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
」 賴清德 國民黨 台電 賴士葆 行政院敲定了!中油高層人事異動皆內升 方振仁、張敏接任中油新董事長、總經理
掌管國內石化能源供應的中油公司董總高層確定異動!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將去職退休,基於二次能源轉型等考量,行政院今天已正式核定由熟悉天然氣工程的中油總經理方振仁內升任董事長,從探勘部門出身的副總張敏升任總經理。最快下周可望召開臨時董事會完成改選。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因屆齡延任多年,這兩年一直傳出有異動,但因專業考量,仍被蔡政府重用迄今。520之後,外界也一直有異動傳聞,現在確定他完成階段性任務退休。國營事業中油公司為國內最大石化能源公司,中油因肩負三接天然氣供氣與能源轉型重大任務,尤其天然氣將作為未來橋接再生能源的重要傳統能源。總經理方振仁今年2月也屆齡65歲,原本一直想辦理退休,但經濟部高層並不同意,經過一番慰留及遊說,才留住方振仁,同時賦予其重任,更上層樓。方振仁最早從工程師、總工程師做起,從永安第一座天然氣接收站就參與規劃設計,後來到台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到觀塘第三座接收站,方振仁無役不與。至於總座遺缺,將由探勘部門出身的副總張敏接任,據悉,也是考量地熱與探勘息息相關。
APEC經濟領袖峰會代表人選呼之欲出 傳總統指派林信義出任
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11月中將在秘魯舉行,針對經濟領袖峰會總統特使人選,據悉,總統府方面屬意過去曾出使過APEC峰會的企業代表與會,目前已將名單和祕魯主辦國交換意見並正作業中。據悉,總統府資政林信義為內定人選,總統府預計下周對外公布,最快可能21日(下周一)就可揭曉答案。今年APEC年會即將在11月10~16日於祕魯利馬舉行,領袖會議15~16日二天召開,主題是「賦權、包容、成長」,與行政院經發會三大分組主軸相契合。據悉,行政院已核定指派行政院政委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雙首長出席部長級會議,近日內總統府也要公布經濟領袖代表人選。近幾周來,我方一直和祕魯交涉出任APEC經濟領袖峰會代表人選,在釋出林信義的名單後,祕魯方面並無異議,祕魯於10月17日來台遞送邀請函,我國也將領袖代表人選資料送交主辦方,目前正進行最後行政作業中,幾乎已確定,總統賴清德擬指派林信義出任。林信義頗獲府院高層信任,2005年他曾代表前總統陳水扁出席韓國釜山經濟領袖會議,520後續聘為總統府資政,7月間賴清德曾親自邀請他出任台杉國家級投資公司董事長,卓揆8月間延攬他出任經發會顧問,擔任創新經濟小組召集人,9月3日正式頒發證書。知情人士表示,林信義不但是企業界人士,擔任過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卸任公職後一直擔任總統府資政,且出席過APEC部長級年會及經濟領袖峰會,非常了解政府政治和財經事務運作,和APEC各國領袖互動也有經驗,加上他謹慎低調、行事沈穩,都是這次出線的主因。蔡政府6次指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蔡英文前總統出席APEC經濟領袖峰會,但張忠謀已93歲高齡,不適合再舟車勞頓,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原本就屬意指派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代表出任,因其曾任副總統、行政院長,有助於提升台灣與會層級,但在中國壓力下,未獲秘魯主辦方同意。據悉,祕魯希望由無政治背景者參與,府方曾討論很多腹案人選,先前傳出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只是過程中被討論諸多人選之一,但從未拍板定案。
政院羅列預算駁整建老校缺經費 羅智強批心虛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30日表示,教育部2024年針對老舊校舍整建只花了新台幣37.5億元,比往年縮水一半以上,反倒羅列不少奇怪項目要佐證投入了不少教育資源,愈看愈顯政院心虛。據了解,過去蔡政府曾針對老舊校舍問題表示,因為校舍屋齡持續老舊,地方可向中央申請新年度補助,再由中央提供指定款項給各縣市教育局,不過金額由「中央決定」。羅智強指出,全台灣光是老舊國中小學,屋齡31年以上且49年以下者達8,324棟,屋齡50年以上的也有2,226棟,加起來至少萬棟起跳,部分校舍甚至比學生的阿公阿嬤年紀還大,安全實在令人憂心,而教育部2024年老舊校舍整建經費僅37.51億元,明顯不足,無法保障校園安全。羅智強批評,行政院知道沉痾難解,卻拒絕承認問題,反而洋洋灑灑地聲稱,2017年到2022年共投入531億進行老舊校舍整建,其中「班班有冷氣」政策編列323億元、「生生用平板」編列200億元、廁所整修83.5億元、操場跑道優化71.6億元,卻忘了根本的建築結構安全與校舍更新,實在見樹不見林。羅智強直言,行政院在教育預算項目之下越列越項目治絲益棼,實在愈顯心虛。他呼籲閣揆卓榮泰,與其不斷挖過去幾年的數據,以修繕廁所、重鋪操場、裝置冷氣、添購平板的特別經費來充填教育預算數,倒不如好好做事,傾聽基層聲音,為校園師生的安全,盡速制訂《老舊校舍整建專案計畫》,編列充足預算,從根本優化校園建築安全。
文化部背鍋1/內閣亮點淪專業扛鍋 小野無靠山部長位不保?
賴總統與卓榮泰內閣9月20日上任滿4個月,還沒繳出成果,人事卻動盪不安,除了遭爆涉緋聞案狼狽下台的前交通部長李孟諺外,知情人士直指,近日文化部被捲入「閩南語改稱台灣台語」、「中正紀念堂禮兵」與「金曲獎表演」等3大爭議,原本是別的部會放的火,但最後都甩鍋給文化部,針對性斧鑿斑斑,下一個位置不穩的閣員,恐怕是當初內閣亮點的文化部長李遠(小野)。本刊調查,出身外省族群的李遠在卓榮泰520新內閣提名之初,與經濟部長郭智輝、環境部長彭啟明等人,同被列入不那麼具政治味的「亮點」閣員名單。然而,比起由前彰化縣長翁金珠力挺的郭智輝、台達電等科技大老支持的彭啟明,李遠在內閣顯得沒有依靠,更因為曾任前台北市長柯文哲2018年連任競選總幹事,令綠營內部出現反彈聲浪,如今柯文哲遭羈押禁見,民進黨與民眾黨激烈交鋒之際,李遠在內閣團隊更顯突兀。中正紀念堂禮兵操演在文化部與國防部妥協下近期轉移至戶外持續舉行,美其名遠離蔣公銅像達到「去蔣化」,卻也讓禮兵苦扛風吹日曬,觀眾欣賞也得汗流浹背,引發抨擊。(圖/記者黃鵬杰攝)知情人士透露,文化部前部長鄭麗君因2019年蔡英文與賴清德總統初選內戰時「信賴」,後來在蔡政府第二任期黯然離開,之後年握預算上看新台幣300億元的文化部一直是新潮流「菊系」的天下,先後由出身高雄市陳菊市府小內閣的前高雄市副市長的李永得、史哲做了4年,直到蔡英文卸任。現今部內司長與一級單位館長大多也由過去4年「菊系」部長提拔,對李遠「不熟」,部內更迭有部長「叫不動」的內捲窘境。文化部人士指出,賴政府上任才4個月,卻已有不少問題得要由李遠背鍋。首先,近來由教育部主導本土化,要將108課綱中的「閩南語」改稱「台灣台語」,除了客語、原住民族語族群跳腳外,不少因應本土語課綱取得「閩南語教師」認證執照的老師,也面臨改制「台灣台語」後,證照是否將無效的危機。對此,教育部直接「推」給了文化部,稱《國家語言法》主掌部會是文化部,且是由文化部要求政院發文給各單位,修改「閩南語」稱號為「臺灣台語」,但教育部避談教師檢定改寫成「臺灣台語」、同時課綱卻還掛著「閩南語」的詭異現況,知情人士感嘆恐怕得由文化部「擦屁股」。其次,中正紀念堂「禮兵」交接儀式,前文化部鄭麗君部長任內,在自2016便著手運作中正紀念堂「轉型正義」,打著去威權的大旗,拋出調整甚至取消禮兵交接的想法;然而,當時轉型正義戰場太多,加上2018地方縣市長選舉綠營大敗,因而不了了之。這位人士說,賴政府上任後,李遠對意識型態著墨不深,反倒是同為外省族群出身的國防部長顧立雄緊盯,原本一度要取消禮兵交接,而在文化界人士反彈下,拍板交接保留,但地點從室內蔣公像前,移到了戶外,看似少了威權色彩,卻因此讓禮兵日曬雨淋,剛上任的李遠也必須扛。原住民女歌手巴奈以《夜婆》獲得第35屆金曲「最佳台語專輯獎」,文化部臉書直播感言卻因涉及政治話題遭部分刪除,引發各界議論。(圖/CTWANT資料照)文化部人士表示,另外,阿美族歌手巴奈在金曲獎涉及政治敏感致詞,文化部官方臉書自我「過濾」,在回放中「剪掉了」,挨批言論自由打折、簡直回到戒嚴時代,也得由李遠承擔。知情人士感嘆,比起紙風車劇團、唐美雲歌仔戲團等傳統與綠營交好的文化人,李遠實在格格不入,加上「老長官」柯文哲遭羈押,白營對執政黨全面開戰,近期行政院長卓榮泰甚至公開以開玩笑口氣評論李遠「年紀比較大」,稱各界一直要求自己「找年輕人來」,也引發外界揣想,李遠的困局,恐愈發四面楚歌。對此,文化部回應,李遠部長推動政務如常,也專訪不斷,並無外傳「部長位不穩」的情況。文化部長李遠目前積極推動12項沃土計畫,他以身兼創作者身份,始終以與文化藝術工作者、創作者並肩尋求更好的發展,作為擔任文化部長的初心。對於「萌生退意」一說,文化部表示,無法理解「傳聞」從何而起。
綠委帶頭喊緩《國土計畫法》 民眾黨譏不知演哪齣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19日表示,賴政府推動《國土計畫法》2025年就要上路,但自家黨內立委站出來反對,執政縣市也多有疑慮,實在「不知道在演哪齣」?《國土計畫法》經多次展延,目前預計2025年4月30日實施,卻面臨不分黨派縣市反彈,近期更有不分藍綠共十二名立委提了十三個修法版本,不外乎訴求再展延兩年實施,多位民進黨立委18日也進一步召開記者會,呼籲行政院應先展延,待溝通與配套周全再上路。18日的記者會中,民進黨立委蔡易餘首先發難,呼籲行政院應先將《國土計畫法》展延,具體希望能延後2至4年;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也說,自己親見地方政府開數十場說明會,動用大量行政資源,卻導向《國土計畫法》是惡法,平添農民與地主恐懼,讓民眾對執政黨不信任。對此,黃國昌批評,從蔡政府到賴政府推《國土計畫法》多年,本該與自家立委和縣市長先充分溝通,如今執政黨立委卻站出來高聲反對,讓人霧裡看花,究竟還要不要推動?而因「國土功能分區圖」遲未繳交,挨批導致整體規畫進度嚴重延誤的雲林縣長張麗善則強調,雲林縣超過4萬公頃農地皆被劃為「農1」(優良農田),導致開發無望,又無合理補償措施,相當不合理。她呼籲,中央對於國土法應暫緩自己樂見不分黨派立委為農民發聲,希望大家從善如流地站在農民立場守護農民權益,若只是配合中央政策一再進行政治辯護,缺乏理性。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也說,一個負責任有為的中央政府,不應放任國土計畫法淪口水戰,這樣無限上綱炒作會讓社會失序,更阻礙《國土計畫法》上路期程,是不智之舉。
亡羊補牢1/偵查不公開失守 立委修法讓辯方律師「被動」澄清不實爆料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案遭收押禁見,偵辦過程引發「偵查不公開」論戰。立委羅智強指出,偵查不公開攸關「無罪推定」,涉及被告人權,如今卻已形同具文,他提案修改刑事訴訟法,將「偵查不公開」從「辦法」提升位階,另訂「偵查不公開人權保障法」規範,並納入明確罰則;另外,為避免柯P近來遭媒體似是而非的爆料抹黑的情況再發生,將增定檢方與辯方律師即時釐清傳言的機制。檢方偵辦「京華城案」,各種柯文哲「偵辦黑料」,最近從特定媒體密集流出,琳瑯滿目、真偽難辯的「類洗腦式」爆料,遭疑摻入政治操弄、民粹渲染,形同「認知作戰」試圖影響法官心證,而檢方站在「偵查不公開」後面,表示無法證實、卻也不否認,間接助長了傳言的殺傷力。柯文哲太太陳佩琪日前受訪針對「保險箱疑雲」說明時也狠酸,檢廉警告她謹記「偵查不公開」,結果,隔天就看見不實報導、撲天蓋地而來。羅智強指出,擬訂的「偵查不公開人權保障法」要求檢方必須對「原本不應公開卻外洩」的偵查訊息,適度澄清,並將規範賦予疑犯、被告的辯方律師在檢方偵查期間有「被動防衛權」,一旦「偵查大公開」,律師可合法回應,避免被告人權遭到損害,法官心證受「認知作戰」影響,確保審判公平、公正、公開。為了聲援柯文哲,民眾黨規劃多場集會、戶外開講,首場在立法院外舉辦的集會,仍有上萬名小草到場參與,引發外界矚目。(圖/報系資料照)根據「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第5條規定,「應遵循偵查不公開原則之人員,指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辯護人、告訴代理人或其他於偵查程序依法執行職務之人員」。陳佩琪應訊,原本不受「偵查不公開」約束,可選擇是否對外說明,但檢方卻警告她「偵查不公開」,結果卻是偵查內容經媒體披露而外洩,陳佩琪喪失主動說明先機,外界則質疑她「問哪才講哪」、誠實度再打折扣。律師蔡坤廷分析,現行「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規定,只要符合第8條「符合公益原則檢方可適度說明的偵查中事項」,檢方得適度揭露;但同辦法第9條述明第8條的例外要件(禁止揭露事項),當這些禁止揭露事項在偵辦過程中前被流出公開,就應適度賦予被告辯護人代替已被羈押禁見的被告澄清。他也呼籲立委修法時,更明確訂定辯方律師代為「平衡報導」指引,避免律師誤踩紅線,還未替被告辯護、已先遍體鱗傷。法務部在2012年引用《刑事訴訟法》第245條「偵查不公開」,訂定作業辦法」,但效用不彰屢遭批評,2017年蔡政府司法國是改革會議,曾承諾「落實」違反偵查不公開的行政、刑事處罰,嚴予究責。但根據法務部統計,過去五年,違反偵查不公開檢討案多達7255件,卻沒任何人因違反偵查不公開被起訴,連綠營監委都看不下去,糾正法務部。北檢在偵辦柯案過程中,各種偵辦過程中不利柯文哲的負面訊息滿天飛,北檢雖然分案說要查,仍再度引發外界對於檢方是否恪遵「偵查不公開」原則的疑慮,圖為北檢搜索柯文哲辦公室帶走電腦主機等證物。(圖/報系資料照)羅智強說,查明「偵查公開」,要不是曠日廢時、就是檢方自己查自己無疾而終,但偵查訊息走漏,卻已立即損及被告權益。基於「無罪推定」原則,原本嫌疑犯、被告應視為無罪之身,但在被告已遭羈押禁見、無法捍衛清白時,其律師卻被「偵查不公開」所約束,若代替被告澄清,可能面臨「洩密罪」懲處、吊銷律師執照,造成「司法天秤」向檢方嚴重傾斜。他因此提案,適度保障被告「防衛權」,一旦「偵查不公開」變成「偵查大公開」,辯方律師可徵得被告同意、經向法院申請獲准後,適度針對已被公開不利被告的「偵查訊息」澄清,不構成洩密罪。羅智強說,報導是媒體天職,內容妥適與否應憑藉自律,而非政府管制,媒體也「不是」偵查不公開的約束對象。反觀,若偵查資訊遭特定媒體獨佔,仍將引發報導是否基於「公益」、「新聞自由」之辯,萬一成為特定檢方與特定媒體配合,打擊對手、打擊政敵,甚至經營個人「檢媒關係」工具,後果更不堪設想,最後陪葬的仍是司法及媒體公信力。
繼谷拉斯後第二位女性 傳李慧芝將接任行政院發言人
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自9月2日轉任交通部長後,發言人一職一直由副發言人謝子涵暫代,而10日傳出,將由民視新聞台國際新聞製作人兼主播李慧芝接任,並已由民視證實。知情人士透露,行政院卓榮泰內閣原有意真除32歲的謝子涵,但考慮謝子涵目前懷有身孕,個人現況意願不高,才另尋他人接棒。據了解,33歲的李慧芝在民視國際中心擔任製作人兼主播多年,外語能力強是獲得層峰青睞的關鍵,而李慧芝也一直是民視重點栽培主播。特別地勢,李慧芝的父親是前外交官、現任政大外交系兼任教授李登科,李慧芝年幼時曾隨父親派駐海外,小學之前在沙烏地阿拉伯就讀美語學校,因而外語能力流利。國中、高中學業則在台灣就讀,並取得政大哲學系學士學位,進一步前往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深造。政院內部透露,李慧芝目前已同意接任,但尚須作業流程,預計本周可望正式發布人事派令。值得一提的是,自蔡政府2016以降,行政院發言人多為男性擔任,包含前國安會諮詢委員童振源、前內政部長徐國勇、前政院顧問丁怡銘、前政務委員羅秉成、前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與剛轉任的交通部長陳世凱等人,僅有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一名女性,李慧芝有望成為近10年來第二位女性正任發言人。
邀專家隨行考察核四遭阻 翁曉玲:台電到底在怕什麼?
今日翁曉玲、賴士葆、王鴻薇、張智倫一同去參訪核四,並邀請兩位核能學界專家顧問隨行考察,其藉助專業提供諮詢意見,然而台電竟阻擋專業人士陪同參訪,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甚至跟翁曉玲表示,「他的底線就是只能立委和助理去,不能讓專家學者隨同前往」。翁曉玲對此怒言,「是誰給王總經理這麼大的底氣,可以對立委頤指氣使?」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今(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他與同黨立委一同去參訪核四,並邀請清大原科院李敏教授、葉宗洸教授,兩位核能學界專家顧問隨行考察,期藉助他們的專業,提供諮詢意見,以利日後進行更深入專業的問政。然不解的是,台電竟然屢屢阻擋專業人士陪同立委參訪,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甚至給翁曉玲下通牒說,「他的底線就是只能立委和助理去,不能讓專家學者隨同前往。」這種極其藐視立委職務、妨礙立委職權的口吻與態度,殊難想像。「核四是禁地嗎?台電到底在怕什麼?」翁曉玲直言,是誰給王總經理這麼大的底氣,可以對立委頤指氣使?一個早該引咎辭職,對今年四月因4部電力機組跳電導致北部大停電的經理人,不僅仍厚臉皮的坐在那個位置上繼續管理台電,而且還語帶威脅地警告說,若堅持帶專家顧問去看核四,會損害台灣利益。翁曉玲表示,台電如此強勢,力阻專業人士去看核四廠,她認為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核四廠到目前為止軟硬體設施維護的還不錯,怕專業人士去看過後,認為日後若非核政策轉彎,重啟核四指日可待,但此一結果恐怕會得罪民進黨政府。另一種可能性,則是核四廠有些機器設備已被拆除轉賣或是移作他用,怕專業人士去看過後,揭穿真相,台電無法交代東西去哪兒了?賣的錢是進到誰的口袋了?這種情形更難交代,肯定砸鍋,引起輿論譁然。翁曉玲說明。民眾參觀電廠,本就是稀鬆平常的事。台電向來有對外開放,只是自蔡政府上台後,台電逐步限縮參訪核四,幾年前就已禁止民眾申請參訪核四了。理由很簡單,因為去參訪過核四廠的民眾和學生都覺得核四沒有不安全。在年輕世代普遍支持核電和核能科學的情形下,民進黨政府索性要求台電取消核四參觀,不讓人看。翁曉玲指出,台電發新聞稿說,立委帶專家顧問進核四有違核子保防保安規範。諷刺的是,可能會有核子保安、保防風險的核一、核二、核三廠,台電是歡迎民眾申請參觀;但卻對一個已被民進黨政府搞成廢墟的核四廠進行嚴格控管。隨著核燃料棒的清空,駐衛核四的二個分隊保警早於2021年5月1日全面退出,台電竟還厚顏地搬出國際核子保安要求的藉口,說要有效管控門禁,拒絕立委帶專業顧問進入參訪。「說這話,難道不心虛嗎?」翁曉玲曾擔任過數年的原子能委員會政府開放資料諮詢小組的委員,做過數項國科會原子能法研究計畫,肯定比台電董事長、總經理更熟悉核安相關法令規定。諸位可去問問核安會,有去監管核四廠嗎?核安會會告訴你,核四廠並未啟用,所以不在核安會依法監管職權範圍。先前核燃料棒還留在核四廠時,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每年還會去巡視,現在台電已將核燃料棒運出台灣送至美國了,核子保安和保防風險已大幅降低,從2022年之後,IAEA就沒再去檢查核四廠了,相關訊息請詳見核安會網站,「國際原子能總署來台執行核子保防作業動態」頁面。翁曉玲說,一件單純立委帶顧問去參訪核四的小事,竟意外地戳到台電的暗黑,發現他們如此恐懼,實在是始料未及。翁曉玲表示,經由這事,也觀察到王耀庭這個人,一個口口聲聲說要為台電繼續負責的總經理,是有什麼能力可以為台電負責,可以去解決全台缺電、停電的問題?「其實他根本無須有什麼專業和治理能力,只要有捍衛民進黨神主牌、把核電廠劃成禁地的能力即足矣」。台電昨日發聲明稿表示,基於遵守國際最高核子保防要求以維護門禁有效管控,僅能同意國家賦予職權者如立法委員(含國會助理)、監察委員等因問政要求進入核電廠。並說明,由於核四廠內仍有台美核能和平利用合作協定列管的核子設備與組件,如反應器壓力槽、控制棒、燃料匣及主冷卻泵等,須遵守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制定的保安實體防護規範。
綠不滿就是華國美學?韓國瑜挑國慶主視覺藍委齊喊讚力挺
慶籌備委員會3日公布國慶主視覺,在立法院長韓國瑜的要求下,慶祝意象在暌違八年後,又再度充滿中華民國元素,引發綠營側翼狂酸「華國美學又回來了」,藍委則力挺今年的國慶意象對此次主視覺,紛紛喊讚。今年國慶慶祝意象有中華民國國旗的紅、藍、白色元素,正中間有中華民國的國花梅花,底下寫有「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並有一面小國旗,「中華民國元素」相當濃厚;還用英文寫下「A Beautiful Taiwan Today, A Better Taiwan Tomorrow」,沒有提到「ROC」,外界認為,挑選該意象的韓國瑜「其實已經盡量滿足不同政黨的需求」,但沒有想到,意象公布,還是遭到綠營側翼狂酸。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天說,她要給今年國慶意象打90分,剩下10分,則期待立法院長韓國瑜明年繼續給中華民國國慶驚喜。對於綠營狂酸該意象,她認為,民眾各有看法,就算有酸言酸語也只能尊重,不過,若心中沒有中華民國,國慶主視覺設計就算再美,在這些人眼中也就是一文不值。李彥秀認為,「美」雖是見仁見智,但還是有客觀評價標準。舉例而言,當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志玲姐姐是「氣質美女」時,有個人硬要唱反調,除了覺得這個人審美觀很怪外,其他人也只能「尊重」。她還說,「中華民國」是台灣2300萬人最大公約數,今年國慶主視覺包含「中華民國」、「台灣」、「雙十」、「梅花」、「藍白紅」等5個中華民國國慶的重要元素,只要熱愛中華民國、熱愛台灣,應可從主視覺意象中找到喜歡的元素,象徵了台灣民主自由、多元包容最核心的價值與精神。李彥秀還說,網友普遍對今年國慶主視覺「正面」評價,比起過去八年遮遮掩掩設計,今年主視覺才真正符合「中華民國國慶」精神。至於少數人用「華國美學」酸言酸語,那就只能「尊重」。立委洪孟楷也在臉書發文,指過往8年蔡政府主導的主視覺,多出許多不同色系,美其名是「多元」,但也被解釋成欲淡化象徵我國國旗的紅藍白三色。而且中華民國正式國名總是曖昧不明,每年都有國人或媒體不解究竟是慶祝那個國家的生日?洪孟楷批評,綠營側翼冷嘲熱諷將「飽含中華民國國旗顏色元素,硬扯為華國美學,那請問民進黨高官、立委在今年巴黎奧運期間,手持中華民國國旗與支持奧運國手的民眾一起搖國旗吶喊時,怎麼都沒聽到側翼嫌國旗是華國美學?加油,說穿了,中華民國國旗就是大家的公約數與經典、驕傲,不應成為任意消費的對象。
2024國慶主視覺出爐 韓國瑜主導:中華民國、紅藍國旗色回歸
2024年國慶主視覺出爐,此次國慶籌備委員會由立法院長韓國瑜主導,韓國瑜定調「辦好中華民國生日」,闊別多年的中華民國國旗色調再度回歸國慶主視覺,主視覺以紅藍兩色為主,並寫明「中華民國,生日快樂」,副標題以英文寫「A beautiful Taiwan Today. A better Taiwan Tomorrow.(今日美麗的台灣,明日更好的台灣)」國慶主視覺在馬政府執政期間,第一任期間有以黃金色調設計主視覺,第二任開始,則以國旗顏色的藍白色調為主,政黨輪替,蔡政府上台後,設計上融入多種顏色,淡化藍白色調的視覺感官,進而強化綠色色調的存在,今年雖然仍由民進黨繼續掌政,但是國慶籌委會是由立法院主辦,因此主視覺是由國民黨的韓國瑜來主導,讓國旗顏色再度回歸國慶主視覺。2024年國慶主視覺。(圖/報系資料庫)在文字敘述上,蔡政府8年期間未提到「中華民國」,並強化「台灣」、「Taiwan」的存在,此次國慶主視覺則明確寫明「中華民國生日快樂」,台灣則是在下面英文敘述中提到,「A beautiful Taiwan Today. A better Taiwan Tomorrow.(今日美麗的台灣,明日更好的台灣)」,國慶官方臉書也以「中華民國讚國慶」為名。不過主視覺曝光後多數網友似乎不太滿意,紛紛留言「華國美學回來了」、「這是拒馬吧」、「美學直接回到30年前」、「要雙十有雙十,要紅藍白有紅藍白,要梅花有梅花,要國旗有國旗,要中華民國有中華民國」、「Word文字藝術大師終於回歸」。
「紐」乳海嘯2/「班班喝鮮乳」難敵零關稅強敵 專家倡國產牧草拚降鮮乳成本
面對國際禁令或農特產輸入的影響,政府為了搶救國內產業,從前朝政府迄今逐步將對策由原本的軍隊轉向國教系統,先後提出「班班OOO」政策,然而因為大都採急就章、頭痛醫頭的即興式對策,從施行成效來看往往陷入虎頭蛇尾,事倍功半。零關稅紐西蘭乳2025年12月全面襲台,台灣酪農惴惴不安,農業部則緊急在7月宣布,與教育部合作「班班喝鮮乳」計畫,砸新台幣44億分4年,提供每屆約130萬名國小與幼稚園學童,每周喝190毫升鮮乳2次。然而,冷鏈宅配利樂包鮮乳到小朋友手中至少要19元成本,但農業部最多補助每人每次14元,若要如期如質完成鮮乳運送,必須要地方政府再以配合款支應,不少學校只好改以「保久乳」替代,儘管營養差不多,卻也因名不符實挨批。一名酪農直言,由於台灣的乳牛大多來自溫帶的「荷蘭牛」,近年夏天氣溫頻頻創高,牛隻冬夏產乳量也別,冬天每牛日產乳30公斤沒問題,夏天要產28公斤就很拚,而夏天又是手搖飲料旺季,一來一往之下,冬天多收的乳量,便會製作成優格或保久乳,營養價值其實沒有問題,而目前因冷鏈設備與補助未到位,超過7成5的學校已表明將以保久乳代替,但家長與學生對「班班喝鮮乳」政策印象已成,若拿到手上不是預期的「臺灣鮮乳」而是保久乳,恐釀失望反效果。全台2.5萬家手搖飲與1.3萬家超商現做飲品市場,讓乳品供應量居高不下,酪農呼籲要多宣傳,讓消費者充分掌握乳品資訊。(圖/CTWANT資料照)顏志輝表示,自己很難期待「班班喝鮮乳」能拯救酪農產業,但對「食農教育」仍可起正面效果,把喝鮮乳的習慣培養起來正確的,畢竟乳製品攝取量也是先進國家指標,台灣應該正面看待,只是這項政策能持續多久,令人懷疑。台大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徐濟泰指出,零關稅「紐」乳襲台已是定局,台灣酪農務必試著轉型。首先,酪農必須認清局勢,儘管目前仍是農業部重點補貼對象,對「紐」乳海嘯體感衝擊不深,但酪農業必須警覺該「瘦身」。徐濟泰直言,補貼用意在緩和瘦身陣痛,以科技化提高單位產能,讓每頭牛有效泌乳量能緩步上升,像工研院近期就整合農工智慧科技,幫乳牛量身體質量指數(B.M.I.),精準控制飼料量。第二,台灣高達7成乳牛用牧草為紐西蘭等國進口,體積大的特性讓運送成本壓不下來,因此國內僅部分短期休耕地或老農無力耕種的農地,零碎式地栽種牧草,總產量在多年推廣下,2023年好不容易突破5成乳牛飼料市佔率,與進口牧草分庭抗禮,國內的土地應該朝向牧草產業發展。前中華民國酪農協會理事長顏志輝指出,買鮮乳時要看「台灣鮮乳」標章就對了,但超商與飲料店拿鐵消費者則較難掌握乳源,呼籲政府介入,要求店家誠實標註乳源。(圖/記者劉耿豪攝)徐濟泰呼籲,若要有效搶救酪農業,不妨從牧草端下手,由政府主導台糖等國營事業土地,出租提供青農做牧草耕種之用。有機農業盛行的今天,其實像玉米穗、地瓜藤、有機黃豆、黃豆藤等蔬果副產物,在無農藥耕作下,多數可以作為牛隻飼料來源,可惜目前不少農戶資訊沒更新,不知道能這樣善用副產物,酪農與菜農媒合平台更是有限,有賴農業部出力整合。回顧全台「班班」系列政策,濫觴於2022年蔡政府,當時中國大陸不再給予台灣石斑魚享有出口優稅,導致我方輸出銷量遞減,農委會便與教育部在全國中小學推動「班班吃石斑」政策,拚去化石斑魚穩定產能,但因小朋友不愛魚腥味,團膳業者烹調石斑魚方式也不如餐廳多元,推動窒礙難行,九個月便草草收場。無獨有偶,2023年4月我國鳳梨盛產,當時農委會農糧署便宣布與農民及團膳業者合作,讓國產鳳梨入校園午餐作為食材使用,搓合20校使用100公噸鳳梨,農委會沒有能力預警各項農漁產品及調配產能,外界早批其為「義和團式去化」,只是當年政府多將滯銷的農產從運人轉至國中小學生罷了。一名酪農直言,石斑魚與鳳梨前例斑斑可考,如今農業部有意複製成「班班喝鮮乳」,拚穩定台灣酪農業產能,但這種即興式口號治國,沒有詳加考慮加工成本,像石斑實施不到9個月就收攤,現在要拿「班班喝鮮乳」救農業,「只是迴光返照」他說。
挑戰連9漲!最低工資9/4首度審議 估明年調幅4%「時薪190元起」
「最低工資法」今年上路,勞動部將於周三(9月4日)邀集勞資政學召開首次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明年最低工資。由於過去8年基本工資是連年調漲,外界有機會挑戰9連漲,並預估漲幅約4%起,推估月薪可望達2萬8570元、時薪約190元。「最低工資法」今年起正式實施,取代過去基本工資審議,未來基本薪資調幅由基本工資審議會討論。依照最低工資法規定,CPI指數為法定應參採指標,要求調幅須參酌指標數據。另外包括經濟成長率、勞工平均薪資等11項參採指標等,由審議會討論後依據指標數據訂出調幅。今年基本工資為月薪2萬7470元、時薪183元,過去蔡政府時代,已經連續8年皆有調漲,隨著審議會日程接近,近期包括何佩珊、行政院長卓榮泰也紛紛表態,呼籲企業替勞工加薪,各界研判,今年基本工資可望挑戰9連漲。據指出,勞資雙方代表皆有共識朝調漲方向前進,勞方代表認為7月公布的主計總處CPI漲幅為2.52%,已超出2%警戒線,加上今年預測GDP為3.90%,綜合兩大數據表現,以及過往公式計算,調幅應該超過4%以上,才能帶動國內整體薪資成長。資方代表則希望,在調漲的同時,也應考慮中小企業的負荷,今年經濟成長表現亮眼,但主要集中在科技產業,傳產、製造業等並非雨露均霑,其實各產業的差異很大,調幅應在3%上下左右。除了調幅勞資雙方仍在拉鋸外,今年時薪與月薪調幅是否脫鉤或是同步調漲,也是審議會討論焦點。有委員認為,月薪與時薪過去曾有幾次脫鉤處理,調幅不同,導致兩者調幅不在同一個基準線上,因此部分看法認為,時薪調幅過高會促使勞工不願意從事月薪工作,不該再加劇天平失衡。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今年新設的研究小組,已經將調幅報告寄給各委員參考,讓勞資雙方都有客觀的數據論述,相信調幅會有合理的建議值。另外,勞動部長何佩珊也正密集與各方代表委員溝通,希望能在審議會當日凝聚共識、讓議題聚焦,讓最低工資審議盡速拍板。
駁斥美方有「疑賴論」 賴清德稱國際民主陣營愈站愈緊
總統賴清德1日表示,目前沒有出訪外國計畫,部分媒體操作美方對賴清德不放心、有「疑賴論」,也非事實。回顧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3年連續兩篇美國「疑賴論」的警告,先稱賴清德激進論述恐釀「美國擔憂賴清德將令兩岸緊張升溫」;再提因為賴清德領導的台灣恐將在美方與陸方中無法兼顧,只能朝「走入白宮」為目標,進而接連掀起美國「疑賴論」風波。此外,賴清德就職前也有匿名美國官員接受《金融時報》訪問直言,美國部分官員私下對於賴清德的表現非常緊張,畢竟賴清德根本沒有外交經驗,恐怕比前總統蔡英文更難捉摸,也遭外界視為是美方「疑賴論」的強烈警訊,對賴清德「難預測、不放心」。對此,賴總統回應,自己上任總統大約100天來,奠基於蔡英文過去8年打下基礎,並得力於副總統蕭美琴幫忙,既然美方肯定蔡總統的外交政策,自己也穩健延續,根本不會有「疑賴」問題。他說,在台灣一直艱難的國際處境下,如此外交成果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及,但相信穩健的步伐,國際間不會懷疑。賴清德指出,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近日也率團訪台,當時也盛讚自己「展現保護台灣人民的勇氣跟決心」,可見美方不會有「疑賴論」。他說,從兩岸議題談到外交策略,其實都展現自蔡政府以來,在外交事務上一脈相承、承先啟後的思維格局,國際社會也都公開對台表示支持。賴清德強調,在與民主陣營合作上,台灣也已經和美國為首的各國成立四方安全對話(QUAD)、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等團體「民主陣營越站越緊」,他說。
明年中央總預算創三高 賴士葆點出「這重點」最令人心痛
行政院22日核定明年度總預算案,其中歲入歲出都突破3兆元,包括國防預算6470億元,都是創新高。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身為立委,監督預算是天職,政府使用納稅人的民脂民膏,很多時候錢並沒有用在刀口上, 政府審計部、監察院等監督部門也失職不予以追究,行政部門大手大腳花錢,卻不見果效,最是讓人心痛。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直指行政部門大手大腳花錢,卻不見果效,最是讓人心痛。(圖/報系資料照)賴士葆在臉書發文指出,以治水為例,累積過去前三任總統花在治水的預算高達1兆元,但是每遇強風豪雨就成災,蔡英文任內前瞻預算就編列2500億治水,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等是治水預算最多的重點地區,但這次凱米颱風來襲檢驗治水預算全然破功。如果行政部門都要推給極端氣候、雨量太大,卻不好好檢討施工品質、預算執行績效的關鍵因素,一遇強風大雨,千億預算就被流水沖走,治水工程幾乎白忙一場,能不汗顏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歲入歲出都突破3兆元,包括國防預算6470億元,都是創新高。(圖/摘自賴士葆臉書)賴士葆也說,蔡政府說要勞保年金改革,拖了八年沒有做,這次又要1300億補助勞保年金。錯誤的能源政策讓台電虧損連年,今年4月還漲了電價,現在又要補助千億元給台電,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說如果國會同意這項補助,未來暫時不會漲電價,這有點形同恐嚇勒索。總之,就是因為政府能源政策的失誤,導致老百姓被剝了好幾層皮。賴士葆表示,在抗中保台的氛圍下國防預算年年增加,然而我們向美國採購高達19項220億美元的軍購仍未交付,必須等到2027年甚至更晚。若說這些事不是操之在我,然而潛艦國造海鯤艦還沒有在海上測試就編列2840億元長期的量產預算,這就像高端疫苗都還沒有完成科學實驗,政府就立刻向廠商簽約下單採購,用政府公權力強力背書,最後灰頭土臉的收場。賴士葆強調,預算會期,立法院要強力監督納稅人的血汗錢不要被行政部門濫用誤用。
2025總預算歲入歲出雙創新高 賴士葆批政院大手大腳花錢慣了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23日表示,2025年總預算歲出與歲入雙雙創近年新高,行政部門花錢大手大腳,蔡政府8年卻未見成效,新的一年將持續把關。行政院會22日通過主計總處所編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暨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與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案」,接著將函請立法院審議。初探總預算內容,歲入達新台幣3兆1534億元,歲出也到3兆1325億元,二者皆創歷史創新高,而歲入減歲出之賸餘約為209億元。對此,賴士葆指出,行政院送來的總預算中,除了歲出、歲入雙創高之外,國防預算達6,470億元也是單項新高。他說,自蔡政府到賴政府,與對岸緊張氛圍未減之下,國防預算年年增加,但我方砸了200億元向美國採購的19項軍購案遲未交付,看似2027年可以交貨,實質進度也不容樂觀,錢花了又難收立竿見影之效。賴士葆直言,除了採購外國軍事設備外,國產潛艦也有不小問題,國造「海鯤艦」在還沒有完成海上測試之時,便編列高達2,840億元的長期投產預算,何以如此有把握將量產成功?令人質疑。他舉例,就像COVID-19新冠疫情期間,高端疫苗都還沒有完成科學實驗,當時蔡政府就急忙向廠商簽約下單採購,當時揮著救急大旗用政府公權力強力背書,現在回頭看也是灰頭土臉,呼籲賴政府莫再重蹈覆轍。賴士葆重申,監督國家預算是立法委員天職,而納稅人的民脂民膏,政府常常沒有用在刀口上,而監察院與審計部追究功能也不彰,讓行政部門花錢花錢肆無忌憚,效果卻非常有限,「讓人看了心痛」,他說。
時評/總統牌打詐有效嗎
賴總統20日親上火線,強調「打詐視同作戰」,提出掃黑、跨部會合作、跨國合作、公私協力、民眾參與等五大重點,要求行政部門要有積極作為。賴政府顯然已感受到詐騙猖獗帶來的民怨,但這次「總統牌」的打詐能收到效果嗎?台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最新民調,卓內閣的不滿意度近兩個月就飆升8.7個百分點,從6月的25.5%上升到8月的34.2%。行政團隊上任後花太多心力在政治議題,未能大刀闊斧的改革,已讓民怨愈積愈深。民進黨執政8年多,每年不斷推出各種打詐方案,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前還親自宣導「打詐六個不」,並推出打詐1.5方案,要求政府整合跨部會、跨領域的力量,但詐騙集團卻依然「愈打愈詐」。根據刑事局的統計,國人每年被詐騙的金額不斷創新高,2022年全台詐欺犯罪財損高達73億元,去年更攀升到88億元,這還不包含未報案的數字。但賴清德上任已滿3個月,對內,忙著應付黨內派系之爭,從鄭文燦涉貪案到李孟諺婚外情,一件接一件;對外,忙著對付在野黨,對國會改革案更傾府院黨之力聲請釋憲。賴清德提出的打詐五大重點作為,基本上和蔡政府所提並無不同,行政部門也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卻始終未能解決。臉書每天出現的詐騙廣告多不勝數,警方好不容易抓到的詐騙犯,法官卻可輕易放人。政府天天談保護個資,網上卻不斷有台灣民眾的個資被賤賣。政府打詐得先從內部源頭打起,如果賴政府持續把心力放在政治議題,而非處理民眾最關切的社會問題,恐怕打再多牌都於事無補。
有望接棒交長?交通部政次陳彥伯低調避談
交通部長李孟諺19日涉入婚外情風暴火速請辭獲准,料將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暫代,而過去交通部曾有次長暫代後真除先例,是否有望接棒正任部長?陳彥伯19日僅低調表示,「謝謝,我回辦公室」。交通部長李孟諺遭爆料婚外情,19日下午發聲明表示,自己已口頭向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長卓榮泰請辭,卓院長也尊重自己意願准辭。身為賴清德政府第一位陣亡、最短壽命交通部長,各界關注接下來的接棒人選。據了解,過去曾有不少交通部次長臨危受命代理後,因表現不錯而真除案例。首先,馬政府2015年元月因高鐵財務改革破局而下台的前部長葉匡時,便由時任次長陳建宇代理兩周後真除。第二,蔡政府時期為普悠瑪翻車案請辭的前部長吳宏謀離開後,由時任政務次長王國材代理,而後因太魯閣號出軌案請辭的前部長林佳龍離開後,更直接由王國材升任部長,也讓王國材成為交通部在認最長的政務官。如今李孟諺涉入婚外情風暴請辭獲准,各界關心是否會影響部內業務運作,又是否將由陳彥伯代理甚至進一步真除?對此,陳彥伯受訪僅低調表示「謝謝,我回辦公室」未多談。據了解,陳彥伯1985年自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畢業,與前部長王國材、現任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等人是學長、學弟關係,1990年考入中華民國交通部從事路政事務,2020年5月19日出任交通部政務次長至今超過四年。特別的是,陳彥伯2022年7月一度出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督導COVID-19疫後觀光等業務。
李孟諺陷桃色疑雲閃辭交長 賴政府望藉此立爭議SOP
交通部長李孟諺19日遭PTT網友爆出疑涉婚外情,並刊出與一名女子多張合照狀似親暱,貼文更直指李孟諺520榮升部長後有意疏遠。李孟諺對此迅速致歉並向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口頭請辭,卓榮泰已同意。李孟諺19日下午表示,針對自己過去行為造成太太與家人莫大困擾,也導致社會大眾觀感不佳,由衷表達最深歉意。他說,已於當日下午向總統賴清德及院長卓榮泰口頭請辭,希望不要因為自己過往個人行為,影響社會大眾對於交通部同仁及行政團隊的信心。據了解,蔡英文政府時期,曾擔任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執行長的王必勝,在2021年10月遭媒體刊出涉入「婚外情」產子,儘管王必勝出面道歉,但並未因為此事辭職,而後來還升官擔任衛福部次長一職,引發議論。然而,前總統府前發言人Kolas Yotaka(谷拉斯)2023年06月遭爆在2022年競選花蓮縣長時,疑與已婚李姓隨扈發展不倫戀,便於事件爆發當周火速離職,迄今沒有擔任公職。谷拉斯也被李元配狀告求償新台幣百萬元,一審花蓮地院民事庭宣判谷拉斯應賠李妻75萬元,然谷拉斯持續上訴中,目前未定讞。黨政人士分析,過去蔡英文時期,縱使也處理了谷拉斯涉入緋聞離職,另有陳宗彥涉入桃色糾紛、丁允恭涉入私德問題等,但對王必勝案護航太過明顯,導致蔡政府的歷史評價便是「護短」。他說,賴清德上任不滿3個月,即使閣員因緋聞案倉促下台,仍有望藉此立威,未來涉入糾紛閣員「自己要知所進退」。
時薪調幅更有感!憂不利職涯發展 審委籲「月薪調幅要略高」
最低工資審議會將於下月4日登場!蔡政府執政以來連續8年調整基本工資,從上任前的月薪2萬8元、時薪120元,調整至2024年的月薪2萬7470元、時薪183元,調幅分別達37%及52%,時薪調幅較月薪更有感。有最低工資審議委員認為,近幾年觀察勞工因此從事時薪工作者增加不少,不利其未來職涯發展,呼籲應同步調整,甚至月薪調幅要比時薪略高一點。以勞保局就業保險資料統計,在前總統蔡英文上任前2015年年底整體本國受僱勞工達656萬餘人,當年領取基本工資月薪的人數為94萬9905人,時薪族則有36萬745人,2023年本國勞工則達723萬餘人,其中領取基本工資達113萬7108人,時薪族則至少有57萬5813人,基本工資月薪及時薪領取人數成長分別達19.7%及59%。若以2024年的時薪183元、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時試算,每月可領取3萬2208元,較基本工資月薪的2萬7470元高約17%。「曾建議此次月薪調幅應相當甚至要略大於時薪」,最低工資審議委員、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表示,蔡政府任內時薪調整幅度遠高於月薪,是否因此造成更多勞工從事如部分工時等非典型工作?且勞基法大多數條文仍是保障全時工作者,雇主聘用時薪勞工成本相對較低。戴國榮說,最低工資月薪調幅不僅應與時薪相當,甚至應該略高於時薪,勞工才會慢慢轉向月薪工作,也才有利勞工未來職涯發展。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說,過去幾年因許多原因致時薪調幅比月薪來得高,反而使事業單位難找正職人力,也有研究指出,如果首份工作為部分工時等非典型工作,會有「就業陷阱」效應,要轉正職較為困難,甚至陷入「非典型工作長期化」,因此此次月薪調整略較時薪高也是合理。「尊重審議委員討論」,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過去因為認為時薪工作者因工時較少、工作密度較高等,因此認為要給其較高的薪資,而最近幾次調整都是月薪確定調整幅度後,再計算時薪的漲幅,此次調整仍要由審議委員決定。
政院點名盧秀燕反中電北送 廖偉翔反轟中央煽動區域對立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16日表示,近期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先說北部供電不足,再把「南電北送」與「中電北送」上綱成區域對立,以「戰中北」的方式煽動區域對立掩蓋能源政策錯誤,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陳世凱15日指出,北部因電力不足,「南電北送」或「中電北送」已是現在的事實,而台中市長盧秀燕帶頭最大聲反對「中電北送」,無疑是對北部發展的絆腳石。對此,廖偉翔表示,行政院是在升高區域對立,用戰中北、戰南北的方式掩護自己的能源政策不力。廖偉翔說,台電宣布桃園以北的AI高容數據中心不核准供電,甚至拿盧秀燕反對中電北送的發言衍生,無疑是自曝其短,原因有二:首先是升高區域對立,以戰區域的方式掩護自己的能源政策不力;再來是承認過去中央對台中的照顧不周,中央承認中部必須發電來「養」北部,中部人承擔的污染等發電外部成本,誰來伸冤?廖偉翔呼籲,既然行政院不打算中電北送,那麼中央應該給台中更多資源,以利妥善利用台中充沛電力,推動水湳與台中科學園區的發展,如此一來不只可以解決中電北送的耗損,更可以讓台中大力建設,平衡區域發展。廖偉翔感嘆,能源問題是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從蔡政府到賴政府一直導向政治問題,台灣已經牛步8年,這波AI產業浪潮,台灣不能再錯失了。他呼籲,台中的各大科學園區,目前都有很好的條件足以設立資料中心,若有相關需求,各行業設點也請優先考慮來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