.1公斤米。這可是工程師應用新科技新精心研發才得到的成就,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從靜止到100km/h只需4.8秒。更重要的,是整體均衡感更好了,加速過程順暢線性卻依舊凶猛過癮。激情六缸引擎運轉聲浪,對愛車人士來說絕對是享受。全新3.0升雙渦流渦輪增壓引擎,扭力比上一代明顯提升。而進步更多之處,是全新CLAR模組化底盤。搭配M款跑車化電子組尼懸吊系統,在彎道中可以感受到車身重心比較低,改善SUV過彎時側傾明顯的問題。此外,BMW在材料工程上也下足功夫,用更多高強度鋁合金與鋼材打造車體結構,提高強度同時卻讓車重減少約50公斤。因此X4 M40i開起來遠較一般SUV靈活,但卻恰到好處地維持著扎實與舒適性。 8速手自排變速箱附換檔撥片,讓駕駛能隨心所欲操縱車輛。 在假日,想當好爸爸,陪伴家人遊山玩水;想遠離都市叢林親近大自然,去露營、去登山、去烤肉;或者想去大賣場採購一番,X4 M40i可以滿足你。剛擺脫市區車陣,面對大好空檔可以加速衝刺享受短暫貼背感;一個人加班到夜深人靜,看著正在倒數的紅綠燈,就像提醒出發的信號;清晨蟲鳴鳥叫間,來一趟在山林中的芬多精晨跑。這些,X4 M40i也能滿足你。寬敞且具備彈性變化的置物空間是SUV的一大優勢。一輛車,兩種身分,有時貪心點好像也不錯?X4 M40i小檔案長寬高 4,733/1,938/1,612mm 軸距 2,864mm 引擎型式直六雙渦流單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排氣量 2,998c.c. 最大馬力 360/5,000 ps/rpm 最大扭力 50.1/1,520kgm/rpm 變速系統 8前速手自排 傳動型式 全時四驅 懸吊系統 前:鋁合金雙接頭彈簧柱/後:多連桿 0-100km/h加速 4.8秒 售價 368萬元
BMW X4 M40i試駕 有本事才敢貪心
選擇SUV,無非是想在舒適、空間、越野能力上面面俱到。但人性總是貪婪,看著SUV應有優勢,卻也想著失去的駕馭性能。這似乎無解的難題,在踩下X4 M40i油門踏板時,卻發現早已迎刃而解。過去10年,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SUV逐漸成為家庭、戶外玩家、重視舒適與空間買家的購車首選,銷售量節節攀升,各品牌新車不斷推出。可是,真的只要這些就夠了嗎?對性能的渴望,有時不是消散了,而是單純埋藏在內心深處,被其他更重要的價值給壓住了。時不時載著一家大小出外踏青之際,內心偶爾仍會湧起些許嚮往,想感受風馳電掣、手心冒汗的刺激。這時候,就得感謝科技讓汽車工程更精進,以及人類的欲望愈來愈貪心,才能打造出BMW X4 M40i這等美好事物。均衡 進化身為X3的雙生車型,大改款X4也是基於CLAR模組化底盤所開發出來的車型。和前代相比,車長與車寬皆略微增加,軸距也多出54mm,不過車高卻下降3mm。尺寸變寬、變長讓X4在視覺上看起來更流線、更貼地,頗有SAC雙門跑旅的味道。畢竟是X4車系中的頂級車型,X4 M40i內裝好料不少,Vernasca真皮內裝以紅色車縫線點綴、雙前座跑車座椅、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M款金屬踏板等,展現出MPA(M Performance Automobiles)家族濃厚運動血脈。車內設計規劃還是以駕駛導向為主要精神,再加上多項科技配備,如12.3吋全數位儀表、全彩前檔投影式抬頭顯示器、10.25吋中控螢幕含 iDrive 6.0資訊娛樂系統,舒適、便利皆具。雙重 身分說實話,上一代X4 M40i已經很優秀了,不管是動力或操控,都屬同級車裡的佼佼者。但BMW就是有辦法在卓越中尋求超越,讓新一代X4 M40i再次邁上一個台階。首先是車上搭載的3.0升直六雙渦流渦輪增壓引擎,單從數據來看,馬力仍維持360匹,扭力則明顯從47.7公斤米增長至50.1公斤米。這可是工程師應用新科技新精心研發才得到的成就,搭配8速手自排變速箱,從靜止到100km/h只需4.8秒。更重要的,是整體均衡感更好了,加速過程順暢線性卻依舊凶猛過癮。激情六缸引擎運轉聲浪,對愛車人士來說絕對是享受。而進步更多之處,是全新CLAR模組化底盤。搭配M款跑車化電子組尼懸吊系統,在彎道中可以感受到車身重心比較低,改善SUV過彎時側傾明顯的問題。此外,BMW在材料工程上也下足功夫,用更多高強度鋁合金與鋼材打造車體結構,提高強度同時卻讓車重減少約50公斤。因此X4 M40i開起來遠較一般SUV靈活,但卻恰到好處地維持著扎實與舒適性。在假日,想當好爸爸,陪伴家人遊山玩水;想遠離都市叢林親近大自然,去露營、去登山、去烤肉;或者想去大賣場採購一番,X4 M40i可以滿足你。剛擺脫市區車陣,面對大好空檔可以加速衝刺享受短暫貼背感;一個人加班到夜深人靜,看著正在倒數的紅綠燈,就像提醒出發的信號;清晨蟲鳴鳥叫間,來一趟在山林中的芬多精晨跑。這些,X4 M40i也能滿足你一輛車,兩種身分,有時貪心點好像也不錯?(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