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醫
」 生醫獎培養出奧運金牌女兒超驕傲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曾遭冷落38年
2023年諾貝爾獎(Nobel Price)於2日開始公布各項獎項的得主,在「生醫獎(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方面,則是由成功開發mRNA疫苗的科學家卡麗可(Kariko Katalin)和魏斯曼(Drew Weissman)。但或許鮮少人知道,卡麗可從大學時期就開始研究mRNA疫苗技術,中間甚至還遭遇沒有經費導致研究中斷、學校降等驅趕、羞辱等情形。綜合外媒報導指出,1955年出生在匈牙利的卡麗可,自幼就對生物化學有濃厚的興趣。而在1961年時,就有科學家發現mRNA的存在,當時科學家注意到mRNA的特質,能透過傳遞訊息到人體內,教育、引導人體細胞來抵抗病毒。雖然當時mRNA就被認為是十分先進的技術,但是人體免疫細胞殺死mRNA,所以大部分的科學家到最後都選擇放棄研究。在1978年,卡麗可進入大學後,就決定自己要徹底研究mRNA技術。匈牙利出身的他,甚至在1985年與老公變賣家產,前往美國尋求研究機會。但中間也是歷經多次困難,甚至沒有人相信他可以成功。一直到1998年,他遇到同校研究免疫學的教授韋斯曼(Drew Weissman)。韋斯曼看出卡麗可研究的可貴之處,便攜手合作。兩人更於2005年找到mRNA不被免疫系統殺死的方式,獲得階段性的成功。之後史丹佛大學教授羅西(Derrick Rossi)注意到卡麗可的論文,決定運用他的發現於2010年創立了Moderna,卡麗可也因此獲得300萬美元的授權費用。之後雖然德國Biotech曾揚言要邀請卡麗可擔任公司副總裁,但實際上卻是口惠而實不至。也由於卡麗可的研究實在對人類太過重要,遭到業界埋沒名聲的情況,讓不少學術界的研究人員感到憤怒,便開始幫卡麗可叫屈,卡麗可本人甚至也開始接受媒體訪問,這才讓mRNA與卡麗可之間的故事曝光在大眾眼前。卡麗可也曾表示,自己對賺錢沒興趣,拿到授權金後也沒想過要退休,因為她就是希望能夠天天做實驗。而除了突破mRNA的限制外,卡麗可另外一個驕傲就是曾經培育出拿過奧運划船金牌的女兒佛朗斯(Susan Francia)。佛朗斯曾公開表示過,母親對於實驗的積極、熱情,也是激發自己對於划船訓練的專注,正是母親這個不放棄的個性,讓他得以專注在訓練上,並且拿到奧運的金牌。
2023諾貝爾生醫獎 mRNA疫苗2開發者獲獎
2023年「諾貝爾獎」(Nobel Price)各獎項得主將從2日起陸續揭曉,首先公布的獎項為「生醫獎(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得主為成功開發mRNA疫苗的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魏斯曼(Drew Weissman),巧的是,兩人在今年8月時曾訪台,與國內產官學界專家對話,針對「施打mRNA疫苗後,10年後會不會有副作用」,魏斯曼自信表示「不會」。 諾貝爾基金會在台灣時間2日下午5點30分頒發生醫獎,得主為開發出mRNA疫苗的匈牙利裔美籍科學家卡里科和美國科學家魏斯曼,他們在核苷酸(Nucleotide)方面的發現對mRNA疫苗有重大助益,藉此成功對抗新冠疫情的擴散。mRNA原名為信使核糖核酸,就像個快遞員,能將蛋白質資訊提供給其他胞器,這些資料推動細胞合成抗體,為了對抗新冠肺炎病毒,2020年,mRNA疫苗藉此問世,全球已有數億人口接種這款疫苗,但由於mRNA疫苗接受臨床試驗時間短暫,引發外界「安全性夠不夠和10年後副作用是否仍然存在」等擔憂,甚至有少數人抗拒接種這款疫苗。巧的是,兩位得主和另一位開發者庫利斯(Pieter Cullis)今年8月初訪台,並以「新一代藥物的誕生:mRNA」 為題,與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中研院院士王惠鈞、及東洋藥品進行對話,當時,曾擔任中研院副院長的王惠鈞就提出民眾疑慮「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口接種過mRNA疫苗,10年後會不會面臨安全疑慮」,對此,魏斯曼當時表示,RNA這款前趨物質可轉譯成蛋白質,做為疫苗接種的RNA在體內幾天後就會不見,加上人體細胞擁有相同RNA,因此會自然吸收無須擔心副作用。許多觀察家預測,近年受到疫情影響,mRNA疫苗技術依舊是獲獎大熱門,另外,據先前消息,今年諾貝爾獎得主可獲得瑞典幣100萬克朗,折合新台幣約294.3萬、總獎金高達瑞典幣1100萬克朗,換算約新台幣3237.8萬,接下來每日都有獎項揭曉,分別是3日的「物理學獎」(Physics)、4日的「化學獎」(Chemistry)、5日的「文學獎」(Literature)、6日的「和平獎」(Peace)和9日的「經濟學獎」(Economic Sciences)。 2023諾貝爾生醫獎頒給2位研究mRNA關鍵技術學者,分別為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和美國科學家魏斯曼。(圖/翻攝自推特)
112學測自然科與去年比「難度更高」! 補教師預頂標13級分
全國教師會解析今年學測自然科題目指出,物理領域題目中間偏難,化學領域部分則是疫情與諾貝爾獎入題;補教老師認為,今年自然科試題比去年難,預估頂標、前標分別為13級分、11級分,皆比去年降1級分。全教會說,學測自然科物理試題,綜合必修物理知識,測驗考生的閱讀理解、圖表判讀、分析推論、表達說明能力,難易度中間偏難。全教會指出,物理部分的代表特色題是第37至40題混合題組,主題是以2020至2030年減碳計畫為主軸,延伸討論水力發電的力學能討論。為了實現巴黎協定將全球暖化控制在2℃ 以下的目標,從2020年到2030年,煤的使用量需要減半。利用水力以取代燃煤來發電, 是很多國家降低CO2排放量所採取的對策之一。第51-54題為題組,提到自工業革命於1760年在英國開始後,人類對於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的使用滿足了經濟 發展和產業革命的需求,然而這些化石燃料的燃燒,也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節節上升。化學領域方面,全教會說,疫情與諾貝爾獎入題、圖表及有機試題多、計算題不多且不難、若能融會貫通化學概念,比去年容易作答。生物領域試題內容靈活創新,貼近科學素養的需求,恐易輕忽基本科學知識的建構。。全教會說,生物領域試題易度與去年相比,整體較難,試題符合領綱,無超綱現象,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下降。其中有些題目扣緊時事,例如第12題提到2022年諾貝爾生醫獎之相關內容。全教會說,自然科地球科學試題靈活,台灣在地化題材豐富,多圖表與情境試題。其中第4題提到瘋狗浪,瘋狗浪是臺灣近岸海域常發生且易造成傷亡的原因之一,國人有必要去認識及瞭解。補教老師邱博文表示,今年自然科試題,物理、化學及生物等領域都比去年難,僅地球科簡單一點,整體來說,自然科試題比去年難,預頂標13級分、前標11級分,皆比去年降1級分。
美2學者共享諾貝爾生醫獎 研究溫度及痛覺感受器成果頗佳
2021諾貝爾生醫獎(Nobel Prize inPhysiology or Medicine)今年由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及帕塔博蒂安(Ardem Patapoutian)2名美國學者共享,據了解,他們研究人體溫度及痛覺感受器成果頗佳。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人類能感知冷、熱等觸覺,對生存至關重要,這也是人類與周遭世界互動的基礎,但人們多視這些感覺為理所當然,但2名科學家解決了「這些感覺究竟是如何啟動的,讓人類可以感覺到溫度」的問題。首先,朱里雅斯透過辣椒素來確認皮膚末梢神經,有能夠對熱產生反應的感受器,他在1989年任教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時,一直試圖了解「辣椒為什麼會引起灼熱感」,因此發現了人類神經系統中一種名為「TRPV1」的特定蛋白質,就是產生辣感的主因。TRPV1是感覺神經外側的特殊通道,一旦受到辣椒素刺激,就會對大腦放出強烈電信號,人類因此產生「好辣」的感受,混合了灼熱與疼痛的感覺。後續朱里亞斯進一步研究TRPV1 的分子結構,幫助設計新的止痛藥。而帕塔博蒂安則透過對壓力敏感的細胞來發現新型感受器,這類感受器能夠對皮膚及內臟接收到的機械刺激做出反應。2人極具突破性的發現開啟了後續一系列的密集研究,讓人們快速提升對於神經系統如何感知冷、熱及機械性刺激等的理解。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指出,2名科學家的研究是對觸覺與痛覺神經系統的根本瞭解,對於如何治療疼痛起到關鍵作用。現年65歲朱里雅斯生於紐約,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曾獲邵逸夫生命科學及醫學獎。帕塔博蒂安於1967年出生於黎巴嫩貝魯特,他現年54歲,在1986年移民美國前,他曾就讀於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ofBeirut)。在諾貝爾獎官方Twitter公布,今年共享生醫獎殊榮的帕塔博蒂安獲知自己得獎之後,跟兒子一同坐在床上重溫了今年諾貝爾生醫獎的直播影片,親眼見證了自己獲獎的時刻,顯示出他也有點不敢相信,但帕塔博蒂安依舊藏不住喜悅,面露笑容。
諾貝爾生醫獎揭曉 英美3C肝研究者共享殊榮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3英美病毒學家分享,而他們最大的成就便是研究C型肝炎。得獎人分別為奧特(Harvey J. Alter),赫頓(Michael Houghton)和萊斯(Charles M. Rice)。據美聯社和CNN新聞網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這次主辦單位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宣布得主。諾貝爾委員會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得獎者時指出,這3名學者的工作有助於解釋C肝的主要來源,根據委員會表示,他們的工作使血液檢測和新藥成為可能,並拯救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3名獲獎人「對於透過血液傳播肝炎(血源性肝炎)做出決定性貢獻」。2020諾貝爾生醫獎由3位研究C型肝炎英美病毒學家分享。(圖/擷取自諾貝爾獎官方臉書)根據世衛組織(WHO)估計,全球有超過7000萬人感染C肝,每年約有40萬人死於這種疾病。C肝是慢性疾病,且是造成肝臟發炎和癌症的主因。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奧特、赫頓和萊斯的發現讓C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得以迅速發展。這是史上首度可以治癒這種疾病,為根除世界人口中的C型肝炎病毒帶來希望」。榮獲2020諾貝爾生醫獎的美國病毒學家奧特(Harvey J. Alter)。(圖/美國疾管局)榮獲2020諾貝爾生醫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赫頓(Michael Houghton)。(圖/擷取自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官網)榮獲2020諾貝爾生醫獎的美國科學家萊斯(Charles M. Rice)。(圖/擷取自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官網)得主之一的阿特爾過去發現,有一種不明的肝炎病原體,這款神秘病毒當時被稱為非A非B型肝炎,直到1989年,赫頓的研究團隊,從黑猩猩血液中發現了 C肝病毒核酸,並藉由分子生物學技術,釐清病毒基因分子結構,才揭開C肝病毒的神秘面紗,而萊斯的研究則是發現C肝病毒會複製也會出現臨床病症,這項發現也讓萊斯找到控制病毒複製繁殖的關鍵,有助於C肝藥物的研發,而諾貝爾獎會頒給得主1枚金質獎章及1000萬瑞典克朗,折合新台幣約3200萬元的獎金。諾貝爾獎6個獎項從5日到12日陸續公布,除了首個揭露的生醫獎,還有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以及經濟學獎。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舉世關注,許多人原先認為,研發相關治療藥物、疫苗的科學家可能因此得獎,但根據以往紀錄顯示,獲獎的研究需要禁得起時間考驗。而這雖意味著新冠肺炎的相關研究短時間內極不可能得獎,不過依然可能為評審單位指點方向。
研究細胞怎感應與適應氧氣 美英3學者共獲諾貝爾生醫獎
2019年諾貝爾頒獎於7日正式開始,在瑞典時間上午11時30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宣布生醫獎得主,由美國癌症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及美國醫學家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3名學者獲得,藉此表揚他們研究細胞該如何感知與適應氧氣供應的貢獻。評委會說明,即使世人已知道氧氣是維持生命的必要因子,但氧氣供需上升與下降,使細胞適應期分子機制仍是謎,直到2019年這3位學者才帶領人類更接近這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