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列損失
」AI相關需求強勁!台積電下半年營收可望創高 分析師指觀察重點在這裡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10月17日舉行第3季線上法說會,將報告第4季業績展望,市場預期第4季將延續成長趨勢,季營收突破歷史新高。分析師強調,受惠AI相關需求強勁,將會是最強第3、4季;不過消費性PC旺季不旺,記憶體模組廠平均庫存過高,將是觀察重點。台積電第3季財測匯率假設為1美元兌32.5元,預估營收區間在新台幣7280至7540億元,季增7.6至11.4;累計7、8月營收為5077億元,9月營收僅需約2203億元即可達標;市場預期,台積電在下半年旺季可望逐季創高,預估9月營收成月減態勢,但可望達成財測目標。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指出,對消費性電子供應鏈來說,第2、3季是旺季,今年非蘋陣營的手機出貨下修到年初的預估,全年成長3至5%,所有手機的出貨在1.3至1.5億支左右,比去年好一點。再加上H100、H200、Blackwell的持續出貨,讓台積電5、4、3奈米以及先進封裝製程持續滿載,因此預期會有最強下半年的營收表現,而市場將會關注台積電的海外佈局、先進封裝產能擴充以及先進製程2奈米、16A的進展。反觀DRAM模組廠遭遇逆風,消費性PC產品旺季不旺,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貼文指出,金士頓傳出啟動降價策略,原因是DRAM模組廠庫存累積9至11個月,一旦價格反轉認列損失將成常態,高階記憶體存儲器合約價何時鬆動,將是未來觀察重點。
電腦教父施振榮1/從庫存慘案「蘭奇經驗」體會歐美人不好管 退休老董:「台積電美國廠需台灣人盯」
「美國人不好管!」77歲的電腦教父施振榮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對於台積電赴美設廠先是挑起「去台化」社會憂慮,如今又傳美國製造水土不服需要台灣員工輪夜班,他安然無懼地說,「台灣製造的精髓在於『人』!」而這份洞見,不只出於文化差異,更來自宏碁活生生的「蘭奇經驗」。「台灣對東南亞、南美洲比較好管,但對歐洲、美國不好管。」施振榮耐心解釋,世界上最有名的速食、旅館連鎖品牌都是來自美、歐,也因此生出「不用台灣這套」的傲慢。這份不用台灣這套的傲慢,並非隨口說說。施振榮不避談當年延攬宏碁前義籍執行長蘭奇(GianfrancoLanci)。蘭奇在2000年後進入宏碁,為acer在歐洲衝出名號,還讓宏碁登上全球第二大PC地位、僅次於HP,五年後被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延攬,打破國籍藩籬拔擢為總經理,2008年坐上執行長大位,主宰這家台灣企業。施振榮當年延攬宏碁前義籍執行長蘭奇(Gianfranco Lanci)。蘭奇在2000年後進入宏碁,為acer在歐洲衝出名號,還讓宏碁登上全球第二大PC地位、僅次於HP,但敗在庫存管理。(圖/報系資料照)然這位洋將在當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因未體察終端庫存情況和景氣反轉、iPad和手機競品出現,堅持以大企業思維,持續向通路塞貨,「還抱怨台灣不配合他的策略」,導致宏碁陷入前所未有的庫存危機,直到2011年,老東家才以12.84億元巨資請走蘭奇,並認列高達43億元損失,股價一併腰斬。去年12月29日施振榮接受本刊專訪時,台灣產業正壟罩在「去庫存」悲情中,他老人家卻不吝讚賞自家人:「這次我們董事長(陳俊聖),年初就警告要調整庫存,看得早、調整最快。」施振榮分析,庫存一多公司就沒競爭力,因為存貨在折價,同時,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出不了。宏碁是出生在台灣的本土電腦品牌,施振榮認為台灣企業:「景氣不好時,該思考如何少損失一點;景氣好時,就要多爭取一點,才能不斷循環下去,台灣就會愈來愈強。」(圖/CTWANT資料照)「半導體、電腦都是要半年以前下單,但2、3個月的庫存情況,就能夠判斷出終端銷售冷暖,經營者就要調整決策。」施振榮切身體驗,「和台灣人工作態度最大的不同在於,歐美人覺得把份內工作做好就可以,若中途情況有變,反正虧錢是老闆股東的事,台灣人則會把公司的事當自己的事,24小時緊盯全球各種情況。」他老神在在地說,「台積電美國晶圓廠,還是要台灣人去盯。」46年前從買賣計算器起家的施振榮,一路遭逢多次景氣循環,每一次危機都是學習,對於去年這波電腦產業庫存危機相對淡定,自行車產業卻因此醞釀現金流風暴,施振榮不忘加油打氣,「那個產業第一次遇到!」「景氣不好時,該思考如何少損失一點;景氣好時,就要多爭取一點,才能不斷循環下去,台灣就會愈來愈強。」
粗心爸「弄丟13萬錢包」 暖警細心尋回被讚爆
宜蘭一名41歲的劉姓男子,2日南下高雄時,不慎掉落裝著13萬元現金及鑰匙的藍色錢包,劉男心急如焚跑到派出所求助,女警調閱相關畫面,都一無所獲。劉男隔日回宜蘭時,與妻子解釋,也準備認列損失。最後在女警不斷循線追查下,終於找到拾獲錢包的路人,並通知劉男領回,劉男昨日晚間在網上發文「謝謝你們鍥而不捨的追尋,我們全家真的萬分感謝。」劉男錢包內裝13萬現金及8把鑰匙。(翻攝照片/崔正綱高雄傳真)三民二分局鼎山派出所羅姓女警在2日時,受理劉男稱從宜蘭南下高雄要購買機車,經過大順二路時,突然驚覺藍色錢包不翼而飛,疑似在騎車時掉落,立馬返回尋找,卻遍尋不著,因包內有新臺幣13萬元現金,才會到鼎山所尋求警方協助。劉男報案後,也在臉書社團「高雄大小事」發文求助,稱包內有10多萬現金及8把鑰匙,求網友幫忙協尋,而網友紛紛留言提供線索和祝福與鼓勵。 劉男錢包掉落地點。(翻攝照片/崔正綱高雄傳真)最後在警方鍥而不捨調閱相關監視畫面,在掉落現場旁一間輪胎行監視器畫面中發現不久後有一名男子,路過時將錢包拾走,16日找到該名男子,男子坦承將錢包占為己有,錢跟鑰匙等物還在包內。羅警致電通知劉男領回,剛好劉男在南部出差,馬上跑到派出所領回錢包。清點現金時,發現少了約2萬元,而拾獲的男子否認花錢,但他的家屬願意全數歸還並與劉男達成和解,但男子仍依侵佔遺失物罪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事後劉男在臉書社團發文感謝,表示「這些錢是半年的貸款,也可以是孩子好幾年的教育基金。」劉男事後一直想酬謝員警,員警卻說「他們找回沒有在收這個的,要我好好收好這筆錢」。劉男最後請員警喝飲料來表達感謝外,還著手寫信寄到警政署來表揚員警辦事效率。
核四重啟公投未過 「建廠2838億」台電盼速認列損失
核四重啟公投未過後,當初建廠2838億費用如何處理將成焦點。台電內部希望能趁公投定案後盡速解決,不過經濟部表示,會先讓核四繼續資產維護,透過再利用,把資產極大化再說。據了解,目前內部有規畫「電費分年攤提」、「擬訂核四資產特別條例」、「發行特別公債」等至少三種方案,要如何處理,還須政策決定。針對公投後核四處理方式,經濟部表示,會督導台電朝價值極大化方向,與地方溝通,進行轉型再利用規畫。官員說,台電建廠2838億,沒有處理就還是資產,不會變成負債,台電可先繼續讓核四做資產維護,每年成本不高,等之後再決定處理方式。但是台電內部對於「繼續資產維護」並不認同,依據IFRS國際會計準則,當資產確定已無價值時,應一次予以認列處理,因此,這筆錢沒有理由繼續讓台電揹著。且每年留那麼多人力維護核四廠,無疑持續浪費,增加成本,應盡快認列為相關損失,不要再拖。台電先前與經濟部討論過幾個核四資產處理方案,包括「電費分年攤提」、「核四資產特別條例」、「發行特別公債」等,不過各有難度,至今尚未擬定確定採用方法。如果採電費分年攤提,扣掉資產設備出售與活化,剩下的金額打入損失。依規畫可分20、25、30年等不同年限,依此估算,每度電價分別要漲0.058、0.047與0.039元,每戶平均1年會多付156到228元。因事涉電價調漲,官方與台電都很忌諱。倘若訂定《核四資產特別條例》,讓土地不用返還原有地主,然後在原址改建新的火力或再生能源電廠,未來發電的收益,專款專用拿去打平負債,就不用反映在電價上,但是時程恐拉長到數十年。至於,發行特別公債洽特定對象去承接損失,也是一種解套方式,不過找誰或哪個單位來接有難度,還需研究。對於經濟部傾向把核四資產極大化,減少未來認列損失,有電廠人士表示,相關設備能利用的不多,加上這次公投把核四講得很不堪,會更加沒有賣相,增加回收困難度。
12月核四公投若未通過 台電負債2383億恐「全民攤提」
核四公投12月18日揭曉,如果過關得啟動重啟程序,如未過關,台電希望明年能啟動核四2838億的資產認列減損。按照程序處理,最快後年可以開始「分年攤提」到電價上。台電未估計電費分擔金額,但依20到30年轉嫁時間不等,粗估每戶每年平均要多156到240元。核四建廠花了2838億,台電2015年在前總統馬英九指示下進入封存,現在持續作資產維護,因此這筆投資尚未正式處理。台電表示,公投結果出來,除非是重啟,否則這筆資產確實要開始處理,進行認列減損。公司希望明年就可以走程序,但還是要看政府怎麼處理,台電才能進行作業。先前台電曾規劃,核四資產減損認列採分年攤提,有20、25、30年三種方案。依此每度電價分別要漲0.059、0.047與0.039元。以去年全國每戶平均用電近340度來說,攤到20年電費,每戶每月要多繳20元,拉長到30年,則可降到13元,等於一年每戶要多付240元、156元。但這是每戶均數,實際要看各戶用電多寡,像是工商業,大企業每年就可能多付數十萬元以上。不過台電內部認為,未來核四販售與活化部分設備仍可回收一些資金,扣掉之後才需要認列攤提。即使能明年提出,依照程序預估,也要到2023年才可能在電價上回收,如果立法院有意見,則會拖更久。核四原址輸配電線路都已建置,台電現在規畫是可以改建成「綜合電力園區」,在上面建置太陽能、風力等綠能,以及蓋一座燃氣電廠。如此部分設備仍可使用,也可減少認列損失。對於核四資產處理,台電發言人張廷抒回應,如果公投過,就是遵照院長先前說的走重啟程序。如果未過,確實有核四資產要認列,但如何攤提要再看上級單位意見。台電現在就是做好資產維護,以利設備以後能賣好價錢,減低認列金額。
打掉重練 國泰金投資印尼一次認賠140億
打掉重練。國泰金控10日宣布,子公司國泰人壽轉投資持股約37.33%的印尼Mayapada銀行,因為一授信戶捲入當地國營保險公司弊案,遭檢調起訴牽累,加上全球經濟衰退衝擊,及金檢缺失被印尼官方要求增資等,讓Mayapada銀行面臨經營壓力,國泰金在經外部評估後,決定一次認列所有投資損失,即新台幣140億元,讓投資歸零,一切重來。但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強調,並未放棄此投資,仍是在評估後續的投資架構,與印尼政府密切討論各種可行方式;李長庚亦表示,會從此案討論運作機制如何改善,印尼必須特許,外資投資銀行持股才能逾50%,是否成為Mayapada銀行的控制性股東,李長庚表示,會謹慎評估。國泰金強調,基於穩健原則決定修正國壽2020年上半年Mayapada銀行應認列「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損失」,為稅前新台幣140億元,扣除原本在6月已認列損失約52億元後,再增加認列損失88億元,因此國壽上半年稅後獲利由263.9億元調整為193.5億元,國泰金上半年稅後獲利亦從392.9億元,調整為322.5億元,每股獲利仍是有2.15元。同時因為國壽7月現金股利入帳,在增提外匯準備金30億元後,單月稅後獲利仍有122億元,累計前7月獲利315億元,國泰金前7月稅後獲利則為469億元,每股稅後獲利3.23元。國泰金強調,國壽財務體質強健,截至今年6月底,扣除認損金額後的淨值為6,174億元,此一損失尚在可承受範圍內,國壽累積前七個月合併稅後淨利達31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尚有增長29%,雖然國壽認列上述投資損失,但仍在與印尼政府當局積極討論是否參與該行之體質改善計畫,相關計畫細節及投資架構尚待最後確認,未來若欲參與仍須於完成相關法定程序,並取得台灣及印尼兩地主管機關核准後,始得進行。
國泰人壽百億投資印尼銀行遇「重大詐貸」
國泰人壽參股的印尼銀行Mayapada遇重大「詐貸」?保險局15日表示,據國壽通報重大偶發事件,是Mayapada銀行的某一授信客戶捲入印尼當地投資弊案,影響存款戶信心,造成存款流失,印尼金融監管局要求Mayapada銀行的控制性股東、即印尼國信集團增資。保險局表示,目前看不出是被詐貸,只是單一授信客戶捲入投資弊案,被檢調起訴,可能影響還款能力,同時銀行也因此消息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存款流失,被印尼金管局要求增資。國壽參股Mayapada銀行37.33%,並非控制性股東,也未被印尼金融監管局要求增資,但保險局組長蔡火炎表示,國壽有在評估是否要增資Mayapada銀行,雖然印尼限制外資持股銀行最多不逾40%,但據印尼其他案例來看,若當地主管機關同意,國壽有機會以個案核准方式,持股Mayapada超過50%,即獲控制性持股。但保險局上次核准國壽二階段提高Mayapada持股到40%,目前已投資新台幣133億元,占股37.33%,若要逾40%,蔡火炎說:「國壽就必須依國外投資管理辦法,向保險局申請提高持股及投資金額。」蔡火炎表示,2019年底Mayapada銀行稅後獲利5千多億印尼盾(約合新台幣8億多元),即國壽投資這家銀行仍是有獲利,同時Mayapada到6月底資本適足率仍有17.1%,是因為這次的授信客戶弊案,才被印尼金管會要求增資。蔡火炎指出,若此授信出現損失,國壽會依規定認列損失,但依國壽投資金額133億元來看,這筆損失仍在國壽可承受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