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健保卡
」美HIMSS智慧醫院「數位健康指標評比」 中醫大附醫勇奪全球冠軍
美全球醫療機構智慧醫療的高品質指標HIMSS(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 HIMSS)評比「數位健康指標(Digital Health Indicator; DHI)」,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大附醫)榮獲全球冠軍,周德陽院長三月將率隊到美國領獎,是台灣醫界首次在美HIMSS被評選榮獲全球第一名智慧醫院,為台灣醫界爭光。周德陽院長強調,在智慧醫院的發展上,沒有所謂的最好,只有不斷追求更好。透過美國HIMSS的數位健康指標(DHI)的嚴格評估,圍繞四大核心面向:資訊交互運作能力(Interoperability)、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照護(Person-Enabled Health)、預測分析能力(Predictive Analytics)和醫院治理與勞動(Governance & Workforce),發現並改善不足之處,運用資訊科技、人工智慧和軟硬體系統等先進技術,減輕醫護負擔,提升服務品質來造福病患。像是重症AIoT醫療戰情室利用數位孿生技術,整合大量醫療資訊,並導入智抗菌、智救心、智護肺等2023年HIMSS戴維斯卓越獎AI預測技術,實現對重症病人的遠端即時監控,掌握多位病人整體狀況。戰情室強化了跨系統的資訊交流和協作,將抗藥性菌株感染率從12.2%降至7.5%。此外,中醫大附醫透過遠距醫療技術,滿足偏遠地區對醫療的需求,如全天候院前心電圖監測,心肌梗塞AI反應時間縮短至僅37秒,或是每月提供的185次眼底鏡AI判讀服務,照護偏鄉糖尿病病人。作為個人醫療助理的「中國醫點通App」,結合虛擬健保卡完整覆蓋就醫流程,利用趨勢圖和智能輔助功能,實現病人自我照護和家庭健康管理。App的遠程監測和數據傳輸功能,支持病人在家中安全進行血液透析,每年為病人節省高達90天往返醫院的時間,並顯著提高透析效率。目前,「中國醫點通App」每月服務約31萬用戶,展示了其廣泛接受度和實用價值。這些成就均依賴於高度的資訊整合和嚴格的資訊安全技術,以實現更優質的醫療成果。李光申副院長說明,中醫大附醫除了榮獲全台首家HIMSS電子病歷成熟度模型(EMRAM)7級的再認證,並藉由雲端醫療大數據,實現了醫院與公眾數據的互通及交換標準化,展現堅強的資訊基礎建設,成功達到IT基礎建設成熟度模型(INFRAM)最高等級7認證。此外,透過強化醫療人工智慧(AI)及50多項商業智慧儀表板(BI)的應用與分析,對臨床、行政、經營管理的風險進行前瞻性洞察,從而提高醫院的整體營運效能。這些努力讓中醫大附醫成為全台首家獲得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AMAM)第6級認證的醫療機構。中醫大附醫致力於智慧醫療創新,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應用,其中Google Cloud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包含MedLM可同時分析醫療影像、病歷紀錄和基因數據,可以給予醫療人員更大的助益。中醫大附醫AI中心副主任王韋竣醫師指出,AI中心將以MedLM模型為基礎,開發輔助診斷、治療建議、衛生教育和醫學研究等應用。尤其在這個護理師短缺的時期,將優先使用新技術,建構具備視覺分析能力的「AI輔助護理師」,提供以下效益,包括「分析圖片生成初步評估與補充敘述」、「完善過去因人員負荷而未完成的詳細記錄」等。王韋竣副主任說明,護理師可使用「AI輔助護理師」,在照護臥床或行動不便的壓瘡病人時,先拍照上傳傷口圖片,讓AI針對圖片進行初步評估與傷口描述,提醒照護注意事項與建議,提高工作效率,確保紀錄完整。另外,護理師可利用此工具記錄疼痛病人表情與口述的症狀,生成疼痛評估與描述的文字記錄,提高照護質量,發展成熟時,輔助醫師作為調整藥物參考,讓護理工作更高效。這項技術還可應用於飲食控制,護理師分析病人食物照片,估算熱量等資訊,提供適當衛教建議。這項新興技術將帶來全新醫療變革,憑藉AI來輔助分析臨床狀況,協助照護病人,提高護理品質,為醫療帶來更多創新進步,為照護病人帶來更多便利與進步。
中醫大附醫獲選「全球最佳智慧醫院」 長庚跨院研究「B肝治療邁新里程碑」
外媒《Newsweek》(新聞周刊)以及著名數據資料庫Statista盛大舉辦「2024年世界最佳智慧醫院(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 2024)」最新評比成果於台北時間9月13日晚間出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上榜,獲選全球最佳智慧醫院。這也是今年六月榮獲國際智慧醫療頂尖大獎:「2023 HIMSS戴維斯卓越獎( HIMSS Davies Award of Excellence)」之後,中醫大附醫再獲全球醫療專家評選,榮獲世界頂尖智慧醫院前330強,臺灣名列前二,私立醫院龍頭寶座,位居第一。由周德陽院長領導的團隊開發的三大智慧醫療平台「智抗菌平台i.A.M.S」、「遠距AMI平台」以及「智慧肺護守ARDiTeX」,成功提升患者存活率20%,拯救更多重症患者。中醫大附醫獲HIMSS 2022數位健康指標DHI全球前三及2023的HIMSS戴維斯卓越獎等國際智慧醫療頂尖大獎,成為唯一獲得戴維斯卓越獎的台灣醫院,也是今年唯一來自亞洲獲此殊榮的醫院,並受到400多家國際媒體的報導。中醫大附醫致力於將臨床數據訊息分析,推動與改進照護流程,是獲得國際評審肯定的關鍵:「遠距AMI平台」利用救護車AI輔助系統到院前檢測出心肌梗塞病患;「智抗菌平台i.A.M.S」結合人工智慧提升病人存活率23.7%;加護病房創建「智慧肺護守ARDiTeX」,讓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病人提高20%存活率。此外,智海系統 (gHi system) 的推出,使病歷記錄更高效,同時致力結合「虛擬健保卡 X 中國醫點通」,讓民眾就醫流程得以一支手機打通關。另外,台灣B肝治療再現重大突破!林口長庚及基隆長庚的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肝硬化病人進行長達十年的治療追蹤,結果證明固定療程組病人相對於長期服藥組病人,不但肝癌發生率減少50.3%,病毒的清除率更超過12.8倍,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這項成果可望繼續引領B肝治療邁入新里程碑。長庚醫院這項全球矚目的固定療程B肝治療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樣本數最大、追蹤年代最久、最具說服力的研究,近日已獲肝臟學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接受並準備刊登。固定療程B肝治療最早是由在國際B肝研究領域有極崇高地位的中研院院士廖運範教授在2000年「亞太B型肝炎指引」提出,歐美肝病學會2016年起跟進,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簡榮南教授、鄭文睿教授、陳益程副教授、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林志郎教授。簡榮南教授表示,目前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體(cccDNA)。反觀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有趣的是,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是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為進一步證明固定療程的安全性及療效,林口長庚及基隆長庚的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B肝相關肝硬化病人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其中494位為固定療程組,593位為長期服藥組。在平均追蹤10年後結果顯示,固定療程組的肝癌發生率比長期服藥組低(15.7%比26.8%),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同時固定療程組的病毒清除率也高過長期服藥組12.8倍。53歲的肖先生是B肝帶原者,在48歲時因反覆肝炎發作而接受肝臟切片檢查發現有肝硬化,開始接受3年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2年半時間都穩定處在病毒完全偵測不出的狀態,在與醫師討論後進行停藥與密集追蹤,在停藥第8年正式消失並隨後出現抗體。超音波也從原本肝硬化的表現在停藥第二年後逐漸有改善,第9年時已看不出有肝硬化的跡象,彈性纖維超音波也顯示輕度纖維化(第一級)。廖運範院士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給了固定療程B肝治療重量級的證據,比起長期服用藥物,姑不論金錢的耗用,服藥的不便,光是可大幅減少肝癌,增加病毒清除及增加病人存活,就應相信,B肝固定療程的證據強烈顯示,此治療方式會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好處。院士也提醒所有B肝患者,應定期追蹤,生活作息宜正常,需服藥治療者,應遵從醫囑服藥,一旦停藥,更應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如此雖有B肝,仍可過著彩色人生。
遠傳「5G遠距看診」連結15家醫院涵蓋261偏鄉村里 今啟動2.0 版完善慢性病與長照服務
疫情改變了生活和就醫模式,也推進遠距醫療的發展。遠傳(4904)今(21日)與台灣社區醫院協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5G遠距診療2.0」,提高規律回診率,照護高齡長者及慢性病者醫療需求。遠傳迄今已在全國12縣市、35個鄉鎮、涵蓋261村里導入5G遠距診療服務,連結15家醫院,支持偏鄉專科醫療服務已超過8,000人次,在疫情期間更支援多家醫院、超過20個科別導入視訊診療門診服務,打造零接觸的診療環境,服務超過3.1萬人次。今年遠傳不僅持續照護偏鄉醫療需求,更把服務觸角延伸至龐大的慢性病患者及高齡人口,期望攜手協會和基層醫療機構,共同服務全台超過400萬慢性病友,以及80萬長照家庭,讓醫療照護沒有距離。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遠傳響應國家公共衛生政策,積極佈署以5G通訊支援遠距診療,於2019年底啟動『遠傳5G遠距診療前瞻計劃』,透過遠傳5G優質網路的建置,將醫療資源帶進偏鄉,至今已在12個縣市的35個偏鄉衛生所推出,嘉惠261個偏鄉村里的民眾;在疫情期間亦累積數十個科別及三萬人次視訊門診的經驗。」井琪說,我們也看到偏鄉以外的居家醫療與長照需求,配合法案的修正,遠傳很高興能攜手基層醫療兩大協會,啟動『5G遠距診療2.0』,擴大照護高齡者與慢性病患者,致力為醫病雙方打造高效率、便利而有溫度的診療環境,以完善基層醫療,共同守護國人健康。遠傳自主開發之「5G遠距診療平台」採用雲端訂閱、以量計費,平板在手即可開診,支持醫院診所輕鬆佈署。平台完整串聯看診前、中、後所有服務流程,從預約掛號、報到、叫號、線上看診到繳費,皆可透過APP直接完成,醫師可於系統上自行彈性排班,民眾亦可上傳資料自主預約,還可自動錄影存檔,並可彈性配合各院所掛號、電子處方簽、領藥、線上繳費、虛擬健保卡流程,降低基層醫護人員繁瑣的人工作業流程。
超方便虛擬健保卡上線! 這「4大情境」可用
你還記得六格紙卡的健保卡嗎?自民國84年發出第一張健保卡,民國93年全面換發為目前民眾手上的健保IC卡。然而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原本還在計畫中的虛擬健保卡,被加速提上檯面,試辦3年後也於今年正式上線,截至11月底,已有36萬人持有虛擬健保卡,967家特約醫療院所已完成虛擬健保卡系統介接測試。虛擬健保卡提升醫療可近性 四大情境可用「越是偏僻的地方,越需要高科技來協助,推動虛擬健保卡可以幫助就醫不便之處,提升民眾就醫的方便性,尤其偏鄉、離島地區是重中之重。」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表示,虛擬健保卡拉近醫院、病患和照護資訊的關鍵角色。疫情期間的非典型就醫需求,如視訊診療及遠距醫療,成為疫後就醫新常態之一。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分享,由於現代人手機不離身,虛擬健保卡可以帶來很多便利性,適用於很多情境:如出差、出遠門忘記攜帶健保卡,又有看診需求時視訊診療、遠距醫療時可以直接掃碼看診偏鄉、離島就醫/義診時,醫事人員不必攜帶讀卡機,民眾也可就診IC卡容易毀損、遺失,手機就可以應用相較於實體卡片,手機便利性更高,李伯璋署長表示,「健保署長期針對偏遠地區醫療挹注資源,除了將醫事人員送進去,現在,隨著網路與手機等數位工具普及化,透過遠距、視訊,成就無藩籬的醫療服務新模式。透過虛擬健保卡,將台灣每一個有醫療需要的角落串接起來」。虛擬健保卡應用展示分享 看診完直接支付更方便「虛擬健保卡應用展示分享會」邀請執行成效良好的醫療院所,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奇美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為恭紀念醫院、希望愛居家護理所、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等,分享虛擬健保卡在居家醫療、遠距醫療及視訊診療的運用,另打造「虛擬健保卡創新應用未來館」,邀請與會者體驗虛擬健保卡未來應用模擬情境,如:就醫一站式服務、整合電子處方箋至社區藥局領藥功能、行動支付等創新就醫服務模式。李伯璋署長表示,民眾只要出示健保快易通APP之虛擬健保卡上的QR code,就能進行掛號看診之身分識別,解決忘記帶卡或無法過卡之狀況,同時,亦可查詢健保雲端系統,清楚用藥及檢驗檢查資訊,維護就醫品質及安全,而看診完,點選「行動支付」,則可線上繳費,完善民眾就醫「零接觸」一條龍的服務。前進偏鄉、離島 舉辦16場在地分享活動健保署今年也為了讓民眾更方便使用虛擬健保卡,前進偏鄉、離島,共舉辦了16場「虛擬健保卡在地培力訓練」實體活動,同步線上串連了271個視訊點,總計參與人數近2,000人、申辦虛擬健保卡人數約900位、新聞露出超過百則,達到良好宣導效益。此外,讓當地民眾、醫事人員、意見領袖及社區照服人員等成為推廣虛擬健保卡的在地種子,期提升偏鄉民眾使用率,解決數位落差,展現健保署改善民眾就醫品質與可近性的決心。健保署針對使用者調查顯示:超過85%的民眾認同虛擬健保卡線上申請過程方便、授權機制放心,以及個資保護機制安全。另,超過8成的使用者同意虛擬健保卡應用於視訊診療、遠距醫療及居家醫療3大場域相當便利。有超過7成的醫事人員也認同虛擬卡讀卡時間較實體卡快,醫療服務更便利。在各界的期待下,展望未來,健保署將持續與醫療院所通力合作,為民眾打造更智慧、便捷、安全的就醫環境,實現全人照護與智慧醫療的目標。
新增衛教內容 健康存摺App再升級
「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功能再升級!健保署今宣布,於APP「檢驗檢查結果」專區,「檢驗報告及追蹤─血糖檢驗報告、血脂檢驗報告」以及「疾病追蹤─糖尿病追蹤、初期慢性腎臟病追蹤、BC型肝炎追蹤」的檢驗檢查項目,新增了衛教內容以及建置相關衛教網站連結,方便民眾於查看近期檢驗檢查結果時,可進一步瞭解這些數值的意涵,並獲得簡易衛教知識,提升自我及家人的健康照護。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署透過健康存摺將民眾的健康資訊還給民眾,幫助國人掌握自身健康情形,而這次新增加檢驗檢查項目的衛教內容還有衛教網站連結,是希望能進一步提升民眾健康識能,讓民眾獲取、理解、表達及使用衛教資訊,以方便就自己的健康情形做出正確的決定以及善用醫療資源。「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於今年5月改版,畫面呈現更簡潔且新增多人生物識別登入功能,讓民眾可快速取得相關的健保動態訊息,近期訊息包含:多元健保繳費方式、放寬口服B肝抗病毒處方醫師限制、新增收載新藥、回應媒體腸泌素議題…等。今年6月29日「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下載次數達2000萬次、登錄健康存摺民眾超過1000萬人,截至7月21日已有438萬台行動裝置(含手機、平板)更新APP。李伯璋提醒曾下載APP的民眾,趕快進行APP升級,也請提醒身邊的親友要進行APP升級,可以即時掌握您的健保權益,是取得即時健保訊息最佳的管道。「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是數位化政府的最佳自我健康管理工具,除了「健康存摺」外,還有「健保櫃檯」、「醫療查詢」、「虛擬健保卡」等多項服務。如果有相關問題,可電洽諮詢專線0800-030-598、手機請改撥02-4128-678詢問。
新北視訊看診普及待加強 陳啟能要求衛生局多推廣
新冠疫情大爆發,快篩陽視同確診政策通過後,確診者在家就能透過健保快易通APP上的虛擬健保卡視訊看診,並以行動支付繳費;對此,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陳啟能今(8)日表示,他發現相關方式在新北市仍不夠普及,為減少民眾群聚感染風險,並減輕醫院醫療量能壓力,呼籲衛生局應積極推廣,讓更多基層診所可以投入虛擬健保卡行列,提供市民更方便的醫療服務。陳啟能說,辦公室接獲許多民眾陳情,確診時接到新北聯合醫院遠端電話問診,但該院所並無加入中央虛擬健保卡的行列,事後便有院方人員一對一以電話通知,民眾須持健保卡至院所過卡,並繳納50元診察費,相當不便民也浪費人力物力,並可能造成二次群聚風險。陳啟能透過黨團向聯醫反映此問題後,目前相關院所已開始使用中央虛擬健保卡看診方式,並簡訊通知所有列案確診者可妥善運用此服務,除舒緩基層醫護繁重業務,也讓便民措施有效發揮。陳啟能指出,隨著疫情變化,許多服務也不斷滾動式檢討,目前現行視訊看診方式,是最能減少群聚,且便民的方式,但新北市仍有許多醫療院所沒有虛擬健保卡,對於民眾在後續補證及繳費便利性有很大影響。他希望衛生局可以鼓勵更多基層醫院採納新制度,讓確者診的醫療照護能更方便。陳啟能也說,新北市醫護人員在疫情高峰這段期間都非常辛苦,但市府在相關疫情作為上,仍可以看到能調整改進的地方,民進黨團也會持續給市府建議,希望市府能採納民意,讓新北可以更好,共同度過這波疫情。
求台人別自私!網友曝病患「視訊看診後搞消失」 批浪費藥物和名額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指揮中心日前開放診所「視訊看診」。不過就有網友在社群平台抱怨,有許多民眾恐慌向診所預約看診,看完後卻不拿藥也不付錢,白白浪費藥物和看診名額,呼籲民眾將醫療資源留給孩童和需要的民眾。Dcard一名網友今(18日)發文,表示現在有一堆民眾恐慌到預約完視訊看診後,看完卻不到診所拿藥和付錢,白白浪費已經磨好的藥物,也浪費視訊看診的名額,網友呼籲「拜託大家不要自私」!網友接著呼籲民眾將診所資源留給孩童,提醒年長者開立抗病毒藥物可以自行搜尋可領藥的藥局,不然就去大醫院開立,最後呼籲確診、居家隔離和自主防疫的民眾千萬不要到診所現場,「我們必須保護現場未有保護力的孩童」。台灣每日確診數持續成長,醫護人員忙翻天,而先前指揮中心開放「居家檢疫、居隔、自主防疫和65歲以上長者」共4類人,可透過視訊看診,經醫師認定後即「快篩陽性=確診」,讓民眾視訊診療需求水漲船高,也有醫師指出,視訊看診要花的時間比現場看要多,因為新患者需先在雲端上查病歷、確認是否具有居隔身分,若沒有健保卡,還只能用人工輸入資料,如果視訊品質不佳,在在都讓看診難度增加。對此,指揮中心針對居家照護個案,提供3大預約管道,包括健康益友APP、居家照護醫療團隊和健保快易通,醫師開立處處方箋後,可以請藥局送藥,或是由非居隔親友至醫院防疫門診代為看診,以此解決居家照護民眾無法親自領藥困擾;為加速看診流程,健保署簡化「虛擬健保卡」申請流程,民眾只需透過健保快易通APP,上傳身分證明文件和照片,經審核後就可以使用虛擬健保卡就醫。
民眾視訊診療需求大增 申請「虛擬健保卡」只需5步驟
虛擬健保卡申請流程(圖/健保署提供)使用虛擬健保卡視訊看診流程(圖/健保署提供)居家照護人數增,5月14日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者「快篩陽性視為確診」上路,近期民眾視訊診療需求水漲船高。健保署表示,即日起簡化民眾申請虛擬健保卡程序,只要民眾送出申請,會先提供「無照片虛擬健保卡」,待後續審核通過後再更新照片,以利民眾即時使用於視訊診療。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因應視訊診療服務擴大使用,健保署今年加速推動虛擬健保卡,民眾於視訊診療前,只要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上傳大頭照相片及身分證明文件經審核後,就能使用虛擬健保卡就醫,減少接觸的風險。由於現行申辦虛擬健保卡有審核期,健保署考量近期民眾使用需求增加,即日起簡化民眾申請虛擬健保卡程序,所有待審核案件都會先開通「無照片虛擬健保卡」供民眾使用,包含5月16日前已申請之案件在內(使用期間須配合身分證件以供辨認,作為視訊診療之用),待後續審核通過後,系統即會更新有照片的虛擬健保卡。若視訊診療未使用虛擬健保卡,需在完成視訊診療後,由家屬或代理人持實體健保卡至看診院所過卡、領藥及繳費。健保署表示,如民眾接受視訊診療時無法使用實體健保卡或虛擬健保卡就醫,醫療院所得以例外就醫方式處理,不影響民眾就醫權益。虛擬健保卡申請步驟:1:進入虛擬健保卡系統並完成身分驗證:下載並開啟「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 APP 」,點選「虛擬健保卡」後且完成身分驗證。2:點選「一般申請」:勾選同意隱私條款及服務證政策,點選「一般申請」。3:照片上傳:拍攝上傳身分證明文件及個人正面半身照照片。4:取得虛擬健保卡:填寫連絡電話及電子郵件信箱,並核對虛擬健保卡相片後,點選「送出虛擬健保卡申請」。5:使用虛擬健保卡看診:出示虛擬健保卡QR CODE 圖片,並提供醫事人員進行掃描讀取。
總統要求重症清零為何確診者仍院前猝死? 國民黨指關鍵在陳時中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天天破萬例,指揮中心專家學者預言確診人數還會再攀高峰,但另方面民眾卻強烈抱怨防疫「慢半拍」,導致人心惶惶,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今天也表示,蔡總統明明已經指示,重症要清零,但是為何還有這麼多確診者到院前就猝死的病例,關鍵就在於指揮官陳時中用太多繁瑣流程,讓確診者無法立即到院接受治療,從而病情快速惡化,國民黨也鄭重呼籲陳時中,請儘快簡化確診者到院的給藥流程,降低到院前猝死的不幸案例。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今天指出,總統蔡英文所說的「重症清零」,現在看來根本是夢,市民紛紛擔心染疫將轉成中重症,恐慌氛圍逐漸蔓延,許多家長自主讓幼兒停課,民眾四處詢問有無「清冠一號」想要自力救濟,無一不反映出,無能政府導致無辜百姓要自力救濟的悲歌。國民黨醫療委員會指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應該把民眾需求放在首位,並建議政府,應立即設法簡化快篩陽性者後續治療的SOP,更重要者是必須讓民眾清楚知道該怎麼做!包括,快篩陽性後,要怎麼通報?何時做PCR?怎麼做PCR?到哪裡取得抗病毒藥物?如果體質不宜服用這些藥物,還有哪些替代方案?此外,針對確診遲遲收不到疫調簡訊、「確診通知單」延遲送達,以及年長獨居長輩不會上網、不會用手機、不會使用資訊化的健保快易通APP、1922打不通等等已經發生的問題,民眾該怎麼辦?第三,中醫可以遠距視訊醫療衛,福部竟沒有配套建置虛擬健保卡,導致有確診民眾重複領取公費清冠一號,造成藥品不足等等問題,陳時中必須告訴民眾準備如何應對?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並表示,目前民眾擔憂「快篩陽性」會被關,特別是70%的無症狀者,陳時中必須立即思考怎如何讓國人願意篩檢、勇敢篩檢且無懼上報到中央系統,否則,陳時中若無法解決感染黑數的問題,臺灣醫療量能恐將受重創。國民黨醫療委員會說,陳時中用太多繁瑣的流程,導致確診者無法立即到院接受治療,從而病情快速惡化,是蔡英文總統下令「重症清零」,但卻仍有確診者到院前猝死的關鍵原因之一。國民黨因此強調,請陳時中儘快簡化確診者到院的給藥流程,讓病人及早獲得藥物治療,且WHO認定的輝瑞口服藥Paxlovi必須儘快購足,同時不要針對使用對象設限,讓每個人都可以在確診三天內服用,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轉重症或死亡的憾事再次發生。國民黨醫療委員會表示,「市民的小事都是官員的大事」!民眾的怒氣不是病毒,而是政府無法解決市民現實遇到的種種問題,建議陳時中應該下鄉看看基層民眾與醫療院所的情況,而不是躲在舒適的冷氣房裡播報數據,這種工作由媒體代勞即可,國民黨最近接到非常大量的民眾陳情,多數都是不知道該怎麼因應疫情,請陳時中告訴民眾該怎麼作?該如何處理後續問題?也請陳時中去除官僚文化,簡化民眾接受治療的流程。
「虛擬健保卡」推試辦計畫 出遠門突然掛病號也免驚
家住在台北的李小姐,在國慶日連假時全家到台南旅行遊玩,晚上身體突然出現惡心及腹瀉的症狀,趕緊到投宿飯店附近診所就醫,掛號時卻發現自己的健保卡並沒有隨身攜帶。原本以為需要先付押金或自費就醫,經過診所人員告知,該診所有參加健保署虛擬健保卡的試辦計畫,在診所人員的協助下,李小姐順利使用已註冊的虛擬健保卡完成就醫,不用擔心北返後還要回台南申請退還押金或自墊醫療費用核退。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表示,健保署110年度推動虛擬健保卡的試辦計畫,包含「遠距醫療」、「居家醫療」及「擴大視訊診療門診」三大場域。如果醫療院所已參與虛擬健保卡試辦計畫且完成上線,亦可受理虛擬健保卡臨櫃看診服務,民眾可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以「虛擬健保卡QR Code」進行掛號、看診及領藥等就醫流程。林組長提醒使用虛擬健保卡就醫時,請先查看已上線的院所名單,並以電話確認該院所可使用虛擬健保卡就醫。健保署指出,年長者及沒有手機的被保險人,可先將健保卡註冊後綁定家人的手機,再申請虛擬健保卡。若多人照顧長者亦可透過授權使用機制,授權給在異地的其他家屬或陪病者,協助就醫時出示虛擬健保卡;減少多名照顧者間傳遞健保卡的困擾,也能保留完整的使用紀錄,安全又便利。相關作業如有不清楚或有疑問,可撥打健保署諮詢專線︰0800-030-598,手機請改撥02-4128-678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