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稅級距
」 財政部 物價 減稅 所得稅 報稅減稅利多! 遺贈稅課級距調整曝光
減稅利多!主計總處公布10月物價指數,而遺產與贈與稅的課稅級距距離上一次調整,已經超過10%,達到12.43%,依據法規規定需要調整。經計算,遺產稅的課稅級距,將從5000萬提高到5261萬,適用最低稅率10%;5000萬到1億元,調整為1億1243萬元,適用15%稅率;1億元以上調整為為1億1243萬元,適用20%稅率。贈與稅的課稅級距,從2500萬元提高到2811萬元,適用10%;2500萬到5000萬元課,調整為2811萬到5261萬,適用15%;5000萬則提高到5261萬。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表示,依照遺產贈與稅法的規定,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的指數達10%,自次年起相關免稅額、課稅級距、扣除額等等,就會做相對的調高。扣除額及免稅額分別在113年及111年做過調整了。但其中課稅級距上次調整是106年,依照本次公布的物價指數,114年應該會做調整。從114年起發生的繼承或贈與案件,就可以使用調整後的課稅級距去計算遺產稅或贈與稅。以贈與稅為例,調整前贈與淨額2500萬元以下均適用10%的稅率計算,超過則要適用15%的稅率。調整後若為2811萬元,則在此之下的金額,均可使用10%的稅率計算贈與稅,與調整前比較,若贈與淨額達到2811萬元、加計免稅額244萬元,就達3055萬元以上,則至少就可以節省贈與稅15.55萬元。不過遺產與贈與稅課稅級距的調整,受惠的多為高資產人士,一般市井小民較為無感。
「囤房稅2.0」指引出爐! 六都非自住稅率3.2%起跳
配合囤房稅2.0今年7月將上路,財政部在農曆年假後宣布最重要的子法規,其中包含全國約有312.6萬戶適用的單一自住優惠稅率排除豪宅標準,以及提供給地方政府訂立差別稅率的基準,公告期間僅有30天,財政部估算,囤房稅2.0上路,稅收淨增加約17.32億元。囤房稅2.0各類型課稅級距及稅率。囤房稅2.0母法規定,全國只有一戶的單一自住住宅可適用1%稅率,但要排除房屋現值一定金額以上物件,財政部定義,所謂一定金額是指各縣市自住應稅房屋現值由高至低,直轄縣市與新竹縣、市前1%被排除;其他縣市則是前0.3%被排除。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以2023年度台北市房屋稅標準為例,如計算到前1%,房屋現值大約是275萬400元,以下者就可享受1%優惠稅率,以上者則維持1.2%稅率,台北市大約是有23萬4995戶適用優惠,只有2373戶被排除。就全國來看,共計約312.6萬戶適用,大約2.4萬戶會遭排除。財政部也公布,地方政府訂立差別稅率基準,有關非自住空屋僅分成2大類別,一類是六都,共分4個級距2戶以下稅率3.2%,較非六都的2.6%高,但持有7戶以上,不論六都、非六都皆課以4.8%的高稅率。最被不動產業界關切的建商餘屋適用稅率,昨日公布持有1年內為2%,但超過2年的稅率即逾4%以上。宋秀玲舉例,如某人在台北市、新北市各有5戶非自住住宅,全國歸戶共計10戶,每戶適用稅率就是4.8%;依統計,六都非自住新屋在囤房稅2.0上路後,平均每戶稅負增加2.64萬元,漲幅78%;非六都每戶平均增加1.18萬元,增幅95%。對建商餘屋要課重稅,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痛批,囤房稅課建商的庫存、存貨,在各產業絕無僅有,租稅成本不斷墊高,房價要怎麼降下來。楊玉全認為草案給的銷售期太短,超過一年稅率就跳到2.4%以上,由於囤房稅是從拿到使照就開始計算,就算預售出去,一年內不一定可完成保存登記與過戶登記,都更案的時程如涉及釐正與變更,時間會拖更久,財政部應考量這些行政作業時間,及建商是生產者根本不具囤房動機,在基準上,應給予更為合理的銷售期間。否則集體加稅下,只有堆高房價,最後還是轉嫁給購屋者。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新制將促使建商在預售期間盡量完銷,且小坪數銷售問題不大,對建商來說,中大坪數餘屋就算拿出來賣,恐怕也是票房毒藥。
砍5%保留盈餘加徵稅? 專家籲先延長可扣抵年限
財政部日前統計,2023年稅收超過預算數(超徵)粗估達新台幣3,617億元,為史上第三高。對此,工商協進會近日提出呼籲,政府應取消未分配保留盈餘5%稅負,以利資金調度與促進經濟發展。國民黨前立委曾銘宗5日接受CTWANT採訪表示,大方向支持,畢竟能促進投資與資金調度分配,也有利像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力的市場環境,但也能同理財政部嚴守財政紀律的立場。工商協進會近日發聲明表示,企業須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淨零轉型ESG等挑戰,保留盈餘再投資本來就是企業成長的驅動機,現行保留盈餘加徵5%營所稅做法,是政府帶頭干擾企業累積自有資金的意願,恐成為產業升級的絆腳石。回顧保留盈餘加徵營業稅史,2018年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等企業主強力批評後,才自10%降至現行5%,工商協進會目前仍持續呼籲調降甚至歸零,政策發展各界關注。曾銘宗補充,現行《產業創新條例》本來就有規定自未分配盈餘申報期間屆滿隔日起,3年內的保留盈餘可全額扣抵,只要持續投資台灣,企業根本不必在意這5%保留盈餘加徵的營所稅。現階段不妨考慮把保留盈餘可全額扣抵的年限拉長,會是折衷的好辦法。然而,未具名財稅學者接受CTWANT採訪分析,保留盈餘課稅過去是為了避免淪為自然人大股東逃避綜所稅的武器,畢竟綜所稅課稅級距最高達40%。但現今綜所稅股利部分已單獨計算,只剩28%,和保留盈餘加徵的營所稅5%差距已縮小,對自然人大股東逃稅誘因劇減,而且《產業創新條例》的3年內保留盈餘全額扣抵規定,已經非常具彈性,現在工商團體連5%保留盈餘營所稅都意圖逃避「似乎太過分了」。該學者補充,各界呼籲修《產業創新條例》將保留盈餘可扣抵年限拉長,是個可行方案,但仍要留意稅務行政人力與稽徵成本暴增,呼籲政府做好配套措施。
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達標 遺產稅6項扣除額調高
台北國稅局表示,2024年遺產稅案件調整6項扣除額和2項不計入遺產總額,經台北國稅局計算,被繼承者若有配偶、成年子女2人,其中1人為重度身心障礙者,遺產總額未達2829萬元,不用繳交遺產稅。台北國稅局表示,依據《遺產稅及贈與稅法》第12條第1項規定,按照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漲幅,調高2024年度遺產稅6項扣除額,以及2項不計入遺產總額,而遺產稅的免稅額則維持1333萬元、課稅級距也保持不變。而調整的6項扣除額包含配偶扣除額從493萬元提高到553萬元、直系血親卑親屬從50萬提高到56萬元、重度以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從618萬元提高到693萬元、受被繼承人扶養的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也同樣從50萬元提高到56萬、喪葬費扣除額從123萬提高到138萬。不計入遺產總額中,被繼承人生活必須器具與用具從89萬提高到100萬;被繼承人職業上的工具50萬提高到56萬元。台北國稅局計算,如果被繼承人有配偶、2名成年子女,惟有1人是重度身心障礙者,那麼該被繼承者配偶扣除額為553萬元、成年子女扣除額為112萬元(56萬元x2人)、身心障礙扣除額為693萬元、喪葬費扣除額為138萬元,加計免稅額1333萬元,其遺產總額未達2829萬元時,免繳納遺產稅。不過,發生遺產稅案件時,高雄國稅局提醒,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5條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配偶或依《民法》第1138條及第1140條規定的各順序繼承人與其配偶之財產,應於被繼承人死亡時,視為遺產,併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該財產價值之計算,原則上以被繼承人「死亡時」時價為準。
2024年11項便民減稅禮包出爐 基礎生活費、員工伙食費免稅額度調高
財政部於27日公布2024年11項利民便民措施,其中主要是以減稅的方式來減輕民眾、企業負擔,財政部也希望以此協助民眾及企業因應疫情變局,化危機為轉機。詳細減稅11項內容如下:1.關鍵原物料降稅措施延長實施至2024年3月底,其中包含免徵進口黃豆、小麥及玉米營業稅;調降汽油、柴油及卜特蘭一型水泥貨物稅;調降牛肉、奶粉、奶油及小麥等22項關稅稅率。2.每人基本生活費所需金額自19.6萬元調高至20.2萬元,預估有235萬戶受益。3.員工伙食費免列員工薪資所得額度調高,從每個月2400元調高至3000元。4.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之申報門檻、計算基本稅額時之基本所得額應扣除金額調高,自原本的50萬元調高至60萬元。5.2024年以後發生的繼承案件之不計入遺產總額及各項扣除額金額調高,其中包含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需器具及用具調高至100萬元;被繼承人職業上工具調高至56萬元;配偶扣除額調高至553萬元;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調高至56萬元;父母扣除額調高至138萬元;重度以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調高至693萬元;受被繼承人扶養之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調高至56萬元;喪葬費扣除額調高至138萬元。6.綜所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及計算退職所得定額免稅之金額調高,免稅額調高至9.7萬元、滿70歲支那歲義務人、配偶與受稅義務人扶養之直系尊親屬免稅額度調高至14.55萬元、標準扣除額單身者調高至13.1萬元、有配偶者調高至26.2萬元、薪資所得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調高至21.8萬元。7.個人所得基本稅額申報門檻與計算基本稅額時基本所得額應扣除金額調高至750萬元,免予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之保險死亡給付金額從3330萬元調高為3740萬元。8.調高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擴大適用年齡至6歲,同時將房屋租金支出從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每一申報戶扣除上限從原本的12萬元調高至18萬元,同時訂有排富條款。9.綜所稅網路申報附件上傳總容量上限從原本的10MB提高至15MB、紙本文件遞送期限至申報屆滿後10日,如遇假日則順延。10.開放使用信用卡繳納營利事業相關自繳類稅款、綜所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扣繳稅款。11.開放使用信用卡、活期(儲蓄)存款帳戶及晶片金融卡線上繳納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稅。
3大稅制優化措施拍板!減稅紅包估達382億 這「原因」一般民眾無感
行政院拍板3大稅制優化措施,主要有基本生活費從19.6萬元調升到20.2萬元、伙食費免稅金額每月2400元提高到3000元,以及綜所稅免稅額、扣除額與課稅級距調整;調整後,明、後年「減稅紅包」粗估達382億元。但專家直言,減稅好康,民眾無感,因薪水調升跟不上物價漲幅,小資族根本是窮到不用繳稅!一位不具名會計師批評,政府一再強調因免稅額、扣除額調高,才讓近半數申報戶不用繳稅。但近年免稅額、扣除額增加,主要是隨物價上漲調整,非稅制改革,小資族不用繳稅,代表薪資調整趕不上物價上漲,普通民眾很難感受到減稅好處,被批「窮到免繳稅」是合理的。稅制優化措施以及稅收影響預估值政府這波稅制優化中,2024年報稅首先享受到的是基本生活費調整,從現行的19.6萬提高到20.2萬元,也是基本生活費首度突破20萬大關,四口之家省稅1200元以上,財政部估算,整體減稅利益189億元。另伙食費不計入薪資所得的額度由每月2400元調至3000元,一年2.88萬調至3.6萬,年增7200元,省稅360元到2880元,整體減稅利益18億元。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表示,明年的「減稅紅包」起碼就有207億元。2024年度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調整,包含免稅額從9.2萬調到9.7萬、標準扣除額從12.4萬調高到13.1萬、薪資與身障扣除額皆從20.7萬調到21.8萬。以四口之家計算,多了5.6萬可以扣除,省稅2800元以上,民眾在2025年報稅適用,預估所有的申報戶都可受惠,減稅利益達175億元。個人基本所得額(最低稅負制)免稅額從650萬提高為750萬元,有利於海外所得規畫;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從3330萬提高到3740萬,也有利保單和遺產規畫,2025年報稅時適用。宋秀玲表示,自2018年政府稅制優化以後調整四大扣除額,就有明顯的減稅利益。財政部估算,2018年以來,調整四大扣除額、基本生活費調整、長照扣除額,及綜所稅扣除額隨物價調整,到今年底為止,減稅利益達3200億元。減稅措施當中,還有遺產稅6大扣除額調整,包含配偶扣除額493萬調至553萬,子女50萬調為56萬、父母123萬調為138萬、身心障礙618萬調為693萬、喪葬費123萬調到138萬,以被繼承者遺產5000萬,有配偶與子女來計算,可以省稅約8.7萬元以上。
行政院拍板所得稅優化措施!明年綜所稅免稅額調高至9.7萬 2025年申報適用
主計總處於日前公布2023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幅度已達綜所稅免稅額調整基準,因此預計民國113年度將每人免稅額由新台幣9.2萬元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4萬元調高至13.1萬元(有配偶者加倍扣除)等,於明年實施,後年2025年報稅可適用。行政院會於23日拍板財政部「所得稅制優化惠民措施」,包括基本生活費調升至20.2萬元;113年度每人免稅額提高5000元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調高7000元至13.1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提高1.1萬元至21.8萬元。同時也提高伙食費免稅金額,由每人每月2,400元調增為3,000元。財政部指出,將調高113年度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截至今年10月底止,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程度5.50%已達綜所稅免稅額、相關扣除額及課稅級距應調整標準(3%)。按上漲幅度,113年度每人免稅額由9.2萬元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4萬元調高至13.1萬元(有配偶者加倍扣除)、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由20.7萬元調高至21.8萬元,並調高課稅級距金額。上述減稅措施估計有662萬戶受益,預估增加民眾可支配所得175億元,民眾於114年5月申報113年度綜所稅時可以適用。
物價指數漲幅達標 遺產稅6大扣除額明年調高
遺產稅與個人最低稅負調整情形隨著物價上漲,遺產稅的扣除額有望調整,根據計算,2024年度的遺產稅6大扣除額將提高,此外,個人基本稅額(最低稅負)免稅額和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都會調高,將有利於高所得者財務規畫及家族傳承。會計師計算,如遺產5000萬元,稅額起碼可省8.7萬元以上。遺產稅6大扣除額上次調整時是2014年,至今年10月累計CPI漲幅達12.17%,超過稅法規定的10%限制,因此遺產稅中扣除額將皆調整。至於遺產稅免稅額、課稅級距未達門檻,故未調整。經計算,配偶扣除額將從493萬元提高到553萬元;直系血親卑親屬每人從50萬調高為56萬元;父母每人從123萬調整為138萬元;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618萬提高到693萬元;受被繼承人扶養的兄弟、祖父母每人也是50萬元提高到56萬元;喪葬費則從123萬元提高到138萬元。安永會計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計算,調整後,除免稅額1333萬元不變,配偶扣除額553萬元、兩子女有112萬元、以及喪葬費用138萬元,共計2136萬元可扣除,遺產稅可以10%計算,應繳稅額為286.4萬元,可省稅8.7萬元。另外,在個人所得基本稅額方面以及保險給付上,相較最近一次2014年度調整時,物價同樣上漲12.17%,因此基本稅額扣除額從670萬元提高到750萬元,有利於海外所得申報;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從3330萬提高到3740萬元。退職所得免稅額也可調高5.5%,一次領取總額在19.8萬元乘以服務年資的金額以下,所得額為零;超過19.8萬元乘以年資、未達39.8萬元乘以年資,以半數為所得額;超過39.8萬元乘以年資,全數為所得額;分期領取者,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85.9萬元為所得額。
財政部宣布調高明年綜所稅相關額度 扣除額至少多2.3萬
財政部年底將宣布調高明年綜所稅相關免稅額和扣除額,後年申報明年綜所稅時,相關免稅和扣除額至少可比今年增加2.3萬元。此外,綜所稅課稅級距也可望拉高,以綜合所得淨額130萬元者為例,原本適用20%稅率,明年可降至12%。依所得稅法規定,綜所稅免稅額、標扣額、薪扣額、課稅級距等,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次調整累計上漲3%以上,即按上漲程度調整。上次綜所稅免稅額和扣除額調整是2022年,依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CPI,累計漲幅達5.5%,已超過3%的水準。明年綜所稅免稅額因而可望調高5,000元,由9.2萬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調高7,000元,由12.4萬調高至13.1萬元。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則可調高1.1萬元,由20.7萬調高至21.8萬元。財政部表示,綜所稅免稅額、扣除額等實際調幅將於今年底公告,明年實施、後年5月報稅時適用。
綜所稅免稅額有望調高5000元 4口之家估可少繳2800元
明年綜所稅免稅額有望調高,綜所稅的課稅級距預計也將調升,後年民眾申報綜所稅時,有望有感減稅。若以累計至9月漲幅試算,免稅額可望調高至5000元、標準扣除額調高至7000元,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則可調高1.1萬元。若以單身上班族來說,可多扣2.3萬元,可省1150元至9200元的稅。根據「所得稅法」規定,綜所稅免稅額、標扣額、薪扣額、課稅級距等,如果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次調整累計上漲3%以上,即應按上漲程度調整。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CPI漲幅5.33%。上次調整是2022年(適用2021年CPI),若用今年9月底的累計CPI漲幅5.33%計算,明年綜所稅免稅額9.2萬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12.4萬調高至13.1萬元(有配偶者26.2萬),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則由20.7萬調高至21.8萬元。若以雙薪一家4口為例,綜所稅免稅額在報稅時可多扣除2萬元,標準扣除額可多扣1.4萬元,薪資所得可多扣2.2萬元,合計可多扣5.6萬元,按適用稅率5%至40%計算,可省2800元至2萬2400元的稅。若以單身上班族來說,可多扣2.3萬元,可省1150元至9200元的稅。
物價漲幅高...10月CPI恐破3% 明年綜所稅免稅額調升
受颱風、豪雨影響,蔬菜、水果漲幅驚人,加上國際油價處高檔,主計總處昨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93%,不僅較8月2.53%擴大,更創近8個月新高,小犬颱風來襲,主計總處坦言,若農業災損嚴重,物價漲幅恐進一步擴大,10月CPI有可能破3%。今年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化一覽表。(圖/中國時報洪凱音製表)《所得稅法》規定,綜所稅免稅額、標準額、薪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較上次調整年度之物價指數,累計上漲超過3%以上時,按照上漲程度調整,目前累計漲幅已經達到5.33%,即綜所稅的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都會調整,估算四口之家可省稅2800元到2萬2400元;於2024年度綜合所得相關額度就可調整,民眾在2025年5月報稅時適用。9月CPI查價漲幅TOP5排行榜。(圖/中國時報洪凱音製表)9月CPI年增2.93%,主要是受到海葵颱風及豪雨影響,蔬菜、水果分別上漲9%、8.46%,油料費、肉類、外食費等價格都上揚,分別上漲7.64%、6.29%以及4.24%;若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的總指數,也就是核心CPI,漲2.48%,則是近18個月來新低。由於CPI年增持續擴大,民眾擔心有二次通膨隱憂,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9月CPI年增幅度擴大是受颱風影響,但颱風對物價的衝擊頂多2個月,反觀外食費漲幅縮小、房租、服務費等漲幅受到控制,預估核心物價10月會持續下滑,因此,沒有二次通膨疑慮;不過,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仍要持續關注。不過主計總處最新公布368個查價項目群中,蔬果漲幅明顯,包括番茄漲61.69%、香蕉漲57.57%、苦瓜漲52.65%、高麗菜漲47.43%等。曹志弘解釋,主要是今年7月以後颱風多,災損嚴重,由於蔬果購買頻率高,致民眾對漲幅最有感。
明年綜所稅免稅額調高5千 會計師曝「4口之家省稅2600元 」
2024年要大減稅了,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積漲幅已達稅法規定的調整門檻,財政部表示,明年包括綜所稅、遺產稅等6大扣除額預期將調高,最快11月公告,後年(114)報稅適用。財政部。(圖/報系資料照)按照稅法規定,若遇到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一次調整年度的指數,累計上漲達一定程度時,就會按物價漲幅調高上述免稅額等項目;以綜所稅來說,調整門檻為物價指數累計上漲達3%。截至今年7月,物價指數比前一次調整上漲5.034%,照這個幅度計算,2024年綜所稅免稅額可由現行的9.2萬調高5000元、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調升6000元至13萬元(有配偶者26萬元);薪資及身障扣除額上調1萬元至21.7萬元;同時,綜所稅的課稅級距預計也將調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圖/安永提供)根據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楊建華執業會計師表示,明年綜所稅免稅額如果調高5千元,若以四口之家的雙薪家庭來看,若跟去年比較,可多扣免稅額2萬元(5千元x4人),標準扣除額多扣1萬2千元(6千元x2人),薪資特別扣除額多出兩萬元(1萬元x2人),若以稅率5%計算,較去年可以多省稅2600元。若是雙薪頂客族,至少可以比去年少繳2100元以上,即免稅額比去年多扣1萬元(5千元x2人),標準扣除額比去年多扣1萬2千元,薪資特別扣除額比去年多扣2萬元。
明年綜所稅免稅額有望調升? 財長:很有可能
蔡英文總統520談話時提到加薪與減稅,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距離上一次調整綜所稅免稅額等減稅機制,至今年4月物價指數累計上漲幅度已達到4.7%,的確是很有可能再調整免稅額等減稅機制,不過仍要看主計總處10月所公布的實際數據計算。《所得稅法》規定,綜合所得稅的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以及課稅級距,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次調整年度的指數上漲累計達3%以上時,就可以按照上漲程度調整。財政部是2021年底宣布,調整2022年度的免稅額額度到9.2萬元、滿70歲者則是每人13.8萬元;標準扣除額單身者為12.4萬元、有配偶者24.8萬元、薪資扣除額則20.7萬元、身心障礙扣除額20.7萬元;課稅級距也有所調整。今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民眾「有感」減稅、負擔變輕了,而距離上一次調整免稅額等減稅機制,CPI累計漲幅超過3%,到4月已經累計達4.7%,財政部勢必得調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和課稅級距等,將於適用於2024年度所得、2025年5月報稅時,民眾可再度感受到減稅的好處。莊翠雲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立委郭國文提出,財政部2018年推出稅制優化方案,調高4大扣除額包含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與幼兒學前扣除額,但是比較於2015年優化方案前與2020年稅制優化後,所得500萬元以下的有效稅率不減反增;500萬元以上的有效稅率卻下降,財政部的稅制優化方案是否得宜。莊翠雲表示,2018年到2020年適用較低稅率(免稅、稅率5%、12%)的減稅金額一年超過300億元,稅率愈低降稅幅度愈大,顯示稅制優化方案確實有效。
存股族賺股利「這樣報稅」最聰明 高所得報稅法…採「股利分離」不吃虧
又到了報稅的季節,對把買股票領到的現金股息與股票股利當被動收入的投資人來說,平常股利賺飽飽,但到了繳稅時刻,可能會被稅制壓榨錢包,繳稅繳得很心痛。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永豐金證券提醒存股族,「股利所得稅」課稅方式,有合併課稅跟分離課稅兩種,一般5%稅率的小資族併入綜所稅申報,有股利8.5%的抵減稅額,可小撈一下3.5%的差額。一般來說,股利所得合併計稅,通常比較適合不是股市大戶的小資族,股利所得分離課稅,則較適合分離課稅課稅級距40%以上的高所得者,採股利分離課稅,也就是單一稅率28%,退稅金額無上限,對高所得者可能會比較有利。永豐金證券分析,存股族若是適用5%的稅率級距,股利收入雖然隨綜所稅按5%計算所得稅,但還是有適用8.5%的抵減稅額,等於小資存股族可有3.5%抵減稅額差額的小確幸,若試算後股利可抵減稅額,抵減掉應納稅額後,若仍有餘額,就可退稅。但若課稅級距是30%以上的高所得者,建議可試算一下股利分離課稅單一稅率28%,是否對自己較有利。像是根據「豐存股」針對其超過6成的交易戶來舉例,一般單身小資,若所得淨額低於56萬元、適用5%的課稅級距者,來進行股利所得稅試算。可初略算出,今年加上股利總所得在98.3萬元以內的存股族,若選用合併計稅,應有機會享受股利抵減後的3.5%差額,讓荷包的重傷程度能減輕一點。
綜所稅申報今開跑!單身族42.3萬免繳 減稅新制、注意事項一文了解
今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日期自5月1日起至31日止,財政部提醒,今年課稅標準有5大更動,包含免稅額調高至9.2萬元、單身族群年收入低於42.3萬以下免繳稅等,不論是否須繳稅或退稅,均要依法申報。另外,臨櫃報稅服務則在5月1、25、26、29、30、31日取消午休時間,協助民眾處理報稅事宜。2022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今(1日)開跑,國稅局臨櫃收件5月1、25、26、29、30、31日等6天中午不休息,臨櫃申報5月31日延長收件營業至晚上7點。今年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間自5月1日起至31日止。(圖/擷取自Facebook/中華民國財政部)財政部表示,今年課稅標準有5大更動,第一、免稅額:從8.8萬元調高至9.2萬元(本人或配偶、受扶養直系親屬滿70歲為13.8萬元);第二、標準扣除額:單身者從12萬元調高至12.4萬元,與配偶合併申報者從24萬元調高至24.8萬元;第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從20萬元調高至20.7萬元;第四、每人基本生活費:從19.2萬元調高至19.6萬元;第五、課稅級距:適用稅率5%的所得淨額從54萬元以下放寬至56萬元等整體上調。另外,財政部建議,民眾可多利用網路申報,包括行動電話認證、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行動自然人憑證、已註冊健保卡(含醫事人員憑證)搭配密碼+讀卡機、自然人憑證搭配密碼+讀卡機、電子憑證等6種方式驗證身分,若是欲前往國稅局辦理,可以先電話或網路預約(https://taxreserve.ntbna.gov.tw/),減少臨櫃等候時間。
防疫險理賠金會被課稅嗎? 磊山保經:這二種險給付不用計入所得
5月綜所稅報稅季將屆,2022年因確診COVID-19領到防疫險的保險理賠金,這筆錢是否會計入個人所得、被課徵綜所稅?磊山保經也提醒,過去2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所得稅申報期間都有所延長,但今年因疫情漸趨穩定,申報期間未規劃延長,僅到5月31日截止,建議民眾應及早準備,以免擔誤報稅時程,被加徵滯納金。民眾報稅可注意調整項目。(圖/磊山保經提供)磊山保經業務總經理林世德指出,受到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動的影響,2023年綜合所得稅申報的基本生活費、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以及課稅級距等均有調高,這對納稅人來說,有機會減少一些稅賦的負擔,還給荷包多一些份量與彈性。至於在防疫險保險理賠金部分,防疫險原則上屬於健康保險,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健康保險給付及傷害保險給付,亦無須計入基本所得額,所以防疫險的保險理賠金,不用計入個人基本所得,不會被課徵所得稅。不過他也提醒,納稅人在報稅時,會在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中擇一申報,若選擇列舉扣除額,還能將前一年發生的醫療費與生育費用列舉扣除。確診COVID-19若有自費醫療支出,因保險公司已給付防疫險保險理賠金、獲得賠償,這些自費醫療就無法列入醫療費用扣除額中,不能再抵稅。此外,採用列舉扣除的納稅人,可多加運用每人每年2萬4,000元的人身保險費列舉扣除額。只要納稅人本人、配偶、扶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費,例如人壽保險費、健康保險費、傷害保險費與年金保險費等保費支出,加總在2萬4000元內都可被列舉扣除,而全民健康保險的一般保費及補充保費,則可以全額列舉扣除,不受此一額度的限制。
報稅季下月登場 5口之家基本生活費98萬↓免課稅
5月報稅季即將來臨,今年(2023年)的申報所得稅,有幾項變動需要特別注意。財政部台北國稅局就表示,去年(2022年)每人基本生活費調高到19.6萬,且今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也就是說,5口之家生活費,如果是在98萬以內,就能免課稅。根據今年申報所得稅的變動項目,除了基本生活費調高,還有課稅級距也有調高,另外退職所得免稅額調高,前陣子不少人援助烏克蘭,烏克蘭捐贈列舉扣除無上限,還有未上市櫃股票課徵最低稅負等,都是今年在所得稅申報上,有出現調整變動的項目。台北國稅局指出,依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4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納稅者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的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不得加以課稅。假若國民A的家庭成員共有5人,除A及其配偶外,還扶養2名分別就讀大學及高中之子女,及可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資格的父親(未滿70歲),去年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採標準扣除額,A申報戶基本生活費總額為98萬元(19.6萬元*5人),超過其依所得稅法規定,得減除之免稅額及扣除額,合計為85.3萬元。以上全戶免稅額46萬元(意即9.2萬元X5人)+標準扣除額24.8萬元+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2.5萬元+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12萬元,等於A申報戶有基本生活費差額12.7萬元(98萬元-85.3萬元),得自綜合所得總額中進行減除。國稅局並提醒,納稅義務人今年5月可多使用手機或電腦,辦理111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網路申報系統會自動計算每一申報戶基本生活費差額,並從綜合所得總額中自行減除。
因應物價上漲 明年5月報稅大減稅
財政部長蘇建榮本月25日借調期滿,確定歸建台北大學任教,本周五(23日)最後一天上班,在內閣改組前,不排除由政次阮清華代理的可能性高。對於立委關切是否實施減稅以減輕民眾壓力,蘇建榮19日備詢時指出,因應物價上漲,綜所稅免稅扣除額會順應調整,由8.8萬元提高到9.2萬元,明年5月報稅適用。蘇建榮25日借調期滿,19日是他任內最後一次列席財委會備詢。詢答過程中朝野立委陸續致意表達肯定,立委賴士葆質詢若內閣改組要蘇建榮留任是否留下來,蘇建榮明確表示「還是想回學校」。他說,已正式向學校申請歸建,學校所有設備都幫他準備好了。至於代理財長人選,行政院表示,尚未確定人選,確定會對外說明。據了解,兩位政次中,以阮清華呼聲較高。至於新財長誰屬,財稅圈傳出,現任政次阮清華自賦稅署基層做起,曾任中區國稅局長,又督導公股小組,協助財長處理台新金與彰銀纏訟多年的彰銀經營權之爭,曾有「公股軍師」封號,財稅和公股業務均嫻熟,備受府院高層賞識。另期交所董座吳自心,專長在財稅領域,也被視為財長一顆活棋。由於財政部常次李慶華、賦稅署長許慈美明年1月都面臨屆齡退休,財政部財稅系統恐有一番人事大地震。據了解,李慶華在減稅政策擅長和財經部會談判,有取有捨,府院高層對她印象相當不錯,不排除有升任政次的可能。對於立委李貴敏詢問,是否會在任期內祭出減稅措施因應?蘇建榮表示,政府除祭出進口貨物稅與關稅持續減讓措施,因應物價指數高於3%,綜所稅免稅扣除額將順應物價漲幅調整。明年申報時扣除額會由8.8萬元提高到9.2萬元,標準扣除額從12萬提高到12.4萬;至於薪資特別扣除額則會由20萬元提高至20.7萬元;另各個課稅級距都將隨著物價指數做調整調高(例如適用5%稅率,所得淨額從原本54萬元調高到56萬元;12%級距從原本54萬到121萬,調整56萬到126萬),明年5月報稅時適用。另蘇建榮任內未竟的扣除額改革方案,原本年底前擬提出兩項扣除額調整,包括租金支出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12萬元,擴大租屋族適用範圍,且決定排富;另因應低利率,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將從現行27萬元縮水至25萬元以下,但因卸任在即,決留待下任新財長檢討。
2022年度基本生活費增加 明年享有感降稅小確幸
財政部昨公告,2022年度基本生活費為19.6萬元,較去年增加4000元;加上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額調高,明年5月申報綜所稅,民眾將享受到有感降稅的小確幸!以雙薪四口之家,養育2名大學子女為例,所得淨額較前一年度減少3萬元,以5%稅率計算,可省稅1500元以上。《納稅者保護法》規定,申報戶基本生活費總額超過免稅額與扣除額(包含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照)合計差數,可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財政部公告2022年度基本生活費增為19.6萬元,230萬戶受惠。此外,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已經超過3%,財政部去年已公告,2022年度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扣除額、課稅級距調整,免稅額從8.8萬元提高到9.2萬元,標準扣除額12萬元提高到12.4萬元(有配偶為24.8萬),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扣除額則分別由20萬元提高至20.7萬元。以雙薪四口之家、育有2名大學子女為例,若綜合所得總額含利息共計150萬元,明年申報所得稅,計算免稅額36.8萬元、標準扣除額24.8萬元、薪資扣除額有41.4萬元,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元及儲蓄投資扣除額1萬元;考慮基本生活費後可再扣除10.8萬元,所得淨額剩30.2萬元,較前一年度少3萬元,省稅1500元。
基本生活費調高至19.6萬元 財政部:民眾明年5月報稅適用
財政部今日公告202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19.6萬元,民眾於明年5月申報2022年度綜合所得稅時適用。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4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納稅者按財政部公告當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乘以申報戶內納稅者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人數計算之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超過依所得稅法規定可減除之免稅額及扣除額,包含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合計數之差額部分,得自申報戶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以符合納稅者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不得加以課稅之意旨。財政部依納保法第4條規定,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近一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32萬5948元的60%,公告202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19.6萬元,較2021年度增加4000元,預估受益戶數為230萬戶,增加可支配所得15.07億元。財政部進一步說明,這次調整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與2021年11月24日公告2022年度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合計增加可支配所得117.44億元,民眾於明年5月申報2022年度綜合所得稅時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