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智商
」 財務智商 華爾街 現金流 退休金 劉奕成中國信託獲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17項大獎居金融業之冠 傳遞永續價值 台北金鵰微電影展4獎項肯定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簡稱「中信金控」)致力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旗下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簡稱「台灣人壽」)及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簡稱「中信文教基金會」)勇奪「2024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5項金獎、4項銀獎及8項銅獎,共17項大獎,獲獎數居本屆金融業之冠。中國信託金控另以《路邊一所夢想下》等4部影片於超過180部參賽作品中突圍,囊括「2024第八屆台北金鵰微電影展」頒發之永續微電影白金、金、銀及銅獎等4項大獎肯定。中信金控善用金融影響力實踐永續價值,勇奪「2024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共17項大獎,由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左)頒獎,台灣人壽公關部部長孫紀蘭副總出席領獎(圖/中信金控提供)。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今年以「潮·永續」為主題,舉辦「2024第三屆亞太永續博覽會」,推動臺灣邁向永續發展,活動期間同時舉行「2024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與「2024第八屆台北金鵰微電影展」頒獎典禮,由中國信託銀行國際事務最高顧問暨中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中信銀行個金作業暨資訊處處長蕭重建資深副總經理及台灣人壽公關部部長孫紀蘭副總經理出席領獎。中信銀行善用金融影響力,積極配合政府打詐,打造「神盾聯防機制」,於分行建立「迎賓識詐」、「關懷堵詐」、「櫃檯阻詐」三道防線,並攜手內政部警政署建置「中信ATM智能防詐車手交易通報系統」聯防懲詐,守護客戶資產,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率先於全臺超過7,400臺的中國信託ATM設置「節能模式」,於離峰時段降低耗能、紙本交易明細與優惠券數位化,落實環境保護;首創「AI服務助理」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協助客服人員,客戶滿意度提升至 95%,符合SDGs第8項促進就業與經濟成長之目標;中國信託文薈館「校園金融素養扎根計畫」攜手校園拓展學童金融視野與財務智商,總計奪下「亞太永續行動獎」1項銀獎、1項銅獎及「台灣永續行動獎」3項金獎、1項銅獎。中信金控積極推廣慈善、反毒、體育、教育、藝文等五大公益回饋社會,並透過微電影感動人心,於「2024第八屆台北金鵰微電影展」囊括4項大獎,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頒獎(左)、中信銀行國際事務最高顧問暨中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右)代表受獎(圖/中信金控提供)。台灣人壽則是響應政府綠色能源政策,為亞洲首家參與離岸風電融資的壽險業者,2023年海龍離岸風場專案聯貸總金額達新臺幣1,170億元,參貸占比居同業之冠,創下亞太區金額與規模最大之離岸風場專案融資,並陸續投入星耀與星鱻大型地面光電及漁電共生案場,以社會永續發展為目標。台灣人壽亦長期推動全民健康促進,獨創職場健康管理TeamWalk App,領先同業進行影響力評估,計算產生正面影響效益逾新臺幣12億元;連續5年推展「不老棒球」運動,從高齡棒球教育,到首辦老中青跨代棒球交流賽,獲「台灣永續行動獎」3項銀獎、2項銅獎,以及「亞太永續行動獎」4項銅獎肯定。中信金控積極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於「2024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榮獲17項大獎,中信銀行個金作業暨資訊處處長蕭重建資深副總(右)與台灣人壽公關部部長孫紀蘭副總(左)代表受獎(圖/中信金控提供)。至於舉辦8屆的「台北金鵰獎」意取諧音「精雕」細琢之意,用以表揚藉由微電影的力量,向社會大眾宣揚永續意識的良善團體,中信金控長期推廣慈善、反毒、體育、教育、藝文五大公益回饋社會,也將其努力透過微電影感動人心。中信文教基金會深化偏鄉藝文教育,除了以攜手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啟動「偶戲種子教師計畫」的「夢想家圓夢工程」專案勇奪「亞太永續行動獎」及「台灣永續行動獎」雙料金獎外,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帶領宜蘭縣內城國小化育分校學員於「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公益場」演出的故事,拍攝成《路邊一所夢想下》紀錄片,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推出「信扶專案」,協助單親媽媽張紅偉逆轉人生之紀錄片《單親媽媽遇見信扶「揉」出新人生》、「中信盃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年度影片《Dream Big 敢夢》,以及中信金控《永續金融 淨無止境》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形象影片分別榮獲「2024第八屆台北金鵰微電影展」永續微電影白金、金、銀及銅獎殊榮。
【華爾街金童解密1】打造第二現金流 IC劉奕成:才是退休王道
近來社群網站上流傳「存夠3,000萬元才能退休」的說法,掀起青貧族恐慌,有網友自我揶揄,過年紅包拿到80歲都沒有3,000萬元。對此,人稱「華爾街及台灣金融圈金童」的「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認為此說法「誤導民眾」,同時強調年輕人要有儲蓄及投資的「財務智商」,趕緊替將來的自己打造「第二現金流」!「我不是什麼名人,不好意思聊自己的理財方法,只是和大家分享一些觀念。」個性謙虛的劉奕成,其實30多歲就當上美國摩根大通投資銀行副總裁,後來頂著「華爾街金融圈金童」名號風光回台,先後進入國泰金控、中信金控、悠遊卡公司和LINE等集團。「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董事長鍾福貴及總經理梅驊,對預計在2020年第二季上線充滿信心。(圖/報系資料庫)去年縱身跳入仍是一片沙漠的「純網銀」戰場,受到業界高度注目。在朋友圈被暱稱「IC」的劉奕成,笑說不知道暱稱是怎麼來的。暫居台北市信義路上「將來銀行」籌備處的他,帶領一支成員平均僅30歲的年輕團隊,近來嘴邊最常叨念的辦公室話題,正是「理財專家都說退休金要存夠3千萬元或數千萬元,這樣會誤導民眾!」(待續)
【華爾街金童解密2】糾結退休金存3千萬? 50歲後當「淨儲蓄」才是關鍵
一開啟「退休金真的要存3千萬嗎?」這個話題,只見劉奕成劈哩啪啦地估算,「很多人退休前會很糾結,認為要存夠一大筆錢,才敢離開職場。如果存款有1千萬元,定存年利率1.1%,等於每年利息只有11萬元,平均每月不到1萬元。」劉奕成繼續說,大家必須清楚知道,退休後沒有固定收入,每月主動與被動的現金流(收入),要從哪裡來?這都是年輕的我們現在要思考的。劉奕成說,他希望年輕人思考的,就是「第二現金流」的概念,他提醒年輕人每月要固定從薪水提撥10%儲蓄,還要選擇勞退提撥。「50歲後要成為『淨』儲蓄者,也就是收入金額要能大於開銷。當然,如果公司擁有完善退休制度或給予月退俸,也不用煩惱有沒有存夠2、3千萬元的養老金。」劉奕成話鋒一轉,「那麼就先好好的工作,再找到有優良勞退制度的公司。」2017年,時任中信銀信用金融執行長的劉奕成,偕同中信銀總經理陳佳文、LINE Pay形象大使宋仲基、LINE Pay營運長丁雄注,共同宣布推出「中信LINE Pay鼎級無限卡」。(圖/報系資料庫)劉奕成進一步指出,這套「第二現金流」觀念,不只攸關退休理財,更是影響一生的「財務智商」,但台灣人卻相當欠缺。「在美國,許多企業二代、三代從小跟著長輩看《華爾街日報》,耳濡目染下提早啟蒙跨入財經領域。」「我覺得可以從高中、大學開始,讓學子知道如何管理現金流,儲蓄累積一定資產後,學習操作有收益型的投資行為。」劉奕成疾呼,「財務智商」應提早納入正規教育中。(待續)
【華爾街金童解密3】父親經商失利「人生很難輕鬆」 努力成學霸感恩林熊徵獎學金
雖然提倡「財務智商」,其實,雙親並沒有教導劉奕成如何投資理財,「我父親做土木工程,承接過十大建設北迴鐵路、水庫和隧道,從小看到他和創業的親友,都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相當辛苦,所以自己只想單純當個上班族。」劉奕成提起過往,話匣子大開,「念書時學的是工商管理,和沒有念商學院的人相比,更常接觸理財工具和觀念,但反倒是朋友創業找我投資,我才真正開始接觸理財。」對於父母沒有留下很多財產,劉奕成認為是一件好事,自己也同樣不會留太多財產給兒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應該是要教導子女正確的金錢觀念,有些長輩終身勤奮工作,把全部財富留給子女,是貧富不均的一環。」「家人之間能夠用時間陪伴,孝順父母,才是這個家最重要情感依歸。」劉奕成提到他和兄長與母親的互相照應方式就是如此。劉奕成被父親與兄長牽著,父親生意失敗的經歷,促使他力求上進。(圖∕劉奕成提供)就讀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二年級時,劉奕成眼看父親生意失敗,跑到餐廳倒茶當服務生、在工地搬磚頭搬到手指骨斷裂,劉奕成突然發覺「人生很難輕鬆」,便決定力求上進,努力成為一名學霸。「我喜歡讀書,很感謝華南銀行創辦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提供獎學金,對我幫助相當大。」其實,劉奕成大學時年年獲得書卷獎,他沒提這些當年勇,卻感性地叮嚀一定要寫上華南銀行。(待續)
【華爾街金童解密4】存百萬赴美念MBA「投資教育」 30多歲當上副總裁
劉奕成說他只是勇敢地去做自己,努力求上進,父親在他大二那年生意失敗,去餐廳倒茶當服務生,在工地搬磚頭到手指骨斷裂。看到香港的「月光族Moonlight」不是我們所稱的每月花光薪水族,而是白天晚上都在工作打兩份工。劉奕成發覺「人生很難輕鬆」,便決定力求上進,努力成為一名學霸,而從他讀仁愛國中開始,其他班的同學說會認識他,是因為老師會拿著他寫的詩與作文給全校傳閱。「我喜歡讀書,就是把書念好,還有請幫我特別感謝華南銀行創辦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獎學金,讓我拿了很多年幫助甚多。」其實,劉奕成讀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時,年年獲得書卷獎,他沒提這些當年勇,卻感性地叮嚀一定要寫上華南銀行。台大畢業後,劉奕成為了出國深造,選擇先投入職場存錢。「為了省錢,我走路上班,磨破好多雙皮鞋,後來買了機車代步卻被偷,幸虧我有買保險。」劉奕成被父親與兄長牽著,父親生意失敗的經歷,促使他力求上進。(圖∕劉奕成提供)他工作三年存到200萬元,立刻辭去工作飛到美國攻讀碩士,「母親一開始反對,現在家人和我自己都覺得當年『投資教育』是對的。出國看看世界,徹底改變我的思維。」拿到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MBA碩士學位後,劉奕成留在美國工作,30多歲就當上美國摩根大通投資銀行副總裁,從紐約到南非、古巴、韓國、日本、香港等地,再回到台北,半個世界都有他歷練的足跡。(待續)「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董事長鍾福貴及總經理梅驊,對預計在2020年第二季上線充滿信心。(圖/報系資料庫)關於財務智商劉奕成因為選讀商業院及受友人影響有了財商啟蒙,過去也有許多教育專家提到知識可以讓大家享有公平學習機會。但若就財務智商的起跑點,許多企業二代三代從小跟著祖父、父親看華爾街日報,在家庭耳濡目染進入財經裡領域而提早啟蒙。從美國到台灣,開始有團體遊說推動應該在教育體制裡加入財務智商課程,「我覺得可以從高中、大學讓學子知道如何管理現金流,從儲蓄做累積一定金額時成了資產,進而學習操作有報酬率收益型的投資行為。」劉奕成贊成財務智商早點納入正規的學校課程中,拉近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習機會,「年輕時可以考慮了解投資股票,早期像鴻源吸金案說會給20、30℅的報酬率,根本不可能,學習理財很重要是要能獨立思考分辨資訊真偽,不能人云盡信」。
【華爾街金童解密5】偏保守固定型收益 劉奕成購屋自用名下只有一棟
「在美國的那幾年,我買了REITs(不動產信託,類似封閉共同式基金)、股票、固定型收益公債;回台灣也做定存,還買了台積電股票,放著放著,現在一張都可以變成40、50倍價值。」劉奕成自認採取保守型投資,購屋置產也不在他的理財計畫中。「我購屋只考量『自住』,不會特別投資房地產。」名下只有一棟房產的劉奕成,卻投資過電影《海角七號》、音樂劇和資助劇團演出,也曾贊助過文學雜誌等,「這單純是個人喜好,不是想來說要賺錢,能夠損益兩平就很滿足了。」劉奕成笑著說。「我讓自己前半生認真存錢,後半生則是開心地花錢。」49歲的劉奕成,現在的理財以存退休養老金為主,買股比例從薪水的一半,降到17%左右。劉奕成鼓勵年輕人理財,先追求生活損益兩平,還要選擇提撥勞退及建立儲蓄習慣,並從買零股開始學習投資。(圖/馬景平攝)與其說劉奕成重投資,不如說他重感情。劉奕成的臉書朋友超過五千人,其中有大提琴家張正傑、區塊鏈新創公司奧丁丁集團董事長王俊凱,無法再加新的朋友。看他的臉書發文篇篇流露出喜悅與思愁,想念過世兩年的父親背影,力挺友人「大棒」,也就是區塊鏈商轉奧丁丁王俊凱,憂煩論述產業出路。當收到大提琴家張正傑頒贈的感謝狀時,他寫著這是「人生成就達成。我想我沒有什麼不同於他人之處,要是有,就是我比較重感情。」句句盡是心坎裡溫柔與感傷,也是朋友眼中道地的文青。劉奕成被父親與兄長牽著。大二時他見父親生意失敗的經歷,促使他力求上進。(圖∕劉奕成提供)現在家人和他都覺得當年投資『教育』的決定是對的,「金錢不是萬能,就像他說「當年說走就走,現在只想留。還好這些年學到最深刻的是「慢」,慢慢深呼吸一口氣,留給人予空間和時間,水到渠成,再往前。」這是劉奕成給現在的自己寫照。這位「純網銀國家隊」的領隊,也在他的臉書上自我簡介寫著:「除了初心,我全不記得了!」(全文完)在美國拿到MBA碩士學位後,劉奕成到投資銀行擔任商品交易員,販賣貴金屬及原油,也曾做過信用衍生性商品。(圖∕劉奕成提供)關於劉奕成:只購置一間房產觀30歲以前可以選擇租屋,先把較多的薪水金額拿去投資自己的學習課程、買股票等,而他購置房屋只考量「自住」,不會特別推薦投資房地產,至今其個人名下只有一棟房屋。劉奕成第一次買房是在20多歲,以美國工作簽約金添購台北市區一棟20多坪房屋給父母住,之後於不同生涯規劃時期換屋僅維持一棟房產,目前和母親、妻子、兒子居住之外,未來退休養老,會選擇逆抵押房貸款作為其現金流費用。
薪水提撥退休幾趴較夠?吳欣盈:目標20%,25歲愈早開始愈好
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副總經理吳欣盈近期赴逢甲、德明財經科大學校園,分享樂活人生退休計畫,鼓勵學生們畢業工作,從25歲開始就能每月從薪水提撥未來養老基金,而且企業也有責任協助提升員工財務智商知識。吳欣盈認為現今勞工退休金公提與自提合計上限最高僅能達到12%,民眾的退休金只靠這兩項是不足夠的,應達20%較宜。以月薪3萬元試算,若能每年加薪3%、勞退新制工作年資35年、退休後長壽餘命24年來看,提撥比率有20%的話,退休後每月約領到2.6萬多元。她也舉一份調查報告為例,雖然年輕人在準備退休金有「時間上」的優勢,實際上,在美國越年輕族群認為太多臨時性財務需求,會影響退休金準備,導致實際生活上難以執行。而會場上吳欣盈多會保留時間與學生對話,希望多聽聽年輕世代的看法。提問的學生除了幫50多歲父母詢問要如何規劃退休生涯,多數學生是詢問在現今「低薪水」環境中,要如何為未來的自己做好準備。吳欣盈到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學院,與學生們分享多國的退休制度。(圖/黃彬威攝)吳欣盈提到,我國20多年來薪水收入較無很明顯的成長改變,除了「時間」是關鍵,可以早一點準備提撥退休基金,更要多做功課培養財務智商的知識與專業技能。她也剖析現今國人需要穩定政治的社會環境,透過科技與資訊結合,振起創業風氣,讓更多企業提供就業機會,而且年輕人更要有夢想,拓展國際視野連結多國資源,有許多制度面變革與修法需要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