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運輸
」 紅海 台股 航運股 長榮 航運基隆港驚傳「3億元」橋式起重機倒塌 驚悚畫面曝光
在14日下午基隆港西岸20號碼頭發生一起意外倒塌事件!一艘「鈺洲啟航輪」在卸載三部新購的橋式起重機時,不慎撞倒了岸上的舊式橋式起重機,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損失高達新台幣3億元。中櫃執行副總表示,事故的詳細原因仍需進一步調查釐清。稍早基隆市長謝國樑也到場確認是否有安全疑慮。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說明,當時貨輪正運載中國貨櫃公司新購的橋式起重機,欲進行更替作業。靠泊20號碼頭時,不慎撞到了岸上的206號舊式橋式起重機,導致整座機器傾倒。事後,北部航務中心、港警及港消都到場協助處理,所幸無人傷亡。另外,現場初步評估有4個空櫃、1個重櫃及吊架受到損壞。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表示,該橋式起重機造價約為3億元,屬於中國貨櫃公司所有,並非本分公司的財產。目前受影響的貨櫃船席為基隆港的西20和21號碼頭。本分公司原已依中櫃公司的申請,排定從10月14日至18日進行該輪的橋式起重機卸載作業,為了因應此次事故,中櫃公司的靠泊作業船將改排至西19號碼頭或本分公司的空檔碼頭,採取碼頭支援協定方式進行作業。中國貨櫃運輸公司表示,事故的詳細原因仍需有關單位進一步鑑定釐清。206號橋式起重機在民國104年購入時已投保。此外,運送207號至基隆港時也有相關的投保,這些保險應能支付此次損失。
美國東岸數港口10月將大罷工!全球供應鏈恐停擺、再度通膨
美國東岸沿線和墨西哥灣眾多港口,10月1日可能會有45000名工人大罷工,導致現在仰賴這些港口的美國企業提前進口貨物、轉運至西岸,甚至不惜用高價的空運運送,就怕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供應鏈中斷並重新引發通膨。據《路透社》報導,罷工將影響36個港口,這些港口處理美國約一半的海運進口。這可能會影響從香蕉到服裝,再到透過貨櫃運輸的汽車等一系列貨物的供應,同時在港口造成長達數週的積壓。物流專家表示,這也可能導致運輸成本增加,而這種增加可能會轉嫁到已經對住房和食品通膨感到沮喪的消費者身上。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剩6週,本次罷工隨時會爆發。若長時間的罷工,加上波音30000名機械師的持續罷工,已經開始波及該飛機製造商的供應商鏈,可能會在下個月的關鍵時刻對美國就業市場造成影響。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學家上週估計,如果這兩項勞工行動持續到10月中旬,可能會減少10萬個就業機會的成長。從緬因州到德州港口工人的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工會,和美國海事聯盟雇主團體疑似在薪資問題上陷入僵局。目前的6年合約將於9月30日到期。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所有港口的罷工將會是ILA自1977年以來的首次罷工。白宮表示,它不會像去年西海岸會談期間那樣試圖幫助達成協議,拜登政府官員也表示,總統不會使用聯邦權力來阻止罷工。美國海運聯盟昨天發布聲明表示:「我們依舊準備好隨時進行協商,然而雙方必須先坐上談判桌才能達成協議。但沒有跡象顯示國際碼頭工人協會此時對談判感興趣。」國際碼頭工人協會主席達傑特(Harold Daggett)說,雙方這幾週以來已溝通「數次」仍陷入僵局,因為美國海運聯盟繼續提議「令人難以接受的加薪方案」。因此若下週罷工造成美國「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岸所有港口全數關閉」,要美國海運聯盟負直接責任。
航運巨頭馬士基宣布停止「這一航線」 助攻貨櫃三雄營收衝高
因應中東紅海危機以及運力不足,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近期宣布將逐步停止遠東 - 美東的TP20航線服務,此一舉動引發市場關注,因為亞洲至美東的貨櫃運輸供應已處於緊張狀態。 TP20 航線暫停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海運運力吃緊的問題,進一步推高運價並提升貨櫃航運企業的營收,貨櫃三雄長榮(2603-TW)、陽明(2609-TW)及萬海(2615-TW)的業績也順勢推升。 馬士基的最新財測也反映了這一市場趨勢,將全年稅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上修至70億至90億美元,指出全球貨櫃運輸需求持續強勁,紅海危機加劇了港口塞車問題,尤其是亞洲和中東的港口受影響最為嚴重。 另外空運市場的需求在第三季表現同樣亮眼,隨著電商平台如 SHEIN 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出海貨量增長,年終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出貨高峰也將進一步推動空運市場需求,華航 (2610-TW) 和長榮航 (2618-TW) 的貨運艙位早在年初就被提前包下大部分,這些電商的出貨量已達到蘋果出貨旺季的 10 倍,顯示空運市場在下半年的強勁需求。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運輸業成為了相對穩健的投資選擇標的,中東局勢對海運市場的影響已經顯現,運力吃緊與運價上揚推動了貨櫃三雄的業績,空運市場則因電商與 AI 需求持續強勁,在原油需求疲軟、價格低迷的情況下,運輸業的獲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紅海危機致航運運力短缺 大摩:運價短期反彈強勁「可能持續2季」
今年3月底至5月17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累計上漲了46%,其中歐洲和地中海航線運價分別漲53%、32%,美西和美東航線運價分別漲47%、36%。摩根士丹利上週五(24日)發布報告指出,受紅海危機干擾航運市場運力,導致歐洲航線的運力短缺,疊加新交付的船舶不能完全彌補運力短缺,航運價格將飆升。大摩認為,從供需關係來看,紅海危機只是推遲了航運業週期性低迷的到來,一旦干擾消除,運價短期的反彈可能會很強勁,也可能持續一至兩個季度,紅海的干擾僅推遲了航運業下行週期的到來。大摩表示,目前透過蘇伊士運河轉運的貨櫃船數,對比去年12月已經減少了約90%,大部分船隻都改道運輸距離更遠的好望角路線,這種重新安排航線的做法影響了全球約30%的貨櫃貿易,導致相關航線的運輸距離延長了約30%,意即,如果紅海干擾持續下去,將額外消耗全球貨櫃運輸能力的9至10%。報告中指出,目前從供應端來看,新交付的船舶運力無法滿足所有航線的需求,或彌補歐洲航線因航線調整而損失的30%運力;從需求端來看,由於航線運輸距離延長,今年航運旺季比預期要早到,美國補庫存需求強於預期,美洲航線運力也出現短缺;此外,中國與南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之間的貿易量增加,推動了相關航線的貨運量增長。航運市場短期的強勁表現,超出大摩原先預期,但大摩長期仍不看好航運業,因航運業的基本面與疫情期間的上升週期有所不同。大摩認為,2022年至2024年4月期間,運能增加了17%,現在供應鏈恢復後,全球港口同步發生擁擠的可能性很低,預估2024~2025年間每年將增加8~9%的新運力。針對全球經濟成長及貿易變化對航運的潛在影響,一般來說,全球貿易需求的增長與全球 GDP 的增長基本一致,整體成長率為3至4%。考慮到供應鏈多樣化,例如中國將產能轉移到海外或將低端生產轉移到其他新興市場,全球貿易增長可能會高於全球GDP增長,但全球貿易年複合成長率超過5至6%的可能性較低。
SCFI連3漲美東線跌幅縮小 貨櫃三雄逆勢收紅陽明漲逾3%
上海航交所公告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本周漲幅0.71%至1769.54點,連三漲。其中,4大主要航線中,歐洲持平,僅遠東地區到地中海航線上漲,遠東到北美地區雖持續下跌2.58%,但跌幅縮小。受長榮(2603)法說會釋樂觀展望帶動,貨櫃三雄昨(19日)皆收紅,終場長榮、陽明(2609)、萬海(2615)漲幅分別為2.68%、3.08%、0.82%。長榮總經理吳光輝日前在法說會上指出,紅海危機影響海運市況的船舶周轉率將延長到第二季,且對美國航線合約的簽約數量、進度、價格等都相對正向。預估長榮第一季財報比原先預期好;至於北美線長約,吳光輝表示,對於今年合約的換約價格及總量仍樂觀看待。 有市場人士指出,中東再度爆發衝突,然目前國內貨櫃航商、航空貨運業者的航路都未受波及。5月貨櫃運輸裝載率據觀察市況不差,遠東到美西線滿載,遠東到美東線較鬆,而遠東到歐洲線狀況不錯,第二季是貨櫃航運淡季,在目前各航商嚴控艙位下,若淡季運價跌幅不大,第三季旺季就一定會比去年好。此外,承攬業者台驊投控(2636)也持續買進長榮海股票,買進區間3月8日到4月19日,以每股平均價格171.65元,購入長榮海1735張,交易總金額2.97億元,截至昨日,台驊總計持有長榮3985張。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1971美元,與上周持平;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3048美元,周漲38美元,漲幅1.26%;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3175美元,周跌30美元、跌幅0.93%;遠東到美東每FEU達4071美元,周跌108美元,跌幅達2.58%;遠東到澳洲、西非、南非、南美持續上揚,分別上漲29、105、23及526美元。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日本關西為292美元,較上周下跌2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較上周下跌4美元,報價305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周漲15美元,到295美元,漲幅5.35%;遠東到韓國每TEU較上周上漲9美元,為164美元。
海運亂象加劇!巴拿馬運河乾涸 馬士基:改採「陸橋」通行
世界知名的丹麥航運跨國企業集團「馬士基」(Maersk)本週通知客戶,由於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正面臨乾旱引發的低水位,因此來自大洋洲(澳洲、紐西蘭)的貨運船隻將不再通過此運河,改採「陸橋」(land bridge)和鐵路的方式運行。綜合《路透社》、CNBC的報導,聖嬰現象加劇了巴拿馬的旱災,導致運河的運輸時段減少,迫使油輪和穀物運輸商必須繞道更遠的路線以避免擁堵。 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之一馬士基也指出,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根據人工湖「加通湖」(Gatun Lake)當前和預計的水位,降低了允許通過之船隻的數量和重量。加通湖必須靠降雨補給水量,使船隻得以通過運河的水閘系統。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正面臨乾旱引發的低水位。(圖/達志/美聯社)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預計今年2月過境船隻減少到18艘,但後來將日均通過量將增加至24艘,不過仍低於先前1日可通行36艘船隻的數量。該公司在給客戶的咨詢報告中表示:「以前航經巴拿馬運河的船隻現在將不得進入運河,改採用一座利用鐵路運輸貨物的陸橋。」該公司還取消了前往哥倫比亞卡塔赫納(Cartagena)的航線。報導補充,每年有40%的美國貨櫃運輸通過巴拿馬運河,每年總共運輸約2700億美元的貨物。此外,加薩戰爭爆發後,葉門叛軍「胡塞武裝」(Houthi)開始對海灣地區船隻展開襲擊,進一步擾亂全球航運網絡,馬士基和赫伯羅特(Hapag Lloyd)等航運商正在撤離紅海。如今巴拿馬運河的旱災恐加劇全球通膨壓力。
紅海危機致貨運成本飆漲 研究預測「2024全球通膨率恐增0.7%」
紅海占全球約30%貨櫃運輸量,受到以哈戰爭影響,近來商船屢遭襲擊造成航運中斷,導致近期海運價格飆升。牛津經濟研究院6日報告分析,如果紅海在幾個月內繼續關閉航運,且貨運價格因需求強勁而飆升,依據模型計算,到了2024年底,全球CPI通膨率可能增加0.7個百分點。經濟模型顯示的基準預測為:全球CPI通膨率將從2024年第一季的4.9%,在2025年第一季降至3.4%,仍略高於大流行前5年的平均2.9%,牛津團隊舉例,一艘貨櫃船以16.5節速度,從台灣經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前往荷蘭,大約需要25.5天才能完成旅程;一旦旅程改道,時間就會增加到大約34天,「雖然單次運輸延遲9天聽起來並不太嚴重,但累積影響相當大」。該團隊表示,已有市場統計,紅海關閉所導致的額外運輸時間,可能會使全球運輸能力減少20%。台灣永續供應協會創會理事長、供應鏈管理專家賴樹鑫指出,運費終會出現轉嫁問題,一定會造成整個供應鏈成本上升,這是過去2年多來通膨高漲的原由。外電報導,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 (NEC) 主任布蘭納德 (Lael Brainard) 周五接受 CNBC 訪問時則說:「某些船商已經調整路線,導致運送時間增加好幾天,也提高了運送費用。」截至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對汽油價格造成的影響,實際上還很小。」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 (CEA) 主席 Jared Bernstein周五也向記者表示,截至目前為止,這場衝突對能源價格的影響「非常有限」。美國預算管理局 (OMB) 主任 Shalanda Young 周五 (5 日) 在「基督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主辦的早餐會上說:「我擔心我們身處的地緣政治環境。紅海攻擊事件、海運,這所有和地緣政治有關的情況,都有升高美國物價的機率。」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 (NSC) 發言人柯比 (John Kirby) 周三說:「如果我們不擔心,我們就不會在紅海展開行動,這場行動目前已有超過 20 個國家加入,試圖保護商業活動。這是國際上重要的水道,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影響。」
武裝襲擊影響!85%貨櫃公司暫停紅海航線 運價跳漲、一艙難求
據界面新聞報導,紅海局勢牽動著全球貿易的神經。12月2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了最新一周的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的周度報告顯示,受紅海地區受到武裝襲擊的威脅,亞歐等航線運輸市場運價大幅上漲,帶動綜合指數上漲14.8%至1254.99點。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地中海以及波斯灣等臨近紅海區域的航線受到的影響最大。上述報告顯示,12月22日,上述三條航線的市場運價分別較上期分別上漲45.5%、30.9%和25.7%。此外,上海航運交易所集運指數(歐線)主力合約本周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這樣的漲幅實屬罕見。該報告的數據顯示,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已經達到1497美元/TEU(20英尺貨櫃)和2054美元/TEU(40英尺貨櫃),波斯灣航線的運價也達到了1477美元/TEU。最近一周,紅海局勢愈發嚴峻,更多商船被攻擊,因此在該區域停航的公司越來越多。據寧波航運交易所12月22日發佈的報告顯示,目前85%的貨櫃船班輪公司均已通知暫停紅海航線貨物的接載。受此影響,少數開航班次一艙難求,市場訂艙運價大幅跳漲,寧波航運交易所發佈的紅海航線指數也較上周上漲161.9%至3649.5點。另一方面,目前紅海航線遇阻的情況還有可能延續,繞行至好望角是當下不少船公司的第一選擇。馬士基在22日透露,該公司已將其亞洲-歐洲和中東-歐洲航線的每趟航班調整為途經好望角,直至2月中旬。這意味即日起至2月中旬,每一個航次都將延長10-14天的運輸時間。達飛也在其公告中指出,往返美國、北歐、亞洲或印度次大陸的部分船舶將改道途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不過,目前紅海區域還未完全中斷,但途經的風險在加劇。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告訴界面新聞,由於租船人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改變航線,目前公司在該地區還有一些船舶。對於那些仍在該地區的船舶,公司方面會對此進行高度監督,另外這些船舶配備了武裝警衛和軟體工具,以改善安全監控。「總而言之,我們注意到各方都在盡最大努力盡可能避免走這條路。」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對此回應稱。而採取繞行方案,船舶的運輸距離和運輸市場均大幅增加,船舶週轉效率下降,短期內造成亞歐航線運力緊張。基於此,航運公司紛紛宣佈收取附加費,馬士基、MSC、達飛和赫伯羅特等全球航運公司均表示,將對因紅海船隻襲擊事件而改變航線的船隻徵收額外費用,包括運輸中斷附加費(TDS)、紅海附加費(RSC)、緊急運營附加費(EOS)、運營恢復附加費(OCR)、旺季附加費(PSS)等。馬士基表示,預計從中國運往北歐的一個20英尺標準貨櫃總共需要支付700美元的額外費用,其中包括200美元的TDS和500美元的PSS,運往北美東海岸的每個標準貨櫃將收取500美元的費用,其中包括200美元的TDS付款和300美元的PSS。這些紛繁複雜的附加費一經落實,即期運價便飛速上漲。不過,寧波航運交易所關於紅海航線的報告顯示,紅海局勢將推高近期市場運價,但中遠期運價的不確定性仍較大,如果紅海局勢短期得到緩解,且未影響12月底簽訂的長約協議價水平,歐洲航線仍有可能保持「低迷」。全球供應鏈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比如很多客戶擔心未來運費漲幅還會更高,將原本明年3、4月份的訂單轉定成1月份的艙位。宜家IKEA方面也對外披露,宜家的產品通常要經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從亞洲的工廠運往歐洲和其它市場,因此次近期該公司的一些產品可能會出現交貨延誤。紅海局勢不僅影響集運市場,也牽動著其他運輸市場,石油運輸便是出集運外受紅海局勢影響較大的領域。近日,英國石油公司(BP)、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油輪船東Euronav和CMB也宣佈將避開紅海地區。寧波航運交易所的報告也提到,由於部分石油公司也暫停前往紅海,市場原油價格也面臨上漲風險,海運增加成本可能還將遠超530美元。而這部分成本勢必轉化為市場的海運運價,由托運人承擔。這些變化時刻左右著航運市場的走勢,航運類股的股價在過去一周內一路高漲。數據顯示,上海航運交易所集運指數(歐線)主力合約本週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周漲幅超過56%,此外還有多支航運股一度漲停。
全球航運巨擘大裁員 馬士基預計砍1萬人
全球航運巨擘馬士基(A.P. Moller-Maersk A/S)於美東時間3日公佈的第3季度利潤和收入呈現大幅衰退,因此面對產能過剩和成本上升,馬士基預計將裁員1萬人,以應對運價下滑和貨櫃運輸需求低迷的困境,消息一出也導致其股價暴跌。據《路透社》的報導,馬士基掌控著全球約1/6的貨櫃貿易,並為沃爾瑪(Walmart Inc)和Nike等眾多主要零售商和消費品公司運輸貨物,然而馬士基卻在3日表示,全球貿易量的下滑幅度超出了分析師和投資者的預期。馬士基今年第3季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09億美元,驟降至19億美元,仍略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8.1億美元,營收也暴跌47%至121億美元。為了應對需求下滑,馬士基將啟動裁員,目標是將員工人數從今年1月的11萬人,削減至10萬人以下,明年人事成本也會比今年節省6億美元。馬士基執行長克萊克(Vincent Clerc)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指出:「我們如今面臨宏觀經濟前景惡化的新常態,未來幾年的需求量將持續疲軟,價格也會回到歷史水平,通膨壓力則助長了我們的成本基礎(尤其是能源成本),同時也增加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克萊克補充,第3季營收負成長主要肇因於零售和消費需求的下滑,「尤其是在北美,以及汽車和科技領域……如果第4季的情況沒有獲得改善,我認為我們將在2024年面臨相當嚴峻的處境。」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4日11:41,這家總部位於哥本哈根的集團股價已跌至3年來的最低水平,共下跌17.5%。
長榮海合作CIP簽署MOU 探索低碳航運燃料供應
貨櫃航商長榮(2603)上周五(20日)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旗下能源轉型基金(ETF)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朝向研發低碳航運燃料的生產和應用。長榮表示,與CIP的合作將涉及多個層面,包括在台使用離岸風電生產低碳替代燃料,及探索如低碳氨和低碳甲醇等廣泛綠色燃料的供應。事實上,台灣不僅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在航運業也舉足輕重。長榮海運在全球運營超過200艘貨櫃船,名列全球前10大貨櫃運輸公司之一,掌控全球十分之一的貨櫃航運船隊。企業減碳成為一項重大任務,需要不同類型的低碳替代燃料作為解方。同時,台灣擁有優良的離岸風電條件,隨著政府對淨零減碳的政策力度持續增加,台灣有潛力成為低碳燃料的供應來源。CIP能源轉型基金合夥人Felix Pahl表示,CIP目前正在台灣興建開發多座離岸風場。該基金是全球最大專注於能源轉型投資開發的基金。CIP已於台灣累積深厚的開發實績,在此基礎上,期待與長榮合作,能持續深化台灣能源轉型推動。長榮海運表示,本次合作是企業達成減碳目標的策略性規劃,為配合國際海事組織的淨零碳排策略,已訂定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與CIP的合作將有助於探索和開發低碳燃料技術。
市場樂看散裝航運Q4走勢 中航:新船明年Q2交付
散裝航商中航(2612)上週五(23日)召開法說會,經營團隊表示,展海岬型散裝輪運價在下半年震盪,但期貨運價超越現貨,市場對第四季走勢仍樂觀看待。儘管大陸房地產業供過於求,中國原料進口動能仍強;同時暫定明年第二季迎來2艘節能散裝新船交付,另每季至少有3艘船換約。中航統計上半年營收19.1億元,獲利2.21億元,每股盈餘(EPS)1.13元;其中各事業營收占比方面,海運業務佔57%,內陸貨櫃運輸及物流業務佔42%,代理空運業務及其他1%。營運規劃方面,中航第3、4艘新世代環保節能散裝輪,暫定明年第二季後陸續交付,有望增添營運動能。該公司現在4艘20萬噸新船是第一階段的新造船計畫,明年交付2艘船後,後續也考慮規劃是否投入其他較小噸位。中航目前旗下最老的船舶分別為17、18年,雖現在賣船價格不錯,但目前沒有出售計畫。合約方面,中航指出,今年除了兩艘新船簽2年長約,其餘船舶皆以每季至少3艘船的頻率換約,且以一年約為主,短中期都是朝這個方向規劃。不過期貨運價超越現貨,顯示市場對第四季走勢仍然樂觀。此外,在鐵礦砂價格仍在相對高點的情況下,將進一步推升巴西、澳洲鐵礦砂未來3個月的出口量,帶動海岬型船舶需求,預估第四季期貨日租金維持約1.7萬美元,新船、二手船價仍在相對高點,與現貨報價差異不大。中航指出,儘管中國房地產業供過於求,但原物料需求仍強,全年鐵礦砂進口量可望在三年內首次呈現年增;而今年現貨、期貨運價不如預期,反應運力過剩與對大陸經濟與房地產悲觀情緒。至於散裝海運市場未來市況,中航表示,海岬型散裝輪運價在下半年持續震盪,今年前三季現貨日租金平均達12391美元,推升前8月大陸鐵礦砂進口量年增率超過7%,主要港口總庫存持續下降回落至近3年的低水位,可望帶動回補庫存需求。
拉貨動能未顯現 SCFI貨櫃運價指數周跌近4%周線連3黑
中國十一長假前的拉貨潮動能趨弱,根據上週五(22日)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顯示,最新指數為911.71點,週跌36.97點、跌幅3.89%,已連續3週下跌。觀察主要航線指數,皆全數下跌,其中又以遠東到美東航線跌幅最深。根據最新一期SCFI資料顯示,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為623美元,週跌35美元、跌幅5.31%;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為1217美元,週跌31美元、跌幅2.48%;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為1790美元,週跌98美元、跌幅5.19%;遠東到美東每FEU為2377美元,週跌173美元、跌幅6.78%。近洋線方面,其中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週漲2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週漲2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週跌8美元,跌幅4.39%;遠東到韓國每TEU週漲2美元。而貨櫃三雄22日股價表現也各異,長榮(2603)、萬海(2615)小幅收黑,僅陽明(2609)收紅。市場人士指出,在貨量未明顯提升下,運價持續走跌,第四季雖將進入歐美感恩節、耶誕節的貨櫃運輸旺季,但歐美在商品庫存陸續消化下,預期運價走高機率不大,但再下跌空間也有限,營運仍可較第一季好。陽明日前召開法說會也表示,供需失衡問題持續存在,加上中國十一長假前出貨不如預期,在陽明釋出對第四季保守看法後,並未對貨櫃三雄股價走勢造成太大衝擊。而長榮預計將在10月6日召開法說會,進一步對外釋出第四季景氣看法,將是市場關注焦點。
通膨仍處高點 台灣出口連11黑
通膨仍處高點,加上貨幣緊縮壓力,財政部昨日公布7月出口值為387.3億美元,年減10.4%,連11個月負成長,財政部預估至第4季出口才有機會轉正。但是日媒報導,全球商品需求下降,標普國際日前發布7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11個月低於中位數50,意謂產業萎縮,時間長度僅次於2008年雷曼危機後的經濟衰退期,對經濟成長投下陰影。7月出口受惠於AI新興應用需求及科技產品旺季來臨,跌勢減緩,同時,7月出超首度破80億美元,達到84.8億美元,創單月新高水準。但財政部預期,8月出口也可能是連12黑,但年減幅度有縮小趨勢。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解析,7月仍有1成跌幅,表現不算理想,主要是全球通膨仍處高點,貨幣緊縮壓力持續打擊投資信心,中國大陸內外需求偏弱,復甦力道仍嫌不足,供應鏈庫存調整壓力未完全解除,影響到國內廠商接單動能。根據《日本經濟新聞》8日報導,全球29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7成企業活動出現「萎縮」,且亞洲對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進入2023年後,與去年同比減少2至3成。日本海事中心數據顯示,亞洲開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進入2023年後,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至3成。業界表示,「雖仍存在銷售需求,但無法解決零售的過剩庫存,製造業並未強勁到需要新增生產和運輸」。展望未來,蔡美娜表示,主要國家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都是在景氣榮枯點50之下;國內半導體大廠台積電與聯電兩度下修營收展望,全球景氣復甦路途是緩慢,即使有AI需求湧現還無法彌補出口衰退缺口,使得前7月出口年減16.9%。蔡美娜預期,8月份高基期作用逐漸遞減,年減幅度約5到10%,規模在363到383億美元間。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擔心,雖然美國升息已近尾聲,不過美國的家庭債務卻是攀升,信用卡債務規模已經破1兆美元,這也會對美國家庭消費能力極大威脅。吳大任認為,美國維持高利率的時間愈久,對台灣出口愈不利,他預期,第4季甚至可能零成長或者低度成長。
海運SCFI指數連6跌貨櫃三雄受挑戰 業者:Q2可望回穩反彈
上海航交所上周五(17日)公告,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下跌20.5點至974.66點,呈現連續6個星期下跌,並已連2周處千點大關之下,且跌幅2.06%,較上周1.16%跌幅擴大,指標性的三大長程線運價雖續跌,惟跌幅收斂。長榮、陽明及萬海17日股價全數收黑,跌幅在0.54~1.35%之間,加上近來深受農曆年已過貨運量大減的影響,貨櫃三雄1月營收聯袂出現月減、年減雙雙衰退。市場人士指出農曆春節至今,中國部份工廠陸續復工雖拉動些許需求,但貨量未見恢復,進而無法支撐運價,SCFI未見止跌,貨櫃三雄股價難有表現。海運運價跌跌不休,但貨攬業者認為,農曆年後亞洲各出口國的工廠陸續開工,完成品出口漸增,可望拉動需求。另一方面,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1月零售銷售月增3%,高於市場預期,並為2021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業者認為,終端去庫存速度可望加速,不排除進入第二季後,海運市況將見到回穩反彈。運價低迷不振,運價指數與過去高點相較,跌幅已逾80%,不少美國零售商預期,在月底陸續與貨櫃海運業者洽談的年度合約運價,可能大幅降價,市場人士認為,若合約運價大幅下滑,貨櫃運輸業者今年營運將受到挑戰。目前只能靜待中國大陸解封後的疫後復工潮,為年後貨櫃業營運帶來挹注。根據最新一期運價,遠東到歐洲每TEU(標準20呎貨櫃)910美元,下跌15美元跌幅1.62%,跌幅較上周收斂;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為1633美元,較上週下跌91美元,跌幅5.27%;遠東到美西每FEU(標準40呎貨櫃)下跌 20美元至1273美元,跌幅1.55%較上周明顯收斂;遠東到美東每FEU則續跌57美元至 2496 美元,跌幅 2.23%。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則上漲6美元至161美元,漲幅3.87%最為顯著;遠東到日本關東小漲16美元,遠東到日本關西微跌,遠東到韓國持平。
台經院:各國續控通膨+庫存調整告段落「2023景氣樂觀度回升」
台經院今日發布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觀察近期國際經濟情勢,指出美國聯準會與歐洲央行於12月如期放緩升息步伐,並同步下修2023年經濟成長表現,惟全球通膨壓力仍大,故各國央行仍將保持積極的政策立場,努力控制通膨。在國內製造業方面,受到終端需求走弱,產業鏈調整庫存影響,11月出口、生產與外銷訂單表現明顯滑落,故製造業廠商對當月景氣看法多呈悲觀與持平,然預期東協、印度等市場經濟展望樂觀,中國經濟亦可望逐漸回穩,加以廠商庫存調整逐漸完成、升息步調趨緩,故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的廠商比例較上月調查相比明顯增加。服務業儘管時序進入歐美消費旺季,然歐美市場消費情勢卻相對冷淡,令貨櫃運輸需求疲軟,海運價格持續走跌,航空貨運業務量價齊縮,使得運輸倉儲業看壞當月與未來半年景氣表現。再者,儘管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延續,惟受終端消費動能走弱,客戶持續庫存調整,恐抑制拉貨力道,令批發業持平看待當月與未來半年景氣表現。營建業方面,11月測驗點續呈下滑趨勢,主要來自於當月份營造業與不動產業對於景氣看法持續轉差,前者係因部分建築工程和機電整合工程業者的進度有所延宕,且民眾修繕房屋需求亦有所下滑,後者則是受制於大環境的壓制,使得房市整體買氣不盡理想;而未來半年不論是營造業或是不動產業景氣看法上皆呈現謹慎保守的態勢,特別是不動產業,在經濟成長率趨緩、房貸利率調升後的效應浮現、房市調控未有鬆綁跡象之下,短期內房市價量表現恐不佳。根據台經院調查試算後,11月製造業與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轉為上揚,營建業測驗點則續呈下滑態勢。
謝金河:半導體成殺戮戰場!帶頭台股雪崩 下半年投資價值漸合理
受到國際股市走弱拖累,台股昨、今2天共大跌896點,整個6月更是大跌1,982點、創1990年9月以來單月新高;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年上半年台股雪崩,應該算是全球最慘的市場之一,股災核心是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其次則是受到驚嚇的貨櫃運輸股,不過他也提到3點下半年觀察指標,並稱台股經過風暴洗禮,進去下半年後「抵抗力會逐漸增強」。謝金河1日晚間於臉書發文稱「半導體產業成了殺戮戰場」,貼文總結今年上半年的市場狀況,台股6月下跌1982點,跌幅達到11.79%,應該算是全球最慘的市場之一,比台股還慘的只有南韓股市,「而全球跌最慘的市場是費城半導體指數,6月下跌17.51%,今年上半年跌35.22%,於是以半導體產業為核心的股市全成了重災區」。貼文也提到,全球半導體股在這次的股災中,下跌幾乎都超過4成,其中跌最慘的是Nvidia,跌幅達到57.1%,格羅方德GFS下跌49.98%,超微半導體AMD則跌48.66%等等,除了Nvidia之外,其餘跌幅都在40%到50%之間,這是因為景氣下滑疑慮,加上庫存增加,讓半導體產業成為重災區。而台股則因為高度仰賴半導體產業,因此也在這次震盪中成為重災區,謝金河稱「昨天沈副院長來電問我,台股為什麼會跌成這樣?我説核心的源頭是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其次是受到驚嚇的貨櫃運輸股,如果長榮到1.5倍以下的本益比都不能止跌,台股比價殺低的壓力恐怕難解」。不過貼文也表示,時序進入下半年,接下來有3個指標可以觀察,首先是8日公布的6月CPI數字(消費者物價指數),近期天然氣、小麥、貴金屬價格都有跌勢,顯示「通膨已經逐漸降溫」,其次是港、滬股市6月都上漲逾6%,「先跌的市場先止血」,最後則是由於台股市值蒸發10億元,卻也漸漸趨於合理,加上本益比降低、去泡沫化,進入下半年,台股抵抗力會漸漸增強。
想領40個月年終 長榮海運開新職缺「陸勤人員起薪4.6萬」
長榮海運2021年前3季獲利突破1500億元,傳出有員工拿到40個月年終獎金,引發外界一片譁然,市場預估今年獲利更好。因應年後急需人才,長榮海運開出陸勤人員招募,共有12項職缺,正式任用起薪至少都46000元,讓人好羨慕。長榮海運公司在官網進行2022年度人員招募,招募類別為陸勤人員,開出的12項職缺分別是營業人員、文業客服人員、貨櫃運輸管理人員、財務人員、船舶運務A和B、船舶監造人員、保船人員、稽核人員、公司治理及股務人員、資訊人員、法務人員。12項職缺中,皆要求學歷要大專(含)以上畢業,大多不限科系,不過有些專業領域,仍要求相關科系,像是資訊人員,就要資訊相關科系學歷,或受過相關訓練,公司治理、股務人員以及法務人員,則需要法律相關科系的專長。人員正式任用起薪為46000元。(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另外,由於海運業會接觸到國際客戶,因此對於語言能力也很要求,至少要精通英語,尤其具英語檢定成績或第二外國語能力更好,有些還要配合國內外工作出差及輪調,工作地點在台北及桃園南崁,公司也提供台北、桃園南崁往返交通車,正式任用起薪46000元。除了陸勤人員,長榮也招募海勤人員,應徵職別報名資格為船副/見習船副、管輪/見習管輪、幹練水手/一等水手、副機匠、大廚/培訓大廚,工作地點須隨船航行。而長榮也前進各大校園,時間從3月5日至3月29日,將在14間大學進行徵才博覽會和說明會。
晶圓雙雄強拉 台股本周漲勢勇冠全球! 「航海王」已露一跡象
本周台股漲幅可說是勇冠國際股市!市場傳出台積電將調漲晶圓代工報價後,台積電由552元飆高一度到603元,台股也在晶圓雙雄帶領下,加權指數周漲867.99點,漲幅5.31%,收在17209.93點,站上月線關卡,OTC指數亦漲5.06%。永豐投顧分析,貨櫃運輸類股的運價調漲,利多消息不斷,儘管累積一周以來漲幅達7.3%,但其資金占大盤成交比重已由過去50%逐步下降至30%,股價時漲時跌,呈現大勢已去之相。綜觀8月23~27日台股外資動態,一天買超、隔日賣超,本周累積以來外資買超230億元,投信買超36億元,自營商含避險買超93.9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60億元。上櫃股票方面,外資賣超37.08億,投信買超7.26億,自營商買超1.7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8.12億元。永豐投顧分析,本周台積電上漲47元,貢獻指數401點,聯電則是貢獻24.5點,兩者對大盤貢獻度達49%。光電股則呈現較為弱勢,像是大立光股價-4.19%,電視面板友達、群創則因電視面板降價時間及幅度超乎市場預期,外資大降評,兩者跌幅分別為4.99%及3.84%,驅動IC聯詠跌幅高達4.8%,相較台積電、聯電強勁表現呈強弱對比之勢。
破浪攻頂2/航運基本面「好到不行」 短線當沖熱警訊浮現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以「好到不行」四字說明航運股基本面,「大陸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續漲,且市場貨櫃吃緊,塞港導致船舶準班率低,貨櫃三雄全年營運看旺。」儲祥生認為,投資人可注意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缺櫃問題、船舶準班率、市場交易量有無過熱等等,作為投資參考依據。「現在市場瀰漫『敢沖就有錢賺』,而航運股目前是熱門當沖標的,也帶動資金比重超車電子。」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也特別提醒,航運股占大盤成交量從年初的4.5%低點衝上6月中的5成,同時間,台股大盤當沖比也從3成多爆量到5成新高,「不僅罕見也相當不健康。」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提醒,航運股占大盤成交量的5成,當沖比也創新高,此情形「相當不健康」。(圖/報系資料庫)萬寶投顧王榮旭指出,貨櫃航運即將進入第三季旺季,歐美也將解封,供應鏈回補庫存力道強勁,下半年運價再創新高機會很大。但航運、原物料等傳產股占台股整體比重,最近已經攀升至近6至7成,則是另外一個警訊,意味大多數資金集中在極少數的股票上面,這絕對不是常態,此時才選擇追進航運一定要留意風險。王榮旭認為,雖然電子股短線因為資金排擠,股價漲勢不如航運,但台股是以電子股為主要成份,電子第3季進入旺季後,旺季效應將默默地開始發酵。航運運費看3大指數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是由海岬型指數(BCI)、巴拿馬指數(BPI)、超輕便型指數(BSI)所組成,常用於衡量鐵礦砂、煤炭、穀物等的海上運輸費用成本,今年以來已漲逾130%。而大陸是全球主要出口國,今年以來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及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分別漲逾5成、3成,可看出目前全球貨櫃運輸吃緊的狀況。(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圖/翻攝自財經M平方)航運股占大盤成交比重變化
台股下周一仍正常開市!本周螞蟻雄兵踐踏航海王 又是一次大換手
今日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宣布雙北市15日下午四點起至28日升級為防疫第三級警戒,上班、上課、股市等都正常運作。永豐投顧分析,上週台股受到本土出現疫情的衝擊,台股大盤表現,5月3日~4日這兩日殺聲隆隆,就算是航海王也被螞蟻雄兵踐踏,反映出近期短線交易盛行的結果。不過指數貫穿1萬7000點後引來逢低承接買盤,總計一週留下638點的長下影線,再加上一週交易金額達到2.68兆,又是一次大換手。永豐投顧分析表示,台股自高峰快速回檔,引發多殺多,然而逢低買盤搶進,加權指數終場收17285.00點,一週跌281.66點,跌幅1.60%,價量背離。同時上櫃指數收204.39點,大跌4.97%,表現遜色。看類股表現,傳產股不再整齊,鋼鐵股一柱擎天,漲3.7%,中鋼漲4.8%,下影線長達13%;中鴻價量俱揚,漲22.5%。運輸股漲0.6%,貨櫃運輸才是主流,長榮漲7.6%,陽明14.7%。金融股也有表現,漲2%,富邦金股利大方送,大漲10%。電子股收黑,但週五明顯回血。聯發科利多褪色,大跌10%。台積電低檔見買盤,收599。聯電法說變成外資出貨,跌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