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冰
」 融冰 冰層 暖化航空股高飛1/兩岸觀光解凍題材助攻!長榮華航Q1大賺紅通通 新政府下一步棋是關鍵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上旬釋出兩岸旅遊多多交流的,交通觀光股一飛衝天,長榮航(2618)、華航(2610)這二家航空股一個月來分別大漲13.25%及8.18%,5月9日收盤價分別為35.90元及21.15元。尚未開闢大陸航點的星宇航(2646)與台灣虎航(6757)雖未搭上題材受惠的機會,不過虎航交出Q1亮麗財報,6日漲停收復40元大關,昨天作收43.55元,一個月來漲幅26.23%最為突出。航空股股價還會續航?華航、長榮航將分別在5月9日及10日召開董事會,決議2024年第一季合併財務報告,華航Q1較去年賺了2.6倍,1~3月淨利34億元,歸屬母公司30.9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51元,較去年同期的EPS 0.22元,成長了超過2.3倍。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2024年下半年客貨運量都有成長的空間。(圖/劉耿豪攝)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投資人短期上對兩岸觀光利多的期待,股價已提前反應,能否持續增溫,還要看下半年表現,尤其是貨運旺季到來。」一名券商研究單位總經理則跟CTWANT記者說,「短期航空股因燃油價格相對去年下半年低、票價又維持高檔,營運與獲利表現佳」「若進一步考量兩案有解封可能,過往有兩岸紅利時,以長榮航為例,股價淨值比可來到2~2.1倍(目前近1.7倍),加上配息1.8元,殖利率高達4.8%,有可能納入高股息行列」未來520新政府交接後的政策走向,對長榮航、華航受惠更多。交通觀光類股這一年來可說是上沖下洗。疫情國境解封後的大爆發,國人赴日、韓、東南亞、歐美等地旅遊潮不斷增溫,但今年2月7日,觀光署卻突襲式祭出禁團令,聲稱考量到兩岸情勢變更及國人旅運安全等因素,即刻停止招攬赴陸旅行團,且6月1日起便禁止出團,震驚旅遊業。中華航空每周62航班飛往北京、上海等8個城市,6月1日即使有赴陸禁團,也不會減班。(圖/華航提供)CTWANT調查目前兩岸航點航班,華航、華信航空於大陸的飛航網點,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廈門、廣州、深圳、福州、武漢等共8地,提供每周62個航班;長榮、立榮航空則有北京、上海(含浦東及虹橋)、杭州、成都、廣州、廈門及深圳共8個航點,每周54班。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指出,原本杭州航線從每周3班增加到每周7班,台灣對大陸觀光禁團令6月1日一到,將暫時調整回每周3班;華航則因大陸航點航線還未完全恢復,因此目前評估6月起仍維持原運量每周62航班,不會減班。在禁團令發布後,航空股被看衰,法人多因「未來大陸航線虧損」估算華航、長榮航下半年營收目標;直到4月10日前總統馬英九在大陸與習近平會面時,會」,習致詞強調「誠摯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寶島看一看」,釋出兩岸觀光融冰的好消息。接著在24日,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公開表示,「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的合作」,4天後率先恢復福建居民可前往馬祖旅遊,並開放平潭開往台灣的海上直航客運線復航,恢復福建居民赴台灣的團隊旅遊。這名券商研究單位總經理表示,520新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兩岸觀光的解封議題,就看新閣揆卓榮泰及交通部長(現任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如何接招,而這一波航空觀光股能否持續高飛,除了要觀察政策走向,今年經濟景氣較去年來看相對較佳,有助於航空業下半年貨運旺季營收挹注。長榮、華航2024年第一季營收表現亮麗,機隊也持續擴增中。(圖/黃耀徵攝)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在5月2日「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記者會後強調,「期待鬆綁團客限制,……未來配合政府政策,隨時動態調整航班。」孫嘉明表示,長榮航運能已恢復到疫情前97%,高票價趨勢延續,第二季優於去年同期,下半年受惠5月進入北美往亞洲的旺季及7月暑假旅遊高峰期,因此下半年及全年營運展望樂觀。對於大陸相繼釋出兩岸旅遊利多,華航向CTWANT表示,華航將持續關注旅運需求,依市場動態安排航班。
籲政院鬆綁陸客觀光限制 傅崐萁率藍黨團拚兩岸交流春暖花開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29日上午表示,自己與多名藍委近期訪陸行,已順利達成兩岸和平破冰任務,陸方也同意宣布開放30個主要城市對台海空直航等惠台措施,因此呼籲蔡政府陸委會、交通部觀光署等主管機關,應考慮鬆綁限制1天2,000陸客來台的限制,以利雙向互惠發展。傅崐萁等17位國民黨籍立委29日上午召開「兩岸破冰之旅,振興台灣百工百業」成果豐碩記者會,說明此行讓兩岸融冰不少,包含陸方宣布13項友台惠台政策,如重啟福建居民可至馬祖觀光、在沿海幾個城市實施對台跨境貿易便利政策、加大對台資農業企業在陸金融服務支持、恢復開放台灣文旦柚進口等,成果頗多。傅崐萁預告,接下來大陸將有30個重要城市開放空運、海運直接來台,未來大陸各省都會開放到台灣觀光旅遊。過去兩岸觀光正盛時,大陸居民一年來台將近500萬人,平均每日高達15,000人訪台,陸委會與觀光署卻設定的1天2000人來台限制,根本是杯水車薪。傅崐萁直言,過去8年蔡政府兩岸幾乎斷線,累積的惡意與仇視滿滿。這次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有修補與豐碩的成果,自己代表國民黨團對社會各界的期待深表感謝。傅崑萁強調,這只是一個開始,國民黨再次向各界表達有信心、也願意為所有人民來做,希望兩岸未來一起打破過去的寒冬,迎向新的春暖花開時刻。傅崐萁等人28日深夜結束訪陸3日旋風行程,一行人分乘長榮航空BR-715班機以及華航 CI-518班機兩架航班自北京搭機返台。同行的立委還有羅明才、陳雪生、鄭天財、徐欣瑩、陳玉珍、鄭正鈐、王鴻薇、林沛祥、廖先翔、張智倫、邱鎮軍、游顥、盧縣一、黃仁、翁曉玲、林倩綺,規模龐大。特別的是,此次國民黨立委訪問團,除了與大陸官方、台商及台籍青年交流外,也參訪了小米汽車工廠、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以及北京車展等汽車工業展區。不少參觀民眾見如此大陣仗,紛紛好奇領頭的傅崐萁來歷,會場頓時一陣熱議,傅崐萁也預告,兩岸在電動車議題上也可一起合作,讓城市更加美麗、空氣更加清新。
訪陸之旅收穫豐碩 國民黨團重申將持續推動兩岸交流
中國大陸官方28日宣布恢復台灣文旦柚輸陸、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捐贈組合屋予0403地震花蓮災民等惠台政策。國民黨團表示,,兩岸不管官方還是民間,只要理性溝通、良性對話,受惠的絕對是台灣的百工百業,呼籲賴政府及民進黨中央,正面看待此次國民黨立院黨團帶回來的交流成果。國民黨團此次訪陸之旅雖飽受爭議,但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這次訪問團是代表國會最大黨的「新民意」,進行和平破冰之旅,旨在促進、恢復兩岸的交流。另外,有關陸方出檯的一系列惠台政策,被外界解讀為釋放善意的表現,但出訪期間,台海上空仍然出現共機逾越中線,引發各界熱議。「本次黨團的成功出訪,證明兩岸在維護2350萬台灣民眾權益的最優先前題下,兩岸依然可以展開對話、良性溝通、化解敵意」國民黨團指出,為了兩岸和平穩定的發展,未來將持續努力不懈、達成使命。國民黨團表示,這次出訪中國官方宣布恢復台灣文旦柚輸陸、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捐贈組合屋予0403地震花蓮災民等惠台政策,證明兩岸不管官方還是民間,只要理性溝通、良性對話,受惠的絕對是台灣的百工百業、全體善良的台灣民眾。「兩岸絕對不是只有對抗、衝突,民進黨所堅持的抗中保台,事實上是持續害台、讓敵意螺旋越加上升。」國民黨團呼籲,準總統賴清德及民進黨中央,理性、正面看待此次國民黨立院黨團帶回來的交流成果,並在此良性的基礎及前題下推動兩岸官方的融冰對話。
傅崐萁改行程兼顧賑災拚經濟 專家看好觀光先行兩岸融冰
國民黨中央25日強調,黨內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已調整帶隊前往北京訪問的行程,以利兼顧花蓮地震救災,經濟交流也不停歇。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近期規劃率黨團立委訪大陸交流,然而花蓮餘震不斷,除了外界質疑聲浪不斷,據了解國民黨團內部也有雜音。對此,兩岸學者、前立委郭正亮強調,陸方確實想藉此宣布惠台旅遊政策,同時也是在幫民進黨解圍,否則拖到520之後,賴清德準總統恐將要面對對岸直面示威,屆時台灣地位更是困窘。綜合評估,傅崑萁調整出訪時間,是有智慧的選擇。而準行政院秘書長、現任國發會主委龔明鑫24日也強調兩岸交流十分重要,龔明鑫直言「如果大陸對台灣要釋出善意,觀光客就不要再擋了!」,若兩岸觀光客有更好的交流,是馬上可以做的事。龔明鑫攤開資料指出,台商對大陸投資占整體廠商對外投資的占比,已在2017年明顯下滑,根據我方經濟部投審會統計,最高峰是兩岸簽定ECFA的2011年前後、約達對外總投資的八成,目前該比率已降到大約一成,不過並非兩岸關係不佳,而是全球廠商分散風險、全球佈局所致。龔明鑫強調,目前並未聽說立院要就服貿、貨貿重新討論,行政院也未見動靜,但外界不必悲觀,至少就觀光客互動來說,正朝好的方向邁進。對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也強調,儘管目前兩岸交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人為阻力和障礙,但目前從觀光開始融冰,相信只要兩岸共同努力、排除障礙,兩岸交流合作前途光明。
美呆了!玉山絕美冰椎照曝光 最顯著影像藏「聖誕元素」
台灣最高峰玉山今天凌晨測得零下7.4度低溫,而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也在個人社群發出平安夜的絕美「玉山冰椎」照,並強調是「影像紀錄中最顯著的一次!」另外還有網友發現畫面中藏著聖誕元素。鄭明典在臉書發出平安夜的「玉山冰椎」,接著解釋冰椎的行程通常是因為雪或積冰受到日照,局部增溫產生局部融冰,「融冰往下流動再被冰點以下的空氣吹拂而復冰,如此結冰往下增長便形成冰錐!」鄭明典說,冰椎最容易傍晚入夜之前增長,而這張照片是玉山北峰氣象站的冰椎。另外由於平安夜清晨的凍雨量大,因此這次的冰椎是「影像紀錄中最顯著的一次!冰椎下的玉山主峰另有一番風味!」絕美照片也吸引3千多人點讚,「美到像幅畫」、「猛一看以為P上去的」、「好美但是好冷,讓我想到明天過後電影的景象啊」、「好漂亮的玉山啊」、「好特別天造美景」,另外還有想像力豐富的網友發現畫面中「左邊冰柱好像馴鹿呀」。
下一波全球大流行來自冰川融化? 研究表明:「古老病毒」將溢出並感染新宿主
最新研究指出,下一波全球病毒大流行可能不是來自蝙蝠或鳥類,而是來自融冰中的物質。隨著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氣溫上升,冰封在冰川和永凍土中的病毒和細菌更有可能被重新喚醒並感染當地的野生動物,尤其是這些動物的活動範圍因為溫度的上升而越來越靠近南北兩極時。據《衛報》的報導,一項針對世界最大北極淡水湖黑曾湖(LakeHazen)的土壤及湖泊沉積物進行的遺傳分析表明,在融化的冰川附近,病毒溢出並首次感染新宿主的風險正在增加。這項由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教授Stéphane Aris-Brosou和同事共同發表於《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of the Royal Society B)的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暖化情況加劇,冰封在冰川和永凍土中的病毒和細菌更有可能被重新喚醒並感染當地的野生動物。他們從黑曾湖收集土壤及沉積物樣本,並對樣本中的RNA及DNA進行測序,以確認與已知病毒及潛在動植物或真菌宿主密切相符的特徵,並以一種演算法評估這些病毒感染不相關生物群體的風險,發現在靠近大量冰川融水流入的地方,病毒感染新宿主的風險隨著氣候變暖正在加劇。例如,西伯利亞北部2016年爆發的炭疽疫情便感染至少7人,並導致1名兒童死亡,原因是一股熱浪融化永凍土,使一具受感染的馴鹿屍體外露,而當地上一次爆發疫情是在75年前的1941年。近期也有其他研究表明,未知的病毒確實可以且已經在冰川中遊蕩。比如說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2021年於中國青藏高原樣本中發現33種病毒遺傳物質,其中28種是新病毒。根據地點判斷,這些病毒估計有1.5萬年的歷史。法國國家科技研究中心(CNRS)科學家更在2014年成功喚醒一種從西伯利亞永凍土中分離出的巨型病毒(giant virus),使其3萬年來首次重新俱備傳染力。該研究的作者Jean-Michel Claverie當時便告訴BBC,讓這些冰層暴露可能是「災難的根源」。
格陵蘭冰層消逝「不可逆」! 研究:海平面將升高30公分、洪災暴增10倍
氣候變遷促使天災頻傳,最新研究指出,北美洲東北部的格陵蘭(Greenland)於2100年前,將有近3.3%的冰層會融化,估引發全球海平面上升30公分。科學家警告,即使人類停止排放溫室氣體,這些情況還是「不可逆」。《華盛頓郵報》報導,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研究人員指出,格陵蘭有110兆噸冰將「不可避免地融化」,占冰層面積的3.3%,意味著,這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近1英尺(約30.5公分)。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報告顯示,預計未來30年,海平面將上升10至12英寸(約25到30公分),且致災性洪水的發生頻率,將增加5至10倍。研究人員科爾根(William Colgan)表示,「融冰速度一直超越預測,每份報告顯示的融冰數字都比前期還要來的多。」此外,科學家示警,即使全球立即停止排放導致地球變暖的溫室氣體,融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報導指出,海平面上升將為地勢低窪的島國及發展中國家帶來更多危機,雖然這些國家並未產生大量碳排,不過未來恐要撥出數十億美元的經費,來因應氣候變遷所引發的天災。
地球又熱又擠均溫破巴黎協定目標 家警告5年內出現「史上最熱年」
自然界的依存環環相扣,暖化造成食物減少,生理時鐘大亂,加上棲地縮減,無數動植物的生存,正在為人類付出龐大代價,如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WMO)就警告,未來5年內,世界的平均氣溫將有50%的機會比工業化前平均高出1.5度,均溫破巴黎協定目標!WMO秘書長塔拉斯。綜合外媒報導,WMO在年度的氣候更新報告中說,在2022年到2026年間,至少有1年全球近地表(Near Surface)氣溫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5度的機率約為一半。報告指出,在2021年初和年底接連出現的反聖嬰現象(La Nina),對全球氣溫產生降溫作用。然而,這只是暫時的,並未扭轉長期全球暖化的趨勢。聯合國警告,全球氣溫在未來5年內恐突破上升1.5度的基準。根據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人類正離《巴黎協定》所設定的目標越來越近」,目前全球的平均氣溫較工業化之前上升約1.1度,2015年《巴黎協定》簽署時,宣示本世紀溫度升高要控制在2度以內,並訂下更具雄心的1.5度;但本世紀才過沒幾年就已經快破功。全球氣溫上升將導致部分生物絕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專家表示,一年均溫升溫1.5度就會帶來可怕的影響,像是珊瑚礁大量死亡、部分生物絕種、兩極大量融冰等等。世界氣象組織氣候預測與適應部主任迪利(Maxx Dilley)指出,「與氣候變化相關或因氣候變化而加劇的損失和損害已經發生,其中一些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是不可逆轉的」。儘管目前預測僅有一半機會超過,且將是暫時的,但專家近年來一直修正這個預測機率,2020年預測僅有20%,2021年修正為40%,今年則來到50%,另外,與世界氣象組織合作預測的英國氣象中心也表示,根據紀錄,2016和2020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年份,而他們確信2022到2026會有突破新高的年份出現。
蘇貞昌酸沒人感激他建大樓 蔡畹鎣嗆:不要總想檢討別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出席活動時大吐苦水,指稱自己台北縣長任內興建完成市政府大樓,後來大樓因智慧節能獲獎,卻沒聽到一句「前人種樹」的辛苦,頗有暗酸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意味;對此,新北市府前發言人、新店區議員參選人蔡畹鎣今(14)日表示,蘇貞昌不要總想檢討別人,市政是一棒接一棒累積,政策需要不斷精進與改善,城市才會進步。「說清楚、講明白,就事論事,真有這麼難?」蔡畹鎣說,要感謝老縣長,當然沒問題,但自己也曾在這棟大樓上過班,歷經幾個春夏秋冬,有些事是有需要好好澄清一下。她也鄭重表示,市府大樓的最初規劃並不是節能大樓,玻璃帷幕外牆的設計,反而讓冷氣耗費巨大能量,照明也都是高耗能。蔡畹鎣指出,蘇貞昌說的超大儲冰式冷氣機,只是夜間儲冰,中午再用融冰替代空調,可以儲能轉化能量,根本沒有減少用電量;大樓節能關鍵是靠創能、儲能和節能並行的智慧管理,日後新北市府逐漸更換好幾萬盞高效率照明,並建立智慧電錶調度電力,也配合台電需量競價,讓出電力。蔡畹鎣認為,市政是一棒接一棒累積,政策需要不斷精進與改善,城市才會進步,好的就繼續、不好的就改,清楚跟人民說明白。她話鋒一轉也諷刺,就像大停電一樣,蘇院長不願正面回應,但起碼要就事論事,了解過去的建設有哪裡不足,難道在立院嗆人,就是厚道的表現嗎?「不要總是想著檢討別人,人家問的是缺電,你回答的是祖父!」
格陵蘭冰原「有紀錄來第一次降雨」!3天狂下70億噸 冰層加速融化
全球異常氣候現象頻傳,長年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島頂端區域竟然在近日出現「有紀錄以來第一場降雨」,且在3天時間內就降下約70億噸的雨水量,造成冰蓋融冰量高於平均7倍之多。「CNN」報導,上周末格陵蘭冰原海拔約3216公尺處的山頂,氣溫在不到10年內,第3次升高到冰點之上,且持續約9小時,加上受到濕暖空氣影響,造成了罕見的降雨,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這是當地自1950年有紀錄以來首次降雨,3天內總共狂倒了約70億噸水量,造成冰層大量融化。冰雪數據中心的研究科學家坎伯斯(Ted Scambos)指出,這是格陵蘭正在迅速暖化的證據,這種狀況「千年來前所未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極地項目官員默瑟(Jennifer Mercer)則表示,由於這起重大的降雨事件,位於格陵蘭冰原頂端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觀測站必須改變測量方式,以因應從未經歷過的天氣事件,她也指出「過去10年中,融化、大風和降雨這類的天氣事件越來越多,超出了被認為是正常範圍,且頻率有增加趨勢」。報導指出,根據聯合國氣候報告研究,受到氣候暖化影響,格陵蘭島在過去20年中快速消失,今年7月還曾經在1天內就有超過85億噸的冰層融化;2019年,格陵蘭冰蓋則有大約5320億噸的冰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永久上升1.5毫米。
言承旭和她傳不合20年終融冰 大S獻聲喊「我是你的杉菜」粉絲哭
20年前的台劇《流星花園》不但是許多人心目中經典,也讓言承旭因此爆紅;近來他參與大陸綜藝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並在節目中獻唱當年團體F4的成名曲《流星雨》,過去與他傳出不合多年的大S,也在節目上現身獻聲打氣,讓許多粉絲相當感動。言承旭近日參與綜藝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並且演唱成名曲《流星雨》不但一開口就引起全場粉絲一陣尖叫,全場大合唱環節更讓不少粉絲激動掉淚。節目組更用心邀請大S獻聲替言承旭打氣,一開口就喊「道明寺,我是你的杉菜」,掀起當天節目另一波高潮。大S獻聲替言承旭打氣。(圖/翻攝自微博)大S接著說,過去2人拍戲時,動不動就會互相耍彆扭,「那個時候我覺得你是高深莫測的死小孩,現在你反而變成一個大哥哥」,接著稱讚言承旭現在變得比之前更開朗,更有魅力,最後喊話「你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男主角,道明寺,杉菜永遠都在」。言承旭近日參與陸綜《披荊斬棘的哥哥》。(圖/翻攝自微博)事實上,當年大S與言承旭拍攝《流星花園》時,頻傳不合消息,大S也曾經直言對方很怪,無法和他好好相處,也不會想再合作。不過雙方不合多年,如今大S獻聲溫情喊話,似乎也表示2人已經冰釋前嫌。另外,言承旭12日也於微博發文,寫道「很多人認識我,是因為『道明寺』這個角色,過去這些年『道明寺』帶給我很多光環,年輕時候的那個我也曾經一度因為很想擺脫光環,而陷入迷茫」,言承旭表示,經過多年後,他學會了接納和感恩曾經遇到的「道明寺」,也因此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決定上節目挑戰一下自己。
北極格陵蘭1天融冰量85億噸 可讓佛羅里達州泡水5公分
近年北極均溫不斷升高,格陵蘭島(Greenland)冰原多次傳出因融冰而斷裂出冰蓋。在美國時間27日融化的冰量,足以讓面積有17萬平方公里(約4.7個台灣大小)的佛羅里達州(Florida)都被覆蓋,且水深足足有2吋深(5.08公分)。據《CNN》報導,這次的融冰是近10年內第三次極端融化,且範圍非常深入冰原內陸,甚至比從1970年代開始的衛星時代還要深入。據丹麥氣象研究所(Denmark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資料顯示,27日格陵蘭冰原損失了85億噸表面質量;若從25日開始計算到27日,損失量更是高達184億噸。(圖/世界氣象組織推特)雖然這一次的融冰量不像2019年時一般極端,但融冰的面積卻更大,被外界認為是「創紀錄的融冰年」。科羅拉多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專家史坎伯斯(Ted Scambos)對此直言:「這次是很重大的融冰,27日格陵蘭島東半部從北端到南端的大部分地區,大部分都融化了,非常不尋常。」報導指出,人類造成地球暖化,讓冰損量急速增加;雜誌《冰凍圈》發表一篇相關研究,自 1990 年代中期以來,地球已經損失了驚人的 28 萬億噸冰,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北極,包括格陵蘭冰蓋。參與研究的其中一名作者斯萊特(Thomas Slater)說:「隨著格陵蘭上空的大氣繼續變暖,昨天(27日)的極端融化等事件將變得更加頻繁。」他指出,隨著格陵蘭地表繼續融化,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都容易受到風暴潮洪水的影響,尤其是在極端天氣與高潮同時發生時;到了本世紀末,格陵蘭島的融化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至10公分。
旺來測國安5/鳳梨危機有望成兩岸復談轉機 綠委也鼓勵要把握
回顧台灣鳳梨「登陸」的背景,二〇〇五年大陸宣布對台灣農產施行「零關稅措施」,吸引大批台灣水果出口至大陸;二〇一二年,大陸與菲律賓發生南海主權爭議,隨即對菲國的香蕉、鳳梨下達禁令,台灣也藉此事件搶占大陸市場。此次鳳梨禁運事件,兩岸學者分析,或許是「兩岸復談」的機會,民進黨立委張宏陸則指出,如果大陸願意跟台灣對談,不失為雙方重啟交流的契機。二〇〇五年三月大陸宣布對台灣農產施行「零關稅措施」,八月一日起開放十五種台灣水果進口,包括鳳梨、釋迦、木瓜、芒果和蓮霧等,並簡化通關手續,吸引大批台灣水果出口至大陸。二〇一二年,大陸與菲律賓發生南海主權爭議,大陸檢疫機構稱多次從菲國進口水果中截獲有害生物,隨即對菲國的香蕉、鳳梨下達禁令,當時菲國鳳梨占大陸進口總量的94%,台灣也因中菲糾紛,趁機搶占大陸市場。台灣鳳梨出口大陸在二〇一四年達到八千公噸,之後連年穩定成長,二〇一八年更突破五萬一千公噸。知名兩岸專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認為,「鳳梨事件或許是『兩岸復談』的機會,重點是雙方願不願意坐下來談,有互動總比過去都不來往要好。」蘇貞昌子弟兵、立委張宏陸也認同趙春山的看法,他認為,如果大陸願意跟台灣對談,不失為雙方重啟交流的契機。立委陳玉珍則說,陸方一開始定調此事屬檢疫層級,如果民進黨懂得順著這條路走,務實開啟事務性協商,將成為兩岸融冰的起點。三月一日以來,蔡政府拚命鼓勵國人多吃鳳梨,民間企業至國營事業也都紛紛響應,然而,鳳梨果農仍相當擔心,蔡政府面對四月的鳳梨大量盛產期,能否穩住市場價格不崩盤,同時不波及其他外銷大陸的水果,考驗才正要開始。蓮霧與釋迦銷陸均占總出口量逾9成,果農表示,雖然目前尚未受影響,但仍擔憂未來銷陸管道突然喊卡。(圖/張文玠攝)
王之道/兩岸融冰 解小英第二任魔咒
各方解讀邱太三出任陸委會主委,是總統蔡英文向對岸釋放善意訊息,但這可能僅是一孔之見,應一併觀察陳明通轉任國安局長、邱國正轉任國防部長,分掌情治與軍事的布局,甚至是蔡英文近來頻頻與網紅聚餐,以及國營事業人事異動,就可以看出她對鞏固權力的焦慮,試圖防範「第二任魔咒」成真。蔡英文的焦慮不是沒有理由,中華民國自總統民選以來,每一位總統都順利取得連任,但從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第二任期的施政表現皆頗具爭議。中山大學政治學教授廖達琪根據二○○六年「倒扁運動」、二○一四年「太陽花運動」,指出總統有所謂的「六年魔咒」,在第二任期下半場,總統或因追求個人私利,或在意歷史定位,或團隊鬆懈,讓施政出現背離民意的現象。再加上有意問鼎者會利用民心浮動與社會議題累積動能,任期第六年往往會出現較大的反對運動。近來國內外政局急遽變化,美國反中降溫,大陸對台軍事壓力不斷增溫,萊豬議題更導致民怨沸騰。對此,蔡英文積極地提前布局,首先利用網紅持續創造話題,維繫年輕支持者的熱度與好感,希望保持高民調不墜;接著利用國營事業高階主管人事的安排,擴大英系權力基礎,擺脫黨內派系掣肘,強化黨內領導地位;再推出國安團隊新人事,蔡英文自有所盤算。有鑑於美國總統拜登希望兩岸復談,以降低衝突風險,於春節期間與大陸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通話兩小時,雙方論點求同存異。一些國際觀察更指出,兩岸戰爭衝突的風險很高,台灣不能成為麻煩製造者。蔡英文應該可以感受到國際局勢對台灣的壓力,尤其在台獨操作上必須有所收斂,從法理台獨修憲案的煞車,到邱太三接任陸委會,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開始逐步調整。然而,兩岸政策不動則已,一動容易招致各方勢力反撲,尤其是泛綠的反彈,從時代力量反對邱太三任命的強烈攻訐可見一斑。獨派勢力很有可能利用這個機會,為二○二二年的地方選舉累積政治籌碼;有意爭逐二○二四年總統大位者,也一定會開始對兩岸議題表示意見;二○二三年習近平屆滿是否續任,對兩岸關係也是一大挑戰。關鍵是蔡英文的決斷,我們願意支持她穩定台海的布局,但過去一年閣揆蘇貞昌假借防疫,對兩岸民間感情造成太深的傷害,要彌補並不容易,蔡英文必須要整合國安團隊與蘇內閣對大陸的態度,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遑論要改善兩岸關係,第二任魔咒也近在眼前了。
南極大陸「一片紅綠」 藻類爆發性成長恐導致融冰加速
近日有科學家發現,原本在被白雪覆蓋的南極,近日竟然長出不少綠色的藻類,科學家推測與當地氣溫升高所導致,而也擔憂這樣的情形會導致南極的融冰速度加快。烏克蘭國立南極研究中心日前在臉書貼出一批照片,從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原本白雪覆蓋的南極大陸,地表的顏色竟然呈現紅色、綠色,給人一種「春暖花開」的溫暖感覺,與上面行走的企鵝成為一種強烈的對比。烏克蘭國立南極研究中心表示,白雪的中的顏色是來自於藻類,紅色是胡蘿蔔素,綠色則是葉綠素,由於藻類無法在低溫環境下成長,但由於南極近期氣溫升高,所以藻類獲得良好的生長環境,因此大量增生。可是藻類的增生也會加速融冰的速度,在加上氣溫的上昇,科學家擔心這會更加的加速南極的融冰速度。根據《BBC》報導指出,劍橋大學與英國南極調查局(the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的研究團隊,花費了6年的時間記錄調查,創建了一份南極沿海地區的「藻類地圖」,其中包含了1679叢藻類,最大覆蓋範圍達到195萬平方公尺,整體占地則高達2平方公里,從太空中能用肉眼辨識南極地區的「綠地」。
冰封2萬年!完整「披毛犀幼獸」出土 體內留有最後一餐
地球暖化加快融冰腳步,也讓西伯利亞地區的永凍土層不斷融化,許多被冰封千萬年的動物又重見天日,日前偶然出土一隻冰河時代的「披毛犀」,保存的狀況相當良好,屍體高達80%完好無缺,包括牙齒、毛髮、內臟甚至連脂肪塊都還在,將運送至實驗室進行詳細研究。綜合外媒報導,今年8月間,薩哈共和國阿貝斯基區的居民薩溫(Alexei Savvin),赫然發現了一具披毛犀屍體,古生物學家普羅托波波夫(Albert Protopopov)指出,初估是一隻3歲至4歲的幼獸,尚不清楚性別,當年可能是溺斃河中,其體內還留有最後一頓餐。這隻披毛犀可能是生活在2萬至5萬年前,詳細年份還需等待放射性碳定年法檢測才能確定,而本次出土地點鄰近於2014年發現的7個月大披毛犀薩莎(Sasha),從其殘缺的尖角推判,該物種的體型比現代犀牛大得多,這重大發現有助科學家研究披毛犀的飲食、生活方式。
史上第一次 北極海未正常結冰
北極海一直是海冰主要的供給來源,被稱為海冰出生海域的拉普捷夫海(是北冰洋的陸緣海之一。位於西伯利亞東海岸、泰梅爾半島、北地群島和新西伯利亞群島之間。),今年10月中卻沒有和往年一樣,海水開始出現結冰的情形。拉普捷夫島每年都是10月開始結冰,隔年的5、6月開始融冰,一年只有8月及9月可以通航,另外10個月都是被冰封閉的地方。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究氣候科學的雷伯(Zack Labe)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提供的資料發現,拉普捷夫海在10月20日為止的海冰量和之前的資料相比,顯示2020年還沒有開始結冰,雖然下旬時好不容易開始結冰,但以往應該是海冰量最大值的時期,今年卻出現延遲的情形。會出現結海冰遲緩的情形,推測和地球暖化有關,西伯利亞附近的平均氣溫,也一年比一年上升,尤其是今年5、6月時,出現不尋常的高溫,而海水釋放出來的熱氣到了大氣層,可能也因此讓海冰變稀,並減少海冰攜帶養分給北極圈的浮游生物,從而可能破壞海洋的食物鏈。
影/鼻酸!北極熊「餓到受不了」 攜家帶眷翻垃圾車覓食
人類為了生活方便,對地球帶來無法估計的傷害!全球暖化加快冰川融化腳步,讓北極熊的生存面臨危機。日前俄羅斯(Russia)有幾隻北極熊帶著寶寶攀上一輛垃圾車,就連司機按喇叭嚇牠們,牠們還是不肯離去,就是為了找些食物來果腹,讓人看了真的覺得相當難過。(合成圖/翻攝網路)綜合外媒報導,近日一段北極熊覓食的影片在網路上瘋傳,有6隻成年北極熊帶著4隻小寶寶外出覓食,牠們在路中間包圍住一輛疑似拋錨的垃圾車,接著就開始往上攀爬,但不是每一隻都成功爬上去,卻始終不肯放棄。跟在一旁的小寶寶只能在一旁看著,不知道下一餐什麼時候才能吃到。拍攝影片的人是剛好在對向的司機,他說:「看看發生了什麼事!這些北極熊的肚子太餓了,有四隻爬上去了,牠們真的是因為受不了才主動靠近垃圾車。」就連拍攝者狂按喇叭,北極熊都不肯離開,就是想找點還能吃的東西果腹。(合成圖/翻攝網路)其實近年北極熊瘦成皮包骨的照片經常被拍到,而牠們也的確越來越常出現在人類居住地,舒夢蘭造訪北極圈時曾採訪過當地民眾,他們表示北極熊近年的確比以往更常出現在人類居住地,並會翻垃圾找食物,所以當地人補捉這些北極熊,將牠們關起來餓上幾十天,用這種方式讓牠們心生畏懼。挪威(Norway)的氣象局7月時在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測到21.7度歷史高溫,比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更熱,當時甚至有遊客穿著短袖衣服、在露台上喝著啤酒,與過往同樣季節需穿著厚重衣物相比相差甚遠。報導指出,北極暖化的速度是全地球上最快的!有研究預計本世界末之前,北極圈會出現「季節性無冰」,有專家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北極熊在2100年將因此而滅絕。
全球暖化「快速融冰」怎麼辦? 陸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全球暖化造成冰蓋斷裂,冰川融冰速度越來越快,使得全球海平面都跟著上升。瑞士每到夏季就會替隆河冰川「蓋被子」,減緩融冰速度;大陸也在四川的冰川實行同樣措施,2個月以來頗有成效,預計能減緩70%的融冰。今年7月18日瑞士替隆河冰川「蓋被子」。(圖/達志/美聯社)綜合陸媒報導,大陸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8月5日派20人登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學習瑞士人幫冰川蓋被子。團隊在冰川表面鋪蓋一層隔熱、反光的材料,地點則是在達古冰川海拔約5000公尺高的冰川消融區,蓋被子的面積約為500平方公尺。大陸也替冰川蓋被子。(圖/紅星新聞)前(17日)團隊再次抵達蓋被子區域,副主任王飛騰指出,過去這10多年全球的冰川都快速退縮,而屬於海洋性冰川的達古冰川,對全球暖化的反應特別明顯,在半個世紀內就減少了70%的面積!大陸也替冰川蓋被子。(圖/紅星新聞)這次的「蓋被子」救冰川行動,經過高科技儀器的測量,確認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到1公尺;研究人員初步估上計,繼續實行計畫將能夠減緩達古冰川70%的融冰。
影片曝光!北極最大冰蓋斷裂 110平方公里流失入海
北極格陵蘭島(Greenland)東北部最大的冰蓋,日前因為融冰而斷裂了一大塊冰蓋,之後碎裂成許多小塊,總面積大約110平方公里,造成冰原嚴重流失。專家指出,到本世紀末,海平面預計將上升超過3英尺(約91公分),這將造成許多沿海都市受到直接衝擊。據《BBC》、《CNN》報導,日前流失的冰蓋編號為79N,專家特頓(Jenny Turton)表示,30多年來北極的溫度升高了3度,而且去年、今年都分別觀測到破紀錄的高溫,「過去幾年格陵蘭島東北地區的天氣令人難以置信!」她表示,冰蓋融化斷裂與溫度上升、整個歐洲和格陵蘭的熱浪有關。(合成圖/SDG2030推特)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專家傑森(Jason Box)表示,其實在2010、2012年,79N還不是最大的北極冰蓋,而是因為格陵蘭西北部的彼得曼冰川(Petermann Glacier)大量流失,79N才變成最大的北極冰蓋。傑森坦言79N非常重要,是因為與內部冰原的附著方式,「這代表若將來有一天,全球氣候真的像我們預期的一樣暖化下去,它可能成為格陵蘭退冰的重點原因之一。」報導指出,隨著地球兩極附近的冰蓋融化,到本世紀末,海平面預計將上升超過3英尺,許多沙灘、沿海的建築物,都將會直接消失。79N斷裂入海的影片曝光後,也讓人看得膽戰心驚,人類即將面對可能發生的生態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