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寒體質
」冷氣團來襲全台急凍!3類人進補要注意 中醫師示警:補錯更傷身
強烈冷氣團來襲,天氣越晚越冷,不少民眾會吃羊肉爐、薑母鴨等鍋物暖身。不過,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黃千瑞表示,青少年吃補結果冒痘痘,青壯年吃補口乾舌燥,甚至咽痛失聲或者月經不來,銀髮族吃補失眠便秘或痔瘡出血等情形,皆是在提醒民眾補錯了更傷身,失去了進補養生的初衷。黃千瑞醫師說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因此,時節適逢萬物避寒,農作物秋收後到冬日收藏以利來年,在民間也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的俚語,就是提醒民眾透過食補來補充營養恢復體力,養精蓄銳為年後做準備,但現今已非傳統農業社會,需要依靠大量勞力,滿街的薑母鴨、羊肉爐、藥膳排骨,讓人隨時食指大動,卻又時常聽到民眾吃補後產生許多不適症狀。到底該如何正確進補?黃千瑞醫師表示,首先要了解自身體質與藥膳種類,中醫將藥膳分為溫補、平補、清補(涼補)三種,依素體體質區分:「虛寒則溫補,不虛則平補,燥熱則清補。」而可以先將民眾分為兩大類,一是「虛寒體質」,另一部分則為「燥熱體質」。醫師說明,虛寒體質常見症狀有:怕冷、手腳冰冷、畏寒、臉色蒼白、精神萎靡、大便稀溏、或白帶多清澈水狀;燥熱體質常見症狀有:怕熱、口乾舌燥、易嘴破、情緒煩躁、便祕、白帶多稠且黃綠色。黃千瑞醫師說,不論是體質偏寒或偏熱性,主要還是由身體表現而論,實際狀況還是需要由中醫師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而定。醫師進一步說明,中醫的「溫」補「涼」補,指的是食物的屬性,而非溫度,例如常見的羊肉、牛肉、桂圓就是偏溫性的食物,而螃蟹、瓜果就是偏涼性,但經過烹調煮食方法或加入辛香佐料、米酒等等,食物屬性也有可能因此而改變。黃千瑞提醒,如果處於身體不穩定的狀況,例如感冒、發燒、喉嚨痛、咳嗽有黃痰,或是三高患者、燥熱體質等,則需要避免進補或向醫師詢問並調整食材種類,以免造成身體不適。醫師強調,面對美食佳餚,一不小心吃多引發胃腸不適,腹脹、腹痛、腹重沉墜感,抑或是噁心,這時候可以按摩穴位和搭配茶飲來改善症狀。
極簡網紅「斷捨離冰箱」挨轟走火入魔!她曝生活轉變:越活越快樂
以極簡生活、自律等題材爆紅的YouTuber「NanaQ」,在頻道上擁有逾13萬粉絲訂閱,自稱不保養、不化妝、上廁所不用衛生紙,甚至只用清水洗澡,誇張行徑令人傻眼。近日她上傳一支影片,斗大標題寫著「我把冰箱丟掉了」,直呼生活過得更省錢、更健康,引起不小討論話題。NanaQ在影片中表示,前陣子去拜訪好友時,意外發現對方的冰箱被堆滿滿,但友人平常根本沒有開伙的習慣,「明明沒有在煮飯,冰箱卻可以長得跟阿嬤的冰箱一樣」,返家後她檢查了家中的冰箱,發現裡面冰著醬料、燕麥、雞蛋、冷凍蔬菜、冰塊等食材,內容物只佔了冰箱空間的10%,讓她不禁開始反思「我真的需要冰箱嗎?」於是決定清空冰箱、拔掉電源,嘗試體驗沒有冰箱的生活。NanaQ斷捨離冰箱後,直呼越活越快樂。(圖/擷取自YouTube/NanaQ)NanaQ分享,自從斷捨離冰箱後,她目前外食都以自助餐為主,除了菜色豐富營養較均衡外,食量較小的她自助夾菜也不怕浪費食物,再者以往有冰箱時她總是想吃什麼水果便直接採買,但現在會挑選一些能常溫保存的水果,「一次就可以吃完不用再冷藏」。她也坦言自己屬於虛寒體質,卻十分喜歡喝冰飲,沒有冰箱後反而減少喝冷飲的次數,可以藉此說服自己常溫也很好喝,趁機改掉這個壞習慣。NanaQ透露,以前吃泡麵習慣加額外加料,但如今家裡沒有冷藏蛋和蔬菜後,自己也因此減少很多吃泡麵的次數,也因為開伙次數減少一桶瓦斯可以用超久,加上不用供電給冰箱,又省了一筆電費開銷,生活變得更健康更省錢了。另外,NanaQ提及,如果心血來潮想下廚,她會買一天就可以煮完的份量,「不會為了湊特價而買多」,吃多少買多少不用怕浪費食材。儘管有網友認為此舉極簡到「走火入魔」,但她則回應喜歡改變後的生活「越活越快樂了!」
關鍵之秋1/疫情再創高峰!長新冠逼近50萬人 不調養恐落「病根」重創免疫力
近來確診人數屢屢攀升,甚至跨過單日5萬人次大關,顯見BA.5疫情仍持續發燒,面對病毒又一波的高峰,再加上人數眾多的長新冠症候群,醫師警告:「今年秋天非常關鍵!」調養不好恐怕會落下「病根」,肺、氣管等呼吸道系統可能會反覆出狀況,也會重創免疫力。邊境即將解封,但本土疫情似乎愈來愈嚴峻,10/5本土確診一口氣暴增5萬4874例,相較上周同期的4萬8,421人,多出13%,也創下新一波BA.5疫情的單日最高峰。新增確診者變多的同時,今年5~6月第一波本土疫情高峰後的長新冠症候群,現在正陸續出現諸多不適症狀。根據荷蘭研究,每8名確診成年人,就會有1人出現長新冠症狀,若以全台確診人數將近650萬人計算,預估長新冠族群高達50萬人。「其中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咳嗽,幾乎所有長新冠病人都為此所苦。」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師鄒曉玲說,這些患者大多感到胸悶、喘、聲音緊緊的,喉嚨裡感覺有痰,所以會引發咳嗽,卻又無法咳出痰。BA.5單日確診於10/5突破5萬人次,顯見疫情仍持續上升,許多民眾也搶打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加強防禦力。(圖/黃威彬攝)當長新冠患者每天不斷咳嗽時,卻正逢秋天來臨。周宗翰中醫師表示,秋主燥氣,這時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確診後傷害了呼吸道系統,再加上秋燥犯肺,所以咳嗽成了這個節氣最常出現的後遺症,也容易伴隨疲倦、喘、胸悶、咳嗽、喉嚨癢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呼吸道受損尚未完全復原。鄒曉玲說,秋燥引發的咳嗽屬於「乾咳」,不同於長新冠帶痰的「濕咳」,若是兩者交雜在一起,就看患者本身的體質,若是體質較為燥熱,乾咳的情形會比較明顯,虛寒體質者的濕咳就會比較嚴重。「尤其相較於前幾年,今年秋天特別涼爽,早晚溫差變化比較大,再加上秋天的燥氣,都讓人體的呼吸道變得更加敏感。」鄒曉玲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確診、或出現長新冠症狀,就需要特別調理身體,否則會影響未來的整體健康。鄒曉玲表示,如果呼吸道系統一直處在脆弱的狀態,或是反覆出現不適,等到進入冬天時,很容易又受到病毒攻擊,再次讓呼吸道系統陷入困境,萬一變成惡性循環,不只容易變成宿疾,免疫力也會一落千丈。「確診康復後,最重要的是讓身體好好休息,所以一定要睡眠充足,另外,腸胃是後天之本,所以要均衡飲食;不宜吃生冷食物、甜食,以免刺激支氣管、呼吸道;瓜果等較為寒性的食材,也要避免食用。」鄒曉玲說,直到長新冠症狀緩解之前,建議都要把握上述養生原則,才能好好保護呼吸道系統。
懶人福音!躺著不動就能消水腫的超有感「暖體按摩」還有日本網友瘋傳的「瘦腿神器」 想讓身材小一號必看!
相信很多女生都跟小編一樣,明明沒有吃很多但為什麼總是被說看起來很浮腫?其實不是因為我們太貪吃,而是身體內有太多濕氣,尤其是體質寒冷、血液循環不良的人更容易深受水腫困擾。就算刻意節食,浮腫的身形好像還是沒有任何變化>_<。(圖/IG@vivamoon)有鑑於此,由專業皮膚專科悠美集團成立的全新養膚SPA概念店—REVIVE SPA,特別全新推出以女性體內健康重點保養的暖心課程-「暖薑。甦活」,主要針對女性的子宮及全身暖體,透過專業深度手技,搭配溫灸儀及Elemis山茶花植萃精油提升暖宮護理,不但能減緩經期前後不適感、增加腹腔循環,還能改善體內濕氣、虛寒體質、手腳冰冷、水腫腰痠,只要子宮暖了,提供給身體的養分就會展開良好的循環,做完之後妳會發現浮腫現象都被改善了,腰圍、腿圍立馬小一號,難怪體驗過的人都說連緊緻效果也很有感喔。 REVIVE SPA「暖薑。甦活」Elemis山茶花系列90mins/4,500元、120mins/6,000元(圖/品牌提供)包含腿部、背部都會幫妳舒緩釋壓。(圖/品牌提供)重點的溫灸暖體步驟>揉按八膠穴點加強暖身、並加強婦科穴點,以溫灸儀來溫熱腹部,幫助暖體,開啟循環、幫助改善體內濕氣現象。(圖/品牌提供)同場加映!除了按摩療程要定期去報到之外,平常還可以利用這個"美腿神器"來助妳一臂之力!那就是DHC的「纖水元素」,裡頭是以黃香草木樨萃取粉末為主,並搭配貓鬚草、辣椒萃取粉末等成分加以調和而成,可用來促進下半身的水分代謝,舒緩不適,特別推薦給因為工作關係需要長時間久站或久坐,不管怎麼休息還是覺得雙腳緊繃的人。DHC纖水元素60粒/420元(圖/品牌提供、IG@_hello_tokyo_)加強下半身的水分代謝,才能擁有一雙勻稱纖細美腿。(圖/IG@vivamoon)另外還有這個針對台灣人飲食習慣特別調配的「輕盈元素」,有添加維他命B1、B2、B6來幫助提升代謝,讓妳在毫無壓力的狀態下能放心品嚐美食。(圖/品牌提供、IG@vivamoon)
「百病起於寒」手腳冰冷要當心 體溫降1度!免疫力瞬減3成
百病起於寒,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體溫下降1℃,免疫力就減少30%,中醫又是如何看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趙品諭指出,俗稱「冷底」的虛寒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體內暖流運行不順,對影響陽氣的事物特別敏感且不易調整,例如夏天開冷氣會不舒服、冬天穿再多還是手腳冰冷;或是吹到風就打噴嚏、吃冰冷食物就拉肚子等等。陽氣不足可顯現在身體各部位,像是胸悶、脹氣腹瀉、頻尿夜尿、關節肌肉僵硬痠痛、憂鬱不好動、女性生理期不順等等。不過,趙品諭說,「冷底」的嚴格定義是指罹重病、長年痼疾、手術多次、年老體衰等身體機能退化。如果只有冬天手腳冰冷,夏天和正常人一樣,算是亞健康狀態,不全然算是冷底。中醫調理「冷底」的方式,分為兩大方向,所謂「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例如,以辛熱的乾薑補脾,可溫中散寒;具強心成分的附子,用來補腎可回陽救逆,而肉桂性熱,亦具溫補腎陽之效。然上述中藥材藥性強,須由中醫師調配為宜。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如果不是真冷底,只是容易手腳冰冷,最常用的方法是喝「薑茶」來改善。趙品諭另提供一道簡易茶飲,以土肉桂葉為主角,和肉桂同樣具有驅寒溫陽之效,但容易取得,劑量較為溫和,可搭配魚腥草或金銀花,降低辛辣度。白天飲用適量為佳,不宜晚上喝,以免太刺激導致失眠。中醫也會以艾灸方式來溫熱穴位以增強陽氣,將艾絨放在肚臍附近的「氣海」及「關元」穴,每次灸20至30分鐘,2、3天灸一次,冷底的人可以每天灸。雖然坊間有販售艾灸相關產品,但不建議自行使用,因為有些人體質並不適合,甚至會過敏,應諮詢中醫師,由專業人員協助使用。趙品諭說,從西醫角度,提升陽氣就是拉高基礎代謝率,可多補充蛋白質,像羊肉是辛溫大補的食材;而外形像大腦的核桃,具溫肺補腎效果。料理時不妨使用辛香料,如肉桂、孜然、辣椒、八角、茴香、薑等酌量入菜,可產生熱度。在日常作息方面,現代人常熬夜,會造成陽氣過度耗散,尤其是冬天應早睡晚醒,白天等日出後再外出活動比較不會受涼。運動習慣仍要維持,天冷時最好在室內做,不要到戶外吹風運動。◎藥材:土肉桂葉、魚腥草或金銀花◎煮法:1人份取3、4片土肉桂葉,添加酌量(約0.5錢)魚腥草或金銀花,放入500cc的水煮汁,煎煮至水滾即可。
大錯特錯!暖暖包「越搓越不熱」 正確使用、放對位置效果驚人
跨年就快要到了!氣象專家紛紛提醒這次跨年夜將迎來難得一見的低溫,北台灣甚至有可能只剩下7度,有機會挑戰2004年跨年的7.6度,創下最新記錄。當天晚上出門一定要做好防寒準備,其中「暖暖包」更是重中之重!不過許多民眾都會拿起暖暖包在手中搓揉以便加溫,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方式,反而會影響加熱效果。(圖/百度)現在有各式各樣的暖暖包,黏貼式的方便溫暖身體各部位,可以貼在背部、腿部、腹部,根本不用搓揉,也能提供溫暖。不過,許多人還是根深柢固認為「磨擦生熱」,忍不住想用手搓一搓來替暖暖包加溫。據《探路客》報導,暖暖包的正確使用方式,是在拆開包裝之後讓它自然接觸空氣。沒錯,不管是哪一款暖暖包的原理都一樣,其實只要接觸空氣,根本不需要搓揉它,所以黏貼式暖暖包不需要搓揉一樣能發熱。報導指出,搓揉動作會使暖暖包的縫線處堵住、空氣無法順利進入,反而會影響加熱效果。所以,只要用手輕輕搖晃3至5秒,以免讓暖暖包裡面的鐵粉分佈不均勻。(圖/百度)至於黏貼式的暖暖包要貼在哪裡,才能更有效呢?報導建議可貼在腎俞穴、關元穴。腎俞穴在背上,位置是肚臍正後方,從正中間脊椎往左右各約兩指寬處,貼在這裡可以改善下肢虛冷、腰痛等症狀。關元穴則是在肚臍下方,約4手指頭寬度處,貼在這裡對於預防感帽、虛寒體質都有幫助。被稱為「暖暖包博士」的橋間昌昭提出了「小白兔貼法」,先將第一片暖暖包橫貼在薦骨上,再在這一片的上方貼兩片直的暖暖包,看起來像兔子的耳朵一樣;至於薦骨的位置,則是在臀部中間往脊椎摸到的骨頭,可以讓全身都暖起來喔!
退錯火虛累累4/當季7食物一吃就清熱 涼補別忘提升元氣
天氣熱爆了,幾乎天天飆出36度以上的高溫!台南市立醫院曾碩平中醫師提醒現代人生活習慣今非昔比,再加上室內冷氣整天「催落企」,若是一昧退火恐怕讓身體更虛,應該諮詢中醫師,依照個人體質清熱、再涼補,才能養足體內陽氣。莊雅惠中醫師說,所謂的「涼補」並非只吃涼潤食物,而是同時必須補元氣,同時依體質調整。例如一個容易中暑又便秘的人,白木耳紅棗湯中只能放一顆紅棗,但換成虛寒體質的人時,就要增加到3顆紅棗,來增加元氣。「退火也是一樣的道理,中醫認為暑氣就是病氣,退火就是除病氣,但也要因應體質同時補元氣,才不會反而更虛。」莊雅惠舉例,「前陣子有位老太太來求診,整個人看來病懨懨,原來是暑熱傷元氣,雖然上火、卻又氣虛,所以就一面退火、一面補氣,才終於恢復精神。」南瓜具有補中益氣的效果,可以助長體內陽氣,又不過於燥熱。(圖/報系資料照)至於平時飲食,莊雅惠中醫師建議多吃「清熱」食物,花椰菜可生津止渴、金針菇能補氣養血、菠菜助潤腸通便、南瓜補中益氣、蓮藕能安神,都是夏天建議多吃的當季食物,吃下之後就具有清熱功效。曾碩平則推薦偶爾喝一下綠豆湯、豆花,其中的綠豆、以及作為豆花凝固劑的食用石膏硫酸鈣都具有清熱作用,以上列舉7種清熱食物皆適用於大多數體質。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夏天盡量保持飲食清淡,若吃得太油、太鹹,易使身體燥熱。(圖/報系資料照)此外,熱得受不了,許多人也容易食欲不振,烹調食物時可多加入一些香菜、蔥,來提高食欲,另外,也不要吃得太過油膩、重口味,以免讓身體更加燥熱,而是要盡量清淡,例如多吃蒸蛋、燙青菜這類食物。國泰醫院張斯蘭營養師也提醒,老人家就算胃口再不好,也要多少吃一些蛋白質食物,例如盒裝豆腐就是不錯的選擇,或是多吃粥、喝湯來補充體力,以免營養不足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