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種
」 毒蛇喜馬拉雅山發現新蛇種! 專家命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原因曝光
西喜馬拉雅地區近日發現一種全新的蛇類物種,雖然這款新蛇種的基因與已知蛇類有相似之處,卻屬於完全不同的物種。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將這款新蛇種命名為「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之蛇」(學名:Anguiculus dicaprioi),原因是為了表彰李奧對環境保護付出的心力。根據《紐約郵報》引述在10月21日發表於《自然》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科學家最初是在2020年發現這款全新蛇類物種,目前為止僅在尼泊爾和印度喜馬偕爾邦地區目擊,科學家分析該蛇的DNA後,發現雖然具有其他蛇類特徵,但卻是一個全新物種。這種新蛇體型細小,僅有22英吋,約56公分長,頭部短,鼻孔大,牙齒眾多,還有圓頂狀的鼻部,在頸部略顯一圈淡灰色的領圈。專家表示,當時是在在泥濘的山地上發現這款蛇,直到被捕捉才動了一下,完全沒有試圖咬人。專家認為,這種蛇可以在海拔高達6100英尺,約1859公尺的地方生存。至於為何以好萊塢男星的名字命名,專家表示,這是因為「狄卡皮歐身為美國演員、電影製片和環保人士,一直積極參與提高全球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意識」。據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在2016年接受《People》雜誌訪問時表示,由於從小就接觸環保主義,「年輕時,我對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物種感到非常難過,所以這讓我展開一段漫長的旅程,投入環境議題」。李奧納多在1998年成立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基金會(Leonardo DiCaprio Foundation),支持全球35個創新的保育計畫,保護脆弱的生態系統和關鍵物種。全球最高峰喜馬拉雅山區近日發現全新蛇種,以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命名。(圖/翻攝自X)
丈夫的復仇!妻遭16英尺巨蟒勒死吞噬 印尼農工糾集當地人「以血還血」
一名57歲的印尼橡膠園女工遭到蟒蛇襲擊,不幸喪命。而她在同一間橡膠園工作的丈夫因為妻子遲遲未返家,外出搜索,發現了她的遭遇。暴怒的丈夫不僅從蛇口下搶回妻子的遺體,還立刻跑回村落糾集村民回來復仇,聯手將這條16英尺長(約4.9公尺)的巨蟒殺死,為妻子復仇。根據《鏡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印尼占碑省穆阿羅縣(Muaro Jambi)一處橡膠樹種植園,2024年8月27日,57歲的女工哈普薩(Hapsah)在園中工作時,遭到一條埋伏在草叢中的網紋蟒(Malayopython reticulatus)襲擊,當場喪命。哈普薩的丈夫、66歲的薩弗里(M Safri)也在同一處橡膠樹種植園工作,他當天下午比妻子先返家,但久久等不到妻子歸來,於是外出四處尋找。當他聽見草叢中傳來沙沙作響的聲音時,驚恐的發現一條巨蟒並且正要將他的妻子吞下。雙溪格南(Sungai Gelam)警察局長伊普圖‧烏薩哈‧斯特普(Iptu Usaha Sitepu)告訴媒體:「當他(薩弗里)接近聲源時,他看到受害者已經被一條蟒蛇勒死,並且即將被頭朝下吞掉。他知道她已經死了,所以他拉著蛇的尾巴拼命痛毆牠,直到牠鬆開受害者為止。」當暴怒的薩弗里趕走了巨蟒,他立刻跑回村莊,請求村民幫他復仇並且搬回哈普薩的遺體。隨後一群心懷怒火的居民迅速趕到現場,開始追捕這條蟒蛇,最後在一棵大樹樹根附近找到正在挖洞的蟒蛇,於是毫不留情地將其殺死。薩弗里趕走了巨蟒後,他立刻跑回村莊,請求村民幫他復仇。(圖/翻攝鏡報)事後,悲痛欲絕的薩弗里將哈普薩的遺體帶回家,為她準備後事。他自責的表示:「我太早走了,我早些時候就先從種植園回家,如果我知道她會遇到這種事,我一定會留下來保護她。」媒體指出,同樣的事件不久之前才發生過。同樣是今年的8月14日,印尼南蘇拉威西省同樣有一名老婦人遭到蟒蛇咬死,74歲的馬加(Maga)帶著乳牛到蘇馬蘭布山脈(Sumarambu mountain)的森林吃草,在離家大約一英里的地方遭到蟒蛇襲擊被吞下。馬加的兒子薩納里亞(Sanaria)冒險進入森林找到了那條蟒蛇與已經被吞下一半的母親,之後聯手村民殺死了那條蟒蛇。網紋蟒又稱網目錦蛇、霸王蟒,是脊索動物門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蟒科馬來蟒屬的生物。雖然無毒,但生性兇猛,主要分布在印度、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寮國等東南亞地區。網紋蟒是世上現存最長的蛇種,和森蚺共享拿下了世界最大的蛇的名號。野生網紋蟒性情粗暴,是叢林中的頂級掠食者,主要食用爬蟲類、鳥類、哺乳類的各種生物,在東南亞也時常傳出網紋蟒以人類為獵食對象的消息。
天熱「鎖鏈蛇大軍」出沒!台東捉蛇案量攀升 專家曝1特徵:毒蛇更好抓
時序入夏,氣溫炎熱,蛇類出沒頻繁,台東縣捉蛇案量呈直線攀升,蛇種以眼鏡蛇為最大宗,其次為鎖鏈蛇,出沒地點鄰近太平溪及知本溪流域。年僅24歲的捕蜂捉蛇團隊員古尚豐透露,毒蛇比無毒蛇好捉,只要人眼「顧牢牢」就不會開溜。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捕蜂捉蛇業務「收穫滿滿」。近日,委外團隊陸續於中興路六段、開封街等路段民宅,捕獲3條具有毒性的鎖鏈蛇,今(29)日送往屏東科技大學,交由生物科技系教授蔡添順用以學術研究。 鎖鏈蛇頭、身布滿橢圓花紋,具有毒性,攻擊距離可達身長2倍。(圖/中國時報記者蕭嘉蕙攝)捕蜂捉蛇團隊員古尚豐緩緩解開蛇袋,頭、身布滿橢圓斑紋的小鎖鏈蛇鑽出,落入蛇籠中,性情凶猛暴躁,不斷「蛇來蛇去」還不時發出嘶嘶叫聲,另條體型較長的鎖鏈蛇相對溫順,最後一條則連同蛇袋直接放籠中。畢業於台東大學運動休閒學系的古尚豐,因緣際會下入行,短短1年間,已成為可獨當一面的捉蛇人員,但仍不乏「蛇吻」外傷。他笑著說,前幾天才被龜殼花咬傷左手中指,當下立即就醫注射血清。古尚豐也坦言,其實毒蛇比較好捉,因為牠們習性比較不易溜竄,只要人類在旁緊盯,就會乖乖留至原地;反觀無毒的蛇類,因攻擊性低,遇見人類時便會驚慌逃離,相對不易捕捉。屏科大人員則提醒,鎖鏈蛇攻擊性強,攻擊距離可達身長的2倍,尤其是蛇身捲曲呈圓盤狀時,會朝敵方發動彈跳式襲擊。
寵物逃逸案件暴增 「黑王蛇」現身公園籃球場嚇壞住戶
新北市三重區某公園籃球場日前驚傳黝黑王蛇出沒,陳姓女子發現後放聲尖叫、立刻通報,動保處獲報後連忙將它帶回安置,而動保處表示,近日發生2起黑王蛇出破案,研判是家中寵物逃逸,希望民眾充足飼養觀念,在飼養前更該緊身評估自身能力和住家環境,避免環境不良使重物蛇逃脫或受傷害。新北市動保處表示,7月16日為世界蛇日,旨在提高人們對全世界3,500多種蛇類的認識,改善對蛇類的負面印象。近年來國人飼養寵物風氣漸盛,蛇類也晉升寵物的一員,越來越多人嘗試瞭解蛇類的迷人之處。動保處統計,近2年蛇類救援案件中為寵物蛇種類的案件在110年有13件、111年為21件,近年來蛇類作為家中寵物的接受度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若民眾未有正確飼養觀念,蛇類逃逸件數也有可能隨之提升,日前便發生2起黑王蛇帶回動保處安置之情形。動保處提到,近日在永和和三重都發生黑王蛇出破案,而兩案皆出現於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周圍,極有可能未妥善飼養,造成蛇逃逸。請民眾在決定飼養前,應謹慎評估自身能力和住家環境,避免環境不良,使寵物蛇逃逸、受傷害等事態發生。動保處呼籲,民眾飼養寵物蛇前,可依據新北市動保處邀集專家學者所訂定「鳥、兔、蛇、龜基礎飼養指引」了解寵物蛇基礎飼養知識。常見飼養寵物蛇類有:球蟒、玉米蛇、王蛇等,不同的寵物蛇類有個性、體型、食性等不同區別。動保處表示,每種寵物都有牠喜好的生活環境,飼主應提供寵物妥善飼養環境。根據蛇的生理習性,飼主必須考量飼養蛇的容器或空間應盡量開闊,給予足夠的空間滿足牠的爬行、伸展及逐年體積成長的需求,另外由於蛇類的變溫體質,亦須布置冷熱區的不同環境供蛇選擇。新北市動保處呼籲,動保法第29條第1項第1款明訂,若違反第5條第3項棄養行為,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請飼主對於其管領之動物應提供妥善之照顧,不可惡意遺棄寵物以免觸法,若民眾發現不當飼養或惡意遺棄可撥打農委會1959動保專線通報違反動保法檢舉案件及動保處24小時通報電話02-29596353或1999市民專線報案處理。
海關攔查可疑女性 竟在胸部中掏出「5條活蛇」
中國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關員,日前在福田口岸旅檢入境通道執勤時,發現一名女性身姿型態詭異,於是上前攔查,沒想到竟然在他胸部的位置發現5條活蛇,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討論。根據香港媒體報導指出,深圳海關於8日通報,在福田岸旅檢入境通道發現一名身形姿態怪異的女性旅客,將其引導至查驗檯檢查後,工作人員竟然從其胸部的位置發現了5條用絲襪包裹起來的活蛇。經鑑定後,發現這些蛇均是玉米錦蛇,目前這些玉米錦蛇已經交由相關單位處理。(圖/翻攝自微博)報導中也指出,玉米錦蛇並非是中國原生蛇種,主要分布在美國東部、東南部等地,全長有80至120公分,最長的可達182公分。也由於玉米錦蛇無毒、個性溫馴、顏色多樣,因此近幾年是十分受歡迎的寵物種類。(圖/翻攝自微博)
打開馬桶蓋驚見12英尺蟒蛇 屋主嚇壞逃出浴室關門求救
「提醒大家坐下之前要先沖馬桶,看看裡面是否藏有蛇或其他動物。」泰國一名人妻表示,家裡近日第二次發現馬桶裡有蛇,這次捕捉到的蟒蛇甚至長達12英尺(約3.66公尺)。他們請來了專業人員來抓蛇,而現在已安全放生在遠離民宅的地方。據英國《鏡報》(The Mirror)報導,事情發生在6月4日,住在泰國暖武里府的屋主驚恐地發現浴室馬桶裡有一隻蟒蛇,雖然這不是她第一次看見馬桶裡有動物出現,但這隻網紋蟒長達12英尺,身體甚至填滿了整個馬桶。她和丈夫請來動物飼養員和安全人員幫忙,最終在竿子的輔助下,順利將蛇的頭部套住,花了20分鐘才把這條蛇抓出來。屋主表示這是她第二次看見馬桶裡有蛇,因為有了經驗,通常她會將馬桶蓋闔上,並在上面放置潔廁劑,以作為判斷是否有生物入侵的信號,沒想到這次蛇是直接出現在馬桶裡,所以當她毫無防備地打開馬桶蓋時,便被其嚇了一大跳,只好快速關上浴室門呼叫救援。現在這條蟒蛇已安全放生,且遠離一般住宅區。根據資料顯示,這次發現的是網紋蟒,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地區,從印度、印尼、泰國到越南等地都能發現蹤跡,牠們生活在森林、沼澤、運河甚至城市中,有不少與人類發生衝突的案例。近年來因為對皮革的需求,野生網紋蟒遭到大量獵殺,雖尚未瀕危,但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二級。紀錄中網紋蟒最長可達9公尺,人工飼養則大約都在5到6公尺,與南美洲的森蚺同為世界上最大的蛇種。網紋蟒雖然無毒,但性情兇猛,哺乳類、爬蟲類、鳥類都是獵食的對象,大型網紋蟒過去也有吃人的紀錄。網紋蟒幼蛇時大多於樹叢間活動,隨著體型增大,會逐漸移到地面上,過去新加坡也曾在下水道中發現網紋蟒。
6旬翁整理農地 慘遭龜殼花咬傷
66歲林姓男子在農地整理草時,不幸被龜殼花咬傷小拇指的屈小指短肌,當下傷口出現瘀血、腫脹並起水泡,前往阮綜合醫院急診。急診醫師李念融表示,遭到青竹絲及龜殼花咬傷,癱瘓症狀通常數小時內就會發生,如沒接受血清,可能會在6到30小時內死亡,因此患者應盡速至有提供血清施打的醫學中心處理。林男日前在左營區農地整理時,不幸被埋伏在草叢裡的龜殼花咬傷,龜殼花的毒性屬於出血性毒素,被咬傷後會出現局部瘀血,腫脹,水泡或血泡,立刻前往阮綜合醫院急診,不過因阮綜合醫院沒有血清,因此轉診至其他醫學中心就醫。李念融表示,毒蛇的毒素大致可分為出血性、神經性及混合性,出血性包括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神經性包括雨傘節、眼鏡蛇等,傷口會有麻痺感,全身肌肉麻痹、複視、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口齒不清、流涎,嚴重時昏迷,對刺激無反應、呼吸淺快、呼吸衰竭;而混合性蛇類則有鎖鏈蛇,混合上述2種毒性。李念融說明,若民眾被毒蛇咬傷後,應評估現場環境安全並確認蛇種:若蛇還在現場,盡可能判斷並記錄是何種蛇類咬傷;若蛇不在現場,詢問傷患或目擊者蛇的種類及特徵。且千萬必須保持冷靜、避免情緒激動,避免增加血液循環以致毒素擴散;保持空腹,不要吃東西;患者的患肢須保持低於心臟。李念融特別強調,若不幸被毒蛇咬傷千萬不要使用止血帶、冰敷或熱敷、或火烤傷口,也不要切開傷口及避免以口吸毒液;也切勿相信民俗療法,塗抹精油或草藥,最重要的動作是記錄好蛇種,盡早就醫。
生態奇景!紅邊束帶蛇「集體連結」畫面曝光 交配球畫面太震撼
網友Dash Huang在加拿大打工度假,熱愛拍攝動物生態的他,最近在曼尼托巴省自然保護區內,透過相機捕捉到紅邊束帶蛇群正在集體交配,更形成一團又一團的「交配球」的罕見畫面,讓他開心直呼,終於有機會見到他朝思暮想的震撼場景!紅邊束帶蛇隨著溫度升高鑽出地表聚集。(Dash Huang 授權提供/李京昇苗栗傳真)Dash Huang分享紅邊束帶蛇交配的照片,途中雄雌蛇互相圍繞交纏,慢慢形成一團一團的交配球。他在臉書發文說,歷經了數個月的冬季嚴寒,總算盼到了加拿大春季的來臨,也終於見到他朝思暮想的震撼場景。他表示,這個時節,地底石灰岩洞穴深處的紅邊束帶蛇群正從漫長的冬眠中甦醒,成千上萬的雄蛇朝著地表移動,並在地表洞口周圍等待、徘徊。牠們盼望的不只是久違的暖陽,更是一年一度與雌蛇交配的機會。紅邊束帶蛇形成1團又1團的「交配球」。(Dash Huang 授權提供/李京昇苗栗傳真)Dash Huang說,雌蛇釋放的費洛蒙令雄蛇們為之瘋狂,幾10條雄蛇一擁而上的緊貼著雌蛇不放,深怕被其他競爭者鑽了空子而獨佔先機,因此在地表裂口附近,形成了一團又一團的交配球(Mating Ball),也造就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蛇類聚集經典名場景。他提到,自己從還沒出發到加拿大時就期待著這一刻的到來,統整過往的紀錄得知其發生的高峰期大概落在5月7日到15日之間,但發生日期與群聚情形每年都不同,像去年的發生期剛好遇到洪水,因此沒什麼相關的觀察紀錄。為了確保能見到這盛況,他5月初提早抵達了曼尼托巴省等待,最終如願以償的見到那衝擊視覺的場面,也在該處待上了兩天去觀察記錄牠們。-內容截取自Dash Huang 臉書-根據動物百科資料,紅邊束帶蛇是無毒的小蛇,分布於北美,是在加拿大最常見的蛇種,長度約為1.2公尺以下,主食為昆蟲、蚯蚓和兩棲類,小蛇壽命較大蛇短,且雄性蛇在經歷了長達半年的冬眠期後,還要等兩到四周才能進食,這樣一來牠們可以為離開巢穴的雌蛇做好交配準備,但「餓肚子交配」導致雄性蛇的壽命比雌蛇要短。
主婦晾衣被響尾蛇咬 急送醫注射8瓶血清仍不幸身亡
巴西一名36歲的家庭主婦瑪希勒(Marciele de Pinho Silva)在農場曬衣服時被毒蛇咬傷,丈夫將妻子緊急送到附近診所,接受檢查並服用藥物,注射了8瓶抗蛇毒的血清,原以為能脫離險境平安出院,卻在隔日早晨突然身亡。丈夫怒而質疑血清並非適用於那隻毒蛇,但經該市衛生部長證實,所有藥物都有充分執行,瑪希勒的死亡可能是件特殊個案,而當局也正進行相關調查中。根據巴西媒體《MidiaNews》報導,事情發生在5月3日的上午,於巴西的沙帕達-杜斯吉馬朗伊斯(Chapada dos Guimarães),當時瑪希勒正在家附近的農場曬衣服,她不小心踩到響尾蛇,便遭毒蛇咬了右腳的內側。42歲的丈夫表示,妻子打給他,他迅速趕到現場殺蛇,並把妻子帶到附近的診所接受治療。「她感到疼痛,甚至不想讓我碰她」丈夫描述道,當他們到達診所時,妻子的膝蓋一直是紫色的。瑪希勒在診所服用相關藥物後,並注射了8種響尾蛇蛇毒血清,疼痛逐漸減輕,顏色也恢復正常,便再轉往庫亞巴(Cuiabá)的醫院做血凝測試。沒想到在隔(4)日上午8時,瑪希勒仍不幸逝世,死亡證明則寫著「蛇咬傷引起的凝血病」。瑪希勒的家人對此感到質疑,詢問當地診所的血清是否針對正確的蛇種,市議會在調查後表示,血清是匹配的,該患者也服用了其他藥物,該市衛生部長羅莎(Rosa Blanco)也證實,所有藥物均有充分執行,瑪希勒的死可能是特殊個案,當局也將針對瑪希勒的死亡持續進行調查。
男子遇2巨蛇海灘猛烈交纏! 意外拍下最致命毒蛇互食情況
澳洲一名男子日前在海灘散步時,意外遇見2隻巨蛇交纏在一起,他原先以為2隻蛇正在交配,便將手機拿出來拍攝,沒想到竟發現原來是蛇捕食蛇的罕見情況。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男子格林(Cody Green)2月底前往澳洲西南部濱寧合海灘(Binningup Beach)度假散步時,意外碰見2隻巨蛇纏繞在一起,因為好奇他便上前去查看,這才發現原來是其中一隻蛇在捕食另一隻蛇。格林當下立即拿出手機捕捉下這一刻,而占上風的那隻蛇,硬生生地將另一隻蛇的頭部直接吞食,遭獵食的蛇只能以僅剩的力氣試圖扭動身體反擊,不過最終還是慘遭吞食。根據澳洲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的說法,格林所遇到的巨蛇應該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蛇隻一杜吉蛇(Dugite),而這種蛇本身就是一種會自相殘殺的蛇種,還能吞下與自己一樣體型的大蛇。
馴蛇人待家中被「世界第二毒蛇」咬死 妻崩潰尖叫求救
近日澳洲一名二寶爸在家中被「世界第二毒蛇」咬死。鄰居們說,妻子在等待救援時,發出了尖叫聲,而男子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馴蛇人,曾養過幾條寵物蟒蛇。據《每日郵報》報導,昆士蘭州一名60多歲男子29日在家中被東方褐蛇(Eastern Brown Snake)咬死。據鄰居描述,男子的老婆在等待救援時,發出了不寒而栗的尖叫;另一位鄰居表示,在救護車到達之前,他們聽到她隔著籬笆尖叫求救。據了解,男子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馴蛇人,曾養過多條蟒蛇。鄰居米雪兒(Michelle Vedredi)說,在悲劇發生的前幾天,她看到一隻東部棕蛇從她家後院爬過,那條蛇快速穿過她家後院,穿過柵欄進入男子的家。現在,當地居民呼籲,大家應該要做好準備,以防蛇出現在住宅。 捕蛇人詹寧斯(Chris Jennings)說,該地區的土地開發讓蛇的自然棲息地被破壞,牠們才會們到別處尋求庇護,「最近天氣炎熱,牠們也會出現在人類家中。」他強調,其實蛇實際上並不想攻擊人,人們能做的事就是了解居住地的蛇種,並接受緊急培訓。據了解,東方褐蛇的毒性僅次於內陸太攀蛇,在澳洲有許多人被東方褐蛇咬死,在2005年至2015年期間,有超過4成的蛇咬傷人的事件,兇手都是東方褐蛇,其中還造成15起死亡。有記錄指出,當人被東方褐蛇咬到時,2分鐘就會出現昏厥,因為毒液會讓心臟驟停及顱內出血。
習性特殊珍稀蛇種瀕危 金絲蛇常遭路殺成輪下冤魂
台灣特有蛇種除了多數人耳熟能詳的黑眉錦蛇、臭青公、雨傘節、赤尾青竹絲和龜殼花外,棲息地分佈於台北陽明山、宜蘭山區到新北市石碇區域的「金絲蛇」(又稱台北遊蛇、金絲腹鏈蛇)更是珍稀罕見,更是台灣一級保育動物類中的蛇種,如今行政院農委會特別發起保育行動,因為金絲蛇就快要瀕臨絕種了!金絲蛇體型小。(圖/特生中心提供)位處亞熱帶的台灣,由於氣候溫暖潮溼且地型多變,高山林立的環境成了不少動物生存的棲地,光是蛇類就有超過50種以上,其中不乏行蹤隱蔽、習性特殊的珍稀蛇種,像是全身閃著金色帶狀花紋的金絲蛇,就因為牠美麗的外表,與赤腹松柏根、高砂蛇、紅竹蛇並列「台灣四大美蛇」之一。「金絲蛇」屬有鱗目黃頷蛇科,大部分棲息地在北部,但也曾在中部溪頭發現過,從1931年日籍學者在台北山區發現和命名後,相隔超過50年才再次在陽明山地區被國人發現和記錄,接下來的10年也僅出現零星個位數記錄,直到約20年前,國內學者意外於桃園山區的北橫公路發現新的族群分布後,才開始有相較穩定的記錄,但仍極為稀少,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在1989年公告實施時,就將金絲蛇列為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2008年名錄修訂時,更直接將牠提升為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現為唯一的一級保育類蛇種。金絲蛇目前的正式記錄也只有110筆,其中有高達8成都是「死亡記錄」,且幾乎集中在桃園和新竹山區道路,由於金絲蛇最重要的棲息地在北橫公路沿線森林,正好是北部民眾重要的旅遊地點之一,假日人來人往的車流量,經常造成許多動物因車輛撞擊或輾壓而死亡,加上金絲蛇體型小、行動緩慢,在穿越道路過程特別容易被路殺,這也是為何金絲蛇已知記錄中,高達8成都是被路殺死亡的緣故。像是在2011年,成功大學生組團前往北橫尋找,結果發現5條已死「金絲蛇」,幾乎都是慘死於過往車輛輪下,因為人類對蛇的不了解,加上不由自主心生恐懼,有些車輛甚至是故意輾壓牠們,原因就是「避免毒蛇日後傷人」、「這樣牠們才不會去害人」。特生中心建置防護導引圍籬、地下通道、小心動物警示牌,以及水泥護坡設置多個可協助蛇類攀爬離開的菱形網,減緩「路殺」威脅。(圖/特生中心提供)其實金絲蛇是一種溫馴美麗的小蛇,不過在生存和繁衍的挑戰,就是遭遇山區開發、道路鋪設和道路車輛輾斃狀況,尤其是懷孕雌蛇生殖前的道路死亡率,直接為金絲蛇的繁衍帶來重創,過往就有保育人士求政府重視保育物種與觀光開發的問題。為了保護這些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許多單位和學者合作,擬定了金絲蛇、石虎、水獺等多種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的保育行動計畫書,更建置防護導引圍籬、地下通道、小心動物警示牌,以及在路旁水泥護坡設置多個可協助蛇類攀爬離開的菱形網,藉此減少動物上到路面的機會,以及降低動物停留路面的時間,來減緩「路殺」對金絲蛇生存的威脅。除此之外,若國人於登山郊遊時偶遇此一絕美珍稀蛇類,能用隨身的智慧型手機拍下照片,並將之上傳登錄到特生中心的「臺灣爬行類回報」資料庫,協助研究團隊建置和追蹤此種蛇類之分布現況,即使發現此蛇時已被路殺或其他原因導致死亡,依然是一筆很重要且有價值的資訊,可以將之登錄到特生中心的「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路殺社資料庫,供研究團隊與相關單位合作研擬出改善方法。
大蛇闖進小黃狗籠 主人驚見「牠」慘遭剝皮斷屍
許多民眾飼養犬隻為的就是要狗狗「保家衛土」,但一名男網友愛犬的護家行為,卻連身為主人的他也看不下去,表示自家日前闖入一條俗稱臭青母的「王錦蛇」,怎知蛇當時哪裡不去,偏偏要溜進愛犬的狗窩,結果慘遭狗狗剝皮分屍,死狀相當悽慘。原Po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公開版」發文表示,這條闖入自家狗籠的王錦蛇,遭到愛犬「皮皮」扒皮分屍,看得他直呼「太狠了」。從他分享的照片也可看到,原Po用夾子拿著裝有裸露白肉的屍塊,向皮皮「興師問罪」,還在狗籠旁用噴漆漆上「惡狗」字樣,但愛犬卻一臉無辜的看著袋中的蛇屍。原Po向愛犬興「蛇」問罪。(圖/翻攝自爆廢公社公開版)文章曝光後,有網友盛讚皮皮「護主心切」、「好勇敢的狗狗」;但也有網友表示「臭青母無毒」、「蛇好可憐」,還有網友笑稱「人家好不容易加菜,結果你怎麼拿走了」。另有人指出「還好是無毒的,不然鹿死誰手還不知道」。王錦蛇因受驚嚇時會從肛門腺分泌臭味驅趕敵人,而有臭青公、臭青母的別名,雖然王錦蛇體長可達2公尺,又是無毒蛇中自我保護意識較強的蛇種,但王錦蛇大多不會主動攻擊,還以鼠類或是其他蛇類甚至毒蛇為食。屬於受〈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非保育類野生動物,民眾若未經許可任意捕捉、虐殺,將會被罰鍰6至30萬元。
清明連假防蛇咬 急診醫師曝自我防護四重點
即將迎來清明兒童連假,不少民眾會前往山區掃墓,或是利用假期外出郊遊踏青、野宿露營。對此,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林柏蓁醫師表示,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蛇類生長繁殖,3、4月氣溫回升又逢清明春雨,正是蛇類結束冬眠開始活動的時期,提醒民眾從事野外活動時,須慎防毒蛇咬傷。台灣常見的六大毒蛇咬傷中毒,依其毒性可分為出血性、神經性及混合性三類。毒蛇咬傷症狀嚴重程度會因毒性強度,注入人體毒液量及咬傷部位不同而有差異。出血性毒蛇咬傷,如:赤尾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輕則咬傷處瘀血、腫脹、起水泡或血泡,重則引發肌肉組織壞死,腎衰竭,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腔室症候群等致命併發症;而神經性毒蛇咬傷,如:雨傘節、眼鏡蛇,輕則造成噁心、嘔吐、腹瀉及肢體麻木感等症狀,甚而引發眼瞼下垂、複視、視力模糊、口齒不清、流涎等全身肌肉麻痺癱瘓症狀,嚴重恐致意識不清昏迷、呼吸衰竭,進而死亡。混合性毒蛇咬傷,如:鎖鍊蛇,則兼具出血性及神經性毒性。林柏蓁醫師指出:「不同毒蛇各有其專屬血清,可治療這些不慎被咬傷的患者,減緩傷害,大幅降低過去須手術清創,截肢,併發重症或死亡的比例。因此,若不慎被蛇咬傷時須保持鎮定,認清蛇的特徵(外型、顏色、花紋),最好用手機拍照,有利醫師識別蛇種,對症下藥。」除了牢記蛇的外觀外,第一時間的緊急處置也相當重要,包括:預先脫下手錶、戒指等束縛物,以防肢體腫脹後壓迫造成壞死;以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避免跑動,過多的動作會促進循環加速蛇毒擴散;同時,盡可能保持患肢低於心臟,減少毒液回流心臟。林柏蓁醫師強調,被蛇咬傷處理方式有別於一般傷口,錯誤的處置不只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加劇病情,如:冰敷、使用止血帶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增加肢體缺血風險;抬高患肢則會加速毒液擴散回流心臟。此外,切開傷口、用嘴吸出毒液、塗抹尿液、喝酒止痛等,都是常見的錯誤觀念。緊急處置後應儘速就醫接受血清治療,送醫前可先與醫療院所確認是否有血清庫存,避免後續需耗時轉診延誤治療。林柏蓁醫師表示,除儘速施打毒蛇血清治療外,急診就醫仍首重於咬傷病人生命徵象的維繫、傷口處理、破傷風疫苗施打、疼痛控制,血液檢查,以及後續監測傷口與症狀的變化。最後他呼籲,預防仍勝於治療,連假期間野外活動機會多,無論上山掃墓還是前往郊區遊玩都應遵循下列四點,做好自我防護措施,以防蛇咬。1. 避免裸露: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盡可能包覆全身,避免赤腳、拖鞋,減少蛇咬機會。2. 打草驚蛇:進入草叢時先以手杖或木棍撥動,打草驚蛇。3. 提高警覺:蛇類喜於夜間、清晨及雨後出沒,若於這些時間出入山林,須增加照明並提高警覺。4. 留意棲地:樹上、草堆、岩洞、陰濕處皆可能為蛇的棲息地,故須避免赤手伸入草堆、樹洞或搬動石塊。另外,多數毒蛇擅長游泳,民眾涉水時也應小心留意。
自豪對毒液免疫!「蛇人」抓眼鏡蛇親親遭咬舌 下秒倒地哀嚎慘死
菲律賓62歲男子阿爾瓦雷斯(Bernardo Alvarez)自稱對毒液免疫,常在眾人面前和毒蛇親密互動,又被稱為「蛇人」(Snake Man)。阿爾瓦雷斯日前在呂宋島表演,先是把一條北菲律賓眼鏡蛇(Northern Philippine Cobra)放在肩上,接著更和牠玩起親親,不料下秒舌頭突然被咬住,當場倒地哀號,不治身亡。印尼《羅盤報》(Kompas)報導,「蛇人」阿爾瓦雷斯時常在菲律賓各地表演,本月9日他前往呂宋島班詩蘭省城市曼加爾丹(Mangaldan)演出,和各種毒蛇上演親密互動;隨著觀眾情緒嗨到最高點,表演也進入高潮,阿爾瓦雷斯抓起一條北菲律賓眼鏡蛇,先是把牠纏在肩上當圍巾,接著還打算和毒蛇嘴對嘴親吻。沒想到,當阿爾瓦雷斯緩緩地把臉靠近毒蛇之祭,眼鏡蛇突然張開血噴大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狠狠地朝著他的舌頭咬了一口;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阿爾瓦雷斯當場大聲慘叫,痛得把毒蛇朝地上丟去,接著便倒地不起,嚇得觀眾趕緊報案。不幸的是,醫護人員趕抵時,阿爾瓦雷斯已全身僵硬,明顯死亡。據了解,「北菲律賓眼鏡蛇」主要分布於菲律賓呂宋、民都洛、卡坦端內斯省及馬斯巴特等島嶼,整體比例較其他蛇種短胖,長約1.7米,身體顏色會由幼年的暗棕色,逐漸蛻為成熟期的淺棕色,喉頸位置有時會有一條黑色長紋。菲律賓眼鏡蛇主要食物為鼠類、蛙類及小型的哺乳類動物,雌蛇每次可生產10至20枚蛇卵。值得一提的是,菲律賓眼鏡蛇的毒素是所有眼鏡蛇種中最強的,其毒性屬於神經毒素,能破壞人體神經訊號的輸送,造成神經與肌肉之間的聯繫障礙,中毒表徵有頭痛、嘔吐、腹痛、腹瀉、暈眩等,也會影響人體心臟機能及呼吸系統,被咬中後若未及時注射血清,短短1小時內就會因呼吸癱瘓死亡。
家門外驚見「11cm雙頭蛇」!粗肥身軀狂扭…咬一口慘丟小命
現今正值炎炎夏日,許多人會到山林或田野從事戶外活動,不過要特別注意這個季節是蛇類活動最頻繁的時期,一旦遇到牠可要多加小心。日前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 state)突然出現一條長達11公分的雙頭蛇,且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蛇種之一,被咬到的後果不堪設想。根據《鏡報》報導,當地居民撒哈(Dimple Shah)7日在自家外頭發現了一條雙頭蛇,每個頭長約2公分,牠嚇得趕緊通報相關單位前來捉捕,經證實這條蛇是一種名為鎖鍊蛇的品種,學名為山蝰(Daboia russelii),分布於亞洲南部,常見於人類聚居區,被認定為世界上最致命的蛇種之一。印度林業官員南達(Susanta Nanda)表示,目前已經先將這條鎖鍊蛇帶回研究,雙頭很可能是基因突變的關係,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其中1顆頭掌握主權,但2顆頭卻還是有可能會遇上彼此爭奪獵物的情況,再加上雙頭行動非常不便,一不小心就落到了掠食者的口中,通常壽命都相當短暫。據悉,一旦被鎖鍊蛇咬到的人,首先是會感到劇烈疼痛,接著出現嘔吐、頭暈等症狀,一直到最後腎功能衰竭,最後迎來的就是死亡,根據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指出,每年就有數千人因為被鎖鍊蛇咬到而不幸丟掉小命,因此提醒民眾若在野外遇到時,千萬不要去招惹、玩弄。
錦蛇爬電桿吃小鳥遭燒成乾 東部幹線跳電誤點571分鐘
台鐵東部幹線光復-瑞穗區間今清晨5點18分發生跳電,直到上午9點39分才恢復通電。台鐵工程人員原以為因鳥巢築在桁架上所致,移除後仍是故障,沿線檢視驚見一尾保育類黑眉錦蛇爬上桁架觸電死亡,查看整條已焦黑的蛇,肚子裡還有一隻小斑鳩幼鳥,研判這尾蛇上電桿吃鳥導致觸電而亡,也因此讓鐵路跳電。台鐵運務段表示,斷電事故發生後,從花蓮、玉里各派一輛柴電機車頭,負責牽引光復-瑞穗間上下行班車,共有8列次、760人受到影響,誤點571分,平均每一列車誤點30分,誤點最長的是401次普悠瑪,誤點超過70分。誤點45分以上均可到各車站辦理全額退票。這尾保育類黑眉錦蛇爬上電桿吃鳥,觸電身亡,掛在電桿上。(圖/台鐵提供)清晨斷電事件發生在光復-瑞穗區間,初步調查發現瑞穗鄉富源站3、4號開關的電桿可能有問題,但檢查並沒有發現異狀,可是通電仍失敗,上午7點38分在4號開關電桿上,發現有鳥巢,經清除鳥巢後,8點20分通電,還是失敗。台鐵派出電力維修車巡察路線,在富源附近的53-41號電桿上桁架發現有蛇,整條已被高壓電到焦黑!移除蛇屍後,終於在9點39分恢復通電。研判蛇疑似是爬上電車線桿吃小鳥,才會引起斷電,但也因此身亡。現場檢視,蛇種是保育類的黑眉錦蛇。
女子慘遭「世界最長蛇」勒斃 陳屍空屋內身旁佈滿140條蛇
日前在美國發生一起離奇的死亡命案,當地警方接獲報案指出,有位女性陳屍在一間沒有人居住的房屋內,被人發現時早已沒了呼吸心跳。據初步調查指出,她應該是被1條蟒蛇給勒死的,不過更令人震驚的是,警方竟在屋內發現,有著多達140條的蛇遍佈其中。根據《CNN》報導,這棟房屋隸屬於警長唐納德·蒙森(Don Munson)名下,平常並沒有人居住,專門用來置養這些蛇類,36歲的死者勞拉·赫斯特(Laura Hurst)每週都會到這棟房屋內巡視她養的蛇,上百條的蛇中,共有20條屬赫斯特所有。警方指出,當時赫斯特應該是在檢查蛇的狀況,但不知為何她要把所有的蛇都放出來,最後她是被1條長達2.4公尺的網紋蟒蛇給勒斃,詳細的事發原因還有待警方後續追查。據了解,這種蛇的原產地位於東南亞地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