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偉群
」 藍偉群飆上路/SUZUKI新年式SX4 安全巡航上路
在標配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RBS雷達感知煞車輔助兩大系統後,SUZUKI「新年式」SX4的安全配備更臻完善,加上強悍的動力及跨界的空間運用,不愧是目前小型跨界休旅車的熱門選擇。提到SUZUKI這個品牌,多數人的印象是耐操又好開、帶點越野能力,在許多山區路上,都還看得到不少車齡20年以上的Escudo和Jimny在奔馳,因此讓SUZUKI的二手車價略高於其他日系車。不過也因為耐操,SUZUKI車系普遍有改款期程較長的問題。最大扭力達22.4公斤米,且在1,500轉時便可全部輸出,跑山路彎道絲毫不費力。(圖/SUZUKI提供)1,580mm的車高,凸顯了SX4的跨界基因。(圖/馬景平攝)後排椅背能做兩段式調整,為乘坐者創造出更寬敞的頭部與膝部空間。(圖/馬景平攝)霸氣穩重 空間優勢第一代的SX4,是SUZUKI十五年前與FIAT合作開發的第三款全球戰略車款,本刊記者這次試駕的SX4,雖名為「新年式」車款,但外型仍屬於第二代小改款。差別在於,TAIWANSUZUKI隨著車主需求,引進了許多主、被動安全科技,並將其列為標準配備。單從外觀來看,新年式SX4沒有什麼明顯改變,車身線條偏向歐式風格,車頭仍為霸氣的直瀑式水箱護罩,加上17吋的刀鋒式鋁合金輪圈,顯得相當穩重。內裝則以黑、銀雙色為主色調,搭配中央資訊整合面板、多功能方向盤、免鑰匙啟動及雙區恆溫空調等科技配備,沒有浮誇的設計,而是維持一貫實用、好操作的特色。現行的SX4,其實是取代過去的SX4 Crossover,比最早的SX4要大上一些,跨界基因依然明顯,車室空間運用則更具優勢。尤其車尾行李廂在正常狀態下,即擁有430公升的置物空間,已接近一般SUV(運動型休旅車)的水準,若將後排座椅傾倒,最大可擴充到875公升,表現相當出色。此外,車身尺寸與軸距拉大後,後排椅背可做兩段式調整,創造出寬敞空間,讓後排乘坐者的頭部與膝部更加舒適。後座椅放倒後,可創造875公升的超大置物容積。(圖/馬景平攝)內裝以黑、銀雙色為主,走樸素實用路線。(圖/馬景平攝)新增觸控式中控螢幕,整合影音娛樂與行車資訊。(圖/馬景平攝)動力沿用頗受好評的1.4升BOOSTER JET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40匹最大馬力。(圖/馬景平攝)瞬間加速 貼背快感動力配置方面,仍沿用小改款時開發的1.4升BOOSTER JE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這具引擎是SUZUKI新一代的用在同品牌Vitara和Swift Sport 兩款車系上,表現頗受好評。最大馬力達140匹,最大扭力更來到22.4公斤米,而且在1500轉時便可全部輸出。以車重僅1170公斤的SX4來說,這種等級的扭力,代表著瞬間加速的貼背感,和彎道行駛時的穩定性。再搭配六前速手自排變速箱,對駕駛者來說,是一種充滿樂趣的駕馭體驗,何況還有每公升行駛16.8公里的超水準油耗表現。遇上這顆令人印象深刻的引擎,本刊記者忍不住技癢上路,順便試試新加入的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RBS雷達感知煞車輔助兩大安全系統。這兩項系統都是運用毫米波主動偵測與前方車輛的距離,來調整車速或適時介入煞車輔助,在高速公路長途行駛時,是非常實用的駕駛輔助科技。搭配6前速手自排變速箱,油耗表現達16.8km/l的高水準。(圖/馬景平攝) SX4車艙內隱藏不少貼心的置物小空間。(圖/馬景平攝)雖然是「新年式」,但SX4的內外變動不大,屬於第二代小改款的車款。(圖/SUZUKI提供)科技輔助 精準完備實際開上高速公路時,ACC巡航系統精準地跟隨前車行進,的確讓本刊記者的右腳省事不少。跟車跟膩了,大腳一踩,換檔撥片一撥,在明顯的貼背後,感覺到動力源源而出,瞬間就突破時速110公里,除了駕駛樂趣,還帶來小小的成就感。如果加上原先已列為標配的ESP電子穩定系統、ESS緊急煞車訊號警示、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HHC斜坡起步輔助系統,以及7具輔助氣囊等配備,SX4的安全性能可說相當足夠。如果真要挑剔,本刊記者認為,少了四輪驅動的選擇是一大遺憾;此外,若能搭配輕油電的設定,將會更符合現代車主的環保需求。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日系跨界小休旅比一比(圖/SUZUKI提供、翻攝自HONDA官網、翻攝自TOYOTA官網)
飆上路/SUZUKI新年式SX4 安全巡航上路
在標配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RBS雷達感知煞車輔助兩大系統後,SUZUKI「新年式」SX4的安全配備更臻完善,加上強悍的動力及跨界的空間運用,不愧是目前小型跨界休旅車的熱門選擇。提到SUZUKI這個品牌,多數人的印象是耐操又好開、帶點越野能力,在許多山區路上,都還看得到不少車齡20年以上的Escudo和Jimny在奔馳,因此讓SUZUKI的二手車價略高於其他日系車。不過也因為耐操,SUZUKI車系普遍有改款期程較長的問題。最大扭力達22.4公斤米,且在1,500轉時便可全部輸出,跑山路彎道絲毫不費力。(圖/SUZUKI提供)1,580mm的車高,凸顯了SX4的跨界基因。(圖/馬景平攝)後排椅背能做兩段式調整,為乘坐者創造出更寬敞的頭部與膝部空間。(圖/馬景平攝)霸氣穩重 空間優勢第一代的SX4,是SUZUKI十五年前與FIAT合作開發的第三款全球戰略車款,本刊記者這次試駕的SX4,雖名為「新年式」車款,但外型仍屬於第二代小改款。差別在於,TAIWANSUZUKI隨著車主需求,引進了許多主、被動安全科技,並將其列為標準配備。單從外觀來看,新年式SX4沒有什麼明顯改變,車身線條偏向歐式風格,車頭仍為霸氣的直瀑式水箱護罩,加上17吋的刀鋒式鋁合金輪圈,顯得相當穩重。內裝則以黑、銀雙色為主色調,搭配中央資訊整合面板、多功能方向盤、免鑰匙啟動及雙區恆溫空調等科技配備,沒有浮誇的設計,而是維持一貫實用、好操作的特色。現行的SX4,其實是取代過去的SX4 Crossover,比最早的SX4要大上一些,跨界基因依然明顯,車室空間運用則更具優勢。尤其車尾行李廂在正常狀態下,即擁有430公升的置物空間,已接近一般SUV(運動型休旅車)的水準,若將後排座椅傾倒,最大可擴充到875公升,表現相當出色。此外,車身尺寸與軸距拉大後,後排椅背可做兩段式調整,創造出寬敞空間,讓後排乘坐者的頭部與膝部更加舒適。後座椅放倒後,可創造875公升的超大置物容積。(圖/馬景平攝)內裝以黑、銀雙色為主,走樸素實用路線。(圖/馬景平攝)新增觸控式中控螢幕,整合影音娛樂與行車資訊。(圖/馬景平攝)動力沿用頗受好評的1.4升BOOSTER JET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40匹最大馬力。(圖/馬景平攝)瞬間加速 貼背快感動力配置方面,仍沿用小改款時開發的1.4升BOOSTER JE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這具引擎是SUZUKI新一代的用在同品牌Vitara和Swift Sport 兩款車系上,表現頗受好評。最大馬力達140匹,最大扭力更來到22.4公斤米,而且在1500轉時便可全部輸出。以車重僅1170公斤的SX4來說,這種等級的扭力,代表著瞬間加速的貼背感,和彎道行駛時的穩定性。再搭配六前速手自排變速箱,對駕駛者來說,是一種充滿樂趣的駕馭體驗,何況還有每公升行駛16.8公里的超水準油耗表現。遇上這顆令人印象深刻的引擎,本刊記者忍不住技癢上路,順便試試新加入的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RBS雷達感知煞車輔助兩大安全系統。這兩項系統都是運用毫米波主動偵測與前方車輛的距離,來調整車速或適時介入煞車輔助,在高速公路長途行駛時,是非常實用的駕駛輔助科技。搭配6前速手自排變速箱,油耗表現達16.8km/l的高水準。(圖/馬景平攝) SX4車艙內隱藏不少貼心的置物小空間。(圖/馬景平攝)雖然是「新年式」,但SX4的內外變動不大,屬於第二代小改款的車款。(圖/SUZUKI提供)科技輔助 精準完備實際開上高速公路時,ACC巡航系統精準地跟隨前車行進,的確讓本刊記者的右腳省事不少。跟車跟膩了,大腳一踩,換檔撥片一撥,在明顯的貼背後,感覺到動力源源而出,瞬間就突破時速110公里,除了駕駛樂趣,還帶來小小的成就感。如果加上原先已列為標配的ESP電子穩定系統、ESS緊急煞車訊號警示、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HHC斜坡起步輔助系統,以及7具輔助氣囊等配備,SX4的安全性能可說相當足夠。如果真要挑剔,本刊記者認為,少了四輪驅動的選擇是一大遺憾;此外,若能搭配輕油電的設定,將會更符合現代車主的環保需求。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日系跨界小休旅比一比(圖/SUZUKI提供、翻攝自HONDA官網、翻攝自TOYOTA官網)
飆上路/怪得夠可愛 NISSAN JUKE
以造型獨特著稱的跨界小休旅JUKE,從設計到生產都在英國,誕生至今已逾10年,車型也發展到第二代。帶著雷諾與賓士共同開發的全新三缸引擎科技,以及更大、更亮眼的外型,全新一代JUKE幾乎一上市就完售。第一次接觸NISSANJUKE是在2011年秋天,那年本刊記者在倫敦希斯羅機場的租車公司,租到這輛怎麼看都不像NISSAN的小車,展開為期三周的蘇格蘭酒廠巡禮。全新一代的JUKE外型已較收斂,大V字形的水箱護罩反而更突顯家族風格。(圖/裕隆日產提供)狹長的日行燈加上圓圓大大的LED頭燈,JUKE的外型既可愛又前衛。(圖/王永泰攝)是的,相較於日產其他車款保守、務實的設計風格,JUKE那雙突兀的眼睛,彷彿像出自傳統家庭中的長髮搖滾樂手,有點離經叛道的不和諧。那時JUKE還未引進台灣,幾經打聽才知道這是輛不折部扣的英國車,從設計到生產都在英國。而那三周的相處也讓本刊記者對於NISSAN的小車,有了完全不同的體驗,結論是:爽度很夠。JUKE從2013年引進台灣後,獨特的外型立刻成為話題,但也因為當年較罕見的跨界休旅定位,JUKE始終有穩定的銷售量,每年的配額都提前賣完。時隔近10年,如今出現在本刊記者眼前的JUKE,已是第二代大改款車型。外型還是話題,但感覺上已較上一代修潤了許多。配備D字形平底式方向盤,更具運動風格。(圖/王永泰攝)8吋中控螢幕位置上挪,內建全新中文化的影音娛樂系統。(圖/王永泰攝)7吋雙環式儀表,可整合多項行車資訊。(圖/王永泰攝)視覺效果 更討喜新一代JUKE不管內外都有大幅的改變,尤其車身尺寸全面放大,改善過去後座空間不足的缺點,也把行李廂容積直升到相當於中型車的422公升。整體造型仍維持圓潤的風格,但加入新世代家族的V-Motion水箱護罩,以及更長的分離式日行燈設計,車身線條更為流線。這次試駕最高階的「駕趣享樂版」(98.9萬元),還搭載19吋的大尺吋鋁圈,整個視覺效果也更穩健、討喜。內裝部分就比較沒驚喜,主要的鋪陳構造已回歸NISSAN家族的風格,包括三環出風口、D字形平底式運動方向盤、雙環儀表板等,都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較個性化的內裝則有Monoform一體式跑車座椅、黑色鋼琴烤漆飾板、前門飾板流線氣氛光源等,加上BOSE環繞音響,整體內裝質感要比幾個競爭對手略好一些。但本刊記者最滿意的,還是座椅的乘坐舒適度,完全不負NISSAN「行動沙發」的美名。此外,8吋觸控中控螢幕內建全新中文化的影音娛樂系統,同時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連線,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車室使用大量軟性皮質內裝,質感提升許多。(圖/王永泰攝)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油耗表現達17.6km/l。(圖/王永泰攝)配備BOSE環繞音響,並有8支喇叭。(圖/王永泰攝)動力配置 大變革動力配置才是JUKE此番大改款最大的變革,從過去1.6升自然進氣、1.6升渦輪增壓兩款動力,統一調整為台灣首見的全新HRA0DDT1.0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這是由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小引擎,具備GT-R鏡面缸孔熔射技術、T-ECW電動廢氣渦輪增壓器,及渦輪增壓水冷式冷卻系統等科技,可輸出116匹最大馬力與20.4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再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有每公升行駛17.6公里的優異油耗表現。由於試車當天正逢微雨,除了一般公路上的巡航外,也彎進山路、甚至離開路面,來段小小的off-road。啟動引擎時的怠速抖動稍為明顯,這是許多三缸引擎的通病。前段加速反應靈敏,加上油門猛踩的聲浪,倒是爽度十足;中後段的加速較為平緩,偶爾會感覺「不太夠力」。山路表現還不錯,車身側傾不大,轉向也算精準,但整體懸吊設定仍以舒適為主,跑起較長程的山道還是有些辛苦。前門飾板旁配置流線氣氛光源,可調整不同色彩的氣氛燈。(圖/王永泰攝)頂級車款配備19吋的大鋁圈。(圖/王永泰攝)車身尺寸較前一代大,也讓後座空間舒緩不少。(圖/王永泰攝)特立獨行 有個性平心而論,即使進化到第二代,JUKE走的仍是「個性化」的獨立路線。有點類似MINI在車界特立獨行的風格,但JUKE卻又有許多地方必須遷就於原廠,所以打從它一出生,就注定爭議不斷。這種爭議性高的車款不會是市場主流,但絕對也一票死忠支持者,這也就是這一代JUKE11月底一推出,不到半個月就把2020年的300台配額完售的原因。從市場面來看,JUKE最大的競爭對手仍是TOYOTA C-HR。優勢是JUKE的入門車價為86.9萬元,比C-HR略低,車型又較新,配備更豐富,尤其中階版以上的車型,幾乎把所有安全配備都列為標配。不過TOYOTA在台灣的市占率高得嚇人,JUKE能夠搶下的地盤也很有限。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若要本刊記者選,我會選JUKE,因為它就是怪得夠可愛!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 JUKE可說是跨界休旅車的「賢拜」,外型仍是最搶眼的地方,也是爭議最多之處,但大改款的JUKE在安全配備上更全面化,同時也導入了全新的引擎與7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價格又壓在百萬元以內,相當具有競爭力。不過同級車包括TOYOTA C-HR和福斯的T-Closs都非等閒之輩,甚至連現代的KONA也賣得不差,JUKE在蜜月期後想要殺出重圍,恐怕還是得看原廠祭出什麼法寶。(圖/王永泰、張文玠攝、TOYOTA提供)
飆上路/怪得夠可愛 NISSAN JUKE
以造型獨特著稱的跨界小休旅JUKE,從設計到生產都在英國,誕生至今已逾10年,車型也發展到第二代。帶著雷諾與賓士共同開發的全新三缸引擎科技,以及更大、更亮眼的外型,全新一代JUKE幾乎一上市就完售。第一次接觸NISSANJUKE是在2011年秋天,那年本刊記者在倫敦希斯羅機場的租車公司,租到這輛怎麼看都不像NISSAN的小車,展開為期三周的蘇格蘭酒廠巡禮。全新一代的JUKE外型已較收斂,大V字形的水箱護罩反而更突顯家族風格。(圖/裕隆日產提供)狹長的日行燈加上圓圓大大的LED頭燈,JUKE的外型既可愛又前衛。(圖/王永泰攝)是的,相較於日產其他車款保守、務實的設計風格,JUKE那雙突兀的眼睛,彷彿像出自傳統家庭中的長髮搖滾樂手,有點離經叛道的不和諧。那時JUKE還未引進台灣,幾經打聽才知道這是輛不折部扣的英國車,從設計到生產都在英國。而那三周的相處也讓本刊記者對於NISSAN的小車,有了完全不同的體驗,結論是:爽度很夠。JUKE從2013年引進台灣後,獨特的外型立刻成為話題,但也因為當年較罕見的跨界休旅定位,JUKE始終有穩定的銷售量,每年的配額都提前賣完。時隔近10年,如今出現在本刊記者眼前的JUKE,已是第二代大改款車型。外型還是話題,但感覺上已較上一代修潤了許多。配備D字形平底式方向盤,更具運動風格。(圖/王永泰攝)8吋中控螢幕位置上挪,內建全新中文化的影音娛樂系統。(圖/王永泰攝)7吋雙環式儀表,可整合多項行車資訊。(圖/王永泰攝)視覺效果 更討喜新一代JUKE不管內外都有大幅的改變,尤其車身尺寸全面放大,改善過去後座空間不足的缺點,也把行李廂容積直升到相當於中型車的422公升。整體造型仍維持圓潤的風格,但加入新世代家族的V-Motion水箱護罩,以及更長的分離式日行燈設計,車身線條更為流線。這次試駕最高階的「駕趣享樂版」(98.9萬元),還搭載19吋的大尺吋鋁圈,整個視覺效果也更穩健、討喜。內裝部分就比較沒驚喜,主要的鋪陳構造已回歸NISSAN家族的風格,包括三環出風口、D字形平底式運動方向盤、雙環儀表板等,都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較個性化的內裝則有Monoform一體式跑車座椅、黑色鋼琴烤漆飾板、前門飾板流線氣氛光源等,加上BOSE環繞音響,整體內裝質感要比幾個競爭對手略好一些。但本刊記者最滿意的,還是座椅的乘坐舒適度,完全不負NISSAN「行動沙發」的美名。此外,8吋觸控中控螢幕內建全新中文化的影音娛樂系統,同時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連線,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車室使用大量軟性皮質內裝,質感提升許多。(圖/王永泰攝)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油耗表現達17.6km/l。(圖/王永泰攝)配備BOSE環繞音響,並有8支喇叭。(圖/王永泰攝)動力配置 大變革動力配置才是JUKE此番大改款最大的變革,從過去1.6升自然進氣、1.6升渦輪增壓兩款動力,統一調整為台灣首見的全新HRA0DDT1.0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這是由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小引擎,具備GT-R鏡面缸孔熔射技術、T-ECW電動廢氣渦輪增壓器,及渦輪增壓水冷式冷卻系統等科技,可輸出116匹最大馬力與20.4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再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有每公升行駛17.6公里的優異油耗表現。由於試車當天正逢微雨,除了一般公路上的巡航外,也彎進山路、甚至離開路面,來段小小的off-road。啟動引擎時的怠速抖動稍為明顯,這是許多三缸引擎的通病。前段加速反應靈敏,加上油門猛踩的聲浪,倒是爽度十足;中後段的加速較為平緩,偶爾會感覺「不太夠力」。山路表現還不錯,車身側傾不大,轉向也算精準,但整體懸吊設定仍以舒適為主,跑起較長程的山道還是有些辛苦。前門飾板旁配置流線氣氛光源,可調整不同色彩的氣氛燈。(圖/王永泰攝)頂級車款配備19吋的大鋁圈。(圖/王永泰攝)車身尺寸較前一代大,也讓後座空間舒緩不少。(圖/王永泰攝)特立獨行 有個性平心而論,即使進化到第二代,JUKE走的仍是「個性化」的獨立路線。有點類似MINI在車界特立獨行的風格,但JUKE卻又有許多地方必須遷就於原廠,所以打從它一出生,就注定爭議不斷。這種爭議性高的車款不會是市場主流,但絕對也一票死忠支持者,這也就是這一代JUKE11月底一推出,不到半個月就把2020年的300台配額完售的原因。從市場面來看,JUKE最大的競爭對手仍是TOYOTA C-HR。優勢是JUKE的入門車價為86.9萬元,比C-HR略低,車型又較新,配備更豐富,尤其中階版以上的車型,幾乎把所有安全配備都列為標配。不過TOYOTA在台灣的市占率高得嚇人,JUKE能夠搶下的地盤也很有限。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若要本刊記者選,我會選JUKE,因為它就是怪得夠可愛!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 JUKE可說是跨界休旅車的「賢拜」,外型仍是最搶眼的地方,也是爭議最多之處,但大改款的JUKE在安全配備上更全面化,同時也導入了全新的引擎與7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價格又壓在百萬元以內,相當具有競爭力。不過同級車包括TOYOTA C-HR和福斯的T-Closs都非等閒之輩,甚至連現代的KONA也賣得不差,JUKE在蜜月期後想要殺出重圍,恐怕還是得看原廠祭出什麼法寶。(圖/王永泰、張文玠攝、TOYOTA提供)
飆上路/BMW 530i M Sport 科技全面噴發
現代消費者喜歡以CP值作為購物指標,但有些東西就算數據再清楚,價值也很難以此量化,車子便是其一,尤其是雙B等級的豪華房車,開的是品牌價值和身分地位。日前導入國內的小改款BMW5-Series,動力與科技配備皆有令人驚豔的進化,除了舒適豪華,更兼顧駕駛樂趣。10月時M-BENZ E-Class與BMW 5-Series,同時在台推出小改款車型,再度掀起一場瑜亮之爭。有趣的是,M-BENZ與BMW這兩家德國車廠推出的競爭產品,卻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小改款的5-Series,共引進4款房車和1款旅行車,售價為265~468萬元。(圖/張文玠攝)不管是M-BENZ的C-Class對上BMW 3-Series,或是GLC對上X3,攤開規格與配備表,長得幾乎是一模一樣,連改款時程都排得相當接近,能讓消費者選擇的,就只有對品牌的喜好度。外型 逆齡生長這一代的5-Series,5月就已在歐洲發表小改款,因為疫情延誤,總代理汎德汽車於10月下旬才正式引進台灣,共有520i Sport(265萬元)、520i M Sport(279萬元)、530i Luxury (325萬元)、530i M Sport(339萬元)和M550i xDrive(468萬元)五個等級的房車,以及520i Touring M Sport(295萬元)單一旅行車型。本刊記者這次試駕的,是較高階的530i M Sport,最大馬力達252匹,性能十分剽悍。小改款車型通常不會對外觀有太多著墨,新的530i M Sport,也僅是在水箱護罩、LED尾燈組及空力套件做小幅修飾。不過,原本5-Series的車長就接近5公尺,在局部修潤後,外觀變得更年輕更動感,有幾分8-Series的神韻。即使車長近5公尺,530i M Sport的操控性能仍相當俐落。(圖/張文玠攝) 左右雙出矩形尾管,比過去的圓形尾管增添許多動感。(圖/BMW提供) 內裝提供各種色系的選擇,可依照車色搭配。(圖/BMW提供)動力 勁速剽悍內裝的格局與配備雖變化不大,但有幾項改革,大幅提升新5-Series的價值感。其一是標配加大16%的HUD抬頭顯示器,以及可無線支援AndroidAuto\Apple CarPlay連結的12.3吋加大觸控螢幕;另一個超炫的功能,則是可下載iPhone或Apple Watch的專屬APP,做為備用鑰匙。這個iPhone備用鑰匙除了可啟閉門把,也能啟動引擎,是目前極少見應用在汽車的科技。此外,530i M Sport所配備的Dakota真皮雙前座電動座椅,可電動調整20個方向,舒適度不輸高級沙發。在動力方面,530i M Sport採用一具直列四缸的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252匹的最大馬力,以及35.7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性能本就十分剽悍。再加上新增的48伏特的輕油電技術,除了可提供額外的11匹馬力,搭配運動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後輪傳動系統,創造出每公升平均行駛14.4公里的優質油耗表現。小改款的5-Series新添不少科技配備,包括面積加大16%的HUD抬頭顯示器(上)、12.3吋的數位儀表(中),並可使用iPhone連結APP做為備用鑰匙(下)。(圖/BMW提供)中控系統仍為iDrive 7.0,但觸控螢幕加大至12.3吋。(圖/張文玠攝)採用運動化8速手自排變速箱,換檔反應靈敏,更有14.4KM/L的油耗表現。(圖/張文玠攝)操駕 精準穩重本刊記者上路試車,幾乎把台北市繞了一大圈,行經包括高速公路、市區堵車路段和大量的山路,並搭配不同模式的底盤設定。以530i M Sport 252匹的最大馬力來看,試車的「爽度」自然不在話下,但最令人激賞的,則是底盤的調校工夫,在這一輛將近5公尺長的大車,前後配重保持在50比50的最佳水準,不論是哪一種駕駛模式,避震系統與路面的連結、回饋,以及轉向之精準,在在充滿了駕馭樂趣。5-Series的客層鎖定在高階主管,而非像7-Series旗艦房車的後座買家,因此在舒適豪華之餘,也必須兼顧駕駛樂趣。在台灣車主眼中,論奢華度、安全性或品牌價值,5-Series各方面都與賓士E-Class不相上下。攤開兩車的規格,動力、油耗、懸吊、變速箱甚至價格,也幾乎如出一轍,但以本刊記者的試駕經驗,這一代的530i M Sport,操控表現絕對優於競爭對手。如果,旅行車的Touring車型也能搭配530i M Sport的動力,那就太完美了。前輪配置18吋鋁圈,並有專屬的M式套件。(圖/張文玠攝)後座空間寬敞又舒適,座椅使用Dakota高級皮革製成。(圖/張文玠攝)配備主動式進氣調節水箱護罩,引擎需散熱時會自動開啟扇葉,以利空氣流入。(圖/張文玠攝)BOX-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這個世代的5-Series,無論內裝用料或設計,各方面皆相當有水準,到了年度變更與小改款時,外觀的變動不用太多,電子配備反而可以增添一些。這次小改款為了滿足科技人士的需求,讓手機APP也可以開啟車門與引擎,或許傳統用車人可能覺得沒有用,但新世代族群應該會把這項配備,當作未來的購車標準,不過現在只有蘋果手機能享有這個功能。行李廂標準空間為 530 公升,尾門支援Comfort Access感應式電動啟閉。(圖/張文玠攝)頂級中大型房車 雙B之爭(圖/張文玠攝、BMW提供)
飆上路/BMW 530i M Sport 科技全面噴發
現代消費者喜歡以CP值作為購物指標,但有些東西就算數據再清楚,價值也很難以此量化,車子便是其一,尤其是雙B等級的豪華房車,開的是品牌價值和身分地位。日前導入國內的小改款BMW5-Series,動力與科技配備皆有令人驚豔的進化,除了舒適豪華,更兼顧駕駛樂趣。10月時M-BENZ E-Class與BMW 5-Series,同時在台推出小改款車型,再度掀起一場瑜亮之爭。有趣的是,M-BENZ與BMW這兩家德國車廠推出的競爭產品,卻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小改款的5-Series,共引進4款房車和1款旅行車,售價為265~468萬元。(圖/張文玠攝)不管是M-BENZ的C-Class對上BMW 3-Series,或是GLC對上X3,攤開規格與配備表,長得幾乎是一模一樣,連改款時程都排得相當接近,能讓消費者選擇的,就只有對品牌的喜好度。外型 逆齡生長這一代的5-Series,5月就已在歐洲發表小改款,因為疫情延誤,總代理汎德汽車於10月下旬才正式引進台灣,共有520i Sport(265萬元)、520i M Sport(279萬元)、530i Luxury (325萬元)、530i M Sport(339萬元)和M550i xDrive(468萬元)五個等級的房車,以及520i Touring M Sport(295萬元)單一旅行車型。本刊記者這次試駕的,是較高階的530i M Sport,最大馬力達252匹,性能十分剽悍。小改款車型通常不會對外觀有太多著墨,新的530i M Sport,也僅是在水箱護罩、LED尾燈組及空力套件做小幅修飾。不過,原本5-Series的車長就接近5公尺,在局部修潤後,外觀變得更年輕更動感,有幾分8-Series的神韻。即使車長近5公尺,530i M Sport的操控性能仍相當俐落。(圖/張文玠攝) 左右雙出矩形尾管,比過去的圓形尾管增添許多動感。(圖/BMW提供) 內裝提供各種色系的選擇,可依照車色搭配。(圖/BMW提供)動力 勁速剽悍內裝的格局與配備雖變化不大,但有幾項改革,大幅提升新5-Series的價值感。其一是標配加大16%的HUD抬頭顯示器,以及可無線支援AndroidAuto\Apple CarPlay連結的12.3吋加大觸控螢幕;另一個超炫的功能,則是可下載iPhone或Apple Watch的專屬APP,做為備用鑰匙。這個iPhone備用鑰匙除了可啟閉門把,也能啟動引擎,是目前極少見應用在汽車的科技。此外,530i M Sport所配備的Dakota真皮雙前座電動座椅,可電動調整20個方向,舒適度不輸高級沙發。在動力方面,530i M Sport採用一具直列四缸的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252匹的最大馬力,以及35.7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性能本就十分剽悍。再加上新增的48伏特的輕油電技術,除了可提供額外的11匹馬力,搭配運動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後輪傳動系統,創造出每公升平均行駛14.4公里的優質油耗表現。小改款的5-Series新添不少科技配備,包括面積加大16%的HUD抬頭顯示器(上)、12.3吋的數位儀表(中),並可使用iPhone連結APP做為備用鑰匙(下)。(圖/BMW提供)中控系統仍為iDrive 7.0,但觸控螢幕加大至12.3吋。(圖/張文玠攝)採用運動化8速手自排變速箱,換檔反應靈敏,更有14.4KM/L的油耗表現。(圖/張文玠攝)操駕 精準穩重本刊記者上路試車,幾乎把台北市繞了一大圈,行經包括高速公路、市區堵車路段和大量的山路,並搭配不同模式的底盤設定。以530i M Sport 252匹的最大馬力來看,試車的「爽度」自然不在話下,但最令人激賞的,則是底盤的調校工夫,在這一輛將近5公尺長的大車,前後配重保持在50比50的最佳水準,不論是哪一種駕駛模式,避震系統與路面的連結、回饋,以及轉向之精準,在在充滿了駕馭樂趣。5-Series的客層鎖定在高階主管,而非像7-Series旗艦房車的後座買家,因此在舒適豪華之餘,也必須兼顧駕駛樂趣。在台灣車主眼中,論奢華度、安全性或品牌價值,5-Series各方面都與賓士E-Class不相上下。攤開兩車的規格,動力、油耗、懸吊、變速箱甚至價格,也幾乎如出一轍,但以本刊記者的試駕經驗,這一代的530i M Sport,操控表現絕對優於競爭對手。如果,旅行車的Touring車型也能搭配530i M Sport的動力,那就太完美了。前輪配置18吋鋁圈,並有專屬的M式套件。(圖/張文玠攝)後座空間寬敞又舒適,座椅使用Dakota高級皮革製成。(圖/張文玠攝)配備主動式進氣調節水箱護罩,引擎需散熱時會自動開啟扇葉,以利空氣流入。(圖/張文玠攝)BOX-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這個世代的5-Series,無論內裝用料或設計,各方面皆相當有水準,到了年度變更與小改款時,外觀的變動不用太多,電子配備反而可以增添一些。這次小改款為了滿足科技人士的需求,讓手機APP也可以開啟車門與引擎,或許傳統用車人可能覺得沒有用,但新世代族群應該會把這項配備,當作未來的購車標準,不過現在只有蘋果手機能享有這個功能。行李廂標準空間為 530 公升,尾門支援Comfort Access感應式電動啟閉。(圖/張文玠攝)頂級中大型房車 雙B之爭(圖/張文玠攝、BMW提供)
飆上路/HONDA CR-V 1.5S 一哥再進化
今年6月,福特六和發表第三代大改款KUGA休旅車,入門款僅89.9萬元,掀起一波搶購潮。為鞏固「休旅車一哥」的地位,HONDA CR-V近日發表的小改款,將頗受好評的「Sensing智慧輔助科技」,列為全車系標配,以滿滿的安全科技和操駕樂趣,有望繼續稱霸休旅車市場。提到中型休旅車,沒有人會忽略HONDA CR-V,它不僅長期稱霸國產休旅車市場,連打著「進口車國產價」口號的TOYOTA RAV4,都很難與其匹敵,過去更曾創下訂車要等半年的誇張紀錄,堪稱真正的「休旅車一哥」。小改款的幅度雖然不大,但CR-V仍是目前最受歡迎的SUV。(圖/黃威彬攝)全新的18吋雙色鋁圈,花瓣般的造型十分討喜。(圖/黃威彬攝)駕駛艙內裝沒太大改變,維持好開、易開的人性化原則。(圖/黃威彬攝)外觀 用料升級但今年的SUV市場比較詭異,主要是低迷多年的福特,在六月中推出新一代的KUGA,不僅外型討喜、配備升級,入門車款的價格更下殺到8字頭,搶走不少市占率。台灣本田於九月發表小改款HONDA CR-V,各大車廠莫不密切關注這位可敬對手的動態,尤其CR-V還新增一款入門車型,售價94.9萬元。台灣本田選在風光明媚的南投日月潭舉辦試駕,車型是最頂級的1.5S。可惜當日天公不作美,試車計畫被下午的暴雨給打亂了。平心而論,小改款CR-V對外觀的著墨並不多,最顯著的就是頭燈導入序列式方向燈,與沿著水箱護罩切入頭燈底側的鍍鉻裝飾;後方則是燻黑的尾燈組,以及從雙圓改成雙扁的排氣尾管。車尾的燻黑尾燈組,以及從雙圓改成雙扁的排氣尾管,是小改款CR-V在外觀上的重點。(圖/黃威彬攝)車尾的燻黑尾燈組,以及從雙圓改成雙扁的排氣尾管,是小改款CR-V在外觀上的重點。(圖/黃威彬攝)此外,前後燈組包括霧燈,全部都換成LED燈,用料明顯提升,雖然鋁圈也改了新式樣,但好看與否就見仁見智。安全 誠意滿分內裝及配備方面的改變,則以「人性化」為主,譬如雙區恆溫空調、手機無線充電座、感應式電動尾門、十二向電動可調駕駛座椅、四向電動可調副駕駛座椅及全景式電動天窗等。新增或升級一連串的配備,CR-V卻「加料不加價」,誠如多數車款的小改款一樣,為的是在產品期的後半段增加競爭力。若要說CR-V這次小改款最大的驚奇,本刊記者認為,絕對是台灣本田將「Sensing智慧輔助科技」列為全車系標配。這套極受好評的智慧駕駛系統,過去只配備在HONDA的高階車款,現在,即使是入門的CR-V VTi車型,也擁有主動式車距維持巡航、低速自動跟車、車道維持輔助、碰撞緩解煞車系統、前方碰撞警示、道路偏移抑制、車道偏移警示和遠光燈自動切換等多項安全科技,完全就是一把殺手鐧。新添無線充電板,但車用的無線充電板效能都不是很好,充飽一支iPhone X手機約需2小時。(圖/黃威彬攝)HONDA優異的CVT無段變速系統,表現依然犀利。(圖/台灣本田提供)全景式電動天窗可提供車內光線更多變化。(圖/台灣本田提供)至於動力單元與懸吊設定,小改款CR-V則是完全未動,有媒體覺得這樣很沒誠意,本刊記者卻不以為然。猶記四年前,CR-V推出這顆1.5升的渦輪增壓引擎時,不管在動力輸出或省油節稅的角度,都是中型休旅車的先驅,因此創造出一波CR-V旋風;這顆引擎到目前為止,仍是搭配CR-V的最佳選擇,實在沒有必要為了改款而進行任何調校。動力 樂趣十足開著小改款CR-V 1.5S環繞日月潭,熟悉的感覺再度浮上心頭,HONDA過去最為人稱道的操控性能,在CR-V身上依舊展現無遺。環湖公路蜿蜒但起伏不大的路況,讓本刊記者得以輕鬆地高速過彎,雖然重心高帶來的側傾仍是有的,但精準的轉向及彎道後段補油的迅速跟進,製造不少操控樂趣。寬敞的後座空間,仍是CR-V的強項。(圖/黃威彬攝)後排座椅可前傾至完全平整,方便搬運大型或長型物品。(圖/台灣本田提供)頂級車型新增感應式電動尾門,方便上下貨物。(圖/台灣本田提供)換到水沙連高速公路巡曳時,193匹最大馬力的充沛動力,搭配可模擬7段變速的CVT無段變速箱,反而給駕駛比較類似自然進氣的平順駕馭感。但那顆以操控耐磨設定為主的輪胎所帶來的噪音,讓本刊記者有點意見。小改款的CR-V能不能繼續稱霸中型SUV,日後的銷售數字會說話。但HONDA之所以能夠擁有最忠誠的車主回流率,必有其道理,這也是許多車廠難以追求的境界。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藍偉群(圖/黃耀徵攝) 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眼見同級對手把「全速域主動跟車系統」列為標準配備,產品新鮮度相對弱勢的HONDACR-V,當然要立刻跟上腳步,不然換成國產休旅後,可能一哥位置都不保了。百萬元以內的CR-V入門款能吸引多少消費者,半年後看掛牌數就知道答案。熱門中型休旅車比一比(圖/黃威彬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HONDA CR-V 1.5S 一哥再進化
今年6月,福特六和發表第三代大改款KUGA休旅車,入門款僅89.9萬元,掀起一波搶購潮。為鞏固「休旅車一哥」的地位,HONDA CR-V近日發表的小改款,將頗受好評的「Sensing智慧輔助科技」,列為全車系標配,以滿滿的安全科技和操駕樂趣,有望繼續稱霸休旅車市場。提到中型休旅車,沒有人會忽略HONDA CR-V,它不僅長期稱霸國產休旅車市場,連打著「進口車國產價」口號的TOYOTA RAV4,都很難與其匹敵,過去更曾創下訂車要等半年的誇張紀錄,堪稱真正的「休旅車一哥」。小改款的幅度雖然不大,但CR-V仍是目前最受歡迎的SUV。(圖/黃威彬攝)全新的18吋雙色鋁圈,花瓣般的造型十分討喜。(圖/黃威彬攝)駕駛艙內裝沒太大改變,維持好開、易開的人性化原則。(圖/黃威彬攝)外觀 用料升級但今年的SUV市場比較詭異,主要是低迷多年的福特,在六月中推出新一代的KUGA,不僅外型討喜、配備升級,入門車款的價格更下殺到8字頭,搶走不少市占率。台灣本田於九月發表小改款HONDA CR-V,各大車廠莫不密切關注這位可敬對手的動態,尤其CR-V還新增一款入門車型,售價94.9萬元。台灣本田選在風光明媚的南投日月潭舉辦試駕,車型是最頂級的1.5S。可惜當日天公不作美,試車計畫被下午的暴雨給打亂了。平心而論,小改款CR-V對外觀的著墨並不多,最顯著的就是頭燈導入序列式方向燈,與沿著水箱護罩切入頭燈底側的鍍鉻裝飾;後方則是燻黑的尾燈組,以及從雙圓改成雙扁的排氣尾管。車尾的燻黑尾燈組,以及從雙圓改成雙扁的排氣尾管,是小改款CR-V在外觀上的重點。(圖/黃威彬攝)車尾的燻黑尾燈組,以及從雙圓改成雙扁的排氣尾管,是小改款CR-V在外觀上的重點。(圖/黃威彬攝)此外,前後燈組包括霧燈,全部都換成LED燈,用料明顯提升,雖然鋁圈也改了新式樣,但好看與否就見仁見智。安全 誠意滿分內裝及配備方面的改變,則以「人性化」為主,譬如雙區恆溫空調、手機無線充電座、感應式電動尾門、十二向電動可調駕駛座椅、四向電動可調副駕駛座椅及全景式電動天窗等。新增或升級一連串的配備,CR-V卻「加料不加價」,誠如多數車款的小改款一樣,為的是在產品期的後半段增加競爭力。若要說CR-V這次小改款最大的驚奇,本刊記者認為,絕對是台灣本田將「Sensing智慧輔助科技」列為全車系標配。這套極受好評的智慧駕駛系統,過去只配備在HONDA的高階車款,現在,即使是入門的CR-V VTi車型,也擁有主動式車距維持巡航、低速自動跟車、車道維持輔助、碰撞緩解煞車系統、前方碰撞警示、道路偏移抑制、車道偏移警示和遠光燈自動切換等多項安全科技,完全就是一把殺手鐧。新添無線充電板,但車用的無線充電板效能都不是很好,充飽一支iPhone X手機約需2小時。(圖/黃威彬攝)HONDA優異的CVT無段變速系統,表現依然犀利。(圖/台灣本田提供)全景式電動天窗可提供車內光線更多變化。(圖/台灣本田提供)至於動力單元與懸吊設定,小改款CR-V則是完全未動,有媒體覺得這樣很沒誠意,本刊記者卻不以為然。猶記四年前,CR-V推出這顆1.5升的渦輪增壓引擎時,不管在動力輸出或省油節稅的角度,都是中型休旅車的先驅,因此創造出一波CR-V旋風;這顆引擎到目前為止,仍是搭配CR-V的最佳選擇,實在沒有必要為了改款而進行任何調校。動力 樂趣十足開著小改款CR-V 1.5S環繞日月潭,熟悉的感覺再度浮上心頭,HONDA過去最為人稱道的操控性能,在CR-V身上依舊展現無遺。環湖公路蜿蜒但起伏不大的路況,讓本刊記者得以輕鬆地高速過彎,雖然重心高帶來的側傾仍是有的,但精準的轉向及彎道後段補油的迅速跟進,製造不少操控樂趣。寬敞的後座空間,仍是CR-V的強項。(圖/黃威彬攝)後排座椅可前傾至完全平整,方便搬運大型或長型物品。(圖/台灣本田提供)頂級車型新增感應式電動尾門,方便上下貨物。(圖/台灣本田提供)換到水沙連高速公路巡曳時,193匹最大馬力的充沛動力,搭配可模擬7段變速的CVT無段變速箱,反而給駕駛比較類似自然進氣的平順駕馭感。但那顆以操控耐磨設定為主的輪胎所帶來的噪音,讓本刊記者有點意見。小改款的CR-V能不能繼續稱霸中型SUV,日後的銷售數字會說話。但HONDA之所以能夠擁有最忠誠的車主回流率,必有其道理,這也是許多車廠難以追求的境界。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藍偉群(圖/黃耀徵攝) 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眼見同級對手把「全速域主動跟車系統」列為標準配備,產品新鮮度相對弱勢的HONDACR-V,當然要立刻跟上腳步,不然換成國產休旅後,可能一哥位置都不保了。百萬元以內的CR-V入門款能吸引多少消費者,半年後看掛牌數就知道答案。熱門中型休旅車比一比(圖/黃威彬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MINI JCW CLUBMAN ALL4 狂飆旅者
與同集團眾多小車使用同款引擎與底盤,最大輸出可達306匹馬力,加上「旅行車」的屬性,配重比更均衡,絕對是操控性能最令人讚賞的小車。去年九月「iPhone11」上市時,因不支援5G,速度與螢幕規格也不算最好,被網友狂酸「CP值(性價比)太低」,但幾個月下來,銷量依舊狂電「三星」與「華為」等所謂的「高CP值」手機,只因為它的品牌是「Apple」。汽車界也有這樣的產品,配備並非最強,價格也不是最優惠,但因為「品牌代表品味」的心理,許多買家就是要它。因為設定為旅行車,MINI JCW CLUBMAN ALL 4的車身配重比一般房車或休旅車均衡。(圖/王永泰攝)1969年推出的MINI CLUBMAN Estate旅行車,即是現在CLUBMAN的發想來源。(圖/MINI提供)不過,這回記者試駕的「MINIJCW CLUBMAN ALL4」,卻打破了這種「品牌高級、CP值卻不高」的印象,因為它配備的那顆能榨出306匹馬力的直四渦輪引擎,令人不得不肅然起敬。專屬銘牌 秀身分許多人以為「CLUBMAN」是「BMW」集團接手「MINI」後新開發的車型,其實不然。早在1969年,MINI便已有「CLUBMAN Estate」車款,且一直生產到1980年代;BMW在2001年開始認真經營MINI之後,從歷史中找出這輛以「尾門對開」著稱的旅行車,於2007年推出第一代「MINI CLUBMAN」,2015年間再發表第二代車型。本刊記者覺得比較可惜的,是第二代Clubman並沒有延續前一代獨特的單側對開式車門,而是回到傳統的四門開啟方式。衝浪板造型的JOHN COOPER WORKS銘牌,是JCW車型獨有的裝飾。(圖/王永泰攝)車艙充滿MINI最經典的圓形元素。(圖/MINI提供)排檔桿機制也是圓形造型;手煞車已進化為電子式。(圖/王永泰攝)這次試駕MINI最新的第二代小改款「JCW CLUBMAN ALL4」性能款,售價222萬元,外觀最大特色當然是「JCW」專屬條紋塗裝,包括凶悍的前保險桿、車尾雙出跑車化排氣管,以及散布車身各處的JCW專屬銘牌,都讓人一眼就能識別這輛超過300匹馬力的小野獸。內裝方面,經典的圓形元素充滿整個車艙,而跑車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迎賓門檻、不鏽鋼踏板及雙前座賽車座椅,也都是JCW專屬配備。不過,這對包覆性極佳、採用真皮與麂皮混織的筒狀賽車座椅,並沒有電動調整功能,在同級距的雙B買家看來,略顯美中不足。賽車基因 高扭力另外,包括8.8吋原廠中文衛星導航、手機無線充電裝置,以及音質極佳的「harman kardon」音響都是選配,若再加上其他選配配備,至少要10多萬元,建議可以直攻深灰色塗裝的「碳纖限量款」,雖然要價242萬元,但許多選配都已包含在內。少見的對開式尾門,有利於裝載貨物。(圖/王永泰攝)MINI本來就有不少女性車主,即使操控JCW的性能版本也毫不違和。(圖/王永泰攝)最頂級的深灰色「碳纖限量版」JCW CLUBMAN ALL 4,要價242萬元,包含更多豪華與安全配備。(圖/MINI提供)既然帶著JCW的賽車基因,動力必然是JCW CLUBMAN ALL4的強項。搭載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輸出動力為306匹馬力與45.9公斤米扭力,零百加速(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所需的時間)只要4.9秒,這些原廠數據的確霸氣,不過本刊記者卻稍感誠意不足,因為上述這些數據,與同集團內的多輛小車完全相同,雖然採用同一顆引擎,卻沒有再重新調校,做出區隔。嚴格說來,MINI 的「JCW CLUBMAN」、「JCWCOUNTRYMAN」和BMW的「X2 M35i」、「M135i」及「M235i」算是兄弟車,都使用同樣的引擎與底盤,但因定位屬性不同,以及車身尺寸的差異,開起來的感覺也略有不同。賽車椅後方的頭枕處為蜂巢造型(上),專屬的金屬踏板則是招牌的衝浪板形狀。(下)(圖/王永泰攝)搭配225/40R18的進口跑車胎,極具動感,但成本不低。(圖/王永泰攝)因為設定為旅行車,MINI JCW CLUBMAN ALL 4的車身配重比一般房車或休旅車均衡。(圖/王永泰攝)配重均衡 爽操控JCWCLUBMAN ALL4因為被定位為「旅行車」,車身配重較休旅車或房車均衡,在前述五輛兄弟車中,操控性能最讓本刊記者激賞。特別是搭配傳遞與銜接效率均相當出色的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再加上ALL4智慧四輪傳動系統適時調配扭力輸出,不管在彎道或高速行駛,都能享受十足的操控快感。尤其隨著右腳力道而來的引擎聲浪,絕對是寧靜山路中最迷人的配樂。平心而論,論配備、性能與豪華,MINI JCW CLUBMAN ALL4未必能在眾多300匹以上馬力的小車中名列前茅,但若要比經典、造型及品味,那應該是毫無對手。至於要花上200多萬元去買什麼樣的車,每個人心中自有選擇,若問本刊記者,只能說,眼前這一輛跩跩的MINI JCW CLUBMAN ALL4,確實很讓人心動。John Cooper(圖/MINI提供)BOX 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MINICLUBMAN的經典特色,除了汽車內外充滿可愛的圓形設計元素,更在於獨特的對開尾門,加上JCW的性能加持,就像一頭外表溫和、行動卻很敏捷的幼獸;而「四驅旅行車」的設定,更讓JCWCLUBMAN ALL4幾乎沒有同級對手。只是,與同集團許多小車使用同款引擎與底盤,卻未做出不同調校區隔,降低了它的獨特性。(圖/王永泰攝、BMW、M-BENZ提供)
飆上路/MINI JCW CLUBMAN ALL4 狂飆旅者
與同集團眾多小車使用同款引擎與底盤,最大輸出可達306匹馬力,加上「旅行車」的屬性,配重比更均衡,絕對是操控性能最令人讚賞的小車。去年九月「iPhone11」上市時,因不支援5G,速度與螢幕規格也不算最好,被網友狂酸「CP值(性價比)太低」,但幾個月下來,銷量依舊狂電「三星」與「華為」等所謂的「高CP值」手機,只因為它的品牌是「Apple」。汽車界也有這樣的產品,配備並非最強,價格也不是最優惠,但因為「品牌代表品味」的心理,許多買家就是要它。因為設定為旅行車,MINI JCW CLUBMAN ALL 4的車身配重比一般房車或休旅車均衡。(圖/王永泰攝)1969年推出的MINI CLUBMAN Estate旅行車,即是現在CLUBMAN的發想來源。(圖/MINI提供)不過,這回記者試駕的「MINIJCW CLUBMAN ALL4」,卻打破了這種「品牌高級、CP值卻不高」的印象,因為它配備的那顆能榨出306匹馬力的直四渦輪引擎,令人不得不肅然起敬。專屬銘牌 秀身分許多人以為「CLUBMAN」是「BMW」集團接手「MINI」後新開發的車型,其實不然。早在1969年,MINI便已有「CLUBMAN Estate」車款,且一直生產到1980年代;BMW在2001年開始認真經營MINI之後,從歷史中找出這輛以「尾門對開」著稱的旅行車,於2007年推出第一代「MINI CLUBMAN」,2015年間再發表第二代車型。本刊記者覺得比較可惜的,是第二代Clubman並沒有延續前一代獨特的單側對開式車門,而是回到傳統的四門開啟方式。衝浪板造型的JOHN COOPER WORKS銘牌,是JCW車型獨有的裝飾。(圖/王永泰攝)車艙充滿MINI最經典的圓形元素。(圖/MINI提供)排檔桿機制也是圓形造型;手煞車已進化為電子式。(圖/王永泰攝)這次試駕MINI最新的第二代小改款「JCW CLUBMAN ALL4」性能款,售價222萬元,外觀最大特色當然是「JCW」專屬條紋塗裝,包括凶悍的前保險桿、車尾雙出跑車化排氣管,以及散布車身各處的JCW專屬銘牌,都讓人一眼就能識別這輛超過300匹馬力的小野獸。內裝方面,經典的圓形元素充滿整個車艙,而跑車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迎賓門檻、不鏽鋼踏板及雙前座賽車座椅,也都是JCW專屬配備。不過,這對包覆性極佳、採用真皮與麂皮混織的筒狀賽車座椅,並沒有電動調整功能,在同級距的雙B買家看來,略顯美中不足。賽車基因 高扭力另外,包括8.8吋原廠中文衛星導航、手機無線充電裝置,以及音質極佳的「harman kardon」音響都是選配,若再加上其他選配配備,至少要10多萬元,建議可以直攻深灰色塗裝的「碳纖限量款」,雖然要價242萬元,但許多選配都已包含在內。少見的對開式尾門,有利於裝載貨物。(圖/王永泰攝)MINI本來就有不少女性車主,即使操控JCW的性能版本也毫不違和。(圖/王永泰攝)最頂級的深灰色「碳纖限量版」JCW CLUBMAN ALL 4,要價242萬元,包含更多豪華與安全配備。(圖/MINI提供)既然帶著JCW的賽車基因,動力必然是JCW CLUBMAN ALL4的強項。搭載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輸出動力為306匹馬力與45.9公斤米扭力,零百加速(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所需的時間)只要4.9秒,這些原廠數據的確霸氣,不過本刊記者卻稍感誠意不足,因為上述這些數據,與同集團內的多輛小車完全相同,雖然採用同一顆引擎,卻沒有再重新調校,做出區隔。嚴格說來,MINI 的「JCW CLUBMAN」、「JCWCOUNTRYMAN」和BMW的「X2 M35i」、「M135i」及「M235i」算是兄弟車,都使用同樣的引擎與底盤,但因定位屬性不同,以及車身尺寸的差異,開起來的感覺也略有不同。賽車椅後方的頭枕處為蜂巢造型(上),專屬的金屬踏板則是招牌的衝浪板形狀。(下)(圖/王永泰攝)搭配225/40R18的進口跑車胎,極具動感,但成本不低。(圖/王永泰攝)因為設定為旅行車,MINI JCW CLUBMAN ALL 4的車身配重比一般房車或休旅車均衡。(圖/王永泰攝)配重均衡 爽操控JCWCLUBMAN ALL4因為被定位為「旅行車」,車身配重較休旅車或房車均衡,在前述五輛兄弟車中,操控性能最讓本刊記者激賞。特別是搭配傳遞與銜接效率均相當出色的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再加上ALL4智慧四輪傳動系統適時調配扭力輸出,不管在彎道或高速行駛,都能享受十足的操控快感。尤其隨著右腳力道而來的引擎聲浪,絕對是寧靜山路中最迷人的配樂。平心而論,論配備、性能與豪華,MINI JCW CLUBMAN ALL4未必能在眾多300匹以上馬力的小車中名列前茅,但若要比經典、造型及品味,那應該是毫無對手。至於要花上200多萬元去買什麼樣的車,每個人心中自有選擇,若問本刊記者,只能說,眼前這一輛跩跩的MINI JCW CLUBMAN ALL4,確實很讓人心動。John Cooper(圖/MINI提供)BOX 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MINICLUBMAN的經典特色,除了汽車內外充滿可愛的圓形設計元素,更在於獨特的對開尾門,加上JCW的性能加持,就像一頭外表溫和、行動卻很敏捷的幼獸;而「四驅旅行車」的設定,更讓JCWCLUBMAN ALL4幾乎沒有同級對手。只是,與同集團許多小車使用同款引擎與底盤,卻未做出不同調校區隔,降低了它的獨特性。(圖/王永泰攝、BMW、M-BENZ提供)
TOYOTA ALPHARD Executive Lounge 3.5 霸氣總裁專屬
過去購買MPV的車主,多半是飯店業和旅遊業者,以商業用途居多。10年前和泰汽車導入第二代Alphard後,以豪華內裝及多功能的空間變化,改變人們對MPV的印象,它不再只是載客用的小巴,而是企業家、政治人物的行動辦公室。2020年式的Alphard,一口氣升級32項安全配備,在這百業蕭條的時刻,依然不受疫情影響,接單超過600台。據了解,2002年日本豐田打造ALPHARD時,即鎖定坐慣「黑頭車」的日本企業高層,壓根沒打算外銷。沒想到亞洲各國對ALPHARD詢問度愈來愈高,日本豐田才慢慢開始出口給右駕國家,接著推出供應大陸和台灣市場的左駕版。ALPHARD車長近5公尺,軸距達3公尺,加上方正外型,創造出更多的運用空間。(圖/王永泰攝)在面對賓士V-Class、福斯商旅Multivan,以及自家兄弟TOYOTA Sienna等強勁對手的夾擊下,去年ALPHARD還有將近兩千台的掛牌量,就不難看出ALPHARD在台灣多受歡迎。有趣的是,在兩岸三地長期供不應求的情況下,ALPHARD竟然連日本市場也跟著愈賣愈好。前、後艙均配置天窗,可視需求各自獨立開關。(圖/王永泰攝)後座 機關重重2020年式的ALPHARD在農曆年後引進台灣,價格雖由265萬元調升到271萬元,卻不受疫情影響,接單已超過六百台。熱賣主因在於調漲六萬元,卻換來超值的三十二項安全配備升級,和更豪華的內裝。試駕當天,台北難得沒下雨,但天空仍是一片陰沉,本刊記者決定直驅蘇澳。面對這樣的後座用車,試乘的意義大於試駕,幾經請託,才得以由攝影大哥於去程時充當司機,讓本刊記者好整以暇地享受後座的午後時光。 扶手內設有OYOTA Sienna及折疊式小桌,讓第二排乘客能在車上辦公或用餐;另一側扶手內則可調整座椅;後座上方是13.3吋的電動收折螢幕,可透過Miracast鏡射手機螢幕。(圖/王永泰攝) 扶手內設有隱藏式置杯架及折疊式小桌,讓第二排乘客能在車上辦公或用餐;另一側扶手內則可調整座椅;後座上方是13.3吋的電動收折螢幕,可透過Miracast鏡射手機螢幕。(圖/王永泰攝) 扶手內設有隱藏式置杯架及折疊式小桌,讓第二排乘客能在車上辦公或用餐;另一側扶手內則可調整座椅;後座上方是13.3吋的電動收折螢幕,可透過Miracast鏡射手機螢幕。(圖/王永泰攝)從坐進舒適寬敞的第二排座椅開始,本刊記者便好奇地摸索眾多「機關」。第二排是兩張由Semi-Aniline真皮包覆的獨立Ottoman座椅,具備電動調整椅背傾斜、腿靠伸縮、座椅加熱及通風機能,扶手內則有類似飛機商務艙的設計,藏著一個可拉出的折疊餐桌,剛好可以放台筆電,方便在車上辦公。寬大的第二排Ottoman座椅可完全平躺,腿靠能前後伸縮14公分。眼前上方有一面電動收折螢幕,螢幕尺寸由9吋升級到13.3吋,配備HDMI輸入,還可透過Miracast鏡射手機螢幕,至於已有點過時的藍光播放功能,也很合時宜地取消。再抬頭看,是兩片式的獨立天窗,斜躺在寬敞的獨立座椅上,正好可以看見白雲迅速飄過視野。這樣摸摸、看看、玩玩,還沒進入雪隧,本刊記者就已在車內打起盹來。需要大量載物空間時,第三排座椅可獨立向左右兩側翻折。引擎 平穩舒適回程輪到本刊記者很不情願地坐上駕駛座,才發現另有乾坤。2020年式的ALPHARD,駕駛艙基本架構沒什麼改變,除了木紋飾板改為深色,車門板改為更有質感的軟塑膠搭配縫線,最大的變化在於車載主機系統升級為Display Audio主機,過去的8吋中文化觸控螢幕則升級成10.5吋,並具備中文導航與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線功能。駕駛艙架構變化不大,木紋飾板改為深色,車門板則是更有質感的軟塑膠搭配縫線。中控台觸控螢幕從8吋升級成10.5吋,並具備中文導航與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線功能。(圖/王永泰攝)動力方面,ALPHARD採用三‧五升的V6汽油引擎,最大馬力達到三百匹,最大扭力為三十六‧八公斤米。由於使用自然進氣引擎,ALPHARD加速時不會有一般渦輪增壓引擎的突兀感,完全不影響後座的舒適度。此外,以三百匹大馬力來駕馭這輛五米大車,絲毫不覺吃力,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平穩得像靜止狀態。搭配Direct-Shift 8速手自排變速箱,擁有10.2km/l的油耗表現。(圖/王永泰攝)至於新年式ALPHARD的祕密武器,在於配備TSS2.0主動安全系統。這套系統包括ACC全速域主動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PCS預警式防護系統、AHB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等四大項目的32個功能,都是透過短波雷達和智能攝影機進行全方位感應偵測。雖說新年式ALPHARD漲了6萬元,但看實際增加的安全配備,這6萬元果然非常超值。達人觀點TOYOTA ALPHARD的引進,改變許多公司用車的使用型態,各大飯店外等待接駁的車輛,不再是大型豪華轎車,甚至連個人用車也有這樣的趨勢;有趣的是,這類型車款竟然可以用顏色區隔,深色多為公司用車,淺色系為個人用途。新年式車款增加許多安全相關的配備,算是滿足消費者的期待。(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藍偉群(圖/藍偉群提供)
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 D180SE 愈玩愈野
小改款DISCOVERY SPORT不僅擁有「5+2」的彈性空間,還承襲LAND ROVER的越野基因,並且標配MHEV輕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在動力及油耗表現上都更優異。雖然命名同屬於DISCOVERY家族,但DISCOVERY SPORT在二○一四年問世後,即取代已停產的Freelander在價格上的入門地位,其「五加二」的彈性座位配置,比Freelander更具競爭性。上市以來全球累計銷售五十多萬輛,是LAND ROVER旗下最暢銷的車款。台灣捷豹路虎總經理Garth Turnbull表示,DISCOVERY SPORT是讓人深入感受LAND ROVER品牌精神的重要車款。(圖/業者提供)採用最新世代PTA模組化平台,車體剛性提升不少。(攝影/黃耀徵)搭載2.0升柴油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80匹馬力、43.8公斤米扭力;搭配MHEV輕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可額外輸出14.3公斤米的扭力。(攝影/黃耀徵)誠意改款 賣相更佳目前引進的DISCOVERY SPORT,屬於第一代小改款車型,較大的改變,是採用JAGUAR LAND ROVER集團最新世代的PTA模組化底盤結構,搭載二‧○升高效能汽、柴油引擎,並全面標配MHEV輕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動力及油耗表現都優於改款前。此款DISCOVERY SPORT目前一共引進了P200SE、D180SE及P250 R-DynamicSE三款車型,是唯一不到二百萬元即可入手的歐洲豪華休旅車。這次所試駕的是D180SE車型柴油款,為了不辜負DISCOVERY SPORT身上的越野基因,本刊記者直上櫻花初開的陽明山,在一處難度不高的越野地形,略為舒展一下這匹英倫名駒的筋骨。車尾主要著墨於尾燈組調整,捨棄原先的圓形,改以紅色多邊形LED燈條包圍燈組外框。(攝影/黃耀徵)中控台由8吋升級為10吋Touch Pro觸控螢幕,並標配 12.3 吋數位儀表。(攝影/黃耀徵)DISCOVERY SPORT的外觀與小改前沒有太多差距,主要在LED燈組、前後保桿、水箱護罩等部分做了「小針美容」,另標榜全車系標配LED頭燈。內裝的變動也不大,主要是中控台、數位儀表板和方向盤經過全新設計,中控台為十吋觸控螢幕,搭配一二‧三吋全數位虛擬儀表板,各項車況資訊和設定一目了然,並支援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連結手機。可惜的是,無線充電面板和HUD抬頭顯示功能都是選配,原先科技感十足的旋鈕式排檔桿,回復為傳統樣式,這也讓人百思不解。原先科技感十足的旋鈕式排檔桿,回復成傳統樣式。(攝影/黃耀徵)12.3吋的數位儀表,同時整合各項行車資訊。(攝影/黃耀徵)車室空間 彈性靈活車室空間方面,因為試駕的是標準五人座,無法實際測試第三排空間。依本刊記者過去接觸「五加二」車型的經驗,通常第三排座椅只是堪用,談不上舒適,但DISCOVERY SPORT採用最新世代PTA模組化平台,提升車體剛性的同時,車室空間又可極大化,加上軸距長達二七四公分,三排座椅可變化二十四種配置,空間運用相當有彈性。此外,DISCOVERY SPORT也標配同級唯一的ClearSight可切換電子車內後視鏡,透過車頂天線上的隱藏式攝影鏡頭,切換後視鏡顯示一七○萬畫素的高解析度畫面,完善消弭車輛後方盲點區域的疑慮。而包括雙前座電動調整皮質座椅、雙區恆溫空調、Keyless 免鑰匙、ATPC全地形控制、ACC智慧定速、盲點偵測、車道維持輔助等多項系統,都是全車系標準的配備。動力系統也是這次小改款的重點,D180SE搭載的是二‧○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一八○匹最大馬力與四三‧八公斤米最大扭力。再搭配MHEV輕油電混合動力系統,能額外輸出最高一四‧三公斤米的電動扭力,除了可大幅減輕引擎負擔、提升車輛效能外,還能降低碳排,提升油耗表現。DISCOVERY SPORT的進入角25度、穿越角20.6度、離去角30.2度,且涉水深度達600mm,越野能力不容小覷。(攝影/黃耀徵)全車系標配的LED頭燈組,改採多段不規則狀晝行燈條。(攝影/黃耀徵)科技加持 效能提升至於DISCOVERY SPORT的越野能力,雖比不上老大哥DISCOVERY,但車體進入角二五度、穿越角二○‧六度、離去角三○‧二度,且涉水深度達六○公分,如此數據已讓同級車望塵莫及。加上標配自動化全地形反應系統、ATPC全地形行進控制系統,以及Efficient Drivelin智慧型AWD四輪傳動系統,應付各種中級路況綽綽有餘。擁有LAND ROVER這個品牌的基因,DISCOVERYSPORT的越野能力自然不在話下,畢竟車主開著這輛越野之王的家族成員,難免會想上山下海玩耍一番,DISCOVERY SPORT絕不會令你失望。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圖/藍偉群提供)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DISCOVERY SPORT的引進,肯定適合崇尚戶外休閒活動又精打細算的族群,這裡指的並非油價或二手車價,而是以約莫200萬元的購車預算,卻能擁有第二代全地形反應系統。如果重視車內數位科技的應用,基本上該有的功能沒有少,主被動安全系統也都一次到位,或許只剩選擇汽油還是柴油動力的困擾。
達人看T-Cross 都會用車剛剛好
(圖/張文玠攝)福斯汽車對於T-Cross引進國內抱著很高的期待,不過雖說是全新車款,但福斯集團整個產品線看起來都很類似,白話一點,T-Cross就是各種跨界的產品之一。車室空間格局很適合都會用車的需求,動力方面堪用就好,不過那些鮮豔的車色,應該不見得真正能容易吸引年輕人。(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藍偉群
達人看MAZDA CX-30 最怕打到自家人
Mazda CX30的推出,反應了車廠與消費者需求的微妙關係。過去觀念會認為產品線多一款車型都是增加成本負擔,不過現在模組化以及共用零組件的趨勢,車廠推出的車型越來越多,只要在行銷時多琢磨些不同的定位,看似為了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實際上還是商業考量優先。設計師扛起了讓產品感覺不同的任務,乍看之下CX30就像一款全新作品,共用零件肯定也不少,最直接受影響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自家另一款產品CX-3。(達人觀點: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圖/藍偉群提供)
達人看Odyssey 商務需求增多
Honda Odyssey引進國內時間雖然偏晚,但是消費者重視的主被動安全系統一次到位,如預期維持穩定的銷售量,新年式當然也會有些微的調整,不過不影響MPV車型於市場的需求量。近幾年這類MPV車型詢問度提升不少,卻有不少產品是偏向商業用途定位,從設計方面就可明顯看出與個人用車差異,也難怪車主們多數是讚不絕口。(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圖/藍偉群提供)
達人看RX:這是台灣消費者愛的Fu
試駕完RX300後只有一個感覺,這是屬於台灣消費者喜歡的路線,適宜的空間,尚可的動力輸出,就算加入新世代懸吊設備,主被動安全系統可能才是影響消費者主觀認定產品好壞的重點。總之,綿密的產品價格策略,227萬到347萬一網打盡,有沒有TNGA模組似乎一點也不重要了。(藍偉群(藍尼克)/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藍偉群(藍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