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發炎
」 心肌梗塞 新冠肺炎破裂前無症狀!腦動脈瘤恐致腦中風、死亡 醫示警:「6族群」要小心
腦動脈瘤雖然並非一種腫瘤,但在未破裂時幾乎沒症狀,一旦破裂,就會形成出血性中風,因此也被稱為「腦中不定時炸彈」。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就於臉書粉專提到,5、6月冷熱交替,氣溫變化仍然比較劇烈,人體血壓也容易升高,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腦動脈瘤破裂的可能。1.什麼是腦動脈瘤謝炳賢指出,腦動脈瘤並不是一種腫瘤,而是腦部血管壁向外膨出,形成如氣球般的囊狀物,雖然不是惡性腫瘤,但當它逐漸長大時,會讓血管壁越來越薄,進而可能產生破裂,形成出血性中風。2.哪些人是腦動脈瘤的高危險族群謝炳賢進一步表示,腦血管瘤多好發於45至60歲間,最常見的原因為高血壓,當血壓波動過大時,較容易伴隨腦動脈瘤的發生。除此之外,像是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血管發炎、三高、先天性血管異常、有抽菸喝酒習慣等,都是腦動脈瘤的好發族群。3.腦動脈瘤會有哪些症狀謝炳賢提到,一般來說,腦動脈瘤在未破裂時幾乎是沒有症狀的,也因此被稱為「不定時炸彈」,若是腦動脈瘤產生壓迫,可能會出現頭痛、神經麻痺、視野缺損、反應遲鈍等症狀;但只要破裂,將會出現劇烈頭痛、意識不清,嚴重甚至腦中風或死亡。4.腦動脈瘤的治療方式謝炳賢說明,目前大多採取傳統開顱手術或微創栓塞手術來治療,同時利用血管導流裝置輔助,提高治療的成功率。不過,由於腦動脈瘤一旦意外破裂後,風險就變得相當高,因此應該定期檢查、及早治療,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避免悲劇發生的最佳方法。
頭痛起來要人命! 大腦沒有疼痛接受器,到底是誰在作怪?
大腦可以感知全身的疼痛,但其實並沒有自己的痛覺接受器,那為什麼頭痛會這麼痛呢?專家表示,大多數頭痛是由於「牽涉性疼痛」引起的,意指人感覺到疼痛的地方與實際的病灶不同,而是與身體其他部位有關。常見的偏頭痛長期累積宛如「失控的大火」,建議患者及早治療效果較佳,能夠大幅降低頭痛的嚴重程度和頻率。頭痛非常普遍,而且有多種臨床表現,從輕微不適到使人衰弱,或持續幾分鐘到幾天都有可能。當頭痛時,甚至有人以為自己的大腦組織受傷,但其實並非如此。田納西州范德比爾特健康中心的神經學家和頭痛專家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表示,頭痛可能肇因於潛在的健康狀況,例如鼻竇腫脹、低血糖或頭部外傷。牽涉性疼痛從廣義上講,大多數頭痛是由於「牽涉性疼痛」引起的,意指人感覺到疼痛的地方與實際的病灶不同。這類似於背部椎間盤突出會導致坐骨神經痛(腿部疼痛)。大多數頭痛其實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問題有關,例如下巴、肩膀和脖子,會導致大腦周圍的肌肉和神經疼痛。緊張型頭痛以緊張型頭痛為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指出[i],緊張型頭痛是最常見的複發性頭痛類型。克拉克說,緊張型頭痛通常好發於頭頂或前額的肌肉疼痛,也是頭帶所在的位置。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料顯示[ii],這種疼痛是由臉部、頸部和頭皮肌肉緊張引起的,可能與壓力有關。克拉克說,頭部疼痛和顱骨肌肉緊張,還可能是繼發於另一種壓力反應,例如肩膀緊繃或下巴緊縮。NIH表示,頭部、頸部和臉部周圍的肌肉和血管中的疼痛感應神經,可以藉由不同的過程觸發,例如血管擴張、壓力或肌肉緊張。一旦被激發,這些神經就會向大腦發送訊號,但痛覺卻彷彿來自腦組織深處。偏頭痛偏頭痛是另一種類型的頭痛[iii],會透過多種方式和部位讓患者感到疼痛,例如深層疼痛、表面疼痛;頭部的後部、左側或右側;甚至眼睛後側。偏頭痛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嚴重性。偏頭痛比其他頭痛更劇烈,且持續時間更長。這種疾病通常是遺傳性的,而且會導致噁心等其他症狀。偏頭痛的致病原因尚未清楚,其中一種理論認為,疼痛與三叉神經有關,三叉神經是頭部和臉部的感覺神經;硬腦膜是大腦的保護層,血管在這裡擴張和收縮。偏頭痛的另一種解釋是,大腦刺激三叉神經通路並引發發炎反應[iv],發炎透過硬腦膜血管擴散,三叉神經將訊號傳回腦幹[v],然後發炎擴散到對疼痛敏感的腦膜(大腦周圍的保護組織),進而觸發頭痛。克拉克說,血管發炎和神經刺激的傳訊是「一場失控的大火」。他說,這就像一個循環,變得越來越被激怒,導致偏頭痛的經驗不斷累積。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偏頭痛治療方法如果盡早治療效果會更好。克拉克說,雖然身體周圍的疼痛和頭部疼痛之間的關係已經很明確,但引起頭痛的機制仍然不完全清楚。但好消息是目前醫學技術非常擅長治療,例如改善生活方式:練習瑜伽;服用成藥例如布洛芬(ibuprofen)和阿斯匹靈(aspirin);針對嚴重頭痛的處方藥更能夠大幅降低頭痛的嚴重程度和頻率,「如果患者頭痛需要幫助,我們可以讓他們好很多。」 原文出處:If the brain doesn't feel pain, why do headaches hurt?[i]https://www.who.int/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headache-disorders-how-common-are-headaches#:~:text=Headaches%20are%20extremely%20common.,disorder%20is%20tension%2Dtype%20headache.
手腳冷到癢又痛!恐凍瘡上門 醫曝:「7種人」要小心
近期氣溫下降,寒流及冷氣團接力報到,如果感覺手指、腳趾有微微的痛癢感,要小心這可能是「凍瘡」!皮膚科醫師沈孟暵表示,潮濕寒冷但是氣溫還沒有到結冰的溫度時,容易皮膚小血管發炎進而導致凍瘡,位置通常發生在手指、腳趾及耳朵等末梢部位,若民眾有感覺癢或灼熱疼痛、局部腫脹及紫紅色的顏色變化,除了要特別注意保暖,也可以進一步諮詢皮膚科醫師。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孟暵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提醒民眾不是只有冬天才會有凍瘡,冬末春初是凍瘡最容易發作的時節,好發族群落在年輕人及中年人,尤其是女性更需要注意,沈孟暵指出,在外接受冷風吹的工作者、吸煙、體重過輕或營養不良的人,也需要特別小心。沈孟暵說明,凍瘡症狀會持續24小時以上,嚴重甚至會產生水泡及潰瘍,不過他也提醒,「凍傷」和「凍瘡」屬於不同的皮膚問題,凍傷發生於長時間處在極寒冷的溫度中,導致細胞結構凍結和受損,通常伴隨著冰冷、麻木和劇烈疼痛,恐導致皮膚和組織嚴重損傷,甚至壞死;至於凍瘡則是在潮濕、寒冷但非結冰的條件下,使暴露於冷空氣的皮膚發生血管炎症和組織損傷,主要症狀為癢或灼熱感,以及局部腫脹和會消退的紫紅色皮膚變化。至於如何預防凍瘡呢?沈孟暵分享,首先記得別待在濕冷的環境太久、注意保暖,另外,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例如多運動、戒煙等也可以防範凍瘡,而一些藥膏和藥物也能有效緩解症狀。最後沈孟暵提醒,多數凍瘡1至3週就能痊癒,但是有些患者可能會重複發生,因此注意保暖相當重要,若遇到手指、腳趾和耳朵變色發紅、傷口不癒,建議可以進一步諮詢專業的皮膚科醫師。
久坐少動造成腿部深層靜脈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沒搭飛機也會得
一位大學教師肥胖卻不以為意,每天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又黏在沙發上不太運動,沒想到某天整條右腿腫起來,緊繃疼痛!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腿部深層靜脈栓塞」不僅造成腫脹不適,血栓一但脫落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堵塞肺動脈,引發嚴重缺氧甚至休克,致死率相當高,也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陳先生是一位60歲的大學教師,中年之後一直有肥胖的情形,學校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有血壓和血脂肪偏高的問題,但因平常沒有特別不舒服,就沒有特別在意。他平日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不大運動。有一天,陳先生起床時發現自己的右腿整個腫起來、顏色泛紅,感覺緊繃疼痛。他趕緊到醫院檢查,醫生安排了血管超音波發現右腿的深層靜脈內有大塊血栓阻斷了血流,經過住院使用抗凝血藥之後,腫脹的狀況很快獲得緩解。蘇彥伯表示,正常狀態之下,血液靠心臟的收縮經過動脈輸送至末端器官及肢體供應營養,經過微血管重新在靜脈匯集,透過肌肉的活動以及體內壓力的變化重新流回心臟。這一整個過程應該是持續暢通無阻的,但是當血液的黏滯性增加,流動受到阻礙,加上血管的內皮受到損傷,就有可能引發血栓的形成。以陳先生為例,長年肥胖及高血脂會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並且引發氧化壓力,而造成血管發炎產生內皮的傷害,再加上長時間的乘車、久坐讓血管的流動受阻,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發血栓。腿部的深層靜脈栓塞不但會造成局部的腫脹不適,血液的不流通會容易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感染以及潰瘍,假若血栓不幸脫落,有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最終堵塞肺動脈,這時會引發嚴重的缺氧甚至休克,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指的就是這樣的情形。久坐少動、肥胖、服用避孕藥者要當心蘇彥伯提醒,近年來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西化,肥胖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生活型態也越來越偏向久坐少動,造成臨床上看到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越來越常見,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不可不慎。另外要注意的是,女性長時間使用避孕藥、荷爾蒙,或者是體內潛藏有惡性腫瘤,也是造成靜脈栓塞的高危險因子,臨床上也不時會看到本來是因為深部靜脈栓塞來醫院診治,後來在後續檢查中意外發現有惡性腫瘤的情況。蘇彥伯說明,當病人因為上述的症狀來到醫院,通常會安排抽血檢驗是否有與血管栓塞相關的血液異常,同時安排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偵測血栓的位置以及嚴重程度,如果病人同時有胸燜、胸痛、缺氧的症狀,會安排胸部的電腦斷層確定是否同時有肺部的血栓。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會依病人情況予以治療。3大類治療方式 避免4種危險因子1. 抗凝血藥物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會先讓病人住院,並給予強效的抗凝血藥物阻止血栓繼續形成,並且慢慢的讓血栓溶解。2. 藥物合併導管或超音波溶栓倘若血栓很多,延伸到鼠蹊部或是大腿深層的大靜脈,或是藥物的溶栓效果不佳,有時會合併使用導管的方式,直接吸除血栓或者是利用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溶栓。3. 血栓過濾裝置有時候考量血栓有掉落到肺部的危險,會考慮在腹部的下腔靜脈放置血栓過濾裝置,避免發生致命的肺栓塞。通常病人在住院治療穩定之後,都會持續以口服的抗凝血藥物治療至少3到6個月,血栓可慢慢消除。醫師提醒,一般民眾要避免深部靜脈的栓塞,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產生下列危險因子,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檢視是否有危險因子,有疑問隨時找醫師詢問,都可有效避免危險的身體病症發生。1. 積極控制體重並且維持健康的飲食型態,可以避免血脂肪上升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以及減少血管內皮的發炎與受傷。2. 避免久坐的型態以及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靜脈的回流。3. 女性在長時間使用避孕藥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靜脈栓塞的徵兆。4. 定期的健康檢查,早期察覺可能的誘發引子。
30歲男業務半年頭髮變白 突胸悶窒息「全因2習慣害的」
頭髮突然變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警訊。曾有一名30歲年輕人,半年內頭髮全變白,某天和客戶吃飯時,突然胸悶跌倒,送醫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細查才發現,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影響,若太過輕忽,嚴重甚至可能喪命。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在節目《醫師好辣》提到,如果平常沒有白頭髮,家人也沒有遺傳,短期內突然出現很多白髮,可能是血液循環有問題。過去有一個30多歲的男子,和客戶吃飯吃到一半突然胸悶,原本打算回家休息就好,沒想到一站起來就跌倒,立刻送醫急救,診斷為「心肌梗塞」,裝了2根支架,心臟有2條血管都動脈硬化。楊智鈞看到男子一頭白髮感到疑惑,一問得知是半年內才出現的,追問下發現,男子長期抽菸,要陪客戶應酬,業績壓力很大,以致於周邊微血管收縮,造成心血管疾病,也是瞬間長白頭髮的主因。楊智鈞解釋,抽菸會破壞血管,造成血管發炎。另外,壓力大的時候,身體會分泌3種賀爾蒙,包括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以及皮脂類固醇,長期出現會導致血管收縮,末梢血管吸收不到營養,頭髮就會快速變白。
老婦下肢腫痛險沒命 醫曝病因恐這樣來
高雄一名78歲婦人因左腳腫脹疼痛,前往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掛急診,抽血檢查發現深部靜脈栓塞指標數值達8717.32ng/mL,為正常值500 ng/mL的17倍多,緊急安排血管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婦人的左側髂靜脈、股靜脈至膕靜脈有栓塞情形,診斷為左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若不立即治療,患部會缺氧腫脹,引發腔室症候群,可能引起敗血症需要截肢,不截肢則會造成死亡。心臟內科李明義主任給予抗凝血劑注射治療,一周後婦人順利出院。深部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是指在深層靜脈內有血塊阻礙血流,造成靜脈血管發炎,常發生在下肢深部的大靜脈,若血塊阻塞不僅會使下肢血液回流受阻, 血栓還可能破裂,回流至右心,再到肺動脈造成肺栓塞奪命。臨床上引發深部靜脈栓塞的危險因素很多元,包括長期久站或久坐、臥床、腹部壓力過大(懷孕或腹水)、靜脈瓣功能不良、服用避孕藥、惡性腫瘤、膝髖關節術後、骨盆骨折等原因都可能導致深部靜脈栓塞,引發死亡。放射科醫師黃培毓表示,通常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在一開始形成時並沒有症狀,後期常見症狀包括患側下肢腫脹、疼痛及發熱等症狀;另外腓腸肌(小腿肚)在足背屈曲時疼痛,稱霍曼氏徵象 (Homan's sign),若有相關症狀,建議接受下肢血管電腦斷層或超音波檢查,以鑑別肌肉筋膜問題或蜂窩性組織炎,並積極接受治療。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院長顏家祺提醒,民眾平常應注意同一種姿勢不要維持過久,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長時間搭車或搭機要適時起身活動,若有出現疑似症狀時,應及早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9歲童確診3周後「突發高燒5天」…紅眼睛、紅斑狀皮膚疹 血壓一量嚇壞醫
新冠肺炎對兒童的威脅不容小覷,至今已有多起孩童確診後,引發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一名9歲女童日前確診後康復,不料之後突然發高燒5天,陸續出現紅斑狀皮膚疹,到了急診量血壓,血壓為75/39 mmHg,把眾人嚇傻,所幸在進行MIS-C併發休克的治療後,已順利康復出院。吳昌騰在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分享,前一段時間,兒科急診來了一名9歲女童小玲,小玲3個星期前曾確診,當時沒有太嚴重的狀況,康復後也沒有任何不舒服,但在到急診的前5天,開始發高燒,前3天開始出現皮膚疹,是紅斑狀,不會癢的,最初出現在胸部和軀幹,但進展到全身,而到了急診當天,出現紅眼睛。吳昌騰表示,當下跟小玲媽媽提及MIS-C,媽媽也覺得女兒越來越像是MIS-C,「驚險的在後頭,因為MIS-C的診斷需要實驗室的檢驗數據,當小玲在兒科急診室抽血時,沒多久,我們發現她出現心跳過快,脈搏微弱,當下我們馬上幫她量血壓,血壓為75/39 mmHg,媽媽看了也嚇一跳。」吳昌騰指出,一發現立即開始做MIS-C併發休克的治療,包括即刻輸液的灌注等,並且安排轉入加護病房做後續治療;經過診斷,確認是MIS-C,不過還好,治療後小玲順利康復出院。吳昌騰直言,「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一直都在大家身邊,MIS-C通常在SARS-CoV-2感染後2-6周出現,當然也有超過6周才出現的,其臨床特徵與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及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有些相似。他也提及,MIS-C患者會出現發熱(3天以上)、腹痛、腹瀉、嘔吐、凝血功能異常、皮膚黏膜病變、結膜炎、低血壓甚至休克;MIS-C主要是因為病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導致病毒攻擊人體,這會讓體內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形成免疫風暴,也會使體內的中、小血管發炎,進而表現出全身多系統發炎,例如心臟、呼吸系統、腎臟、神經、凝血功能、腸胃道、皮膚等都可能發炎受傷。吳昌騰說,所以MIS-C是一個影響到多系統的疾病,因此支持性的療法,穩定生命徵象最重要,目前針對MIS-C的治療主要以「免疫球蛋白」注射為主,再根據病人病情是否改善,醫師再搭配其他後線藥物的治療。經過這次經歷,吳昌騰直呼,「兒科急診真的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68歲男健檢僅「一紅字」 胸悶就診竟發現「血管嚴重阻塞」
68歲劉先生餐餐大魚大肉,身材肥胖鮮少運動,過去的健康檢查除了膽固醇過高外,血壓及血糖尚在正常範圍之內,最近經常感到胸悶不適,心導管檢查顯示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接受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手術,術後醫師特別叮囑要好好控制膽固醇,以避免後續支架內再狹窄。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表示,高血脂包含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過高,是現代人常有的通病,不是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有高血脂,中等身材或偏瘦的人也可能會有此一疾病,其發生原因不只和飲食、體重、少運動有關,和基因遺傳、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有一些關聯。簡韶甫醫師表示,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除了做為細胞代謝的能量之外,和細胞膜的結構及荷爾蒙的原料有關,血液中的膽固醇又分為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及高密度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壁上,而高密度膽固醇可以把堆積在周邊的低密度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堆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會引起血管發炎,在血管壁上形成粥狀動脈硬化斑塊,若發生在心臟的血管就會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若發生在腦部的血管有可能引起腦中風,若發生在腳部血管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易發生間歇性跛行。若能積極控制高血脂,有可能將已經形成的粥狀動脈硬化斑塊逆轉,以減少動脈狹窄的嚴重程度。高血脂不像高血壓和糖尿病可以在家裡自己監測,只能在醫院或檢驗所藉由抽血得到數據,但民眾往往不在意檢驗結果,只知道有高血脂,卻不知道長期高血脂所帶來的併發症而忽略病程。簡韶甫說,目前研究顯示,若已經有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或糖尿病,積極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可以減少死亡率,而且低密度膽固醇降得越低帶來的好處越多。若尚無血管病變但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如高血壓、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膽固醇小於40mg/dL或吸菸),也建議積極控制膽固醇以減少後續的併發症。簡韶甫表示,高血脂的治療首重生活習慣改變,除了少吃肥肉和油炸食物外,也可以盡量減少外食來達到減少脂肪攝取,運動減重除了可以改善體態減少內臟脂肪,也可以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對後續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有預防及控制的效果。若經醫師評估需要使用降膽固醇藥物,建議遵從醫囑規律服藥,目前健保給付的降膽固醇藥物療效極佳,大部分民眾在藥物治療後高血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僅少數人無法耐受藥物的副作用(如肌肉痠痛和肝臟發炎),若發生副作用可以和醫師討論減低劑量或改藥。切勿聽信不實廣告或民俗療法,免得花了大錢卻沒有療效。
嬰幼兒反覆發燒千萬別輕忽 醫揪「非典型川崎氏症」嚴重恐致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師陳劍韜表示,川崎氏症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9個月大「纓纓」反覆發高燒,原以為是一般疾病常見症狀,但高燒不止情況已經超過3天,日前身上更出現紅疹,媽媽著急地進出多家醫院反覆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日前轉介到亞大醫院詳細檢查,確診為「非典型川崎氏症」,醫師提醒,該病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嚴重者恐會致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師陳劍韜表示,川崎氏症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發病的原因仍然不清楚,不過持續高燒多日是臨床診斷一大標準,主要以血管炎方式表現,會造成全身性中型動脈的多系統血管發炎,特別是會出現心臟冠狀動脈病灶、冠狀動脈瘤等。陳劍韜指出,典型川崎氏症患者會出現發燒五天以上,伴隨皮膚出現紅疹、頸部淋巴結腫大、眼睛出現非化膿性結膜炎、手掌與腳掌水腫、口腔出現草莓舌,嘴唇乾裂等症狀。除了發燒5天是必要條件,其餘5項臨床症狀只要符合4項就能判斷是川崎氏症,並且在發燒的早期階段,還常會出現卡介苗接種處紅腫的現象,雖未被列入診斷標準,但臨床上也相當常見。陳劍韜透露,最近發現有不少像纓纓這樣非典型的川崎氏症患者,雖然出現疑似症狀,例如高燒多日不退、身上出現紅疹,但在疾病初期卻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的條件,必須經由抽血檢驗數據以及心臟超音波檢查才能確診。在兒童疾病中,很多病都會有發燒合併紅疹的現象,例如腸病毒、玫瑰疹、其他病毒疹,有的病則會有發燒與結膜炎的現象,例如腺病毒,有一些則是發燒合併口腔出現草莓舌、嘴唇乾裂,如猩紅熱,因此在診斷上必須提高警覺,仔細鑑別,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時機。目前川崎氏症的治療,發病的10天內是黃金治療期,會給予免疫球蛋白與阿斯匹靈,能降低約80-90%發生心臟病變的機會,同時必須定期回診進行心臟超音波追蹤,大多數都能夠逐漸恢復健康。陳劍韜提醒家長,造成兒童發燒以及長紅疹原因很多,若是家中5歲以下的孩童持續發燒,但身上沒有出現典型川崎氏症5項明顯的症狀,往往容易被忽略,若遇到持續發燒3日以上,建議要帶到醫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疫苗打不打1/健檢報告無異常卻猝逝 專家:細節藏在「2個數字」裡
從今年3月開打新冠疫苗以來,截至9月5日為止總計有734例疑似死亡案例,其中AZ占581例、莫德納占147例、高端占6例,過去總認為年紀較大的長者,才可能爆發嚴重不良反應,但隨著8月23日高端疫苗開打,6例清一色都是40~50多歲,明顯年輕許多,也因此讓許多人猶豫「到底該不該打疫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說,疫苗的確有可能引發某些免疫反應,進而導致特定的心血管疾病,例如最近青少年即將接種的BNT疫苗,研究顯示會誘發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這就完全無法預測,沒辦法事先知道誰會得?誰不會得?但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大多數接種BNT疫苗導致心肌炎的青少年,最後都會恢復健康。研究顯示,青少年接種BNT疫苗會引發罕見的心肌炎,但多數都會恢復健康。(圖/報系資料庫)除了BNT疫苗之外,大多數接種疫苗後爆發的心血管疾病,應該與疫苗無關,而是身體本就潛藏一些危險因子。例如九把刀岳母的健檢數字都很標準,唯獨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超標,她接種AZ疫苗猝逝後,外界解讀與這兩項數值有關。那為什麼健檢報告沒有提早發出警訊?「因為許多人都看錯健檢報告的重點!」梁程超說,膽固醇分為高密度、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負責運送膽固醇到肝臟再利用,被稱為血管清道夫,所以又稱「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則是接手將肝臟合成出的膽固醇運送到身體各處使用。低密度膽固醇在運送過程中,如果身體血管發炎,便會吸引膽固醇去修復血管,尤其是低密度膽固醇中一種小顆粒膽固醇,由於它非常容易被氧化,所以會變成泡泡卡在血管壁中,最終形成血管堵塞的一層油脂,因此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梁程超表示,低密度膽固醇超標的確是警訊,但並非絕對,「關鍵是其中的小顆粒膽固醇!」而小顆粒膽固醇是否超標,就要去看「三酸甘油脂」與「高密度膽固醇」的數字。其中,三酸甘油脂可反應人體攝取的油脂、熱量是否過高。梁程超舉例,假設一個人的三酸甘油脂為100mg/dl、高密度膽固醇為40mg/dl,乍看之下數字非常標準,但將100除以40卻是2.5,只要超過2,就代表攝取的油脂過多,但好膽固醇卻太少,所以會造成小顆粒膽固醇超標。所以下次看健檢報告時,不要以為沒有紅字就代表一切健康,記得好好檢視自己的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數字。
疫苗打不打4/專家為膽固醇喊冤! 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是「它」才對
依據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資料顯示,心臟疾病為第二大死因,奪走2萬餘人性命,僅次於惡性腫瘤,其中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心臟病)與高血壓性心臟病較常見於中壯年族群,另心絞痛、心肌梗塞是最常見的冠心病,也是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只要提到心血管疾病,多數人就會認為元凶一定是膽固醇。「我一定要為膽固醇說公道話!」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說,過去膽固醇一直被汙名化,事實上人體非常需要膽固醇,不管是細胞更新、荷爾蒙、應付壓力的腎上腺素皮質醇、維生素D的合成都需要膽固醇,所以如果膽固醇太低,對身體健康是不好的!梁程超說,大家熟知的高密度、低密度膽固醇,事實上兩者都不是膽固醇,而是一種脂蛋白,專門負責運送膽固醇,當血管發炎時,膽固醇為了修復血管才會聚集在血管壁,因此形成所謂的血脂。夏天幾乎人手一杯含糖手搖飲料,若是攝取過多的糖分,容易使血管發炎,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圖/報系資料庫)「所以一切萬惡的根源是血管發炎!並不是膽固醇。」梁程超表示,想要降低血管發炎的機率,最重要的是「減糖」,只要能做到,無論是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都會降低,自然就不會進一步導致心血管疾病。程涵宇營養師建議,想要從日常飲食中減糖,省先要避免早餐吃甜麵包,例如奶酥麵包、紅豆麵包等,也不要喝含糖飲料如奶茶、全糖豆漿等,當然也不要喝含糖的手搖飲料,也要戒掉含有精製糖的蛋糕、點心。除此之外,梁程超也建議戒菸、戒酒,因為香菸、酒精都會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進而導致血管發炎,就算沒有三高問題,假若又菸又酒,還是無法擺脫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幼兒染新冠重症率低 醫警告「1症狀」當心有致命危機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好不容易趨緩,但隨著9月各級學校恢復上課,馬上就有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引發家長恐慌。台大小兒科感染醫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幼兒若感染新冠病毒,雖然演變成重症與死亡的機率不高,但會有一種很特別的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身體會自體免疫激化,引起心臟等併發症等,家長不可不慎。李秉穎昨天(7日)於《年代向前衝》節目提到,對於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族群,一般會重症死亡比例偏高族群,多半落在年紀1歲以下的嬰兒,及17、18歲的青少年,多數2至4歲的孩子被確診會是輕症,但還是會有少部分死亡、重症的可能。李秉穎指出,幼兒若感染新冠病毒,觀察會有一種很特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有點類似川崎病,身體會自體免疫激化,引起心臟等併發症等;他並表示,目前還沒有完整的報告指出,幼兒染疫後,會有多少比例留下後遺症,但有報告指出,兒童確診後,常見會出現像成人染疫完一樣,容易有長期咳嗽後遺症。李秉穎並提到,臨床最怕新冠病毒會造成血管發炎、血栓,如果碰上幼兒好發的「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如果栓塞剛好塞在腦部,那就會非常危險。因此他認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死亡率、後遺症機率雖然都不高,但也無法排除完全沒有,幼兒還是必須要做好防護,預堵被新冠病毒感染。而由於新冠肺炎的症狀與感冒實在太類似,光從症狀很難辨別嚴重程度,因此判斷幼兒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李秉穎建議,可從接觸史及地緣關係去推測,若有明顯「呼吸急促」就要注意。
64歲男腰酸背痛!復健推拿都沒用 健檢揪出「腹主動脈瘤」嚇歪
因為腰痛做檢查,沒想到卻發現腹主動脈瘤;一名64歲男子近期感到腰酸背痛,按摩推拿、復健治療並無明顯好轉,經朋友介紹至台中澄清醫院柏忕管理中心做脊椎磁振造影檢查,卻意外發現腹主動脈瘤,且長軸已超過8公分,所幸發現得早,還未破裂造成嚴重生命威脅;他也聽從建議到自家附近醫院積極治療。柏忕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李瑞文表示,腹主動脈瘤早期很難被發現,通常都是太過膨大,壓迫到周圍組織而產生症狀,例如腹痛、腰痛、背痛,患者常會因此去腸胃科或骨科就診;但因腰酸背痛較少會聯想到是主動脈的疾病,也因此脊椎影像檢查發現會對生命造成威脅的腹主動脈瘤真的相當少見。柏忕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李瑞文表示,腹主動脈瘤依形狀分為球囊狀或梭狀。體內有主動脈瘤,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破裂,造成主動脈剝離的機率也會大增。(圖/澄清醫院提供/中國時報馮惠宜)主動脈是全身血液的主要供給管道,將血液由心臟分配送到全身,一般將主動脈分為四個部分,血液離開心臟首先經過「升主動脈」,再經過「主動脈弓」,主動脈弓會分支往上將血液送往腦部,往下經過「降主動脈」,並繼續沿著脊柱向下,經過橫膈膜後的部分就稱為「腹主動脈」,腹主動脈瘤依形狀分為球囊狀或梭狀。體內有主動脈瘤,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破裂,造成主動脈剝離的機率也會大增。李瑞文指出,三高代謝症候群、抽菸、體重過重、以及一些自體免疫疾病皆會引發血管發炎或硬化,造成血管的彈性變差,提高主動脈瘤的發生機率。這位患者本身血糖、血脂肪過高、體內組織發炎指數也異常,顯示全身的血管其實長期處於高風險的情況。李瑞文提醒,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三高、不抽菸都能維持血管的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心血管疾病列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建議40歲以上民眾,要定期安排健康檢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
新冠病毒一旦鑽入腦神經 終生承受中風失智風險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至今已超過一年半,仍然持續對全球民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幾種症狀如發燒、咳嗽、胸悶、易喘、血氧降低外,它同時還可能感染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堪稱是無孔不入,這些器官的感染同樣可能造成嚴重及持久的併發症或後遺症,值得關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莊淵丞說,正常人體中的腦及神經組織會受到血腦屏障的周密保護,不會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輕易通過。但新冠病毒可使組織發炎產生縫隙後進入腦神經開始肆虐,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等狀況,患者此時會感受到頭痛、肌肉疼痛、肢體乏力、嗅覺味覺的改變及喪失等等不適。當病毒感染腦幹時,人體會無法察覺缺氧的危機,導致猝死,這是隱性缺氧或稱快樂缺氧的由來。大腦中的血管也可能成為病毒攻擊目標,當血管發炎受到傷害後,原本提供給大腦的養分及氧氣會減少,影響到腦部運作,患者會感到白天容易疲倦嗜睡、夜間失眠、記憶力減退、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等。更糟的情況是腦血管血栓的產生,伴隨而來的腦出血、腦梗塞會導致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損,甚至死亡。許多研究指出,神經症狀的發生機會跟患者本身健康狀況、慢性疾病的存在、免疫能力等息息相關,當患者已產生新冠重症而免疫力急遽下降時,會更加容易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所以已轉入加護病房,已使用呼吸器或長時間染疫PCR檢測仍呈陽性的患者,都會是可預期的高風險族群。新冠病毒對神經系統還能產生多少後遺症?理論上大腦細胞組織受損會增加後續發生退化性疾病,如早發性失智、帕金森症等疾病的機會,這種看法是否正確仍有待更長時間的觀察追蹤。莊淵丞提醒,要避免新冠病毒的種種危害,仍是預防更勝治療。除了加強個人防護,避免群聚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接種疫苗預防染疫後產生重症、免疫力下降等等狀況,身體健康才有保障。
新冠後遺症持續數月! 醫師:病毒損害血管、攻擊睪丸恐導致不舉
新冠肺炎症狀多樣,還可能造成不少後遺症,近期更有醫生指出,新冠肺炎可能讓患者的血管出現發炎現象,進而導致血管受損,造成勃起功能障礙。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專家推測,新冠肺炎可能導致心肌炎,而對血管和心臟造成某些程度的傷害,因此會影響到勃起功能的推測是合理的。有不少人從新冠肺炎痊癒後,開始出現「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呼吸困難、疲勞、嗅味失靈或是心肺等內臟損害等症狀會持續數個月,根據《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報導,泌尿科醫師瑞安·伯格倫德(Ryan Berglund)表示,近期他在門診時,有一些男性患者表示自從感染新冠肺炎之後,就出現了勃起功能障礙。雖然他強調,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指出新冠肺炎與不舉有關係,但這是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對此,羅馬托維加塔大學內分泌學和醫學性學教授賈尼尼(Emmanuele Janini)則是對「新冠肺炎導致勃起困難」的推論不感到意外,因為新冠長期症狀的常見病徵包括呼吸困難、胸痛、心悸和嗅味覺失靈等,顯示新冠肺炎會損害患者的血管,可能造成血管發炎,當心血管部分受到損害時,就很可能造成勃起功能障礙。根據報導,新冠肺炎除了可能會導致病患血管發炎,導致血流受限,進而導致勃起功能障礙,也可能導致肺部受損,從而降低病患從血液中獲取足夠氧氣的能力,從而降低男性維持勃起的能力。賈尼尼還指出,目前有一些文獻表示,冠狀病毒可能會感染睪丸中的間質細胞,導致男性製造睪固酮的功能降低,再加上嗅味覺喪失、抑鬱、焦慮等病徵,都可能導致男性勃起功能降低。2位醫生都表示,目前還需要更多的證據證明,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和罹患新冠肺炎之間的關係,因此需要學界更多的研究。賈尼尼也開玩笑說「我建議大家接種疫苗,如果他們想發生性行為,最好接種疫苗」。
偏頭痛越揉會越痛 日本醫師教你「吃壽司」可避免疼痛發生
現代不少人都有偏頭痛的毛病,這查不出明顯病徵,但是痛起來又十分煩人的毛病,現在就有日本醫師表示,其實頭痛時如果用手去揉反而會加劇頭痛的程度,並建議喝點黑咖啡或是進食,甚至是吃點鮭魚、沙丁魚壽司可以有效緩解偏頭痛發生時的症狀。緯來日本台2日在粉絲專頁上張貼日本節目《新!生活好吃驚》的節目片段,影片中訪問到日本專職治療頭痛的醫師丹羽潔,丹羽潔醫師表示,在醫學上,偏頭痛被稱為「單側頭痛」,主要是因為單側的大腦血管因為擴張而壓迫到神經,而引發的疼痛現象,而如果此時頭痛是發生在眼後或是太陽穴附近,十之八九就是偏頭痛,而女性因為賀爾蒙分泌量不穩定的關係,所以比較容易發生偏頭痛。至於為何血管會突然擴張,丹羽潔醫師表示,偏頭痛的發生大多是大腦突然產生壓力或是突然從壓力中解脫而導致,在這兩個狀況下血管發炎,結果導致引發偏頭痛。丹羽潔醫師說明,除了突然從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中結束,休息後容易產生血管擴張導致偏頭痛,其實就連肚子餓這種看似平常的事情,大腦也會因此產生壓力,進而導致偏頭痛的發生。丹羽潔醫師也說到,其實會發生偏頭痛,大多都是遺傳問題,許多研究發現,父母中只要有1人有偏頭痛,子女就有超過86%的機率也會有偏頭痛的狀況。至於要如何緩解偏頭痛的狀況,丹羽潔醫師建議有偏頭痛習慣的民眾,可以飲用「冰的」且「微糖」的咖啡來緩解,因為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收縮血管,可以紓解壓力。平時則可以吃壽司來避免偏頭痛的發生,因為鮭魚或沙丁魚之類的魚肉中含有Omega3 脂肪酸,醋飯中則含有鎂、維他命B2,都可以有效降低偏頭痛的發生,蛤蠣與蜆中也有豐富的鎂,也具有避免偏頭痛發生的效果。對於民眾時常因為頭痛而去「揉」,丹羽潔醫師建議「可以用力壓,但不可以揉」,因為揉的動作反而造成血液順暢流通,頭痛反而會加劇,如果在頭痛發生時,實在難以忍受,丹羽潔醫師建議可以透過幫脖子下方的降溫,這個動作可以有效緩解頭痛的狀況,丹羽潔醫師解釋,因為脖子中有負責運輸養分到腦部的頸動脈,讓頸動脈因為降溫而稍微收縮就可以達到效果,如果同時熱敷後頸部與肩膀的話,可以更有效的緩解疼痛。
每5人就有1人油脂超標 年輕族群心血管疾病暴增
從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之2016-2018年國人三高盛行率可看出,台灣18歲以上成人有21.63%為高血脂族群,平均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人的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超標,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治療。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恆醫師指出,儘管心血管疾病原因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吸菸習慣有關,但台灣研究論文發現,當前台灣與全球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口的發生率並未增加,反而55歲以下年輕族群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數據陡增,且深究病史發現,該族群併發其他二高的狀況並不顯著,但有高血脂問題的人口增加幅度卻很大,因此可推斷,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關鍵,恐怕就在最令民眾無感、較難居家檢測的「高血脂」問題上。「高血脂」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低密度膽固醇(LDL-C),又被稱作壞膽固醇,長期濃度過高會積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發炎、動脈硬化與血管堵塞,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李貽恆理事長表示,台灣55歲以下的患者大多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復發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機率就高達20-30%,這表示,在三個心肌梗塞倖存者中,就有一個在一年內會再次受到心血管疾病打擊,不僅恐失去寶貴生命或行動能力,日常居家照護更影響到全家人的生活,成為國家經濟的重大損失及醫療社福體系的壓力。經濟學人智庫報告指出,近8成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如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C),達到LDL-C治療目標,即可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醫師表示,根據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學會提出的臨床治療指引,高風險族群如急性冠心症與冠狀動脈血管疾病患者,其低密度膽固醇(LDL-C)建議治療目標為70mg/dL,若急性冠心症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則可以更積極控制在55mg/dL以下。黃柏勳醫師分享,前陣子診間曾收治一名年約50歲的冠狀動脈血管疾病置放血管支架患者,初期以口服藥物治療半年,其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標雖從原本的190mg/dL開始逐月降低,卻仍超過130mg/dL,考量患者年紀仍屬中年且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醫師建議患者可評估較積極的治療策略,合併使用針劑藥物,終於成功將LDL-C控制在70 mg/dL內。黃柏勳醫師分析,傳統的血脂藥物治療方式以每日口服為主,其成分可減少低密度膽固醇的生成,達到40%-50%的治療目標,但部分患者會有肌肉痠痛、肝指數上升等副作用,且復發機率較高;目前已有針劑型態的治療選擇,可加速代謝低密度膽固醇,降低口服降低膽固醇藥物副作用,於治療目標上有機會達到9成的達標率,建議在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可與醫師討論更積極的降膽固醇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