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愛協會
」 道上教會 黃俊育 教學相長 免費課輔 志工雲林阿嬤養孫繳不出房租 崔媽媽全台急救205戶免流落街頭
居住是人最基礎的需求,但在今年5月中全國疫情升三級後,許多依靠日薪工作、零工維生的家庭,因減班停班甚至失業,收入受到嚴重影響,無法穩定支付租金。來自雲林的劉阿嬤,原本應是享清福的年紀,但因兒子入監服刑,留下小孫女與阿嬤相依為命,過往靠民間單位少量補助款與四處打臨工勉強維持家計。阿嬤因多年辛勞工作雙腳嚴重退化,但為了省錢捨不得就醫,行走困難,想起家中還有年幼的孫女要扶養,劉阿嬤還是忍受不適拼命工作。5月中因疫情加劇,使得臨時工和街頭販賣的工作機會完全消失,因為害怕欠租會被趕出去,阿嬤只能四處求助,向朋友甚至社工借錢。崔媽媽基金會於6月份推出「弱勢家戶租金紓困計劃」,提供疫情緊急租金補貼,長年服務劉阿嬤家的觸愛協會看見了阿嬤的困難,幫助劉阿嬤申請了崔媽媽基金會的租金紓困。在經過審核後,補助劉阿嬤3個月份的半額租金共9000元,讓阿嬤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不用擔心因繳不出房租而被趕出去,款項撥出去一周後,小孫女也在觸愛協會的協助下,寄了感謝函,感謝在急難之時伸出援手,使阿嬤可以不用在疫情最險峻時為租金奔波。劉阿嬤的小孫女在觸愛協會的協助下,寄了感謝函感謝崔媽媽基金會在急難之時伸出援手,使阿嬤可以不用在疫情最險峻的時刻為租金奔波,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她。(圖/崔媽媽基金會提供)此次崔媽媽基金會「弱勢家戶租金紓困計劃」共獲得351位捐款人暨團體支持,總金額約為124萬元,並且由崔媽媽蝸牛租屋籌措提撥基金約120萬元,總計共244萬元。據了解,崔媽媽基金會原設定協助100個弱勢家戶,但自6月受理報名後,每天持續湧入申請,最終共受理了239戶,通過審核核發補助205戶。崔媽媽基金會表示,這些申請租金紓困的家戶,大多像劉阿嬤一樣屬於時薪、臨時工、接案的收入型態,日常本難以積累足夠存款,從事的職業類別也恰恰是此波疫情下影響最鉅的產業,包括餐飲業、清潔業、服務業、美容美髮等。申請租金紓困的家戶從事的職業類別恰恰是此波疫情下影響最鉅的產業。(圖/崔媽媽基金會提供)雪上加霜的是,超過6成5以上的家戶,都是未能被政府的住宅政策及社會福利資源接住的邊緣戶,他們既無法申請領到政府每個月穩定發放的租金補貼,也沒有承租到政府的社會住宅,因此無法享有政府給予社會住宅的疫情減租紓困政策,只能賭運氣看房東願不願意降租,而願共體時艱的房東終究極其少數。崔媽媽基金會表示,慶幸有那麼多朋友願意加入支持租金紓困的行列,使得崔媽媽順利協助讓許多家庭暫時渡過難關,期望在疫情後能盡快重新站起來,而不需要流落街頭,甚至面臨家庭破碎的困境。
拒披白袍1/放棄醫師袍改當「志工」 建立免費課輔團助弱勢童逆轉人生
醫生是許多人心中的夢幻職業,基督教台灣信義會嘉義市道上教會課輔老師黃俊育畢業於成功大學醫學系,苦讀7年後取得醫生執照,他卻放棄高薪,投入樹人大業,並創立志工制度,培育在地高中生成為課輔老師,協助清寒學生課業輔導,期盼透過教育栽下改變的種子,幫助他最愛的學生找到人生方向。嘉義市道上教會心疼清貧學生在資源匱乏中,有心向學卻無力補習,可能因家庭環境複雜,下課後連念書的地方都沒有,2013年開創免費課補班,採志工一對一教學制,更不在乎學生信教與否,提供身障、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弱勢孩子學習空間,還曾有「黑道千金」來參加,教育殿堂可說揉合了人生百態。1月22日傍晚,本刊抵達道上教會,明亮教室充斥著國小到高中各年級學生的打鬧聲,空氣中瀰漫著將放寒假的快樂與欣喜,但上課時間一到,學生立刻正襟危坐,在書桌前拿出課本,高中志工也收起笑容開始輔導,原本歡騰的課堂瞬間只剩指導的輕聲細語。大教室中書香滿盈,課輔老師黃俊育則帶著另一批高中志工在小教室學習,他是該課輔班的幕後推手,本該在白色巨塔享受人們崇拜目光,卻放棄醫袍執起教鞭,人生就此轉彎,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黃俊育畢業於成功大學醫學系,大學4年級時開始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退伍後拒絕白色巨塔的工作,接受台灣福爾摩沙觸愛服務社區協會邀請,去當有給職輔導主任,每天在社福工作和教育間忙得不亦樂乎,卻始終被家人認為是無所事事,連交往多年的女友都背他而去。家人的失望目光和女友離開都未消減黃俊育的熱忱,直到他發現觸愛協會被龐大人事開銷壓的喘不過氣、幾乎倒閉,黃俊育不願增加協會負擔,決定另謀出路,到補習班和國中任教,自己賺錢以支持志工理念,此經驗也給他當頭棒喝。道上教會開創免費一對一課輔班,讓高中生志工帶領國中小的「弟弟妹妹」,彼此教學相長,提供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弱勢孩子學習空間。(圖/馬景平攝)黃俊育於是創立志工制度,到附近的高中招募有心助人的學生,每次的報名者都超過需要人數,多的志工還能派往其他協會服務,此制度也讓教會省下大量人事成本,「現在一年課輔班的經費約20萬,在過去的協會,大概2個月就燒完了。」在道上教會,黃俊育不親自教書,他負責培訓青少年志工成為老師,由高中生照顧國中小的「弟弟妹妹」,彼此年紀相仿而容易建立信任,志工們於服務中學到責任,孩子則在志工身上看到榜樣,讓「教學相長」不再是個口號,各年級的孩子都能夠得到進步。
拒披白袍2/當志工時相識相戀 離開「白色巨塔」女友也背他而去
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信義會嘉義市道上教會課輔老師黃俊育,畢業於成功大學醫學院,並在7年魔鬼訓練後取得醫生執照,他卻覺得自己「不屬於醫院」,為了教育理想而放棄白色巨塔,擔任志工協助清貧孩童課業輔導,交往多年的女友為此與他分開,黃俊育卻不曾後悔,只盼能陪伴他最愛的學生成長。「考上醫學院那天,爺爺寫了紅布條貼到村口。」黃俊育回憶,他考上成大醫學院時可說舉村同歡,全家人都為家裡即將出個「醫生」而無比驕傲,他肩負萬眾期待走入學識的象牙塔,接受7年的魔鬼訓練後通過醫師高考,卻始終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黃俊育說,其實大學4年級時便開始迷茫,但「頭都洗一半了」只能堅持下去,因緣際會下去當輔導志工,發現自己熱愛教育工作,曾徒步3公里走到教室,過程中想到可以上課就笑得像個傻子,即使課程突然取消也不減其愉悅,那一刻他突然找到了人生方向。3000多元的小套方曾是黃俊育蝸居6年的地方,去年才把工作與住家結合,搬到環境較好的租屋處。(圖/黃俊育提供)「取得醫師執照,就是我行醫生涯的終點。」黃俊育提到,他退伍後不想進醫院工作,接受台灣福爾摩沙觸愛服務社區協會的邀請,去當有給職的輔導主任,每天在社福工作和教育間忙得不亦樂乎,卻始終被家人認為是無所事事,連交往多年的女友都背他而去。「她沒有不愛我,也沒有不支持我,只是雙方期待有落差。」談起曾經的愛人,黃俊育語氣平靜,僅嘴角露出微微苦笑,他與前女友同是成大學生,2人在當志工時相識相戀,前女友認定自己跟的是位醫生,以為黃俊育的教育工作只是暫時,雙方期待出現落差,這段感情最終以分開落幕,他更曾捫心自問,質疑自己扣除掉醫生頭銜後,似乎是個「不可靠的人」。
拒披白袍3/學生家廁所都比我房間大!靠家教支撐志工理念 甘住迷你套房6年
道上教會課輔老師黃俊育醫學院畢業後放棄白色巨塔的高薪,義務性協助清貧孩子課業輔導,更創立志工制度,培育當地高中生成為老師,黃俊育擔任家教、國中和補習班老師以支持志工理念,在比「學生家廁所還小」的套房蝸居6年,期盼透過教育栽下改變的種子,幫助他最愛的學生們找到人生方向。黃俊育畢業於成功大學醫學系,並在7年訓練後順利取得醫師執照,他卻在4年級時開始迷惘,認為自己不屬於醫院,因緣際會下擔任教學志工,這才發現自己對教育有無比熱忱,他因而放棄醫袍執教,人生就此轉彎,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取得醫師執照,就是我行醫生涯的終點。」黃俊育提到,他退伍後不想進醫院工作,接受台灣福爾摩沙觸愛服務社區協會的邀請,去當有給職的輔導主任,每天在社福工作和教育間忙得不亦樂乎,卻始終被家人認為是無所事事,連交往多年的女友都背他而去。家人的失望目光和女友離開都未消減黃俊育的熱忱,直到他發現觸愛協會被龐大人事開銷壓的喘不過氣、幾乎倒閉,黃俊育不願增加協會負擔,決定另謀出路,到補習班和國中任教,自己賺錢以支持志工理念,這個選擇也讓他面對人生最拮据的時刻。「家教班學生的廁所都比我的房間還要大。」黃俊育說,轉換跑道的初期收入不穩,為了節省開支,每日伙食費和每月娛樂費都控制在200元內,教學口碑打出去後,生活才逐漸安穩,但他安於節儉生活,在租金3、4000元的小套房一待就是6年,去年想將住家與工作結合,才換到比較環境比較好的房子。道上教會開創免費課輔班,採一對一志工教學制,提供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弱勢孩子學習空間。(圖/馬景平攝)
拒披白袍4/社福不一定要清貧壯烈 他創「高中志工」助教會年省百萬
嘉義市道上教會課輔老師黃俊育為了教育放棄醫生工作,承擔家人失望目光和失戀之痛都不改初衷,他原先在觸愛教會任職,該教會卻被龐大人事開銷壓的喘不過氣,黃俊育因而另謀出路以支持志工理念,更創立「高中志工」制度以節省開銷,期盼能打破社福單位清貧、偉大的「壯烈」形象。黃俊育畢業於成功大學醫學院,並順利取得醫生執照,但他退伍後不願進入白色巨塔,接受台灣福爾摩沙觸愛服務社區協會邀請,去當有給職的輔導主任,但他發現觸愛協會被龐大人事開銷壓的喘不過氣,黃俊育不願增加協會負擔,決定另謀出路,到補習班和國中任教,自己賺錢以支持志工理念。觸愛協會的經驗也給黃俊育當頭棒喝,他想打破社福機構清貧、偉大的「壯烈」形象,更發現協會單位老師要照顧近30位弱勢孩子,與台灣經濟結構相較根本不成比例,他相信國人愛心滿溢,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做起。黃俊育於是創立志工制度,到附近的高中招募有心助人的學生,每次的報名者都超過需要人數,多的志工還能派往其他協會服務,此制度也讓教會省下大量人事成本,「現在一年課輔班的經費約20萬,在過去的協會,大概2個月就燒完了。」黃俊育創立志工制度,邀請附近的高中生來輔導國中小的學生,為教會省下大筆人事開銷。(圖/馬景平攝)在道上教會,黃俊育不親自教書,他負責培訓青少年志工成為老師,由高中生照顧國中小的「弟弟妹妹」,彼此年紀相仿而容易建立信任,志工們於服務中學到責任,孩子則在志工身上看到榜樣,讓「教學相長」不再是個口號,各年級的孩子都能夠得到進步。名為課輔班,但分數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黃俊育希望學生們能找到「想做的事情」。他提到,有位孩子來自低收入戶,升學時在高中和高職間猶豫不決,最終因老師們的鼓勵選擇技職體系,如今在國內名列前茅的科技大學中如魚得水,不論是實務或理論課程都樂此不疲。「窮人孩子早當家」對黃俊育而言也不只是句俗諺,他說,弱勢家庭學生往往早熟懂事,在幼年時就會體悟到生活的不容易,找到人生方向便會更加倍努力,如今有許多類似經歷的孩子在各領域大放異彩,成為他心中最大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