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京
」 美國 中國尋求更多高級外交!拜登擬今年與習近平通話 布林肯再訪北京
美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甫與中共中央外辦主任、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美媒即引述華府官員消息稱,美國總統拜登計畫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今年春天通話,美國務卿布林肯今年亦擬再次訪問北京,兩國同時尋求更多的高級外交,管理雙邊的競爭關係。蘇利文和王毅27日在泰國曼谷完成了兩天逾12個小時的會談。白宮表示,雙方都很坦誠,曼谷會談具實質性和建設性,共同討論全球和地區議題,包括俄烏戰爭、中東、北韓、南海和緬甸。大陸外交部發聲明稱,兩國將良好利用目前的戰略溝通管道,妥善處理敏感議題。美國之音28日報導,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兩人之間的「悄然低姿態管道」,是兩國「負責任管理競爭和緊張局勢的重要方法」。該名官員還證實,布林肯今年將再次訪問北京。布林肯是去年訪問大陸的首位美國內閣成員,而作為對口官員,王毅其後也應邀回訪美國。報導觀察指,蘇利文和王毅自2023年5月以來,大約每隔4個月就在美國以外地方舉行會談,包括兩人2023年5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同年9月在馬爾他展開會談,及今年1月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談。在王毅2023年10月訪問華府期間,兩人也舉行了會談。此外,美中將在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緝毒正式工作組會談,以停止加劇芬太尼危機的合成毒品和前體化學品(precursor chemicals)流入美國。美國官員認為,中國是墨西哥販毒集團合成芬太尼時,所使用前體化學品的主要來源;華府尋求在一些美國機場減少來自中國的前體化學品數量。在下周即將舉行的禁毒工作組會談之外,美中還準備在今年春季舉行人工智慧(AI)對話,並舉行「軍事海事協商協議」(MMCA)會談,以及國防部長和戰區指揮官之間的溝通。美中商務工作小組亦將在華府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議,但具體時間不明。
饒慶鈴訪北京提恢復鳳荔釋迦出口 國台辦:會做妥善安排
台東縣長饒慶鈴近日率團赴北京參訪,與中國國台辦會面時,談及希望能在12月恢復台東鳳梨釋迦銷往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對此表達高度重視,也表示會認真研究這個可能性,願與中國國民黨、台東縣等方面促進兩岸交流、擴大輸入台灣鳳梨釋迦等合作,並做出妥善安排。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25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就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情就好商量、好解決!對於今年以來,中國國民黨、台東縣等方面,皆提出希望可以恢復台灣鳳梨釋迦出口到中國的要求,朱鳳蓮表示「我們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朱鳳蓮還表示,中方主管部門在綜合評估基礎上,宣佈恢復台灣鳳梨釋迦輸陸,提高台灣基層民眾的福祉,產生積極反響。也願意與國民黨、台東縣等方面,對促進兩岸交流、擴大輸入台灣梨釋迦等合作做深入溝通,並妥善安排。至於是否只有獲得註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才能出口鳳梨釋迦到中國,朱鳳蓮表示「海關總署等相關部門的要求非常明確,我們願意盡量使業者們在經過整改後,達到有關部門的要求,讓大陸人民有機會品嘗到台灣的高品質水果。」
美國務卿將訪北京之際…美國會同全球盟友 首度歐洲、亞太同時大規模軍演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問北京之際,美軍動作頻頻。在德國,美軍協同北約舉行北約史上最大規模空軍演習;在台灣周邊海域,美軍兩個航艦打擊群與日本、法國、加拿大海軍艦艇進行聯合演習。這是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開打以來,美國首次同時在歐洲、印太兩個區域展開的最大規模軍演行動,而共軍也於12日宣布,在其沿海多處海域實彈軍演。坎貝爾曾言 同時打兩區域戰二戰結束後,美軍一直以「同時打兩場大型區域戰爭」為建軍目標。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2022年2月28日出席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活動時曾說,儘管歐洲有烏克蘭危機,但美國仍將保持對印太地區的關注,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美蘇冷戰期間,同時深入參與兩個戰區,儘管這很困難、代價又高,但必不可少。美軍近日內協同北約與印太盟友舉行軍演,軍事觀察家認為,此舉就是在演練同時打兩場大型區域戰爭。北約於12日至23日在德國舉行「空中捍衛者23」(Air Defender 23)軍演,有來自25國的250架戰機、1萬多名士兵參加,這不只是北約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軍演習,也是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美國出動的戰機至少100架。演習內容為重點保護北約城市和關鍵基礎設施免受飛機、無人機和飛彈襲擊,日本航空自衛隊軍官也作為亞洲觀察員參加。保衛北約 美出動百架戰機北約發言人龍傑斯古(Oana Lungescu)表示,北約正面臨「這一世代最大的安全危機」,「空中捍衛者23」是必要的演練,同時,北約也發出明確信息,為保衛每一寸盟軍領土,做好準備。美國第七艦隊近日發布新聞稿稱,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茲號」和「雷根號」打擊群,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號,及來自加拿大和法國的水面部隊,自9日起在菲律賓海共同進行美國印太司令部發起的「2023年大規模全球演習」(LSGE 23)。聲明指出,這是「尼米茲號」和「雷根號」自2020年6月以來的首次聯合行動。此次演習匯集4國海軍逾1萬2000多名水兵,展現美軍、盟友與合作夥伴的協同作戰能力。聲明稱,這支聯合部隊進行了空中作戰、防空演練,及對海上目標模擬打擊。合作夥伴的其他船隻,包括美國巡洋艦安提坦號、法國護衛艦洛林號、加拿大皇家海軍巡防艦蒙特婁號。演訓提供指揮官跨海域能力的訓練機會,參演部隊著重於防空、反水面和反潛的戰術與程序,有助於提高集體作戰準備能力,強化海上優勢與火力投射。尼米茲號的第11航空母艦打擊群(CSG 11)指揮官庫杜爾(Jennifer Couture)說,「美國海軍綜合航母打擊能力足堪信賴,這是對威脅國際秩序的人最大的嚇阻力量。我們與盟友和夥伴展示出無縫整合作戰領域的能力,可隨時準備應付任何突發事件,致力於維護印太區域航行和飛越自由。」共軍多處海域實彈軍演在美、日、法、加於台灣與菲律賓附近海域聯合軍演多日後,路透13日報導,中國浙江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稱,於13日8時至21時將在臨近台灣北部的東海海域實彈演習;大連海事局也發布航行警告稱,自13日7時至14日17時在黃海北部實彈演習;廣東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稱自12日至30日在北部灣實彈射擊訓練,似在回應美軍的動作。
兩岸商務大將赴中訪問第一手觀察 「台灣應努力塑造投資優良環境」
台玻董事長林伯豐在5月22日至26日,以三三會理事長身分,帶隊35家企業、共計50人前往中國大陸江蘇省、昆山市、南京市、淮安市、鹽城市、南通市等地參訪,相較於工總4月訪北京時「被」限縮在兩岸框架的大口號,此行更傾向聆聽、反映當地台商心聲和觀察大陸疫後情況。
台灣問題「無解」!季辛吉:中美競爭已讓世界失序
美國「外交教父」、前國務卿季辛吉27日歡度百歲大壽。即便年事已高,他退而不休,仍不時暢談包括中美關係在內的國際議題。在最新受訪中,季辛吉稱當前世界在中美競爭下已失序,並形容台灣問題「無解」(insoluble),認為「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解」。季辛吉曾任尼克森與福特總統的國安顧問和國務卿,對打開美中建交大門、緩和美蘇關係、結束越戰等都扮演了歷史性角色。他也因改善美中關係,被中國領導人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26日就在康乃狄克州會見季辛吉,表達中國對他百歲壽辰的祝賀,並就中美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華爾街日報》26日刊出季辛吉專訪。季辛吉稱當前世界「失序」,表現在中美競爭的背景下,大部分主要國家都已迷失方向,正在改變或適應。他還說,美國始終抱持「自詡正義」的行事風格,認為其觀點理應居主導地位,但中國等國並不買帳。季辛吉直言,「就中國展現出的力量看,我視中國為潛在危險敵手」,並指美中有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但他稱,中國是在尋求「安全」而不是想要統治世界。為避免與中國開戰,美國需要克制盲目的對抗,轉而尋求對話。季辛吉以「一個無解問題」形容台灣,表示「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解」,他因此「歡迎一種能維持現狀多年的方案,例如在此期間,雙方不會相互威脅,或限制針對彼此的(軍事)部署。」他並覺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對此類討論抱持開放。日前,季辛吉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也曾指出,雖然美國對台立場不變,但應減少「類兩個中國」的提案,避免讓人懷疑支持台灣獨立。當年季辛吉以「祕密外交」、「穿梭外交」聞名。1971年7月9日,出訪巴基斯坦的季辛吉悄悄轉訪北京,台灣便被蒙在鼓裡。尼克森政府為脫離越戰泥淖,亟需北京協助。7月1日,尼克森與季辛吉商討策略後,季辛吉特意會見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沈劍虹,看似再三保證對台支持,但未透露他即將與大陸總理周恩來會面。而根據歷史檔案,後來季辛吉對周恩來承諾,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季辛吉在與大陸領導人談判時並未考慮徵求台灣的意見,這在季辛吉1975年與毛澤東的一次會晤紀錄中亦有明確記載。據美國國務院公布的會談實錄,當時毛澤東對季辛吉說「你們現在有中國的台灣」(But you now have the Taiwan of China),季辛吉回應:「但我們將在我們之間解決這個問題。」
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執委會主席 明訪北京與習近平會晤
近期多位外國政要相繼訪中,中國外交部3日正式宣布,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將於4月5日至7日訪問中國;根據法國總統府資訊,馬克宏將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會談。中國官方3日證實兩人行程,雖然訪問日期相同,但表述略有不同,馬克宏是「應習近平邀請」對中國進行國是訪問,范德賴恩則是經中歐雙方商定訪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介紹,馬克宏將與習近平舉行會談,共同規畫和引領中法關係的未來發展,並就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和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也將分別會見馬克宏。毛寧表示,中方願同法方一道,以此訪為契機,推動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取得新成果,為中歐關係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談及范德賴恩時,毛寧指出,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中方願同歐方一道以此訪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合作潛力,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法廣引述歐盟安全研究所亞洲事務分析家艾克曼(Alice Ekman)指出,馬克宏此行首要是出於經濟原因的考量。本次法國代表團中,有大企業老闆,也有中小公司的企業主,馬克宏目標是擴大在經貿領域與中國的合作,並希望保持重要的夥伴關係。智庫亞洲中心(Asia Centre)主席迪蒙柳(Jean-Francois Di Meglio)則認為,中國知道歐洲各國的差異和弱點,知道如何分化歐盟。同時,中國絕對需要如法國等這些歐洲國家的經貿交往,來緩解嚴重放緩的中國經濟發展危機。另一方面,澳洲多位州長也接力訪中,商談經貿合作。3月下旬,澳洲維多利亞州州長安德魯斯率先開啟訪中之旅,與北京市長、四川省委書記和江蘇省委書記會面。西澳州州長麥高恩將從4月17日起對中國進行5天訪問,此訪旨在與中國「重新建立聯繫」。中國是西澳州最大的貿易夥伴,2021至2022年度貿易額達到1436億澳元,占澳中貿易總額的53%。昆士蘭州州長辦公室則在上周末發表聲明稱,州長白樂琪(Annastacia Palaszczuk)計畫今年11月訪問中國;中國是昆士蘭州最大的貿易夥伴。澳洲貿易部長法瑞爾(Don Farrell)也可能會在近幾周內訪中,並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等官員會面。
美財政部高官上週低調訪北京 葉倫訪華一事喬不攏
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上周會晤了中國財政部官員,就宏觀經濟和金融問題進行了技術性和工作人員層面的討論,但並未就財長葉倫訪華一事達成共識。美國貿易官員則表示,將繼續實施有針對性的對中國大陸關稅豁免。此外,大陸全國兩會4日將登場,美國白宮發言人尚皮耶1日(當地時間)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拜登將永遠做必要的事情來捍衛美國人民的利益,他認為保持溝通管道暢通很重要。她並補充,美國政府準備在預期的領導層換血後,將與中國進行高級別接觸。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財政部負責亞洲事務的副助理部長Robert Kaproth上周訪問北京,與中國官員進行了建設性及友好的會晤,雙方也簡短地討論了葉倫訪華的可能性,但沒有得出結論。這表明,儘管美中兩國近來關係緊張,但外交往來仍在繼續。這次會晤正值美中關係微妙之際。這兩個超級大國去年同意重啟高級別外交接觸,但在美國擊落中國偵察氣球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個月延後了原定的中國之行。葉倫先前計畫在布林肯之後訪華,她上個月表示,她仍希望能訪問中國,所有出訪細節都將由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決定。另外,美國財政部官員在G20會議期間與中國官員進行工作人員層面的討論,不過葉倫沒有與中國高官會晤。美國財政部一位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沒有改變。我們仍認為,現在保持溝通管道暢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與此同時,本屆政府將始終採取必要措施來捍衛我們的國家安全。」葉倫1月曾在瑞士蘇黎世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會面,雙方主要討論了各自國家的經濟前景。劉鶴將在本月中國進行領導層調整後卸任,中方負責中美貿易談判的最高官員也會換將,葉倫和她的團隊一直期待在中國本月完成領導層調整後,了解新一屆中國經濟官員。與此同時,根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1日在向國會提交的拜登政府《2023年貿易政策議程和2022年度報告》中說,將繼續實施有針對性的對華301關稅豁免程序,並保留在必要時進一步進行關稅豁免的選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一位高級官員說,美國在今後幾個月將繼續對是否取消對華關稅進行評估,在維持這些關稅的情況下,美國貿易代表署也應業界的請求,將一些進口產品排除在徵收關稅的名單之外。報告說,美中經貿關係具有深遠影響,而且拜登政府認識到,這個關係是錯綜複雜和競爭性的。
陸為何要用古老間諜氣球? 專家曝原因
美國蒙大拿州(Montana)近日發現一個大陸的間諜氣球漂浮上空,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北京的行程也因為此事延後。許多人疑惑,為何要用古老又簡單的工具來監視美國,對此,專家表示,大陸可能正在使用氣球來證明,他們擁有先進的能力穿越美國領空。據《BBC》報導,北京3日表示,該氣球是「民用氣球」,主要用於偏離計劃航線的天氣研究。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承認,美方追蹤的氣球源於大陸。不過美方懷疑,氣球是一個高空監視裝置。據了解,間諜氣球是古老的監視技術形式之一,在二戰和在冷戰期間,被日本、美國和蘇聯廣泛使用。據報導,美國一直在考慮,在五角大廈的監視網絡中增加高空充氣裝置。分析師何元明(He Yuanming)表示,北京想向華盛頓發出信號,「雖然我們希望改善關係,但也隨時準備好進行持續競爭,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而不會嚴重加劇緊張局勢。」大陸問題專家何本傑明(Benjamin Ho)說,北京擁有更先進的監控技術,氣球只是為了對美國發出訊號,同時看看美國人的反應。卡內基國際事務倫理委員會的邁克(Arthur Holland Michel)指出,被人發現可能是氣球的任務所在,氣球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據《CNN》報導,一位美國國防官員說,這不是第一次在美國上空發現大陸氣球,但這似乎與以往不同,「它停的比以前更久。」前澳洲皇家空軍軍官萊頓 (Peter Layton) 說,從冷戰初期後,美國用數百台計算機監視其對手,但隨著現代衛星出現,已經可從太空蒐集情報,監視氣球已過時。美國企業研究所印太防禦政策專家赫辛格(Blake Hessinger)說,儘管氣球飛行速度緩慢,但它不容易被發現,「它們的特徵和排放量非常低,幾乎為零,因此很難用傳統的態勢感知或監視技術來識別。」赫辛格強調,也許這事件事一個意外,氣球被吹離了航線,或是大陸營運商對它失去控制,氣球落在了北京沒預料到的地方。
布林肯將訪北京 分析人士:對中美關係「無實質轉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預計5至6日訪北京,他將是自2018年以來,第一位訪問北京的美國高層外交官。但分析人士認為,布林肯此次的北京之旅,不會對美國和大陸的關係有實質性轉變。據《VOA》報導,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弗里曼中國研究主席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說,「我認為不應對此次訪問,抱有任何重大突破或期望。」但考慮到過去5年,中美2國逐漸惡化的關係,訪北京也不是一件壞事。布林肯曾對芝加哥大學政治學院對聽眾表示,在日漸緊張的情勢下,開啟溝通管道,可以為美中關係設置護欄,在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美關係降溫,去年11月總統拜登在G20也有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是俄烏戰爭1周年,美國官員和大陸觀察家表示,布林肯在北京會議會談到俄烏戰爭議題。美方表示,大陸很清楚他們對俄烏戰爭提供支持的影響。一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說,2國官員正在籌備今年2國領導人的另一次臨時會議。據了解,美國財政部最近才制裁大陸長沙天儀空間研究院有限公司,因為該公司為俄羅斯提供烏克蘭的衛星影像,長沙天儀的盧森堡子公司同樣遭殃。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甘思德(Scott Kennedy)說,他去年花了6週時間待在大陸,大陸專家界都認為他們犯了戰略失誤。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表示,美國才是俄烏戰爭危機的始作俑者,也是助長危機的最大因素。
訪北京前夕 德國總理:不會忽視雙邊「爭議」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4日將在企業代表團陪同下造訪北京,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會晤。訪問期間,蕭茲還將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就雙邊關係和俄烏戰爭進行討論。德國國內批評聲浪四起,蕭茲2日投書媒體承諾,此次訪問不會忽視與中國之間的「爭議」。法新社報導,蕭茲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撰文表示,「在符合德中雙方利益的情況下,我們會尋求合作,不會忽視爭議」。他也列舉將在訪問中提到的「艱難議題」,包括「尊重公民自由,新疆少數民族的權利,以及自由公平的世界貿易」。蕭茲此次訪中引發反彈,甚至連他自己的執政盟友都擔心,德國恐嚴重依賴日益專制的北京當局。歐盟(EU)國家憂心,蕭茲這次獨自訪中將尋求自身國家利益。蕭茲試圖淡化這些擔憂。他強調,自己不會代表整個歐盟發言,德國外交政策只有身為歐洲共同對中戰略的一部分「才會成功」。蕭茲強調,在他出訪前夕,已和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內的歐洲夥伴及跨大西洋朋友進行了密切協調。「歐盟正確地將中國描述為合作夥伴、競爭對手」,他也認為,競爭在近年來是毫無疑問地加強了。但蕭茲補充說,歐盟必須接受並認真對待這樣的系統性競爭,並將其考慮到自己的政策中來應對問題,「重要的是,要研究雙方在合作的領域仍要符合共同利益」。就台海緊張局勢,蕭茲表示令人擔憂,而德國與美國和許多國家一樣,都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這意味著,任何現狀的改變都必須通過和平且在雙方達成協議下發生」。他強調,德國的政策是維護基於規則的秩序,和平解決衝突,保護人權和少數群體的權利,以及自由、公平的全球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