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塊
」 中風 腦中風 腦出血 血塊老翁大腸充滿「鮮血、黑便」解大量鮮血險休克 竟是魚湯惹的禍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享,日前他遇到1位80多歲的阿公前往就診,做檢查時竟發現其整個大腸裡同時充滿黑便和鮮血,就在快放棄時,他把異物附近的血塊沖開,竟在腸子內發現帶刺的魚骨頭,原來是阿公沒有牙齒,喝土魠魚湯的時候連骨頭一起吞下去沒感覺,結果沿路造成腸胃道出血不止,險些休克,所幸手術成功撿回一命。錢政弘日前在臉書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發文分享,排出黑色的大便代表有食道、胃或十二指腸出血,而鮮紅色的血便代表可能是大腸或肛門在出血,例如痔瘡、大腸癌、缺血性腸炎,「總之消化道出血的位置不是上段就是下段,其結果要麼是排出黑便,要麼是排出血便。」然而17日1位80多歲的阿公在家裡解大量鮮血被家人送急診,抽血顯示血色素掉到9.6,推測大約有1000毫升以上的出血量,做檢查時,發現整個大腸裡同時充滿黑便和鮮血,他心想「有這麼倒楣嗎?同時上下消化道都出血?」錢政弘回想,當時急診科醫師立即安排乙狀結腸鏡檢查找出血點,「我們胃腸科醫師在血泊中找出血點是家常便飯,只是阿公高齡又大失血,可經不起我慢慢檢查。」就在快要絕望放棄時,「咦?這是什麼東西?」、「在哪裡?」、「就這個尖尖的啊!」、「不會吧!這看起來像一個魚刺!」錢政弘把異物附近的血塊沖開,竟是個帶刺的魚骨頭,他心想「這麼尖,拿出來要很小心啊!」他在花了一番工夫後把魚刺拿出來,再給其老婆看,並告訴她很可能是魚刺造成胃、小腸、大腸黏膜多處出血,阿婆聽了馬上想起「這應該是土魠魚,我有煮土魠魚湯,阿公有吃完,他沒有牙齒,可能吃魚的時候連骨頭一起吞下去」。錢政弘在病患腸子內發現帶刺的魚骨頭。(圖/臉書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通常誤吃到魚刺會卡在喉嚨或食道,病患會立即感到吞咽困難,疼痛難耐,這起病例的土魠魚骨頭較小,阿公吃下去的時候沒感覺,結果沿路造成腸胃道出血不止,險些休克,提醒大家吃魚要小心。
老翁意識混亂!以為失智症 檢查竟是「跌倒」致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
一位82歲邱爺爺,起初因脊椎退化安排入院手術,但住院期間,醫師發現該患者意識混亂,家屬以為是長輩失智症造成。經神經外科醫師診斷後,進一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爺爺的腦部有「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經由即時手術處理後,邱爺爺也恢復原先的生活狀態。事後邱爺爺對於人、時、地也能開始清楚描述,才知道之前爺爺曾走路跌倒,不小心撞到頭而造成的症狀。頭部外傷事發久遠 以致忘記曾受傷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在影像檢查診斷方面,經由頭部電腦斷層掃描就能分辨。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主任蔡孟洋提到,在評估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診過程中能夠問出有頭部外傷病史的比例不高,大約佔1/2或1/3左右,那是因為大多這類患者本身都有大腦退化記憶缺損,或者是距離受傷日期已有一段時間,患者早已不記得,或者是顱內壓的升高而使得大腦回憶不起先前頭部受傷的病史;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頭部外傷的情況非常輕微,讓病人不在意,也忘記了自己過往有頭部外傷的經歷。顱骨鑿洞術治療可痊癒 殘存血水需開顱手術在治療方面,一旦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就需要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神經外科醫師會在頭骨上面鑿洞約一至二個洞,也就是顱骨鑿洞術,需要劃開腦部切開硬腦膜,引流下面的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病人經顱骨鑽孔引流手術就可痊癒,而有少部分會有殘存血水或復發的患者,就需要進一步做開顱手術,將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內膜打開來,使大腦能夠膨脹起來,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長輩這些情況出現超過3週 當心是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蔡孟洋提醒,若被延誤診斷,則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甚至死亡。因此,當長輩在家中發生以下情形請多注意:頭痛、嘔吐、食慾變差、視力模糊、單側肢體乏力、步履不穩、頭暈失衡等徵象,或是記憶力喪失、步態緩慢、尿失禁,也許有失眠、日夜顛倒、精神異常表現而被認為是有失智症、知覺失調症或是疑似中風;更嚴重的情況會出現意識不清、嗜睡、昏迷,讓人懷疑有急性顱內出血的問題,其實也很有可能是發生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發生時間超過三週導致腦部積瘀的血塊或血水而造成上述情形。建議即早診斷、即早治療,可以讓患者生活品質提升,恢復原先的生活狀態。
李佳穎孕期「掉出拳頭大血塊」 哽咽謝兒:很聽話地抓緊媽媽
李佳穎去年和小9歲「羊肉爐小開」阿力結婚,經歷9次取卵、2次植入才求子成功,並於上月5日平安產下兒子。今(7日)她剛做完月子就力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公益活動,提到孕期大量出血,她忍不住哽咽說:「陰道掉出拳頭大的血塊,當下會覺得北鼻是不是留不了?真的做了最壞的打算。」李佳穎起初堅持自然產,寶寶也在懷孕26周胎位轉正,未料產程遲滯,她在醫院躺了一天,寶寶還對催生點滴產生不良反應,胎心音一度下降到110以下,「我第一次當媽媽有嚇壞,腦中很多恐怖的結果,只有一個心念我要健康把寶寶生出來,就算不如計劃、身體再痛一點,還要再下一次麻藥,我都覺得沒關係。」好在最後平安產下兒子,讓李佳穎感動直呼:「謝謝他有很聽話地抓緊媽媽,對他是滿滿的感謝。」雖然李佳穎還有4顆受精卵,但過程太過煎熬,她透露老公反對生二胎,「他很怕我再痛一次」。現齡41歲的李佳穎自曝已有老花,親餵母乳時會看不清楚兒子是否有正確吸允,「如果人生要講最後悔三件事,其中一件就是晚生小孩,我就覺得,我怎麼這麼老才生下他?」李佳穎後悔太晚生子,親餵奶時常看不出清楚。(圖/焦正德攝)
莫名下背痛後竟突然「半身癱瘓」!就醫發現這「1病」搞鬼 緊急手術助重新站起
一名72歲退休男性,某日平躺於床上做扭腰擺臀運動時,突感下背部疼痛,2小時後從肚臍下方延至雙下肢,開始出現麻木、無力,並合併解尿困難,立即被送至醫院急診,至急診時雙下肢已經完全無法移動。自發性脊椎硬脊膜外血腫合併脊髓壓迫 緊急手術治療因病患出現急性下半身癱瘓的神經症狀變化,立即安排胸腰椎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第八胸椎至第三腰椎處出現自發性脊椎硬脊膜外血腫合併脊髓壓迫,疑似有潛在的血管異常問題。收治該名病患的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鄭皓中醫師緊急進行第十胸椎至第一腰椎椎板整形手術併血塊清除手術,術後病理切片報告顯示為血塊,並無發現動靜脈畸形或高血管性腫瘤等容易出血之病兆。脊椎血管攝影檢查 無發現脊椎血管病變鄭皓中醫師指出,因手術中沒有發現明確的出血原因,故再安排脊椎血管攝影檢查,檢查結果未顯示任何異常的脊椎血管病變。患者手術後當天雙下肢肌肉力量隨即改善,一週後恢復下床行走,經由復健治療,出院時已排尿正常、能獨立行走,且日常生活恢復完全自理。血塊壓迫脊椎神經相當罕見 常見原因有這些鄭皓中醫師說,自發性脊椎硬腦膜外血腫造成脊髓壓迫的情形非常罕見,文獻上每年約百萬人會有一人發生。常見原因包含病患凝血功能異常,或脊椎動靜脈畸形、血流豐富腫瘤出血所致,但也有將近一半的病患找不到出血原因。典型的症狀為急性且劇烈的背痛,合併神經學症狀的快速惡化,如同上述患者在數小時內雙腳完全麻痺無法動彈。使用抗凝血劑 務必留意異常症狀早期診斷以及盡早開刀移除血塊減壓神經是脊椎硬脊膜外出血合併脊髓壓迫的唯一治療方法。鄭皓中醫師進一步提到,此個案早期就醫,加上及時手術介入,因而恢復良好,能回到正常生活。近年來隨著抗凝血劑藥物的普及,文獻上有越來越多患者的脊椎出血與抗凝血劑的使用有關,提醒使用抗凝血劑的病友務必留意。
8旬翁血尿持續兩個月!就醫檢查竟是侵犯性膀胱癌 「三模式治療」保住膀胱
85歲陳伯伯今年初因出現血尿近2個月,到醫院求治,診查無小便疼痛、腰及腹部疼痛,診斷為無痛性血尿。經由尿路顯影斷層掃描發現陳伯伯右側膀胱壁有一個超過6公分大型腫瘤,內視鏡切片檢查發現腫瘤充滿右側膀胱憩室,因體積巨大而無法以內視鏡完全刮除乾淨,腫瘤切片病理報告顯示為「高度惡性尿路上皮癌」,且已侵犯到膀胱肌肉層。評估年紀與體能狀況 目標改善血尿症狀、控制腫瘤由於腫瘤表現高度惡性,有極易侵犯及轉移之風險,臨床上標準治療應安排膀胱全切除手術,但考量陳伯伯有許多內科疾病,接受大型手術發生併發症機率極高。經泌尿科、放射腫瘤科和血液腫瘤科團隊研究討論後,安排接受三模式治療,希望能改善血尿症狀及控制腫瘤。醫師團隊評估陳伯伯的年紀與體能狀況,以膀胱腫瘤為放射治療的主要重點,輔以適合其體況的化學治療配方,順利完成同步化學放射治療的完整療程,治療效果評估也達成團隊原先設立的目標,後續並未再發現血尿症狀或殘留顯著副作用。三模式治療需審慎評估 安全治療並提升生活品質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黃文冠指出,對高齡膀胱癌病人而言,根除性膀胱切除術雖然是標準治療方式,但可能對生活品質造成顯著影響,三模式治療(TMT, Trimodality Treatment)是值得考慮的替代選擇。TMT結合了經尿道腫瘤切除術(TURBT)、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目的是保留膀胱功能並有效控制腫瘤,選擇TMT需要謹慎評估,並與多學科診治團隊進行深入討論,確定對特定病人的適用性,在治療後必須接受長期定期追蹤,以及時發現可能的復發或進展。這種平衡療效和生活品質的治療方式,為許多不適合接受根除性手術的老年膀胱癌病人提供新的希望。放射腫瘤科主任盧皓維強調,膀胱癌的三模式治療需仰賴泌尿腫瘤團隊多專科醫師的合作。先經泌尿科醫師執行最大限度且安全的經尿道腫瘤切除術,再經放射腫瘤科醫師標示膀胱內殘餘腫瘤、膀胱全體積和區域淋巴結等區域,依序給予適當的放射線劑量,期間還需腫瘤科醫師輔以同步化學治療。如此才能達到安全治療膀胱腫瘤,同時仍保有生活品質的目標。中老年人為膀胱癌高危險群 有相關症狀應謹慎就醫泌尿科劉緯陽主任表示,中老年人都屬於罹患膀胱癌的高危險群,如果解尿時發現有無痛性血尿,甚至解血塊,不分男女都應儘快到泌尿科就診,接受詳細完整的尿路系統檢查,例如:電腦斷層尿路顯影及膀胱鏡等。另外,老年病人如果罹患侵犯性膀胱癌,當身體狀況已無法承受手術風險時,可考慮同時接受低劑量化療及放射治療,以達到控制和縮小腫瘤的目標,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
評議未現身...最高法院法官蔡憲德「倒臥辦公室」送醫 術後加護病房觀察中
最高法院法官蔡憲德今(23)日驚傳昏迷,緊急送醫搶救後,目前人在加護病房觀察中。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蔡憲德法官原訂下午2點半參加評議案件,豈料時間已過卻遲遲未見法官身影,相關單位派人前往辦公室查看,豈料發現蔡憲德已昏迷倒臥在辦公室,緊急送往台大醫院,初步研判是急性中風,接受手術後已取出血塊,目前人在加護病房觀察中。據了解,現年52歲的蔡憲德法官為嘉義人,司法官班37期畢業,他曾擔任嘉義地方法院法官、庭長,2019年由台南高分院調派最高法院辦事法官,2022年正式升任最高法院法官。最高院同仁表示,蔡憲德辦案認真負責,對法學研究也頗具見解,現為全國法官協會理事。他平時顯得健康硬朗,有打球、運動習慣,病發前沒有明顯徵兆。同仁希望他手術順利,早日康復。
張善為消失11年 許聖梅曝他做「這事」致頸部受傷
主持人張善為曾活躍於演藝圈,2013年卻因病消失至今,而名嘴許聖梅表示,當時他參加綜藝節目,常被要求做高空彈跳和坐雲霄飛車等,而那年因為做蛙人搶背,導致他的頸部受傷。許聖梅在節目《命運好好玩》表示,她有主持過張善為一個粉絲見面會,她非常想念他,張善為人緣超好,配合度又高,他是YOYO家族哥哥姊姊中最早紅的,他演出《麻辣鮮師》後,又主持一個娛樂新聞節目。許聖梅說,當時有一位綜藝大哥大製作人,在電視台對面弄一個吊臂,要每個藝人高空彈跳,張善為也有跳,他非常認真,光是雲霄飛車他就坐超過15次。許聖梅指出,2003年張被要求要蛙人搶背,結果脖子受傷,他有段時間要一邊綠影,一邊去旁邊醫院復健,復健回來再錄,也成為了舊傷,甚至有次要他從高空飛下來落遊艇上,有天結束通告,張開始狂吐發高燒,去看醫生時是坐輪椅,做檢查時發現,這十幾年的累積,讓張的瘀血累積在頸椎到腰椎位置。許聖梅說,張的助理稱,張不希望大家為他擔心,他想低調養傷,他也告訴大家不用擔心,因為之前有保險,家裡之前開旅行社,還有一些收入,助理5年前透露,張在練習腳趾頭活動,現在她不清楚狀況。許聖梅指出,張的瘀血形成血塊壓迫到神經,現在恐怕要靠他的意志力,大家都希望張站起來過得更好,因為他還年輕,所以不要羨慕藝人賺錢很容易。
人夫偷吃女同事…見小三懷孕流產喊「被抹煞完了」 正宮氣炸怒告
新竹一名人夫偷吃黃姓女同事,2人同一天二度衝摩鐵激戰,對話內容全被行車紀錄器錄下。妻子發現後查看丈夫手機,赫見小三竟然懷孕,為此吃藥流產,男方還說「我們小孩這麼快就被抹煞完了」、「我們可憐的小孩」等語,氣得對女同事提告。新竹地院審理後,判處黃女應賠償15萬元為適當;可上訴。根據判決書,原告主張,被告去年1月30日向她坦承,其明知人夫已結婚,仍於2人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自112年1月17日至113年2月16日,發生含有性行為之不正當往來數次,顯已逾越社會一般通念所能容忍之親密交往行為,侵害原告基於配偶權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要求黃女賠償80萬元。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新竹地院勘驗相關對話,發現黃女曾傳訊人夫稱「男人往往外面跟家庭都會選擇家庭」、「誰知道你會不會也是這樣不是嗎」、「剩血塊」、「就繼續開藥讓他排」等語;男方則回應「你要怎麼樣才會相信我不是選擇家庭」、「我們的小孩這麼快就被抹煞完了」、「我們可憐的小孩」等。新竹地院審酌,綜合上開事證,應足認被告與呂宇文間之間之往來情形已逾越社會通念所能容忍之範圍,依社會一般觀念,足認已破壞原告基於配偶關係,享有圓滿婚姻生活之身分法益,且致原告面臨婚姻破碎憂懼、夫妻諸多爭執,對原告造成精神上之傷害且情節重大,判處被告應賠償15萬元為適當;可上訴。
重現經典2/李康生搭機中風 引發怪病求助逾50醫才好轉
藝人廖峻歷經兩度中風,連帶影響日常生活,已淡出螢光幕多年,去年底與搭檔澎澎重起直播事業,重現當年在秀場的「答嘴鼓」脫口秀。現在身體恢復良好的他,每周會到各地合作廠商處直播,固定直播一小時,偶爾還會介紹賣貨。納豆2022年腦出血中風,好在女友依依機警,把握在黃金時間1個小時內,將他送進醫院急救開刀。不過術後納豆失憶一個月,幾乎連依依都不認得,生活也無法自理,一度拒絕復健,但在依依不離不棄照顧下,納豆休養3個月就拍片對外報平安,隔年陸續復工主持節目,也在同年底接拍電影新作。影帝李康生20歲那年罹患斜頸症,意外因脫臼痊癒,2013年他憑藉電影《郊遊》,橫掃3大電影指標獎項,得到金馬獎後,他與恩師蔡明亮飛往歐洲演出舞台劇,卻在機上腦中風,半邊身體無法動彈,當時醫院告訴他得住院治療,但舞台劇只有他一個飾演玄奘的演員,李康生只能拖著病體演出,此次中風還引發斜頸症復發,只能推辭所有戲劇邀約,他前後看了50多位醫生,不只被一人判定終身殘廢,讓李康生一度想不開,直到接觸肉毒桿菌施打,才有效治療。余天2年前憂心女兒余苑綺的病情,加上一邊跑地方選舉,出現雙眼高低不平衡,右手和右腳麻痺抬不起來,手抓不住東西等小中風症狀,送醫發現後脖 兩根血管堵塞,腦部也出現血塊,他在李亞萍、余祥銓要求下就醫,住院一周吃藥治療後又回到工作崗位。
桃園單親媽摔死2歲童 台中男弒母傷父!2人倫慘案檢求重刑
桃園平鎮30歲廖姓單親媽媽常以怒罵、掐捏管教2歲半的女兒,去年12月15日因她沒有收拾玩具,廖婦竟3度把女兒舉到離地面約130公分高的位置,再把她往厚度約4公分的地墊重摔,還以腳踹女兒胸口,今年1月女童因中樞神經衰竭死亡,檢方起訴請法院依《兒少法》加重刑期。女童遭摔打後當場嘔吐、昏迷,廖婦發現不對,趕緊撥打救護車求救,送醫後實施開顱血塊清除手術及放置腦壓監測器,仍因傷勢嚴重,造成呼吸衰竭須仰賴呼吸器生存。今年1月2日凌晨1時許,女童因中樞神經衰竭死亡。檢方認為,廖女涉犯《家庭暴力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刑法》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重傷害致死罪嫌,依法提起公訴,並請法院依《兒少法》加重2分之1刑期。台中市今年4月則發生弒母傷父人倫悲劇,36歲許男在住處自營咖啡廳,因細故與68歲老母發生爭執,他持刀猛刺老母,許母拚命抵抗大喊救命,許父聞聲趕到,驚見逆子弒母,趨前奪刀,豈料許再拿酒甕砸傷老父。許母胸口遭刺1刀深達7公分傷及心臟,送醫不治,檢方偵結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嫌起訴。檢警調查,許與父母在北屯區透天厝同住,母子今年4月10日晚間在客廳看電視,因使用遙控器爆發口角,許怒拿刀刺砍老母頭、背部,母慘叫求救。許父聞聲而至,見妻已倒臥血泊,趨前搶刀。許犯下逆倫弒母惡行後,再拿陶製酒甕砸父,父子扭打、互毆,許因跌倒才罷手。消防人員接獲通報到場,將1家3口送醫。許母胸口有1處7公分穿刺傷,傷及心臟、左肺,手部有多處刀傷,傷重不治,父子兩人都掛彩,頭、手部各受輕傷。
心房顫動中風率增5倍「胸悶頭暈要當心」 新治療手術僅需1小時
53歲任職於科技業劉先生罹患陣發性心房顫動,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智慧型手錶近一、兩個月監測顯示,心房顫動發作記錄每周持續增加至 10-15%,不時感到心悸且運動受到限制,轉至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就醫。於今年6月中接受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術(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術後無任何不適,住院3天後即返家,定期追蹤近1個月,在智慧型手錶監測下,症狀大幅改善,未再出現心房顫動不適。臺北榮總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羅力瑋主任表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年紀越大產生機會越高。依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呼吸急促、頭暈或無力,然而有些患者並無症狀。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無法有效收縮,導致血液滯留,這些滯留的血液若形成血塊脫離心臟,可能會引發血栓。因此,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 3-5倍,且心房顫動亦會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不要耽擱。羅力瑋主任說明,除生活型態調整及預防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肥胖、睡眠呼吸中止治療、戒菸、戒酒、運動等方面外,目前心房顫動的治療仍以抗心律不整藥物控制與心導管消融術為主。一般的治療共識,若病人的心血管合併症較多,特別是年紀較高的病人,傾向採用心律不整藥物控制為主。若病人相對年輕,或症狀明顯,抑是合併有心臟功能不佳的情況,則可考慮採用心導管消融術治療。目前國內常見的心導管消融術主要為射頻輻射燒灼術搭配3D立體定位技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或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Cryoballoon Ablation, CBA)。手術成功率方面兩者相仿,長期復發率約25-40%,有些病人可能會在手術後3至6個月內仍有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或再次電燒。臺北榮總心律不整中心引進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PFA),利用多個電脈衝點來釋放一系列持續數微秒高振幅電脈衝,因具有心肌組織的選擇性,在治療過程中可避免對周圍的組織造成損傷,減少過去心導管電燒消融手術可能的併發症,如肺靜脈狹窄、食道損傷及膈神經損傷等;手術時間由3至4小時縮短至1到2小時內,與其他電燒手術相比,兼具精確度高、不損害周圍組織、減少併發症、手術時間短等多項優點,安全性表現更佳,為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性治療手術新選擇。
疫情遺毒3/婦人確診後突發心肌梗塞! 醫:肺栓塞更需注意「死亡率逾5成」
54歲江小姐因長期胸悶不適就醫,接受心導管檢查顯示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於是動手術打通並置放冠狀動脈支架,出院後江小姐出現發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在家自行快篩後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江小姐原先不以為意,然而卻在數日後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於是由心臟內科團隊緊急安排介入性心導管治療,最後撿回一命。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醫師吳靜如表示,新冠病毒除了影響呼吸道之外,心臟及血管也是病毒的攻擊目標之一,因此感染新冠肺炎可能造成心肌炎、血栓導致心肌梗塞、肺栓塞、腦中風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表示,不論是施打新冠疫苗或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肺栓塞的風險比腦中風與心肌梗塞都高出許多,根據國內外發表數據,新冠疫情3年來,肺栓塞患者比之前增加3成以上。徐中和表示,肺栓塞是繼心肌梗塞、腦中風之後,排名第三高的心血管疾病死因。「急性肺栓塞是指血塊將輸血血液到肺部的血管塞住,肺動脈遭到血塊堵塞後,血液很難從心臟順利的打入肺臟,會造成全身血壓下降、缺氧的現象,死亡率超過50%,甚至高於心肌梗塞。」「根據美國醫界研究報告顯示,約3成肺栓塞病人因為沒有被正確診斷或未經治療而死亡,其中高齡長者、長期臥床、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肥胖、抽煙、罹癌、心肺或是腎臟疾病等人,都屬於肺栓塞的高風險族群。」中研院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因而引發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進而造成嚴重血栓。(圖/報系資料照)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研究團隊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受體CLEC5A和TLR2是新冠病毒引發肺栓塞的關鍵,這項研究成果也已經發表於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期刊。謝世良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以放大發炎反應,進而產生血栓,此研究的第一作者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宋佩珊指出,收集新冠急性期患者的血液檢體時發現,血小板被活化後會產生大量的嗜中性白血球胞外捕捉(NETs)及自殺式的細胞死亡(NETosis)。宋佩珊說,近期許多研究顯示,病人體內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會引起免疫血栓,甚至是嚴重的血管內栓塞,這些肺部微血管阻塞導致肺部及其他器官缺氧,進而造成全身性損害。吳靜如則提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應多加注意身體警訊,若感到胸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等不適,應盡早至心臟內科門診或急診就醫,評估是否進一步進行心導管檢查或治療,以避免後續併發症發生。
她難懷孕又經期異常 「子宮鏡冷刀手術」成功治療!順利懷孕
32歲的怡玲,結婚2年卻一直無法懷孕。最近1個月經常有血塊,而且經期都會超過1週,接受健康檢查發現貧血,進一步到醫院門診就醫,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內膜有1.5x1.2公分腫瘤。醫師安排軟式子宮鏡檢查,確認病灶是長在子宮腔內膜的瘜肉,於是安排子宮鏡冷刀門診手術,術後經期和經血量恢復正常,3個月後月經過期,驗孕發現自己懷孕了,喜迎新生命!子宮腔如有病灶 難懷孕也易流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子宮是孕育生命的秘密花園,尤其子宮腔如果有病灶,像是子宮內膜瘜肉、粘膜下子宮肌瘤、子宮腔沾黏、子宮內膜增生等等,都會影響月經甚至造成胚胎不易著床而發生流產和不孕。子宮鏡手術治療 有效恢復生機還好這些子宮腔內的病灶,都可以經由子宮鏡手術處理恢復生機。子宮鏡手術又稱子宮內視鏡手術,屬於門診手術,採用靜脈舒眠麻醉,手術時間僅需15至60分鐘完成。除非病灶太大、操作困難、手術時間過長或有水負載過度狀況需要住院觀察外,一般不需住院,手術完成麻醉消退後即可回家。 熱刀與冷刀 各有適應症與優缺點傳統熱刀傳統熱刀是指使用線圈通電導熱來切除病灶,切除速度快止血容易,適用於病灶較大且硬,像是粘膜下子宮肌瘤。但是熱刀對於子宮內膜有燒灼作用,如果病灶包含太多子宮內膜範圍,很容易造成內膜受傷結疤沾黏,可能影響胚胎著床機會。子宮鏡冷刀子宮鏡冷刀可以細分為螺旋刀、剪刀和線圈冷刀3種。螺旋刀類似電動刮鬍刀原理,採用機械式來回旋轉將病灶袍除,操作簡便迅速,對於水進出子宮腔有效控管,不易有水負載過多,安全性佳。缺點是需要自費。至於剪刀和線圈型冷刀適用於較小病灶處理,操作簡便,有健保給付。對於子宮腔沾黏、帶柄瘜肉和粘膜下小肌瘤,使用剪刀式冷刀處理,手術效果良好。對於年輕未婚或是正在備孕女性,選擇使用冷刀子宮鏡手術處理病灶,可以減少子宮內膜灼傷機率。月經異常、不易懷孕快就醫 揪出病灶對症下藥賴宗炫呼籲,有生育需求的未婚女性和已婚正在備孕女性,如果有月經異常和不易自然懷孕狀況,應該至婦產科門診檢查是否有子宮腔病變,如果有上述子宮腔病灶,建議儘可能使用子宮鏡冷刀手術來處理,可以迅速恢復懷孕生機。子宮鏡手術器械類型比較類型冷刀(機械刀)熱刀(電刀)工作原理機械刀切除通電導熱切除器械種類螺旋刀、剪刀、無電線圈通電線圈或L型鐵勾優點不傷子宮內膜、出血少切除速度快、容易止血、健保給付缺點大病灶不易切除、螺旋刀需自費電燒過度恐傷子宮內膜造成子宮腔沾黏
3歲童玩水數小時猝逝 腦部掃描「布滿血塊」醫揭可能原因
泰國連日極端高溫,許多人選擇戲水避暑,卻也發生不幸悲劇。一名3歲孩童玩水數小時後出現頭痛、嘔吐症狀,接著昏倒猝逝。醫師檢查發現該童腦部微血管破裂並出現血塊,疑似是致死原因。據泰媒《7頻道》(Ch7)報導,死亡幼童當時因天氣炎熱在自家院子玩水,事後卻向母親抱怨嚴重頭痛,並在嘔吐4次後昏倒失去意識,家人雖緊急將孩子送醫,但幼童搶救後仍回天乏術。醫院事後與警方對幼童進行初步檢查,並在掃描時發現幼童大腦出現大量疑似腦出血後的血塊,但後續檢查沒發現有遭毆打、撞擊痕跡。院方懷疑,男童或許有某種先天性疾病或遺傳疾病,或是因為玩水喪命。院方指出,男童或許因為還沒等身體調節完體溫,就直接泡進水池裡玩耍,導致腦部微血管破裂,進而釀成憾事。另個更大膽的猜想則是幼童可能感染某種疾病。醫院呼籲家長別讓孩子在烈日下長時間戲水,並等待身體適應再玩水。該名身亡幼童遺體已送往宋卡王子大學醫院等待進一步驗屍。泰國政府日前宣布該國北部、東北部地區高溫達到攝氏44度,4月27日晚間全國用電量也創新高,且今年全國中暑死亡人數已上升至30人,接近去年全年的37人。
25歲女經痛住院…竟發現「懷孕8個月」早產生寶寶 醫生揭原因
大陸25歲女子厲美雲(化名)從7個月前開始,發現自己的月經週期變得不準時,但流血持續時間及流血量均跟月經差不多,「痛經」明顯緩解了,這讓她放鬆了警惕。3月18日,厲美雲因突發大量陰道流血伴腹痛,被緊急送進醫院,才知道自己竟然懷孕8個月了,而且診斷出極其兇險的「前置胎盤」。「患者既往月經規律,有痛經史,自訴近7個多月來月經周期變為20—40天不等,3~4天能自行乾淨,而且痛經症狀明顯緩解了,因此未引起重視。」長沙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副主任李名花介紹,患者此次陰道流血從3月16日開始,她以為又是一次普通的月經,沒想到3月18日洗澡時突發大量陰道流血,伴較多血塊及陣發性腹痛症狀,隨即暈厥跪倒在地,持續10多分鐘才能勉強站起來。讓人意外的是,經完善B超、抽血化驗等各項檢查,顯示患者宮內妊娠約33週,單活胎,血紅蛋白僅為50g/L,已經達到了妊娠期重度貧血的標準,而造成她大量出血的原因竟是極其兇險的前置胎盤。情況緊急,經醫院婦科、產科、輸血科、新生兒科及各輔助科室全力搶救,厲美雲順利產下一個2.5公斤重的早產女嬰。醫護團隊在其產後,予以加強子宮收縮、輸血糾正貧血及改善凝血功能,最終患者轉危為安。面對患者的疑惑,李名花解釋,隨著子宮的增大,有些胎盤會逐漸向上移行至正常位置而遠離宮頸口,但有些孕婦在28周後,胎盤位置仍然很低,附著於子宮下段,有些甚至覆蓋宮頸內口(胎兒娩出通道的第一道門),這就是前置胎盤。醫生說明,在胎盤移行過程中,如果出現先兆流產症狀時就會導致陰道不規則出血,所以看起來就像是來了大姨媽。前置胎盤出血一般發生在孕晚期,但也有早孕期就開始反覆多次流血的,可以流血量不多,但也可以一次就出現大量陰道流血。前置胎盤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人工流產、胎盤異常、子宮內膜病變或損傷、受精卵滋養層發育遲緩、輔助生殖技術、子宮內膜異位症、吸煙或吸食可卡因、嚴重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該患者前置胎盤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嚴重痛經)有關,且又合並有嚴重營養不良。李名花提到,患者孕前體重明顯偏低,體重指數<18.5,在產科歸類為高危妊娠,其發生流產、早產及胎兒發育不良風險明顯增加,這也是其孕期反覆發生流血的原因。早期因為宮縮不強,且又因為胎盤阻擋出口,所以休息後流產症狀自行消失,而最近一次腹痛及大量陰道流血是因為宮內妊娠已經達到33+周。醫生解釋,患者生理性宮縮出現頻發,發生了早產臨產,宮縮進行性增強,導致前置的胎盤與子宮不斷剝離,出血明顯增多,直至胎兒突破胎盤邊緣迅速經陰道分娩,其出血速度及危險可想而知。產前產後給予其多次輸注血液製品後,複查血紅蛋白都只有41g/L,也就是說患者一度達到了極重度貧血,再晚點來醫院的話將會危及患者生命。
47歲男血壓失控引發腦中風 ROSA手術精準抽吸血塊
47歲的鄭先生在去年10月下旬出現莫名持續頭暈及嘔吐的症狀,嚴重時甚至頭暈目眩跌倒,儘管當時有去醫院檢查,卻無診斷出任何異常,10月底時突然出現左上肢無力偏癱、說話口齒不清等症狀,所幸當時正在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看診,醫護人員察覺異狀後立刻送鄭先生去急診,緊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發現是出血性腦中風,會診神經外科並轉入加護病房,經處置後,於11月中順利出院。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顯中表示,鄭先生為自發性出血性腦中風,經電腦斷層檢查,本次出血位置在腦部基底核區域,血塊大小雖不需要緊急開刀,但仍持續對腦組織造成壓迫,與家屬溝通討論後,決定先用降腦壓及降血壓藥物控制,並於11月1日進行ROSA機器人立體定位血塊抽吸手術,在機器人精準定位的輔助下,順利抽出血塊。兩天後鄭先生的上肢功能就逐漸恢復,講話口齒也變清晰,並於11月21日順利出院,開始展開復健療程,1月底時可自行至診間回診,如今恢復狀況相當良好。陳顯中醫師指出,在台灣,腦中風大致可分為出血性與梗塞性兩種,其中出血性的占比約莫三成,依病人出血大小、損傷區域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策略,但主要還是在血壓及腦壓控制,減少再出血的機會,而腦傷嚴重程度、後遺症也因此有所不同,因此,後續三至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間也得持續復健。陳顯中醫師表示,鄭先生屬於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最常見自發性腦出血的主因,與本身體質,或血壓控制不佳相關,初步判斷,早先的頭暈、嘔吐也可能與血壓控制不當有關,這次手術能順利完成並在短時間內復原良好,真的相當幸運,也建議鄭先生務必遵守醫囑控制血壓,避免二次中風。根據統計,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十大死因前段班,也是國人失能的主因,平均每年奪走一萬人的性命,也同時影響著無數的家庭,為避免陷入「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的窘境,民眾除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有問題快打119」的口訣來提升對腦中風的警覺外,更得重視自身健康,從防止腦中風發生做起。雖然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但卻能透過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型態來預防,實行「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有三高病人要定時服藥及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等,家中如有相關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有長期頭痛、頭暈或其他神經學症狀,建議前往神經外科門診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0歲女子時常頭痛嘔吐! 一覺醒來突無法說話「右半身癱瘓」
澳洲一名20歲女子無故偏頭痛、嘔吐持續了數個月。沒想到她某天早上起床後,竟發現自己無法說話,右半身還無法動彈突然癱瘓,最終被母親發現,立刻將她送往醫院治療。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澳洲布里斯本一名20歲女子卡特妮(Courtney Grant),無故偏頭痛、嘔吐的形況持續了數個月。但她因為都在準備就職新工作事宜,因此對於這個狀況不以為意。沒想到,2月25號當天早上她醒來後,突然發現自己無法說話,右半身也無法動彈。卡特妮表示,當下她試圖從床上爬起來時,直接摔到地板上,並且有呼吸困難的情況「我花了20分鐘才試著喊出來,當我的聲音大到媽媽終於聽到我的呻吟聲時,她立刻衝了進來」。當下母親立刻將卡特妮送往醫院,後續經過醫生檢查發現,卡特妮脖子右側一條重要動脈因為血管阻塞,才會導致她突然中風。之後緊急替卡特妮進行手術,從腹股溝處取出血塊。起初醫生原本無法預測卡特妮未來是否還能恢復走路與說話,幸好在住院5天後情況逐漸好轉,恢復了部分活動能力與說話能力。而醫生診斷後,發現卡特妮罹患的是血管炎(Vasculitis),這也是她為何會出現無故偏頭痛、嘔吐的主因。事後卡特妮表示「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接受各種康復訓練,不過我被告知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再次發生。一想到這種事再次發生,我就感到非常焦慮,我試著抹去一些記憶。我對自己的生活充滿尊重和感激,希望能在我的21歲生日前及時康復。」
他高血壓忘「1事」致腦出血險沒命 醫提醒日常注意事宜
50多歲有高血壓病史的老洪,因工作繁忙,經常不按醫囑服藥,導致血壓數值一直在160~180mmHg之間居高不下,有一次在工作中突然發生手腳無力,身體失去平衡,同事趕緊送他到急診室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洪先生右側小腦有血塊,即俗稱的「腦溢血」,推測是高血壓未獲適當控制造成,在外科團隊緊急開刀取出血塊後於加護病房觀察,後來病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經按時服藥控制血壓,狀況穩定後出院。腦出血常見這些原因所致 死亡率是44%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醫師鍾凱丞表示,腦出血是出血直接進入腦組織,形成一個逐漸擴大的血腫,常發生在小動脈,常見病因是高血壓、頭部外傷、出血疾病、藥物濫用和血管畸形。三分之一的顱內出血發生於大腦的右半側,腦出血30天之後死亡率是44%,高於缺血性中風,甚至高於非常致命的蛛網膜下腔出血,而高血壓是預防腦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依據「2022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將高血壓標準由140/90mmHg下修為130/80 mmHg,預估能夠降低26-30%的心血管疾病。具高血壓病史 應規律監測血壓、注意保暖鍾凱丞醫師呼籲,若本身有高血壓的病史,在天氣氣溫驟降時務必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造成不適感,且需按時服藥,並自主早晚規律監測血壓,避免高血壓相關急症的發生,若發現疑似中風發作的親友,應協助盡速送至急診,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孕婦產後大出血! 醫曝「4種誘發原因」需多加注意
31歲的新手媽媽林小姐孕、產期過程平安順利,卻在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休養時發生產後大出血情況,所幸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及時送往急診就醫,緊急安排生產後嚴重出血 緊急求助避危機林小姐指出,本身是經血較多的體質,懷孕期間也都遵守醫囑、定期產檢,生產後想說可以鬆一口氣,只要待在房內好好休養即可,但意外總是來得突然。「一瞬間感覺到下半身一片濕,低頭看整件褲子及地上都是血。」林小姐回憶起當下,原以為只是產後惡露、血塊自然排出,但沒想到情況會如此突然且嚴重,加上家人剛好不在身邊,房內只剩他一人,頓時不知該如何是好。透過房內緊急救護按鈕,讓林小姐能向產後護理之家求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留意孕產警訊 安心迎接新生命雙和醫院婦產科毛士鵬醫師指出,產後出血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休克、器官壞死,甚至是植物人,更是孕產婦死亡的主因之一,在產後的24小時或2周內都有可能發生,只要陰道產出血量在1小時內總計超過500ml,或剖腹產超過1,000ml的情況都算是。由於無法預期,相關醫護人員、產婦及其家人都得格外留意。而引發的主要因素有子宮收縮不良、生殖道裂傷、殘留胎盤組織及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像林小姐就是子宮收縮不良的體質所導致。孕產婦死亡率不可忽視 孕期五大照護原則要牢記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最新統計資料,2022年孕產婦死亡率達10萬分之13.1人,守護孕產安全在少子化的當下刻不容緩。雙和醫院呼籲,除留意孕期的五大照護原則「落實定期產檢、孕期均衡營養、維持孕期健康體重、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多加留意早產徵兆」外,在產後護理照護方案選擇評估時,醫療資源完整度及就醫便利性也應是爸媽的關鍵考量。
《七龍珠》作者鳥山明病逝!急性硬腦膜下血腫「這族群」更常見 死亡率高達60%
日本大師級漫畫家、《七龍珠》作者鳥山明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於1日去世,享壽68歲。據日本雅虎引述關係人士的話說,鳥山於今年2月才曾動過腦瘤手術,希望等到未發表的新作品公開,如今卻傳出離世消息,令人不勝唏噓。鳥山明工作室在《七龍珠》官方網站發聲明表示,鳥山明本月1日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去世,享壽68歲。消息一出,許多粉絲紛紛在X留言哀悼「謝謝你帶來我的童年」、「謝謝你的作品」、「謝謝他帶來的回憶」、「好震驚」、「一個時代的終結」。事實上,鳥山明在3月4日才剛針對《沙漠大冒險》(SAND LAND)動畫版舉行發佈會。此外,鳥山明也宣佈了今年秋天將推出全新的動畫系列《七龍珠DAIMA》。急性硬腦膜下血腫是頭部受傷後可能發生的一種靠近腦部的出血,常會出現於老年人或常會喝酒跌倒的人,這種疾病在年長者之中更為常見,死亡率高達60%,預後不良的比例也很高,通常會留下後遺症。急性硬腦膜下出血原因可能是外傷或自發性腦出血,剛開始出血不會有特別症狀,當血塊愈來愈多時,最快出現的症狀是頭痛和言語不清等,但症狀也可能在幾天到幾個月後出現,若不馬上就醫,很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