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儀表板
」 美豬 萊豬 豬肉儀表板 食藥署消基會再疑數千噸進口美豬肉「神隱」 籲政府說明
消基會今天針對進口美豬問題再度舉行記者會,質疑台灣市場上部分豬肉產品標示不全,美豬去向仍不明朗。消基會在2023年6月曾發布市售豬肉製品產地調查,喊話衛福部食藥署應予重視標示問題。但時隔1年,消基會再度針對相同議題作調查,仍質疑進口的美豬肉在市場上遍尋不找、彷彿神隱,與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豬肉儀表板所公布的美國豬肉進口數量有如「天壤之別」,呼籲衛福部出面說明。消基會並強調,對消費者而言,想知道每天吃到的豬肉是否經過「洗產地」,但目前只能「被動等待」政府主管機關公布違規名單,消費者「知」的權利並未獲得重視、保障,也籲請政府機關應開放進口豬肉流向資訊,並提供消費者自主查詢的管道,回應消費者知的權利。消基會指出,志工群在今年6、7月間再次針對豬肉產地標示進行調查,在北部、中部及南部的市場攤販採樣62件、便利超商(20件)、超市(224件)、量販店(139件)及餐飲業(155件),共計600件含豬肉成分或豬其他可食部位的相關食品。消基會今年僅發現市場上兩件產品標示進口美豬,其中一件還是韓國產品。(圖/消基會提供)調查結果顯示,有6.5% (39件)商品或店家未依規定對豬肉產地進行標示,而1年前遍地尋找不到的美豬,在今年調查仍然只找到2件,占今年調查件數的0.3%,而且,其中1件產品還不是在臺灣生產製造。消基會重申,消基會連兩年調查數據,與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豬肉儀表板」所公布的美國豬肉進口數量,出現「天壤之別」的差距,美豬去向依舊不明,唯有政府進一步開放進口豬肉流向查詢,才能確保消費者選擇權益與健康。消基會引用衛福部數據指出,到113年至7月26日止,台灣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及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肝腱、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共計5,213.46噸,在進口量「排名第3位」。但消基會今年的調查結果,只有「打爆豬韓式燒肉吃到飽」(編號479)這一家餐飲業表示,有使用美豬,而另一項標示美豬產品者則是「進口」的韓國製Lotte午餐肉(編號100),消基會再次提出許多消費者心中共同困惑,為何美豬佔進口豬肉量第三名,已進口的美豬,究竟去了哪裡?被誰吃下肚?此外,消基會也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的「豬肉儀表版」顯示,112年及113年連續2年,台灣並沒有從義大利進口豬肉的紀錄,113年則並沒有從瑞典進口豬肉的紀錄,但在消基會今年的調查中,松也日式涮涮鍋(編號457)及台北101 B1地下街一風堂(編號514)的豬肉,使用來源卻是標示「義大利」。此外,饗城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加熱食品「美味堂菱角極品佛跳牆」(編號202) 豬肉使用來源卻標示「瑞典」,若店家沒有繼續使用上述產地之豬肉,應該要主動更新資訊。消基會並提醒業者,若確實還在使用這些「沒進口紀錄」的豬肉,根據紀錄顯示,義大利產豬肉最近的進口年份是111年,瑞典產豬肉最近的進口年份是112年,店家必須特別注意其保存期限、保存方式是否有符合規範。根據消基會公布的2024年豬肉調查產地分布顯示,被抽樣的600件樣本,豬肉豬肉產地仍以臺灣豬為大宗,有520件(86.7%),西班牙其次,62件(10.3%);加拿大豬肉49件(8.2%);丹麥豬肉29件(4.8%);荷蘭豬肉22件(3.7%);法國豬肉16件(2.7%);巴拉圭7件(1.2%);奧地利6件(1%);澳洲、中國、捷克、英國各有3件(各佔0.5%)。另外,美國兩件,日本、義大利也各佔2件(各佔0.3%),瑞典、德國豬肉各1件(各佔0.2%);未依規定標示,有共39件(6.5%)。
藍營驚爆「美豬案」如「超思案」翻版 202噸美豬內臟神秘消失
國民黨團指出,蔡政府在開放進口豬肉的公告、實施日期和進口商進口美國豬肉數量和時間,一如當初進口巴西雞蛋「超思案」一般,進口商似乎都能「預先掌握」專案進口實施訊息,並提前下單,懷疑其中有貓膩、水很深。國民黨團同時指出,根據進口豬肉數量資料,今年有202批美豬內臟,共計3,637噸不知流向何處?質疑蔡政府強調的食安五環,根本就是環環跳票、再跳票!台灣在2021年元旦起放寬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又被稱為「萊豬」)進口,民眾關切萊豬有可能會影響健康,尤其執政的民進黨,過去堅持反對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進口,並且痛批當時執政的國民黨開放「萊牛」,將萊牛型塑成毒牛、且深入人心,執政後卻要開放食用人口更多的「萊豬」,在野黨痛批嚴重雙標。國民黨立院黨團指出,進口巴西雞蛋食安風暴未止,現在又傳出美豬「洗產地」,冒充加拿大和英國豬肉售出,全都被民眾吃下肚。一連串攸關民生的食安問題,讓民眾對蔡政府把關食安的能力與心態感到憤怒,國人厭惡了官員「實質轉型」的狡辯,各縣市政府在中央拒給資料下自行查驗,民怨逐漸沸騰。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蔡政府一再聲稱食安是最重要的施政重點,但是國人卻看到進口巴西雞蛋食安問題還沒解決,又爆發進口豬肉的食安問題,萊豬進口影響全民健康的食安問題。他表示,根據衛福部食藥署豬肉儀表板,從今年1月到10月3日,進口美國豬肉有585批,計有10,430噸。這其中到底有多少含有萊劑的豬肉?曾銘宗認為,食藥署來源控管不好,去向也沒有做好控管,已經影響全民健康權益。更誇張的是,有202批豬內臟,共計3,637噸,對國人健康影響更大,流向何處?這也難怪民眾憤怒指出,不買還吃到,很生氣!黨團因此要求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陳建仁,因為你們的「食安五環」環環跳票,請出來向國人道歉。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李德維表示,國民黨團上周就揭露「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 112 年維穩我國豬肉供應及建立國內豬肉儲備量獎勵辦法」,詭異的是,這份公文是依據農委會(農業部前身)5月15日公函辦理,一公斤給予6元補助獎勵,中央畜產會還回溯到5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預計進口5萬噸,經費3億元。但是,畜產會公告進口豬肉補助獎勵辦法,是在6月2日。李德維指出,今年5月1日開始,豬肉進口量突然暴增,比去年同期多了1,062公噸,6月份多了3370公噸,其中貓膩在哪?6月2日農委會公告相關進口豬肉獎勵辦法,進口商早在5月之前,就向美國下單,而依照船期計算,美西到台灣的船期約為12-15天,根據出口地、進口地的報關時間、不同航線等因素,整體海運船程約為45-55天。李德維說,關鍵就在細節裡,有人先知道政府即將開放專案進口豬肉,因此提早下單5月份進口豬肉爆大量,這就是所謂的內線交易。股市對於內線交易有相當嚴峻的處罰,而現在連農產品進口也都出現內線交易,這對國內農業會有相當大的打擊。李德維表示,國民黨團不希望看到在農業部或畜產會出現「農業內線交易」,呼籲檢調單位能夠主動調查,為何有些進口商能夠「未卜先知」?掌握政府專案補助時間而搶先下單?衛環委員會召委林為洲表示,美豬進口在5月份爆量,之前每月進口僅1000多噸,截至10月初為止,美豬進口已經超過1萬噸左右,為何美豬突然爆量?因為有政府補助,每公斤補助6元。5月之前,美豬進口量不多的原因在於,國人怕吃到含有萊劑的美豬,因此美豬在國內銷量不多,相對加拿大豬、西班牙豬進口數量最多。林為洲說,政府專案補助進口豬肉,就像是專案進口雞蛋一樣,遭到不良業者偷改標示,美國豬變成加拿大豬,甚至改為台灣豬,業者為何要這麼做?林為洲指出,當年蔡政府開放含有萊劑的美豬,信誓旦旦說會做好把關,要求所有餐廳必須標示豬肉產地,消費者也有權利選擇不吃美國豬肉,結果呢?標示不清、沒有管理,蔡政府根本是在欺騙國人,簡直就是渣男行為!
畜產會砸3億補助 美豬進口暴增7倍
食藥署查獲有業者進口10多萬公斤美國豬肉「洗產地」後流入市面,台北市、台中、南投5日稽查下游餐飲業都找不到問題肉品,恐怕全被民眾吃下肚。台北市議員李彥秀指出,10月初美國進口豬肉增幅達775%,如此大量美國豬肉,令人不敢置信市面上找不到?不少店家和民眾反應,「怎麼雞蛋完了,又換豬肉?」痛批政府不重視食安。桃園市衛生局與食藥署稽查,發現在桃園的新興冷凍食品公司與瑞騰國際公司,進口美國豬肉後重新組合,改產地為加拿大與英國出售,現已追出約3、400家下游店家受害。美豬市占12.7% 居進口第3李彥秀昨揭露,今年至5月31日美國進口豬肉量僅1345噸,占比並不高,10月3日數據顯示,美國進口豬肉總量已達1萬430噸,成長達775%。今年進口豬肉占比約20%,其中美豬占比為12.7%,已是進口豬肉第3大來源地,李彥秀譴責,食藥署6月曾說美豬占比不到0.4%,市面上查不到很正常,但如今占比約2.6%,等同每100份火鍋豬肉片就有2.6份可能是美豬,這樣的比率市面上怎麼找不到?市場未緩解 豬肉售價破90元立法院國民黨團5日舉行記者會表示,6月之後美豬肉進口量提高,是因中央畜產會豪砸3億元補助進口,從5月1日至9月30日,每公斤進口豬肉補助新台幣6元,理由是穩定國內豬價,但豬價依舊在高檔,平抑價格效果不彰。根據豬肉儀表板資料,5月專案至9月28日進口豬肉共5萬4237餘噸,美豬為9671.45噸。農經公司表示,今年初國產豬因小豬下痢、藍耳病,導致育成率差,加上飼料價格仍處高檔,清明節、端午節或中秋節前夕需求量大,但隨著進口豬肉量增加,豬價仍未舒緩,中秋節後批發價仍破90元,5日批發價仍高達98.69元。各地衛生局續追瑞騰、新興洗產地後的肉品下落,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新興供貨給北市6家餐飲業,昨稽查業者已無販售有問題肉品;瑞騰供貨35家餐飲業,預計6日稽查完畢。另截至今年9月為止,已查核全市近2000件肉品,沒有發現業者標示不實。台中市衛生局接獲通知「美加混豬」流向中市80家餐飲業,新興銷給15家、約1萬6143公斤,經派員前往稽查均已使用完畢;瑞騰生產問題豬肉銷售台中65家業者,正與新北市衛生局核對數量。南投縣衛生局前晚接獲桃園市衛生局通知,縣內有2家下游餐廳使用標示不實肉品,立刻前往稽查,結果發現該批次肉品早已銷售一空。雖然民眾不滿美豬肉洗產地後流入市面,但是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仍肯定衛福部食藥署「主動查驗」揪出違規廠商,要求持續辦理。「美加混豬」流向 多數售罄食藥署副主委林金富強調,台灣沒有萊豬,2年半稽查以來,無論是美國、其他國家進口豬都未檢出萊劑。林金富昨赴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解釋,食藥署自2021年元旦訂定萊劑標準,在邊境查驗1234批美國豬肉,檢驗結果都合格,未檢出萊劑;查驗1.6萬多批進口豬肉也未檢出萊劑;而國內市場抽驗1.2萬件中,無論是國產或進口豬肉結果都是未檢出。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大呼說,中央無法好好監督食安問題,無法再相信中央,地方政府應執行更縝密的稽查。
進口美豬破千噸市面卻完全沒萊豬?消基會示警 籲先停全齡加牛闖關
台灣從110年1月1日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迄今已超過2年。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瞭解這2年政府萊豬管理措施是否落實,在今年5月下旬展開調查,由志工在北部、中部及南部的市場攤販(5件)、便利超商(42件)、超市(146件)、量販店(34件)、百貨公司超市(50件)及餐飲業(12件)抽樣調查289件含豬肉成分的進口豬肉產品,卻赫然發現全然未見到任何美國產製豬肉商品,凸顯進口豬肉標示仍有盲點,在未強化改善前,消基會呼籲應先暫停開放全齡加牛進口。消基會表示,在這次調查中,豬肉產地標示的合格率達到100%。但只有極少數的樣本(僅1.7%)明確標示產品不含任何萊劑。更令人擔憂的是,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豬肉儀表板顯示,從112年1月至5月29日,自美國進口的豬肉計1,204.06噸,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計1,511.47噸,與進口量相近的法國(豬肉計1,367.38噸;豬其他可食部位計125.97噸)相比,自美國進口的豬肉總量略高於法國。然而,消基會尚可在市面上找到使用法國進口豬肉的相關商品,但美國進口的豬肉相關商品到底去了哪裡?!讓人困惑。消基會表示,臺灣已開放萊豬進口超過2年,但目前美豬進入臺灣食品市場的情況仍然存在著許多不明確的環節。消費者難以得知這些豬肉流通過程與去向。調查結果也顯示,大多數豬肉產品標示了產地,但只有極少數樣本明確標明不含萊劑。消基會質疑,目前台灣進口國外豬肉標示仍有極大強化空間,也凸顯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但食藥署今年4月卻再度公佈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的草案,引發了消費者對政府開放進口食品安全的擔憂。因加拿大牛傳出狂牛疫情,僅過去1年,對於「飼料」的安全性疑慮尚未釐清,而在已經實施2年的美國豬肉進口上,消費者需求的資訊透明度也無法獲得充分滿足,實在很難相信政府在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進口後能夠周延的實施產品揭露,讓消費者享有真正的「知情」與「選擇」的權利。消基會再次重申,嚴正反對在加拿大牛尚有安全疑慮,且評估程序恐有違法之際,預告並決定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並呼籲,食藥署需要更加積極地確保食品進口的資訊透明度和安全性,以滿足消費者對於食品的合理關注和信任。政府應該加強監管措施,定時公佈查廠報告、風險評估報告等,並要求食品業者如實清楚標示產地、成分和檢驗結果,向消費者公開這些資訊。同時,對於進口食品的風險評估和審查過程也應該更加嚴謹,確保進口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並及時回應消費者的疑慮和問題,以建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政府不演了2/怨中央甩鍋給基層 稽查員:公投過了就不管
去年元旦起衛福部食藥署推行「110年度畜肉安心計畫補助衛生局稽查專案」,補助地方縣市強化稽查與輔導萊豬標示,不過今年元旦起中央資源退場,要求地方政府以例行專案替代,一名地方稽查員感嘆,進口萊豬是中央政策,現在反萊豬公投過不了,等於全民幫政府背書,接下來的「鍋」就得由縣市政府來揹了。根據衛福部推出「豬肉儀表板」統計,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進口豬肉共6萬1340噸,分別來自西班牙、加拿大、丹麥及荷蘭為大宗,皆未檢出含萊劑進口肉品。衛福部也強調,針對輸入之生鮮冷藏冷凍豬肉產品,不分國別均採「逐批查驗」,符合萊劑容許規定才可輸入。目前政府強制規定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與零售通路,不論是生鮮豬肉、加工食品到餐飲食品都需標示豬肉原產地,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若業者未照規定標示或標示不實,皆可處罰鍰。也就是說,在無法強制要求業者標示萊劑的情況下,標示肉品產地是最後底線,而標示與檢驗工作,完全仰賴地方衛生局第一線稽查人員落實查驗,為民眾進行最後一道食安把關。「公投過了就不管,把工作量丟給基層!」一名第一線資深稽查人員指出,雖然公投過關,但萊豬仍是民眾關注的民生問題,去年萊豬剛開放進口時,為應付衛福部赴立法院的質詢報告,基層匯整相關稽查數字連夜奔命,一天最長工作17小時。「最近大家都哇哇叫,(畜肉安心計畫)怎麼那麼快就斷了,就算經費不夠,也不該一次全砍,否則包括例行稽查工作沒減量,勢必要分很多時間人力去稽查肉品,一定會擠壓到其他業務,像是相關食安檢舉案件。」該資深稽查員檢視自己的養成歷程說,一位稽查員的訓練真的不容易,尤其要面對第一線攤販、業者,執勤時如何完成公務全憑經驗累積,過去曾有菜鳥稽查員被豬肉攤商惡意鎖在肉品冰櫃內,直到打電話給同仁求援才解套,「第一線各種情況都有,都是靠經驗傳承,更不用說每天加班是常態,沒想到一年的計畫馬上就喊卡,政府實在太浪費!」肉品查核與檢驗仰賴第一線稽查員,地方政府呼籲中央延續計畫,持續為萊豬進口嚴格把關。(圖/黃威彬攝)稽查員執行業務不但要配合業者營業時間,還需避開尖峰時段,以市場來說,稽查員通常清晨五、六時就要前往稽查,部分深夜市場、餐飲或是夜市,則要晚上八、九時才能前往,稽查或送驗完畢還要回到衛生局登錄相關查驗資料,每個工作人員的時間分配都很吃緊。事實上,除了肉品為近二年稽查重點,各地方衛生局重點業務也不同。以南部某縣市為例,違規食品廣告占大宗,像是地下電台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查緝檢舉及移送裁處,除了第一線稽查,也包括行政庶務,幾乎前端到後端全包,「移送裁處後續還有行政訴訟,連答辯書都要自己寫,根本是十項全能。」不僅如此,稽查人員還要面對地方民代施壓,從第一線稽查到後續行政庶務,從前端到後端作業幾乎全包了。不只進口豬肉為這一年來地方衛生局的重點稽查項目,防堵非洲豬瘟、疫情等重大議題也投入眾多人力與時間,業務繁重。(圖/報系資料照)另名北部衛生局人員也指出,除了肉品稽查,豬瘟議題也同步而來,直接衝擊到其他業務,只能以中央較急的專案優先,其他像是相關的違規檢舉案件就會延後,類似的案件由於行政查察有二年期限,因此目前案件持續往後累積。近年由於疫情影響與消費型態改變,過去民眾檢舉案的類型以違規廣告居多,近年食品標示也占檢舉大宗,以往一年100多件,109年達到400件,去年更突破500多件,「因為大家都不出國,代購食品標示就佔我們一半的業務量。」該人員說,食品相關消費糾紛暴增,現在人力反而變少了,未來如果邊境肉品查核寬鬆了,萊劑肉品流入市面恐怕引發消費者大恐慌,縣市衛生局還是得忙翻。
何志偉「吃37塊排骨才中毒」 蘇偉碩:500年前就知道萊豬有毒
中天新聞今(4日)進行「反萊豬主題」辯論會YT直播,由同意方辯士醫師蘇偉碩、議員羅智強,對上不同意方立委何志偉、醫師林應然,中場則由時事評論員陳敏鳳、單厚之進行提問。而中天新聞針對「反萊豬公投」網路投票,有近7000名網友投票,約有84%「同意反對萊豬進口」、16%「不同意反對萊豬進口」。羅智強擔任同意方表示:「曾聽過民眾陳情,為何政府口口聲聲說萊劑很安全,但卻不准許學生、軍人、運動員、受刑人都不能吃,讓人無法理解。」擔任不同意方的何志偉則表示:「每天吃37塊排骨才有可能超標,即使開放萊豬進口,但並不代表一定得吃進口中;更不見得開放,就會有中間商願意販售。」時事評論員陳敏鳳則對何志偉進行提問:「政府開放萊豬至今已逾一年,而政府有何作為進行標示、管理,包括禁止進入學校、軍隊?如今有無需要效仿日本,成立評估委員會進行標準評測?目前政府對待萊豬的狀態,有無做好食安狀態?」何志偉回應:「目前政府把關下,為提升民眾對於進口豬肉的資料更加了解、透明,製作出豬肉儀表板。其次,台灣是全世界第2大豬肉出口國,如果今日對國際交易左擋右擋,恐影響未來我國豬肉出口可能性」。同意方二辯申論時,林應然擔任不同意方表示:「毒物學的最高原則,如果劑量過大,萬物皆有毒。如果今天不考慮劑量,只考慮有沒有毒的話,這樣是不對的,不能這樣區隔,萊劑吃進去之後,可以很快從肝臟代謝,代謝以後就不是原來的萊劑,也就是說不是一直儲存在體內的的東西。」更直言「所以我覺得東西要看得徹底,不要用表面的東西騙人,不能只看表面」。對此蘇偉碩擔任同意方回擊:「從去年開始在針對「萊豬有毒」這件事情之後,收到許多毒物專家的指教,其實五百年前的毒物學,就告訴我們萊豬有毒的結論」,也表示毒物學的「萬物皆有毒」,是指「劑量選擇得好的話,可以變成藥物」,並不是就沒毒了。蘇偉碩拿出2018年的國際論文指出:「不用到10ppb,就連不到1ppb,0.85ppb就可以改變斑馬魚的行為」,隨後也拿出2020年的國際論文,直言「只要0.1 ppb就會使斑馬魚胚胎和幼魚心跳速率加快,更別說以後如果真的開放了,民眾要怎麼知道自己吃到多少ppb的萊劑?」正反方理性提出論點,讓民眾更了解萊豬議題的相關資訊。
王之道/消失的千噸美豬
根據衛福部「豬肉儀表板」截至四月十五日統計,今年已進口美國豬肉一千零九十七噸,內臟等其他可食部位超過七百二十五噸,合計逾一千八百噸。然而,市場上不但幾乎沒有驗出含萊克多巴胺(萊劑)的美豬,甚至沒有標示進口地為美國的豬肉,令人費解。蔡政府不顧民意反對,今年一月強行開放含萊劑的美豬進口,四個月過去了,市場竟卻如此一片冷颼颼。外界質疑,莫非是因為蔡政府擔心反萊豬公投的結果,不讓業者在公投前進口萊豬,以壓抑民眾投票的意願。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都否認政府有任何干預,強調要不要進口萊豬是廠商自主的商業行為。既然廠商沒有進口萊豬的意願,民眾也反對進口,更不會購買食用,蔡政府為什麼一定要在去年八月決定開放呢?是否正如外界所猜測,蔡政府急著在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前宣布這項政策,是為了替川普助選。如今看來,業者和消費者都不捧場,蔡政府開放萊豬根本就是沒事找事。不過,台灣真的沒有進口萊豬嗎?陳吉仲拍胸脯保證說,台灣至今「連一公克的萊豬都沒有進口。」但他怎麼知道?進口美豬無須標示萊劑,政府也沒有進行足夠的查驗,他怎能確定進口的美豬完全不含萊劑?更不可思議的是,台灣大街小巷幾乎每家餐館、小吃店所張貼的肉品來源告示,都說自己使用台灣豬,根本看不到美豬的蹤影。市場調查也顯示,市面上販售的豬肉及相關製品,確實未標示來自美國,那目前已進口的一千八百噸、合計差不多是十五萬頭的美豬,到底去哪裡了?陳吉仲說,進口豬肉七成以上都流向肉品加工;陳時中則指出,七成還放在冷凍庫裡,所以市面上還沒有標示產地為美國的豬肉及肉製品。兩人的說法兜不攏,民眾要聽誰的?還是他們兩人的話都不可信?別忘了,之前一家知名滷肉飯業者標榜使用台灣豬,卻被發現使用進口豬肉,引發譁然,對此中央畜產會竟表示,本來就沒有規定百分之百國產才可以張貼台灣豬貼紙。按照現行《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第七條規定,加工食品的重要製程或附加價值率超過三五%,就可以將加工地標示為原產地,不必再另行標示各原料的產地。換句話說,進口豬肉原料經過在地加工達一定比例後,就可以標示產地為台灣。多少美國豬或進口豬經「洗產地」後,搖身一變成了台灣豬,恐怕農委會也很難查得出來,因此才會發生美豬已進口一千八百噸,市場上卻不見蹤影的怪異現象。在資訊如此混亂、不確實的情況下,消費者要如何吃得安心?
忘了誰是始俑者?綠委要李德維為豬腳道歉反被酸「選縣長的快出聲」
藍委李德維昨天在立院國是論壇,提及進口美豬下落不知所蹤的問題時,提到「萬巒街上賣的豬腳,都沒有被魚目混珠嗎?都是台灣豬嗎?」,遭綠營批評傷害萬巒豬腳業者,要求道歉。李德維則回應,嗆他的綠營政治人物難道這麼快就忘記究竟是誰宣布開放萊豬進口,他的發言是站在維護業者及消費者的權益發言,開放萊豬的始作俑者怎麼好意思再要他道歉?這不是雙標,什麼是雙標?李德維辦公室主任林冠勳也嘲諷「要選縣長的快出聲」,痛批綠委去年未挺身反萊豬進口,現在竟好意思以台灣豬的保護者自居,根本就是「打人者喊救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李德維昨日在立法院國是論壇表示,據衛福部「豬肉儀表板」網站顯示,今年累計到4月21日,進口豬肉有1萬5,193公噸,進口豬肝、豬腳等有5,310公噸,其中進口美國的豬肉有1,087公噸、豬肝及豬腳等有761公噸,但市面上所有豬肉產品卻都貼著「台灣豬」的標籤,很少看到張貼「本店使用美國豬」,他想問,這些美豬都到哪裡去了?美豬的萊劑是否都符合標準?有大型連鎖超市日前檢出萊劑超標的肉品自行下架,難道是政府未檢出的漏網之魚?他也因此大聲嗆行政部門,「可以告訴大家這些進口的豬肉、豬肝、豬腳到哪去了?難道萬巒街上賣的豬腳都沒有被魚目混珠嗎?都是台灣豬嗎?」李德維在國是論壇的發言,立刻讓不少綠營政治人物競相對李德維及國民黨開砲,連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都「被亂槍打到」、被點名應該為此出面道歉。因被捲入「王定宇租屋事件」牽連而黯然消失一段時間的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也為此出面反擊,指李德維若沒吃過萬巒豬腳,她可以代為介紹,因為屏東萬巒豬腳之所以美味,就是使用新鮮的台灣溫體豬製作,業者使用的全部都是台灣豬,屠宰證明、進貨證明清清楚楚,拜託國民黨不要用謠言來傷害地方產業。李德維雖然被綠營圍剿,但他堅持自己站得住腳,要求嗆他的綠營政治人物先去仔細看看他在國是論壇的詳細發言內容,再來與他辯論。李德維指出,蔡政府堅持開放萊劑美豬,導致民眾搞不清楚「美豬」與「來劑美豬」的差別,乾脆就不吃「美豬」,如今市面上滿滿都是「台灣豬」,但是事實就是台灣已經進口了1087公噸美國豬肉、761公噸豬肝及豬腳等,政府官員連去向都交代不清楚、各吹各的調,蔡政府有沒有想過,如果有業者標榜使用台灣豬、卻不小心誤用美豬,多年來辛苦累積的商譽就會付諸東流,請問這個責任是要誰來負責?他也呼籲民進黨先不要氣急敗壞的要他道歉,請先回答他及業者、消費者共同的疑問。李德維辦公室主任林冠勳則表示,李德維以萬巒豬腳為例,籲請政府善盡把關責任,加強邊境稽查,避免萊豬魚目混珠,影響國人食安,竟被綠委莊瑞雄斷章取義指控是對萬巒豬腳、台灣豬的污辱,還找無黨籍立委蘇震清、綠委王美惠開記者會大作文章,緊接著屏縣政府與綠委周春米、鍾佳濱等也隨之起舞應和,令人不禁傻眼,他也嘲諷綠營「要選縣長的趕快再出聲」。他也點名出身自養豬大縣的莊瑞雄,沒在第一時間挺身反萊豬進口就已經說不過去,現在居然還好意思以台灣豬的保護者自居,根本就是「打人的喊救人」,顛倒是非黑白,莫此為甚。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則在臉書力挺李德維,強調該道歉的是開放美豬進口的民進黨和總統蔡英文,他大罵綠營要求李德維道歉的行為是「做賊喊抓賊」,畢竟台灣2021年首日至今,進口了1087公噸美國豬肉、761公噸豬肝及豬腳等,但流向不明,難道是被「民進黨吃光光?」。民進黨面對李德維以萬巒豬腳為例談肉品流向和標示問題時,會解讀成傷害產業並群起而攻之,正是因為這樣的疑慮早就根植在國人心中。他認為,只要民進黨一天不交代美豬的流向,台灣人就一天擔心自己吃到萊豬。
進口豬破二萬噸未見標示 國民黨要求公布流向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副主委王鴻薇、發言人江怡臻今(20)日召開「市面盡是台灣豬?蔡政府產地標示破功!」記者會。國民黨質疑,政府開放萊豬進口已4個月,聲稱會嚴格標示豬肉產地,讓人民方便選擇,但今年以來已有超過二萬噸進口豬及可食部位,迄今市面上所見食品卻幾乎全數標示為台灣豬,國民黨呼籲政府公佈進口豬的詳細流向,停止自欺欺人的作法,並儘速導正標示亂象,還給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力。國民黨指出,根據「豬肉儀表板」顯示,截至4月16日止,進口豬肉為1萬5072公噸,其他豬肝、豬腎等可食部位5287公噸。其中,從美國進口1087公噸,豬其他可食部位為761公噸。進口豬肉等可食部位總量已超過二萬噸,但市面上無論賣場、餐廳、小吃攤,一片盡是台灣豬標示,進口豬標示極為稀少,令人質疑政府所謂「清楚標示」是否能反應實際情況。國民黨更質疑,陳吉仲稱進口肉品六、七成拿去食品加工的依據為何,若有廠商報關等相關資料,呼籲政府應公布進口豬的細部流向,落實民眾食安「知的權利」。國民黨指出,政府聲稱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標示不實可開罰4萬至400萬,但檢驗困難度高,實務上恐難以執行,令人懷疑相關規定根本流於具文,更成為政府拿來敷衍、欺瞞國人的工具。國民黨質疑衛福部,新公告的三項規定實施近四個月來成效為何,並要求衛福部公布迄今的裁罰情況讓國人瞭解,是否有任何標示不實案例。
168噸美豬入台!豬肉儀表板顯示進口0公噸? 萊劑檢測結果出爐
財政部關務署副署長陳依財表示,從2021年1月1日到1月25日之間,我國自美國進口約168.35公噸的豬肉,但根據查驗結果,目前進口美豬皆無萊劑反應。不過,根據行政院豬肉儀表板統計,我國進口豬肉與其他豬內臟等合計為762公噸,多來自加拿大(539公噸)、西班牙(94公噸)、荷蘭(104公噸)、義大利(24公噸)等國,美國豬肉進口量仍為0公噸,與海關統計仍有所差距。財政部關務署表示,依據關稅法施行細則第6條第1項第1款及第2款規定,進口肉品包括豬肉、牛肉等,當肉品抵達本國港口或本國機場後,必須依序完成農委會檢疫查驗、食藥署食品查驗及海關貨品查驗等三關程序,並完成繳稅,才會放行提領至國內。若進口肉品未完成三關程序及繳稅,海關將不會放行。日前有民眾發現1月初就有美國豬肉進口資料,卻未顯示在行政院的「豬肉儀表板」。關務署強調,進口肉品必須經三道關卡核准通過,才會在最後的「豬肉儀表板」上呈現,也是實際會進入市場的統計數字。關務署官員也強調,衛福部食藥署上的「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數字為尚未完成三道關卡的豬肉數量,跟豬肉儀表板統計不一樣。量販店業者指出,目前已自主規範採用台灣豬肉並維持既有價格、維護豬肉市場秩序。
對食安沒信心!民眾抓包美豬進口 食藥署「豬肉儀表板」掛零
今年元旦起開放萊豬進口,行政院長蘇貞昌拍胸脯保證會做好逐批查驗及相關配套,昨天被民眾抓包,已有美豬進口,但食藥署的「豬肉儀表板」卻掛零。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說,顯然政府根本沒準備好。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則說,肉品進口後查驗萊劑需要時間,兩者只是時間差問題,這無法避免,目前豬肉儀表板登錄的有96萬噸,都不含萊劑。1月4日「豬肉儀表板」大張旗鼓地上線,強調每日都會公告國產豬和進口豬肉及其他可食部位的檢出萊劑批數和重量,卻被民眾發現,從「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去看,發現1月4日已有5批美國進口的豬肉商品,「豬肉儀表板」卻未顯示這些數字。洪孟楷認為,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就是各部會多頭馬車,各行其事,沒有統合好,就會出現此狀況,就像「台灣豬」標章,農委會有農委會的,衛福部有衛福部的,地方跟中央又有不同的,反讓民眾看破手腳,政府如果無法展現有效管理的能力,會讓民眾對食安更沒信心。關務署解釋,「邊境查驗系統」記載豬肉僅是到港還未經查驗;但是豬肉儀表板的數量是經過3關且已經繳完稅、流入市面的豬肉,因此數量統計會有落差。1月4日5批美國豬肉進口資料,總量超過108噸,到1月8日才放行但是又正好遇到周末假日,所以到周一(11日)才顯現在儀表板上,中間落差將近一周是有可能的。除進口豬肉和豬肝、豬腎可食部位等96.19噸外,首批還有豬香料、豬肉餡未顯現在儀表板上。至於首批進口美國豬肉貿易商,海關依據《關稅法》第12條規定,不能透露相關資訊。目前僅知,該貿易商是透過海運的方式將首批美豬進口到國內。
一字騙全民5/台灣豬標章申請爆加工放水 柯文哲批失去人民信任
針對農委會台灣豬標章爆出申請切結書遭放水,業者申請時表明非百分之百使用國產豬也能過關,事後農委會為補破網,要求下架台灣豬標章。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1)日指出,只要「源頭管理、明白標示」,就可以避免很多困擾,中央卻一意孤行,帶來社會更多的混亂,最終將失去人民的信任。知情業者告訴本刊,原本政府同意,業者有使用台灣豬就能申請,只要在切結書上加工,把「生產、販售豬肉及製品為國內飼養豬隻」加一個「多」字,變成「多」為國內飼養豬隻就可以申請,其中,申請成功的業者包括知名餐飲連鎖店「鬍鬚張滷肉飯」以及知名賣場「家樂福」。不料,外界質疑未全數使用國產豬卻仍取得台灣豬標章,農委會政策急轉彎,開始強力要求業者「只能賣」台灣豬,否則標章就要撤銷。柯文哲批評,政府習慣性髮夾彎,害所有進口豬都被妖魔化,民間業者苦不堪言。柯文哲強調,已多次向中央建議「源頭管理、明白標示」,就可以避免很多困擾,中央卻一意孤行。如今,中央政府的決策混亂,帶來社會更多的混亂,最終失去人民的信任。不僅台灣豬標章之亂,柯文哲指出,7天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長王美花以及財政部長蘇建榮大動作宣告「豬肉儀表板」上線,宣稱每天更新豬肉進口量供人民檢視,儀表板連幾天掛零,不過,換成「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檢查,卻發現其實早有美豬及再製品進口,系統完全不同調。柯文哲表示,目前台北市賣場設置有「非萊專區」,在專區中將不會買到含有萊劑的豬肉,保障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權利」。
百噸美豬入關豬肉儀表板卻掛零紀錄 食藥署:作業有時間差
為消除國人對進口豬肉含有萊劑的疑慮,行政院今年整合食藥署、防檢局、關務署,於食藥署的邊境查驗系統(IFI)中建立「豬肉儀表板」,供民眾查閱進口美豬的數量與萊劑檢出率,但現卻被民眾爆料,早在1月4日就已有108噸的美豬產品進口,但豬肉儀表板上的數量卻都掛零,質疑IFI系統與豬肉儀表板不同調,食藥署今開記者會澄清,表示由於豬肉儀表板需經食藥署、防檢局、關務署三部門的資料整合,因此會有作業上的時間差,目前正積極與各單位協調,盼能加速資料更新。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旭陽表示,進口豬肉來到台灣必須過三關,第一關是食藥署,第二關是防檢局,第三關才是關務署,過去有些肉品在取得食藥署的食安許可證後,會因為要等待倉儲物流的配送,過7至8天才來關務署領貨,因此民眾於食藥署邊境查驗自動化資訊管理系統中所查詢到的資訊,最多可能有7至8天的時間差。林旭陽指出,民眾所查到的進口豬肉資訊,仍是在進入市場的前端,還沒真正出海關,而豬肉儀表板所顯示的,是已真正進入市場的肉品資訊,這部分會再與防檢局、關務署協調,盼能做出統一的公布調整。不過在經過民眾爆料後,食藥署上午已火速更新豬肉儀表板上的美豬進口資訊,總計有96公噸的美豬已來到台灣,但都未檢出萊劑。
「豬肉儀表板」不同步 96噸美豬進入市場…食藥署回應
我國政府在今年元旦起開放美豬進口,並且在4日推出「豬肉儀表板」,公開國產豬以及進口豬的情況,同時讓民眾能安心,不過近日卻有民眾發現,食藥署網站上「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有超過百噸的美豬進口,但「豬肉儀表板」卻沒有顯示完整,質疑資訊不透明;對此,食藥署也做出回應。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對於「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上的數據和「豬肉儀表板」不對等,食藥署解釋,前者是在邊境查驗的數量,尚未流入市面,至於後者則是海關放行後,實際流入市場的數字。「豬肉儀表板」稍早更新截至8日的最新數據,發現網站已更新數據,在今年1月1日至1月8日期間,共有96.19噸的美豬流入市面,是今年首批進入市場的美豬,不過根據網站上的資訊,這批美豬並未驗出萊劑。食藥署強調,「豬肉儀表板」每天會更新台灣豬肉與豬肝、豬腎、豬其他可食部位的數量,以及進口豬肉與豬肝、豬腎、豬其他可食部位,還有萊劑批數與重量等數據,因此真正流入市面的數字,要以該網站的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