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煌
」今年腸病毒恐大流行!醫提醒「1疾病」長很像 10大症狀曝
「今年腸病毒可能會大流行,務必小心。」小兒科醫師許志煌近日在臉書發文示警,呼籲家長應帶家中小孩施打腸病毒疫苗,另提醒有種疾病常常會和腸病毒混淆,那就是「皰疹性齒齦炎」,其主要有高燒、孩子牙齦紅腫潰瘍,輕碰就流血等10大症狀,因為和腸病毒症狀類似,初期恐無法正確判斷,因此提醒家長多加留意。許志煌醫師近日在臉書粉專《許志煌兒科診所》發文示警,「今年腸病毒可能會大流行,務必小心。如果可以施打腸病毒疫苗,預防71型感染,可以減少腸病毒重症的機率。」他還提醒「皰疹性齒齦炎常常會和腸病毒混淆,我最近在門診也時常發現。」他解釋這是疱疹病毒感染所造成,1年4季均可發病,和腸病毒感染「不一樣的地方」,皰疹性齒齦炎發作的位置,大多在口腔的前半部,同時會造成牙齦發炎,以及口腔黏膜、牙齦、舌頭、嘴唇的破損以及流血。許志煌也列出疱疹性齒齦炎的主要症狀,包括「高燒、孩子的牙齦會出現紅腫潰瘍現象,輕輕接觸就會流血,口腔潰瘍非常疼痛,無法吞咽、流口水,往往因無法進食而造成脫水的現象。同時伴有口腔惡臭,以及頭頸部淋巴腺腫大。」許志煌續稱,皰疹性齒齦炎其實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這一點和腸病毒支持性療法大大不同。「有時候,和腸病毒的症狀有點類似,在初期無法正確診斷,請家長們要把這個疾病放在心裡。」
換季怪病1/半夜冷氣孔爬出「蟲蟲大軍」 一覺醒來冒出上百顆紅疹
澎湖日前爆發怪病,近千名民眾身上出現大片紅疹且奇癢無比,經過不斷追查,排除水質等因素之後,縣府衛生局初步推斷可能是「台灣黃毒蛾」幼蟲的體毛,隨著東北季風吹散而導致的接觸性皮膚炎。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在臉書PO文表示,自己與16名好友恰巧到澎湖玩,因此身體也出現上百顆紅疹,癢得不得了!但觀察癢疹出現的部位是從脖子到腰部,而且衣物遮蔽處、甚至腋窩都有紅疹,所以懷疑過敏原並非毛毛蟲的體毛,而更像禽蟎。小兒科醫師許志煌也曾與禽蟎交手,曾診治過好多個被禽蟎叮咬的小朋友,他在臉書指出,第一眼以為是跳蚤惹禍,但由於紅疹範圍實在太大,認為不可能都是跳蚤咬的,進一步檢查皮膚後確認元凶是禽蟎。許志煌解釋,若紅疹多出現在腋窩、脖子、前胸、肩膀和上肢的話,就可能是禽蟎叮咬。他說明禽蟎會寄生在鳥類身上,平常以吸食鳥血、人血維生,如果住家周圍的屋頂、陽台、窗戶、窗型冷氣附近經常有鳥類出沒,甚至有鳥窩,禽蟎便會透過冷氣縫隙或是通氣孔鑽入屋內,也額外提醒曬衣服也得小心。禽蟎吸食鳥血維生,所以只要是鳥類出沒的地方,都可能遭到禽蟎叮咬而瞬間出現上百顆紅疹。(圖/報系資料庫)其實禽蟎釀禍的過敏慘案非常多,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鳥」,許多患者的房間大多在陽台旁,或是房間內設有窗型冷氣,鳥類經常出沒而留下禽螨,當人類晚上睡得正香甜時,禽蟎就趁機悄悄從縫隙鑽入房間,再溜到被窩內叮咬人類皮膚吸血,接著皮膚會立刻大面積出現紅疹,數量會多達200~300顆以上,相當嚇人。另一個關鍵就是戶外曬衣服或棉被,李佳燕就懷疑澎湖民宿可能是在戶外曬棉被,所以許多旅客才因此中鏢,但她強調只是自己猜測,而她也已經致電澎湖縣衛生局說明自己的猜測,衛生局也承認過敏原應該不只有一種,可能是多種過敏原才導致這麼多民眾同時爆發接觸性皮膚炎。治療禽蟎叮咬與一般蚊蟲叮咬相同,通常採用口服藥加外用藥膏,如果真的很癢,醫生會使用加長效抗組織胺睡前吃,阻斷禽蟎來源。而且,人類並非禽蟎的宿主,就算吸人血也無法維持生命,所以日子一久就會慢慢死亡不再繁殖,但還是必須驅趕鳥類、或移除鳥窩,才能永遠杜絕禽蟎導致的皮膚過敏。
嬰高燒39度!手臂浮「詭異圓斑」 醫揭最棘手疾病:再拖變動脈瘤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學校維持停課,讓家長傷透腦筋,若再碰到小孩生病,恐怕會讓父母人仰馬翻。小兒科醫師許志煌透露,一名7月大的男嬰數週前發高燒,卻沒有其他症狀,精神、胃口都很正常,一翻開衣服才發現卡介苗注射部位紅腫,確診為「最棘手小兒病」,若再晚點治療,後果不堪設想。許志煌日前在臉書表示,「小兒科醫師每天都在看發燒的孩子,還好都是一般的小問題。不過危險總躲在無法發現的地方,如何在這麼多發燒的病人中,早期找出嚴重的病人,挑戰兒科醫師的能力和運氣。」他提到,大概2、3個星期前,門診來了一位7個月大的小嬰兒,患者高燒達39度,卻沒出現其他明顯症狀。貼文提到,雖然孩子發燒了一整天,活力、胃口都還算正常,「這樣的發燒在普通疾病的初期是很常見的,沒病人的疫情期間,有點無聊,我準備結案下班。」直到許志煌翻開孩子衣服,赫見卡介苗處又紅又腫,「我瞬間有了精神,我看是川崎氏症,說實話,心裡有一點嘿嘿逮到你的興奮,尤其才剛開始燒而已。」(圖/翻攝自家安小兒科診所 許志煌醫師臉書,下同)雖然症狀還不明顯,許志煌仍要求媽媽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川崎氏症的診斷基本要燒五天,但是卡介苗紅腫和肛門處紅腫脫皮,可能是剛發燒時幫助診斷的早期線索,尤其是非典型的川崎氏症。真的,老師的話要聽。後來這個嬰兒幾天後確診,在小兒心臟科醫師的細心照顧下,康復出院。」醫師指出,「川崎氏症」的主要症狀為「口腔出現草莓舌、嘴唇乾裂」、「紅眼睛,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頸部淋巴結腫大,>1.5公分,不痛,大多單側」、「手掌與腳掌水腫,手指及腳趾脫皮」,以及「皮膚紅疹」,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冠狀動脈瘤,引發心臟受損衰竭,是後天性心臟病的主因。許志煌強調,不典型的川崎氏症很多,有時高燒不退,但5個條件就是少了幾個,非常難診斷,是兒科醫師的大地雷,但「兒科醫師能做的,其實就是讓父母安心而已。比起不明原因發燒五天的煎熬,如果能在早期就給家長一個正確的診斷,然後明白後續可能的症狀,同時及早安排治療,那種安心感是小兒科醫師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