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分彰銀
」 台新金 財政部 台新金控 保德信 蘇貞昌搶人大作戰2/小股東盼台新新光金控合併 憂若破局「新光股價將回到10元以下」
美國聯準會FED在9月19日宣布降息二碼,當天旗下有壽險公司的富邦、國泰、新光、台新等金控股價都漲,「相信這是新新併一個時機點,我支持台新金新光金合併,不想再等下去了。」一名新光金小股東告訴CTWANT記者,「市場議論,中信金現已停止收購計畫,以昨(23日)收盤價來看,若與台新合併成功股價14.05元;若破局,新光股價將回到10元以下。」新光金近來成了市場焦點,更牽動廣大小股東的心。從今年第一季繳出轉虧為盈的成績單開始,新光金股價從8元多谷底起漲,股價一路走高,到8月19日台新金及新光金兩家總經理拜會金管會,報告合併計畫後,新光金股價一舉突破11元,隨著收購價出爐,更衝高到13.55元,直到中秋節後,中信金退出搶親,新光金股價跌回12元以下,如今有小股東轉而寄望合併案。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1986年過世後,四個兒子吳東進、吳東賢、吳東亮、吳東昇各自努力家族事業或創業,長子吳東進承接新光人壽、新光銀行創辦新光金控;次子吳東賢掌管新光紡織;三子吳東亮創辦台新銀及台新金;四子吳東昇則承接新光合成纖維、大台北瓦斯等。二十多年前,新光金吳東進邀請台新金吳東亮於2002年首度談合併案,後無進展;2020年間一度重啟「新新併」也無下文,直到2023年6月,新光金以洪士琪(洪文棟之子)結盟吳東亮為主的「改革派大股東」與吳東進派展開經營權之爭,經過一場激烈的公開徵求委託書大戰,改革派取得多數席次,遂再開啟與台新金談合併契機。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在8月22日合意併購換約說明會中提到,此案歷經二年終於有了新進展。根據CTWANT調查,這段期間,兩家金控為了解財務與業務確實花費了一段時間,新光金控除了在2023年、2024年相繼執行新光人壽增資,實現對金管會的承諾。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右)於9月16日在記者會一開場,立即宣布「緩議」即是不同意中信金申請收購新光金一案。左為銀行局長莊琇媛。(圖/報系資料)這也是中信金收購新光金一案遭金管會否決的關鍵之一,對照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保險局長王麗惠在審核說明中就提及,「中信金對新光金控壽險子公司新光人壽財務狀況掌握不足,也未提出增資承諾書具體內容,補件時也沒有再提供相關資料……」可見在併購新光金控這一部分,主管機關非常看重新光人壽的營運與對保戶的保障。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曾公開說,「台新金合意併購新光金就是已端出牛排,看得到也吃得到」,那麼,小股東們到底看到新光金被併購之後,會產出哪些效益呢?主要即是台新新光合併兩家各子公司的互補性高,且文化相近,展現綜效提升EPS及股價,指日可待。台新金面對中信金遞件申請非合意公開收購新光金時對外強調「雙方早已從2022年開始就合併交易進行商談」,並提出三主軸「提高資產規模、均衡業務發展、提升獲利動能。」林維俊說,雙方業務上互補性高,帶動更均衡的業務佈局,未來綜效明顯,增強及多元化分銷管道,資本市場籌資能力提升。「合併之後,在資產上,躍升為第四大金控,總資產規模將超過八兆。」排名則是在富邦、國泰與中信金控之後。進一步來看「銀行、壽險、證券」這三根引擎業務支柱,合併前稅後淨利,台新業務以銀行占比76%、新光業務以壽險占比73%為較大的比重,合併後稅後淨利,則是「人壽51%、銀行38%、證券11%」,台新與新光業務高度互補,合併後將建立均衡的盈利組合,點燃三大業務引擎。除了在「提高存款、放款及支付的日常金融需求市場滲透率,成為客戶主要往來銀行」,通過新光人壽14,000多個業務員團隊,以及與台新銀行銀保渠道,均衡通路及增強擴大總保費和新契約保費的市佔;合併後能提供客戶更豐富的保險產品,可增加有效行銷基金、信用卡、貸款等多 面向業務的機會。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業務營收各自以銀行、壽險為主要引擎,合併後的綜效能夠互補,而近期新光銀行成立工會將與資方協商「員工安置計畫」。(圖/新光銀行提供)市值將在台股及金融股中達到跳躍式提升,合併後的市值達到4450億元,成爲市值排名第4的上市民營金控公司,並晉升台股前20大,在全行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5。並保障新光金控及其子公司之員工的三年工作權;雙方業務互補,善用雙方團隊之長處。合併後對經濟規模、經營效率及競爭能力之影響,成為臺灣第四大金控;銀保證三大引擎規模名列市場前段班,金控獲利來源更均衡,規模擴大將提高營運效率,且未來實現綜效後,獲利能力也將提升,有助於提升臺灣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攜手台商拓展全球業務、助力臺灣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林維俊也強調,台新金帳上尚有處分彰銀未使用資金,新光金亦剛完成138億現金增資及新光人壽20億無擔保次順位金融債,可充實未來子公司發展所需資本,且擬制合併後資本比率皆在法定標準以上,財務狀況健全。
台新金H1獲利45億元 彰銀持股10.41%六年內處分掉
台新金(2887)今天(23日)舉行第二季法說會,上半年自結稅後淨利44.77億元,每股盈餘EPS為0.32元,每股淨值12.74元。對於外界矚目的彰銀經營權爭議所生之訴訟案,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表示,在最高法院法官及調解委員協調下獲得圓滿結果,台新金已於8月10日向法院撤回對財政部提出的訴訟,當天並以盤後交易方式釋出104.88萬張彰銀股票,持股彰銀總額降至已發行股份10.41%。林維俊強調,台新持續履行對金管會承諾,於6年內處分所有彰銀持股,截至目前為止已陸續透過發行可交換債、可交換特別股、鉅額交易等方式處分彰銀持股。林維俊並進一步說明,台新金今年上半年公告獲利44.77億元,一方面受第二季全球經濟情勢進一步惡化影響,通膨壓力加劇、先進經濟體貨幣緊縮、區域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溫等諸多干擾,造成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另一方面,去年併購保德信人壽後續衍生評價變動,以及啟動彰銀處分也產生相關會計處理變動影響,若排除併購案及處分彰銀等影響,稅後淨利的年減幅度縮小至3成內,與主要同業一致。在子公司台新銀行存、放款表現方面,企業放款穩健成長,今年第二季全行總放款餘額年成長達5.4%,外幣放款年成長10%,臺幣放款年成長為4.3%,總存款餘額年成長亦達7.3%。信用卡簽帳金額及毛手續費收入年成長分別達7.6%、6.2%,有效卡數也持續成長已逾411萬張,特店家數逾16萬家持續成長並穩居市場前段班。子公司台新人壽上半年稅後淨利達14.77億元,因持續推出新產品,加上銀行保險通路銷售動能支持,上半年初年度保費FYP收入100.57億元,而上半年總保費收入達168.18億元。子公司台新證券上半年稅後淨利2.28億元,受國內外證券交易市場不穩、台股交易量下滑影響,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小幅減少。
台新新光金1/股東逆襲吳東進「暫無意見」 吳東亮表態「努力積極看待合併案」
新光金(2888)日前向台新金(2887)拋出「金金併」議題,讓這樁20年來浮上檯面三回合的合併大案,再度成為金融圈焦點。「吳東進、吳東亮兩兄弟,雖然王不見王,吳東進那一邊傳出『目前無意見』的態度,似乎未阻擋研議合併案,台新金內部也有一股『樂見其成』的氛圍。」熟悉吳家友人觀察分析說。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6月17日股東會上表示,由於台新金為了處分彰銀股份發行己種特別股3億股正處於緘默期,無法進一步細說,但他仍就股東詢問公開表態,「會以積極正面、好的態度看這件事,審慎評估才能往前走,我們會努力」,這也是他對此案的首度回應。2002年時任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左)、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右),就曾聯袂召開記者會,宣布兩家金控公司將合併之案。(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調查,儘管新光金拋出合併之招親案,並不只限台新金,還包括其他民營金控,且市場也點名永豐金(2890)、玉山金(2884)、元大金(2885)等,但金融界私下多議論「感覺新光比較偏愛台新,都是吳家,先等等再說」。新光集團起自1945年吳火獅、洪萬傳、林登山共同創立「新光商行」,2002年吳火獅長子吳東進,接掌集團主要金融事業的新光銀行、新光人壽,成立新光金控;三子吳東亮則從創辦的台新銀行起家,後與四子吳東昇打理的台証證合併,成立台新金控。回顧這20年來,新光金、台新金其實三度傳出要談合併,但最後都功敗垂成。先是在2002年,時任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與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宣布將合併成「台灣新光金控」,後因新光人壽須增提196億元準備金,合併案破局。接著2016年,新光金投資宏達電、巴西公債失利、股價低迷,洪家、林家股東不滿,新光大家長、吳火獅遺孀吳桂蘭建議由吳東亮接掌新光金,化解兩家族歧見。只是該案隨著吳桂蘭過世,並無進展。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夫人吳桂蘭(中),生前力促新光金、台新金兩家金控合併,該案在她過世後即未有進展。(圖/報系資料照)兩年後的2018年,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力促「金金併」,市場再掀第三波金融改革風,金管會不但修改《金控投資管理辦法》正式開放金金併,還點名力推新光金和台新金合併,兩家金控內部遂展開評估,後因吳家兩兄弟無共識,以及顧立雄離開金管會,這樁「金金併」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然新光金卻陷入一連串新風波,2017年起新光金控副董李紀珠及吳東進長女、新光人壽副總吳欣盈的「兩個女人戰爭」,其公司治理屢遭立委關注,吳東進為化解風波,在2020年6月辭任新光金董事長,仍為新光人壽董事長。屋漏偏逢連夜雨,同年9月,金管會金檢新光人壽海外投資等多項缺失,且違反公司治理設立有如「太上皇」的投資決策單位「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主導投資等五大缺失,重罰2,760萬元,新壽董事長吳東進則被停職到本屆任期結束,也就是在明年6月新壽董事改選時。吳東進停職期間,新光金兩名董事積極力推「新光金、台新金」等金控合併案。這兩名董事,一位是新光集團創辦家族洪家第三代洪士琪,另一名吳東進堂兄弟吳東明,他們其實在去年董事會上即提出未過,今年3、4月再度闖關未竟。5月20日,洪士琪及吳東明三度提案,雖有兩名獨立董事反對,理由是未經審計委員會通過,但在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過關,包含吳東進派的董事與另一創辦家族董事林伯翰,遂正式通過成立專案小組評估合併之可行性。而6月2日,台新金董事會則是決議啟動與新光金合併之可行性評估,成立合併研究委員會下設立合併研究小組,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與吳東亮之子、台新銀兼台新證董事吳昕豪都是小組成員,吳東亮本人更是在17日股東會中,回應股東關切金金併表態說「會努力、積極審慎評估」。
台新金認列彰銀投資虧損 Q1獲利21億元年減逾五成
台新金控(2887)今天(4日)舉行2022年第一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總經理林維俊表示,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及俄烏戰爭造成全球市場受到衝擊,台新金控旗下銀行、人壽、證券等各子公司營運表現仍穩健,第一季稅後淨利21億元,每股盈餘EPS為0.15元,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4.33%,每股淨值為13.89元。至於各界關注的彰銀持股處分,林維俊重申台新已承諾金管會在6年內處分所有彰銀持股,會以避免影響彰銀股價的方式,陸續透過發行交換債、發行交換特別股及集中市場出售等方式進行處分彰銀持股。目前台新已於111年4月1日發行50億元本公司國內第一次無擔保交換公司債,相當於交換股數2.46億股。此外,對於發行己種交換特別股也在規劃中。今天線上法說會由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財務長賴昭吟、投資長簡展穎、台新銀行總經理尚瑞強、法人金融事業總處執行長林淑真,以及台新人壽總經理邢益華等六人共同主持,會中公布今(2022)年第一季營運成果。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表示,今年第一季因為認列彰化銀行之投資收益在會計處理的異動,以及取得保德信人壽交易合約中之或有價金評價受殖利率上升影響,以致第一季稅後淨利年成長減少52.1%。在資本結構與授信資產品質方面,台新金控與台新銀行第一季之資本適足率分別為118.9%及14.5%,資本結構持續穩健;台新銀行逾放比及覆蓋率分別為0.13%及989%,授信資產品質維持良好。在子公司台新銀行的存、放款業務表現方面,受惠企業放款穩健成長,全行總放款餘額年成長達8.1%,外幣放款年成長15.5%,臺幣放款有6.4%的年成長,總存款餘額亦有6.7%成長。而在信用卡相關業務方面,簽帳金額及毛手續費收入年成長分別達5.2%、4.1%,有效卡數也持續成長已逾410萬張,而特店家數逾16萬家持續穩居市場前列。台新人壽的業務表現方面,在新產品推出及銀行保險通路強勁銷售動能加持下,第一季初年度保費(FYP)收入為新臺幣62.56億元,為去年同期24倍,第一季總保費收入為新臺幣99.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5倍,台新人壽第一季稅後淨利為13.23億元。台新證券業務表現方面,由於受到國內外證券交易市場不穩及臺灣證券交易量下滑的影響,致台新證券的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小幅減少,台新證券第一季稅後淨利達2.1億。林維俊表示,今年台新成立滿三十周年,台新金控宣示將以「認真、永續」的精神,致力倡議與推動個人「綠色生活」行動,並與眾多產業夥伴合作,從企業自身做起。除號召員工與客戶從日常食衣住行轉變,持續積極落實企業永續以及ESG各面向的推動,更攜手各界夥伴共同推動永續,發揮金融業者引領產業發展的重要角色,以符合各利害關係人對台新的永續期待。
台新金親曝「彰銀調解」5立場 期與財政部「公平合理價格」處分持股
對於外傳台新金(2887)與財政部彰銀案調整程序內容,台新金控發出5點嚴正聲明加以否認外,並強調正透過最高法院息訟的提議與努力,且基於對股東的責任,出售彰銀股票資產之價格計算必須有合理之論理基礎,並期與財政部以公平合理之價格處分彰銀持股。台新金控表示,台新金與財政部間之彰銀爭訟案件迄今已7年,此期間台新金控雖獲得各審級法院一致確認:台新金控與財政部間之契約關係存在,然為表達解決訟爭之最大誠意並回應最高法院息訟止議之提議與努力,台新金控爰接受與財政部進行調解。故此調解程序乃係最高法院給予雙方終局解決紛爭之機會,與台新金控之前向金管會承諾於6年內處分彰銀持股,係屬迥不相同之事,絕非財政部所聲稱其參與調解係為協助台新金控處分彰銀持股云云,台新金控亦從未表示如財政部新聞稿所載:出售彰銀股份係「財政部之義務」。報載相關混淆視聽之言行,實已辜負最高法院法官及調解委員對終局解決紛爭之用心及苦心。其次,台新金控日前已積極規劃處分彰銀持股之不同工具,包括可交換特別股、可交換公司債及現股處分等,截至2022年1月27日,業已處分200,000,000股,一切均按規劃執行對金管會之承諾,迄今尚未得到財政部之協助。再者,2020年8月承蒙行政院蘇院長對外宣示「讓台新不吃虧退場」,台新金控對於蘇院長之裁示謹致謝忱。惟台新金控為一上市公司,基於對股東的責任,出售彰銀股票資產之價格計算必須有合理之論理基礎,並期與財政部以公平合理之價格處分彰銀持股。台新金控也強調,一向本諸最大誠意解決彰銀爭端,並勠力提出合理可行之方案。雙方當事人本其立場於調解庭中之任何想法,均可透過調解平台互相交流,但相關參與主體均應善盡保密義務,雙方始有進一步之協商空間,亦可避免有影響股市交易之虞。台新金並呼籲參加調解之各方本諸誠信進行調解,切勿將調解過程及內容對外揭露,以免妨礙後續調解之進行,甚至對股市產生不當影響。尤請外界停止臆測,勿遭不正確或不完整之訊息誤導,是所至盼。
金融股衝一波3/升息首年銀行金控有利多 「存股+波段」這樣做
「2022年是升息首年,要選擇高殖利率超過4~5%標的,高配息才能抗通膨。」永豐金控經濟學家黃蔭基日前在2022年投資展望會中一席話,贏得不少金融股存股族的心。「這對過去一年來表現未如壽險業優異的銀行,會是個利多消息。」專研金融股數十年的股市小黑表示。股市小黑跟CTWANT記者說,「觀察黃蔭基的談話,他以永豐金控(2890)股價為例,今年永豐金控配股利0.7元,以5%殖利率估算,14元以下都是買點,而如果以今年永豐金控獲利年成長三成,假設股利配發可以到達0.9元,估算18元以下都是買點,因此這是個可參考的買入區段。」永豐金控經濟學家黃蔭基喊出2022年是升息首年,認為要選擇高殖利率股才能抗通膨。網友則估算永豐金若明年配息達0.88元的話,殖利率約可達5.81%。(圖/張文玠攝、報系資料照)金融存股族如何進行波段操作?「我定義的存股族,是要自己會設定一個區間價位才可以買入。」股市小黑以自己存股台新金(2887)為例,若以台新配發1元股利計算,18~20元都是合理價,只要明年宣布再配發1元股利,不含還原都有約5.5%殖利率,股價會往20元站穩。若配0.9或0.8元,股價自然要往下修正。此外,「我買進華南金(2880)的成本18元,會控制成本不要超過18.5元,這樣永遠爽爽領股利,至於玉山金(2884)則是『存股兼著波段』,一年內只要股價26元以下會買進,28元以上賣出。」再如金融存股族的心頭好「兆豐金」(2886),「這是我拿來做波段價差的標的,也有其他存股理財達人在極低點買入兆豐金,做為退休金標的,存股底部布局深,是不會隨意輕易出脫的。」44檔金融股股價幾乎都飛漲起來,幅度超過10%~86%之間就達31家,可領配息或享價差獲利,讓許多金融存股族笑呵呵。(圖/張文玠攝)由於每年獲利不一樣,配息也不同,以2020年來說,有的金融股獲利不如預期,因此配息會比往年略低一點,股市小黑提醒,「推算明年領取2021年股利時,不能只參考去年配發的股利,而是要以過去5年或10年平均配發股利去計算,才會接近今年最後宣布結果。」「今年金控壽險大賺,儘管明年公布的配息應該會比今年更優,但也要注意景氣循環、升息等對銀行獲利帶來的影響;壽險業仍多聚焦在投資型保單等的挹注保險費收入,但也要留意金管會的配息規定帶來的可能影響。」股市小黑提醒。金管會保險局近年來陸續發布多個函令,要求壽險業者須多提列特別盈餘公積,此一措施恐影響股利配發。知名理財達人溫國信表示,「存股族可以先稍安勿躁,不用過於擔憂,因為『金融商品的資本利得、不動產租金收入、股利收入』三項獲利,並未含在配發股利的限制中。」
台新金委屈搶救彰銀「不被承認」 財政部僅說「由最高法院調解」
財政部今天(26日)傍晚就台新金控(2887)投資彰銀股權三點聲明,再提四點回應,強調並未干涉台新金處分彰銀股權併購保德信人壽案,且其仍有投資利益,並無虧損,並且符合行政院長蘇貞昌所稱「不吃虧退場」之善意處理原則。台新金今天上午三點聲明中強調,16年前在彰銀最艱困時刻,台新金配合政府政策丶出錢出力處理彰銀問題,搶救彰銀的貢獻,是「財政部一直不願承認的事實」,並完全忽視台新金籌措投入365億元的成本,否認台新金所受委屈及損失,建議財政部儘速協商,好讓事情圓滿解決。財政部對此,除了提出台新金控取得彰銀股權迄今,獲配現金股利109.69億元、股票股利9.4億股(7月22日彰銀收盤價16.65元計算,價值約156.51億元),共獲益266.2億元,回應說「台新金並無投資虧損」。並就今年6月10日處分彰銀2億股,成交均價15.58元,低於當日彰銀最低價16.65元及收盤價16.70元,係其自行洽特定人以低於市價之約定交易條件所減少釋股利益,要求政府補償,財政部也強調「實屬無理」。財政部今天並再提出四點說明,除了澄清台新金所稱的投資損失,應屬於「買方使用之財務槓桿程度而異,非屬交易成本」,對於併購保德信人壽給予誠摯祝福,還強調基於台新金已就彰化銀案提出訴訟,雙方既已同意由最高法院調解,希望就此止訟平息紛爭。以下為財政部今天傍晚所發布的四點說明:一、台新金控於110年間基於經營決策考量,併購保德信國際人壽,並承諾全數處分彰銀股權等,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案,該項投資為台新金控依其營運發展需要所為之投資評估決策,其投資成本效益及利弊得失,自宜自行承擔,尚與財政部無涉。二、就台新金控所稱投資彰銀股權之損益須計入當初籌措資金所需之成本乙節,財政部表示,依會計原則,長期投資之取得成本包括成交價格及交易成本,不包含融資買入之利息。交易成本包括支付顧問或代理人之手續費與佣金,以及規費、稅捐等。而融資買入之利息(舉債之融資成本)屬財務成本,因買方使用之財務槓桿程度而異,非屬交易成本,於財務報表表達時,係歸屬期間費用,不應作為投資彰銀股權之取得成本,此點應特予澄清。三、財政部強調,就台新金控投資彰銀有無虧損情事,業於110年7月23日新聞稿明確說明台新金控仍有投資利益,並無虧損問題,與蘇院長揭示的「不吃虧退場」之善意處理原則相符。四、財政部表示,財政部對於台新金控基於經營決策考量,併購保德信人壽,給予誠摯之祝福,對於與台新金控間之訴訟,雙方業同意由最高法院進行調解,希望達成止爭息訟目的。
彰銀案後續盪漾 台新金再發三項聲明 盼儘速協商
彰銀案後續持續盪漾,針對上周五(23日)財政部否認台新金控(2887)於彰銀案所受之委屈及損失,台新金控今(26)日再發聲明,除表示遺憾外,還提出三項歧見,建議雙方儘速進行協商,好讓事情圓滿解決,共創雙贏。台新金指出,第一項,財政部一直不願承認的事實是,16年前台新金控是在彰銀最艱困之時刻,配合政府政策丶出錢出力處理彰銀問題。台新金控搶救彰銀的貢獻,迄今未被主辦方的財政部正視與肯定,此一源頭性的歧見,期能早日釐清。其次,台新金控就彰銀案之損失數據,均根據商業常規與市場法則客觀評估。財政部就台新金控喪失彰銀經營權之損失認知,完全忽視台新金控為投入365億元,所需籌措該筆金額之成本(包括發行普通股、特別股及債券所需支應之成本)。財政部對於正常交易應計入的綜合成本的忽視,不但違反商業常規,而且偏離市場法則。台新金控提議與財政部共同委請具有公信力之第三方協助釐清此等歧異,以期共尋解決之道。最後,基於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於去年8月對外表示:「讓台新不吃虧退場」的善意,台新金控已履行對金管會之承諾,開始處分彰銀持股即不再行使股利受配權以外之股東權利。希望財政部尊重院長的指示並予以善意回應,以創造息爭止議、雙方共贏的結果。
台新金投資彰銀「要政府賠償損失」 財政部怒:無理
台新金控今日舉行股東會總經理林維俊表示投資彰銀股權期間之委屈及損失,政府應予補償。財政部怒斥「無理」財政部表示,台新金所言與事實嚴重不合,並且3點澄清:一、台新金控為取得金管會同意併購保德信國際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業發布重大訊息承諾自開始處分彰銀股份起6年內,完成所持全數股份之處分,此係其基於營運發展及財務能力之決策,財政部予以尊重。二、台新金控取得彰銀股權迄今,業獲配現金股利109.69億元、股票股利9.4億股,依昨日彰銀收盤價16.65元計之,價值約156.51億元,共獲益266.2億元,並無投資虧損情事。三、台新金控6月10日處分彰銀2億股,案關成交均價為15.58元,低於當日彰銀最低價16.65元及收盤價16.70元,是其自行洽特定人以低於市價之約定交易條件所減少釋股利益,要求政府補償實屬無理。財政部表示,台新金是具金融專業事業,對於營運策略及財務規劃的投資決策,應秉其專業審慎評估;至其所稱委屈損失等,亦有公開資料可稽,並非事實。財政部本公股股權管理職責,全力守護全民資產,亦積極督導公股事業落實法遵,維護金融秩序穩定。對於台新金控屢以不實資訊訴諸媒體,就其投資經營決策及交易條件等自行計算損失,要求政府提出補償等,與事實嚴重不符,特予澄清。
金融併購懸案2/台新金就等這最後一哩路 保德信人壽順利入袋
台新金以55億元併購美國保德信人壽一案,是否能在今年成功達陣,現在已從送件金管會申請審查准駁,走到補件續審,而最重要的關鍵,即台新金能充分提出經營資金來源、財務健全的足夠證明,取得金管會認可的這最後一哩路。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在去年8月即在線上法說會中,說明併購保德信人壽案,初期會以借款及帳面現金做為購買資金,中長期會處分部分資產,像是出售部分的彰化銀行持股的股權,就財報來說,是讓這一部分資產換到另一塊資產的欄目,是不會造成雙重槓桿比率上升。台新金以55億元併購美國保德信人壽,至2019/12月底的股價淨值比為0.61倍,雙方簽約同意加上10年公債利率調升的影響變化,購買價格加價上限30億元以內,也就說,台新金併購保德信人壽案的總金額會落在55億元至85億元間。台新金2020年12月向金管會遞件申請准許併購保德信人壽一案,2021年1月金管會則已發函台新金要求補正,尚待台新金補件中,「資金來源規畫、財務健全都是重點,何時准駁沒有設定期限」銀行局長莊琇媛、保險局長施瓊華於2月18日金管會記者會中説明。同時,台新金還須補强説明營運計畫書內的風險管理策略及人才配置規畫進行補強,主要是涉及台新金併購保德信人壽後的整體營運計畫轉型,連動到整體營運的風險控管及資金投資面。依照過往股東適格性五大原則審查,金管會要求補正項目中,包括保戶與員工的權益,經營的專業、財務能力,以及資金來源的適法性。銀行局長莊琇媛表示,對於台新金轉投資保德信的資金來源,不能影響到財務健全性部分,銀行局認為台新金所提的申請案中的資金規畫方面,還需提供更周詳的說明。保險局長施瓊華則表示,考量台新金併保德信人壽後,需接軌IFRS 17及ICS時程,因此主要審查台新金的財務能力,必須提出具體明確規劃增資時程,以及增資時的足夠資金來源。由於台新金計劃透過處分彰銀持股籌資,更須多了解台新金處理資產、符合保德信人壽需求等的具體時間表。
纏鬥15年露曙光!台新金處分彰銀持股 財政部積極協助退場
纏訟15年的台新彰銀案,目前露出曙光,傳聞台新金董座吳東亮希望能在年底前完成收購保德信人壽,決定處分彰銀持股,在財政部的協調下,疑由神祕地王寶佳和公股機構接手約13%持股,預計台新金可藉此回收至少219億元,剩餘的彰銀持股,將會持續處分到完全退出為止。根據《鏡週刊》報導指出,自台新金董座吳東亮鬆口決定處分彰銀持股後,財政部就積極協助處理,在財政部的協調下,台新的彰銀持股將由神祕地王寶佳買入5%,公股機構接手8%,預計以每股不超過18元的價格處理掉第一階段的13%股票。後續台新金會持續處分不到10%的彰化銀行持股,未來將會全面退出彰化銀行。據悉,會讓吳東亮有此想法,主要是9月初吳東亮曾主動拜會行政院長蘇貞昌,一方面希望在年底前完成保德信人壽的收購,二方面希望解決纏訟15年的台新彰銀案,有消息人士透漏,蘇貞昌當場指示「一是彰銀是國家資產,絕不放棄彰銀經營權;二是不會讓台新金吃虧。」這才讓吳東亮想要釋出彰銀持股。接手的單位部分,財政部考量泛公股機構承接能力與意願後,目前屬意中華郵政、第一銀、台灣菸酒公司、兆豐銀、合庫銀、華南銀等單位。而財政部也說服寶佳機構的林陳海父子,為此,林陳海父子也開出兩個交易條件,第一是寶佳只願意承接4.99%,第二是參考彰銀淨值16.23元,每股收購價不得超過18元。目前就等帶吳東亮、金管會、財政部同意,這場糾纏15年的經營權案就可落幕。
期望財政部勿再上訴!談彰銀和解案 台新金林維俊:合理的,都會積極協商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表示,今天許多關於彰銀案判決的報導「純屬臆測,非官方立場」,並對於財政部釋出可坐下來討論和解案,表達「台新金的態度是積極的」,但前提是呼籲財政部不要上訴,並能「提出合理的和解內容」。林維俊下午主持台新金控2020年第二季線上法說會時,就各界關注的彰化銀行判決案後續,加以說明。至於記者詢問和解方案內容想法,林維俊並未再進一步說明細節,僅用「合理的和解案,都願積極協商」的態度表達台新金目前的想法。林維俊表示,從105/4/27、106/5/17、108/5/23到今年2020/8/21的四次判決,都是支持台新金提出「確認契約是有效」的見解。除了希望財政部不要上訴,再拖下去是三輸局面,並提出會小部分處分彰銀股權做為購買保德信人壽的資金。林維俊還說,請財政部官員去看監察院公開的前行政院副院長、前財政部當初制訂這個國際公開標案的定義,台新金當初是配合政府政策提出的國際公開標而加入,如果現在政策改變要台新金退出,只要財政部提出「合理的和解方案」,台新金會「積極的」與財政部協商。林維俊也強調,目前台新金的財務是很強健的,從財務資料看到會與其他同業有所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彰銀」這一塊,一旦積極處理,台新金財務指標就會是「最強健的」。對於彰銀案更一審判決,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則再度表達感謝法院還台新公道,更希望能早日與財政部共同找出解決方案,以徹底息訟止爭,為彰銀、財政部及台新共創三贏。
蘇揆嘸甲意1/保德信人壽出售看中台新金 卻卡在彰化銀和這一關
美商保德信金融集團決定退出亞洲市場,今年2月更宣告出售台灣保德信人壽,引來多組買家提親,原定今年6月底公布買家,卻突然沒了下文,連呼聲最高的買家第一金控也一度因立委質疑而暫停投標作業,發展有如八點檔宮鬥戲,暗潮洶湧撲朔迷離。在台耕耘30年的台灣保德信人壽(台灣保德信),今年第一季資產總值1,804億元。由於母公司美商保德信金融集團決定退出亞洲市場,吸引多家金控、銀行、壽險公司等的青睞,而實際入標單的則有第一金控、台新金控與聯邦銀行。在這場萬眾矚目的「搶親大戲」中,市場消息,呼聲最高的買家是第一金控,7月初雖與保德信的雙方會談,一度「暫停」已經箭在弦上的標案作業,數天後又重啟出售作業。這也讓外界充滿好奇,究竟台灣保德信要嫁給誰?第一金是台灣保德信「搶親大戲」中,呼聲最高的買家。(圖/報系資料照)有立委對於「公股第一金要花近百億元購買保德信人壽」一案,表示「不知情」,有的還說「若非正好碰到臨時會,鐵定會好好來質詢這個案子」,更讓此案更受注目。另外兩個買家像是聯邦銀行團隊,持續努力爭取保德信人壽青睞。台新金部分,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莊琇媛就曾公開指引兩條路「處分彰銀、現金增資」,還說「相對其他金控來說,資本結構稍嫌弱一點」。本刊調查,台灣保德信私下屬意的郎君是台新金控,不過,這場婚配卻遲遲未送交主管機關金管會。外傳檯面上的原因,攸關台新金與財政部公股彰化銀行糾纏十六年的經營權之爭,事實上,背後還牽扯到行政院長蘇貞昌「嘸甲意」台新金。台灣保德信人壽隸屬於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台灣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及投信基金。2000年11月升格為國內第一家外商壽險子公司,內勤員工共364人,外勤業務員等約700人,總計約1000人。不動產包含台北市南京東路總部大樓等,保險商品以保障型保單(終身型壽險)為主,保戶平均保額30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