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自動駕駛
」 復興航空慘劇/8年前復航墜基隆河…起飛後發動機突關車 機長竟吐「這指令」鑑識員瞬間心涼
復興航空GE235班機2015年2月4日因人為疏失墜毀基隆河,造成43人死亡慘劇,而飛機失事前機翼呈90度角擦撞高架橋和計程車的影片,也成為了代表性新聞畫面。事發當下,原以為是飛機故障,機長奮力拉抬機身,避免飛機撞向市區,不料經解密黑盒子,真相大逆轉,確認是機師不當操作釀禍,從英雄變狗熊。2015年2月4日上午10時45分,由臺北松山機場前往金門尚義機場之復興航空235號航班準備起飛,當時機上共有58人,包括5名機組員。10時55分,飛機起飛不久,突然高度驟降並向左側翻轉90度,左機翼先一輛行駛於環東大道上的計程車,接著墜毀於北市南港區、內湖區與新北市汐止區交界,造成43人罹難。事發當下,原以為是飛機故障,機長奮力拉抬機身,避免飛機撞向市區,然而根據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調查,發現當時二號發動機在飛機位於1,200英尺時自動順槳,並觸發主警報,一號發動機仍維持正常狀態。不料,機長廖建宗卻將一號發動機油門收回,隨後飛機發出失速警告,儘管機組員立即重啟發動機,飛機已來不及拉高,導致墜毀。《國家地理頻道》也曾在《空中浩劫》系列節目中解析空難發生原因,發現當初駕駛飛機的廖建宗,在第一時間察覺二號引擎警告音響起時,竟然喊出「解除自動駕駛」指令,且副機師曾要求正駕駛按程序執行「確證」,機師卻未理會,讓鑑識人員當場聽了全都倒抽一口氣,不敢相信他會做出如此離譜的判斷。節目中解釋,當螢幕顯示飛機的二號引擎異常時,理應該由2位機師交互檢查,但當時機長竟直接跳過檢查動作,自行決定關閉一號引擎,導致飛機瞬間失去動力,直到墜機前數秒,機長才發現大事不妙,驚喊「我關錯引擎了」,然而為時已晚,最終導致飛機墜毀,43人不幸罹難。
東航空難4疑點待查 專家教戰「搭機自保5關鍵」:倖存率高40%
大陸東方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昨天(21日)在廣西梧州墜毀並引發山火,目前機上含機組員在內的132人,全都生死未卜。一名大陸的民航飛行員在網上發表文章稱,這起飛行事故,有4大疑點待釐清,包括失事航班短時間內由高空驟降近8千公尺,等於是完全失控;飛機駕駛員在空難發生當下,卻未掛出求救信號;飛機的機齡只有6.8年,很難想像是機件故障造成;按失事時間位置點判斷,災難發生應該是剛解除自動駕駛時刻。而這些原因,都還待尋找到黑盒子後一一釐清。至於一般民眾搭機,最怕的就是遇到空難意外,但其實專家分析,旅客光是從選擇的座位,就能決定自己最終生死。英國格林威治大學(Universityof Greenwich)教授蓋利亞(Ed Galea),曾研究超過100起空難,他歸結出一項結論,就是坐在靠近走道或靠近出口門邊位置的乘客,倖存機率較高。而《大眾機械雜誌》(Popular Mechanics)也統計了自1971年以來所有飛安事故,則發現相較於坐在飛機前排,選擇後排座椅的乘客,事故倖存率高出40%。除了事前選擇較安全的座位外,還有4項登機後或飛機失事時可以增加倖存率的注意事項,像是繫好安全帶,可防止在飛機搖晃急墜時,人失去意識後被拋離座位或撞擊其他東西。第二,是上機後,要先注意飛機上的緊急出口;第三,意外發生時需要保持冷靜,最後,是在飛機上,一旦緊急意外發生時,最好把雙腳平貼飛機地面,隨身行李放在前座下方,幫助在劇烈撞擊時,形成緩衝墊的效果,減少雙腳撞擊前座的力道。
復興航空半年澎湖、南港2空難 載客率下滑2016年倒閉
2014年7月23日晚間7點,復興航空GE222號班機在執飛臺灣高雄國際機場飛往澎湖馬公機場(現已改名為澎湖機場)航線時,疑因颱風麥德姆風雨過大造成飛機降落不順利,重飛失敗,當時颱風雨勢過大造成飛機偏離跑道,在通過誤失進場點前後,2位駕駛機長李義良、副機長江冠興花費約13秒時間試圖目視尋找跑道環境,但他們並未遵守已頒布的SOP,因此執行誤失進場程序。最終飛機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墜落,起火燃燒,機上48人罹難,10人重傷。在這場澎湖空難後,短短半年,2015年2月4日又發生「南港空難」,造成43人死亡,復興航空最終在2016年以倒閉收場。GE222班機,原訂於2014年7月23日16時正由位於高雄小港區的高雄國際機場起飛,預計16時30分抵達澎湖馬公機場。但因颱風麥德姆影響天氣的關係,延至17時43分起飛,當時高雄天氣為小雨。18時11分抵達馬公機場外圍申請待命航線。到了19時3分39秒,飛機才獲落地許可;19時5分44秒,飛機解除自動駕駛;19時5分54秒,飛機到達誤失進場點;19時5分58秒,飛機到達重飛點,正駕駛詢問「看到跑道了嗎?」;19時06分07秒副駕駛回覆「沒有」,1秒後正駕駛覆誦「沒有」,2秒後副駕駛再次回覆「教官沒有」。復興航空編號B22816班機2015年2月發生墜機意外,最終墜毀在基隆河。(圖/報系資料照)復興航空235號班機墜毀在基隆河,釀成台灣首宗飛機墜河事故 。經過黑盒子解密,發現釀成意外的關鍵,在於機長的判斷錯誤。(圖/翻攝「國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YouTube)19時6分11秒,2名駕駛同時呼叫「go around(重飛)」,塔台應允,機師有加大油門的動作;19時6分13秒駕駛艙出現不明音響,疑似已撞上樹林;19時6分16秒,副駕駛員再向塔台呼叫「go around go around」,正駕駛最後一句話是「不行!不行!」,之後飛機就失聯。對照之前飛航記錄顯示,飛機重飛時曾偏離航道,高度也不夠,最後墜毀於機場東面的湖西鄉西溪村。據目擊者指出,墜機之後機身著火又接連爆炸,傷者逃生不及,一瞬間就葬身火海。澎湖空難一共造成48人罹難,10人重傷,另外波及11棟民宅,地面上有5人輕傷,此空難也是導致復興航空解散的主要原因之一。事發半年後,2015年2月4日上午10時56分,班機原定從台北松山機場飛往金門尚義機場,起飛不久後右引擎順槳故障,機師誤關掉唯一正常的左引擎,失去動力墜於基隆河南港段。墜毀前機翼呈90度角擦撞高架橋,這也是台灣航空史上首次飛機墜毀於河川的事故,最終造成全機有43人不幸喪命。半年內接連2次意外,使復興航空不再受到民眾信任,空難後載客率下滑,虧損嚴重,導致2016年11月22日,復興航空無預警停止所有航線營運,並宣布公司解散。
5年前復興空難解密 苗頭不對機長竟吐「這指令」…鑑識員瞬間心涼了
2015年2月,復興航空235號班機墜毀在基隆河,造成43死15傷慘烈空難意外,震驚國內社會。當時原以為是飛機的機體故障,機長奮力拉抬機身,避免飛機撞向市區,傷害到更多市民;但在經過解密黑盒子後,真相大逆轉,機師從英雄變狗熊。原來發生空難的關鍵,問題是出在機師的判斷失誤,尤其從在黑盒子紀錄中,機師關鍵的「錯誤指令」,讓鑑識人員聽了倒抽一口氣,瞬間心涼。復興航空235號班機當年的空難,飛機墜毀前,機翼呈90度角擦撞高架橋計程車的畫面,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但《國家地理頻道》去年11月,在YouTube上發布分析空難發生的影片時,發現當初駕駛該飛機的廖姓機長,在第一時間察覺二號引擎警告音響起時,竟然喊出「解除自動駕駛」這指令,讓鑑識人員當場聽了全都倒抽一口氣,不敢相信他怎麼會做出這個判斷。影片中解釋,當螢幕顯示飛機的二號引擎異常時,理應該由機師交互檢查,但當時機長竟然直接跳過檢查動作,自己決定關閉一號引擎,導致兩具引擎全都失去動力,儘管副駕駛察覺有異,有提醒要交互檢查,但機長卻無視副機師的意見,就這樣直到墜機前,機長發現大事不妙,這才驚喊「我關錯引擎了」,但脫口而出沒多久,飛機就墜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