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增幅
」 加薪 薪資最低工資連9漲 專家指出「一體兩面」需謹慎評估
最低工資連9漲,我國自明年1月1日起,最低工資從月薪2萬7470元調升至2萬8590元,時薪從183元調升至190元;國泰金21日公布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針對「民眾對於基本工資調整後,任職單位調薪及幅度的看法」顯示,超過6成民眾都認為,未來半年加薪無望,僅27%認為,明年任職單位薪資調漲大於3%。國泰金調查指出,受訪民眾中有26.5%比例,認為未來半年薪資所得會增加,有12.8%民眾則認為未來半年薪水會減少,整體而言,多數民眾預期未來半年薪資所得維持不變;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民眾薪資不動下,卻有68%民眾預期明年通膨將高於2%。面對軍公教明年度也可能調薪,人力銀行近日調查指出,63%企業不考慮跟進,顯示最低工資會照法令規範辦理,但高於規範的工資得依個人績效、企業獲利來做全盤考量。人資專家楊宗斌認為,最低工資是考量弱勢勞工生活,避免貧富差距擴大,但這群勞工特別容易受到通膨衝擊,這是「一體兩面」,當最低工資帶動薪資上漲,企業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就是勞工自己,最後會出現「通膨螺旋」風險。此外,不堪薪資調漲壓力,企業可能減少人員聘用機會,或改採「自動化」生產系統,甚至出現關店、企業倒閉危機。楊宗斌提醒,若因最低工資調高,店家將成本轉嫁給顧客,像是「外食費」跟漲,每回變動就是5元、10元增幅,恐怕都大於薪資增幅,最終可能出現「雙輸」局面,需要謹慎評估「經濟淨效果」。
AI改變產業面貌!企業精簡人力 美國IT失業率飆高
AI正迅速改變科技業面貌,加上資訊科技(IT)從新冠疫情時期瘋狂搶人才轉為精簡組織,令IT裁員更嚴重。即使美國官方資料顯示8月整體失業率下降至4.2%,但當中IT領域失業率卻上升至6%。顧問公司Janco Associates根據勞工部資料指出,IT界8月失業率高於7月5.6%,為八個月來第七次高於整體失業率。至於IT界8月失業人數,從7月逾14.5萬人上升至14.8萬人,跟全美8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4.2萬人相較,更凸出IT失業問題嚴重。Janco執行長賈努拉蒂斯(Victor Janulaitis)指目前IT界失業情況,為2000年代初科網股泡沫爆破以來最嚴峻,AI造成「災難性劇變」是罪魁禍首,可跟個人電腦普及後衝擊勞動市場情況相比。他說IT裁員集中像管理後端企業系統等傳統科技職務,但AI和網路安全等職缺持續增加。軟體商Hyland Software資訊長華特(Steve Watt)指目前IT界最需要網路安全、AI和雲端等專才。韋伯斯特銀行(Webster Bank)資訊長納夫德(Vikram Nafde)說業界在AI領域裡最想要的人才,是能協助準備供AI語言模型使用的企業資料,和設計能實際應用AI的工具。美國電腦協會(CompTIA)資料顯示IT服務企業8月增聘3,400人,雖然低於7月新增4,000人,但跟整體IT界7月和8月合計失業近30萬人相比是天差地遠。專家指近期失業的IT勞工面臨困境之一,是其專長跟理想薪資之間有落差,因為疫情時業界搶人才盛況已過去。除了AI崛起外,節省成本和精簡組織來提高效率也是IT裁員主因。求職網站Indeed經濟師邦克(Nick Bunker)指目前軟體開發和IT支援等職缺,較疫前減少約30%,令向來以高薪著稱的科技業正陷入薪資增幅放緩困境。顧問公司West Monroe高科技與軟體業務部負責人穆吉曼尼(Dhaval Moogimane)估科技業難以增聘情況將持續至明年。因為企業在高增長和專注創新等領域上仍求才若渴同時,會繼續對非核心業務部門裁員。
您有感嗎?2024前4月實質月薪年增0.14% 3年來「首度正成長」
行政院主計總處12日公布薪資統計,今年前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雙雙正成長,為3年來首度正成長。《中央社》報導,據主計總處統計,2024年前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6105元,年增2.39%,,寫下近6年次高水準,總薪資也成長3.62%,為6年來最大漲幅;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3133元,年增0.14%,實質總薪資年增1.35%,均是111年以來同期首見正成長。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隨著內需服務業穩健、外需帶動廠商營運,拉抬整體薪資表現,2024年前4個月薪資增幅創近年高點,加上4月物價漲幅收斂,使得實質薪資擺脫負成長。依主計總處說明,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6321元,年增2.77%;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為7550元,合計總薪資平均為53871元,年增3.67%。主計總處指出,2024年前4月全體受僱員工人數為842.6萬人,年增1.7萬人或0.2%;經常性薪資為46105元,年增2.39%;總薪資為67,856元,年增3.62%;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3133元,年增0.14%;實質總薪資為63482元,年增1.35%。觀察其中行業部分,經常性薪資高於整體平均的行業包括「金融及保險業」70733元,年增6.46%;「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7317元,年增1.64%;「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6623元,年增0.73%。回顧近期薪資統計數據,近年台灣物價上漲壓力較大,通膨吃掉薪資漲幅,導致實質薪資持續負成長,但2024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收斂至2%以下,有助於實質薪資回到正成長。不過,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5月CPI漲幅已再次擴大達2.24%,可能再次吃掉名目薪資增幅,對於實質薪資正成長是否只是曇花一現,仍需繼續觀察。
南科加持台南高雄十年薪資增25% 全台平均最高薪在「這裡」
因為科技產業加持,台灣不少地區的平均薪資大幅成長,104人力銀行25日公布其求職會員資料庫所整理出來的全台平均月薪排行榜,第一名不是金融重鎮的台北,而是新竹縣市,以平均月薪5.1萬元為全台最高,台南、高雄十年薪資增幅也逾25%、成長幅度最大。104人力銀行整理求職會員資料庫,根據2013到2023年共515萬筆全職工作薪資資料,「比高薪」以新竹縣市5.1萬元居冠,台北市4.9萬位居第二、新北市4.5萬排行第三,北部三雄是台灣金融業、半導體、資通訊、軟體服務業的重鎮。接下來為桃園4.4萬元、苗栗4.43萬,台中與台南的4萬,高雄與南投為3.9萬,基隆、雲林和彰化3.8萬,宜蘭3.7萬,最後是台東、屏東、嘉義、花蓮的3.6萬元。「比潛力」的話,近10年薪資增幅以台南、高雄逾25%最高,受惠於科技大廠陸續往南設廠,2023年南科營業額已「超車」竹科,達1兆5855億元,超越竹科的1.4兆,躍居全台科學園區新霸主,所以也帶動南台灣及科技業薪資彈升。若「比結餘」來說,平均月薪減掉主計總處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新竹縣市結餘2.5萬最多。104人力銀行也將在6月15日到16日在台北華山舉行2024職涯博覽會,包括台灣微軟、緯穎、東京威力科創、四零四科技、遊戲橘子等現場徵才,其中統一超商開出多筆工程師職缺,月薪上看12萬元。
汽車龍頭豐田大加薪 日銀結束負利率機會大增
日本第一大車廠豐田汽車(Toyota)13日與工會達成調薪協議,寫下25年最大加薪幅度,龍頭企業帶頭調高薪資,可望滿足日本央行(BOJ)薪資和通膨持續雙漲的升息條件,日銀下周例會宣布終結負利率的機率大增。正逢日本勞工與資方進行年度薪資談判的「春鬥」時期,截至目前已有豐田、日產、Panasonic、日本製鐵(Nippon Steel)等大企業,對工會的加薪要求照單全收。向來被視為日本「春鬥」勞資協商指標的豐田宣布,同意員工月薪增加多達2.844萬日圓(約台幣6,200元),發放的津貼也創紀錄。豐田維持以往慣例,並未提供薪水調幅的百分比。這也是連續第四年,豐田全面接受工會提出的加薪及津貼要求。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我們已注意到薪資強勢增長。更重要的是,這股趨勢須蔓延到中小企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示過,將鼓勵企業加薪振興消費支出,列為首要施政目標。日本薪資增幅遠遠落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平均值。日銀為解決通縮沉苛,自2016年實施負利率政策至今,經濟學家認為薪資持續增長,是BOJ宣布終結負利率的先決條件。日銀也曾表明,除非出現通膨促成加薪、薪資增長帶動物價上漲的良性循環,才會考慮升息。日銀總裁植田和男13日告訴國會,今年「春鬥」薪資協商結果很關鍵,會決定超寬鬆刺激措施退場時機。日本最大工會「日本勞動組合總連合會」(Rengo)指出,旗下工會要求的加薪幅度平均5.85%,若與資方順利達成協議,將是31年來最大加薪幅度及首破5%,這也可能是日銀3月18-19日例會是否讓負利率劃下句點的關鍵。
日銀官員鷹派言論表態 促使日圓升、日債跌
日本銀(央)行政策委員會成員高田創(Hajime Takata)周四(29日)表示,鑒於通膨達陣已近在眼前,日銀應該開始討論從超寬鬆貨幣政策退場的細節。高田創一向被視為日銀內部立場較中立的成員,他這番罕見的鷹派表態,也促使日圓應聲走升、日債價格下跌。日圓周四盤中一反頹勢,兌美元升破150心理關卡到149.87兌1美元,日圓兌澳元與歐元也雙雙走強。NLI研究機構資深經濟學家上野指出,市場把高田創的言論解讀為日銀放出的鷹派訊息,進而支撐日圓走強。至於日本公債價格則聞訊下滑,推升5年期殖利率上升1.5個基點到0.360%、10年期與20年期殖利率則各自攀升2與1.5個基點,分別達0.715%與1.460%。高田創在一場演說中提到,儘管日本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不過達成2%物價目標終於近在眼前!」他說隨著通膨目標即將達陣,日銀需要考慮採取更靈活的應對措施,包括退出負利率政策與債券收益率控制(YCC)等。日銀政策委員會預定在3月18到19日召開利率會議。高田創還補充,日本「春鬥」勞資談判已經展開,許多企業的加薪幅度預料將高出2023年。他說薪資漲幅加大將使家庭收入增加,並進而帶動消費支出上揚。他聲稱日本經濟將從過去的長期通縮,轉而進入薪資增長與物價上漲的循環。惠譽評級機構經濟學家辛斯(Jessica Hinds)也提到,鑒於日本就業市場面臨的低失業率與缺工危機,將賦予勞方有更多談判籌碼。她說今年春鬥薪資增幅料比去年大幅增加。然而薪資勁揚將反應在消費物價上升,並使日本終於能擺脫通縮心態,令日銀能逐步朝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軌道前進。外界認為,雖然日本經濟再度陷入衰退,但在通膨逐漸回升,日銀未來幾月結束負利率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分析師預期日銀最快將在3月或4月結束負利率政策。
美11月非農就業增近20萬人超預期 Fed傳聲筒:下周利率會議「按兵不動」
美國勞工部昨天(8日)公佈了一份比人們預期更火熱的報告。數據顯示,美國11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9.9萬人,超市場預期的18萬,失業率為3.7%且單月薪資增幅小幅攀升,這些跡象皆表明潛在的就業市場強勁,也意味著市場對聯準會最快會在明年3月降息的預期為時過早。根據勞工部數據,11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9.9萬人,略好於市場估計的18萬人,同時高於10月份的15萬人。失業率從預期的3.9%降至3.7%。而作為主要通膨指標的平均時薪本月增長0.4%,年增4%。就業人口增長加速與近期報告顯示的招聘步伐放緩形成反差,這是聯準會所青睞的結果,因這有助於抑制需求和物價壓力。這種意外的強勢支持了決策者維持借貸成本高水平,以確保通膨達標的願望,但若通膨持續回升可能促使官員們傾向再次加息。被稱作聯準會傳聲筒的華爾街日報記者提米羅斯(Nick Timiraos)認為,最新的非農就業報告代表聯準會在下周的會議上將維持利率穩定,但同時挑戰明年將迅速轉向降息的觀點。11月非農報告可能強化了鮑威爾的最新表態,即聯準會目前可以保持政策利率不變,與此同時能夠觀察此前的一系列激進加息將如何減緩經濟活動和通膨。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11月製造業的就業也有所增加,有3萬名參加罷工的汽車和零件工人返回工廠;零售業的就業率下降。有分析師稱,勞動力參與率和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上升,這通常是需求走強的跡象。非農數據公佈後,市場對聯準會2024年的降息押注有所下降。彭博情報美國利率策略師澤西(Ira Jersey)表示,好於預期的就業報告可能會導致市場減少對聯準會2024年初的部分降息,並導致收益率曲線趨於平坦。不過目前還需要下週的CPI數據來確認,但除非核心CPI大幅下跌,否則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近期的底部,可能已被定在4.1%左右。
疫後服務業大缺工...零售業加薪逾8% 受雇數不及疫前
疫後復甦,內需服務業暢旺,我國服務業大缺工;商發院發展與策略研究所研究員陳世憲觀察,今年零售業狂加薪,並引用主計總處統計指出,零售業累計今年前7月總薪資增幅達8.14%,僅次於其他汽車客運業(遊覽車),零售業受雇員工平均每月總薪資(含加班、獎金等)逼近5萬元(4萬9777元);不過,缺工補人後,受雇員工人數為63.5萬人,尚未回到疫情前逾63.7萬的水準。陳世憲分析,疫後經濟復甦,服務業勞動需求增加,不過,少子化的人口結構,各大產業都以提高待遇來爭取勞動力;不過,前一波科技業、製造業的磁吸效益下,使得零售業於2021年、2022年受雇人數連續兩年負成長,薪資也趨於停滯。今年內需消費強勁,帶動零售業成長,從經濟部統計數字來看,今年前7月銷售額達2兆762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8%;此外,疫情過後,消費者也重返實體商店,帶動實體門市的營業規模。零售業對於人力需求的殷切,陳世憲表示,必須大幅推升薪資待遇,才有機會與其他產業爭搶勞動力,今年零售業加薪幅度強勁,受雇員工平均每月總薪資逼近5萬元大關。陳世憲建議,零售業不能再以傳統經營方式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商家要運用數位科技,有效率與客戶互動,作為零售業升級轉型的重點方向。
山道猴勸世神作3/超商打工飆車玩家背債青貧族 律師:向前女友討錢「這2點」關鍵取勝
日前在網路爆紅的《山道猴子的一生》,從一位超商打工的年輕飆車玩家的短暫一生,揭開年輕人低薪、物慾不受控、背卡債、借錢給女友也向友人借錢,「青貧族」「精緻窮」,向年輕人提出警世,「啟發大家『不用走這條辛苦的路』。」影片中主人翁山道猴子的角色設定,反應時下台灣低薪族,即使最低薪資已從2012年的每月19,047元到2022年增為26,400元,成長38%,同期間,時薪從109元升為176元,成長61%,看似增幅不少,但物價漲更快,薪資增幅被通膨給吃掉。「2012年的薪水,可以買1097杯珍奶;到2022年的薪水,只可以買 853杯珍奶。」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於7月28日在YouTube發布一則「深陷低薪資困境,台灣年輕的畢業生如何面對高成本時代」的專題報導,提及低薪時代還要面臨物價飛漲,引起不少網友共鳴,「低薪、高工時,悲鳴」「物價上漲n倍,薪資拉高有什麼用」。山道猴子入不敷出只好刷卡,以致卡債越滾越大。「現在很多年輕人借信貸,甚至動用雙卡(信用卡、現金卡),若每次只還最低卡費,動用高循環利息,以債養債又債滾息,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欠多少。」一位不具名的金融業襄理告訴CTWANT記者,「一直挖東牆、補西牆,最後甚至走上私人借貸、錢莊,必須要大人拿房子出來清償債務。」這位一線金融從業人員提醒,「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此外,影片主角山道猴子在超商打工,雖拉長工時薪水仍微薄,須額外借貸應付支出,甚至把辛苦掙來的錢給女友,最後被劈腿分手,難以向女友「孩錢」(還錢),落得「人財兩失」。影片主角在超商打工,就算拉長工時,也只能領取微薄薪水。(圖/翻攝自YouTube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對於要求前女友還錢一事,御丞法律事務所律師連思成向CTWANT記者表示,「如果債務人積欠債務遲未歸還,已經到訴訟階段時,對於債權人最常見的就是,『當時沒簽借據』以及『當時是拿現金』,這2個問題會直接影響法院對消費借貸關係成立與否的看法,因為一旦提起民事訴訟,原告必須先提出證據證明兩造已經成立借貸契約,且借貸金額已經交付。」他也強調,「債權人在借貸之初就必須相當注意,建議最好還是簽借貸契約,直接證明借貸關係是有合意的,如果真的沒簽,只好趕快保留通訊軟體的對話截圖等,能證明雙方之間存有借貸關係的相關證據。」至於款項交付的部分,盡量使用匯款方式、留下匯款紀錄,如果真的拿現金交付,也一定要讓債務人簽收,並記錄借款金額,經債務人收訖無誤等相關字句,確保未來訴訟上舉證之用。「另外,如果借款金額龐大,為了確保自己的債權,建議在借款時要求債務人簽發本票、尋找連帶保證人,或債務人若有不動產也可要求設定抵押,作為擔保,對於債權人而言,都是多一層保障。」借錢給另一半或給朋友,很容易忽略上述提及的事情,連思成表示,「人說親兄弟也要明算帳,除非你借錢時本來就篤定這錢未來可以不要了,不然最好還是在借款時要多加注意。」在借貸部分,連思成提醒有2個關鍵問題會影響訴訟結果。(圖/連思成提供)至於社會新鮮人在低薪情況下該如何選擇工作及理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魏郁禎也告訴CTWANT記者,「在接受第一份工作聘約前謹慎決策,別為了多1,000、2,000元的薪資,放棄更有人性或發展性的工作環境,最好透過管道探詢公司文化,進入和自己速配性較高的組織。」魏郁禎接著說,進入公司30天內,想盡辦法掌握公司內的各種潛規則及人際關係網。「小到主管喝咖啡加不加奶、服裝忌諱,到開會時該怎麼發表意見,大則為各部門特殊文化等有人可以問最好,沒人問只能靠觀察力了。」她強調,確定有穩定收入後,檢視自己的需求,重新規劃並補足保險項目和金額,確保擁有足夠的保障,但每月保險費用不要超過固定收入十分之一。最後是,「進行投資理財時,必須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充足認識,並對金融產品充分理解後,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和能力的金融商品,循序漸進進行投資,切勿躁進。」
全球市場本周焦點:美國7月非農、科技股財報、英澳央行決策
本周市場的焦點為美國7月非農報告、失業率、製造業數據等,還有英國、澳洲等央行公布最新貨幣政策決議。同時本周也將迎來科技股超級財報周,蘋果、亞馬遜與超微等科技巨擎將揭曉業績,預料整體盤勢持續偏多。 具體而言,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幅將於周五(4日)發布。市場預期,相關增幅為18.4萬個,失業率則維持3.6%不變,平均時薪升幅則放緩。而在此之前,被稱為「小非農」的ADP就業數據將會於周三(2日)發布,預計就業職位將升至18.5萬個,上個月為49.7萬個。周四則有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預估為22.7萬個。美股財報方面,目前財報季已過半。本周科技股包括蘋果、亞馬遜、高通、超微、優步與Shopify等指標企業將揭曉財報,市場樂觀看待業績數據。蘋果與亞馬遜於周四(3日)公佈的業績,更是重中之重。截至上周五(28日)為止,標指逾5成的成份股已公布業績,78.7%優於預期。自聯準會(Fed)、歐洲央行(ECB)上周各加息25個基點後,英國、澳洲央行本周將接力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因6月通膨率意外降溫幫助緩解升息壓力,市場預期英國央行周四將加息25個基點。但是對英國央行來說,薪資成長目前是個是棘手的問題,薪資增幅過高將使通膨難以回到2%目標,且可能促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立場更偏向鷹派,甚至考慮升息50個基點。澳洲央行將於周二(1日)公布利率決策,關於是否再次升息25個基點,市場目前還沒有定論。澳洲上週公布第二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 6%,放緩幅度超出預期,為央行在本周暫停升息提供理由,但因通膨仍具黏性,且失業率依舊處在3.5%的低點,澳洲央行也可能試圖將利率從4.1%略微上調至 4.35%。
製造業「薪情」不佳績效獎金減 實質總薪資倒退嚕
主計總處10日公布薪資調查結果指出,隨著通膨降溫,內需服務業復甦,1至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轉為正成長0.02%,終止連續14個月的負成長;惟出口衰退抑制製造業績效獎金的發放,以致「實質總薪資」依舊下滑0.81%,近7年同期首度負成長。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國內勞動市場的內外需冷熱有別,5月製造業續受出口衰退影響,僱用人數年減1.8萬,薪資增幅較緩,而住宿餐飲、零售業等內需服務業隨民間消費活絡持續復甦,服務業受僱人數年增4.1萬人,增幅為近四年同月最高,薪資有不錯的成長。統計顯示,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餐飲業、零售業1至5月總薪資年增率皆逾8%,旅行相關服務業、美髮美容美體業也增逾7%,反觀製造業只成長0.93%。陳惠欣指出,1至5月由於內需服務業復甦、通膨降溫,使得經物價指數平減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轉為正0.02%,擺脫連續14個月負成長(111年3月至112年4月);不過併計非經常性薪資(績效獎金、加班費、年終獎金)後的「實質總薪資」則續呈負成長,年減0.81%。陳惠欣解釋,出口衰退導致製造業發放的績效獎金下滑,就是何以實質經常性薪資已轉為正成長,實質總薪資仍是負成長的原因。隨著6月通膨率跌破2%,下個月要發布的1至6月實質經常性薪資是否續呈正成長?她表示還很難說,至於實質總薪資研判應該會持續負成長。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加班工時年增率5月也由負轉正,這是否代表景氣已出現曙光?陳惠欣分析,自去年7月至今年4月加班工時連續十個月下滑,5月增0.7小時,是因為汽車零組件訂單增加所致,至於出口規模最大的電子零組件業,其加班工時依舊較上年同月下滑,因此加班工時未來是否繼續正成長也很難說。
「加薪」超無感!通膨吃掉薪資成長 實質薪資5年來首見倒退嚕
國內物價連續突破2%通膨警戒線,儘管去年經濟成長高達6.28%,但通膨卻吃掉了薪資成長,上班族對「加薪」超無感;主計總處昨公布110年全年受僱員工薪資統計,在物價上漲壓力下,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落入負成長、年減0.04%,是近5年來,實質經常性薪資首度出現「倒退嚕」的景象。主計總處統計顯示,去年每人每月平均經常性薪資4萬3211元、年增1.93%,加上獎金、加班費等,總薪資為5萬5754元,年增2.94%;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由於去年物價漲幅較大,才會讓實質經常性薪資略減0.04%。不過,受惠於出口暢旺、國內投資榮景,經濟成長率超過6%,企業給予的獎金、紅利酬勞較多;陳惠欣表示,實質總薪資還是維持正成長,意味著上班族實質購買力還是有提升。人力銀行主管分析,受疫情影響,景氣陰晴不定,若該年度賺錢,企業發放薪資結構中,多以彈性發放年終獎金、紅利酬勞等,來取代調漲經常性薪資,因為經常性薪資調升後,就不可能調降;更簡單來說,企業加薪不是一視同仁、全部平等,而是以獎金來論功行賞,這也是為什麼去年經常性薪資增幅較少,實質總薪資還能呈現正成長的原因。主計總處同步公布去年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813萬人,年增1.7萬人,換算為年增率為0.21%,顯然已經走出109年的衰退陰霾。
抱歉台北!「2021年薪資王」新竹縣市平均月薪4.2萬奪冠
2021年全台19縣市365萬筆正職工作薪資大調查,新竹縣及新竹市併列第一、台北市排名第三名,月薪在4萬元以上,其他縣市薪資落在3萬元至3.6萬元間。若以近十年來薪資增幅來看,包括新竹縣市的5個地區,薪資增幅以20%勝出,領先其他地區。104人力銀行調查全台19縣市薪水顯示,2021年薪資王前三名分別是新竹縣及新竹市各4.2萬元、台北市4萬元,併列第四名為桃園市及新北市,月薪為3.7萬元,苗栗縣薪資3.6萬元排名第六,台中市薪資3.6萬元、高雄市及台南市薪資3.3萬元,則是六都中最低的。其餘9個縣市薪資在3萬元到3.3萬元間。104人力銀行分析,產業發展長期重北輕南,薪資也呈北高、中南低。2021年薪資王以北桃竹居首,該區也為金融服務業、半導體、資通訊、製造業、軟體服務業之重鎮。新竹縣市不但2021年薪資居首,和十年前相比強彈20%也居最大增幅。鄰近新竹縣市的苗栗同享竹科獲利,竹科去年營收高達1兆2,439億元,與10年前相比成長4.8%,全面墊高竹科產業及生活圈的薪資水平。台東縣和屏東縣因2021年薪資僅3萬敬陪末座,但在最近十年地方發展,台東縣2011年開辦熱氣球嘉年華,截至去年觀光人次已成長2倍。屏東縣則為農林漁牧大縣總產值高居全台第二,屏東農業生技科學園區的設立,協助農業轉型升級,開始獲得更好的收入,是與新竹縣市併列20%高薪資增幅的主因。用「薪資收入減掉消費支出」所得出荷包結餘來看,揚名第一的是苗栗縣(結餘1.5萬),第二是桃園市(結餘1.2萬),第三是新竹縣市(結餘1.2萬)。台北市月薪3.8萬雖僅次於新竹縣市3.9萬之後,但台北市每月支出飆破3萬,每月結餘剩不到8,000元。台中市、高雄市同樣受到高消費支出2.3~2.4萬的影響,每月結餘也僅6,000~7,000千元。台積電近期在高雄設廠,高雄橋頭科學園區上月也已通過環評,年底可望開放企業選地,104人力銀行分析,產業布局吹南風,「北漂?還是返鄉?」議題成為國人之間近來討論的話題,其中考慮因素不乏家鄉情感、薪水收入、荷包結餘、.地方發展等條件。
「外食費」若漲5元 基本工資調升幅度恐跟不上
基本工資連六漲,月薪與時薪漲了5.21%與5%;由於恰逢原物料拉抬國內物價,人力專家憂心,「外食費」將跟漲,每回變動5元、10元,就大於薪資增幅,若實質購買力沒有增加,勞、資雙方可能雙輸,政府美意白忙一場。不過對成本增加、工資上漲,是否轉嫁給消費者?台灣省烹飪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王忠川說「沒有客人怎麼轉嫁」。現在訂桌甚至都不到以前1、2成,有時候還會取消訂桌,其他同業還在停業中;他認為是否可以轉嫁,還要再觀察一段間。但王忠川表示,對餐飲業者來說像是海鮮等如果要空運價格也上漲,進價就已經漲雙倍了,現在還要調漲基本工資,成本壓力真的很大。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表示,領基本工資的員工,以服務業人數或占比最高,如餐飲、保全、超商等。對企業來說,不只每月人事成本墊高,法定福利成本支出也增加,企業為了消化成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調漲售價」、「轉嫁給消費者」,以減緩成本上升的壓力。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9月CPI年增率2.63%,創近8年半新高;人資專家楊宗斌提醒,若基本工資調高,店家將把人事成本轉嫁給顧客,像民眾常買的便當、手搖飲料、蚵仔麵線等,每回變動5元、10元,都大於這次約5%的薪資增幅,政府應謹慎評估中小企業的承受度,還有聘用較多計時人員的服務業,若民眾實質購買力沒有增加,最終可能落得勞、資雙輸的局面。
明年基本工資調漲5.21% 人力專家憂心「勞、資可能雙輸」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最終結果今正式出爐,自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資「六連升」,時薪從160元提高到168元,增幅為5%;「月薪」部份,由原本的2萬4000元,提高到2萬5250元,增幅是5.2%;原物料上漲之際,人力專家憂心,接下來外食費引爆跟漲潮,每回變動5元、10元,恐怕大於薪資增幅,若實質購買力沒有增加,勞、資雙方可能雙輸,政府美意白忙一場。人資專家楊宗斌提醒,若因基本工資調高,店家將把人事成本轉嫁給顧客,像是「外食費」跟漲,便當、手搖飲料、蚵仔麵線每回變動5元、10元,都大於薪資增幅,政府應謹慎評估「經濟淨效果」,比如顧慮到中小企業的承受度,還有聘用較多計時人員的服務業,若民眾實質購買力沒有增加,最終可能出現勞、資雙輸的局面。反之,企業增加員工薪資、進而帶動消費,若當下物價波動較小,薪資漲幅大於物價漲幅,代表實質購買力增加,楊宗斌認為,調薪機制是正向循環,進而促進內需經濟,才有創造雙贏局面。這次基本工資調整,正當國內物價波動較大的時刻;主計總處昨公布,9月CPI年增率2.63%,創近8年半新高,受原物料上漲影響,政府關注17項重要民生物資中,沙拉油及調理油上漲9.86%最多,豬肉上漲7.75%次之。楊宗斌也認為,基本工資精神是考量弱勢勞工,避免擴大貧富差距,而且,弱勢者特別容易受到疫情影響,不少人甚至需要紓困度日;只是凡事一體兩面,若薪資上漲,企業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勞工自己,而且還可能減少人員聘用機會,或改採「自動化」生產系統、AI服務模式,甚至出現關店、企業倒閉危機。另一方面,假如減少「時薪人員」的使用、降低到班時數,變相增加「正職人員」工作量,恐怕導致過勞風險、提高離職率。
政府喊漲基本工資業者「會發瘋」 這23個產業薪資11年來倒退嚕
明年的基本工資、軍公教薪資都有望調漲,但基本薪資調漲訊息傳出後就遭資方反對,商總日前抱怨「內需慘業會發瘋」,而104玩數據統計近11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及各產業薪資漲跌幅後,發現有23個產業的實質薪資負成長。104玩數據分析超過560萬筆求職會員的薪資,統計自2011年至2021上半年間,62個產業平均薪資上漲13%,但如果把11年間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扣除後,這11年間的實質薪資漲幅僅2.3%。而在這62個產業中可分為4大群,飆漲群、穩健群、小幅落後群以及負成長群:飆漲群:近11年實質薪資增幅大於10%。共5個產業,包括石油煤製品製造業、能源開採、水電能源供應、郵政及快遞業、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如陶瓷玻璃、耐火材、水泥等)。主因原物料上漲,產業獲利,以及產業長年大缺工。穩健群:近11年實質薪資增幅高於平均值,介於2.3%~9.9%。共25個產業,包括:半導體、軟體網路、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鞋類紡織製品製造業、金融業等相對高薪群,近11年的薪資漲幅也相對穩健。小幅落後群:近11年實質薪資增幅低於平均值但大於0,介於0%~2.2%。共9個產業,包括:餐飲業、藝文業、運輸業、社會福利服務業、金屬製造業、宗教∕職業團體組織、法律服務業、批發業。其中,僅運輸業2021平均月薪超過4萬元,其他產業皆低於4萬。負成長群:實質薪資負成長,介於-0.1%~ -15.7%。共23個產業,包括:住宿服務業、教育服務業、婚紗攝影及美髮美容業、漁撈水產養殖業、政治機構業、廣播電視業、土石採取業、農產畜牧業等,這些產業在2021年平均月薪皆低於4萬元。其中負成長群的23個產業,薪水低於4萬元,不僅沒增加反而下滑,加上物價飆漲使該族群痛苦指數飆升。
景氣外熱內冷 疫情衝擊內需消費!明年加薪恐呈「兩極化」
行政院釋出利多,軍公教明年可望調薪3%,政府也期望可以帶動民間企業跟進、拉抬內需消費;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景氣外熱內冷,出口、外銷暢旺,但與內需消費攸關的餐飲、住宿、休閒都受疫情衝擊,明年加薪恐呈「兩極化」。政府期望帶頭,讓民間企業加入加薪行列,人資專家認為,疫情紛擾下,經濟大環境不佳,這次政府領軍的效果恐怕不會太好;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分析,企業對股東負責,加薪取決於今年盈餘狀況,若獲利能力佳,才有機會跟進政府加薪。據主計總處統計,6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2625元,受全台三級警戒影響,月減0.5%、年增0.94%,總薪資平均為5萬1288元,年增1.75%;其中,餐飲、住宿服務業是較多以工時計算的產業,導致整體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1萬8051元,月減3.43%、年減5.96%。Delta病毒兵臨城下;成之約認為,企業看待明年加薪將顯得「保守」,加薪也等於勞保、勞退、健保等法定福利的成本墊高;對於獲利能力較佳的民間企業,成之約認為,企業寧可多發放獎金、年終等,也不願意承諾加發月薪;簡言之,總薪資增加的幅度會比經常性薪資增幅來得顯著。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目前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約在1.7%至1.8%間,雖未達到2%,不過,許多國際預測單位多認為明年各界應注意通膨問題,這也意味若物價漲,薪資不漲,將導致民眾購買力下降。外界建議受疫情衝擊行業也調薪,但由政府給予補貼、紓困,對此,辛炳隆強調,為避免以後業界都要求比照辦理,政府應設定符合一定標準才適用。楊宗斌指出,三級警戒影響大,有13.8%企業第3季之前有考慮實施裁員計畫,17%企業有考慮實施減薪計畫,若真裁員,影響最大的依序為基層員工、基層主管;企業減班休息也影響員工薪資,高達7成受訪勞工感受到生活有財務壓力,對有財務壓力的勞工來說,平均每月財務缺口達7400元。
797萬上班族的「中產階級」年薪是多少?50萬有找
主計總處23日公布薪資中位數統計指出,2019年上班族低於平均總薪資的人數比率升至67.72%,創下有統計以來最高,顯示極端高薪族群與中產階層的薪資差距,又進一步擴大。主計總處指出,2019年工業與服務業總薪資(經常性薪資加年終獎金、加班費)平均為64.4萬元,成長2.39%,總薪資中位數49.8萬元,成長1.64%,平均數比中位數成長得更快。所謂薪資中位數,是指將所有人的薪資依高低排序而居中位者,有半數的人比他低,也有半數的人比他高,較貼近中產階層的感覺。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平均薪資升得快是受到極端高薪族群的影響,他們的薪資成長得快,所以把平均數給拉高了,根據本次統計,2019年國內797萬名受僱員工裡,有540萬人(占比67.72%)低於平均總薪資。根據統計,2012年低於平均總薪資的人數占比64.98%,逐年升高至今年的67.72%,這個比率是有統計以來最高,陳惠欣表示:「這說明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族群的薪資差距,又進一步擴大。」如果薪資屬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平均數應該等於中位數,惟實際分布並非如此,以薪資為橫座標,人數為縱座標所繪得的分布圖為高峰在左、尾巴在右的「右偏」型態,陳惠欣表示:「這個尾巴近年愈拉愈長,右偏愈趨明顯,因此才會出現平均數與中位數愈差愈大。」主計總處統計,總薪資平均數與中位數的差距已由2012年11.1萬元升至2019年的14.6萬元,至於中位數與平均數的比值也由0.80降至0.77,這反映的正是極端高薪族群的薪資增幅,遠超過多數上班族的薪資增幅。依各業別觀察,總薪資平均數與中位數差距最小的是電力及燃氣供應業、運輸倉儲業,中位數與平均數比值皆逾0.90,差距最大的是製造業、醫療保健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比值都在0.80以下。若依年齡觀察,隨著年紀愈大,差距愈大,30歲以下的比值皆逾0.90,65歲以上則降至0.63。
保護主義大旗高舉,升息循環加速 投資人可選擇低風險資產
美中貿易戰爭先拿中興通訊開刀,但四月上旬的股市表現相對平穩,投資人轉為聚焦美國財報週,在台積電下修財測後,拖累半導體股與蘋果的表現,加上十年期美債利率於4月25日登上3%,為2014年來首見,同步影響市場信心,國票證券認為美中貿易磋商進度、企業營運展望優劣與FED升息步伐將為接下來的觀盤重點。美國先於4月3日正式提出對中國科技產品課稅的建議清單, 再於16日宣佈禁止美企將產品售予中興,期限長達七年,儘管對該公司與相關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但市場反應頗為冷靜,相關美企大跌後隨即反彈,顯示貿易戰已漸為市場所接受。不過,美國財長即將抵達北京就貿易糾紛尋求磋商,若未有協議出爐,關稅恐按時生效,宜提防相關訊息的衝擊。企業財報方面,因台積電調降展望,拖累蘋果回檔近10%,嚴重影響市場信心。所幸股價為領先指標,在蘋果財報公布後,利空出盡、止跌回穩的契機將逐漸浮現。據FactSet統計,已公佈財報的S&P 500 成份股中,有八成企業的獲利優於預期,國票證券建議可於淡季時逢低布局具獲利展望的龍頭股。另外,美債因擔憂美國借貸增加而遭拋售,利率升破重要心理關卡,而美國首季GDP雖因傳統淡季而下降,但薪資增幅卻出現11年來最大增幅,進一步加深通膨疑慮,6月升息機率大增,升息4次的機率已突破5成,但持續升息已在意料之中,預期衝擊將逐漸減弱,分批佈局應為面對風險較佳的方法。國票證券認為現行的投資策略可鎖定展望佳,但股價因短期波動而下滑的個股;債券亦是資產配置中必備的一環,在升息循環中應採取分批佈局的策略來抵銷利率風險。特別股也具備固定配息的優點,加上償債順序高於普通股,在遭遇經營逆風時可適當提供保護,若於折價時進場,除殖利率將出現攀升外,營運轉佳後還將帶動股價回到票面,有機會賺取資本利得,實為一項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