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
」 故宮 蘭千山館 國寶 吳密察 陳學聖無價國寶褚遂良《黃絹本蘭亭》懷素《小草千字文》 五年內續留故宮
陳學聖表示,已故企業家林柏壽收藏的「黃絹本蘭亭」等國寶(上圖),原本遭故宮前院長吳密察拒絕再寄存(下圖),但經抗議後,故宮終宣布決定與林家續約寄存,但該批國寶仍須透過文資指定,才能永留國內(圖/侯世駿攝、讀者提供、翻攝自台視新聞畫面)在藍委吳怡玎、萬美玲、林奕華等人鍥而不舍下,引發國人關注的板橋林家寄存故宮博物院的國寶,包括價值連城的褚遂良《黃絹本蘭亭》、懷素《小草千字文》等重要國寶,終有機會在五年內續存故宮,國人將不需出國到其它國際大博物館,即可目睹聞名世界的千年前唐代書法真跡。國民黨智庫召集人陳學聖說明,經過智庫及藍委力爭,國立故宮博物院在今年五月底,已經通過審查會議、建議續存板橋林家蘭千山館寄存的一批重要文物,7月中林家所有人也提出續存要求。故宮今日回覆長期關注此事的吳怡玎,說明已完成寄存合約初稿,待定稿後,將儘速辦理簽署。陳學聖指出,若一切順利,按過去五年一續約慣例,未來五年內,這批蘭千國寶仍可繼續安然保存在故宮內,國人不用出國、就能在故宮近距離看到屬於全世界的國之重寶。不過,陳學聖也說明,若要讓蘭千文物永留台灣,仍須透過「指定國寶」的程序,呼籲政府不可怠乎職守。前故宮院長吳密察任內,原計畫終止蘭千山館文物寄存合約,將文物退回林家所有人,引發強烈反彈,質疑違背國際大型博物館的慣例,雖然不少綠營立委力挺吳密察,肯定他做得很對,但文化界憂心故宮國寶將因此流落海外、進入國際拍賣界,在國發會公民連署平台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運動。沒想到搶救國寶雖屬冷門議題,卻連署成功,凸顯國人高度關切。隨著民進黨2022年地方選舉失敗,吳在選後被點名為戰犯,下台後,新任院長蕭宗煌表態會盡最大誠意解決問題。陳學聖說,蘭千留在故宮雖將近定案,但問題未徹底解決,沒人能保證五年後不會出現第二個「吳密察」,再加上文物所有人(林家)也有權收回,仍可能被拍賣海外。他說,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計,是將蘭千文物中具備國寶及重要古物價值者,如褚遂良《黃絹本蘭亭》、懷素的《小草千字文》,以及《宋高宗賜岳飛批剳》等,認定為文化資產,就算流入他人手中,也不會離開台灣,因文資法明文,國寶與重要古物都不得運出海外。他表示,文化界盼望指定蘭千文物為國寶,是當初搶救蘭千三大訴求之一,但迄今卻未見故宮或文化部有所作為。指定國寶最快途徑,就是由故宮直接列冊報文化部審查,但政府當初回應,卻是採用最曠日廢時路徑,由文物所有權人申請,地方主管機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及〈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等規定,審查指定為一般古物,中央主管機關再定為重要古物或國寶,顯然沒用心。
調查局到故宮勘查電磁紀錄 追查國寶圖檔外洩原因
國立故宮博物院數千張典藏品的高清圖檔疑似被駭,在淘寶等網站上低價販售,僅需3.9元人民幣(約台幣18元)即可購得。調查局資安工作站已立案調查,資安站並與台北市調處組成專案小組,今(14日)派員前往故宮,追查是否有大陸或境外駭客涉入。故宮博物院去年起風波不斷,除了遭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爆料摔壞國寶,還發生前院長吳密察有意改變私人寄存制度、與蘭千山館主人林柏壽後代重新議約,引發外界擔憂蘭千山館文物將離開故宮疑慮,吳密察後來下台。據指出,去年6月故宮一名助理研究員將數千件國寶的數位圖檔存於個人電腦,隨後他的電腦遭駭,導致這些原檔遭大陸駭客竊取,事後在拍賣網站賤價販售;故宮目前已將相關流程限制於內部封閉式設備作業,阻絕外流風險。
蘭館國寶留故宮變數多 陳學聖建議恢復「指導委員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昨日正式回應,強調會與最大誠意與蘭千山館後人溝通,期待蘭館國寶能夠續留故宮,推動搶救蘭館國寶的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也對故宮回應「大體上表示肯定」,認為新任故宮院長蕭宗煌願意博採眾議,盡力留下蘭館國寶,可望亡羊補牢。但美中不足的事,故宮並無意修改組織法,納入合議制的審查機制,他擔心未來如果再遇到行事「劍走偏鋒」的故宮領導者,很難避免重蹈覆轍,還是主張應恢復早期「指導委員會」的位階。新任故宮院長蕭宗煌向文化界釋善意,表示將繼續爭取蘭館國寶續在故宮寄存,陳學聖表達肯定,但蘭館後人是否點頭仍無法確定。(圖/報系資料照、陳學聖臉書)不具名立委則透露,由於文化界人士在去年11月底發「搶救蘭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而且破紀錄的快速成案,引發外界議論,也讓曾公開講出「故宮國寶已經很多、民間寄存故宮制度應檢討」的前任故宮院長吳密察在立院上會期審查故宮預算時,向立委私下坦言「壓力很大」,並且透露他雖認為故宮現行古物寄存制度該檢討並大幅限縮「除非以捐贈故宮為前提,否則拒收寄存」,但他也願意尋求折衷方案,為蘭館寄存故宮文物中的兩件國寶,褚遂良的〈黃絹本蘭亭〉以及懷素的〈小草千字文〉,向蘭館後人爭取是否可以繼續寄存故宮,以平息爭議。但據了解,立委仍認為,故宮要退回民間寄存之國寶「茲事體大」,即使故宮的理由是「擔心古物受損、故宮賠不起」,但是,世界各大博物館少見以「古物恐受損」的理由,拒絕寄存國寶,擔心故宮說法恐無法令民眾信服,並未接受。而隨著去年底大選,執政黨敗選,內閣改組,吳密察也成為少數未能繼續留任的閣員而去職,被外界解讀,因民進黨立委也認同蘭館文物應續留台灣、力爭改到故宮南院展出,府院高層不樂見爭議持續,才換下故宮院長。推動「搶救蘭館國寶」的文化界人士指出,新任院長蕭宗煌是美術界人士,也有博物館管理的實務經驗,而吳密察專長則是「台灣史」,因此對於蕭宗煌的期望頗高,儘管蕭宗煌上任後,立即在2月13日邀請相關領域專業人士舉行專家諮詢會議,與會者也樂觀轉達蘭館國寶繼續寄存「應有希望」。但據傳,部分吳密察拔擢的故宮主管仍對蘭館國寶寄存持保留態度,由於吳前院長給蘭館後人的「最後期限」是今年年中,關係故宮是否繼續接受民間寄存國寶的大原則,蘭館國寶能否續留故宮、繼續陪伴台灣民眾,恐怕還得經過故宮一番內部角力,而蘭館後人態度也持續不明,結果現在還很難預料。
國寶去留明日定? 藍智庫指蘭館文物有靈 再籲故宮即刻搶救
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今天再度召開記者會,呼籲國立故宮博物院新任院長,不要步上前任院長吳密察的覆轍,應力挽狂瀾、同意蘭千山館珍貴國寶繼續在故宮寄存,繼續陪伴台灣民眾。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前立委陳學聖表示,故宮前院長吳密察去年強行退回蘭千文物,文化界擔心這些珍稀文物流落海外,在去年12月3日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臺灣」連署行動。原本該平臺要達標(60天內過五千人)並不容易,過去成案比例不到5%,但「蘭千」如此冷門的議題,卻在第13天就達標,依規定,行政院及故宮必須在2月16日,也就是明日做出回應。他相信「國寶有靈」,因此今年初故宮換了院長,期待新任的蕭宗煌能妥善因應,故宮能「迷途知返」,撥亂返正。國發會及國立故宮博物院即將對「搶救蘭千山館國寶連署案」做出回應,國民黨智庫今天再與連署代表召開記者會,呼籲故宮即刻搶救國寶,讓蘭館文物續留台灣。(圖/國民黨智庫提供、報系資料照)前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則期待新內閣、新任故宮院長能尊重民意,而政府工作就是要回應民意,「搶救蘭千山館 國寶留臺灣」連署活動雖然冷門,卻打破了文化議題難以達到連署門檻的情況,說明「保護文化資產,文化傳承」是全民共識。她因此呼籲新任蕭宗煌院長要尊重民意,重視連署的三點訴求,包括1.故宮尊重歷任院長留下的傳統,繼續簽訂蘭千文物寄存合約。2.故宮應依文資法第66條規定,將蘭千山館文物暫行分級報文化部備查,並就其中具國寶、重要古物價值者列冊,報文化部審查,避免珍稀古物流落海外。3.修正《故宮組織法》,增加指導委員會組織,議決重大事項,以避免院長專斷獨行。文藻外語學院助理教授李昱宏則強調,古語有云「萬仞宮牆毀於不察(查)」,此「察」(暗喻前院長吳密察)非彼「查」,但不論「烏龍茶」或「鐵觀音」,終究會被民意吞沒。儘管今日台積電已變成了「美積電」,但一百年後,故宮仍是故宮。他認為,文化上不應該分藍綠,可是自從蔡政府執政後,卻只講政治正確,讓很多讀書人不滿意,臺灣現在可謂百廢待舉,只要政治正確,就沒有專業。若蘭千文物不見了,台灣民眾將來要花錢到日本或美國看,等於是故宮坐擁金山、銀山,卻捧著破碗跟人要錢,這絕非下下一個「察」就能解決的大事,大家這麼辛苦的疾呼讓國寶留在台灣,難道真的只有把民進黨移除,才能有好的未來?請政府能不能多做點正事、好事,別讓大家苦口婆心提出這麼多呼籲,卻仍是不動如山?
藍智庫故宫告別蘭亭 李永萍問故宮院長是否記得文化人初衷
為對故宮展出進入最後倒數的蘭千山館國寶作「最後巡禮」,國民黨智庫文教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邀請「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發起人,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等人,到故宮看蘭千文物。陳學聖說,蘭千山館中的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展期將到12月25日止,之後蘭千文物就要被故宮院長吳密察趕出故宮,呼籲民眾把握最後機會,到故宮親炙國寶雋永之美。蘭千山館文物中的「鎮館之寶」,唐朝褚遂良「黃絹本蘭亭集序」及懷素千字文目前正在故宮「王世貞收藏展」中一併展出。由於王羲之手書的蘭亭集序真跡已不在世間,但唐太宗曾命大書法家臨摹王羲之蘭亭,摹本仍留在世間,雖然版本很多,但蘭千山館寄存在故宮的褚遂良黃絹本蘭亭,被書法界評為保存狀況最好的真跡。而另一件唐代懷素千字文,則是懷素在60歲時所寫,雖然名氣不如懷素40歲時手書的草書名作「自敘帖」,但書法界卻推崇是充分展現懷素書法技巧純熟之作,絕對是藏家眼中的夢幻逸品。陳學聖看完展覽後「感慨萬千」,因為故宮文物寄存制度即將改變,蘭千山館文物可能會從此離開台灣,台灣民眾再也難以親眼目睹這批珍貴的文物,呼籲大家趕緊把握時間到故宮觀賞。陳學聖說,國民黨智庫為矯正故宮犯下的嚴重錯誤,在國發會公共政策平台發起了「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附議案,雖然已經超過5000人連署門檻,但仍需要更多人來附議,展現公民力量。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也說,看完這幾件即將離開故宮的國寶,不禁回想起,她在擔任立委期間,吳密察還是文建會副主委,她曾與吳密察挑燈夜戰,逐條修文資法。她說,往事歷歷在目,但不知吳密察是否仍同當年,對文化傳承有熱情與文化多元的包容心?吳院長是否已忘了初心?畢竟豐富館藏應是博物館的使命,故宮卻是修改寄存規定,對古物寄存設下重重門檻,似欠缺「包容」的精神。李永萍說,她聽到段心儀老師的解說後,才得知如此脆弱的黃絹本,經過千年保留至今,是多麼不容易。她說,唐朝歐陽詢臨的蘭亭集序,曾刻在石碑上望永留存,後來還是裂成了三塊,反觀黃絹本卻能抵過無數天災、戰爭,還曾流浪到日本。若非蘭千山館主人林柏壽費盡千辛萬苦將國寶買回來,民眾如何有幸在台灣能一睹大書法家傳奇真跡?故宮將這樣的寶貝留在台灣,還有什麼爭議可言?又怎麼開得了口,叫蘭千山館後人拿回去?台灣怎會墮落至此?這兩幅書畫是舉世皆知的國寶級文物,而且不過就是兩個捲軸,又不是青銅器、馬車,故宮怎會沒空間寄存?擔任今日導覽的段心儀表示,蘭千山館文物的內涵與脈絡,能與人們的生活閱歷產生共鳴,如此令人引以為傲的文物,未來若從台灣消失,令人難以接受,因此,必須要讓國人明瞭台灣究竟失去了什麼。她也建議,應及早從教育途徑著手,各級學校皆應帶學生參觀故宮,讓孩子從小就能與故宮文物建立連結。此外,故宮每年帶來龐大經濟效益,與市民的日常生活已有深度連結,但眼見被視為「永恆存在」的故宮將變質,除了文化人深感痛心外,也勢必將對市民日常生活造成嚴重衝擊。國民黨智庫發起搶救故宮蘭千山館文物的連署活動,已經跨越國發會門檻,但部分蘭千山館國寶可能在12月25日後就無緣在台灣展出,智庫召集人陳學聖等人今日也到故宮向展期將結束的唐朝褚遂良「黃絹本蘭亭集序」作最後巡禮。(圖/國民黨智庫提供)
故宮只收捐贈古物不要寄存?收藏家認未必對故宮有利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在立院答詢時指出,未來私人藏家若想將藏品寄存故宮,必須符合三大條件,包括「藏品是國寶」「藏家無力自行保管」,以及「寄存是以該古物要捐給故宮」為前提,又引發收藏界及藝文界議論。一位私人收藏家向本刊表示,若非因故宮堅持退還已寄存50年以上的「蘭千山館」珍貴文物,引發藝文界、文化界搶救,許多民眾、甚至立委都不清楚故宮有「寄存文物」制度。他解釋,「寄存文物」類似國際大博物館常見的「永久借展」「長期借展」,因為國際大博物館財力雖還不錯,但珍貴古物動輒喊價上億甚至數十億天價,不是博物館想買就能買,只能邊借展、邊與寄存人爭取優先議約權,希望有朝一日藏家不寄存了,能先問博物館是否想買「用時間換空間」。該藏家並以全球知名的荷蘭梵谷博物館為例,該博物館館藏幾乎全數都是隸屬梵谷家族的「梵谷基金會」將持有的梵谷畫作永久借展,因為梵谷畫作多數由梵谷後人持有,若以故宮「不捐贈故宮就別寄存(借展)」的邏輯,要求梵谷家族非捐給梵谷博物館才展出,觀光客恐怕無法到梵谷博物館內「朝聖」梵谷大作。荷蘭梵谷博物館全球知名度高,連前新竹市長林智堅都曾率團前往「取經」。(圖/報系資料照片)該藏家指出,博物館學問深,建議故宮參考國際大博物館作法,集思廣益。例如「借展」「寄存」為充實館藏,在國外博物館已很常見,故宮現在卻很像是要謝絕私人寄存,此舉雖能「滿足防弊」,但是否就符合博物館的教育目的,有待商榷。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也說,不是每位藏家將文物寄存故宮,都是想佔故宮便宜。例如蘭館主人林柏壽在民國58年就已先支付百萬元管理費給故宮,當時的百萬元能在北市黃金地段買好幾間店面,故宮應公布該筆捐款的用途,別再指蘭館文物是「無償」寄存。尤其蘭館文物曾到日本展出,連日本天皇都慕名前往朝聖,提高故宮國際知名度,蘭館「長期借展」故宮文物義舉,絕不應被污衊成「無償寄存佔故宮便宜」。
故宮堅退蘭館國寶第三種說法曝光 吳怡玎痛批有貓膩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表示,日後故宮接受私人寄存文物,前提必須是以「藏家願以捐贈文物」為前提,此外,捐贈古物必須是「國寶」、且藏家無力保存。立委質疑,世界各國知名博物館都歡迎私人藏家「長期借展」珍貴文物,唯獨故宮背道而馳,大舉幅限縮私人藏家將古物寄存在故宮,恐派將衝擊故宮身為國立博物館的教育宗旨,不理解故宮政策背後的真實考量為何。故宮堅持退還蘭千山館(簡稱蘭館)寄存文物引發爭議,故宮原先說法是,退還蘭館文物,是因故宮儲存空間不足,但立委實際考察後發現蘭館文物只有四箱被打臉。故宮院長吳密察隨即改口「私人寄存不是辦法」,但又被學者質疑,指國際博物館收私人寄存文物,並非罕例。立委吳怡玎對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的說法提出強烈質疑。(圖/報系資料照)吳密察30日在立院回答立委吳怡玎質詢時,又對退還蘭館文物原因提出新說法。他說,從理性、邏輯看,蘭館文物的確能存放南院,因南院還有儲藏空間,北院空間已有限。但是,故宮(北院)文物若搬到南院儲存「有一些情感上的問題」,因社會上有不少人覺得,故宮文物一定要放在北院。吳怡玎則嗆吳密察,這個說法匪夷所思,故宮難道是指,因北院擁擠、南院還有空間,但情感上蘭館文物不能存南院,乾脆直接把古物退還給林家,這是哪門子的博物館邏輯?吳密察稍後改口說,他不是在談蘭館文物,他只是回答故宮儲存空間的問題。緊吳怡玎咬吳密察,引發綠委不悅,立委何欣純嗆聲「我們沒有不要蘭館文物,但那是私人的,不是我們的」,吳思瑤則指蘭館文物寄存在庫房,非每天展覽。更有在場立委槓上吳怡汀,指她這麼關心蘭館文物,「何不請林家直接捐給故宮啊,別再無償寄存」。目前正在故宮展出的蘭館鎮館之寶「黃絹本藍亭集序」部分內容。(圖/讀者提供)吳密察昨日答詢時也公布故宮對私人寄存(長期借展)文物的態度。他指出,故宮典藏空間完善、故宮是世界級博物館「會替寄存的文物增值」,故宮寄存制度不應長期無償提供給私人放私人物品。未來,只有國家已指定為國寶的古物才能寄存、而且前提是藏家沒有能力自行保管。未來私人寄存文物不僅要夠水準,而且應以「捐贈」為前提,故宮才可能同意寄存,藏家不能因為自身沒典藏條件,就想寄存故宮,故宮不能只替私人藏家服務。吳怡玎聞言反駁,吳密察與其他國際大博物館長歡迎私人藏家寄存文物作法大相逕庭,難道以後故宮要強迫私人藏家若想寄存古物、最後一定要將古物捐給故宮,難道故宮不擔心會遭質疑是「不樂之捐」嗎?另外,林柏壽在民國58年明明以先捐了百萬元作為寄存費用,當時百萬元不是小錢,為何故宮堅持要說林柏壽是「無償」寄存?吳密察則回應,民國58年確實曾收到林柏壽先生捐贈100萬,但故宮現在就是在等對方(林家)回應故宮的詢問,市面上很多轉述林家的發言,其實都沒得到林家授權,未必就是林家意見。
搶救故宮國寶! 藍智庫發動全民連署要求故宮續同意蘭千山館寄存國寶
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今天指出,國立故宮博物院「破天荒」終止蘭千山館國寶寄存合約,恐導致該批國寶流落海外,引發藝文界、文化界高度重視,國民黨亦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臺灣」行動,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動連署,要求故宮尊重歷任院長傳統,繼續簽訂蘭千山館文物寄存合約。此外,文化部亦應依文資法,指定蘭館文物中的唐代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及唐代懷素〈小草千字文〉真跡為國寶,避免這兩件坊間預估身價高達台幣50億拍賣身價的國寶流亡海外。蘭千山館文物,是板橋林本源家族已故企業家林柏壽及其後人寄存於故宮的收藏品。「蘭」與「千」分別指的是唐代書法大師褚遂良的〈黃絹本蘭亭集序〉,以及懷素的〈小草千字文〉。國民黨智庫將發起全民連署,要求故宮採取積極作為,將蘭千山館國寶繼續留在故宮,文化部也應認定為國寶,避免蘭館文物流亡海外,蘭館中的國寶黃絹蘭亭(如圖)、小草千字文目前正在故宮展出,吸引不少民眾參觀(圖/報系資料照、讀者提供)陳學聖指出,1969年,蘭千山館館主林柏壽,在任職故宮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期間,與故宮簽訂合約,將館內331件藏品交與故宮寄存,並附上100萬展曝費,聲明來日故宮國寶重返北平,「蘭千山館」文物還是要永留臺灣中山博物院(外雙溪故宮)。蘭千山館文物寄存合約以5年為期,期滿得續約,過去八位歷任院長都明白蘭千文物「雖是寄存之名、實乃捐贈」,故大都「約不續(沿用前約)或續修訂合約,如今蘭千山館寄存文物已增至349件,包括133件名畫,107件法書,以及109件名硯,但在林家未主動要求不續約下,現任故宮院長吳密察卻先後以「空間不足」「自然人寄存不是辦法」等遭外界懷疑理由,堅持在2022年10月31日合約到期前,中止寄存合約,若非外傳引發林家強烈質疑,要求故宮延長討論時間,蘭館國寶可能已經告別故宮,民眾從此無緣再於故宮目睹。國民黨智庫明天將為搶救蘭館國寶召開記者會,邀請國家講座教授黃光國、北市前文化局長劉維公等學者專家及民間文化界、藝文界人士召開記者會,呼籲國人踴躍參與連署。陳學聖表示,原本選前就要發動保護國寶連署,但國發會連署平台因為縣市長選戰停止連署10天,由於故宮隨時可能將蘭館國寶退回,因此分秒必爭,選後立即發動連署。藍委私下表示,林柏壽非常愛台灣而且不藏私,才會將辛苦重金收藏的蘭館文物指定要永留台灣故宮,拒絕流到海外。對照民進黨口口聲聲說愛台灣,但卻對先人義舉完全不重視,放任故宮國寶可能外流國際拍賣市場而沒行動,由於蘭館國寶早已超越藍、綠,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呼籲民眾踴躍連署,要求政府繼續讓蘭館國寶永遠留在台灣,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退寄文物之謎1/古物也搞抗中保台? 學者籲多點專業少些政治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庫房空間不足」、「自然人名義寄存古物不是辦法」等理由,不顧藝文界質疑聲浪,堅持退回在故宮已寄存53年的蘭千山館珍貴古物,卻遭藍委及學者踢爆兩理由都難成立。國民黨智庫因此強調,蘭館文物是全人類珍貴遺產,寄存者也希望能永留台灣,縣市長選戰結束後,將發動一系列「蘭館國寶留台灣」行動,包括國發會網站全民連署、爭取文化部將蘭館文物列入國寶等,呼籲全民發揮林柏壽愛台灣精神,讓故宮同意蘭千文物續寄存,拒讓國寶流亡海外。立委鄭正鈐等人日前實地考察故宮庫房後發現,蘭館寄存書畫僅佔故宮書畫處中收藏櫃中的四櫃,在故宮典藏1萬多件書畫數量比例不到2%,立委隨即要求實地瞭解故宮書畫典藏空間全貌,但未獲同意,也讓立委留下滿滿的疑問。吳密察後來改口,指自然人長期寄存古物也不是辦法,國外美術館多以法人名義寄存,但此說再度遭質疑。輔大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張省卿就說,歐洲重量級博物館都樂於接受私人寄存文物,相關規定在19世紀已完備。她強調,蘭千山館寄存在故宮文物是不可多得文化財,故宮不再與蘭千續約必須調整,應大力爭取將該批文物續留故宮。朝野立委日前到故宮實地考察,立委質疑故宮收藏一萬多件古畫,蘭館文物只有約300件,怎可能像院長吳密察所言「欠缺寄存空間」。(圖/侯世駿攝)張省卿指出,國際重量級博物館,不僅管理制度完善,資訊公開透明機制也都上軌道,包括古物毀損修復、是否接受自然人寄存文物審查過程,都會定期資訊公開,故宮迄今則多列機密。她說,博物館因收藏歷代文物,常與「政治」扯上關係,甚至承受政治壓力,故宮若能比照歐洲博物館,多邀專業人士、學者參與決策,應有助避免遭外界「一言堂、專斷獨行」質疑。「故宮早年有指導(管理)委員會,決策採合議制,林柏壽就是因精通書畫鑑定又是大收藏家,獲聘任故宮管委會常委。」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說,反觀政院在民進黨二次政黨輪替後,明令廢除故宮管理委員會制度,故宮院長大權一把抓,但吳密察院長不論是故宮位階降階(從政院降階到文化部下,因爭議大,目前暫停中)或退回蘭千山館寄存文物,故宮內反對聲不小,但都是吳密察說了算,國民黨也只能號召民意以實際行動搶救蘭館國寶,不讓林柏壽「護國寶愛台灣」遺願落空。林柏壽(1895年-1986年),板橋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為板橋林家二房的重要成員,曾留學日本、英國和法國,學成返台後因不想受日本在台殖民政府之邀出任「台北州會」議員,舉家搬到越南。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國民政府來台,成為台灣著名企業家,曾先後在台銀、一銀、國賓大飯店、台電、台泥、台視、中國國際商銀、啟業化工擔任董事長或董事等要職,並與陳勇合資創立萬海航運。林柏壽公餘喜歡收藏古物,眼光獨到精準,曾獲邀擔任故宮指導(管理)委員會常委,後將其畢生收藏「蘭千山房」中的精品寄存故宮供民眾參觀,並曾出資數千萬重修板橋林家花園。故宮傳出基層維護古物人員遇缺不補,引發朝野立委關切人力吃緊,立院教育委員會朝野立委7日考察故宮庫房文物保存及管理情形時,正好遇到一位文物修復師專注修復文物。(圖/報系資料照)最早關注蘭千山館文物寄存危機的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認為,故宮接連發生爭議,除重大決策遭質疑有太多政治考量外,與吳密察的決策、管理作風也有關,例如吳密察專精台灣史,就任院長後大量引進學生、故舊接替以往專精中國史、古物保存的故宮主管缺,但長期實際管理、修補古物的工友(約聘僱技工)卻是遇缺不補,人數越來越少,與研究員人數不成比例,故宮基層維護國寶壓力當然越來越大。針對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批評,故宮處理寄存品「蘭千山館」文物過程失當,有損故宮誠信與聲譽。故宮聲明,相關寄存作業都依藏品徵集辦法辦理,合約續約與否,由故宮與寄存人商議,雙方同意後決定,「蘭千山館」非特例,請外界尊重該批寄存文物所有人的意願與隱私。至於故宮與林家談判的最新進度為何,以及外界對故宮「院長說了算」的管理方式多有質疑與建議,故宮方面表示「沒有回應」。
退寄文物之謎2/傳板橋林家後人不解故宮決斷 陳學聖質疑陳倉暗渡之嫌
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以存放空間不足,堅持退回「寄存」超過50年的「蘭千山館」文物給寄存者、板橋林柏壽家族,令各界滿頭霧水。據悉,林家人得知此事後也很為難,而前立委陳學聖也認為內情不單純,質疑其中是否有「明退蘭館文物,暗助拍賣業者」的情形,國立故宮博物院目前正展出「晚明文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展」,走進故宮二樓210展廳,現場陳列書畫,件件都是名家大作,其中的「黃絹本蘭亭集序」與204展覽室中的「懷素小草千字文」,更吸引不少書畫迷專程朝聖。但民眾或許沒注意,兩件作品中文簡介最下方標註的「寄存001788」及「寄存001787」一排小字,與展場中其它展品是以「故宮XXXXX」號編碼截然不同,代表兩件作品都是民間寄存在故宮的珍品。黃絹本蘭亭及懷素小草千字文是蘭千山館文物中的鎮館寶,當年林柏壽就是取「黃絹本蘭亭」的「蘭」字,與「小草千字文」的「千」字,替書齋「蘭千山館」命名。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指出,林柏壽在民國58年與故宮簽約,將蘭千山館收藏的222件最精品書畫及109件古硯寄存故宮,讓原是私人珍藏的唐、宋文物遺產提供民眾觀賞,展現大收藏家「不藏私」古風與氣度。民眾不必大老遠的跑到國外大博物館觀看,在國內就能親炙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真跡。古物拍賣業者私下推估,蘭千山文物中,僅蘭亭集序,拍賣價值就上看25億台幣,懷素小草千字文更因在故宮寄存過,形同通過官方鑑定,若拍賣,價格絕不比「黃絹蘭亭」低,最後若真步上拍賣一途,有望雙雙打破唐代書畫國際拍賣價格。故宮院長吳密察指因收藏空間不足,才無法繼續接受蘭千山館文物寄存,但卻遭立委及學者的說法打臉,也引發外界好奇,故宮書畫庫房(如圖)空間是否已經真的不夠?(圖/報系資料照)故宮博物院前書畫文獻處長劉芳如在臉書上表示,2021年她還在故宮任職時提報了隔年展覽計畫,涵蓋「蘭千山館書畫特展」,沒想到她卸下行政職後,即傳出故宮要以「王世貞收藏展」取代蘭館文物展,並閃電宣布不再接受蘭館文物寄存。劉芳如是目前少數願公開評論故宮「蘭千山館寄存爭議」的故宮人,故宮從打破三件瓷器事件,南院無人機表演用陸貨令蘇揆震怒,直到傳出蘭館文物將離開己寄存53年的故宮,爭議可說是大爆發,傳出高層嚴禁故宮員工對外發表意見,讓許多故宮人敢怒不敢言。本刊調查,故宮與林柏壽當年簽訂的寄存文物契約,約定在今年10月31日到期,但故宮卻是在10月19日知會林家後人不再續約決定。因寄存契約中明訂,若任一方無意續約,須在半年前通知對方,據指出,林家已在10月下旬回覆故宮,希望按照契約精神,讓林家有半年的時間討論應變方案,但故宮未置可否。故宮原還準備今年展出蘭館書畫,今年卻臨時決定換展還要將蘭館文物退回林家,外界質疑是故宮高層倉促決定。陳學聖透露,他輾轉得知蘭千山館第二代,包括林翰東先生等六位後人,很尊重林柏壽將蘭館珍貴書畫寄存故宮決定,民國91年林翰東還將林柏壽收藏的另批珍貴書畫,也寄存故宮。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表示,「蘭千山館」林柏壽的第二代林瀚東先生,也曾將林柏壽生前的另一批收藏品寄存故宮,凸顯林家人多認為「蘭館」文物續寄存故宮是最能彰顯林柏壽「愛台灣」精神的最佳選擇。(圖/翻攝自中央研究院網站)陳學聖還說,林柏壽不僅珍愛古物,在蘭館文物寄存故宮前,已先行支付故宮100萬元的保管費給故宮,林柏壽同時非常「愛台灣」。根據智庫掌握的蘭千山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在民國58年所簽訂的第一份寄存合約內容,明訂在藍館文物寄存後,若「光復大陸」故宮博物院「歸還原建」(指搬回中國大陸),蘭千山館寄存品亦應全數移交國立中山博物院在士林外雙溪院址保藏展陳(即現在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先人苦心擘劃,如今卻因吳密察一意孤行,恐事與願違,林柏壽念茲在茲的是文化,那吳密察身為故宮院長,在蘭千山館寄存案上,最在意的又是什麼呢?陳學聖也懷疑其中內情不單純,是否有「明退蘭館古物,暗助拍賣業者」的情形,故宮當然要交代的更清楚才能度悠悠眾口。針對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批評,故宮處理寄存品「蘭千山館」文物過程失當,有損故宮誠信與聲譽。故宮聲明,相關寄存作業都依藏品徵集辦法辦理,合約續約與否,由故宮與寄存人商議,雙方同意後決定,「蘭千山館」非特例,請外界尊重該批寄存文物所有人的意願與隱私。至於故宮與林家談判的最新進度為何,以及外界對故宮「院長說了算」的管理方式多有質疑與建議,故宮方面表示「沒有回應」。
故宮主動退回「蘭千山館」寄存文物 震驚博物館界
故宮主動退回「蘭千山館」寄存文物引起文物界、博物館界震驚。熟悉這批文物寄存始末的學者專家分析,即便公有博物館對私人寄存小心處理,避免投機抬價,然而林伯壽先生的「蘭千山館」不僅是難以取得的天價珍寶,林家後人也抱持著以寄代捐的心態,外界不解故宮何以反全球博物館經營趨勢,不但不「保本」還自願「賠本」作小!部分人士質疑將文物長期寄存是以公家資源圖利私人,成本算國家的,增值才是私人目的。曾經參與「蘭千山館」文物策展、維護的故宮人指出,不僅初始捐贈者林伯壽本意即是將這批文物暫時以寄代捐,後續林家人態度也可看出願將文物永留故宮,包括2019年「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唐代書法特展」赴日本展出時,需徵得所有人同意,林家人也支持配合。據故宮人指出,「蘭千山館」文物與林家後續寄存的文物原是分開管理,2016年重新簽約時才改為全部合併管理且5年一簽,內部人員雖認為不妥但仍尊重高層決定。而今在故宮主動不續約的同時,對外聲明「寄存人有意願捐贈,則啟動藏品徵集程序審議」,故宮人嘆近年捐贈購藏案幾乎停擺,卻以庫房放不下為由趕走和台北故宮「共存」55年的蘭千山館;故宮買不起的天價文物可擁有展權、可研究,卻要計較寄存的管理費?博物館界學者嘆此舉未免姿態過高,且有情緒勒索所有人捐贈之虞,未免會影響日後藏家的捐贈意願,並不利於未來發展。熟悉全球藝術市場的業內人士指出,「寄存」在國外各大博物館都是必要且重要的經營策略,以荷蘭的梵谷博物館為例,500多件作品中就有300多件屬於寄存品。對博物館而言,可逐年編預算再陸續購藏,對私人藏家而言,寄存者後代繼承者眾,意見易紛歧,捐贈困難度較高,寄存不失為更有彈性的捐贈方式。博物館學者分析,面對寄存案恐怕不能僅以行政、整理庫房的角度思考,如何讓博物館發揮社會責任,讓珍稀文物的效益最大化也是重要的思考角度。故宮人指出,蘭千山館文物當初隨文物附上100萬展曝費,多年來固定有該館維護費的定存利息,每筆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不等。故宮如今退還寄存文物的同時也退還了百餘萬元,可說既賠夫人又折兵。蘭千山館從台北故宮開館的最初幾年就納入,且數十年來庫房再怎麼整建,這批文物都是被考慮在內,且書畫類文物多是捲軸,所占空間實在有限!如今以「庫房空間有限」不續約,另一隱憂在於若林家後人無力照管這批文物,或家族成員眾多文物難以均分,很可能這些珍品將進入拍賣市場,屆時未必留在台灣,故宮想借展也未必借到,更完全違反捐贈者將文物留台灣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