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供應商
」 蘋果 iPhone 久威國際 湯慧芳手機很捲2/「十台摺疊九家來自中國」市場首度大洗牌 台廠可望雨露均霑
華為九月中推出首款三摺機Mate XT,要價高達人民幣2.5萬元、約台幣10萬元,被冠上「電子茅台」的稱號,台灣在反中氣氛下,不能直接購買,但華為、Motorola等大陸品牌的產品若賣得好,在摺疊機供應鏈中,不少台廠能分到一杯羹。五年前三星推出全球首支摺疊機Galaxy Fold以來,一度被視為「第二次智慧手機革命」,並以全球市占率八成在智慧摺疊機市場稱王,直到2024年第二季才跌落神壇。依TechInsights最新報告,全球摺疊手機市場出貨量年增48%,華為今年第二季以驚人的229%的年增率,超越霸主三星奪冠,而前十名中,只有三星不是大陸品牌;另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榮耀(HONOR)也在今年第二季於歐洲和亞太地區首次超越三星。相較於三星手機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大陸品牌的供應鏈跟台灣比較緊密,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表示,摺疊機軸承廠需配合大陸品牌商接單利多,才有機會挹注獲利增長,隨著消費性電子庫存回補,台廠代工供應鏈有望迎來利多。以分析師和法人近期最常提到的軸承雙雄富世達(6805)及兆利(3548)為例,自從華為投入摺疊機市場後,2022年即與這兩家簽供貨合約,近期華為宣布延長軸承供應「排他條款」合約到明年6月,也就是說,這兩家台廠後續訂單無虞。富世達擁有多項摺疊機軸承專利。(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富世達官網)其中又以富世達受益最多,富世達成立於 2001 年,於 2011 年成為上市公司奇鋐科技(3017)之轉投資子公司,他是這次主角三摺機軸承的獨家供應商,也是少數能與美系軸承大廠安菲諾叫陣的業者。富世達挾技術門檻,擁有多項摺疊機軸承專利,手握華為與摩托羅拉兩大客戶,最受關注。富世達累計前9月合併營收54.18億元、年增40.16%,其中9月營收為7.7億元、年增35.98%,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法人推估,主要就是來自三摺新機的動能,預計今年整年EPS可望在15到20元。CTWANT記者整理,華為三摺機在9月10日發布前,富世達6日股價約683元,新機發布後不到兩週股價已突破800元,漲逾17%,更在9月24日因交易過熱被列為注意股;10月11日股價則收在846元、漲0.71%。顧德投顧分析師李冠嶔表示,前一波股價下跌的原因,是因富世達有做伺服器導軌與水冷系統快接頭模組,但前一波輝達與美超微的供應不及,造成第一季獲利很差,但配合下半年華為各種新機要出貨,「業績上來之後,股價往前波高點突破應該沒什麼問題。」華為手機以三摺機強勢回歸,後續還要推出多款新機,對此法人指出,台系供應鏈如華通(2313)、瑞鼎(3592)、大立光(3008)、穩懋(3105)、全新(2455)、宏捷科(8086)等業者營運有望再添柴火,而友輝(4933)、南寶(4766)、新纖(1409)、材料-KY (4763)等上市櫃公司也積極搶攻摺疊手機商機,供應新世代「可撓式」、也就是可彎摺的手機面板、背板、光學薄膜等,法人看好將陸續成為華為、小米、OPPO等品牌大廠摺疊機零件供應商,有望雨露均霑。新日興是蘋果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圖/翻攝自新日興臉書)手機製造業者跟CTWANT記者表示,摺疊機在面板、玻璃蓋及軸承鉸鏈的生產難度較高,良率也比較差,許多零件無法共用,特別像是關鍵的軸承,更是只有少數供應商能供貨,因此初期產能不大,也是目前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但對廠商來說,至少可保持一定的利潤,讓他們有動力持續研發,未來等技術成熟後,價格打下來就能更快普及給一般使用者。有傳言說,因為無法克服螢幕摺痕和厚度等關鍵問題,蘋果一度放棄做摺疊手機,TrendForce表示,明確開案與後續規劃仍有一段距離,最快可能也要2027年之後;但也有傳言蘋果將由大尺寸的、像是iPAD 來進入摺疊市場,預計在 2026 年上半年推出,出貨量預估300到400萬台,軸承的部分則交由新日興與安菲諾。倫元投顧分析師陳學進表示,作為長期合作的蘋果供應商,全球筆電軸承龍頭廠新日興,未來可能在蘋果推出摺疊手機時受惠,明年可能就有機會,但短線上還不會有相關的利多出現。
黑色星期五股災來襲 晶片與亞股慘遭血洗成重災區
受美國經濟恐將步向硬著陸憂慮升溫,加上英特爾、亞馬遜等重量級美企財報表現不盡人意,全球股市慘遭黑色星期五股災肆虐,當中又以晶片股與亞洲股市深受賣壓重擊,成為這波股災的重災區。失業數據意外攀升,加上ISM製造業PMI指數萎縮幅度創八個月最大,引發外界對美經濟恐將陷入衰退的悲觀情緒再起,也讓歷經一天強彈行情的美股1日再度遭遇拋售賣壓,那斯達克指數重挫逾400點、跌幅深達2.3%,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暴跌逾7%。此外道瓊與標準普爾500指數也各自收低1.21%與1.37%。市場不安情緒蔓延,也讓象徵市場恐慌程度的VIX指數指數2日續升到20.07,為4月中旬以來首次升破20大關。亞洲股市也是哀鴻遍野,MSCI亞太指數一度重摔3%,為2022年6月最大單日跌幅。在主要股市方面,日經225指數暴跌2216.63點至35,909.7點、跌幅深達5.81%,然而其跌點不僅創史上第二大,也是自1987年美國黑色星期一以來的最大單日跌點。韓股也不支倒地,Kospi指數收跌3.65%,報2,676.19點,寫下2020年8月20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新加坡、菲律賓與馬來西亞都股市也都全面收黑。歐洲股市也是全軍覆沒,泛歐Stoxx 600指數2日早盤挫低1.4%,此外德國DAX指數下跌逾1%,倫敦富時100指數與巴黎CAC40指數也分別走低0.24%與0.41%。然而這波股災來襲,全球晶片股慘遭血洗。受到英特爾財報表現欠佳,日本晶片製造商東京威力科創狂瀉近12%,晶片設備製造商Lasertec也慘跌超過10%。韓國的SK海力士跌幅超過1成、三星電子下跌4.1%、韓美半導體暴跌超過9%。歐洲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斯摩爾股價盤中重挫逾6%、ASM集團下滑9%,英飛凌與蘋果供應商STM也均走低超過3%。
《路透社》披露「鴻海印度廠」拒絕聘用已婚女性 莫迪政府下令徹查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於美東時間26日指出,在《路透社》25日披露蘋果供應商富士康(Foxconn,鴻海科技集團)拒絕聘用已婚女性從事iPhone組裝工作後,印度政府已要求富士康廠區所在地的坦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提交1份「詳細報告」。據《路透社》的報導,在一份呼籲進行調查的聲明中,印度聯邦政府勞動就業部引用了1976年的《同工同酬法》,稱該法「明確規定在招聘男女工人時不得存在歧視」。印度聯邦政府勞動就業部還表示,已要求坦米爾那都邦勞工部提交1份「詳細報告」,並指示地區首席勞工專員辦公室提交「實情報告」。對此,蘋果和富士康沒有立即針對印度政府的聲明,回應《路透社》;坦米爾那都邦政府也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報導補充,《路透社》25日的獨家披露,揭發了坦米爾那都邦首府清奈(Chennai)附近的斯里佩魯姆布杜爾(Sriperumbudur)富士康iPhone工廠,存在系統性地將已婚女性排除在工作崗位之外的醜聞,理由是她們必須比未婚女性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據《路透社》採訪的富士康招聘代理和人力資源消息人士的說法稱,家庭責任、懷孕和缺勤率較高是富士康工廠不僱用已婚女性的3個主要原因。報導曝光後,蘋果隨即回應爭議:「當2022年首次有人提出對招聘做法的擔憂時,我們就已經立即採取行動,並與我們的供應商合作進行每個月的審核,以發現問題,並確保我們的招聘做法符合同業中的最高標準」。蘋果還補充,包括富士康在內的所有供應商目前都有招募已婚婦女。而富士康第一時間則反駁:「強烈駁斥基於婚姻狀況、性別、宗教或任何其他形式就業歧視的相關指控」。然而,《路透社》調查出的富士康iPhone工廠的所有歧視性招聘做法都發生在2023年和2024年。
台灣50大富豪林百里首奪榜首 黃仁勳成「最有錢華人」
人工智慧(AI)熱潮席捲全球,台灣科技業大亨身價也大漲,美國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公布2024年台灣50大富豪榜,財富總和共1740億美元(約新台幣5.6兆元),與去年相比增加190億美元,由廣達電腦集團董事長林百以117億美元(約新台幣3795億元)首度奪下台灣首富頭銜。廣達是蘋果(Apple)、Google等公司的筆電及AI伺服器製造商,去年淨利增加逾三分之一至120億美元,使林百里資產淨值從去年56億美元增加一倍多,達到117億美元,同時,廣達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次震也首度進榜,以14.5億美元排名42。而去年榜首的富邦集團蔡明忠、蔡明興兄弟,今年排名第二,資產由去年88億美元增加22%至107億美元,部分歸功於他們對去年9月上市的生物科技創投業者鑽石(Diamond Biofund)的投資。此外,AI伺服器業務蓬勃發展,也帶動蘋果供應商鴻海股價上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資產從去年74億美元增加30億美元,至104億美元,排名也從去年第六名上升到第三名。製鞋代工大廠宏福實業創辦人張聰淵,財富比去年多25億美元,來到101億美元,排名也上升一名;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則以33億美元淨值位居第16名。至於最近來台引起討論熱潮的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也受惠AI熱潮,個人淨值大增近3倍至770億美元,首度登上全球首富第20名,躍居華人首富。*2024年富比世台灣50大富豪榜前十名:*1:廣達電腦集團 林百里,117億美元2:富邦集團 蔡明忠、蔡明興,107億美元3:鴻海創辦人 郭台銘,104億美元4:鞋業集團宏福實業創辦人 張聰淵,101億美元5:國泰金控 蔡宏圖、蔡政達,93億美元6:日月光 張虔生、張洪本,78億美元7:頂新 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76億美元8:國巨集團董事長 陳泰銘,62億美元9:旺旺集團創辦人蔡衍明,60億美元10:長春集團創辦人 林書鴻,54億美元。
Micro LED太燒錢? 蘋果傳停止研發Apple Watch顯示螢幕
據外媒報導,蘋果已放棄為Apple Watch開發Micro LED螢幕。蘋果將在其顯示部門裁員幾十人。此前,蘋果晶片供應商歐司朗(OSRAM)宣佈,客戶的重要項目被擱置,分析師認為這是蘋果的Micro LED Apple Watch Ultra螢幕項目。之前花費數十億美元的蘋果造車計劃戛然而止,如今手錶顯示螢幕Micro LED也中止,核心賽道如人工智慧已成蘋果必爭之戰。彭博資訊報導,爆料者稱,蘋果目前已經放棄為Apple Watch的Micro LED螢幕尋找新的供應商,並開始重組Micro LED開發工程團隊。開發團隊主要位於美國和亞洲地區,在本次調整之後少量成員會轉崗到其他部門,而大部分會被裁員。蘋果放棄開發Micro LED螢幕的消息並非首次傳出。今年2月,蘋果供應商之一的歐司朗曾發佈公告,宣佈客戶的一個基礎項目意外被取消,當時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認為就是用於Apple Watch的Micro LED螢幕項目。知名蘋果產品分析師郭明錤3月初曾發文稱,歐司朗是蘋果的Micro LED獨家晶片供應商。該公司取消與蘋果的Micro LED合作,代表未來蘋果已經沒有量產Micro LED設備的計劃。此前,MicroLED一直被視作「終極顯示器方案」。在蘋果放棄的情況下,其他企業們會否收縮相關戰線成各界關注焦點。郭明錤認爲,蘋果取消該開發計劃的原因在於,蘋果認為Micro LED並不能顯著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加上生產成本過高,不具投資效益。Micro LED技術,又稱爲微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是一種通過將傳統LED結構微縮至1-10μm尺寸,然後利用巨量轉移技術將其固晶轉移到基板上,並最終封裝成顯示器的新型技術。此技術相比傳統LED更節能,對比度更高,響應時間更快,且顏色更亮、更好,而且不會像OLED那樣有燒毀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手錶的銷量表現不理想。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全球市場中,蘋果可穿戴腕帶設備(Apple Watch)出貨量年減25%, 但依舊以2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出貨量下滑也在蘋果財務數據中得到驗證。2023年第四季,蘋果可穿戴設備、家居、配件業務實現營收119.53億美元,年減11.3%。蘋果股價今年以來已經下跌10%左右。
蘋果擴大印度製造 估3年內產逾5000萬iPhone占全球四分之一產量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希望未來2到3年內,每年在印度生產超過5000萬部iPhone,目前該增產目標獲其最大的產品供應商富士康(Foxconn)支持。媒體指出,如果該計劃得以實現,印度將佔全球iPhone產量的四分之一,並在本世紀末佔據更多占比。富士康於11月27日宣佈將在印度投資超過15億美元,用於建設項目,這筆投資將包括為蘋果公司生產產品。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將於明年4月在印度的科技中心卡納塔卡邦開設一家新工廠,計劃在2至3年內實現每年生產2000萬部智慧型手機,其中大部分是iPhone。據悉,蘋果正致力打造「非中國中心」製造基地。近年來,該公司一直試圖將部分供應鏈轉移至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除了在印度擴產外,蘋果還計劃在2025年將印度作為低端iPhone的生產基地。這代表蘋果團隊將與印度承包商合作,將產品藍圖和原型轉化為詳細的製造計劃。加上位於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的清奈附近現有的富士康工廠和剛被印度財團塔塔收購的另一家工廠的擴產計劃,印度工廠的總產能能夠在兩年內達到每年生產5000至6000萬部iPhone。印度供應鏈的特點在於其時薪明顯低於其他國家,不足之處在於運輸等其他成本仍然較高,而且工會有時會抵制製造商尋求的規則改變,像是延長工作時間至12小時。建立核心供應商網路是轉移供應鏈的關鍵。在這方面,蘋果已經在印度當地取得了進展。除了最大供應商富士康,有消息稱日本電池製造商TDK也將在印度建造一家新工廠。印度塔塔集團旗下塔塔電子也於今年10月買下緯創資通的印度工廠,成為首家打入iPhone組裝業務的印度公司。不過,大力進軍印度並不代表蘋果供應商將退出中國。根據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數據,截至去年,中國仍佔iPhone產量的一半以上,是蘋果最大的供應國。數據顯示,蘋果190家供應商中有近一半是中國公司,其中約160家企業在中國境內生產零件。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也曾於去年11月表示,明年中國將繼續佔富士康資本投資的最大占比。
頭盔大戰台廠補2/三星也傳出將重返戰場 攜手Google、高通硬拚蘋果
就在蘋果推出革命性產品Apple Vision Pro,外媒報導三星將跟谷歌、高通等合作,研發Andriod的MR頭盔,其中三星負責硬體、谷歌負責作業系統,高通負責晶片,最快在今年底之前推出。法人表示,三星具有很多關鍵零組件,如果蘋果這次可以成功,三星重返戰場將值得期待。蘋果的Apple Vision Pro已經定義了頭盔的頂級規格,分析目前主要的市場規格,最貴的就是蘋果的3499美元,而HTC的Vive XR Elite售價1099美元次之,接下來是Sony的PS VR2,售價549美元,字節跳動的Pico Neo 4 Pro跟Meta的Quest3則均為539美元。可以發現,後面四者的總價還比不上蘋果。Meta執行長祖克柏認為,Apple Vision Pro不是他所想要的,並認為Meta將是受惠者。(圖/翻攝自Meta臉書)法人指出,這幾個主要品牌產品,各有不同特色,以推出的時間點來看,包括HTC的Vive XR Elite及SONY都是在2月推出,HTC主攻專業及企業市場,Vive XR Elite在今年年初的CES展獲選為最佳商品。Sony 則是鎖定主機遊戲市場,因此PS VR2也需要搭配PS5才能發揮最佳遊戲體驗。PicoNeo 4 Pro則是在4月推出,最大優勢是有母公司抖音的資源可以應用。Meta則是在6月發表Quest 3,預計在秋季推出,主打提供獨立運行的虛擬實境體驗,注重遊戲和娛樂市場。Sony推出的PS VR2需要搭配PS5才能發揮最佳遊戲體驗。(圖/Sony提供)從價格上來看,當蘋果AppleVision Pro將價格天花板定下來後,其中Apple Vision Pro是頂級規格,操作方式也最為直覺; 對於消費者來說,或許一開始不會買蘋果的產品,但應該會去試試其他品牌的產品,換言之,蘋果最大的效益是將市場的餅做大。「蘋果將會帶動元宇宙生態圈的改變,市場預期蘋果還是會推出相對平價的產品,對於整體市場的銷量勢必也會有所提升。」一位蘋果供應商說。而三星重回頭盔市場,若能創造出更佳的體驗,勢必會讓整體市場更加擴大。
中國清零政策衝擊iPhone供應鏈 富士康印度廠傳2年將擴增4倍人力
中國日前才爆發富士康鄭州廠員工不滿隔離政策,逃出廠區事件。據路透社報導,蘋果供應商富士康決定進行產線調整,預定兩年內加倍印度iPhone員工數,是面臨中國清零政策導致生產中斷的調整手段。富士康近期頻頻躍上新聞版面,因旗下中國鄭州iPhone工廠實施嚴格防疫隔離政策,擾亂生產時程,且加劇人們對中國防疫政策影響全球供應鏈的擔憂。兩名印度官員披露,富士康計畫未來兩年將其印度南部iPhone組裝工廠的人力擴充四倍,亦即兩年增聘5.3萬至7萬名員工,該案目前已進入最後底定階段。報導說,富士康2019年在塔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設廠,該廠產量不斷增加,今年開始生產iPhone14。雖然印度廠規模與擁有20萬員工的鄭州廠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但鄭州廠因嚴格防疫措施導致生產受干擾。印度政府一名知情人士說,由於中國廠遭遇干擾,富士康向塔米爾那都邦提出增加招聘的計畫。除了iPhone外,該廠也為其他國際科技企業生產產品,但新的招聘行動主要是為滿足iPhone需求成長所驅使,可見印度廠對蘋果想將生產線轉出中國策略其實相當重要。消息來源表示,塔米爾那都邦官員也力推蘋果供應商將業務擴展至生產iPhone零組件,而非僅限於組裝。目前至少有三家蘋果全球供應商在印度組裝iPhone,其中富士康與和碩位於塔米爾那都邦,緯創坐落鄰近的卡納塔卡邦(Karnataka)。摩根大通分析師估計,2025年每四支iPhone手機或許就有一支在印度生產,到時候約25%的蘋果產品,包括Mac、iPad、Apple Watch與AirPods,將在中國境外生產,目前該比例僅5%。富士康鄭州廠影響之大,就連蘋果都跳出來發新聞稿,降低高階iPhone 14出貨量預估,影響接下來年末購物檔期銷售前景。
Type-C充電商機夯 通嘉股價一周飆漲20.2%
電源管理IC設計廠通嘉(3588)在蘋果將於全系列裝置都導入Type-C接頭情況下,帶動近期股價飆漲,昨盤中再拉上漲停達67.2元,最後收65.3元、漲幅6.87%,股價創2個多月以來新高,近7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45%。就營運基本面,通嘉上半年營收10.4億元、年增9.12%,稅後淨利1.5億元、年增近4成,每股稅後盈餘2.7元。但第3季景氣降溫,半導體業進入庫存調整,通嘉單季營收也降為3.07億元,季減逾3成,致使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13.47億元、轉為年減12.2%。近期受惠Type-C充電商機的利多題材,激勵股價飆漲,通嘉股價站上9月下旬以來新高,但三大法人逢高調節持股,共賣超270張,累計通嘉上周股價一共上漲20.2%,迎來V轉反彈潮。歐盟正式通過消費電子產品的單一充電介面設計法案,新法規將限制進口到歐洲境內行動裝置,涵蓋手機、照像機、電子書閱讀器等中小型電子產品,將統一使用USB Type-C充電介面,並且強制規定2024年底前在歐盟販售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都將一律改為USB Type-C充電孔。除了歐盟,中國工信部也在先前提出「促進充電介面及技術融合統一」的議題,在歐盟與中國強制的規定之下,蘋果手機的lightning充電頭未來都將改為Type-C接頭。這項法案的衝擊不止影響到蘋果,還有三星、華為手機的舊式Micro USB充電接頭,加上中國為全世界最大手機消費市場,所以各家手機大廠勢必要掀起一波規格升級潮。通嘉雖不是蘋果供應商,但電源管理IC被視為有機會分食Type-C充電商機。就籌碼面看,通嘉近期成交量放大,近7個交易日有2日衝高達逾1萬張,昨(4日)創近11個月以來最大1.11萬張,帶動近期股價飆漲。外資除了昨買超67張外,在此之前6個交易日皆持續賣超1584張。因近期股價波動大,通嘉昨公告自結9月稅後淨利為339萬元,年減逾9成,顯見第3季獲利將較第2季每股賺1.01元銳減;至於是否能分食到Type-C充電商機,法人認為,短期不樂觀,市場期待空間超期,宜謹慎看待。
Type-C大時代1/電子垃圾太多 蘋果難攖其鋒
有地表最強蘋果(Apple)分析師之稱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日前重磅預期,蘋果將在2023年下半年拋棄Lightning接口,換用Type-C;《彭博社》接著報導,蘋果正在進行新款iPhone測試,以Type-C取代現有Lightning,以符合歐盟法規。對此,業界視為「蘋果總算放棄堅持8年多的Lightning接口,Type-C終於一統江湖」,連帶地,台廠眾家Type-C供應鏈中,有不少蘋果供應商受惠,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指出,「主要有USB控制晶片的威鋒(6756)、祥碩(5268)、創惟(6104)這三家。」回顧這二十多年來,擁有多家品牌3C產品消費者最苦惱的事情之一,就是不同規格的充電線一堆。2000年網路崛起時,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索尼(Sony)手機品牌百家爭鳴,但充電線卻互不能用,為要使電腦及手機等3C產品接頭相通,微軟及英特爾發起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開發者論壇,2001年訂出USB標準。隨著USB規範興起,一路演變Mini USB到Micro USB,2009年各大品牌廠跟進全球行動通訊聯盟協會,支持採用,2014年8月推出接頭不分正反的新接頭Type-C,更大獲市場好評。蘋果iPhone自成生態系,因此獨自採用Lightning接口。(圖/黃威彬攝)蘋果雖身為USB開發者論壇發起成員之一,但選擇走自己的路,2007年先推出使用30 pin(俗稱引腳)的連接線,2012年改推8 pin,定名「Lightning」。而就在Type-C被廣為採用後,蘋果直到2016年才將超輕薄Macbook air的充電口、USB埠等改用Type-C,爾後的Macbook、Macbook Pro等蘋果NB產品,Type-C也成為標配,唯獨iPhone仍堅持用Lightning。然2019年市場出現一大變化,微軟發表的Surface Pro 7,亞馬遜的Kindle Fire HD 10,Sony(索尼)最新遊戲機Play Station 5等,三大品牌的三款產品有了新交集,就是同步導入Type-C,使全球標準充電器規格更走向統一。更關鍵的是,為減少電子垃圾、環保需求,包括歐盟及中國官方直接立法推動Type-C。大陸工信部今年1月10日在書面回覆《關於統一智能電子設備充電器標準端口 進一步減少電子垃圾助力碳中和的提案》指出,當前智能終端市場形成了以Type-C接口為主,因此大力推進充電接口、技術融合,以便降低電子垃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歐洲議會則在4月21日公告,內部市場與消費者保護委員會(IMCO)以43票贊成對2票反對,通過支持電子裝置,包括筆電、平板、手機、電子閱讀器、智慧手表、藍牙喇叭等,全統一改為Type-C規格草案。據歐盟委員會研究,歐盟2020年大約賣出4.2億支手機及電子設備,多數用戶擁有3條充電線,但只使用其中2條。隨著Type-C將一統江湖,尤其蘋果iPhone市占率約為20%,一旦正式導入,光是手機所需用的Type-C數量,後市不容小覷,因此郭明錤在報告中指出,「對於相關供應鏈來說,相關供應商未來2年將成為市場關注重點。」手機等3C產品已成為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用品。(圖/黃威彬攝)
東菀急封城!工廠封閉式管理 搭數百簡易帳篷「員工就地隔離」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大陸嚴格實施封城措施,廣東東菀14日凌晨就緊急宣布封城,工廠、產業園區也全面封閉式管理;不過嚴格防疫措施同樣產生奇怪現象,當地一間企業就在工廠草坪上搭了數百個簡易帳篷,讓員工「就地隔離」。根據陸媒「極目新聞」報導,東菀疫情嚴峻,當地政府14日發出公告,要求全市住宅社區、村一律實施封閉式管理,工廠、產業園區亦然。近日大陸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顯示東菀一間企業安排外宿員工「就地隔離」,在園區臨時搭建數百個簡易帳篷,供員工休息。影片顯示,為了防止員工走錯,每個帳篷上都貼有員工的名字,帳篷頂還分別貼有紅、綠2色貼紙,區分男女居住區域。據悉,該工廠是東菀富強電子廠,為蘋果供應商正崴集團的子公司。拍攝影片的東菀居民李先生表示,他是在14日前往東菀市東坑鎮辦事路上,經過這間工廠,看到草坪上搭滿了帳篷,讓他頓時替員工覺得心疼,才拍下影片;該廠員工燕女則告訴記者,她和工友都在廠區隔離,晚上就在廠區空地的帳篷裡休息。大陸東菀實施封閉式管理。(圖/翻攝自微博)影片曝光後在網路上引起熱議,不少人表示替員工感到心疼「希望不要下雨」、「唉,收入暫停,房租貸款還要繼續,難喔」、「還真的準備要下雨了,難啊」、「為何這麼嚴?只能下狠招一刀切?」、「都沒考慮我們老百姓7天不營業、工廠停擺會是什麼模樣」。根據了解,東菀本次的本土疫情已持續將近20天,14日一天新增55例確診,在深圳加碼疫情防控後,東菀政府也決定,自14日起未來一週內,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和生產經營,全市公車、地鐵停運,社區同樣實施封閉管理。
蘋果自駕汽車最快2024年量產 新電池技術成關鍵
根據路透消息,蘋果公司(Apple)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最快於2024年生產使用自行研發的突破性電池技術的汽車;蘋果的策略目標是打造可以根本性降低電池成本並增加續航距離的電池技術。雖然蘋果拒絕評論,但據報導,從2014年上路的蘋果「Titan汽車計畫」,一路走來並不順利,一度停止軟體開發工作,並重新評估其目標。曾在特斯拉工作過的蘋果資深員工Doug Field,於2018年時回鍋,檢視整個汽車發展計劃,隔年從團隊中開除190人。蘋果與對手谷歌Waymo的發展形成鮮明對比,Waymo推出了全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不過,想要製造汽車意味要重組供應鏈,許多靠蘋果賺大錢的電子業並無相關經驗,據說蘋果傾向找尋製造業夥伴來組裝汽車,而非原來的蘋果供應商。畢竟,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花了17年才讓電動車有利可圖,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沒那麼容易。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汽車可能會配備多個激光雷達感應器,該技術除了來自蘋果早前開發的激光雷達單元之外,蘋果也將聘請外部合作夥伴幫忙製造,以幫助自動駕駛汽車建立道路3D視圖。至於關鍵的汽車電池,蘋果可能採用「單細胞電池」技術,透過增加電池中的單個電池的體積,消除容納電池材料的模塊來釋放電池組內部的空間,意味著可以在電池內部填充更多的活性材料,使汽車的行駛距離更長。知情人士說,蘋果還在研究一種名為LFP或磷酸鐵鋰的電池的化學成分,這種化學成分本質上不太可能過熱,比其他類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蘋果早前曾與汽車零件製造商麥格納(Magna)接觸,但由於蘋果的計劃變得不清楚,最後沒有下文。為了獲利,汽車製造商會要求產量,這對蘋果公司來說將是一大挑戰。
違規用學生工生產iPhone 蘋果暫停和碩新業務!
澎湃新聞報導,美國手機大廠蘋果聲明,在幾周前發現其供應鏈代工廠和碩在管理學生工作專案期間違反了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允許實習生上夜班或超時工作,強調「已經將和碩置於觀察期,在和碩完成所有必須的糾正措施前,蘋果不會與其進行任何新業務的合作」。和碩主要為蘋果代工iPhone,報導稱,和碩上海和昆山工廠分別是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世碩電子(昆山)有限公司。和碩也證實上述消息,表示「近期客戶在進行稽查程式中,發現和碩上海及昆山廠區有部分學生工上夜班、加班及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違反當地法令與規範」。每年秋天一般都是iPhone生產旺季,這時候正逢工廠最需要人手的時候。蘋果聲明表示,「和碩相關負責人用盡辦法以逃避我們的監督機制」,指出和碩在專案中把學生工錯誤分類,並偽造文件掩蓋違反蘋果準則的行為,包括允許實習生上夜班或超時工作,有些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和其專業並無關聯。調查並沒有發現強迫勞動或雇傭童工的情況。蘋果稱已經採取了快速行動,確保學生安全返回家中或者返校,並獲得以經濟補償為形式的直接補助。蘋果聲明還指出,和碩已解聘直接負責該專案的高層管理人員。(工商時報 黃欣)和碩日前遭爆於陸廠招用學生工事件,外媒指出,蘋果近日已向和碩發出聲明,在完成相關改善前,將暫停與和碩的新業務合作。據外媒引用蘋果之聲明指出,和碩涉偽造文書作業,並允許學生工人上夜班或加班,及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已違反其守則。和碩9日表示,針對近期客戶在進行稽查程序中,發現和碩上海及昆山廠區有部分學生工上夜班、加班及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違反當地法令與規範。和碩在發現上述事件時,立即將這些員工調離產線,並與客戶及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將員工做妥善的安排,協助返回家中或學校,並提供合理的報酬以及必要的支持與照顧。和碩也立即採取必要措施以符合RBA行為準則,透過與外部稽核合作,加強法規遵循流程,在符合客戶的要求與改善時間表下,將行為準則評鑑列為高階主管的關鍵績效指標之一。
抓到了! 違規使用學生工上夜班 蘋果怒將和碩打入「觀察」
澎湃新聞報導,美國手機大廠蘋果聲明,在幾周前發現其供應鏈代工廠和碩在管理學生工作專案期間違反了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允許實習生上夜班或超時工作,強調「已經將和碩置於觀察期,在和碩完成所有必須的糾正措施前,蘋果不會與其進行任何新業務的合作」。和碩主要為蘋果代工iPhone,報導稱,和碩上海和昆山工廠分別是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世碩電子(昆山)有限公司。和碩也證實上述消息,表示「近期客戶在進行稽查程式中,發現和碩上海及昆山廠區有部分學生工上夜班、加班及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違反當地法令與規範」。每年秋天一般都是iPhone生產旺季,這時候正逢工廠最需要人手的時候。蘋果聲明表示,「和碩相關負責人用盡辦法以逃避我們的監督機制」,指出和碩在專案中把學生工錯誤分類,並偽造文件掩蓋違反蘋果準則的行為,包括允許實習生上夜班或超時工作,有些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和其專業並無關聯。調查並沒有發現強迫勞動或雇傭童工的情況。蘋果稱已經採取了快速行動,確保學生安全返回家中或者返校,並獲得以經濟補償為形式的直接補助。蘋果聲明還指出,和碩已解聘直接負責該專案的高層管理人員。
拜登當選有利多 陸港股市漲聲慶賀
民主黨拜登距離下一屆白宮主人越來越近,大陸A股以及港股先行上演慶祝行情。上海股市5日收漲1.3%,隨著拜登領先跡象越來越明顯,較晚收盤的香港股市更大漲3.25%。因美國選舉計票結果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已經明顯領先,外界認為拜登在處理中美關係上,不會採取像川普那麼有對抗性的做法,因此拜登若當選,對大陸以及香港股市都是一大利多。由於投資者預期共和黨能在參議院力保席位不失下,對嚴厲監管科技股的壓力,可稍作放鬆,刺激科技股大力追捧。科技股飆升推動4日那斯達克指數上漲超過3.8%。5日開盤,香港恒生指數開高2.47%,午後漲幅擴大,收盤漲3.25%,報25695.92點,為7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收盤站上25000點關口,為9月上旬以來首次。在香港上市的中資科技股也暴漲,恒生科技指數大漲5.45%,中興通訊H股大漲18.83%,華虹半導體漲12.52%,中芯國際H股漲7.4%,騰訊漲6.2%,阿里漲6.28%,美團漲5.04%。路透報導,分析師和投資者普遍預計,川普若獲勝將在短期內令中國股市承壓。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很快將進入第28個月,如果川普獲勝,中國企業就會不知道下一個衝擊來自何處,很難做出資本配置決策。分析指出,如果拜登獲勝,對這種瘋狂行為會有護欄,至少大家對風險在哪裡會略有所知,這樣企業決策就容易得多,因此將有益於中國股市。一名駐上海券商經理表示,只要美國總統人選確定,股市將加以慶祝。觀察5日A股盤勢,新能源股與蘋果供應商亦上漲,因市場預期中美緊張關係將會緩和,並寄望拜登入主白宮會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5日中證新能源指數大漲4.28%。
iPhone12購機潮引出黃牛 台股大啖首輪追單
蘋果iPhone 12銷售旋風來襲,大和資本指出,市場對蘋果新機反應良好,供應鏈第四季甚至迎來追單;廣發證券上調整體iPhone 12系列2020年出貨量至8,000萬支,樂觀派外資對iPhone換機潮預期持續發酵,以台積電為首的蘋果供應鏈,第四季續旺想像空間浮現。蘋果新機預購傳來佳音,除在大陸預購秒殺,銷聲匿跡一段時間的黃牛再度出動、新色太平洋藍加價賣,台灣電信商與電商業者開賣亦一搶而空。大和資本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黃奎毓指出,新iPhone價格吸引力發揮優勢,根據Apple Store與主要市場通路商資料,首周末預購iPhone 12、12 Pro需等待的時間,比前代新機多出一至二周,顯示消費者反應不錯,出貨狀況呼應大和資本正面觀點。更重要的是,大和資本研究發現,iPhone供應鏈正因為新iPhone的熱銷,迎來首輪追單,進一步將iPhone 12系列本季出貨量,由7,400萬支調升至7,800萬支,遠高於市場平均的6,800~7,200萬支。對應至蘋果供應鏈,多數個股近期股價雖相對溫吞,然考慮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市場觀望氣氛濃,以及台股基期相對高的外在條件後,主要蘋果供應商事實上相對穩健,包括:台積電、日月光投控、大立光、穩懋、欣興、華通、玉晶光、和碩、臻鼎-KY、台達電等,股價26日表現均相對有撐,多在小漲小跌之間,就等外部不確定性消除。最大權值股台積電身為蘋果A14應用處理器獨家供應商,只要新iPhone出貨量步步高升,對台積電挹注效用自極為可觀,這點獲外資圈廣泛認同,台積電也是廣發證券等外資建議投資蘋果供應鏈首選。再者,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研究部門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再度強調,英特爾CPU委外代工未來每年可望額外貢獻台積電百億美元營收,換言之,台積電短期大啖蘋果iPhone、長期有英特爾助攻,市場認同度最高。廣發證券執行董事暨海外電子產業首席分析師蒲得宇說明,今年為美國有史以來iPhone最大促銷活動,補貼高達800美元,超越2016年iPhone 7運營商提供的650美元補貼,也超過Verizon去年向新用戶提供的700美元。基於首波預購成績優異、美國運營商補貼力道大,以及接下來第二波預購的12 mini、Pro Max期待感高,調高2020年新iPhone出貨量預估至8,000萬支,比大和資本更樂觀。
蘋果供應商新豐復揚科技火災 消防搶救中、起火原因尚在調查
11日下午近2時許,新竹縣新豐鄉建興路二段復揚科技發生工廠火警,新竹縣消防局獲報後,派遣第一大隊、新豐、山崎、工業、湖口、竹北共13車27人前往搶救,已通知火調人員前往。5樓平台明火部分已熄滅,室內尚在搶救中,起火原因尚在調查中。蘋果供應商新豐鄉復揚科技發生工廠火警。(圖/新竹縣消防局提供)蘋果供應商新豐鄉復揚科技發生工廠火警。(圖/新竹縣消防局提供)蘋果供應商新豐鄉復揚科技發生工廠火警。(圖/新竹縣消防局提供)復揚科技成立於2016 年,主要從事軟性印刷電路板(PCB/FPC)研發製造與銷售,在蘋果2019年公布的供應商責任名單中排行前200大,是EMS廠和碩科技及景碩科技,透過旗下晶碩投資公司共同合資成立,初期股本10億元,主要為生產3C電子產品應用的軟板。
CTWANT 調查實錄》1.8億債務竟不追 蘋果供應商女董座擺爛
曾是蘋果收機顯示器零件供應商的久威國際,董事長張江忠二年前過世後,由遺孀湯慧芳接任董座,本刊日前在久威臨時股東會直擊,湯慧芳表面對股東質疑不但避而不回答甚至強硬指派不合法的會計師擔任獨立董事,遭質疑湯根本在掏空公司。【擺爛女董座1】1.8億債務不想追? 蘋果供應商遭控掏空【擺爛女董座2】股東會上講屁話 關鍵問題全推發言人【擺爛女董座3】10個月股份狂跌60元 股東嘆:噴掉2台賓士【擺爛女董座4】董事長特助兼經理 二代兒IG貼超跑炫富
【擺爛女董座4】董事長特助兼經理 二代兒IG貼超跑炫富
久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由湯慧芳擔任董事長後,不但股價狂跌,連原本蘋果的訂單也因為不實報表,而遭排除在蘋果供應商行列外,但湯慧芳的兒子張繼元、同時也是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特助,卻在網路上瘋狂炫富,絲毫不把公司被倒帳當一回事。久威股東指出,張江忠的兒子張繼元負責處理公司大小事,但是這個科技業富二代,平時就常在IG貼文炫富,在公司被倒債1.8億元時,還跑去日本玩、上網貼出千萬跑車、多支名錶等照片,令他覺得相當誇張,「他就是紈褲子弟啦,上次招待一堆朋友到大陸玩,還住五星酒店,在公司尾牙上也喝醉刁著煙在台上扭屁股!」股東氣憤的說。相當喜愛超跑的張繼元,在IG上分享愛車資訊。(圖/翻攝自張繼元IG)而這起疑似掏空疑雲,久威部分股東已向金管會、證交所等提出檢舉,目前也已被受理並追查中,而公司大小股東,只希望董事長湯慧芳能把話講清楚,給大家一個交代,讓公司步回正軌。對於久威董事長湯惠芳遭控涉嫌內線炒作股價、疑似掏空公司一事,金管會不願具名的承辦專員說:「案件正在審理中,不方便透漏細節,內線交易屬刑法,有違法就會移給檢調調查。」本刊另外多次致電久威,欲詢問久威遭控被倒帳一點八億元卻不積極追討,以及是否有炒作股價與掏空公司等問題,但接電話的總機小姐只表示發言人在電話中,會將記者問題轉給發言人,但至截稿前本刊仍未獲得回應。張繼元在IG上放上多支名錶照片炫富。(圖/翻攝自張繼元IG)
【擺爛女董座1】1.8億債務不想追? 蘋果供應商遭控掏空
曾是蘋果手機零件供應商的「久威國際」(久威),董事長張江忠2年前過世後,由遺孀湯慧芳接任董座,但公司股價常常無預警跳空;且在公司被實力企業跳票1.8億後,竟沒積極追討,隨即打入呆帳,讓股東們質疑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以及動機,有掏空公司嫌疑,憤而向金管會及證交所檢舉。本刊調查,2017年2月湯慧芳繼任後,久威股價自53元一路上衝至86元,卻在一年之間出現兩次無預警跳空,股價崩跌至26元,等於腰斬再腰斬。一名股東也透漏,「久威旗下的子公司,帳戶狀況根本沒人知道,湯慧芳根本不交代。」但蹊蹺還不只這一樁,據了解,久威的合作廠商實力企業在業界信用較差,貨款清償時效上短,考量資金調動等因素,久威遂出手幫忙代買材料,並從中收取手續費,兩間公司以以此模式配合10多年。但2017年12月,久威被實力企業倒帳,至今仍有高達1.8億元的帳款連一毛都還沒討回來,目前正循司法處理,但股東質疑,實力企業截至當年9月,共有6筆款項都沒有付。換句話說,久威早知道實力企業已經發生財務危機,竟又同意實力企業再次開立支票代替清償,還同意延期到11月,但在當年12月,實力企業宣布破產,造成久威這筆帳款無法取回。誇張的是,久威在銀行告知實力企業跳票當天,就直接將款項打入呆帳,非但不積極與實力企業展開協商,就連對股東說明具體狀況都沒有。股東說:「久威是上櫃公司,應該有穩定的客戶往來關係,發生這樣的狀況就直接打入呆帳,讓人懷疑他們用這樣的奧步在掏空公司。」股東看不過久威高層操弄股價而向金管會檢舉。對於久威董事長湯惠芳遭控涉嫌內線炒作股價、疑似掏空公司一事,金管會不願具名的承辦專員說:「案件正在審理中,不方便透漏細節,內線交易屬刑法,有違法就會移給檢調調查。」本刊另外多次致電久威,欲詢問久威遭控被倒帳一點八億元卻不積極追討,以及是否有炒作股價與掏空公司等問題,但接電話的總機小姐只表示發言人在電話中,會將記者問題轉給發言人,但至截稿前本刊仍未獲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