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
」 治療 醫師 流感 腦中風 癌症七旬翁排尿不順! 「微創攝護腺手術」成功改善問題
76歲周姓患者,排尿困難8年多,如廁要花很就時間才尿得完,而且常常有餘尿而且滴在馬桶邊緣,藥物治療一直沒有明顯改善。再次就醫檢查後,確認是因長期攝護腺肥大,造成泌尿道出現排尿斷斷續續、尿不乾淨的情況。微創攝護腺水刀治療 影響導引精準治療、降低熱傷害風險童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許兆畬表示,多數良性攝護腺肥大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想要緩解不適症狀,卻又擔心影響性功能和任何尿失禁功能的損害。然而,微創攝護腺水刀治療系統擁有即時影像導引功能,同時提供膀胱鏡及經直腸超音波影像,因此不僅能清晰呈現出攝護腺立體影像,術中連續執行辨識關鍵解剖結構,精密制定需切除的組織範圍和需要避開的正常結構,能提供每一位個人專屬量身打造的治療計畫。另外,水刀治療系統是採用免加熱水刀噴射技術,切除肥大部位時不會對攝護腺其他細胞組織產生熱傷害。自述攝護腺藥物致性趣缺缺 患者術後提升生活品質 許兆畬強調,微創水刀治療系統是一種創新機械手臂輔助精密自動化控制的手術,可適用於各種大小和形狀的攝護腺肥大,符合患者需求,並提供安全、個人化、快速緩解且低副作用的治療選擇。該名患者經過檢查評估後,建議進行微創攝護腺水刀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隔天即可下床活動,僅住院三日就返家休養,一個月後排尿完全沒問題,生活正常如昔。術後47天回診,周姓患者說,以前總是尿尿滴到馬桶邊緣,現在術後尿尿不但不會滴到馬桶邊緣,還像水柱一樣強又有力道;還有以前吃攝護腺治療藥物時,總覺得性趣缺缺,手術後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生活品質也有很大的提升。醫:切勿延遲就醫 恐導致膀胱及腎臟功能損害許兆畬呼籲男性朋友,攝護腺會隨年齡增長而增生變大,但患者往往忽略或拖到最後真的很難排尿才就醫,延遲就醫可能導致膀胱功能或腎臟功能出現無法逆轉的傷害,因此當有早期症狀出現(排尿困難、頻尿等),就應該儘早到找專業泌尿科醫師診治,提供最適切的方式來治療。
40歲男每天喝1瓶烈酒 血脂超標10倍「血液浮一層油」
不少民眾感受到近期連日低溫的威力,產生了身體不適進而求醫,千暘診所主治醫師王德生即分享一個案,一名40多歲男子進行健康檢查後發現三酸甘油脂大超標,甚至出現「乳糜血」,也就是血液中充滿脂質,不僅影響健康,更可能導致胰臟炎等嚴重疾病。王德生醫師表示,該名男子長期出入應酬場所,一天至少喝掉一瓶威士忌,加上作息不規律,導致健康亮起紅燈!40歲男子從來沒做過健檢,結果第一次做就發現三酸甘油脂高達3000多mg/dl,超過正常值範圍數十倍。除了血脂問題,還有尿酸偏高、肝功能不佳、慢性疲勞和睡眠品質不佳等健康困擾。經綜合評估後,醫師除了安排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及相關傳統的藥物治療外,並提供血液淨化療程與客製化營養點滴治療,以幫助男子改善代謝問題並輔助身體修復。王德生醫師解釋,許多民眾會誤以為洗腎和血液淨化是同一件事。事實上,這兩種療法都是醫療上用來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技術,但原理、適用對象及治療目的有所不同:洗腎的主要目的是模擬腎臟的功能,幫助無法正常排出代謝廢物的腎臟病患者清除體內的廢物、水分及電解質。適用對象多數為慢性腎衰竭或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無法正常運作時需要進行洗腎來維持生命。患者的血液透過透析的儀器進行過濾,將廢物、過多的水分和毒素去除,然後將過濾後的血液返回體內。治療頻率,通常每週需進行2至3次,每次約4小時。血液淨化的主要目的是針對血液中的特定成分,如過高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或其他有害物質,進行分離和濾除。適用於高三酸甘油脂症、乳糜血、某些自體免疫疾病(如:重症肌無力)、代謝症候群,以及需要改善代謝功能的健康或亞健康人群。原理是將血液分離成血球和血漿兩部分,血球會直接回輸體內,而血漿經過多層濾芯過濾後,將脂質和特定代謝廢物去除。治療頻率通常不需要頻繁進行,每3到6個月進行一次即可,一次約1.5至2小時。王德生醫師補充,除了血液淨化,也可以搭配客製化營養點滴,補充電解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例如:高劑量維生素C,可增強抗氧化能力,促進代謝並緩解疲勞。此外,客製化點滴也針對慢性疲勞、代謝機能失調、經前症候群等提供輔助改善,對於長期缺乏特定營養素或用藥後營養素流失的個案,能有效中斷惡性循環,恢復身體活力。針對三酸甘油脂過高的患者,在天冷的季節更應該注意,醫師建議飲食需注意選擇優質油脂,少攝取精緻糖類與澱粉,並避免重口味下酒菜如炸物或高脂肪補品。同時,增加蔬菜攝取可幫助腸胃蠕動及代謝,還要搭配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才能真正改善健康狀況。王德生醫師特別提醒,疾病的進展往往緩慢,若能及早採取適當的醫療介入,搭配健康生活習慣,有機會恢復身體健康,提升生活品質。◎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11歲童突腹瀉、血便! 就醫檢查竟罹患罕見「克隆氏症」
跨年聚會多,容易因飲食不當引發腸胃不適。近日一名11歲男童出現持續腹瀉、腹痛及血便症狀,原以為是單純的腸胃炎,經診所就醫服藥後仍未見改善。後轉診至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小兒腸胃科檢查,才確診為罕見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克隆氏症診斷關鍵 在於完整檢查小兒腸胃科鄭弘彥醫師表示,男童就醫時已持續數周的腹瀉、腹痛及血便,消化道異常出血不止是重要警訊。經由上消化道內視鏡發現十二指腸有線性潰瘍,下消化道內視鏡則見大腸局部發炎,為完整檢視小腸病灶,進一步安排膠囊內視鏡檢查,發現遠端迴腸有明顯潰瘍伴隨出血,糞便檢體也顯示腸道發炎指數中的糞便鈣衛蛋白明顯上升,這種消化道發炎的跳躍式病灶正是克隆氏症的特徵。在接受藥物治療並配合「克隆氏症排除飲食」後,男童症狀已獲得改善,目前僅需定期追蹤。及早就醫治療 避免併發症鄭弘彥醫師指出,克隆氏症是一種會影響從口腔到肛門之間任何部位的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具有跳躍性病灶的特徵。雖然確切病因未明,但可能與遺傳基因、飲食習慣及環境因素有關。若未及時診治,可能引發貧血、腸道穿孔、膿瘍、營養不良或生長遲緩等併發症。由於初期症狀易與一般腸胃炎混淆,鄭弘彥醫師建議,兒童及青少年若出現慢性腹瀉合併長期腹痛或血便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中國女星趙露思驚傳罹患「失語症」 身心內科醫曝3種常見原因
中國女星趙露思近日因健康問題全面停工,閨蜜更對外宣稱她罹患了「失語症」,無法與人對談。對此,身心內科醫師胡學錦表示,若排除腦部病變所造成的語言表達能力喪失,可能是因情緒障礙造成「心因性失語症」(Psychogenic Aphasia),這包括選擇性緘默症、僵直症與轉化症,都可能使患者喪失說話能力或選擇性緘默,以此來抵禦外界。趙露思近日因健康問題頻頻登上版面,先是傳出她因為身陷網暴、工作壓力等原因罹患重度憂鬱症,如今又有閨密爆出她罹患失語症,無法行走、說話。對此,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胡學錦表示,失語症(Aphasia)是大腦皮質語言功能區發生病變或外傷,導致言語表達能力出現障礙、喪失,最常見是中風的病人,另外像是大腦退化像失智症病人,或腦腫瘤、感染也可能引起失語症。胡學錦指出,上述的失語症皆為「生理性」原因所造成,可做腦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來釐清。但若檢查無異常,那就必須考慮是否為「心因性」因素造成失語表現,例如「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僵直症」(catatonia)與「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胡學錦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屬於社交焦慮症的一種。患有這種症狀者,能正常說話和理解語言,但在某些社交場合卻無法說話。例如在家裡和家人可正常對話,但在學校或公司卻無法說話。事實上不是他們「不能」說話,而是因為大腦將「說話」跟「危險」連結在了一起,他們也想開口進行表達,但是恐懼鎖住了喉嚨,就連笑都笑不出聲。胡學錦表示,選擇性緘默症患者會注意周遭的人事物與事情,但是他們的表情恐懼、僵硬,在被要求講話的時候,他們可能為了戰勝心理的恐懼,面部出現諸多怪異表情。此外,「僵直症」患者也會出現不講話的緘默狀態,它是身心疾病引起的精神運動障礙症候群,病人經常保持緘默且身體僵直,像嚴重的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等都可能誘發僵直症,進而表現出失語症的症狀。至於「轉化症」則是較特別的心理疾病,病人突然表現出某種身體功能的缺失。症狀像是偏癱、感覺喪失、昏厥、眼盲、言語表達困難等,但在生理上卻檢查不出任何問題,這在臨床上稱為功能性或心因性缺失。胡學錦表示,轉化症確切的成因不明,患者可能是情緒上有壓力,或曾有心理受創,轉化症症狀不是故意裝出來的,如果他們說看不見,真的就是看不見;如果他們說手沒力,就是真的一點力氣也沒有,在那個當下,是真實的存在的失能與困難。胡學錦表示,對於失語症病人,醫生可透過向家屬問診,了解病人現在和過去病史,先排除生理疾病,才考慮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在急性期可提供藥物治療,若患者可言語或寫字表達時,也可提供心理治療。但要治療多久才能見效就「很難說」,像是嚴重憂鬱造成的僵直症,療程可能需數周、數個月,甚至1年以上。此外,胡學錦也提醒,不說話也可能是因為情緒、壓力或個性,單純的「不想說話」。這時要尊重對方沉默的需求,別急於逼迫對方說話。給對方自由安靜的空間,也讓對方有時間整理自己的情緒。
健康夫妻,兩名兒子卻患罕病! SMA 擴大健保給付治療現曙光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站立、一歲左右會走路,但對於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 SMA)的寶寶們來說,要靠著自己的力量站起來卻很困難!劉爸爸發現兩個兒子在十八個月大時都還不太會爬,雙腳肌肉彷彿沒什麼力氣,動起來很吃力,四處求醫問診後確認罹患罕見遺傳疾病SMA。多年來,透過中醫調理、老藥新用等方式介入治療,但成效有限,直到健保開放特殊藥物給付後,才終於有機會對症下藥。作為第一批受惠家屬,劉爸爸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只要治療就有希望。父母健康卻是帶原,發生率偏高的罕見遺傳疾病!台北馬偕兒童醫院小兒遺傳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炫沛表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位於人類第五號染色體長臂(5q)的SMN1基因缺損,導致脊髓的前角細胞(運動神經元)退化,造成肌肉無力及萎縮的體隱性罕見遺傳疾病。臨床上父母大都是健康無症狀帶因者,但孩子卻發病的案例;研究指出,假如父母都是無症狀的基因變異帶因者,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將各自帶有的缺陷基因遺傳給下一代,每1.5 - 2萬個新生兒當中會有一人罹病,屬於發生率相對較高的罕見疾病,因而被建議列入產前帶因檢測與新生兒篩檢項目之中。健保擴大核准給付,每年省 700 萬元藥費!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約有 400 位 SMA 患者,發病率大約為一萬五千分之一。林炫沛提到,隨著病程進展,運動神經元細胞日益凋亡,SMA 患者的肌肉會逐漸萎縮,除了喪失動作能力以外,連呼吸、咀嚼、吞嚥等基本的肌肉運動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介入治療,嚴重型的患者通常都在兩歲以前就會離世。即使順利存活也常需靠氣切或胃造口續命,所幸經過醫界與病友團體多年奔走之後,健保已擴增給付病患使用兩種 SMA 的疾病修復治療及一種基因療法,粗估可替病友省下每年約 6、7 百萬元費。肢體功能恢復顯著,治療讓 SMA 有望逆轉勝!SMA 的患者需終生使用藥物治療,許多病友常因擔心副作用而卻步,但林炫沛強調,運動神經元細胞的凋亡是不可逆的,這是基因缺損引起的疾病,不治療肯定會逐漸失能,只有接受治療才能讓運動神經元細胞得到保護,只要沒有凋亡都有恢復功能的機會。臨床觀察,SMA 患者普遍在治療一年後,運動功能會有顯著提升,尤其是上肢肌肉改善最明顯,甚至還有不少病友自述,打完基礎劑後就有感覺,呼籲病友,先做好決定開始治療比什麼都重要,就算後悔了想要換藥,健保提供一輩子一次轉換機會,不用想太多,遲疑就是錯失治療機會。遲疑恐錯失良機!家屬以自身經驗鼓勵病友積極治療回顧過去,劉爸爸談到了這段時間照顧孩子們的點點滴滴。小兒子接受恩慈療法已有兩年,今年八月,因健保放寬給付標準,老大也開始接受口服治療。在口服藥物的幫助下,兩位兒子的病情都有了明顯的好轉。從過去需要家人幫忙拿取桌上的物品,像是書本、文具或是筆電。如今,已能自行完成,逐漸達成生活自理,進步令人欣慰。他也以自家經歷鼓勵其他罕病家庭,時代進步、醫療技術不斷提升,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目前無法治療的疾病被戰勝,請大家不要放棄,趕快接受評估與治療!林炫沛則提醒,動作協調能力的保存跟進步,光靠接受疾病修復治療還不夠,得靠病友持之以恆的復健和自我訓練,包括攝取足夠的營養、充足睡眠、適當的陽光照射和肌肉運動,建議多和醫療團隊溝通討論,把握積極有效的治療機會,讓身體狀況得到改善。
全台約200萬人患憂鬱症! 專家曝「6大誤解」:愛笑並不是憂鬱的反面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造成人類失能的3大疾病為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而台灣衛福部統計,台灣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憂鬱症絕不是矯情、多愁善感,而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健康管理平台《百度健康》就整理了憂鬱症的6大誤解,當人們正確地認識這個病症,才能適時為他們提供幫助。誤解1:「憂鬱症?我身邊很少聽到啊」憂鬱症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5%的成年人患有憂鬱症,而且受其影響的女性比男性更多,這代表著憂鬱症並不少見,更可能就在自己的身邊。然而,由於「病恥感」和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憂鬱症普遍未被正確地診斷和治療。許多患者因憂鬱症引起的胃痛、頭痛等症狀就診,無法得到明確的憂鬱診斷,自然也無法獲得針對憂鬱的治療。誤解2:「憂鬱症不就是心情一直低落?」憂鬱症絕非矯情,它是一種疾病,憂鬱不僅會引起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和疲勞感,還可能出現非器質性身體疼痛,例如頭頸部鈍痛、胸悶氣短、臉部疼痛、慢性腰背酸痛等等症狀。「心中的憂鬱就像隻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對憂鬱症這樣形容。許多憂鬱症患者都有自殘和自殺企圖,甚至因此失去生命,而憂鬱症更是引起患者殘疾和死亡的「殺手」,不容輕視。誤解3:「他/她那麼愛笑,怎麼會是憂鬱症呢?」事實上,愛笑並不是憂鬱症的反面。「微笑型憂鬱症」和普通的憂鬱相比,更難以被人察覺,這類「微笑型憂鬱」的患者,他們內心深處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喜悅,但在社會互動中依然保持禮貌性的微笑。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看起來時時刻刻心情都非常好,其實內心很孤獨,一個人常常感到悲傷、空虛和無望。「愛笑」的他們同樣需要關心和幫助。誤解4:「隱性憂鬱?憂鬱還會隱形?」「隱性憂鬱症」的患者沒有明顯的憂鬱症核心症狀,他們表面若無其事,內心卻早已「風起雲湧」,例如常懷疑自己得病、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緩慢等。除了情緒症狀外,他們更容易被身體症狀困擾,像是睡眠障礙、腸胃不適、呼吸困難、頭暈、心慌、疲倦、全身無力、全身痠痛等不適,但是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卻沒有什麼異常。誤解5:「為什麼不能樂觀一點呢?要學會自救!」憂鬱症不能只靠「樂觀」克服,因為它改變的不僅是情緒,更可能是大腦結構。有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前額葉皮質」與健康人相比大大減少,而「前額葉皮質」與情緒產生、認知、訊息處理和記憶等大腦功能密不可分。因此,「前額葉皮質」一旦減少,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影響的不僅是情緒,人的食慾和處理看待事情的能力也可能改變,「人如何僅靠意念,就反抗這些實質的改變,完成自救呢?」誤解6:「憂鬱了看醫生,不就是陪聊天?」憂鬱並不是無藥可治的絕症,如果懷疑憂鬱,請一定要就醫。專業的心理治療絕不僅僅是「陪伴聊天」,而是發現、確診、治癒疾病的治療技術之一,根據疾病程度,醫生也可能開立藥物。目前針對憂鬱症開發的藥物中,大多數的原理都是改變腦部相關神經傳導物質的含量及活性,以此維持腦部情緒相關腦區的正常活動,是能夠真正幫助改善疾病的。有研究發現,雖然長期憂鬱中,大腦會產生結構性變化,但在接受治療後,這些大腦變化是可以恢復和逆轉的。很多人覺得憂鬱症是對世界失去興趣,其實這只是一方面,它的可怕之處是讓人產生對死亡的嚮往,覺得死亡是件美好的事情,並且思考並不受大腦控制,所以很多憂鬱症都會不斷想逃離,不斷嘗試死亡。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可以嘗試這樣做1、向對方表示你想給予幫助,主動傾聽他們的想法,不隨意做出判斷。2、學習憂鬱症的相關知識,關注他們病情的動態,必要時陪伴他們尋找專業醫師的協助。3、當他們需要服用藥物治療時,請務必耐心,一般需要幾個星期,病情才會有所改善。4、鼓勵他們參與運動和社會活動,恢復規律的飲食和睡眠模式,若發現他們有自殘或自殺傾向,請隨時陪伴他們,避免他們接觸尖銳器具,並及時與專業人員聯繫以便取得幫助。◎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網傳「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致死率高達43%!醫師駁斥曝治療關鍵
大陸近期出現與流感、新冠肺炎(COVID-19)相近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中國稱「人類偏肺病毒」),傳染力持續升溫,網路上傳出該病死亡率高達43%。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成年人感染的致死率非常低,低於千分之一。蘇一峰常在臉書上分享醫療知識,對於近日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傳言,他表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其實沒那麼可怕,跟其他感冒呼吸道病毒差不多,感冒症狀發燒咳嗽都可能有,嚴重者肺炎會喘,「最大問題是只能症狀治療,沒有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只能使用化痰藥物和類固醇等等藥物治療」,他強調成年人感染的致死率非常低,低於千分之一。另外,蘇一峰不解台灣為何將hMPV翻譯成「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照理說英文直譯應為「人類偏肺病毒」,他質疑翻譯的人不懂什麼是間質肺炎,直呼根本是亂翻一通。網路傳言「中國爆發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死亡率43%,沒有特效藥?」民間組織「事實查核中心」指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不是大陸新興傳染病,而是全球皆有的病毒,也是冬季呼吸道傳染病毒之一。感染者症狀多是一般感冒症狀,甚至無症狀,整體死亡率不到1%;唯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較高的重症風險,須特別注意。有報導稱「特定人群感染病毒後死亡率達43%」,事實查核中心解釋,該研究是針對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感染hMPV、RSV病毒100天後致死率,不是泛指一般健康者。事實查核中心強調「傳言誤導此病毒死亡率高,是引人誤解的錯誤訊息。」近期大陸監測資料顯示,14歲以下感染hMPV者有增加趨勢;但台灣監測數字顯示,近2個月均沒有檢出hMPV病毒,是低度流行,事實查核中心提醒民眾反而要留意流感病毒。
40歲男「聚餐太熱走出餐廳」下秒腦中風倒地 醫示警3大危險因子
近期台灣天氣寒冷,自本月12日第一波寒流以來,全台緊急救護內科OHCA人數已高達587人。日前義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睿生醫師也分享一個案例,一名40多歲男子近日與同事聚餐,飯後因身體發熱直接走出餐廳,突然眼歪嘴斜倒地,經送醫後診斷為腦幹中風。根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義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睿生醫師指出,本月以來,他已接診多名腦出血中風患者。這名男子年約40歲,擁有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三高症狀,且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男子當天與同事聚餐後,吃得滿身大汗,未圍圍巾或戴帽子,直接走出店外,結果不久後便出現眼歪嘴斜、言語不清的情況,立即被同事送往急診。而在經過電腦斷層等檢查,男子被確診為腦幹中風,且出血位置十分危險,為了控制病情,醫師決定將其收治於加護病房,並採用藥物治療,觀察是否需要進一步開刀取出血塊。陳睿生醫師強調,在寒冷季節,許多人喜愛食用熱食或火鍋,導致身體升溫。然而從暖和的室內環境突然暴露於寒冷的戶外,特別是未做好保暖,可能會引發健康危機,尤其對於患有三高症狀或吸菸者而言,血管狀況較脆弱,頭頸部的保暖尤為重要。他指出,頸部擁有主要的血管,這些血管與心臟直接相連,當血管品質不佳時,遇到溫差劇烈變化,可能會導致血流供應不足,從而增加中風風險。此外,陳睿生指出,頸部血管中還存在受器,可感知外界溫度變化,當溫差過大時,會引發血壓劇烈波動,進一步導致中風,該病患在暖和環境下,忽視了保暖,導致血管在寒冷的室外環境中受到劇烈刺激,三大危險因子同時作用,最終引發中風。事實上,衛福部也曾提醒,民眾在寒冷的天氣要注意保暖,因為低溫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尤其是老年人應減少冷天一大早出門,以及避免洗三溫暖或泡熱水浴太久,洗澡最好採淋浴,水溫不要過高,大約攝氏40度為宜。除了注意天氣劇烈變化外,亦需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另外定期測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多喝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都能預防腦中風之發生。衛福部也呼籲民眾注意中風徵兆,包括嘴歪眼斜,一側或兩側肢體無力、麻木,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言語不清等,如果民眾一旦不幸發生中風,亦能早期察覺並迅速送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以降低中風所導致的殘障。一旦自己或家人、朋友出現中風徵兆,要趕緊就醫,就醫前要注意保持鎮定,將病患麻痺的那一側朝上側臥,以免嘔吐物或分泌物掉入肺部導致吸入性肺炎;避免餵食任何食物或藥品;解開緊身衣物,如皮帶、胸罩、領帶等,以協助病患呼吸。
男子有痔瘡「排泄就噴血」 怕痛不開刀!拖3個月慘變重度貧血
大陸福建一名90後(西元1990年後出生)男子,上廁所時發現會噴出血,就醫後確定罹患痔瘡,醫師建議他開刀治療,他因為怕痛找各種理由拖延長達3個月,先服用藥物治療。最近痔瘡男走路搖搖晃晃又臉色發白,檢查才發現嚴重貧血,如今已住院接受手術。根據陸媒《映象新聞》報導,來自福建一名30多歲男子發現上廁所時噴血,3個月期間到醫院看了4次,從第1次就醫時,醫師就建議男子住院接受手術治療,但他怕痛又拿工作繁忙,請醫師先以藥物的方式治療他的痔瘡,只是沒有顯著效果。直到第4次檢查時,醫師注意到痔瘡男臉色發白,走路不穩又搖搖晃晃,原來是他因為痔瘡噴血,血紅素從之前的10克多掉到剩下5克,已經屬於「重度貧血」。醫師苦口婆心勸他,長期肛門周圍出血不僅會導致貧血,嚴重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腦血管病變等,最嚴重恐危及生命。最終痔瘡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聽從醫師建議住院,並接受手術治療他的痔瘡。除此之外,醫師呼籲民眾,上廁所看到血便的話,或伴隨其他不適症狀都應該及時就醫,也能儘早發現其他可能疾病像是結腸癌、直腸癌等。醫師也透露,民眾預防痔瘡的關鍵在於改善生活習慣,注意均衡飲食且確保每日飲用充足水分,預防便祕,如果可以也要避免長時間久坐,培養運動習慣,減少熬夜,都能有助維持整體健康。
「最美校花」簡廷芮兒發燒住院15天!她曝冒2反應喊:變小腦炎
32歲演員簡廷芮,因演紅《我的少女時代》陶敏敏一角,有「最美校花」之稱。2020年她在演藝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嫁給小開男友,婚後火速生下一兒一女,平時會透過社群記錄親子日常,不料23日卻發文透露,兒子「小芒果」發燒、拉肚子住院15天,甚至出現眼睛上吊、全身扭曲等反應,後來更確診小腦炎,讓她相當不捨。簡廷芮透露,兒子因為發燒和腹瀉急診後,被診斷為「肺炎鏈球菌+急性腸胃炎」,接著轉院至台大兒童醫院治療,未料第三天晚上,兒子症狀突然惡化,出現眼睛上吊、全身扭曲等異常反應。據了解,小芒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斷續持續超過1小時,最終是靠鎮定劑才稍微緩解。簡廷芮透露,經醫療團隊進一步檢查,確診是因黴漿菌藥物引發的「錐體外症候群」,過去文獻上僅有一例,因此兒子成為了第二例。簡廷芮還表示,兒子住院期間病情波折不斷,退燒後卻突如其來地失去語言能力,上半身無力甚至無法坐起,後來經過腰椎穿刺和核磁共振檢查,確診是「小腦炎」,而醫療團隊判斷不需要藥物治療,但要時間來復原。對於兒子的情況,簡廷芮感慨表示,「這15天的一切對我們來說真的太折磨,小小的身體也真的太辛苦,太心疼了」,目前小芒果已經回到家中,她也透露兒子努力練習說話與走路,恢復的過程正在順利進行。簡廷芮兒「發燒住院15天變小腦炎」。(圖/翻攝自IG)
冬季血壓變化大! 心臟科醫列「注意事項」:不可大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冬季氣溫變化大,常讓許多人措手不及,尤其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長者來說更是一大考驗。隨著氣溫驟降,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若不懂得預防和保暖,可能引發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冬季血壓變化大 保暖非常重要台灣冬季常有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可達十度以上,導致心血管及腦中風病例增加。人體血管在寒冷時會迅速收縮,不僅使血壓上升,心跳也會出現波動,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急症。由於台灣氣候溫暖,民眾對低溫的耐受度較溫帶國家居民為低,因此更需要注意保暖,給予血管適應的時間。潮濕環境會加速體溫流失 年輕族群不可輕忽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表示,年長者因感官退化,對體溫變化的感知較遲鈍,往往等到身體出現狀況才察覺。建議外出時戴毛帽保護耳朵,睡眠時穿襪子並用棉被蓋住雙腳。而北台灣冬季多濕冷,潮濕環境會加速體溫流失,因此更要注意保暖,如遇淋濕,應立即擦乾或更換衣物,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不可大意。高風險族群要有所預防 避免不可逆憾事陳冠群醫師提醒,若家族有高血壓病史,或是工作壓力大、有抽菸熬夜習慣者,屬於高血壓高風險族群,應養成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隨時掌握身體狀況。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幫助控制血壓,包括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及戒菸戒酒。若血壓持續偏高,應考慮藥物治療。有些患者擔心降血壓藥物會傷腎,但未經控制的高血壓反而更易損害腎臟。由於腎功能狀況會影響用藥選擇,建議諮詢專科醫師,依據個人情況開立適當藥物,以確保既能控制血壓,又不會對器官造成負擔。
靠無痕胃拉提手術「女子減去49公斤」 三高退散!擺脫代謝症候群
44歲李小姐BMI高達46.6(124kg、163cm),透過藥物減重成功減重20公斤,但一停藥就面臨復胖,甚至復胖到114公斤。因上班總是容易昏昏沉沉,健康也面臨了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的問題,心想40歲了總不能再這樣下去,讓她下定決心與醫師討論減重手術,目前施作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滿三年,也從原本的114公斤減重至65公斤(BMI 24.4),這樣的改變讓她重拾自信,也脫離了代謝症候群。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台灣成人過重與肥胖率已高達50.8%,其中男性為57.1%,女性為43.3%。肥胖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會顯著增加多種健康風險。研究顯示,每增加五單位BMI,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增加40%,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增加35%,而癌症如食道腺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與膽囊癌的風險亦分別增加1.24倍至1.59倍不等。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兼消化醫療中心鄭以勤主任表示,肥胖已不僅僅是一種外型問題,更是攸關全身健康的重大議題。鄭以勤主任說明,目前常見減重方式包含飲食、運動、藥物或是減重手術。而減重手術是目前用來治療肥胖及相關併發症的一種方法。如同其他治療性手術,減重手術需要符合特定適應症,且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後才能執行。減重手術大致可分成由內科執行的胃鏡手術與由外科執行的腹腔鏡手術。胃鏡手術的作法包括胃內水球術、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等;腹腔鏡手術包括袖狀胃切除術、Y型胃繞道手術、SASI手術(單吻合迴腸雙通道胃繞道)等。為深入了解民眾對於減重手術的認知程度,由網路溫度計發起的「減重手術認認知」調查顯示,近半數(47.9%)受訪者認為自己減重不成功,其中,手術減重成功率54.5%最高、藥物減重成功比例僅34.1%。此外調查發現,減重失敗者過半(55.9%)困擾於衛教資訊大同小異。根據調查,發現民眾對於減重手術存在了三大迷思,包含:認為減重手術等於切胃、認為BMI無論多少都可進行減重手術、認為減重手術後不會再胖回來。再進一步觀察,減重手術安全性疑慮(40.9%)與害怕切胃、改變原本腸道結構(36.6%)為阻礙減重手術意願兩大主因,不過調查也發現,若能透過減重手術改善身體健康、減少代謝疾病(56.9%)與安全性高(52.0%)、恢復期短(41.3%),將會提升接受治療之意願,鄭以勤主任也進一步分享,根據臨床文獻,減重幅度達10%有機會減少共病風險。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減重中心周莒光主任分享近年來,內視鏡減重手術技術快速發展,其中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簡稱「無痕胃拉提」、「胃鏡縫胃」、「ESG」)成為患者的新選擇。此術式採用胃鏡結合微創內視鏡技術,以縫合縮小胃部容量70%達到減重效果,具有恢復期短、手術風險低、無體表傷等優勢。適合以下族群: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反覆復胖者、輕度肥胖合併代謝疾病者(BMI 27以上),以及希望避免或不適合外科手術的中重度肥胖患者。根據臨床證實,患者術後十年的總體重可平均減輕15%至20%。更在研究中發現,無痕胃拉提對於肥胖引起之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胃食道逆流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良好的緩解治療效果,且術後風險低於1%,充分展現此術式的安全性和長期效果。其中,歐洲內鏡外科協會(EAES)、美國代謝和減重手術學(ASMBS)與國際肥胖和代謝疾病外科聯合會(IFSO)皆在治療指引中納入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無痕胃拉提術後是否線鬆脫而導致復胖?鄭以勤主任說明無痕胃拉提透過縫線系統使漿膜層癒合達到胃容積縮小,雖有少數患者術後會可能遇到縫線鬆脫,但只要搭配術後飲食、運動的調整,在臨床上都有不錯的減重效果。另外,也有民眾擔心術後增加罹癌機率,主任也說明根據臨床與文獻,並無數據說明術式會提升罹癌機率,但在術前須進行胃鏡、超音波等檢查,避免疾病未能於早期發現。周莒光主任提醒,肥胖的治療需要多方面配合,不單只是依靠醫師的手術或是藥物來維持,患者也必須在治療期間配合營養師及運動治療師給予的飲食、運動計畫,養成習慣,才能維持不易復胖的健康生活型態。
電影頻道/癌症是人生中的「大禮」? 《交換禮物》曾寶儀花4年的生命探索之旅
曾寶儀跟導演男友林明謙愛情長跑19年,情侶檔首次合作紀錄片《交換禮物》由曾寶儀擔任旁白,關注癌症病患在宣告罹癌時,如何面對生命中突如其來的「禮物」。電影歷經4年拍攝,除了有曾寶儀擅長的感性、溫情訪談,也記錄下她花了4年的「醫學探索」之旅,走遍西雅圖、洛杉磯等地,採訪30位身心靈醫學、博士、癌症病友的紀錄。曾寶儀跟導演男友林明謙愛情長跑19年,情侶檔首次合作紀錄片《交換禮物》。(圖/趙文彬攝)癌症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當確診罹癌那刻,許多患者第一時間湧上的是面對疾病的恐懼,以及何時走到生命盡頭的未知,忍不住自問:「為什麼是我?」就如同片中所說的「衰仔」一般,癌細胞有如瘟神過境,彷彿宣告誰遇上誰就等著倒大楣。片中走訪多位病友、專家、學者,試圖找出消除癌細胞,讓身體康復的線索。前半段跟著曾寶儀的腳步探訪多位病友,試圖去理解罹癌後的生活是否有所改變;另一方面則是藉由中、西醫、身心靈、脈輪檢測、把脈穴位等療法,試著探究「癌細胞」生成的原因及可能康復的治癒方式。然而介紹多種療法,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推廣非正規醫療,但該片採取的敘事模式相當聰明且旁觀,讓各種醫療方式更像是曾寶儀的個人體驗,讓觀眾感受:「原來還有除了化療、手術以外還可以這樣治療。」至於是否有療效或者值得嘗試,一切交還給觀眾做判斷。後半段敘事則轉向陪病者的角度,曾寶儀堂弟、監製曾國駿女友小琦向來熱愛運動、身體健康,沒想到年僅30多歲就發現罹患子宮頸癌,第一時間選擇切除治療,認為積極面對、切除腫瘤就沒事。沒想到不到一年便復發,之後病情急速惡化,成為了癌症末期患者。《交換禮物》紀錄小琦抗癌的過程,令人揪心。(圖/台北双喜提供)曾寶儀跟堂弟以及導演,面對至親飽受病魔折磨,即便心疼也束手無策,只能盡全力陪伴。片中紀錄小琦復發後,決定再跟癌細胞拼一把,同時接受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病情依舊持續惡化,奇蹟仍未發生,癌細胞不斷瀰漫,改變的只有日漸虛弱的體力與心靈。片中拍下曾國駿與女友小琦在病房內完婚的畫面,小琦因病重無法到戶政事務所簽名登記,最後是由公務人員通融,到病房內完成登記手續,在完成遺願後,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從對癌症奮力一戰到最後不得不接受生命有其終點,畫面令人揪心,更多的是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另一位癌友Olga罹患乳癌末期,積極治療的同時,也選擇放下以往的罣礙,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人生、想法、態度都有了大轉變。家人、伴侶陪著對抗病魔的同時,也看見Olga的變化。即便抗癌辛苦,Olga時不時就以黑色幽默自嘲,包括在全片尾聲一句:「沒想到我可以活到殺青的時候。」過去不少研究指出,樂觀可以延緩癌症的惡化;悲觀憂鬱則會加速癌症惡化。樂觀的Olga戰勝了癌症,沒想到癌細胞又來了一記回馬槍,康復後再復發、復發後又再康復,如今的她已經健康活到電影上映。癌友Olga(左)罹患乳癌末期,挺過復發後再次康復。(圖/台北双喜提供)就現今科學來看,癌症仍未能有藥到病除的特效藥,對於癌症病患及病患家屬來說,癌細胞依舊可怕且未知,又怎麼會是一份「禮物」?然而《交換禮物》改以不同切點來紀錄,包括病患的抗癌經歷、陪病者的想法、癌症的治療方式,理性的醫學及感性的人生經歷兼具,看著至親努力抗癌,想幫上一把卻無能為力的心情,曾寶儀跟導演林明謙同樣身為陪病者,更能同理家屬的掙扎心情。癌症研究中有一說是癌細胞是基因遺傳,抑或是心理毒素的具象化,壓力、負面情緒、重大打擊皆有可能埋下病變因子。全片既是紀錄癌友的抗癌歷程,也陪著病患家屬療癒對摯愛的心疼與不捨。對於健康的觀眾來看,則像是另一場生命的探索之旅,並非要等到健康出問題才回頭省思,透過紀錄片以不同角度理解癌細胞為何存在,也許也是人生必學的一課。《交換禮物》將於12月25日全台上映。
不知名生物啃食臉部「面目全非」 美國女星花費2百萬治療整年不出門「仍找嘸病因」
自2022年參加《真實主婦終極女孩之旅》(Real Housewives Ultimate Girls Trip)其中摩洛哥的行程後,美國52歲女星布蘭迪格蘭維爾開始出現臉部腫脹及異常症狀。目前他懷疑是在當地食用放置太久的肉品後,結果導致自己感染到寄生蟲。六個月後,布蘭迪格蘭維爾出現說話困難及臉部浮腫的情況,至今未能痊癒。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為了讓身體恢復健康,布蘭迪格蘭維爾已花費高達7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27萬元)治療,並進行了各種檢查和藥物治療。布蘭迪格蘭維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光是實驗室檢測就花了1萬美元,醫生們幾乎進行了所有可能的測試,卻只能推測可能是某種新型、未知的寄生蟲所致。布蘭迪格蘭維爾形容臉上的皮膚有「小泡泡爆裂」的感覺,好像有東西在「排泄」,而且每當他觸碰那些泡泡,症狀就會加劇。由於這些奇怪的症狀,布蘭迪格蘭維爾幾乎足不出戶,整年都在服藥,也放棄了社交生活,全部精力和金錢都投入在尋找病因上。這段期間,布蘭迪格蘭維爾的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到臉部外觀,也導致牙齒嚴重受損。布蘭迪格蘭維爾表示自己至今已掉了五顆牙齒,臉部因此顯得異常消瘦。自己的牙齒移位與臉部腫脹,被診斷為「壓力引起的血管性水腫」(stress-induced angioedema)。後續布蘭迪格蘭維爾在7日於社群網站X上發表一張自己的素顏照,並發文表示「受夠了」,希望平息外界謠傳她整形失敗的謠言。布蘭迪格蘭維爾表示,網路上不斷有人指責她頻繁整形,讓他感到非常無奈,他也強調自己根本無法負擔整形手術。整起事件曝光後,杜布羅醫生(Dr. Terry Dubrow)也公開表示願意提供協助。杜布羅醫生解釋,布蘭迪格蘭維爾的症狀並非寄生蟲,而可能是侵入進血液系統的微生物感染。布蘭迪格蘭維爾強調,若不及時治療,微生物可能持續對身體造成損害,並留下疤痕和結節,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他建議布蘭迪儘早尋求專業診斷,並表示隨時樂意幫助她找回健康。布蘭迪格蘭維爾坦言,目前自己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找到病因,結束這場長期的折磨。但截至目前為止,到底布蘭迪格蘭維爾的病因為何,仍然無人知曉。
40歲職場媽媽乳癌點滴打到怕 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助重拾笑容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名40多歲居住在高雄的媽媽,平日忙於事業,也要兼顧年幼的孩子,生活安排非常緊湊,有天驚覺乳房出現硬塊,經醫院檢查後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在化療和HER2標靶治療的點滴注射過程中,她深感治療非常耗時,難以兼顧家人與工作;經醫師建議下,她改為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療法,兼顧療效的同時又能大幅縮短治療時間,讓她的生活能回歸正常。近期,健保局已宣布自113年12月1日起,將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納入健保給付的好消息,不論是早期或轉移的患者,只要符合給付條件都有機會申請。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大幅延長乳癌病患存活期!成大醫院外科部乳房外科主任李國鼎醫師表示,HER2 陽性乳癌屬於高度侵襲性的癌症。在過去缺乏標靶治療的時代,病患僅能依賴化療藥物,存活期普遍偏低,治療成效也相對有限。隨著乳癌治療成績的不斷進步,若HER2陽性乳癌病患接受化療搭配HER2標靶治療,存活期可大幅提升。第一期與第二期病患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第三期病患存活率亦可達到7成,而第四期轉移性乳癌病患在HER2雙標靶治療下,平均存活期也有望達5成以上。李國鼎醫師指出,對於HER2陽性乳癌病患,可以先進行化療與HER2標靶治療以縮小腫瘤,然後再進行手術,如果可以達到病理完全反應(pCR),即腫瘤完全消失,可以提升預後。與單純化療藥物相比,HER2單標靶藥物治療達到pCR的病患可提高至4至5成,而若使用HER2雙標靶藥物,更可提高至7至8成。至於第四期病患,則主要以標靶藥物來穩定病情、控制癌細胞,延長壽命並改善生活品質。施打傳統HER2標靶藥耗時 皮下注射劑型5-8分鐘就能完成治療!李國鼎醫師指出,HER2陽性乳癌病患手術後仍需每3周施打標靶藥物以降低復發風險,但傳統靜脈注射或人工血管給藥治療需耗時3至4小時,常讓病患在醫療、工作、照顧小孩上,時間安排上感到困擾。且人工血管則要手術放置,定期清潔內部,這增加病患感染風險與負擔。相較之下,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如同接種疫苗,能快速完成給藥時間,首劑施藥僅需8分鐘,後續每次療程僅需5分鐘,大幅縮短治療時間,讓病患可以輕鬆完成治療後回家或返回工作,大大提升生活便利性。李國鼎醫師進一步說明,無論化療藥物或標靶藥物都會對血管造成損傷,且每條靜脈一般僅能用於一次注射。手術前後病患可能需接受18個標靶藥物療程,在治療中後期,常常面臨難以找到可用靜脈,病患也因此可能對治療產生排斥感。而皮下注射劑型不僅療效與靜脈注射劑型相同,且避免了對血管的損傷,大幅降低病患治療過程中的身心壓力。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12月起納健保!規律篩檢、及早治療提升生存機會李國鼎醫師呼籲,癌症治療越早越好,具有家族遺傳等高風險因子,一定要規律接受檢查。確診乳癌也不要害怕,在雙標靶藥物協助下,不論存活率與存活期都大幅提升,加上皮下注射劑型自12月1日也已納入健保,讓治療便利性顯著增加,切勿猶豫延遲就醫,有任何需求和想法都可以與醫生討論,找到最適合治療方式。
防癌還能降血壓!醫揭「花椰菜」益處:效果可觀
十字花科蔬菜以其防癌功效廣為人知,但近期一項澳洲研究發現,這類蔬菜對高血壓患者也有顯著益處,降血壓效果優於根莖瓜果類蔬菜,尤其在白天食用,效果更加明顯。急診醫師張適恆於其YouTube頻道分享該研究成果。張適恆解釋,研究對象為年齡平均68歲、收縮壓在120至160毫米汞柱之間的輕微高血壓患者。受試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每天飲用由十字花科蔬菜製成的湯,另一組則飲用根莖瓜果類蔬菜湯。所有受試者在測試期間均不知研究目的是觀察血壓變化,以確保結果不受心理因素干擾。研究所使用的十字花科蔬菜湯,由40%綠花椰菜、25%白花椰菜、25%高麗菜及10%羽衣甘藍組成;根莖瓜果類蔬菜湯則由40%馬鈴薯、30%南瓜、20%紅蘿蔔及10%地瓜製成。受試者每天需飲用兩碗指定蔬菜湯。結果顯示,十字花科蔬菜組在收縮壓平均下降2.5毫米汞柱,較根莖瓜果組顯著。若在白天食用,降壓幅度更可達3.6毫米汞柱。張適恆強調,雖然降幅看似不大,但對照藥物降壓效果來看,十字花科蔬菜的降壓效果已屬可觀。他指出,高血壓患者常透過藥物治療將收縮壓降低約10毫米汞柱,而十字花科蔬菜作為日常食材,能提供不依賴藥物的血壓改善方案,尤其在對比已知含豐富鉀、鎂等降壓礦物質的根莖瓜果類蔬菜時,十字花科蔬菜的表現更加突出。張適恆建議,高血壓患者不妨多將綠花椰菜、白花椰菜、高麗菜及羽衣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納入日常飲食中,尤其在白天食用,或許能有效助益血壓控制。他也提醒,蔬菜湯的食材比例也可依個人需求調整,以方便持續食用。
不只老人!兒童也會得關節炎 醫警示「4大徵兆」提醒家長
不只是老人,兒童也會得關節炎!關節炎指的是發生在身體上各關節的發炎疾病,關節疼痛、僵直、腫脹等,都是關節炎的症狀。在台灣,不少老人飽受退化性關節炎折磨之外,肥胖者、更年期後女性、關節有舊傷、以及過度使用關節者也都是關節炎的好發族群。然而,知名復健診所復健科王竣平醫師就指出,兒童也有罹患關節炎的可能,且因為症狀不容易被察覺,籲請家長要多留意孩子的情況。王竣平醫師在fb粉絲團《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發文指出,發生在兒童身上的關節炎通常被稱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影響16歲以下的孩子,會導致關節發炎、腫脹、疼痛,甚至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成長。這種疾病會讓免疫系統誤攻擊身體的健康細胞,進而引發關節發炎。另外,這是一種「特發性」疾病,也意味著目前仍未能了解明確的病因。小孩難表達身體狀況 4大常見徵兆要多留意王竣平醫師指出,小孩子可能無法明確表達身體哪些部位出現不舒服的狀況,因此家長們要特別留意孩子的行為和身體變化,醫師也列出一些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常見的徵兆:1. 關節疼痛:孩子可能會抱怨關節疼痛,這些疼痛可能隨著白天的活動而有所緩解,但若有反覆發作的情況,就需要重視。2. 關節腫脹和僵硬:某些關節(如膝蓋、手指、腳踝等),可能會有腫脹、僵硬的症狀,在長時間靜止或休息後會特別明顯。3. 運動能力下降:由於關節疼痛和僵硬,孩子可能變得不願意運動,甚至不再參加原本喜歡的體育活動或遊戲。4. 發燒與疲勞 :有些孩子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疲勞,這些症狀有時會與其他感染性疾病混淆,需進行進一步檢查。藥物治療、伸展運動、心理支持 攜手小小病童對抗病情儘管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目前無法完全治癒,但王竣平醫師表示,適當的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減少關節損傷,讓孩子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如使用抗炎藥、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等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減輕發炎反應、控制疼痛,並防止關節進一步損傷。王醫師也指出,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可幫助孩子透過伸展運動,保持關節的靈活性,並強化肌肉、減少僵硬和疼痛。此外,健康均衡的飲食也對增強免疫系統有所幫助,因此家長要確保孩子攝取足夠的營養,尤其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還有,面對長期的疼痛和治療,孩子可能會感到焦慮、沮喪,心理輔導和家人的支持能幫助孩子應對病情帶來的心理壓力,讓孩子建立積極的心態。
恐慌症?憂鬱症?躁鬱症?「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成治療新解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36歲的張先生(化名)是竹科知名科技大廠的中階主管,常出現莫名的害怕與緊張感,因此被診斷為恐慌症,也曾接受過30多次的經顱磁刺激治療仍未見病情好轉,後來接受NIRS腦功能檢查後,才發現罹患的是躁鬱症,接受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並可回歸正常生活。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表示,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其實都是精神科門診常見的疾病,三種病症確實有許多共同的症狀,目前臨床上多靠醫師問診跟患者主訴症狀來進行判定,確實容易造成誤判的情況,導致病情未能即時有效獲得控制,延誤治療黃金期。躁鬱症患者半數未求助!專家:精準診斷是關鍵據統計,全台約30萬人深受躁鬱症所擾,其中高達5成以上患者沒有求助或接受治療。患者在躁期可能感到情緒興奮、精力旺盛、睡眠需求減少、行為衝動。至於在鬱期則表現為沮喪、失去興趣、精神疲憊、睡眠困難等症狀;其中鬱期往往對患者的個人生活、工作帶來巨大的痛苦負擔。周伯翰院長表示,約有60%的躁鬱症患者常被誤當憂鬱症治療,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因此精準診斷在臨床上相當重要。新竹科學園區職場霸凌事件時有耳聞,根據行政院《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數據顯示,全台精神疾病門診件數正逐年增加中,2022年和2016年相比,複合年均成長率為4.8%,其中新竹市又以6.2%的成長率,勇奪全台第一,足見新竹市不僅僅是全台「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同時也是全台精神壓力最大的城市。周伯翰坦言,診間收治的患者有逾半數都是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多數更是來自數一數二的知名科技大廠,許多人也像上述個案一樣,因職場上的高工時、高壓力而導致精神狀況明顯出現問題。先診斷再治療!近80%患者症狀顯著改善周伯翰進一步說明,目前臨床上仍仰賴憂鬱症篩檢量表評估、搭配醫師問診,以及患者自我描述症狀來進行病症判斷,他希望能夠將『精準診斷』的概念導入,引進NIRS腦功能檢查,其原理是利用近紅外光偵測大腦前額葉在執行語言測驗時的活性,來區別患者到底是罹患憂鬱症、躁鬱症還是思覺失調症。因患者多來自園區,身為高知識分子的他們即便是就醫,也十分相信科學化的數據分析與論證,且不希望因為病情誤判而影響病情,因此約有7成的患者都會要求先進行NIRS腦功能檢查後再接受相關治療,經過NIRS腦功能檢查後,確實有近80%的患者在結合藥物治療與非侵入性的腦刺激治療後,都可獲得顯著的症狀緩解與改善。不僅僅是著重精準治療,為了更優異的精準治療效果,診所引進新式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周伯翰解釋新式治療系統屬於深部經顱磁刺激(Deep TMS,簡稱dTMS),相較傳統TMS儀器可同時刺激到大腦其他區域,達到更廣泛與更深層的刺激範圍,這是一種特別且無法替代的治療模式。研究指出dTMS緩解患者憂鬱症狀2021年衛福部正式准許dTMS可用於重度憂鬱症治療應用,所謂的dTMS是藉由磁力線圈引起短暫、連續且規律的重複性電磁脈衝,使磁場經由頭顱到達大腦皮質,透過電流變化得以重複刺激失調的腦區域與神經活動,進而造成大腦神經迴路發生變化,根據2020年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研究指出,針對不同憂鬱症類型的患者症狀,需要刺激的大腦前額葉位置不盡相同,因此透過dTMS廣泛刺激大腦前額葉的特性,可以同時針對憂鬱症患者不同類型的症狀進行刺激,達到提升憂鬱症狀改善的速度與療效的目的。
防膽固醇超標! 專家曝10招飲食建議:避免高鹽高糖
冠心病患者通常伴隨膽固醇超標,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升高,此為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對此,營養專家洪泰雄,也針對冠心病患者的高膽固醇問題,提出飲食控制方面的建議,例如減少飽和及反式脂肪攝取、增加不飽和脂肪及膳食纖維攝取等等。洪泰雄在臉書粉專發文列出以下10點專門針對膽固醇超標的飲食建議:減少飽和脂肪攝取,來源:肥肉、奶油、全脂乳製品、椰子油、棕櫚油。建議選擇低脂或脫脂乳製品、瘦肉(如雞胸肉、去皮魚肉),避免油炸食物。避免反式脂肪攝取,來源:人造奶油、酥皮糕點、加工餅乾、速食。建議選擇天然油脂(如橄欖油、亞麻籽油),閱讀食品標籤,避免標註有「氫化油」的產品。增加不飽和脂肪攝取,來源:深海魚(如鮭魚、鯖魚)、堅果(如核桃、杏仁)、植物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LDL),提升好膽固醇(HDL)。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來源包括可溶性纖維:燕麥、藜麥、大麥、豆類、蘋果、柑橘類水果,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不溶性纖維:糙米、全麥麵包、深綠色蔬菜,促進腸道健康。建議每日攝取25至30克膳食纖維,其中包括可溶性纖維。多攝取植物固醇來源:豆製品(豆腐、毛豆、豆漿)、堅果、植物油、強化食品(如植物奶)。植物固醇能阻斷膽固醇在腸道的吸收,幫助降低血清膽固醇。控制膽固醇攝取量,植物固醇能阻斷膽固醇在腸道的吸收,幫助降低血清膽固醇。來源:動物內臟(如肝臟、腎臟)、蛋黃、海鮮(如蝦、蟹)。建議每日膽固醇攝取量應少於300毫克,對於已確診冠心病者則建議不超過200毫克。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Omega-3能降低三酸甘油酯,減少心臟發炎風險。來源:鮭魚、鯖魚、沙丁魚、亞麻籽、奇亞籽、核桃。避免高糖食物,因為高糖攝取會增加三酸甘油酯水平,加重血脂異常。來源:甜點、含糖飲料、精製糖。適量飲用綠茶,綠茶中的兒茶素(catechins)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但不要空腹喝,以免刺激胃部。保持低鹽飲食,高鹽攝取的主要來源包括:加工食品、罐頭、醃製食品等。這些食品通常含有過多的隱藏鹽分,例如速食麵、罐頭湯或醃製泡菜,容易讓我們不知不覺攝取過量的鹽。洪泰雄還建議,每日鹽分攝取量應少於6克(約1茶匙)。烹飪時,用天然香料(如迷迭香、胡椒粉、檸檬汁)替代鹽調味,並多選擇新鮮食材以減少隱藏的鹽分。此外,注意事項還包括定期檢查血脂,冠心病患者應每3至6個月進行一次血脂檢查,評估LDL、HDL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再來就是配合藥物治療:飲食調整是基礎,但有時需要配合醫生開的降膽固醇藥物(如他汀類藥物),效果更佳。透過這些調整,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進一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流感12月恐將進入流行期 30多歲男染流感併發肺炎亡
上週冷氣團報到,國內流感疫情也有略升的情形。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於12月3日疾管署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有71,400餘人次,近2週都可以看到國內類流感就診人次有略微上升的情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進入流感流行期,但是今(2024)年流感季的流感重症以及死亡個案都是近十年來同期新高,呼籲還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應盡早接種疫苗以減少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上週最年輕死亡個案為30多歲 染H1N1後併發呼吸衰竭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國內新增11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其中有一位較年輕的重症死亡個案,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本身有氣胸、慢性肺部疾病,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0月上旬開始有發燒、咳嗽有痰、呼吸困難等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肺部已有異常狀況,且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陽性,經檢驗確認感染H1N1。後續這名個案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由於臨床研判他有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形,因此收至加護病房繼續治療。但林詠青醫師提到,在住院過程中個案的肺炎狀況一直沒有好轉持續惡化,在11月底也就是發病後約7週就因此不幸過世,主要死因為A型流感併發肺炎及急性呼吸衰竭。預估流感12月中進入流行 年末活動多應提前增強保護疾管署公布,今年流感季的重症病例數及死亡數皆為十年同期最高,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2日本流感季共累計286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9%),另外死亡病例共累積52例,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隨著氣溫逐漸降低,疾管署預期呼吸道病毒將會更加活躍,預估流感疫情大約在12月中旬會進入流行期,再加上臨近年末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將會增加,呼籲尚未接種疫苗者應盡早接種。林詠青醫師表示,像前述的流感重症死亡個案,雖然年紀輕但有慢性疾病,所以也藉此特別呼籲有慢性疾病的患者、65歲以上的長者等都是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後併發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族群,更應盡早接種疫苗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