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不足
」 血癌老公救太太還得排隊!台大醫上網求援「捐血救孕婦」民眾超踴躍
3月18日,台大婦產科一名醫師在臉書求援,表示一位孕婦因血小板不足而手術取消,請求民眾幫忙捐血。21深夜,這名醫師在臉書上向大家說明,由於民眾熱心幫忙,這名孕婦已經度過難關。還透露當孕婦的先生想去捐血幫助太太,卻發現捐血處已經被聞訊趕來的熱心民眾擠爆。醫師笑稱:「他一定沒有想到,連救自己的太太,都還要排隊。」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18日在臉書發文求援,表示當天本來有一台手術,因孕婦血小板嚴重不足,即使輸血情況仍無法改善,不得不將手術取消。施景中說,「請大家幫幫忙,去捐血,救救這一個孕婦和胎兒。」消息透過社群、媒體擴散開來後,許多人都關心這名孕婦的後續狀況。21日深夜施景中再度在臉書發文向大家報告,雖然過程幾經曲折,但在捐血中心、民眾支援和醫療團隊等多方努力下,這名孕婦已經順利度過手術難關,也希望最後能有一個圓滿的結果。他還透露,孕婦先生自己想去捐血幫助太太的時候,發現捐血處全是聞訊趕來捐血的熱心民眾,把捐血處機器占滿。施醫師笑稱:「他一定沒有想到,連救自己的太太,都還要排隊。」看到施醫師的發文,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希望台灣的溫暖可以延續下去」、「太好了!感謝上天,感謝所有的愛心人士,感謝施醫生,感謝我們生在溫暖的台灣」、「後記都讓人泛淚了,謝謝這麼多善心」。
孕婦急缺血小板情況危急 仁醫:請大家捐血救人
台大婦產科仁醫施景中18日本來有手術,但孕婦血小板不足,輸血仍情況危急,手術取消,施景中說,「請大家幫幫忙,去捐血,救救這一個孕婦和胎兒。」施景中在臉書發文,「清晨,在半夢半醒之間,夢見很多我認識的主治醫師和一個很久沒見的同仁,說剛去捐完血才回來上班。醒來還反覆想了一下,剛才到底是夢還是回憶?」施景中表示,「接著收到醫院的危急通報,今天早上預定做手術的孕婦,昨天輸了許多血小板後,仍然只有五千(正常孕婦的2%),今天早上手術確定取消。」施景中說,「聽血液科醫師聯絡捐血中心,捐血中心說血源很不穩定,不確定是否能夠提供我們足夠的血?血液科教授建議這個病人要使用HLA配對過的血小板,但這個一定要血源充足下才能夠去做篩選。」施景中強調,孕婦可用白血球是0,情況危急,請大家幫忙,捐血救救孕婦和胎兒。此文曝光後,不少人紛紛留言「已轉發,希望在台灣的大家快去捐血!祈禱孕婦和胎兒平安無事」、「夢見醫龍和他太太去捐血,有一部分真的是回憶」、「4月份及接下來的捐血,我會倡導特殊捐用鼓勵血小板捐獻!謝謝施醫師」,也有人說,「請問這個案例是只要去捐血就可以嗎?還是要特別去捐血小板?我因為以前體重都沒過所以沒捐過血,生完孩子之後就過了,所以想試試也去捐血。」
金鐘視后恐「罹血癌」放棄治療 皈依佛門近況曝光
曾獲亞太影展、金鐘獎多項榮耀的65歲資深女星陸弈靜,傳出原赴醫院割除痔瘡,卻被醫師發現「可能血癌」。不過,看淡生死並皈依佛門的陸弈靜,選擇拒絕進一步檢查及治療,用更怡然的方式面對人生。陸弈靜先前割痔瘡順道做健康檢查,卻查出血小板不足、血紅素僅常人一半,醫師懷疑可能是血癌並建議骨髓穿刺檢查。但陸弈靜擔心沒刺好會半身不遂,與認為「幹嘛穿刺?人都會死啊」,選擇了多曬太陽跟呼吸,以及多走山路運動與每天跟花說話。她坦言,那時每天累到狂睡卻很虛弱,光是從客廳一頭走到另一頭就要花5分鐘,照鏡子還覺得老了10歲,沒想到最後竟不藥而癒。陸弈靜那段時間也皈依佛門,近5、6年都有上網聽佛經,期間也不斷接戲推出作品,最近還與施易男主演戲劇《光明恆生》。陸弈靜過去以《你那邊幾點》、《深海》榮獲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獎。並以《用力呼吸》獲金鐘獎單元劇女主角獎;演出《3天2夜》、《光明恆生》獲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還以6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之姿,追平金燕玲的入圍紀錄。
五旬男咳喘、臉蒼白以為長新冠 一查竟是「急性血癌」
「久咳、走路喘、臉色蒼白、身體虛弱」一名50歲男性一直以為自己有「長新冠」後遺症,原以為日久會好轉,直到診所醫師驚覺有異,抽血檢驗發現血球數值異常,轉至醫學中心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表示,過去2、3年間偶見類似個案,然而長新冠「主要為肺部症狀,且不會臉色蒼白」,急性血癌出現臉色蒼白肇因於造血功能異常,民眾若有上述狀況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白血病兇猛急迅 是生命損失最多的癌症侯信安說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見的血癌,發作快、病情凶猛嚴重,可說是最惡名昭彰的癌症之一。台灣每年約新增850至900人,男多於女,半數在60歲以上。疾病成因多數是患者出現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異常,少數則是曾接觸大量輻射、暴露於化學治療或化學溶劑或燃料物質等因素所導致。根據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針對17種癌症進行「存活分析」與「健康醫療費用」研究顯示,白血病是生命損失最多(17.5年)的癌症,且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高齡患者中位生存期僅3個月,20年來沒有改善。高疾病負擔與高死亡率,是台灣重大的公衛挑戰。患者出現無法成熟分化的骨髓芽細胞遍布在血液及骨髓中,取代正常血球,也因此紅血球不夠而導致臉色蒼白、氣喘如牛;正常白血球不足易感染發燒;異常血球大量增生在骨髓,造成骨髓膨脹、疼痛;血小板不足使得凝血功能變差,導致異常流鼻血、牙齦出血、拔牙後血流不止,或不明原因多處瘀青;女性則會出現經血量突然大增,或經期拉長。紅血球不足:臉色蒼白、氣喘如牛白血球不足:易感染發燒血小板不足:異常流鼻血、牙齦出血、拔牙後血流不止、不明原因多處瘀青、經血量大增、經期拉長侯信安提醒,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患者若沒有接受治療,或未規律用藥、回診追蹤,導致病情惡化甚至產生抗藥性,也可能轉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務必規律用藥、定期回診追蹤,若能達到深度緩解治療目標,不但可避免惡化,也可以爭取停藥機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4大症狀急性骨髓性白血病4大症狀包括「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這些症狀因為不具特異性,容易被忽略。有患者反覆發燒、疲倦,以為感冒遲遲未癒;也有患者突發牙齦持續出血,以為罹患牙周病;長新冠症狀則多集中於肺部症狀,不過可逐漸康復。侯信安提醒,上述病人可透過血液檢查發現血球是否異常,並進一步經由骨髓檢查確診。因病情惡化快速,若延遲治療,恐引起嚴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發症。及早診斷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期。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血癌攻略」幫助病友突破治療障礙為響應4月21日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血液病學會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共推LINE官方帳號「血癌攻略」分析病人面臨的3大治療困境,從而對應設計出解方,協助突破治療障礙。「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衛教網站」也提供症狀、治療、日常照護、就醫地圖等全方位資訊,讓民眾可一鍵掛號、快速獲得醫療協助。1.新進病友恐懼Out:初診斷患者常因對疾病感到未知而恐懼,血癌攻略提供疾病與藥物治療衛教資訊、治療方式,並備註各類藥物的治療副作用,讓患者能夠全面了解。2.掌握病情更Easy:過去病友對於抽血報告的詳細數值不甚了解,導致對病情的警覺性不夠高,「血癌攻略」彙整抽血數值成表格及折線圖,幫助患者掌握不同時程的疾病變化。系統也會提醒病友回診、提供居家照護資訊,可避免引發感染。3.醫病溝通不NG:患者在治療過程需承受衝擊與負擔,「血癌攻略」幫助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掌握疾病資訊與自身狀況,提升看診效率與醫病溝通的精確度。
50歲男「長新冠」症狀不以為意 「久咳虛弱」竟是白血病作祟
一名50歲男性久咳、走路喘、臉色蒼白、身體虛弱,一直以為是「長新冠」後遺症、日久會好轉,直到診所醫師驚覺有異,抽血檢驗發現血球數值異常,轉至醫學中心及時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簡稱AML)。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醫師表示,過去兩、三年間偶見類似個案,然而長新冠不會臉色蒼白,病患有此症狀乃是造血功能異常所致,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狀況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侯信安醫師說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見的血癌,發作快、病情凶猛嚴重,可說是最惡名昭彰的癌症之一。台灣每年約新增850至900人,男多於女,半數在60歲以上。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曾針對17種癌症進行「存活分析」與「健康醫療費用」研究,白血病是生命損失最多(17.5年)的癌症,且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高齡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僅3個月,20年來沒有改善。高疾病負擔與高死亡率,是台灣重大的公衛挑戰。患者出現無法成熟分化的骨髓芽細胞遍布在血液及骨髓中,取代正常血球。也因此紅血球不夠而導致臉色蒼白、氣喘如牛。正常白血球不足易感染發燒。異常血球大量增生在骨髓,造成骨髓膨脹、疼痛。血小板不足使得凝血功能變差,導致異常流鼻血、牙齦出血、拔牙後血流不止,或不明原因多處瘀青;女性則會出現經血量突然大增,或經期拉長。侯信安醫師解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成因多數是患者出現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異常,少數則是曾接觸大量輻射、暴露化學治療或化學溶劑或燃料物質等因素而導致。此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簡稱CML)患者,倘若沒有接受治療,或是未規律用藥、回診追蹤,而導致病情惡化、甚至產生抗藥性,也可能轉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此侯醫師呼籲,CML患者務必規律用藥、定期回診追蹤,若能達到深度緩解治療目標,不但可避免惡化,也可以爭取停藥機會。侯信安醫師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四大症狀「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因為不具特異性,易被忽略。有患者反覆發燒、疲倦,以為感冒遲遲未癒。也有患者突發牙齦持續出血,以為罹患牙周病。上述病人可透過血液檢查發現血球異常,並進一步經由骨髓檢查確診。因病情惡化快速,若延遲治療,恐引起嚴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發症。因此及早診斷,把握治療黃金期,可降低疾病對身體的衝擊。過去醫師透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的細胞型態學與染色體或基因變化,為患者進行風險分類、研擬治療計畫,評估如何搭配化療、標靶治療、血液幹細胞移植,以獲得最佳療效。隨著基因檢測進步,以及醫界對疾病與基因更加瞭解,此病已進入精準治療時代。世界衛生組織 (WHO)、國際共識分類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lassification,簡稱ICC)與歐洲白血病研究網 (ELN) 去年 (2022) 針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提出最新疾病分類共識,幫助評估不同患者的風險,以落實個人化精準治療,讓患者在最適當時間點接受最適合的治療,或進行血液幹細胞移植,有效增加病人存活率、延長存活期。此新分類指引也將影響臨床試驗的收案條件與各國的給付標準。臺大醫院依據國際最新分類指引,對院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血癌前期的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患者進行研究,發現約二至三成患者被重新分類,並依據基因變異、風險高低,調整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達到更好的預後。然而,這些患者無法使用到新指引所建議的治療,主要是台灣面臨藥物可近性的雙重阻礙:第一重阻礙「國外新興標靶選項多,台灣病友卻等嘸」:近年有多款創新標靶藥物成功突破治療瓶頸,幫助有基因變異,或無法接受高強度化療的年長者或年輕有共病患者達到良好治療效果。美國過去五年來已核准十種創新標靶藥,台灣僅核准四種,導致國內患者儘管依據新的分類指引需積極治療,卻面臨無最佳藥物可用的困境。第二重阻礙「健保給付條件嚴格」:台灣目前僅兩款標靶藥獲健保給付,包括BCL-2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前者不需基因檢測,可幫助年長者以及年輕但是有共病的患者,將存活期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後者搭配化療,可以幫助三成具FLT3基因變異的高風險病患,消滅過多的異常血球細胞並恢復正常血球細胞數量。然而健保給付條件嚴格或使用療程短,使得治療成效受到限制。此外,有一半的病人會復發,導致治療困難,加上傳統化療效果有限,期盼第二線標靶藥物也能獲得給付。以往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達到深度反應後,缺乏有效的治療來維持病況避免復發。而台灣在今年1月份引進了一款新的口服去甲基化藥物,可以延長患者的無復發存活期,也期待未來盡快納入健保。侯醫師表示,單有好的診斷與治療分類,若病人無法使用到最適藥物,或治療時間不足,治療成績將面臨瓶頸。面對藥物可近性的困境,除了鼓勵患者參與臨床試驗與藥廠的恩慈計畫,侯信安醫師也期盼政府持續協助這群病患的迫切需求,加速新藥核准與給付,放寬給付條件,同時考量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給付,為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希望。
陸弈靜太愛咖啡少喝水 曾陷血癌風險
亞太影后陸弈靜、大久保麻梨子以及曾少宗領銜主演推廣台灣咖啡的微電影《第一杯咖啡》,陸弈靜接觸咖啡30多年、曾開過咖啡店,更自稱是「嫁給咖啡的女人」,她表示,那些年嗜咖啡如命、經常只喝咖啡不吃東西,又少喝水,一度陷入血癌風險,因身體排斥所以戒掉 ,身體好了後又重新愛上咖啡,「有如走過情傷後,又開始第2次戀愛」,她強調喝咖啡很好,不過一天最好只喝30至35公克。陸弈靜透露,當初因為要去醫院割痔瘡才在護士的建議下,順便做身體檢查,這才發現血液裡血小板不足,「我身體血液裡都是咖啡!」她也因經歷生病看破生死,「醫生要我去骨髓穿刺檢查,我後來選擇不去,怕沒穿刺好會半身不遂,當時腦中第一個念頭想的竟然是:那誰來炒咖啡豆?」後來她靠著睡覺、曬太陽跟呼吸,走山路運動,不藥而癒。她感嘆,人來到這世界時買的是單程票,終究會死,她生病後曾看了很多書研究死亡,以前也想過生前規畫,後來覺得順其自然就好,因為人生劇本早就已經寫好,總是會有你沒準備到的,走到最後也都不是我們頭腦想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