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交通事故
」 行人地獄 事故 交通 桃園 車禍行人桃獄2/桃市滿街恐怖路段 專家揭A2車禍隱憂拖垮社會
近期交通部點名桃園市政府該參加道安記者會共商交通解方,副市長蘇俊賓卻反批交通部無視桃園交通改善成果,拒絕派員出席並譏部長陳世凱如同「訓導主任」,戰火一觸即發。專家分析,無論交通部或桃園市政府主張的統計方式,桃園市就是六都傷亡最高,其中「車禍後24小時內人員死亡」的A1類車禍增加幅度全台最高,而「有人員受傷或車禍發生超過24小時後有人死亡」的A2類車禍數量也不少,問題不容逃避。據了解,桃園市2024年1到9月交通事故中,「30日內死亡人數」累計奪215人命,而A1類車禍死亡統計,桃園市2024年1月到10月統計為125人,比2023年同期增加20人,增加人數與幅度都是最多的縣市。此外,依照警政署最新統計至11月底,初估桃園市2024年1月到11月A1類死亡為153人,也較2023年同期增加17人,增加率破一成仍相當驚人。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教授趙家麟表示,為與國際接軌,交通部目前統計交通事故都以車禍後30天內的死亡人數為主,並逐月公布此數據,而A1事故則採每周公布,希望藉此即時警示。趙家麟指出,一般而言A1死亡人數與車禍後30天內死亡人數呈正向關係,透過A1數字可即時提供道安是否有惡化情形的警訊,抓出事故「熱點」即時加強道安防制作為,現行統計各縣市交通事故標準,皆以2024年與2023年同期的30日交通事故死亡數據比較,桃園就是居高不下,中央與市府都責無旁貸。舊中壢火車站已隨鐵路地下化工程拆遷,過去亂象橫陳的交通能否隨地下化與新站落成一併根除?外界高度關注。(圖/報系資料照)趙家麟直言,若以分區來說,全台300多個鄉鎮市區比較,桃園市中壢區始終在事故件數、人口事故比率高居榜首,除了因大學、工業區林立,學生與外籍勞工等外來人口暴增外,包含鐵路尚未立體化、公共交通不便、停車位不足等,都是硬體造成的大問題。「是否有必要到巷口的便利商店也騎摩托車呢?」他直言,民眾的交通安全觀念也有待進步。趙家麟援引外國例子指出,美國健保制度全面剔除車禍傷後補貼,要求有責者扛起全額醫藥費,而瑞典也在上世紀末就喊出「行人零死亡」願景,扭轉一般人對意外「純屬運氣太差」觀念。他舉例,路口斑馬線退縮並新設行人庇護島、市區狹窄設不了人行道的路段便限速汽車每小時30公里速限等,都能有效降低死傷率。趙家麟示警,除了A1類事故外,台灣A2類事故也居高不下,21世紀以來每年A2在案人數成長超過400%,遑論沒報案的小傷「私了」者。趙家麟直言,這類A2傷患中,有的癱瘓終身淪植物人,有的終身帶著後遺症苟延殘喘度過餘生,不只自己折磨,也拖垮全家生計,瀕臨破產的全民健保每年更花了近二成補助在車禍傷患中,「這已經是國安問題」。趙家麟直言,若比照COVID-19新冠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每日公布車禍死、傷數據,那將會比新冠、921災情更加慘烈,令人頭皮發麻不忍卒睹。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教授趙家麟認為,不少交通意外都能透過路型改善與交通安全教育解決,「行人零死亡」不是夢想。(圖/翻攝自中原大學臉書)「還路於民」大遊行發起人黃宥霖也帶著本刊記者來到桃園中原大學前的中北路「行人地獄」,只見摩托車、卸貨卡車隨意停放,不時還有甲類大公車穿梭。黃宥霖直言,中午用餐時間行人只能夾縫求生,若到下午中原國小放學時間,更難以想像剛學會獨立過馬路的國小生,如何直面這些橫衝直撞的車輛怪獸。黃宥霖說,桃園地區確實「行人地獄」路段不少,包含治平高中往埔心火車站的楊梅中興路、「桃園大廟」景福宮周邊等,都是都市規劃失敗、寸步難行的行人地獄,目前景福宮改善有成,中興路也獲得不少關注,可惜中原大學這段,儘管已倡議近10年,目前仍未有具體有效的改善方案和期程。黃宥霖預告,23日上午將商借中原大學前中北路150公尺長的機車停放區,屆時清空了機車,邀請學生、居民與關心路權者一同走走,感受「原來人行道能走得這麼自在」,透過「還路於民」遍地開花,逐步接近「交通零死亡」願景。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對此表示,2024年截至11月底為止,行人交通事故傷者已比去年下降二成、死亡人數更已下降三成,未來將持續建置科技執法,並在高事故路段加設行人優先號誌、標線和警示標誌、增強夜間照明、行人專用時間信號燈等措施,也同步提升「事故熱區」高風險時段見警率、加強路口不停讓執法等作為,並嚴格取締酒駕,盼能持續降低事故發生。
謝國樑施政滿意度提升至57.2% 市民高度肯定基隆市府多項政策成果
基隆市長謝國樑上任近兩年,最新基隆市長施政滿意度民調也曝光,根據民調結果,基隆市長謝國樑滿意度為57.2%、不滿意度為28.7%,相較於市府5月委外進行的調查結果,不僅滿意度有所提升,不滿意度更大幅下降,可見基隆市府過去近兩年的努力,市民皆看在眼裡。民調結果顯示,謝國樑市長就任以來的施政表現近六成民眾滿意,其中16.7%民眾很滿意、40.5%滿意,傾向滿意共達57.2%,相較於五月滿意度51.4%,滿意度有所提升;而傾向不滿意的民眾僅有28.7%,相較五月調查結果42.3%更是大幅下降,可見謝國樑上任後的亮點施政,多數民眾有感。重要亮點施政部分,市府推行「行人友善」政策,透過執法提升汽機車駕駛禮讓行人的意識, 在學校及重要路口劃設134處「綠色斑馬線」,成功降低50%行人交通事故率,有77.0%民眾滿意,僅11.4%民眾不滿意;市府推動騎樓整平工程,與商家、住戶協調同意後重新鋪設騎樓;同時改善通學步道、提升道路品質,並調整路口交通號誌與標誌 ,優化人行空間及通行環境,有61.6%民眾滿意,僅21.8%民眾不滿意。仁愛室內兒童樂園。(圖片提供/基隆市政府) 市府推動「乾淨家園」政策,透過與企業合作、科技執法、增加垃圾清運次數、加重裁罰等方法,讓市民及觀光客都可以在基隆享有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有67.5%民眾滿意,僅19.3%民眾不滿意;市府規畫在七區各設置至少一個「室內兒童樂園」,目前有六個行政區室內兒童樂園已經開放使用,有64.5%民眾滿意,僅10.0%民眾不滿意。仁愛室內兒童樂園。(圖片提供/基隆市政府)市府四月推出「親子照護LINE線上諮詢平台」, 由具有處理兒童相關疾病專業醫師及護理人員提供便捷、即時的醫療諮詢服務,24小時提供即時諮詢,有82.0%民眾滿意,僅6.9%民眾不滿意;市府八月推出「長輩照護LINE線上諮詢平台」,由相關醫師與護理師提供24小時LINE線上健康照護諮詢服務,協助長者解決或改善健康問題,更有84.8%民眾滿意,僅8.6%民眾不滿意。親子照護平台成果發表會。(圖片提供/基隆市政府)親子照護平台成果發表會。(圖片提供/基隆市政府)台二線道路因6月初山崩意外一度影響交通,導致遊客減少,因此市府在六、七月時和潮境公園附近店家合作推出振興大禮包活動,有65.6%民眾滿意,僅18.1%民眾不滿意;市府為吸引更多遊客到潮境公園與周邊景點觀光,更特別推出AR恐龍公園,讓遊客透過虛擬實境與恐龍互動,增添娛樂性與教育價值,有66.5%民眾滿意,21.4%不滿意。民調同步詢問民眾對台電計畫在基隆外木山海岸填海造地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俗稱四接)的看法,認為「尊重環評,但必須確保發電安全」的民眾有22.1%;認為「環保優先,四接應該成為『能源轉型示範園區』」的有15.2%;認為「四接對基隆港務及環境生態衝擊太大」的有16.9%;認為「協和電廠改用天然氣,使用更乾淨能源對基隆更好」的則有31.3%。民調顯示,有42.8%民眾擔心若基隆不蓋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北北基宜會出現缺電問題,另有49.1%民眾不擔心;如果未來基隆產業發展需要有穩定電力問題,則有47.8%民眾贊成台電在基隆蓋四接,另有38.2%民眾不贊成。基隆市政府表示,儘管過去市府受到許多未必理性的質疑與檢視,導致外界民調有所震盪,但市府仍然用心拚市政,這次民調成果不僅滿意度上升,不滿意度劇降,可見民眾對市府施政績效都看在眼裡。市府將把民調作為參考,虛心繼續努力,讓更多民眾對政策有感,打造基隆成為亞洲最有愛的城市。本次基隆市長滿意度民調,委由聯合行銷研究公司進行,於11月27日至12月1日成功訪問20歲以上基隆市民1075人,在信賴水準95%時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0%。調查方式以基隆市住宅電話簿電腦資料庫為抽樣母體清冊,採分層系統隨機抽樣方式並以尾數兩位數隨機變更,且依據113年10月基隆市20歲以上性別、年齡及行政區人口結構比例等特徵進行加權處理。基隆市政府 廣告
痛批蔣萬安心口不一承諾跳票 市府無預警強拆天橋守護成員氣炸衝警方
針對北市府在今日上午無預警,動員大批警力、廠商,開始展開拆除和平新生天橋,「守護和平新生天橋」發言人蕭凡奕痛批台北市長蔣萬安「心口不一、承諾跳票、寧可突襲」,完全沒有兌現請局處繼續與居民溝通的承諾,就堅持強拆天橋,護橋團體也揚言,會繼續動員一切力量保護天橋,並讓市民知道蔣萬安「不溝通、就閃拆」的鴨霸作風。北市府文化局、新工處今天幾乎同一時間,接力發出新聞稿,強調北市府文資審議委員會已經認定和平新生天橋「不具文化資產價值潛力」,判決不予保存天橋,新工處火速發出的新聞稿宣布,新生和平人行天橋「已完成文化資產現場勘查」,從今日起,開始恢復拆除和平新生天橋的施工,天橋周邊則立即湧入不少警力,保護廠商將天橋先行封閉,引發「守護和平新生天橋」護橋團體居民緊急到場,提出強烈抗議,阻擋廠商拆橋,一度被優勢警力排除,持續與警方對峙。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居民不滿北市府強拆天橋,衝撞警方,要阻止拆橋繼續進行(圖/守護和平新生天橋提供)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體發言蕭凡奕透露,文化局文資委員當初會勘天橋後,曾表示會勘結論一週後公布「至少要本週三以後」,天橋守護團體原本認為,文化局公布會勘結果應該是在週三(明天),護橋團體也準備在結果出爐後召開記者會回應。沒想到,文化局卻提前一天閃電公布,而且事前沒告知申請的護橋團體,也不等護橋團體收到文化局正式公文後,新工處就立即發動警力與廠商封橋,不讓行人上橋。蕭凡奕痛批,北市府交通局、新工處不僅沒有按照蔣萬安市長宣稱的「繼續溝通」,民眾這段時間自動自發發動護橋、舉證北市府提出的拆天橋諸多理由有誤,拆橋後可能嚴重危害當地行人安全。北市府都完全未與居民溝通,如今甚至還用「突襲」方式無預警拆橋,讓蔣萬安市長陷於不義。「守護文資提報者尚未收到文資現勘紀錄與決議,違反法規,直接動暫定古蹟,護橋團體要強烈抗議」,守護和平新生天橋連署發起人林玟君也強調。「守護和平新生天橋」說明,不論是市府工程局最早提出的「天橋已經達40年使用期限」「天橋結構有問題」,或者是交通局宣稱的拆橋理由「鄰近天橋拆除後行人交通事故變少」「天橋存在四個A柱橋墩遮蔽右轉車視線」「天橋拆除後會有行人安全配套措施保障行人安全」,護橋團體都已經逐一公開反駁,這些說法有相當多的錯誤,多次呼籲北市府與當地居民面對面溝通,傾聽民意後再拆也不妨。但三週過去了,居民都沒有等到與官員溝通的機會,如今北市府甚至不等文化局給護橋團體會勘回函,就要強拆天橋,讓護橋團體相當失望,也要向蔣萬安市長提出嚴正抗議。
新北市十大易肇事地點 未追蹤改善進度
為維護行人交通安全,新北市交通局推動易肇事地點交通安全改善計畫。不過,審計處報告指出,2021至2023年交通局選出100處多事故地點辦理交通工程,並優先改善十大易肇事地點,但未追蹤改善進度及未列管改善措施。對此,交通局表示,加強列管及改善,並定期追蹤及分析執行成效。警方表示,加強取締轄內易肇事路口違規,降低交通事故發生。警察局統計,2021年新北市發生4萬3644件車禍事故,造成156死、5萬9003傷;2022年發生4萬5727件車禍事故,造成175死、6萬1539傷;2023年發生4萬6200件車禍事故,造成148死、6萬2912傷。新北市致力維護行人交通安全,以交通事故零死亡為目標,針對2021至2023年各交通事故發生地點肇事件數、死亡及受傷人數,分別選出100處多事故地點辦理交通工程、宣導或執法等改善措施,並優先改善十大易肇事地點。審計處報告指出,交通局未追蹤2021及2022年十大易肇事地點交通工程改善進度,亦未列管其餘多事故地點改善措施,難以確認改善措施是否落實完工。2021年2月起陸續執行新店區復興路及順安街口等14處行人易肇事路口改善計畫,但未分析改善工程完工後行人事故增減趨勢,無法適度調整改善措施,截至2023年11月,仍有10處路段再次列為行人事故熱點。對此,交通局說明,每年運用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嚴重度及曝光量指標,篩選10處優先改善肇事路口,並邀集警察局及各區公所現勘,針對事故肇因及碰撞類型研擬改善措施。交通局表示,針對易肇事地點及多事故路口改善皆會製作改善項目報表,定期追蹤改善進度,定時追蹤及分析路口於交通改善工程完工後的實際改善成效,並以滾動調整各項改善措施。每年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會到地方考核,還會找專家學者給予指導再改善。新店警分局補充,2024年迄今,新店區復興路與順安街、寶慶街口等處行人易肇事路口共發生行人交通事故6件,2023年同期發生19件,已減少13件,大幅降低6成8。每月持續規畫專案勤務,加強取締轄內易肇事路口「路口不停讓行人」及「行人違規」,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發生。
桃園市科技執法奏效 行人事故降低17%
桃園市今年上半年行人交通事故死傷人數降到3位數、僅972人,減少率冠六都達17%,分析肇因以車不讓人和行人違規穿越道路為大宗,桃園積極取締車不讓人,員警取締較去年增18.4%,科技執法更是大增271.8%,年底前再啟用29處科技執法,全市將達356處,透過精準執法降低事故。交通警察大隊統計,桃園市今年1至6月行人交通事故死傷人數972人,同期比較減少201人、17.1%,減少率為六都第1,分析主要肇因,除了車不讓人外,行人違規穿越道路也是肇事原因之一,肇事因素都列為重點取締項目。桃警統計今年1至6月取締行人違規2600件,較去年同期增加463件、21.6%;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9489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475件、8.4%,其中科技執法設備取締車不讓人5328件,大增3895件、271.8%,目前科技執法已建置327處,其中未禮讓行人科技執法有36處,預計年底前再啟用29處科技執法,透過精準執法降低事故。桃警也持續分齡分眾宣導,交通警察大隊今年來配合相關路權機關辦理370場宣導場次,約2.5萬人參與,透過圖像、影片及網路社群等多媒體宣導,達到加乘效果,並拍攝微電影,以行人違規肇事影片,在各級學校、老人關懷據點及活動中心播放,以實際案例說明事故發生原因,提醒用路人應遵守交通規則。交通警察大隊長李維振說,駕駛人行近路口遇有行人穿越時,應禮讓行人優先通行,尤其是年長者及幼童等;行人勿違規穿越道路、不闖紅燈、不滑手機,呼籲駕駛人行近路口「慢看停」、行人「停看聽」,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桃園交通執法見效 行人事故比例降低
桃園龍安巿場17日發生8旬翁過馬路遭駕駛撞飛事件,影片曝光讓網友批駕駛和行人都沒帶眼睛出門。桃警指出,在積極宣導和強力執法下,今年1至4月行人車禍死傷較去年同期降低15%,但主要肇因仍是未注意車前狀況、車不讓人和行人違規穿越道路,6月將再啟用20處科技執法,呼籲用路人守法。戴姓男駕駛17日一早開車行經桃園區上海路,疑為低頭撿手機傳輸線,當場撞飛正穿越馬路要去買早餐的8旬吳姓老翁,造成吳翁全身擦挫傷及腦震盪。桃警指出,桃園市今年1至4月間行人交通事故死傷1026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86人、降幅達15.3%,遠高於全國平均的4.4%。桃警分析主要肇因,除了未注意車前狀況、車不讓人外,行人違規穿越道路也是肇事原因之一,警方也將3大主要肇事因素列為重點取締項目,4個月來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6119件,較去年同期增加3747件、158%;取締行人違規631件,增加401件、174.3%。其中科技執法設備取締車不讓人就有3784件,較去年增加1118件、238.46%,成效顯著,今年度規畫6月及11月各再啟用20及29處科技執法設備,透過精準執法降低事故。桃警也持續分齡分眾宣導,今年已辦理310場,累計約1.5萬餘人參與,交通警察大隊繼「事故退扇」獲得迴響後,又準備背包扣環警示燈、LED發光燈條、反光水壺提袋等宣導小物,在各級學校、老人關懷據點及活動中心發送與會人員,讓駕駛人在100公尺外就能看到配戴發光或反光宣導小物的行人,再透過圖像、影片及網路社群等多媒體宣導,達到加乘效果。「注意別人的不注意,小心別人的不小心!」交通警察大隊長鄭文銘提醒駕駛注意行人,也籲行人注意路上行車,隨時注意各方來車動態,以維護自身安全。
行人地獄!婦人綠燈竟在斑馬線上被撞死 皮卡駕駛:我沒看到她
桃園市14日晚間發生死亡車禍,42歲王姓男子駕駛黑色皮卡車行經同德一皆時,撞上正走在斑馬線上的60歲婦人,婦人身受重傷、當場倒地,緊急救治後仍宣告不治,而王男酒測值為0,他宣稱沒有看到婦人,訊後被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根據當時畫面,行人交通號誌為綠燈,婦人正緩步走在斑馬線上,正經過路中分隔島,王男則是行經同德一街要左轉中正路,行駛過斑馬線時卻沒有減速、大力撞上。強大撞擊力道讓婦人身受重傷、當場倒地,婦人遭前後輪輾過,倒臥在斑馬線上,在現場留下大片血跡,王男驚覺自己釀下大錯,立刻下車查看並通知警消,但婦人傷勢過重,急救後仍宣告不治。警方獲報後趕抵現場,確認王男酒測值為0,他宣稱自己左轉時被A柱擋住視線,沒看到斑馬線上有人,警方則報請檢察官、法醫相驗,確切肇禍原因有待釐清。桃園警分局呼籲汽車駕駛人行經路口應禮讓行人,避免發生事故。今年開始,截至4月止,桃園分局告發「車輛不停讓行人」已經達2200件,後續仍將強勢執法,建構良好的行人通行環境,防制行人交通事故發生。
日本人行道「這設計」被讚安全 網揭:台灣全拆光了
台灣行人交通事故頻傳,改善行人路權也成為許多民眾的討論焦點。近日一名網友就發文表示,日本不少地方都會在人行道加設圍欄,減少車輛違規臨停等問題,對此原PO好奇詢問「台灣好像幾乎沒看過這種設計?」結果此文一出,引起熱烈討論,還釣出資深網友留言解釋,其實80、90年代時,台北街頭也有很多圍欄,不過目的是為了「阻擋行人任意穿越馬路」。原PO近日在PTT八卦板上發文分享,自己觀察日本的街道後發現,許多日本人行道都會加設圍欄,原PO認為,加裝圍欄成本並不高,還可以減少車輛違規臨停問題,好奇詢問「在台灣好像幾乎沒看過這種設計?有人知道為什麼台灣不加做人行道圍欄嗎?」文章曝光後引起熱議,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台灣會變成停在車道上」、「連標線都沒畫好的國度,護欄?」、「不能違停會很不方便」、「台灣的玩法應該會有店家自己開洞」、「你看哪個縣市民眾願意,不跟你拼命」、「台灣就不管行人的啊」、「這樣我要怎麼上下車,蛤?」、「台灣交通就這麼神奇,有效的不會做,不然就是一下就被罵到縮回去」。不過也有網友回憶「80年代高雄有過,都拆光光了」、「以前羅斯福路很多,還會立請勿攀爬欄杆的警告牌」、「印象以前有,現在都沒看到了」、「以前都有,後來因為很多車禍變成穿心箭就拆光了」。另外還有資深網友留言解釋,其實看很多80、90年代的老國片,可以發現台北街頭有許多這類的圍欄,主要的目的不是防止違停,而是防止行人任意穿越車道過馬路,只是後來「這種人行道圍欄大量被拆除,很多有人行天橋與地下道的十字路口也拆除圍欄,畫上斑馬線,久而久之天橋與地下道就沒有人走了,然後拆除天橋」。
交通罰鍰歲入編列創新高 中市府挨轟事故未降低
台中市政府明年交通事件裁決所的罰金罰鍰歲入編列23.26億元,創下新高,台中市議會15日進行二讀會,市議員陳俞融指出,台中沒有因為交通罰鍰罰得多,事故就減少,要求交通罰鍰收入應專款專用在交通改善上。台中市交通局表示,依規定每年至少提撥12%作為交通執法與交通安全改善經費。台中市議會15日審查明年交通地政預算,陳俞融表示,今年台中1至9月交通事故較去年同期增加2萬1772件,交通事故件數、交通事件30日內死亡人數、行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都較去年多,但交通罰鍰卻創新高,代表懲罰性罰鍰不是解方。市議員李天生則指出,台中市今年度的交通罰鍰歲入編列20.2億元,但1至10月的交通罰鍰就已達到27億餘元,明年則編列預算高達23.2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根本是把人民當做提款機,要求刪減10億元,避免市民荷包失血。陳俞融指出,去年市府111年決算交通罰鍰實收約34.6億元,超收約18.8億元,但111年新增固定式測速照相設備經費為2310萬元,卻是全額為市府經費,罰鍰沒有用來改善交通安全,淪為市府獲取財源的手段。陳俞融說,交通局今年真正用於交通安全改善的項目預算,如易肇事地點改善工程、綠斑馬學童安全建置計畫各1000萬元,這些經費也僅占交通局交通改善經費1成左右,要求市府認真從預算面重視行人安全,還給市民安全無虞的交通環境。交通局說明,依「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第4條規定,應至少提撥12%作為交通執法與交通安全改善經費,台中市相關機關包含交通局、警察局、教育局等單位各年度皆依業務需求提出相關計畫,年度運用在交通執法及交通安全改善的金額均符合或高於法規規定。
4月行人車禍死亡 桃園5人冠全台 交警曝原因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全台積極取締「車不讓人」,但交通部統計全台4月行人車禍死亡人數,桃園增加5人居冠,交通警察大隊分析1件是行人闖紅燈、4件是行人未依規定穿越道路,除持續加強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也會將「行人違規穿越道路」列為交通執法重點。交通部道安委員會統計發現,4月的行人事故不降反升,總計有31名行人死亡,較去年同期增加10人,其中以桃園市增加最多。交通警察大隊長林鼎泰指出,去年4月桃園並未發生行人死亡交通事故,今年有5人才會有「激增」的狀況。林鼎泰表示,統計今年1至4月,桃園24小時內死亡的行人交通事故中,行人違規穿越道路的情形高達8成,尤其老人居多,總計18件就有13件、72.2%是老人,像是大溪91歲詹姓老翁,1月11日突然穿越介壽路,寧姓駕駛開著曳引車行經,因視線死角當場將老翁輾斃。林鼎泰說,觀察數據發現,在高密度取締「車不讓人」後,行人違規釀禍的比例有升高趨勢,因此5月起也率先針對「行人闖紅燈」穿越道路強力執法,共取締1364件,他坦言行人違規無法用科技執法取締,只能靠警力當場開單,容易引發警民衝突,但為了行人安全,勢必得強力執法提醒,避免貪圖一時方便丟了性命。林鼎泰也提到,截至27日,桃園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 汽機車行經行人穿越道或轉彎時不暫停讓行人共7693件,較去年同期只取締741件,大增6952件。其中5月在警政署全國大執法專案中,單就「車不讓人」取締3213件,為全國第二多。林鼎泰呼籲,汽、機車駕駛人應禮讓行人優先通行,但行人通過馬路也應遵守交通規則,勿任意穿越馬路,另外走路時也要專心,不要有低頭滑手機等易分心行為,謹記「行人不隨意穿越馬路,不闖紅燈」、「行人綠燈秒數不足請等下一次綠燈」、「長者晨昏穿亮衣」、「盡量遠離大型車」以避免憾事發生。
行人地獄大執法! 北市5月5項交通違規件數直逼4萬件
行人地獄大執法!北市政府為根除行人地獄,對此成立「行人安全友善環境計畫專案小組」,並加強高風險對象如高齡長者等進行交通事故防制計畫,同時配合警政署規劃執行「全國擴大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執法專案」及「行人高發事故路口精緻執法專案」,持續加強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等交通違規行為。而單單5月專案取締統計,警方取締交通違規項目就已近4萬件。北市警局統計,5月執行「行人路權大執法專案」總計取締交通違規3萬8,466件,其中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4,441件、「行駛(騎樓)人行道」5,899件、「人行道違規停車」2萬2,447件、「行人違規」3,889件及「移動式道路障礙」1,790件;另5月22日起針對本市100處行人高發事故路口,執行為期2週的精緻執法,統計5月22日起至6月5日止發生行人交通事故計2件、2人,較去年同期發生7件、受傷7人,減少5件、5人。而後續7月份行人執法也只會更加嚴格。北市警局強調,對於行人路權大執法,將比照當年取締酒駕、未戴安全帽一樣,持續貫徹執法,呼籲駕駛人和行人都需共同遵守交通規則,駕駛人行經路口或轉彎時,應減速慢行、停讓行人;行人也應遵守號誌規定行走行人穿越道,共同營造友善安全的交通環境。
風城詭譎2/李妍慧被視為民進黨徵召人選 傳沈慧虹橫空殺出亂套
2024年新竹市立委選戰「藍白合」還舉棋不定之際,向來前新竹市議員李妍慧都被視為民進黨徵召最佳人選,然而近日黨內頻傳李已被勸退,還有網路謠言攻擊其家族。李妍慧面對本刊求證時坦率直說,相關消息不知怎麼來的,但新竹市確實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若有更多人想投入提名行列,這也是良性競爭。李妍慧備戰新竹市立委選舉已久,去年選擇不連任市議員,並成功交棒議員席次給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子弟兵;九合一大選期間,李妍慧北上民進黨中央擔任發言人,除了應對全國各地選情,也在大環境逆風下,雖未能助攻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搶下市長位置,卻也拿下7萬7764票,還讓民進黨新竹市議員席次向上拉升,功不可沒。去年九合一大選,時任民進黨發言人李妍慧在大環境逆風下,輔選黨籍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拿下7萬多票。(圖/翻攝李妍慧臉書)「期許永遠為故鄉而戰,為2024年總統跟立委大選勝利」新竹市被民進黨列為艱困選區,立委參選人需由黨中央徵召提名,但李妍慧今年3月已在臉書宣布決心,爭取競選的企圖不言而喻。正當黨內外都認定李妍慧將被民進黨徵召時,政壇卻傳出李因為家庭因素,出馬競選立委充滿不確定性,還煞有其事地直接點名轉任交通部參事的沈慧虹可望代為上陣。一位民進黨人士說,沈慧虹才剛去接任交通部參事沒多久,且負責國人最關注的「行人專案」,當時交通部希望借重沈慧虹的交通專長,降低行人交通事故,洗刷台灣行人地獄的惡名,若沈現在又跑去選舉,相關議題豈不是剛好被對手拿來攻擊。 「(不選)消息不知怎麼來的,近期有許多朋友來電關心。」李妍慧面對記者求證時表示,新竹市對民進黨是艱困選區,若很多人想共同爭取當然很好,這也是良性競爭。李妍慧表示,這大半年自己行程照跑,請益地方鄉親,而且到台北當發言人後,有機會和台灣各地立委、政治工作者交流,明顯感受到新竹區域立委其實可以做更多事、爭取更多建設預算,並對於有關新竹發展的議題多表態。她也說,新竹選民素質很高,會期待更專業立委問政,著墨駭客、資安、AI等新科技政策,尤其新竹產業需要代言人,區域立委更要幫忙發聲,提出更多科技相關政見,才能符合民眾期待。據了解,從去年九合一選戰期間,李妍慧雖然不是主角,但網路上就已出現許多關於她的抹黑與謠言,影射她夫家的營建事業與政治力掛鉤;對此,李妍慧去年陸續對抹黑的網友提告,訴訟程序上周已開始啟動,李都親自出庭,表達對相關案件的重視,也要讓抹黑的人知道這不是選舉花絮,而攸關個人名譽。五屆市議員歷練的前新竹市議員李妍慧勤跑基層,面對黨內提名作業從容無懼。(圖/翻攝李妍慧臉書)一名與李妍慧共事過的黨中央幕僚指出,5連霸議員的李妍慧為人相當謙虛,剛認識時就發現李的口條、論述能力非常好,她是台大外文系、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現在還是台大博士班候選人,學經歷相當好。他表示,李妍慧呈現的就是一個獨立品牌,她能夠多次連任,就是新竹市民相信其專業與問政口碑。本刊以電話和簡訊向沈慧虹詢問代表民進黨參選新竹立委可能性,截稿前未有回覆。
急甩行人地獄措施卻無效 專方曝執法方向錯在這邊
台灣遭外媒批為「行人地獄」,加上日前女童遭撞身亡,警界、各縣市政府大動作加強執法,盼洗刷行人地獄惡名。然而,據高市交通大隊統計,4月上半月高雄市行人A2傷亡人數為4件,而5月同期同樣為4件,似無顯著變化。對此,高雄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教授李明聰表示,目前執法多為在市中心的行人穿越道,但大宗的行人交通事故多為市郊或任意穿越馬路,建議警方執法方向仍需研討。過去台灣被外媒批為行人地獄,交通部修法,3月31日起將小客車未禮讓行人的罰金從2000元提高至3600元,日前又有台南3歲女童過斑馬線遭撞死,再度掀起「行人地獄」的撻伐聲浪,使得警界動用大批人力強力執法。從數據來看,從修法後的4月開始,開罰件數1160件,而5月1日強力執法至12日,開罰件數已達990件,強力執行取締未禮讓行人案件力度明顯增強;但高市行人的5月至12日A2傷亡人數與4月同期相同,執法效果看來並不顯著。基層員警透漏,自從大執法以來民眾駕駛的自小客車明顯在通過路口的速度變慢,尤其轉彎車都願意停下來再繼續前進,但仍有機車會習慣用鑽的方式繞過行人。員警也說,若遇到不配合禮讓的車輛,警方將以密錄器所照的車牌號碼所舉發開單,另加開一張不服取締的罰單。高雄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教授李明聰表示,在警方強力執法下效果一定會馬上有顯著,但對於長期的警力維持有一定的困難度,目前行人地獄已成風潮,但警力遲早有一天會撤出,到時民眾可能會回彈,又回到當初不禮讓行人的情況。李明聰也說,目前行人傷亡人數最大宗原因落在行人任意穿越馬路或老人家穿越馬路及市郊居多,但目前執法著重在市區的行人穿越道上,執法方向可能出現錯誤,仍需要再研擬洽當的應對方向,或以新的法規及硬體設備的改善讓這件事持續下去。
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全國警5月大執法 警政署親揭「取締認定標準」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內政部警政署4月30日宣布,5月1日起實施全國同步「路口不停讓行人大執法」,4大執法重點項目包括「路口不停讓行人」等,以提升駕駛和行人守法觀念。對此,內政部警政署2日也指出,車頭距離斑馬線上行人不足1個車道寬(約3公尺)即為取締基準。警政署30日透過新聞稿表示,為展現政府降低行人交通事故死傷的決心和維護路口安全,規劃自5月1日起展開全國同步「路口不停讓行人大執法」工作,且執法4大重點項目為「路口不停讓行人」、「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誌、標線、號誌停車再開」、「人行道違規停車與違規臨時停車」及「取締道路障礙」等。警政署強調,5月1日起全國大執法,除警方攔查外,也會採科技執法,盼藉由強力執法手段,提升車輛駕駛人及行人守法及互相尊重的觀念。不過,由於車輛未禮讓行人的取締違規事實,常因警方肉眼「視角」等基準問題而惹議。因此警政署2日也向《中央社》表示,依據「強化行人路權執法計畫」規定,不停讓行人先行的取締認定原則及應注意事項規定,首先,若路口無人指揮時,車輛「前懸」(即車頭)已進入行人穿越道且距離行人行進方向1個車道寬(約3公尺)以內,即為取締認定基準。其次,路口有義警、學校導護志工等交通指揮人員指揮時,駕駛若不聽從指揮強行通過者,可直接認定舉發。此外,警方以攔停舉發方式執行為原則,但若當場不能或不宜攔截製單舉發者,例如駕駛強行或高速通過者,可直接舉發。針對駕駛是否會因車輛左轉或右轉的視線問題而影響違規情形。警政署指出,警方取締開單並不會特別註記違規車輛是左轉或右轉車,所以並無相關統計數字佐證,但依經驗法則來看,因車輛左轉時易因A柱影響行車視線,較易因此造成未禮讓行人的違規情形。警政署表示,車輛不禮讓行人取締,因警方是以目視所及執法,偶有爭議情形,但執法時都有全程蒐證錄影,若當事人有疑義可依法向警察機關或監理單位提出申訴;同時,交通部近期也正在研擬修改相關取締原則,警方將配合依法執行。
OL過斑馬線遇轎車不禮讓 抬腳飛踢「踹一腳」險跌倒
網路社群「社會事新聞影音」PO出一段行車紀錄器影像,有名身穿套裝的年輕OL走斑馬線過馬路,當時亮紅燈,一部銀色轎車卻不願禮讓,逕自開過,她爆氣「高抬腿」踹了轎車車門一腳,自己也差點失去平衡跌倒,事件發生在高雄市,轄區警方指出,轎車駕駛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高可罰3600元,也呼籲民眾理性應對,以免觸法。據了解,這起事件發生在上個月29日下午5時47分,地點在高雄市苓雅區中山二路、新光路口,該輛轎車從中山二路右轉新光路,正好遇上紅燈,為了不卡在路中,轎車不顧路旁人行道「小綠人」燈號已亮,有名女子要過馬路,沒有停下就直接穿越。高雄一名年輕OL因為轎車不禮讓行人,抬腳飛踹車門,相當勁爆。(圖/取自社會事新聞影音)女子看到轎車竟然不禮讓行人,氣得抬腿狠狠朝著轎車車門飛踹一腳,由於車輛仍在行進中,加上女子穿著窄裙,落地時差點狼狽摔倒,她又瞪了轎車幾眼後,才瀟灑離開,影片內容相當有趣,PO網上傳後也引發民眾熱議。轄區苓雅警分局指出,轎車駕駛不禮讓行人,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駕駛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者」,可處1200元到3600元不等的罰鍰,但行人遇此狀況也應冷靜,可拍照錄影向警方檢舉告發,案例中這名女子踹車若有車損,可會吃上毀損罪官司,但目前並未接獲車主報案。警政署5月1日起實施路口安全大執法工作,4大重點項目為「路口不停讓行人」、「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誌、標線、號誌停車再開」、「人行道違規停車與違規臨時停車」、及「取締道路障礙」等,為降低行人交通事故死傷,苓雅警分局執行「全國擴大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執法專案勤務」,昨日共計取締告發79件,其中「路口不停讓行人」就有16件。
擺脫「行人地獄」惡名 全國警5月起大執法!4大取締重點一次看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內政部警政署今天(30日)宣布,5月1日起實施全國同步「路口不停讓行人大執法」,4大執法重點項目包括「路口不停讓行人」等,以提升駕駛和行人守法觀念。警政署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為展現政府降低行人交通事故死傷的決心和維護路口安全,規劃自5月1日起展開全國同步「路口不停讓行人大執法」工作。同時,執法4大重點項目為「路口不停讓行人」、「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誌、標線、號誌停車再開」、「人行道違規停車與違規臨時停車」及「取締道路障礙」等。警政署指出,統計今年1至3月全國警方取締「行經行人穿越道、轉彎不暫停讓行人或視障者先行之違規」案,共計有3萬717件,較去年同期的1萬2893件,增加1萬7824件、增幅138%,可見執法強度逐漸增加,但也顯示民眾守法觀念仍須加強。為改善行人安全,警政署表示,交通部日前已完成修法,自3月31日起,若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以及轉彎時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由原本小型車處罰新台幣2000元、大型車處罰2800元,一律提高為按法定罰鍰最高額3600元處罰,機車則維持1200元。警政署強調,5月1日起全國大執法,除警方攔查外,也會採科技執法,盼藉由強力執法手段,提升車輛駕駛人及行人守法及互相尊重的觀念。
嘉義縣加強取締交通違規 闖紅燈2000多件占大宗
中央修法調高「車不禮讓行人」罰鍰,嘉義縣警方加強取締違規,本月10日至27日共取締102件「車不讓人」違規,但包括紅燈右轉的闖紅燈違規案有2073件,仍占大宗;嘉義縣警局表示,汽機車須距離行人行進方向約3公尺(相當於1個車道寬),保障行人安全。嘉義縣警察局表示,去年發生71件路口行人交通事故,其中有20件是在行人穿越道上肇事,警方長期觀測發現,仍有近3成5的駕駛人未能確實停讓行人,因而自本月10日至27日由交通隊、各分局會同嘉義區監理所、大眾運輸業者,在BRT客運朴子轉運站等地點加強宣導。同時,警方也在45處易肇事、行人多或學校周邊路口,執行現場蒐證攔查,並用路口科技執法設備智慧鏡頭逕行舉發,全面取締搶快穿越行人穿越道的違規車輛,共102件違規,取締闖紅燈(含紅燈右轉)2073件。嘉縣警局交通隊指出,闖紅燈仍是違規案大宗,2073件違規案件中有1486件是汽車、587件是機車,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機車裁罰1800元、大型汽車裁罰3600元、小型汽車裁罰2700元。警局交通隊指出,中央3月底調高「未禮讓行人」罰鍰3600元,目前已取締102件「車不讓人」違規,汽車裁罰3600元,機車裁罰1200元,但4月立法院更進一步修法調高為罰鍰為6000元,保障行人用路安全力度更強。
去年每天9人車禍死亡 民眾黨籲修《交通安全基本法》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陳宥丞今(27)日舉行記者會指出,交通部近日公布2022年交通事故死亡達3085人,創下十年新高,而發生數與傷亡人數更到達有史以來新高;台灣被CNN評為「行人地獄」,對國際觀光和投資招商都產生負面影響,呼籲政府參考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綠色人行道經驗,同時加強用路人道安教育,交通部也必須儘速提出《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邱臣遠表示,去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創十年新高,事故發生達37萬5632件,死傷數突破50萬1972人,雙雙創下有史以來最高,平均每46人中就有1個人,因車禍傷亡,其中每天平均有9個人死亡。他指出,日本人口是台灣5.3倍,近5年趨勢來看更是逐年遞減,2022年交通死亡2610人,遠低於台灣,反觀台灣交通事故死亡數卻不斷增加,政府應該認真參考日本政府政策,實施「交通零死亡願景」及制定「交通安全基本法」。邱臣遠表示,他肯定上週交通部提出「九大運輸業路口停讓行人」方案,他認為,應該進一步參考德國修法,加強業者管理責任。他也根據上周交通部公布的去年道交數據分析,有17個縣市淪為「交通地獄」情況,其中屏東、台東、嘉義縣及雲林縣,每十萬人口道交事故死亡25人以上,非常嚴重,竟是台北市的6.21倍與新北市的3.5倍以上。楊寶楨指出,內政部宣稱編列逾百億改善行人通行環境,迄今無障礙空間串聯約548公里、人行道改善335公里,去年更整理809處危險路口,讓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40%,然而事實卻是全國行人事故死傷數不降反升,政府豪擲百億,行人依舊受到死亡威脅,若不盡快修正政策方向,投入再多經費也是徒勞。 楊寶楨說,政府花大錢改善道路設施,不過罰單數量居高不下,反映民眾對交通安全意識及教育還有待提升。政府應規劃長期交通安全改善計畫,非以零碎短期的硬體改善計畫濫竽充數,同時加強用路人道安意識與安全教育,讓民眾自發遵守交通規則、汽機車普遍願意禮讓行人。陳宥丞表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席早在2015年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就著手推動「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綠色人行道深入鄰里巷弄之間,當時柯也指出,規劃停車空間可以減少違規停車、確保行人安全,數據會說話,2015年8月台北市推動交通改善計畫,2016年台北市行人交通事故死亡數為54人,到了2022年死亡數降至33人,大幅降低近4成,台北市綠色人行道成效斐然,應該向全國推廣,守護民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