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騏
」綠鬣蜥氾濫成災…農業部改「中央主導地方合作」模式移除 專家提醒「補償效應」
綠鬣蜥氾濫成災,全台粗估有超過20萬隻綠鬣蜥四處亂竄造成民眾不少困擾,農業部一改過去各地方政府各自清除綠鬣蜥的作法,改以中央主導、地方合作的模式進行。台灣野生動物學會理事長裴家騏提醒,若移除速度趕不上繁殖速度,反而變相幫助綠鬣蜥「新陳代謝」,減少族群內部競爭,結果導致越除越多,最終恐變成人類與之共存。農業部初估全台有至少20萬隻綠鬣蜥棲息在外,目前監測調查野外綠鬣蜥族群分布在台中以南的縣市,全台灣較多量的熱區主要在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及嘉義縣的河川區域;台中以北的縣市則零星出現,並無發現野外繁殖族群。農業部林保署表示,現階段首重密切監控野外族群豐度與分布狀況,並根據捕捉趨勢,即時反應及滾動調整移除策略,採取不設上限的強化移除,今年移除目標提升至12萬隻,以有效抑制繁殖族群的增加及擴張。不過,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助理教授陳宣汶認為,20萬隻綠鬣蜥的估算應是保守估計,因為每年移除綠鬣蜥的數量持續上升,還未達到收斂的程度,實際數量可能會更多。目前綠鬣蜥出沒範圍最北邊達台中、彰化的界河烏溪一帶,若未來沒有人為因素使族群繼續越溪北遷,有機會封控在中南部一帶。陳宣汶指出,過去中央雖提供經費給地方政府執行移除計畫,但卻沒有持續收集資料分析族群分布,中央這次的強化方案包括累積資料分析綠鬣蜥的族群分布、數量估算,以及移除能量的規畫等,如今已是長期抗戰,要有初步成效,恐需3至5年的時間。裴家騏提醒,自然族群若少量減少,反而會變相幫助該群體新陳代謝,會促進剩下的族群繁殖更快,這就是所謂的「補償效應」,綠鬣蜥一次可生產很多蛋,容易發生補償效應,假設每年移除的數量若不到族群的一半或3分之2,要使之逐年降低會比較困難,最終恐必須與綠鬣蜥「共生」,像小花蔓澤蘭、福壽螺難以根除,正是如此。
潑猴之亂2/人類等於食物來源 專家:遊客勿餵食才是上策
高雄中山大學緊鄰高雄壽山,是全台獼猴鬧事最頻繁地區,甚至已開始出現「孤猴闖市區」的現象,野生動物專家認為「教導民眾如何在自然環境中,與原生的野生動物正確地相處互動,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教授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常聽到台灣彌猴損毀農作物、侵入市區住家等誇張舉動,這是過往聞所未聞的,歸咎原因乃是因為人類不當餵食,造成彌猴群聚效應,破壞了人猴之間原本的界線。裴家騏回憶,近30年前壽山生態豐富、綠意盎然,是發展中的高雄市區難得的都市之肺,吸引越來越多民眾登山踏青,當時人猴之間還能和平共處。後來棲息在山上的台灣獼猴與人類的接觸日漸頻繁,越來越多人拿著食物去餵食,自以為可以輕易拉近人猴之間的距離,沒想到,「人類是食物來源」這一觀念在猴群之間代代相傳,也是讓雙方產生誤解的開始。裴家騏說, 壽山幅員遼闊,北邊區域因長期軍事管制,保存了完整獨特的生態體系,台灣獼猴繁衍發展群體,至今保持天然野生行為模式;但原本較少與人群互動的猴群,也開始漸漸受到影響,更遑論中山大學校舍建築貼近原本的獼猴自然棲息地,雙方活動範圍過分重疊,也讓人猴大戰不斷上演。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裴家騏教授認為,教導民眾如何在自然環境中,與野生動物正確互動,才是根本之道。(圖/取自屏東科技大學官網)此外,「白猴」現象則是另外一個警訊。裴家騏解釋,靈長類的獼猴跟人類社會相當相似。壽山的猴子數量經過相關學術單位統計,始終保持在1500至1700隻左右,已超過野外生存負荷量,母系社會的獼猴族群自然會發展一套生存法則,調節族群數量。近2年孤猴出沒市區情況屢見不鮮,大部分都是不被族群接受、且具有「冒險犯難」精神的公猴,若是搶贏地盤就成為新興族群的猴王,敗者則被淘汰;近年來陸續有民眾發現壽山獼猴發生脫毛情況,原本以為是特殊傳染疾病,經過研究後才發現,脫毛現象與生存壓力有極大關連,以壽山獼猴密集度而言,往往10倍於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獼猴,生活壓力過大導致脫毛現象,衍變成「白猴」。「大自然才是野生動物的家,人類只是短暫的過客。」裴家騏直言,人類在山林不斷開發,壓縮了野生動物原本的棲息地與覓食空間,造成衝突後,卻又反而使出各種威嚇手段與工具強行打壓,會造成獼猴族群的困惑,並進行反擊,久而久之讓人猴之間誤解與衝突越深。最好最溫和的作法,其實是先從管理教育遊客做起,運用各種管道教育宣導民眾,並訂定相關法令規範。最後的手段才是執行野生動物的驅離管理,「或許這樣需要20年時間才能讓獼猴重新演化生存模式,但改變從來都不嫌晚。」民間團體致力於改善人猴之間的關係,透過人與猴子貼近互動,學習兩者之間和平共存的觀念,引起共鳴。(圖/報系資料照)高雄市政府從約束人的行為開始作起,對《高雄市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進行修改,民眾若不當接觸或餵食野生獼猴,將會處以5000元到10000元的罰鍰。農業局指出,民眾私自接觸、餵食獼猴的行為,除了容易發生人畜共通疾病傳染的風險,而且餵食的行為大大改變野生獼猴原本的生活習性,增加人猴間衝突,因此也鼓勵遊客若有看見違規餵食的行為,可蒐證並加以舉報。此外,也有不少民間團體致力於改善人猴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培訓、經驗分享的方式,深扎保育知識。如社團法人「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便致力於推動人猴理解共存、互利共生的觀念,希望透過教育、宣導、行銷來扭轉台灣獼猴的負面形象;「跟著猴子去爬山」臉書粉絲頁則帶領民眾到戶外,近距離接觸獼猴,透過人與猴子貼近互動,學習兩者之間和平共存的觀念,引發不少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