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舒博
」 許舒博 商總 電價 經濟部 理事長民眾提議颱風過後放「修復假」 商總理事長反問:你沒去搬樹要什麼假?
康芮颱風過境帶來強風豪雨,全台各地傳出路樹倒塌、屋頂鐵皮掀飛等消息,民眾第二天一早上班有如在跑「障礙賽」。有民眾提出,颱風過後可以多放一天「修復假」。對此,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災後修復是養工處、新工處等養護單位在處理,「你又沒有去搬樹,你要什麼修復假?」並稱民眾一講到放假就很開心,這對整體經濟環境並不是好事。康芮颱風過境為全台各地帶來強風大雨,1日恢復上班後,在北北基等都會區造成許多樹木傾倒、招牌或屋頂鐵皮被吹落路面,導致交通受阻。民眾1日一早冒雨上班上學,不管開車、騎車甚至步行都十分困難。不少民眾抱怨政府應該先清理完路面,再讓民眾上班上學,就連北北基3市的市長臉書帳號上,都有不少民眾留言抱怨批評。不過,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在1日出席商人節大會暨金商獎頒獎典禮時表示,路樹倒塌是由養工處、新工處等養護單位的專人在處理,民眾又沒有去搬樹,要放什麼修復假?他還表示:「這個社會大家都要努力工作,而不是說放假好像大家很嗨,對整個企業、經濟環境也不見得好。」許舒博還表示,企業有各自支薪方式,輕易喊放假,很難一體適用,若民眾家裡真的因天災受損,那就跟公司請假,說今天不上班要整理家園,相信沒有雇主會刻意刁難。但若家裡沒事,就不要跟著人家喊放假,「你說人家都有放,我們要全部一起放,不要這樣。」
商總哀號服務業缺工難解 何佩珊喊移工不是萬靈丹
勞動部長何佩珊29日表示,台灣「缺工」成因複雜,問題並不是單靠「引進移工」能當萬靈丹解套,也不是「低薪」能將問題一言蔽之,必須多管齊下處理,跨部會解決缺工的結構性問題。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商總)29日舉行「服務業缺工座談會」,會中共有超過40個商業同業公會代表及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共同出席,席間大篇幅地關注缺工議題,理事長許舒博便在會中批評,缺工沉痾已久,已經影響經濟發展,但講了很久都一直得不到重視,實在沒有時間了,希望政府在2024年底前能夠給出有效解方,或許引進移工、提高外籍生來台就學、提高留台就業的誘因,還有調整變形工時、增加加班時數等,都是解套方案,不要像現在原地踏步,一路把問題拖到2025年。許舒博說,服務業中的每個業態都很缺工,只是具體數字很難精準統計,不少基層工作是國人不願意做的,但就是有這些民生需要,只能以開放移工,解其問題,不要為了政治正確而放著不敢碰。對此,何佩珊強調,缺工成因複雜,包括少子化、服務業的產業結構及其勞動條件、薪資吸引力,甚至於COVID-10新冠疫情期間,新型外送平台等彈性工作興起,還有疫後經濟復甦釀成的「全球搶工潮」,都可能導致缺工,不是歸因原因可解。她說,勞動部有責任協助企業面對與解決缺工問題,未來在維護、提升勞動權益的前提下,會持續尋求跨部會合作解決缺工的結構性與各類型問題,這也是勞動部長期以來努力的方向。
電價漲幅比菸草製造高醫界炸鍋!經濟部政策急轉彎 醫院診所餐廳凍漲
不敵八大醫界團體壓力,電價調漲政策大轉彎。經濟部3日宣布,中大型醫院診所、餐廳、花蓮旅宿業等三大類行業電價凍漲,菸草製造業取消減半優惠,調漲14%,併同10月16日電價調整實施。經此調整後,台電估計再虧數十億元,將爭取由衛福部出錢、彌補向醫院少收的電費。10月16日電價產業調整表。經濟部周一宣布,10月16日起,一般工商業電價調漲14%,包括中大型醫院、百貨公司與旅館,僅有民生產業及用電量與值產較去年衰退的艱困產業,可以凍漲或調幅減半為7%。八大醫界團體聯合發表聲明反對,哀號經營成本壓力大增,呼籲政府補助。衛福部2日尚稱,明年不分醫療等級,都不會編列預算補貼電費。但有醫生痛批菸草製造業享有電價優惠,醫院卻無,「救命的竟比不上賣菸的」。醫界的訴求得到政府回應,電價起漲有了政策大轉彎。經濟部表示,考量民生及公共利益,已請台電恢復菸草製造業漲幅,而醫院診所、餐廳、花東旅宿業,則予凍漲,相關調整會送請審議會委員書面確認。原本這次調整電價,75%小診所並未調漲,主要是25%、計有1250戶的大型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要漲價,現在均凍漲。餐廳則不分大小全凍漲,花蓮旅宿業一併免漲。經濟部最新說明是考量醫療、餐廳與民生物價相關性較高,所以改為不調。小商店、小餐飲店本來就不調整,而菸草製造業雖符合用電及產值衰退的優惠電價標準,但為避免引起鼓勵吸菸、違反國家衛生健康政策疑慮,調幅從7%恢復為14%。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既然是考量民生,公司會遵照辦理。可是醫院的主管機關是衛福部,台電一貫主張就是回歸各事業目的主管機關補貼,因此會請經濟部協調,採一致原則由公務預算負責。經濟部能源署發言人李君禮強調,會比照社福、學校、農漁用電,再行與主管機關協調預算編列,由政府內部協調。對於大型餐廳電價凍漲,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大型餐廳同樣是與民生有關,維持不調很合理。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感謝政府重視醫界的財務韌性,聽到醫界的心聲,快速地給予回應,避免「健康台灣」淪落到「菸草台灣」。
時論廣場/電價漲不停 通膨壓垮人民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自10月16日起調漲電價,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平均調漲幅度12.5%、最高上漲14%,引發國人對通膨再起的憂慮。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日表示,已指示經濟部與台電在尊重審議委員會的前提下再做細部了解,並與產業界溝通。莫非是暗示電價調漲還有轉圜的空間?同一時間,颱風山陀兒來勢洶洶,據北農報價,蔬果已全面漲價,每公斤平均批發價為63.8元,創5年新高,1顆高麗菜飆到480元,消費者大喊吃不消,若颱風後續造成產地災損,菜價恐怕還會再走高;如今又有電價調漲的因素,可能更進一步帶動電價上揚,讓民眾惴惴不安。儘管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呼籲,餐飲小店家、小商店等「不要漲價」,不然會造成通貨膨脹,但這種要求並不合理,畢竟就算小攤商這波電價沒有調漲,但他們也會遭到上游原材料上漲的波及,小本經營又不是在做功德,怎麼能夠不反映成本呢?為彌補台電的虧損,經濟部除了連續調漲電價之外,還持續撥款補助。但從台電提供的數據來看,這兩個措施似乎都沒什麼用。近3年來國內工業電價經歷4波調升,平均工業電價由2021年平均每度2.58元一路調升至4.29元,累計漲幅為66%,用電大戶漲幅更驚人。此外,民進黨政府連年編列預算撥補台電,2022年台電通過增資1500億元、2023年《疫後條例》撥補台電500億元、稅收超徵撥補台電1000億元,目前行政院仍有2千億元撥補台電預算在立法院進行審查。其中,第1筆1千億元是今年的追加預算,目的是讓台電能夠在今年度損益兩平。原本賴政府是計畫如果這筆預算過關,10月就不調漲電價了,不過,顯然經濟部已經等不及了,預算還未審議,電價先漲了再說;第2筆1千億元的撥補則是要用來打銷台電的累計虧損。台電累計虧損至2023年12月底為3826億元,但到今年7月則已高達4348億元,短短半年又增加逾500億元。台電的虧損就像是個無底洞,撥補款陸續到位再加上一直猛漲的電價也無法有效改善財務,台電難道不知道,虧損問題顯然不是靠補破網式的補助再加上年年漲電價就能解決的?!為什麼一直靜默不語,放任不懂電力的高層胡作非為、拖垮台電和台灣?台電問題的嚴重程度顯然遠遠超過賴政府高層的認知與想像,出身產業界的經濟部長郭智輝當然深知業界的焦慮,學有專長的政府相關專家和顧問們多多少少也應該聽聞台灣電力與能源政策對產業發展與民生造成的難題甚至困境,為什麼沒有人能夠放下對個人官位、利益與顏面的矜持,勇敢地告訴總統賴清德、閣揆卓榮泰,台灣的電力能源政策必須改變!經濟部老是洗腦民眾台灣電價很低廉,言下之意,漲價有理。然而,先不論如今台灣的電價是否還是數一數二的便宜,須知電價攸關民生與產業成本,長期維持平穩才能令人民安心生活、讓產業放心經營。近3年來,產業電價調漲近7成、民生電價也漲了近4成,這已構成重大不確定因素,加上淹水地震等各種天災,人民的生活愈來愈辛苦,再這樣下去,台灣真的會走到山窮水盡,到時人民恐怕也要揭竿而起了!(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漲定了!工業用電10/16漲12.5% 商總籲「這產業」不可轉嫁
經濟部9月30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由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宣布,這次民生用電不漲、產業用電平均漲12.5%,調價後產業用電平均價格為每度4.29元,大約影響CPI約0.15個百分點,但食品相關等民生內需產業凍漲,新電價將於夏月電價結束後的10月16日開始實施,今年約可因此多補進150億元。因台電目前電價未足額反映成本,審議會綜合考量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決議本次住宅、小商店(約1,452萬戶,占95.2%)累進電價各級距不調整,未調足部分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民生內需產業方面,食品產業,含加工及零售、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商及超市等凍漲;農漁、幼兒園至大學及社福團體漲幅部分由事業主管機關循年度預算程序編列支應。儘管全國工業總會與工商協進會事前多次表達目前全球景氣不確定性逐漸提高,近期內勿再調漲電價,但經濟部表示,目前台電公司每賣1度電就虧損0.4元,為落實使用者付費,調整產業電價12.5%,調價後產業用電均價為每度4.29元,仍低於主要出口競爭國家韓國的工業電價。但產業若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凍漲,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未達15%者,及用電衰退未達5%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減半調幅為7%,以緩和電價調整對產業影響。連錦漳表示,這次會議共識很高,也有不少人提到,建議台電做低碳電力,以及電網韌性、燃料購置成本、節電等。台電總經理也允諾會帶回去做討論。有記者問到目前國際能源價格已經跌下來,為何還漲價,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今年震盪幅度還是比俄烏戰爭前高。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因為這次會議提到重視經濟、更要顧民生,所以食品加工、零售、批發,以及傳統市場與超市超商等都是凍漲,而漲價的工業用電大多是外銷產業,所以不會直接轉嫁到台灣的消費者,所以「拜託店家不要找理由把物價拉高、造成通膨,如果店家還是故意漲價,下次審議就會放開讓它們漲。」
拍板了!電價4月起一般家庭漲5% 用電大戶漲25%「蠻痛苦的」
經濟部22日舉行202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上半年、也就是4月至9月的電價費率,這次平均電價調漲約11%,調整後之整體平均電價為每度3.4518元,將於4月1日開始實施。這次在民生用戶上採較低調幅,級距愈高調幅愈高;民生基本用電的住宅330度以下、小商店700度以下電價調幅3%,住宅331到700度、小商店701到1500度電價調幅5%,住宅701到1000度、小商店1501到3000度調漲7%,住宅用電1001度以上、小商店3001度以上調漲10%。不過經濟部提到,最高調幅的10%,只有超出的那1度才會用調幅10%的費率計算。經濟部評估,此次電價調整對民生用戶的影響,每月用電700度以下者占93%、約1250萬戶,小商店每月用電1500度以下者占84%、約76萬戶。產業用電部分,考量不同產業經營狀況,2023年下半年用電量正成長產業調幅為14%,用電量持平或衰退未達10%產業調幅為12%,衰退10%以上產業調幅為7%,以減緩對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另外,針對產業用電大用戶,以及網路資料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IDC)高用電者,用電量5億度以上且兩年用電平均正成長公司者,以及用電量0.5億度以上之網路資料中心,依用電量規模調漲15%到25%。農漁、學校、社福團體本次則維持電價凍漲,而本次調幅減半及凍漲的產業,會在下半年提報審議會檢討。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會後表示,農漁業、學校、社福團體等凍漲應交給各部會處理,不能老是讓台電承擔。工總副理事長林明儒表示,這次的漲幅「其實蠻痛苦的」,產業界了解為什麼要漲電價,但應該要考慮電價、排碳和供電穩定度這3方面對產業的影響,建議能源多元化,重新考慮核電。
台灣4月電價漲定了!民生用電330度傳漲幅縮至3% 產業傳平均漲15%
台灣4月電價漲定了,22日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召開,已拍板定案!稍早會議結束後,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受訪指出,希望調漲過程兼顧民生議題,因此他建議增加級距,家庭330度以下、一般中小店鋪700度以下僅調漲3%,來降低衝擊;工總副理事長林明儒則透露,產業界平均調漲15%,最高則為25%,將影響產業競爭力。詳細調幅仍待稍晚記者會說明。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認。(圖/商總提供)許舒博希望電價調漲過程兼顧民生議題,,「所以我具體建議,家庭用戶多拉一個級距,330度改成調漲3%,用電330度以下,這部分應該稍微調漲3%,不要到5%」。許舒博並指出,「那一般小店家,從原本1500度調漲5%,改成多拉一個級距,變成700度以下調整3%,來降低衝擊,因為中小店鋪他直接調漲,也是會影響民生物價」,上述後來主席也裁示都接受。他認為,農漁業、學校、社福團體等凍漲應交給各部會處理,不能老是說砍台電的,各部會應該要該補助就補助,而不是要台電來補助,這部分我們會建請政府編列預算,來減少台電損失另外,工總副理事長林明儒則表示,台電虧損,產業都能理解要調漲電價,但關心「電力單價」、「排碳係數」和「供電穩定度」3方面,工總建議能將能源多元化,將核能納入。至於整體漲幅能否接受?林明儒坦言,「這其實是滿痛苦的」,代表產業界來開會、產單漲價責任,電價漲幅平均15%,對產業有成長性,用電大企業有到25%,都應該要審慎評估。
4月電價擬調漲!經濟部爭取補助 盼漲幅壓在12%以內
電價下周就可能確定漲幅。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首場工作小組12日召開,僅由台電報告基本財務虧損、各項績效自評指標等,預計今、明兩天會一口氣開完最後三場,目標22日前正式召開電價審議會敲定漲幅。經濟部目前仍希望向政院爭取到1500億元,把4月電價漲幅壓在12%以內。由於行政院歲計賸餘(超徵稅收)撥補,牽動電價漲幅,因此台電是準備1000億與1500億元兩套不同漲價備案。前者補助較少,經濟部會協調中油降低天然氣價協助,電價平均漲幅13%至15%。後者金額較多,則可把幅度壓在10%到12%間,目前以此為目標。對於政院補助金額,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政院撥補多少還在試算中,尚沒有結論。至於電價費率審議會正式召開前,通常會開4次工作小組會議,由工商團體、學者專家等,就各項參數、燃料成本檢視,因資料非常多,需要花時間了解。經濟部並指出,13、14日兩天,會密集把剩下3場工作小組開完,大概討論燃料走勢、各項成本估算。預計下周五前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敲定電價調整方案。商總理事長許舒博12日表示,以台電目前累計的虧損已經達到3000多億,至少要撥補2000億元,不過實際金額仍要看行政部門之間的溝通結果而定。許舒博表示,首場工作小組會議主要討論能源成本的報告案,沒有實質進度,整體電價方案還未有結論。與會的代表則表示,這次會議只是「走個過場」,台電提供的「嚇死人」的漲價方案根本不算數。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電力的轉型及能源如何多元性,應該回歸科學面,少一點政治口水。台積電到日本九州投資,也是看中當地水力、核能等能源優勢,日本的作法可提供給台灣參考。
台電虧太大! 能源專家估:電價恐漲10%
燃料成本居高不下,台電發電成本大於售電成本,以致於去年大虧1985億元,看守內閣期間,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3月召開,引發外界關注電價是否調漲,經濟部18日表示,會按審議會決定。能源專家梁啟源認為,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所組團隊最可能的做法是,電價調漲10%左右,政府再發公債幫助台電增資,避免台電破產。依台電最新數據,發電成本每度3.9158元,平均售電價格為3.0852元,相差逾0.8元,等於賣一度虧一度,台電勢必會爭取漲價。據了解,台電近期會將發電成本、燃料走勢、建議漲幅等提報電價費率審議會工作小組會議,小組討論後,農曆年後提報方案至電價費率審議會。官員表示,昨日經濟部預告的113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已調降太陽光電躉購費率,預期民間發電直接售給業界數量會攀升,降低台電採購成本。2022年民間綠電售予業界為11億度電,去年攀升至17億度電,預期今年進一步增加。梁啟源分析,近1年來國際能源價格回落,台電之所以虧損更嚴重,主要是台灣能源轉型過程中,補貼燃氣;只要執政黨主張能源結構持續,且維持補貼政策不變,今年電價一次漲50%也彌補不了台電的虧損。台電累計虧損已高達3820億元。工總表示,台電2023年度虧損這麼多,應該要檢討能源政策,是否要停止使用核能,讓生產成本攀升。工總並指出,如要漲電價,希望政府能夠做到公平,不要只拿製造業、用電大戶開刀,應該工業、民生一起調整,才能達到節能、省電的政策目的。工總也擔心,現在面臨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緊張,景氣尚未完全恢復,如電價大幅調升,甚至連2023年度凍漲的部分一口氣調漲,恐怕衍生通膨疑慮,民眾生活會更加困難。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希望電價不要調漲,若真的要調整,就應全民一起調,調幅不要過高,幅度在5%以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透過漲電價來彌補台電損失,等於是「全民埋單」,有必要了解台電為什麼會虧這麼多,是不是能源配比出了問題。
大選前老闆五憂2/太陽花運動後台灣簽無FTA 大老盼:兩岸先「止戈化談」
「台灣真的有準備好要進入世界的區域經濟組織了嗎?」多位企業大老無奈向CTWANT記者訴苦,政府總是說有跟企業界討論,但問起來發現大家對於政府的進度一無所知,業界也無法進行準備。台灣以國際貿易為主業,出口占GDP超過65%,加入區域經濟組織,以及與其他國家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就能取得關稅優惠,以2010年的數字來看,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額為1148億美元,占台灣對外出口的41.8%,加上大陸13億人口的勞動力與消費市場,當年馬政府簽訂ECFA,就是想先出口到大陸、加工製造後,利用大陸的「朋友圈零關稅」出口到其他國家,然而2014年太陽花運動後,兩岸停止協商,迄今全球巨型FTA如火如荼展開,台灣都被拒於門外。尤其9大工商團體在2023年11月底邀請三黨總統候選人面對面座談後,12月15日大陸官方宣布台灣對大陸出口採取貿易壁壘,並在21日片面中止ECFA的12項石化產品關稅優惠;事發後,府院口徑一致說「這是中國介入選舉的表現」,網路名嘴也推波助瀾,明示、暗示大陸市場和傳統產業不重要等,讓各大工商團體傻眼及跳腳。CTWANT記者整理,三組總統候選人對加入區域經濟組織陷入膠著的議題,政見方向大相逕庭,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表示,中國把路堵住,我們就走另外一條路,也就是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反而認為CPTPP入會標準太高太難,應該跟中國談判、選擇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則說,當選第一天就重啟兩岸對話,「做臺商強力的後盾」,CPTPP和RCEP這兩個都要盡快參加。當前國際產業鏈碎片化,各國拉幫結派,簽訂FTA享受關稅減免,而台灣仍是「貿易孤兒」。「『止戈化談』,就是我們與老百姓一切的期望,」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在三場總統候選人座談會的第一場,就開宗明義表示,兩岸關係需要和緩,才有機會向其他國家簽署FTA。兩岸會不會打仗,成了外資投資前的疑問。(圖/新華社)「我走到哪裡,大家都問我同樣的問題,就是兩岸會打仗嗎?」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說,就連外國朋友想投資台灣,也面臨這個問題,問他臺灣到底是不是一個安全穩定的地方。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中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岸經貿密不可分,維持兩岸穩定發展,對於臺灣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於任何政黨的候選人都是不能迴避的重要議題,也應協助產業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對外積極洽簽經貿協定。對此,侯友宜說,當選第一天就會重新啟動兩岸交流對話機制,最快啟動的就是大陸觀光客、大陸學生來台,增加兩岸直航航站,「不希望來的是戰機,而是客機、商機。」並在4年內完成進入CPTPP目標,RCEP也是盡快啟動,跟工商業界探討相關議題。賴清德則表示,兩岸應該藉由對話取代對抗,但「比較可惜的是,今天因為中國設定了很多前提,才造成兩岸關係沒有辦法持續。」他說,中國把路堵住了,此路不通,我們走另外一條,而且能走得更成功。」並表示CPTPP的相關措施已經準備好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認為,兩岸關係其實是太平洋的兩岸,也就是中國與美國。(圖/黃耀徵攝)柯文哲則說,兩岸關係其實是太平洋的兩岸,也就是中國與美國對抗架構下的台灣問題,所以他會保持「緊張但不是太緊張」的平衡點,中國想聽什麼話就講給他聽,該合作就合作、該競爭就競爭;比較特別的是,他把重心放在選擇加入RCEP,所以他當選後的第一件事是組聯合政府,第二就是跟中國大陸溝通。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台灣如何突圍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已是迫在眉睫。「我們已經全球布局,可以就近調度,但其他的中小企業會很慘。」一位傳產企業大老與CTWANT記者私下聊天時,語重心長地說,「你知道中南部已經有很多小廠關門了嘛,很多都是我們的老客戶,看了真的很心酸。」
陸突襲式拍板台灣貿易壁壘屬實 台商盼:「政府趕快和談有智慧化解」
中國商務部原本預計在明年1月12日的總統大選前發布「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但12月15日突然由大陸官媒曝光,表示官方已定調貿易壁壘一事「屬實」。對此,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表示,雙方都是WTO會員,我方隨時準備好在WTO平台上解決貿易爭端;台商表示,提早發布是為了有和談的空間,希望政府有智慧地化解這關,而不是流於口水戰,導致最嚴重的局面發生。中國商務部突襲式宣布,認定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且已實地調查,確認台灣政府限制大量大陸產品輸入、且範圍持續擴大,截至2023年11月底,共對大陸2509項產品禁止進口;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隨即接棒表示,支持相關主管部門最終調查結論,會依相關規定研究採取相應的措施。由於朱鳳蓮提到,這不符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關於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違反ECFA有關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條款,損害了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同時也損害了台灣消費者利益。這是否表示會暫停ECFA早收清單的優惠關稅,引發業者恐慌,工商協進會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希望政府審慎應對,兼顧「公平貿易」與「維護我國產業權益」原則,持續與對岸善意溝通,化解雙方歧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業者已預見會有今天的結果,業界積極進行因應措施,希望政府不要只堅持一種方式對話,應該以多元或者備案的方式,積極與對方溝通。據大陸《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若調查結果認定存在貿易壁壘,大陸商務部會進行雙邊磋商、啟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或採取其他措施。台商透露,還有協商的機會,沒到最後一步,但若放任不管,或繼續隔空對吵,業界擔心會演變成最壞情況。台商表示,由於前幾天被大陸定調為「台獨頑固分子」的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提到兩岸政策上,維持現狀是現階段最大公約數,但又提到要增加國防預算,這到底顯示台獨立場有機會鬆動、或是要走「小英路線」,所以這次官方提早釋放消息,可能也是要看民進黨派出的候選人怎麼應對。而關於經濟部提到要從WTO的平台來解決貿易爭端,台灣某產業大老嘆氣,大陸就是要你私下談,而不是走WTO這條路,第一這曠日廢時,過去台灣官員講過好幾次要用WTO的平台來討論,但根本沒下文,且台灣的確在很多產品上限制大陸的東西,若真要放到國際上來看,我們也站不住腳。上海涉台學者表示,商務部和國台辦還沒提到最後採取的措施,就是要看台灣當局的態度,他不諱言跟選舉有關,若是支持兩岸合作交流、願意進一步發展兩岸經貿關係,就會有探討問題的「空間」,為這次貿易壁壘案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陸委會鼓勵港澳生 畢業後留台發展實現夢想
陸委會與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自2023年下半年起舉辦多場台港民間交流活動,尤其關注港澳人士在台生活及適應情況。陸委會近日表示,政府不只在政策上持續支持港澳生留台發展,也鼓勵港澳同學畢業後留台發展,更希冀透過留台發展學長姐的力量與經驗分享,幫助學弟妹逐步實現夢想。據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5日消息,中華全國在台港澳大專學生聯合會4日舉辦北區幹部會議,陸委會港澳蒙藏處科長蔡孟潔與各校幹部交流時表示,歡迎及協助港澳生來台就學、關心同學在台生活及適應情形,是陸委會一貫的立場與努力;也鼓勵同學畢業後留台發展、實現自我。消息指,陸委會及策進會已辦理「2023港澳學生留台就業創業座談會」、「台港澳職涯啟航培訓營」及「港澳生畢業留台工作評點制座談會」等系列活動,協助港澳生在台生活適應及未來人生規畫;另將與全台港澳學聯合作,共同辦理職涯探索、文娛體康、文化交流及關懷在台就讀港澳高中生等相關活動。據統計,過去5年多來,有將近5萬多位港澳人士獲准來台居留,8600多人獲准定居;111學年度在台就讀博碩士及學士的港澳學生人數也高達1萬1189人。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日前表示,陸委會將持續透過交流互動及經驗分享等多元方式,協助港澳朋友在台安居樂業。陸委會自2023年下半年起,舉辦多場台港民間交流及系列講座活動,譬如足球交流賽、台港澳學生金門體驗營、香港電影展,以及身心健康講座等。與此同時,策進會亦曾委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率多家台灣食品業者赴港,拜會香港貿發局及大型餐飲集團等,推進台港經貿交流。2021年5月,香港官方駐台的「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宣布暫停運作,讓台港官方互動停擺;近期動態反映陸委會對港工作重點,放在照顧在台港生。
基本工資明年調漲 企業年增260億元人事成本 憂助長通膨
勞動部拍板明年調漲基本工資,資方代表指出,原本認為調幅不超過3%,結果超出預期,製造業預估1年會增加260億元人事成本;工商團體表示,包含勞健保以及退休金等負擔,增幅將達到5%,業界憂心會再造成一波民生物價飆漲,引發通膨。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表示,昨日審議會中,有反映工業製造業不景氣的現況,總會的立場是贊成適度調整,但強調製造業已經連12個月出口負成長、連6個月工業製造業用電量下降,工業及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連續下降,今年第4季與明年第1季都不看好,顯示接下來的業績都不會太好。何語預估,此次基本工資調升後,製造業1年會增加260億元以上的人事成本。至於勞方喊出比照軍公教調薪,何語認為,軍公教不是全薪在調整,而是用點數基本薪調整,且軍公教的4%是好幾年才調一次,基本工資年年調整,這比喻不合理。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表示,基本工資不分規模全都一起漲,對於小型剛起步或偏遠的企業來說,衝擊是最大的。工總高層則表示,每年調幅都超過企業預期,大家協商就像是演戲一樣,今年又遇到選舉年,政府要討好勞工,資方只好接受安排。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憂心,基本工資調幅過高,業者無法吸收就只能轉嫁,恐怕造成新一波民生物價上漲,邊際勞工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工商協進會則指出,調漲基本工資將推升物價上漲,降低調薪效果,並造成企業經營成本升高,建議政府9月審慎研議是否調整電價、延長實施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以免助長通膨壓力,造成企業及勞工的衝擊。
基本工資再漲!預期將調升3% 工商團體盼月薪時薪脫鉤
勞動部昨日確定將於9月8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會,由於通膨嚴重,勞資雙方有共識調升金額,實際調升幅度則待開會討論決定,不過外界預期,基本工資將調升3%。工商團體認為,製造業今年較為辛苦,甚至很多勞工還在放無薪假,建議政府考慮月薪、時薪脫鉤,調幅不同。工總表示,現在出口已經連續11黑、第4季的訂單狀況預期也不會好,俄烏戰爭若不結束,明年經濟狀況恐怕也好不起來,要等到俄烏戰爭結束,糧食和石油可順利出口,通膨也才會趨緩,因此建議基本工資製造業不要超過2%,但是服務業像是超商、超市等打工族或者高齡者再就業比較多,時薪可以超過3%。工總表示,舉凡全世界也只有台灣是月薪,這是政治性經濟,而時薪、周薪才是社會性經濟,且是弱勢團體比較常適用時薪制度,為照顧這些群體,時薪調較高幅度,比較適當。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則表示,雖然基本工資明年可能只調漲3%,但之前已經連續7年都調漲了,不僅工資成本已經墊高,勞健保企業負擔部分也隨之墊高。中小企業中有製造業、服務業,今年景氣確實不太好,有些中小企業營運很辛苦,政府應該考慮讓有賺錢的企業調高基本工資,較辛苦、沒有獲利的企業可以暫緩,不要都「齊頭式」調整。此外,李育家也表示,國人的薪資大部分都有3萬元以上,調升基本工資的利益,國人大部分都享受不到好處,基本工資調升讓大部分都是移工享受調薪的好處。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未達2%,基本工資要調漲2%是不合理的。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也認為,服務業今年缺工,薪資大部分都超過基本工資水準,基本工資調高3%服務業尚可接受;但是製造業今年受到出口降溫影響,很多勞工放無薪假,政府也應該正視勞工放無薪假等問題。
基本工資擬調升 工商大老嗆:超過2%不合理
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將在9月初召開,調幅可能會落在3%、3.2%之間。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恐怕不及2%,基本工資漲幅超過2%就不合理,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表示,服務業缺工,基本工資調漲3%還可接受,但需留心調漲工資對製造業將造成更大壓力。企業大老對近期財經議題重要談話。(圖/吳靜君製表)對於基本工資調整,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日指出,基本工資的調整可以保障勞工朋友們最基本的權益,也要反映出台灣 GDP 成長的趨勢,相信審議委員們一定能做出最平衡的決定。惟林伯豐表示,企業有獲利,給員工加薪,這是必要、也是必然的,但經濟成長率如果不及2%,基本工資調幅不宜超過2%。他話鋒一轉,提出「現在企業更怕缺電」。林伯豐估算,現在綠電購電成本每度大約在5元、核電成本是1元、煤炭、天然氣大約3元。政府規畫綠電發展中沒有列入核電,台電可能會繼續虧損、營運恐出現困難,希望政府就台灣電力可朝永續、長遠發展規畫下去。他強調,讓台灣不缺電,核能可成為基載電力選項之一。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表示,目前服務業還在缺工,基本工資調漲3%還可以接受,很多服務業的薪資都超過基本工資,調幅3%對服務業影響不大;不過許舒博擔心,調漲基本工資對製造業壓力很大,在缺單之下,勞工無薪假的問題可能會日益嚴重。許舒博表示,今年前7月出口年衰退約17%,進口也衰退約20%,顯然景氣沒有預期那麼好。基本工資調整幾乎已經定案,但許舒博說,在出口冷卻、接單不順利之下,放無薪假勞工已經破萬人,政府在關心基本工資調漲時,更應該關注無薪假的問題。
碳焦慮上身1/「近152萬家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碳盤查!」 工總商總碳排大戶總動員「母雞帶小雞」
目前台灣碳盤查第一階段是瞄準大型上市櫃企業,全國160萬家企業約佔5%、僅8萬家,「還有約152萬家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碳盤查!」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告訴記者,進一步表示商總中有百工百業、計算碳排方式各有不同,碳盤查需要資源、資金,然而中小企業資源沒有大集團多,為要幫助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後續還要減碳,商總現正爭取成立碳盤查團隊,「夠把減下來零散的部分變成碳權放上碳交易所,讓業者有更大動能節能減碳… 是非常大的工程。」身在製造業第一線的工總理事長苗豐強3月率先表示,除了大企業及環保署目前所列管廠商之外,多數中小企業沒有碳管理能力、目前也只需要自主揭露,工總成立專案小組建立「碳盤查標籤」,協助中小企業對利害相關者回應、揭露組織主要溫室氣體排放量,這能分擔減碳壓力並降低費用,透過網路平台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填寫活動數據、上傳佐證資料,再由指定的第三方單位查證員進行線上查證、產出「溫室氣體方案查證總結報告」,工總審查就會核發碳盤查標籤,費用7萬元、可以用一年,較外部查證、輔導減碳就高達40萬元相對可負擔,已在3月開放,目前逾20家申請。 工總成立專案小組建立「碳盤查標籤」,分擔中小企業減碳壓力並降低費用,費用7萬元、較顧問公司收費平價。(圖/取自網路)台灣碳排大戶中鋼自2005年起配合工業局展開減碳預備作業,並以2018年為減碳基準年,訂下2025年、2030年較基準年減排7%、22%,2050年達成碳中和。中鋼向CTWANT記者強調,「若是出貨鋼條給下游螺絲、螺帽、扣件商,會標明碳足跡,公司內部有許多專家,『以大帶小』模式協助供應鏈上公司降、減排碳。」並與高雄臨海工業區內石化業、化學業及下游鋼鐵業等14家工廠互通能源,一半的水使用再生水。紡織業新光合纖經營決策委員會副主委羅時銓表示,碳盤查、減碳的終極目標是製造智能化、數位化,有預先規劃、按照進度走就沒問題;公司碳盤查起於8年前品牌開始要求,他形容,碳盤查就像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找出潛在高汙染、耗能之處,提早以優化SOP、更換設備,這也有助逐步提生產效率。中鋼出貨鋼條給下游螺絲、螺帽、扣件商,會標明碳足跡,公司內部有許多專家,以大帶小模式協助供應鏈上公司降、減排碳。(圖/報系資料照)除了碳盤查,工商協進會更關注碳盤查能量是否足夠,在碳交所揭牌前夕,公開提出建言,碳權交易的背後,最終目的是希望「碳排減量」,而排碳比例高達7成的「能源」首當其衝「希望政府加速潔淨能源開發,並克服低碳製程與碳捕捉與封存(CCS)瓶頸,建議政府持續提供包括資金與賦稅優惠等多元政策工具,協助企業規畫減碳路徑。」
中藥商行賄案纏訟15年 前立委邱垂貞判刑3年10月定讞
26年前中藥商公會全聯會涉行賄立委遊說修法案,檢方2008年起訴8名前任及時任立委,官司爭訟15年,2人死亡、5人無罪確定,僅存的「唯一被告」邱垂貞,歷經5次更審後,最高法院昨駁回上訴,依不違背職務收賄罪將他判刑3年10月,褫奪公權3年,沒收犯罪所得500萬元確定,已通知檢方啟動防逃機制。本案是因中藥調劑權1993年遭修法刪除,改成需要通過國家考試才能調劑。時任中藥商全聯會理事長的徐慶松,向地方公會募得3900多萬元,組成「修法推動小組」涉嫌向時任立委邱垂貞等人送錢遊說。立法院1998年通過相關藥事法修正案,但後來爆發立委收賄醜聞,2008年最高檢察署特偵組起訴8名前任及當時的立委李俊毅、趙永清、許舒博、馮定國、廖福本、邱垂貞、林光華、陳鴻基。一審只有廖福本、邱垂貞被判刑,另6名立委都獲無罪判決,台灣高等法院二審逆轉改判8名立委都有罪,之後案件在二、三審間來回,2013年最高法院維持高院更一審認定,將李俊毅、趙永清、陳鴻基判決無罪確定;廖福本因死亡,判公訴不受理。後來林光華、馮定國(已死亡)及許舒博也陸續獲判無罪確定;遭起訴立委中,只有邱垂貞歷審都認定有罪。高院更五審認為,邱垂貞知道中藥商公會送錢,是為了求他推動修法,他與中藥商公會全聯會成員達成收賄的意思合致,他收500萬與其職務上行為有對價關係,構成貪汙罪的不違背職務收賄罪,將他判刑3年10月,案經上訴,遭最高法院駁回定讞。
補班引發民怨…人事總處研擬5方案 明年連假「將傾向補班最少」調整
今年連續假期多,全年補班日多達6天引發民怨,人事行政總處研擬5種方案,將在今日行政院會報告「113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含彈性調整放假及連假規劃)」。據了解,將傾向「補班最少」的「僅小年夜彈性放假」方案。官員強調,實際結果仍要等行政院長陳建仁拍板。人事行政總處提出的方案包括:維持現狀、三節(春節、端午、中秋)加上清明與兒童節彈性放假、三節彈性放假、小年夜與清明節彈性放假、僅小年夜彈性放假等5種。人事長蘇俊榮日前表示,彈性調整放假行之有年,且自2013年訂定處理要點,已建立制度化機制,今年因彈性調整放假,導致補班次數達6次,各界有所討論,人總就各方意見研議可行方案。他指出,彈性調整放假議題攸關工商企業運作、交通運輸調度及金融結匯股市交易等問題,將邀相關部會研議,以民眾可接受的最大公約數進行檢討,等檢討結果出來,將可行性方案及113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簽奉行政院核定,依處理要點規定在6月底前公告。工總高層表示,連假多雖有助消費,但還要補上班,員工不一定喜歡,適當的連假會比較好。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服務業人力需要具有彈性,希望可減少連續假期,或者增加連續假期的調整彈性,降低衝擊。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希望盡量減少連續假期。他表示,為休連假而還要補上班,對於企業來說作業麻煩,如勞工想要休連續假期,有特休假可請。新北市旅館公會理事長曾美娟表示,連續假期太多容易讓旅客外流,若放假為3、4天或許對國旅有益,一旦放到5天則有可能變成旅客選擇出國,反而流失國內市場。她指出,國旅市場還沒有完全恢復,希望能透過假期平衡一下,若連假太多、太長,旅客一直流失不利於旅館經營。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說,站在企業主立場,補班日員工的上班表現較差,工作沒有效率,不如按平常的紅字放假,能穩定員工心情。
核二除役戰1/用電大戶高喊「延役+分階段調漲」 4月漲電價將拉高通膨「半年轉嫁客戶」
儘管民間出現訴求核二廠延役聲浪,但在政府「減核」既定政策下,核二廠2號機將在3月14日除役、不再發電,預計2025年核電歸零,面對能源轉型,電價勢必要調漲,對企業界而言,電價能夠轉嫁給客戶,最大的憂心是電力不穩定。不穩定的電力結構,對於產業發展、民生造成影響。能源經濟學家梁啟源建議「核2延役」,2018年公投通過以核養綠,繼續使用核電具有民意基礎,若國會同意,每年對台灣總發電量供應佔比超過3%的核二可繼續發電;台灣核電廠2014-16年運轉品質,在世界31個有核電廠的國家排第6名,超越日本、美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新春時也曾公開呼籲,核電廠延役、降低電價漲幅。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盼核電廠延役、降低電價漲幅。(圖/侯世駿攝)不過,能源轉型為既定政策。目前核電佔台灣總發電量超過10%,政府已規劃2030年再生能源比重將達30%、燃氣50%、燃煤20%,這次核二廠2號機除役,將減少電力供給3%、76.6億度,發電結構改變、考量去年台電虧損2675億元,經濟部將在三月下旬召開電價審議會。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電價上漲考慮面向為台電穩健經營,同時兼顧民生、物價穩定等。目前傳出方向為「產業、民生雙漲」,民生用電500度以下將凍漲,500度以上調幅逾3%,1,000度以上用戶則可能漲幅超過10%。也就是說,四月電價漲定,首當其衝的是中小企業,及鋼鐵金屬、紡織、水泥、皮革服飾等低利潤產業。面對電價調漲,法人估計對台積電這樣年營收超過2兆的企業,電力佔總成本比例不到淨利十分之一,記者訪問一家年營收約20億元的上櫃傳產公司,高層指出若是成本墊高,因為產品具競爭力,大約半年就可轉嫁給客戶,「造成影響不大」。絲織公會將協助會員努力以節能減碳、淨零碳排的解決方案優化製程。圖為弘裕紡織廠。(圖/陳柔蓁攝)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向CTWANT記者表示,希望電價能分次調漲,並搭配補助方案與節能教育,「希望顧及產業本身也在進行升級。」針對四月調漲電價,絲織公會向本刊表示,「電價去年才漲15%,今年又繼續漲,今年還在去化庫存,成本增加恐對獲利造成影響,公會將協助會員努力以節能減碳、淨零碳排的解決方案優化製程。」有權參加電價審議會的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政府態度是電價這次一定會調漲,但希望考量漲幅、範圍,通膨也對基層民生造成壓力,他爭取越弱勢產業不要被漲到,500~1000度用戶不要調漲。
電價漲3成? 工總促產業、民生一起漲
經濟部本月即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外傳電價可能調漲3成,工商業又要被課以較大漲幅,對此工總昨提出產業民生一起漲、民生用電超過四口之家標準線調整,以及分階段調整等3大建議。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電營運、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等各方面都會在審議會中考量。電價調整工商團體陸續表達意見,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電價要與能源政策一起檢討,否則工商業界接受漲價,不檢討能源政策,未來可能會繼續調漲。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指出,調漲電價反映成本,是合理也是不得已,但盼能有公平的做法,並且也要研議配套措施,例如大宗物資減免稅也是方式之一。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高端的民生用電可以適時反映用電的成本、調漲一些,但是小吃店等與外食族生活息息相關,建議仍先不要漲。工總祕書長陳益民昨日提電價調整看法,首先認為,產業與民生電價應該一併調整,去年只針對產業、用電大戶調整,但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來看,民生用電也要一起漲、大家一起努力。工總認為,不宜一次調整幅度太大或一次漲足,可以分階段、分多次調整。去年7月高壓與特高壓產業用電調整15%、豪宅用電1000度調漲9%,平均調整8.4%。一次大幅調整,對於物價、通膨的衝擊大,而分階段調整可降低衝擊外,若燃料價格下滑的話,電價也可適時反映。至於民生用電的調整,陳益民表示,可考慮四口之家平均用電或設一個基準,一般四口之家平均用電量多少,如每月300、400度,超過的再漲,才不會造成一般家庭負擔,先前訂家庭月用1000度以上才漲戶數真的太少。國民黨立委廖婉汝表示,撥補500億給台電,大家都很贊成,但能源政策有問題就必須檢討,這些都是民生問題,希望做到民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