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
」 俄羅斯 以色列 烏克蘭 普丁 加薩走廊從「恐怖組織名單」中刪除 俄羅斯議會階段性承認塔利班政權
俄羅斯議會近日投票通過,將塔利班從莫斯科(Moscow)原先列為恐怖組織的黑名單中移除。此舉有著朝正式承認阿富汗(Afghanistan)塔利班(Taliban)政權的一位存在。而這也是自2021年8月塔利班掌權後,首個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國家。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2021年8月,美國結束在長達20年的軍事援助,隨後倉促撤離,塔利班便在此機會終接管阿富汗政局。儘管全球至今無國家正式承認該政權,但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曾在7月表示,塔利班目前已是打擊恐怖主義的盟友。但報導中也提到,阿富汗的所在區域長期受到伊斯蘭主義武裝團體威脅。敘利亞(Syria)阿薩德政權的突然結束,也讓俄羅斯十分頭痛,在此之前,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關鍵盟友。除此之外,2024年3月時,一群槍手槍手闖入莫斯科郊區一座音樂廳內殺害145人,後續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已對該事件自行宣稱責任。而美國方面則表示,該起攻擊的發起單位應該是伊斯蘭國呼羅珊(Islamic State Khorasan (ISIS-K))所為。雖然塔利班對外宣稱正努力清除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據點,但西方國家普遍並不看好,更認為塔利班不重新審視對婦女權利的種種限制,國際社會對該政權的外交地位提升恐難以實現。報導中提到,自塔利班上台,塔利班政權不僅關閉女子高中與大學,更限制女性在無男性親屬陪伴下行動空間,並根據自身對伊斯蘭法的理解,對婦女制定嚴格的日常規範。
北約秘書長警告川普:若烏克蘭割地停火 將鼓勵「中朝伊」策劃攻擊
北約新任秘書長、前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警告川普,如果烏克蘭被迫讓步以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美國將面臨來自中國、伊朗和北韓的「可怕威脅」。呂特對當選總統川普的和平協議計劃提出警告稱,這將導致西方的敵人「相互擊掌」,並準備策劃接下來的攻擊。他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當與俄羅斯談判時,烏克蘭必須達成一項「好的方案」,同時他呼籲美國繼續提供軍事支持。川普承諾迅速結束烏克蘭戰爭,他的盟友表示他可能會要求基輔向俄羅斯割讓領土以換取停火。然而,包括英國首相施凱爾爵士在內的烏克蘭支持者皆認為,西方必須繼續提供武器。呂特於11月23日會見了川普及其外交政策團隊,討論了「北約面臨的一系列全球安全問題」,並在討論期間警告對方,戰爭將急遽結束。呂特向《金融時報》表示:「我們不能達成1項對烏克蘭不利的協議,因為這將導致金正恩和普丁、習近平及伊朗互相擊掌,從長遠來看,這不僅對歐洲,對美國也構成可怕的安全威脅。」這位10月甫上任的北約秘書長補充,俄羅斯、中國、北韓和伊朗之間存在著深厚的軍事和經濟聯繫,加劇了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事實上,伊朗、北韓、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如此密切地合作……這意味著世界上發生衝突的各個地區……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呂特的干預表明,北約和其他西方國家可能會試圖說服川普繼續支持烏克蘭,理由是這樣做符合美國的利益。然而,川普的幾位外交高層團隊表示,他們認為烏克蘭是歐洲問題,美國的重點應該放在中國和伊朗。儘管共和黨內部反對對烏克蘭進行高額軍費開支,但呂特試圖將全球的地緣衝突連結起來,可能對川普更具說服力。此前,川普已呼籲北約成員國將國內軍費開支增加到GDP的3%,比目前的水準還要高出50%。
國際刑事法院依戰爭罪通緝以色列總理 全球國家組織反應曝光
國際刑事法院於21日依戰爭罪、危害人類罪等罪名,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以色列前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以及哈瑪斯(Hamas)軍事部門指揮官德伊夫(Mohammed Deif)發布通緝令。而消息曝光後,各界對此反應差距甚大,像是愛爾蘭總理表示絕對會配合逮捕,但美國、匈牙利等國家則是堅持不配合,其中匈牙利總理甚至還開口邀請納坦雅胡參訪匈牙利。國際法院的通緝消息曝光後,綜合《路透社》報導,各國態度如下:以色列方面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稱21日是「人類歷史上的黑暗一天」,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已經「成為了人類的敵人」,並強調這是「反猶太主義的一步」,目的是阻止以色列捍衛自己免受敵人侵害。前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以色列已不再被剝奪自我防衛的權利,企圖剝奪以色列正義戰爭中達成目標的權利將會失敗。總統赫爾佐格(Isaac Herzog):認為法院的決定等同於認可恐怖主義和邪惡,這將國際司法系統本身變成了哈馬斯犯罪的保護傘。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稱這是「國際刑事法院的黑暗時刻」,法院已「失去所有合法性」,並發出了「毫無權力的荒謬命令」。安全部長吉夫爾(Itamar Ben-Gvir):認為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再次表明它「徹底充滿了反猶太主義」。美國方面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美國「從根本上拒絕」法院對以色列高層官員發出的逮捕令,對檢察官急於尋求逮捕令及過程中的錯誤表示深切關注,並稱美國正與其夥伴討論下一步措施。加拿大方面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強調遵守國際法非常重要,並表示加拿大將遵守國際法院的裁決。歐洲方面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Josep Borrell):表示對納坦雅胡和加蘭特的逮捕令不涉及政治,所有歐盟成員國應該尊重法院的決定並執行。奧地利外交部長沙倫伯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稱這項逮捕令「荒謬」。法國外交部發言人勒莫因(Christophe Lemoine):表示法國會尊重國際法院的裁決,但未確認是否會逮捕納坦雅胡。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發言人:表示英國尊重ICC的獨立性,但未確認是否會執行逮捕令。挪威外交部長艾德(Espen Barth Eide):強調ICC應以公正的方式履行職責,並相信法院會根據最高的公平審判標準處理案件。瑞典外交部長斯特內加德(Maria Malmer Stenergard):表示瑞典和歐盟支持法院的重要工作,並保護其獨立性和完整性。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Hakan Fidan):稱ICC的逮捕令是「希望的」並非常重要,旨在將犯下對巴勒斯坦人種族滅絕罪的以色列當局繩之以法。愛爾蘭總理哈里斯(Simon Harris):表示如果納坦雅胡來到愛爾蘭,愛爾蘭會基於ICC的逮捕令進行逮捕。斯洛文尼亞總理戈洛布(Robert Golob):表示斯洛文尼亞將尊重ICC對以色列和哈馬斯領導人發出的逮捕令,並「全面遵守」。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邀請納坦雅胡訪問匈牙利,並保證在匈牙利不會執行ICC的裁決,稱這些逮捕令為「厚顏無恥、玩世不恭且完全不可接受的決定」。荷蘭、瑞士、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這些國家都表示會履行其對《羅馬規約》及國際法的承諾與義務。哈馬斯方面哈馬斯高級官員奈姆(Basem Naim):對納坦雅胡的逮捕令是為受害者伸張正義的重要一步,並呼籲所有國家支持這些逮捕令。哈瑪斯官方聲明:呼籲國際刑事法院擴大追究所有以色列領導人的責任。人權律師與非政府組織人權律師布羅迪(Reed Brody):認為逮捕令「前所未有、正當且來得太晚」,並指出ICC在過去的歷史上,主要都是針對西方國家的對手,鮮少起訴過親西方的國家或官員。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認為這些逮捕令打破了某些人超越法律範疇的看法,呼籲國際社會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所有受害者爭取正義。
第三次世界大戰要來了? 瑞典將發民防手冊: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
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討論一直存在,近年世界局勢的不穩定,又掀起有關三戰開打的話題。而瑞典民防局(Swedish Civil Contingencies Agency)在本月18日發表的《因應危機或戰爭情況》(In Case of Crisis or War)民防手冊,也被視為挑動敏感神經,其內容比舊版本增加了整整一倍,包含如何為戰爭、自然災害、網路攻擊和恐怖主義等緊急情況做好準備的資訊,更新的簡介也表明「我們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武裝襲擊。」瑞典政府指,未來將向全民發放這本手冊,預計數量為520萬本。據《每日鏡報》報導,瑞典政府近日修改了這份在2018年首次發布的《因應危機或戰爭情況》,其新的簡介為,「面對一個不安全的世界需要做好準備,對瑞典的軍事威脅已經增加,我們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武裝襲擊。」手冊裡也告訴人們核武的風險,指示讀者「全球安全形勢增加了使用核武的風險,如果發生核武、生物武器或化學武器攻擊,請像空襲一樣採取掩護措施。」並補充說,人們將透過無線電收到有關襲擊的警告,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應該前往地下室或地鐵。而更新版本的小冊子中間甚至寫道「如果瑞典受到另一個國家的攻擊,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所有關於停止抵抗的信息都是錯誤的。」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才批准基輔用美國製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轟炸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莫斯科與西方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升級到新的高度,此舉激怒了將於明年1月重返白宮的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者,因川普曾承諾將限制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並儘快結束戰爭。對此,其長子小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 Jr)也抨擊這一決定,表示是為了「確保他們在我父親有機會創造和平之前讓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報導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長期以來一直向西方支持者施壓,要求允許烏克蘭對俄羅斯境內更深處的軍事目標進行攻擊,但其盟友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擔心這樣做會跨越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畫下的「紅線」。早在9月,普丁就曾表示,若西方國家為基輔提供打擊俄羅斯的火力,他將認為西方國家是烏俄戰爭的「直接參與者」。
想加快戰爭結束的腳步? 拜登同意烏克蘭使用「美製遠程導彈」抗俄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近日改變態度,同意授權烏克蘭在俄羅斯境內使用美國製的遠程導彈。而其實早在9月時就有類似的傳聞流出,當時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則警告,若允許美國遠程導彈深入俄羅斯境內攻擊,將被視為戰爭行為。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在過去兩年中,美國曾多次拒絕向烏克蘭提供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部分原因除了ATACMS的生產週期過長外,也擔心導彈庫存不足。但目前有消息指出,其實早在今年二月,拜登就秘密批准這些遠程導彈的轉移,並於4月完成交付給烏克蘭。如今,拜登更進一步授權烏克蘭在俄羅斯境內使用這些導彈,以便在俄羅斯南部的庫爾斯克(Kursk)地區發動攻擊。據了解,俄羅斯在庫爾斯克當地集結近5萬人軍隊,試圖將庫爾斯克從烏克蘭可能的和平談判籌碼中排除,而美國的反應推測是要幫助烏克蘭長時間控制庫爾斯克。準備裝載到高機動火砲火箭系統( HIMARS)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報導中提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9月拜訪白宮時,攜帶一份俄羅斯境內的打擊目標清單,希望得到美國的遠程導彈援助來打擊這些目標。這份清單是澤倫斯基「勝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在取得戰爭的優勢。但當時拜登選擇不做明確承諾,而目前則是同意烏克蘭使用美製遠程導彈。但其實在澤倫斯基拜訪白宮、希望獲得同意使用美製遠程導彈之時,當時就有相關消息流出。而俄羅斯總統普京當時就警告西方國家,若俄羅斯遭到常規導彈的攻擊,莫斯科將視此為聯合襲擊,並可能考慮使用核武器反擊。至於拜登為何會突然改變態度,外界推測可能是北韓軍隊加入俄羅斯有關,美國被迫作出妥協,授權烏克蘭使用這些導彈以抗衡俄羅斯的進攻。美國國務院表示,目前已有1萬名北韓士兵被派往俄羅斯,並在庫爾斯克地區與俄羅斯軍隊共同參與戰鬥。烏克蘭指揮官表示,這些北韓軍隊對於俄羅斯來說是「重要資源」,因為即使他們只擔任防禦任務,也可以讓俄軍進行其他攻擊行動,最終投入直接戰鬥。而報導中也提到,ATACMS的遠程導彈射程僅約200英里,再加上俄羅斯已將關鍵目標撤離前線,已經遠超過ATACMS的射程,因此並不足以對俄羅斯的核心目標造成重大損害。除此之外,另外個變因就是即將上任的川普,川普過去曾多次聲稱,如果他是總統的話,根本不會讓俄烏戰爭爆發。目前川普的過渡團隊並未直接對拜登授權烏克蘭使用遠程導彈的決策作出回應,只表示川普有信心能促使雙方坐下談判結束戰爭。而澤倫斯基則對於川普政府即將入主白宮表示看好,認為川普能使戰爭更快結束。
單身比較快樂?國際研究顯示「憂鬱症風險會提高」:4類人更顯著
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然而,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卻示警,根據1項橫跨7個國家、超過10萬人的研究,不論是在哪個國家,未婚者的憂鬱風險都顯著高於已婚者,約高出86%,而且抽菸喝酒、男性及受過高等教育的單身者,都有較高的憂鬱症風險。黃軒醫師昨(9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有女士某天向他傾訴,她自從結婚後,憂鬱症狀愈發嚴重。然而,隔天又有成熟的女士告訴他,在她過了適婚年齡後,憂鬱情緒比以往更加難以控制,「這2個故事剛好形成了有趣的對比:『結婚和未婚,到底哪種狀態,更容易導致憂鬱呢?』」對此,黃軒醫師最近也剛好閱讀到澳門理工大學綜合分析7個不同國家、涵蓋不同文化背景進行,並涉及超過10萬人的樣本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在哪個國家,未婚者憂鬱風險高於已婚者,約高出86%,尤其男性與受過高等教育的未婚人士,面臨更高的憂鬱風險。研究人員也認為以下4大主因,影響這些憂鬱症和婚姻的關係:國家差異:研究發現,婚姻狀況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在不同國家有明顯差異。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愛爾蘭)的未婚人士,其憂鬱風險顯著高於東方國家(如韓國、中國和印尼)的未婚者,尤其是那些離婚或分居的人,約高出36%。這意味著「西方國家未婚者的憂鬱症較高!」性別差異:研究指出,男性單身者的憂鬱風險,明顯高於單身女性,約高出25%。然而,如果是離婚、分居或喪偶的人士,此時性別的差異,對憂鬱風險影響並不顯著。這表示「男性單身者較易有憂鬱症!」教育差異:研究人員也發現,那些受高教育程度的單身者,在憂鬱症狀風險高於已婚人士,且高出34%,尤其是那些離婚、分居或喪偶的個體,這種差距更為明顯。這代表「對高等教育者來說,未婚、離婚、分居、喪偶,都會使他們很憂鬱!」習慣差異:這次研究發現,「飲酒」是導致憂鬱的顯著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墨西哥、韓國和中國的單身的人群中,其影響分別達到3.2%、34.1%和27.4%,也就是說韓國人最嚴重。此外,研究人員也認為,吸煙是提升憂鬱風險的潛在因素之一。這顯示「抽菸喝酒都會加重與婚姻有關的憂鬱症,尤其是未婚狀態。」黃軒醫師在文末也提醒,婚姻並非解決一切的靈丹妙藥,「我們選擇結婚,還是單身?應取決於個人的生活方式與需求。我們找到生活中心靈的平衡與滿足感,才是維持身心健康的關鍵。你的幸福感受,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普丁批「台灣效法烏克蘭」試圖在亞洲挑起危機:以吸引外部勢力支持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7日將中國描述為俄羅斯的盟友,並大力支持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的統一主張,更聲稱沒有任何國家需要擔憂中俄深化合作。與此同時,普丁還指責台灣試圖在亞洲挑起烏克蘭式的危機,以吸引外部勢力支持。據路透社的報導,兩國尚未宣佈建立正式的軍事聯盟,但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2年,普丁出兵烏克蘭前不到3週的時間,簽署了「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協議。今年5月,雙方又同意深化新時代的「全面夥伴關係和策略合作」。普丁7日在黑海度假勝地索契(Sochi)參加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所舉辦的會議時表示:「中俄有共同的邊境線。因此任何人都無法起到干擾作用:不管是風暴,還是海上交通的封鎖,任何東西都無法干擾我們的合作。」普丁續稱,俄羅斯支持中國,是因為中國不會採取遏制政策,而且中國是盟友,兩國也在安全領域開展合作。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關係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而這正是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間所欠缺的。普丁還將中俄雙邊軍事演習與美國和日本的演習進行比較。他表示,俄中之間的軍事演習致力於加強各自的安全,而不是針對第三方國家。此外,他還批評在東亞地區成立軍事集團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且此舉不會讓局勢更加平靜和穩定。與此同時,普丁還指責台灣試圖在亞洲挑起烏克蘭式的危機,以吸引外部勢力支持,「台灣周圍發生了很多事情。每個國家都正式承認,是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實際上呢?實際上,它的行動卻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前進,推升了緊張局勢。」普丁還指出,俄羅斯確實支持中國,也因為它是莫斯科的盟友,因此他們相信中國正在推行完全合理的統一政策,「我們有非常大的貿易額,我們在安全領域也進行了合作。」
歡迎來到自由世界!一萬北韓士兵援俄 傳網路解禁「沉迷色情片」
在北韓,民眾因為偷看未經許可的節目而遭到懲罰甚至槍斃並非新鮮消息。不過近日有西方國家媒體人指出,根據他收到的消息,在北韓派遣過萬名士兵前往烏俄戰場加入戰事後,不少士兵因為生平第一次能夠無限制的自由上網,因此沉迷於網路色情影片難以自拔。據《紐約郵報》報導,英國記者、《金融時報》首席外交評論員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X發文,「一個通常可靠的消息來源告訴我,部署到俄羅斯的北韓士兵,以前從來無法不受限制地上網。因此,他們正在大量觀看色情內容。」對此,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陸軍中校迪茨(Charlie Dietz)中校評論:「儘管這個消息聽起來很有趣,但我無法證實任何北韓士兵在俄羅斯的網路使用習慣或線上『課外活動』(extracurriculars)。」他補充道:「我們專注於北韓在俄羅斯軍事行動中更深入參與。至於上網問題,最好詢問莫斯科。目前我們的重點仍是支持烏克蘭,並解決更重要的區域安全問題。」據《Euronews》報導,自俄羅斯將北韓士兵部屬到西庫斯克(Kursk)地區以來,烏軍已經首次向北韓士兵的開火。這代表自近3年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北韓軍隊是第三支首次直接參與這場戰事的軍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週一晚間的演講中批評西方國家對於北韓的參戰反應冷淡,「我們看到朝鮮軍隊的人數有所增加,但我們合作夥伴的反應卻沒有增加。」他表示,需要採取更多反擊措施,來制止平壤繼續派遣士兵參與烏俄戰爭的衝突。
常被誤認腸躁症 醫揭「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嚴重肚破腸流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一種消化道的慢性發炎疾病,初期常被誤認為腸躁症,若是和壓力有關的腸躁症,通常發生在白天或有壓力時疼痛,飯後往往會肚子絞痛想排便,排便後就會緩解,但若出現其他相關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醫師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分成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好發在學生、上班族等20至40歲青壯年,常見臨床症狀包含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貧血以及體重減輕其中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瀉、黏液便、血便為主,克隆氏症則以右下腹疼痛為主要表現。該疾病是患者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腸道,引起嚴重腹痛、血便,有部分人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甚至「肚破腸流」,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疾病初期常被當成急性腸胃炎或大腸急躁症合併痔瘡出血,長期若沒妥善控制,會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甚至腸癌風險。由於該疾病成因複雜,目前研究顯示和基因、西化飲食、食品添加物、環境污染和腸道菌叢改變有關。李柏賢指出,雖然過去西方國家IBD盛行率高,但近年亞洲國家發生率急遽上升,推測是飲食型態轉向西化以及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
汪建民病逝/汪建民肺腺癌逝世!醫示警「把握3個月治療黃金期」:未吸菸者小心了
男星汪建民去年11月檢查出肺腺癌4期,癌細胞從右肺擴散至頸椎、腦內,前後歷經多次化療後,身體狀況一度好轉,他便努力復出工作。怎料,他的妹妹在今(8)日午間證實,汪建民已在昨(7)日晚間逝世,享年56歲。對此,醫師就指出,台灣的女性和未吸菸者的肺腺癌發生率仍顯著上升,除了吸菸以外,還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危險因子,且診斷後3至4個月為治療的黃金期,因此呼籲高危險族群應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據國健署2023年公告最新十大癌症排名,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胰臟癌,不論台灣和世界,肺部惡性腫瘤都比其它的惡性腫瘤更容易造成病人死亡。高雄長庚胸腔內科醫師王金洲醫師表示,台灣的肺癌在流行病學上有些特徵與西方國家不同,像是女性肺癌發生率特別高,西方國家男性肺癌的死亡率為女性的7至8倍,台灣僅1.8倍,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國家肺癌患者中,有85%是吸菸者,在台灣則不及50%。王金洲接著說到,肺癌病變初期毫無症狀,腫瘤體積太小也難以發現,要大到可以被看出來,可能要花費10年以上時間。因此就算早或晚幾周、幾個月,可能並不會影響整個疾病的癒後,但仍建議患者要把握診斷後3至4個月左右的黃金治療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明,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等,台灣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佔近9成;非小細胞肺癌又有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肺癌等,其中肺腺癌約佔8成,台灣的肺癌患者超過6成都是肺腺癌,以女性居多。陳育民解釋,肺腺癌本來就是很容易產生腦轉移的癌症之1,具EGFR突變的患者又有更高的比例有腦轉移,依據文獻,約有20至30%的患者在初診斷便有腦轉移現象;更有50至60%的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癌細胞也會擴散至腦部,導致預後不佳。 陳育民補充,如今的肺腺癌已走向採用精準治療,不同的驅動基因突變有不同的標靶藥物,患者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出哪個基因突變,再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可以延長生命。他說,晚期或復發的肺腺癌患者,可先進行基因檢測,有驅動基因突變時,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如果沒有驅動基因突變,可以檢測癌細胞的PD-L1,表現量高可以進行免疫治療,表現量低則採取化療或是合併免疫治療等。衛福部過去曾於官網衛教,雖然吸菸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肺癌發生率仍逐年升高,尤其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9成是不吸菸的。因此,除了避免吸菸與二手菸害外,同時要減少廚房油煙、遠離空氣污染或廢氣多的地方。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教授兼主治醫師林建中也提醒,若出現胸悶、胸痛或咳嗽不止等症狀時,很有可能是潛在的肺癌患者;而LDCT便是早期發現肺癌的有力篩檢工具,能有效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據了解,目前國健署已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族群,提供2年1次之免費LDCT篩檢。
真主黨領袖遭空襲斬首 未來72小時成以黎雙方衝突關鍵
在以色列發動空襲,成功斬首真主黨(Hezbollah)領袖納斯拉(Hassan Nasrallah)後,目前傳出真主黨正考慮該如何應對。外界普遍認為,接下來的72小時,會成為以色列與黎巴嫩之間的關鍵。根據《CNN》報導指出,對真主黨而言,接下來的72小時,其剩餘的領導層需要評估存留下來的人員,並考慮如何安全地溝通和開會,同時也必須衡量他們能承受的損失程度,以此來制定回應計劃。雖然外界至今尚未明確在以色列在過去兩週的空襲中,真主黨的火箭庫存到底受到多少損害,但以色列似乎擁有極為準確的情報,不僅掌握了真主黨領導層的實時位置,也可能清楚真主黨藏匿彈藥的地點。目前為止,真主黨的火箭攻擊無法對以色列造成明顯的損害。但真主黨剩餘的領導層可能會認為需要展示軍事力量,藉此提升士氣和恢復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可如果這樣的攻擊因以色列的攔截而失敗,是有可能反而導致真主黨的威望被進一步的削弱。除此之外,支持真主黨的伊朗是否會深度介入,目前仍是未知數。伊朗在過去幾個月展示強大的忍耐力,推估可能有更長遠的戰略考量。而以色列與西方國家也密切關注伊朗在鈾濃縮方面的進展,避免該地區可能會因為伊朗的核武而陷入失控。報導中也提到,雖然伊朗和真主黨的動向需要注意,但以色列的行動才是影響整體局勢走向的關鍵。以色列目前展現出強大的軍事力量、精確的情報優勢,以及對國際社會批評其平民傷亡問題的承受力,這使得它能夠持續打擊真主黨。但這也可能導致局勢演變為更長期的衝突,損害以色列的聲望。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而言,目前也是一個重要的抉擇時刻,他可以選擇讓這段時間的軍事行動提升其國內安全聲譽,從而增強他在面對法律案件時的政治地位;也可以選擇繼續推動一場無明確戰略方向的戰爭。
災難將來臨?澳洲男釣「超巨馬臉地震魚」! 吸引千人網友圍觀
澳洲一名男子日前在當地梅爾維爾島(Melville Island)釣魚時,意外釣起一隻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Oarfish)。而該隻地震魚體型龐大,還擁有一張馬臉,貼文一出立刻引起千人網友圍觀熱議。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澳洲一名來自提維群島探險公司(TiwiIslands Adventures)的船長柯蒂斯(Curtis Peterson),上週在當地梅爾維爾島夜釣時,意外釣起一隻巨大的皇帶魚。而釣魚節目Fishing Australia TV在Facebook上貼出一張照片,從圖片可以看到,該隻皇帶魚的身軀非常龐大。牠的臉就如同馬臉一般,且眼睛非常大,身長長到需要2個成年男子一同合力抬起。貼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甚至有網友懷疑這張照片是AI生成。對此,釣魚專欄作家亞歷克斯(Alex Julius)表示「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在這裡釣到這種魚,能捕獲這種魚相當罕見,大多數被沖上岸的魚都已經死亡。」事實上,皇帶魚體長可達10公尺,可下潛至1000公尺深海。且皇帶魚在西方國家有「末日之魚」之稱,有一派說法認為,看到這種魚恐是地震或海嘯的預兆。
尤努斯會陸大使 爭取中國太陽能板產線遷移孟加拉
孟加拉經過7月一連串示威動盪,總理哈希娜8月5日逃亡印度,而軍方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達成共識,8月8日起由尤努斯主持臨時政府。為使孟加拉盡快恢復政局穩定、經濟復甦,尤努斯近期向中國大陸表達,希望將部分太陽能板生產廠遷往孟加拉,以支持該國實現綠色轉型。現年84歲的尤努斯為孟加拉經濟學家,因其發展了「小額貸款」和「微型金融」,創建孟加拉鄉村銀行,幫助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創業者能貸款創業,於200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哈希娜出逃印度後,軍方組織了臨時政府,並邀請尤努斯於8月8日在孟加拉宣誓就職成為該國臨時政府首席顧問。孟加拉翻開了民主新頁,但前方是國內政局不穩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巨大挑戰,西方國家、中國、印度等都在關注尤努斯能不能成功帶領孟加拉迎向新時代。中國大陸過剩的太陽能板產能,也成為孟加拉振興經濟的希望。根據孟加拉媒體報導,大陸駐孟加拉大使姚文25日拜會尤努斯,尤努斯正以多種途徑確保孟加拉的經濟發展,在與姚文會談期間提到盼中方將部分太陽能板生產廠遷往孟加拉,以支持該國實現綠色轉型,並增加出口的多樣性。中國大陸駐孟加拉大使姚文(左)日前拜會孟加拉臨時政府首席顧問尤努斯,提及希望部分太陽能板生產廠能遷往孟加拉。(圖/取自大陸駐孟加拉大使館官網)中媒《觀察者網》綜合孟加拉與印度媒體報導稱,尤努斯表示,中國已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太陽能板製造大國之一,但在全球出口市場正遇到愈來愈大的挑戰和限制下,他建議將製造業轉移到孟加拉,作為一種戰略對策,使兩國都從中受益。此外,尤努斯還呼籲兩國開展有關技術轉讓的活動,並加強雙邊在災害管理、教育和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根據大陸外交部官網消息,中國是孟加拉第一大貿易夥伴,孟加拉則是中國在南亞第二大貿易夥伴。2023年,兩國貿易額為239.7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孟加拉出口229.5億美元,自孟加拉進口10.2億美元。中國從孟加拉進口的商品主要有皮革、棉紡織制品和魚類食品等原料性商品;出口商品主要有紡織品、機電產品、水泥、化肥、輪胎、生絲、玉米等。尤努斯希望中國從孟加拉進口更多商品,以增加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孟媒《達卡論壇報》就指出,孟加拉正處於巨大變革,目前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其他國際夥伴的鼎力相助,其中就包括綠色能源轉型領域。尤努斯希望中方同意將部分太陽能廠遷往孟加拉是明智選擇,這不僅能極大地幫助孟加拉解決經濟困境,也能推進孟加拉實現在綠色轉型方面的遠大目標。近日,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董事長蔡慧玲在接受惜食共享平台Tasteme製播《Coffee, Tea, or Tasteme》Podcast專訪時,也談論尤努斯的社會影響力,並提到創立尤努斯基金會的歷程與近幾年推動的社會創新概念。蔡慧玲表示,日前尤努斯已被推舉孟加拉臨時最高領導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祝福尤努斯領導孟加拉民主改革成功,基金會透過各種活動推動社會型企業,目前全球有109所大學設有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YSBC),基金會已在台推動14所大學成立尤努斯中心、每月台北及高雄舉辦創新交流平台,以及舉辦尤努斯創新獎鼓勵青年社會創新創業行動,希望更多青年打造社會型企業,如同創立一個個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引擎,邁向三零世界。台灣尤努斯基金會於2006年由尤努斯授權成立,尤努斯亦為基金會創始人暨首席顧問,基金會旨在推動社會型企業與三零願景「零淨碳排放、零貧窮、零失業」。Tasteme創辦人葉柏軍專訪蔡慧玲,期盼呈現多元的永續內容,透過國際視野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的角度,放眼台灣的社會行動。
CNN:伊朗考慮放棄報復以色列!以換取加薩停火談判
伊朗報復以色列的行動在即!但伊朗新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近日卻傳出懇求該國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不要直接攻擊以色列,以免帶來毀滅性後果。如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辦公室也聲稱,已同意於本月15日恢復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停火談判。據CNN的報導,在哈瑪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遭到刺殺後,伊朗為了外交掩護,以擺脫對以色列的倉促威脅,可能透過取消報復以色列,來換取加薩的停火談判,而這個結果更能讓德黑蘭宣稱,伊朗政府更關心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的平民性命,而不是一心只想著復仇。美國猶太裔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及其盟國已直接與以色列和伊朗溝通,「任何人都不應該讓這場衝突升級」,他還聲稱,停火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衝突的進一步升級皆可能危及停戰談判的進展。對此,裴澤斯基安也回應歐美國家要求德黑蘭保持克制,不要報復以色列的要求:「若美國和西方國家真的想防止該區域陷入全面戰爭,就應該立即停止出售武器及支持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如此才能迫使該政權停止其在加薩走廊的種族滅絕行動,並接受停火談判。」CNN分析,目前更加棘手的是,哈瑪斯在哈尼亞遇刺身亡後,換上了去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的主要策劃者辛瓦爾(Yahya Sinwar)擔任領導人,這將讓停火談判變得困難重重。再加上納坦雅胡雖然表面迎合談判,但又不斷升級戰事。1名美國官員和1名西方情報官員則告訴CNN,他們目前對伊朗在黎巴嫩的代理人真主黨(Hezbollah)可能採取行動報復以色列的擔憂,遠比伊朗還嚴重。據悉,黎巴嫩真主黨中最資深的指揮官蘇克爾(Fuad Shukr),7月30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遭以色列空襲炸死。但若黎巴嫩真主黨真的攻擊以色列,特拉維夫對真主黨的報復可能又會把伊朗和美國都拖下水,導致區域緊張局勢再度升級。
巴黎奧運/性別風波延燒到聯合國 俄控奧會「讓2男性施暴女選手」
國際針對奧運女性拳賽性別爭議,延燒到聯合國。俄羅斯駐聯合國副大使紀柏梁(Dmitry Polyanskiy)7日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指控,西方國家壟斷奧運,放任台灣奧運拳手林郁婷和阿爾及利亞拳擊選手克莉芙(Imane Khelif)「2名男性選手」,對其他女拳手施暴;阿爾及利亞代表則出面強烈駁斥,稱克莉芙是1名女性,沒有任何疑問。阿爾及利亞女拳手克莉芙已殺入巴黎奧運拳擊女子66公斤級金牌戰,卻被俄羅斯點名未通過荷爾蒙測試。(圖/路透)聯合國安理會7日舉行1場主題為婦女、和平與安全的會議,紀柏梁在會上表示,努力保護家庭和母親以及傳統家庭價值觀,這是任何社會的道德基礎,也是當前和未來成功發展的必要前提。大家很難聽到西方同行對此有正確的論點,因為此時此刻,西方國家壟斷奧運,女拳手在巴黎奧運,遭到先前未通過國際拳擊聯合會(IBF)荷爾蒙測試的選手公開施暴,而根據國際拳擊聯合會的說法以及常理,這些選手都是男性。紀柏梁說,這種令人作嘔的表演表明,西方積極強加給世界的LGBT(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議程,對婦女的權利和尊嚴,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我們認為,在許多傳統社會中,婦女、妻子和母親對政治和社會進程的影響,是基於許多世紀前建立的方式。而這些(傳統)婦女所能產生的影響,事實上可能比崇尚自由主義思想的社會更加有效。阿爾及利亞外交官庫德里(Toufik Koudri)強烈駁斥:「勇敢的拳擊手克莉芙小姐出生時是女性,她作為女性度過了童年、成長和青春期,她作為一名成熟的女性從事體育運動。除了那些有模糊政治盤算的人之外,這件事沒有一絲疑問。國際奧委會的證明,清楚地打消了任何對克莉芙的疑慮。」路透8日報導,國際拳總(IBA)表示,性染色體檢測判定克莉芙和林郁婷都不具備參加2023年世界錦標賽的資格。但國際奧委會(IOC)2023年撤銷IBA作為拳擊運動管理機構的地位,並接管巴黎奧運拳擊賽主辦權後,克莉芙和林郁婷都參加了奧運,IOC說兩人都是女性。但IBA深陷財務不透明的泥淖,並與俄羅斯領導層關係密切。
哈瑪斯領導人並非死於導彈! 《紐時》驚爆「暗殺內幕」
巴勒斯坦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領導人哈尼亞(IsmailHaniyeh),在7月30日參加完伊朗新總統就職典禮的隔天凌晨,於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的招待所,遭1枚導彈擊中身亡。如今《紐約時報》卻聲稱,哈尼亞並非死於導彈攻擊,而是被2個月前就安裝在客房的爆炸裝置炸死的。哈瑪斯領導人哈尼亞於當地時間7月31日凌晨遇襲身亡。在暗殺發生後的幾個小時內,國際媒體紛紛猜測以色列是用無人機或飛機上發射的導彈,擊殺了哈尼亞,因為以色列也曾在今年4月19日透過導彈襲擊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然而,導彈擊殺的說法引發一些專家的質疑,例如:以色列如何再次避開伊朗的防空系統,對該國的首都進行如此明目張膽的空中打擊?如今《紐約時報》也援引2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成員、5名中東官員,以及1名美國官員的說法指出,導致哈尼亞死亡的,其實是一個被祕密安裝在德黑蘭招待所的爆炸裝置。5名中東官員聲稱,該爆炸裝置是大約2個月前被偷運進去的,此後一直被安裝在裡面。這處招待所位於德黑蘭北部的一個高檔社區內,由IRGC負責營運及駐守。5人還表示,在哈尼亞確認了自己的房間後,炸彈就被遠端遙控引爆,並導致哈尼亞及1名保鏢身亡。另2名IRGC成員則透露,爆炸震動了整棟大樓,炸破了幾個窗戶,並導致部分外牆倒塌,在他們分享給《紐約時報》的1張建築物照片中,也能明顯看到毀損痕跡。據悉,哈尼亞一直以來都住在哈瑪斯位於卡達的政治辦事處,直到人在伊朗才被暗殺。這些中東官員聲稱,哈尼亞以前訪問德黑蘭時就曾經多次入住該間招待所,因此這些官員都不願透露姓名,尤其這些資訊牽涉到哈尼亞遇刺的敏感細節。報導補充,伊朗官員和哈瑪斯皆在7月31日指控以色列需對此暗殺事件負責,而幾位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也得出相同結論。對此,以色列尚未公開承認犯行,但據5名中東官員的說法稱,以色列情報官員在暗殺事件發生後立刻向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政府通報了行動細節。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事後卻聲稱,美國不僅不知情,也沒有參與此次的暗殺行動。針對該起刺殺事件,3名伊朗官員坦承,存在這種安全漏洞,不僅是伊朗情報和國家安全部門的「災難性挫敗」,更是IRGC的奇恥大辱,尤其那棟大樓是IRGC的休憩場所,平常也會舉行祕密會議,或是接待像哈尼亞這樣的重要賓客。至於炸彈是怎樣被藏進招待所的目前不得而知。這些中東官員透露,暗殺的準備工作可能耗費數個月的時間,而且需要對建築物的內部動線進行大量的觀察和監控。2名IRGC成員也承認,他們不知道炸彈是如何,以及何時被安裝在客房裡的。報導指出,暗殺事件有可能在中東引發新一輪的暴力衝突,並打亂正在進行的加薩走廊停戰談判,尤其哈尼亞一直是參與停火談判的主要代表之一。
瓦格納傭兵遭非洲叛軍伏擊 烏克蘭情報局稱:有參與
目前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的雇傭兵集團瓦格納在非洲馬利(Mali)當地遭遇叛軍伏擊,結果導致數十名成員死亡。這是目前已知俄羅斯在非洲最大損傷的事件,而烏克蘭情報總局則表示,有參與這次的行動。根據《CNN》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22日至26日這段期間,當時瓦格納的傭兵正陪著馬利政府軍在阿爾及利亞(Algeria)邊境巡邏,結果在過程中遭遇叛軍的伏擊。據了解,這次襲擊是由叛軍組織圖阿雷格(Tuareg)和基地組織在薩赫勒地區(Sahel)的分支JNIM(伊斯蘭教和穆斯林支持陣線)共同策劃的。有媒體報導指出,瓦格納傭兵在戰鬥中,疑似有遭遇重型武器、無人機和自殺式車輛的攻擊。他們聲稱在這次「複雜的伏擊」中,殺死了50名俄羅斯人和數名馬利士兵,在一些非官方的俄羅斯Telegram頻道中,甚至有提及死亡人數可能高達80人等消息。目前也傳出,瓦格納指揮官謝夫琴科(Sergei Shevchenko)與軍事網紅費德亞寧(Nikita Fedyanin)都在這次事件中喪命。整起事件發生後,烏克蘭情報安全總局(SBU)官員尤索夫(Andriy Yusov)對外表示,烏克蘭也參與了這次的襲擊行動,他們提供了必要的情報給發動攻擊的組織。但報導中也明確提到,烏克蘭情報局的說法還有待商榷。報導中也提到,俄羅斯過去多年來都透過瓦格納傭兵集團在非洲當地擴大影響力,希望能以此來增加對抗西方國家的資本,但這次的襲擊事件,有可能會影響到俄羅斯在非洲當地的戰略佈局。
國防專家警告 西方國家恐面臨致命四國挑戰
在上週落幕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上,地緣政治與國防專家警告,西方國家必須準備面臨來自俄羅斯、中國、北韓和伊朗等「致命四國」所帶來的威脅與系統性挑戰。前北約秘書長羅伯森(George Robertson)在英國國防部「戰略防衛檢討」(SDR)媒體簡報會上到,英國及其盟友正面臨「致命四國」(a deadly quartet)的威脅。他說,這四國目前正持續加緊合作,英國與北約國家必須做好準備,以期能與它們進行抗衡。雖然羅伯森並沒有直接點名「致命四國」為那些國家,但外界多認為應是俄羅斯、伊朗、北韓與中國大陸。北約在上周發布的《華盛頓峰會宣言》中,對於中國的強硬措辭,為歷來峰會首見。北約將中國定調為俄國入侵烏克蘭的「關鍵助力者」(decisive enabler),並且對歐洲-大西洋區域安全造成「系統性挑戰」。宣言中還指出,中俄的「深化戰略性結盟」著實令人感到深憂,雖然俄烏戰事目前仍是北約最立即與關切的議題。此外北約還指控北韓、伊朗對俄國提供的軍事協助,讓俄國得以侵犯烏克蘭,並嚴重衝擊歐洲大西洋地的安全。然而西方國家究竟如何應對這些致命威脅還有待觀察。俄國、北韓和伊朗目前都已面臨大量的國際制裁,不過這些對貿易和關鍵領域的限制,也無疑使這些國家更加緊密聯繫在一起。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 Bank)首席經濟學家施密丁(Holger Schmieding)指稱「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全球西方的自由與先進民主國家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他認為「全球西方」擁有優越資源,若能發揮這些力量支持烏克蘭,並在國防上提供資助與長久堅持,那些挑起事端的國家最後將會自嘗苦果。
靠「反共」詐騙10億美元 郭文貴遭美法院判有罪「恐被關逾十年」
流亡海外的52歲中國知名富商郭文貴過去因批判中國共產黨政權而聞名,然而去年3月他因涉嫌策劃超過10億美元的詐騙,遭到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以12項罪名逮捕,外媒指出,郭文貴可能面臨數10年監禁,且有極小可能性被引渡回中國,這或將終結他在中美政商界的活動。據了解,郭文貴過去疑似因得罪中國上層官員,選擇流亡美國,而他也經常在網路上批評中國共產黨政權,還與美國右翼人士合作,並因此獲得了數10萬名粉絲,其中大多數是生活在西方國家的中國人。然而根據外媒《BBC》的報導,美國司法部指控郭文貴利用俱樂部會員資格、加密貨幣、出售其媒體公司私人股份等手段,敲詐追隨者以維持奢侈生活,犯有電匯詐欺、證券詐欺、銀行詐欺和洗錢等12項罪名,涉及超過10億美元的詐騙。檢方發現,郭文貴在社群媒體上向數千名追隨者保證,加入他投資的加密貨幣計畫不會賠錢,並在募得10億美元之後,宣稱部分資金將用來挑戰中國政府。檢方表示,郭文貴將所得收入用於購買新澤西州豪宅和藍寶堅尼跑車等奢侈品。郭文貴的律師聲稱郭只關心反共、不關心金錢,對此,檢方則反駁稱郭文貴確實關心反共,因為他依靠反共來賺錢。經過7週審理後,曼哈頓陪審團也於7月16日認定其中9項罪名成立,法官將於11月19日宣布郭文貴的刑期,預料他將面臨長達數10年牢獄之災,且有極小可能性被引渡回中國,這或將終結他在中美政商界的活動。
WHO示警「全球18億成年人運動量不足」 這些地區比率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結果顯示,全球近3分之1(31%)、約18億成年人無法達到建議運動量。成年人運動不足的趨勢令人擔憂,這一比例從2010年至今上升約5%,預計2030年可能達到35%。世衛組織建議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體能活動。缺乏體能活動使成年人罹患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失智症以及如乳癌和結腸癌等癌症的風險更高。報告顯示,高收入亞太地區(48%)和南亞(45%)的運動量不足比率最高,而其他地區則從高收入西方國家的28%到大洋洲的14%之間不等。同時,性別和年齡之間的差距仍然顯著。全球女性的運動量不足比例比男性更高,分別為34%和29%,某些國家的差距甚至高達20個百分點。此外,60歲以上的人群缺乏運動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凸顯促進老年人體能的重要性。儘管整體趨勢不樂觀,但一些國家在過去十年中顯示出積極的變化。研究指出,全球近半數國家在體育活動方面有所改善,其中22個國家有望實現2030年將運動不足人數減少15%的目標。鑑於這些發現,世衛組織呼籲各國加強政策實施,通過基層和社區體育、積極的娛樂活動和環保交通方式(如步行、騎自行車和使用公共交通)等措施,促進和推動體育活動,應對全球運動量不足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