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澤
」 糖尿病全台23萬人罹糖尿病不自知 陷心腎多重共病危機
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全台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1%,推估目前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50萬。然而近期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台灣2012到2020年人體生物資料庫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數據的研究,發現未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化盛行率平均約落在1%,意即每年平均約有1%未確診的潛在糖尿病患者,照此比例推算,以現年截至9月底、全國2340萬的人口數預估,恐約有23萬人實際未察覺自己已罹患糖尿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提醒,糖尿病事實上為一全身性疾病,容易引發心衰竭及腎臟病等多重共病!據統計,台灣每3位糖友就有1位衍生慢性腎臟病;每5位就有1位合併心衰竭問題,這三者疾病不但名列國人前十大死因,更是全民健保醫療支出的前20大疾病,糖尿病及相關共病已然成為全民健康最大危機。健康識能在慢性疾病照護與預防上有舉足輕重的關係,然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過去兩年針對全台近7000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發現,其中約76%糖友雖已可列為慢性腎臟病的中高風險族群,但卻有高達51.1%的糖友從未認知自身風險7,顯見糖尿病患者的共病認知明顯不足!有鑑於此,今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提出「Goal 50+超越50」升級計畫,將提升疾病識能率,列入糖腎共病照護指標之一。蔡世澤指出,防治共病需要醫病及各界共同努力,然而,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共病風險、病況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血糖控制目標、用藥、自我健康管理方式都須量身打造,加上在糖友自身認知不足的情況下,醫事人員在診間往往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回溝通,自我管理及支持的成效也就因而大打折扣。若能提早建立患者對於疾病的完整認知,就有機會縮短醫病間資訊落差、大幅提升溝通效率,讓防治措施發揮最好的效果。為了提醒糖友控制血糖之餘、也要及早預防腎心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近年推動「今天你有控嗎?請問糖三臟」宣導運動,鼓勵糖友於回診時主動與醫護人員詢問三臟狀況,確實追蹤共病風險及照護績效:第一問「胰臟」:血糖控制狀況?第二問「腎臟」:腎臟功能如何?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落在哪個分級?第三問「心臟」:如何預防心臟衰竭?平常是否有出現喘、累、腫等症狀?適逢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為了響應今年由國際糖尿病聯盟訂定的「知所風險,知所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主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特別推出「快向糖三臟取經」升級版衛教網站,除了可自我檢測共病風險外,糖友亦可透過「周遊糖腎心照護地圖」的問答方式,一步步掌握飲食、運動、治療等面向的錦囊妙計,知曉適合自己風險的照護方法,並進一步與醫護團隊討論出最適治療選擇,及早建立控糖、顧腎、護心的全方位照護實力!
台大醫院前院長戴東原今辭世 生前最大貢獻做了「這件事」
台大醫院前院長、國內糖尿病權威戴東原於今天上午睡夢中辭世,享壽84歲。其生前致力糖尿病學術研究貢獻,獲獎無數;並在擔任台大醫院院長期間改善醫護人員待遇,備受後輩推崇。戴東原出身屏東,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後,於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取得醫學博士,隨後返台擔任台大醫學院教授與台大醫院院長,其父戴炎輝曾任中華民國司法院長,其兄戴東雄也是台灣著名民法學者,可謂一門碩彥。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是戴東原一手拉拔的學生,他透露戴東原在擔任台大醫院院長期間,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改善醫護人員待遇,當時北榮、三總因為有獎勵金制度,醫護人員待遇遠高於台大,而台大受限於教育部管轄,並無獎勵金制度,最後是由戴東原極力爭取,才取得醫護獎勵金。李龍騰說,由於戴東原父親曾任司法院長,加上當時戴擔任國民黨中常委,因此向黨內強力爭取教育部的醫護獎勵金,雖然爭取後台大醫護的薪資仍比不上北榮、三總,但至少已提高不少待遇。此外,戴東原在糖尿病學術界貢獻也相當豐碩,李龍騰指出,戴東原當時發表研究證明糖尿病患容易罹患高血壓,並對國內糖尿病盛行率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就連現任行政院長陳建仁,過去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的多篇流行病學研究,也都是與戴東原共同合作完成。李龍騰表示,戴東原生前獲獎無數,曾榮獲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厚生會以及醫師公會等表揚,在糖尿病學界更是桃李滿天下,生前更是一直擔任糖尿病病友基金會董事長,為的就是照顧糖尿病友,直到近幾年才交棒給現任董事長蔡世澤。李龍騰透露,戴東原善於溝通、協調,不會去跟人家爭執、分派系,因此不論是醫療、黨政、員工都相當受到敬重,自己雖然是戴一手拉拔的學生,但彼此的關係卻比較像是朋友,因此戴東原辭世相當可惜,是台灣的一大損失。
糖尿病年輕化「死亡人數增11%」 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助控糖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持續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罹患人數已突破220萬人,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位糖友,若控糖成效不佳恐提高併發症發生率,大幅增加家庭及社會負擔。日常血糖監測為糖尿病管理的關鍵,然而傳統血糖機需一日多次頻繁扎針,糖友備感壓力之餘,也降低量測血糖之意願,進一步影響控糖成果。所幸糖尿病數位醫療科技發展大躍進,現今已有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科技,採感應方式免除糖友每日採血之苦;透過手機app,即可完整掌握葡萄糖變化曲線與數值。台灣三大糖尿病學會基金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及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齊呼籲:連續葡萄糖監測已成全球糖尿病管理趨勢,藉由目標範圍內時間(TIR)管理模式介入作為糖尿病管理工具,14天內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進而降低併發症風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友,且有年輕化趨勢,第二型糖尿病平均發病年齡已降至60歲以下,糖尿病控糖不佳易導致血管病變與器官失能等嚴重併發症,造成家庭及社會莫大負擔。依據國健署今年六月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已長年位居前五名,而糖尿病死亡人數竟然較前一年增加11%!顯示糖尿病對國人的健康威脅日漸提升,如何提升糖友血糖控制成效,降低疾病惡化與併發症風險,是國人不可忽略的議題。黃理事長指出,糖尿病需由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而「葡萄糖監測」即是關鍵;糖友可以依照自己狀況做下最合適的生活決定,醫護人員也得以輔助制定治療策略。過往糖尿病監測主要在空腹、飯後及睡前等時間點,以傳統血糖機搭配針扎手指採血。黃理事長說明,血糖監測頻繁扎針的疼痛與不便經常是糖友最大障礙,一旦自我監測的積極度下降,容易使糖尿病管理成效不彰,造成併發症風險提高。另一方面,傳統單次採血監測,難以全面掌握血糖的極端值或變化曲線;即使每天採血4 次,仍可能沒有發現高血糖和低血糖事件,提升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所幸隨著糖尿病數位醫療科技發展,現今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科技可透過傳感器,進行連續14天監測葡萄糖,並透過手機app自動記錄其變化曲線及波動圖譜,幫助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葡萄糖數值;該數據也能上傳雲端,供病患本人及照護團隊隨時查閱,實為糖尿病監測科技重要里程碑。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早在2017年,即將連續葡萄糖監測列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工具;現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更推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目標範圍內時間(Time In Range,簡稱TIR)指標,評估糖尿病管理表現。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說明:「糖化血色素(HA1C)僅代表糖友2至3個月內的葡萄糖變化的『平均值』,尚無法完整呈現患者每天、及長時間連續葡萄糖變化全貌。控糖有沒有做好,單看A1c還不夠,患者也來不及即時做生活的調整,恐錯過可以達標的黃金期,這也是TIR未來必是國際趨勢的原因。」TIR代表糖友葡萄糖濃度維持在標準範圍時間的百分比,數值越高代表患者葡萄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實證,TIR每增加10%,A1c約降低0.8%。反之,若TIR減少10%,微量蛋白尿發生率會增加40%、視網膜病變更達64%。王理事長表示,「TIR指標國外行之有年,國內目前已經起步追上,善用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精準做好糖尿病管理,預防併發症風險。」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董事長表示,糖尿病友最期盼的往往就是良好的管理能帶來生活的便利及生活品質。現今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已能做到照護網整合,結合手機app及雲端,讓控糖紀錄同步上傳,醫護人員在遠端即可以完整了解患者狀況,提供醫護決策及指引;照護者也能從旁協助及叮嚀。該科技甚至可以設定警示通知,一旦葡萄糖濃度過高或過低,都能即時發送警示給自己及設定的家人及照護者。這對第一型糖尿病的小朋友們及家長,還有年長者及其照護者而言,至關重要。不僅平時能輔助控糖成效,緊急時刻家人及照護者也可即時協助支援。
糖尿病最新調查「揭治療3隱憂」 3成患者對胰島素存迷思
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20萬,每10人即有1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長年都是國人的十大死因之一,110年的十大死因中,除了糖尿病之外,還有4項為糖尿病息息相關相關的疾病,威脅不容小覷!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董事長指出,目前國人第2型糖尿病治療以降糖口服藥及胰島素注射為主,可惜國人因不甚暸解胰島素,許多糖友即便口服多種降糖藥物未能達標,仍非得經過十幾年,而且糖化血色素高過10%時,才肯採用胰島素治療,所以療效欠佳。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李弘元醫師說明3大胰島素使用的時機,包括:「1.用3種以上降血糖口服藥物但血糖仍不理想;2.經初診斷,血糖遠高於理想值;3.或是出現明顯高血糖症狀,需要儘早控制血糖時」。他呼籲糖友只要符合以上任一條件,就應該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使用胰島素治療。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調查300位糖友的用藥狀況,揭露3大控糖隱憂:第一,30%糖友已用3種降血糖口服藥,血糖仍未達標。根據調查,竟有高達3成已經使用3種以上降血糖口服藥物的糖友,血糖仍未達治療目標。李弘元執行長說明,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所推出的糖尿病治療指引,若單一降血糖口服藥物無法達到治療目標,醫師會評估病友是否應合併多種藥物使用。但若合併3種以上降血糖口服藥物仍無法達到控糖目標,則視為降血糖口服藥物治療失效,這時就要考慮胰島素治療,以降低併發症風險。第二,耳根子硬?5成血糖大幅超標的糖友曾被勸針2次以上。根據調查統計,高達54.4%血糖值大幅超標(HbA1C大於9%)的糖友,至少都曾被醫師或衛教師勸進使用胰島素超過2次以上。李弘元醫師進一步說明,從診斷糖尿病起人體的胰島細胞已有明顯功能衰退,並會逐年降低4-5%,根據研究指出,早期使用胰島素,可延緩胰島功能的下降。李弘元說明,胰島細胞功能一旦喪失即不可逆轉,若放任胰島細胞持續衰亡,可能影響長期的控糖效果,如果及早接受胰島素治療,可減輕身體殘餘胰島細胞的負擔。第三:拒打胰島素? 近3成糖友認為糖尿病仍有其他治療手段。李弘元說明,一直以來,糖友對於胰島素治療普遍存在害怕打針、用藥迷思等諸多治療阻礙。最新調查指出,近3成糖友不願接受胰島素治療的關鍵,在於認為糖尿病仍有其他治療手段,更有3成糖友因擔心胰島素使用不便而遲遲不肯接受治療。李執行長進一步說明,有些糖友認為胰島素治療可能會影響腎功能或是引起其他併發症,或是接受胰島素治療彷彿等於貼上「糖尿病末期」、「沒救了」、「胰島素是最終手段」等錯誤標籤。事實上,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會分泌的荷爾蒙,並不會影響腎功能、或是引起併發症;糖尿病友是因為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或是作用不好而導致血糖升高,此時使用胰島素治療,不但可以穩定血糖,及早使用更能減少胰島細胞過度的刺激與耗損,讓血糖控制能夠更持久、更穩定。實務面上,目前已經有胰島素筆針的選項,使用上更方便,也更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蔡世澤醫師分享,71歲糖友陳太太,罹患糖尿病超過12年,以往喜好烹飪。儘管陸續服用3種降糖口服藥物長達5年,HbA1C仍常飆破8.5%,為了嚴格執行飲食控制,不得已被迫放棄美食。經過醫師與衛教師多年、多次的建議,在出現視網膜病變時,終於接受胰島素治療,經過三個月醫病共同努力,不僅減少口服藥物種類,還將HbA1C降至7%以下,甚至能和朋友們相約,重享烹飪之樂。陳太太感嘆,若是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過去幾年就不會那麼難過了。蔡世澤醫師說明,今年恰逢胰島素成功治療糖尿病滿100周年,如今胰島素已有速效、長效、混和等多元劑型,可以提供不同生活型態糖友們彈性選擇;及早使用胰島素能讓胰島細胞獲得喘息機會。
心血管疾病健保給付大增22%! 「最沈默也最致命」慎防8大風險因子
心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前段班,數據顯示健保給付負擔10年來竟增22%,可見非癌症的慢性疾病影響與日俱增!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提醒,近來天氣乍暖還寒,氣溫變化下引發心血管疾病案例層出不窮,追根究底,民眾還是要從根本控制8大風險因子,才能避免淪為「糖心蛋」一族、陷入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泥淖。觀察過去數年,心臟及腦血管疾病乃至糖尿病,分別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第四及第五位,雖排名低於各種癌症總和,但成長率驚人,尤其心血管疾病徵兆難辨,往往不易察覺、急性發作時卻又常會致命,是名副其實的沈默殺手!成年人往往已有不等程度的動脈粥狀硬化 ,溫差變化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流緩慢、血壓波動,進而引發中風、心肌梗塞。年節過後,若民眾生活習慣繼續毫無節制,就更容易引病上身。要如何強化國人保健意識、同時減輕沈重的健保負擔?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說,解決之道還是要健全民眾的基本信念和作為,除了維持合宜體重、經常運動、力行健康飲食、戒菸等生活習慣外,若能提昇全民病識、及早檢測、適時治療,也有機會減少慢病風險、避免急症、徒留遺憾。蔡世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若無法穩定控糖、併發中廣型肥胖和心血管問題,統稱「糖心蛋(血糖、心血管、蛋型肥胖身材)』一族、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事件風險呈倍數增加!」。根據研究,糖友如能妥善控糖,糖化血色素每降1%、心肌梗塞風險便可降低14%,因此醫師呼籲,糖友應積極維持健康生活習慣,短期內若無法改變作息,也可與醫護團隊討論,必要時使用天然的腸泌素藥物控制食慾,協助減重、優化控糖成效,保心護腎。為加強國人心血管疾病危機意識,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攜手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建立衛教網站「揪出糖心蛋(https://findtheegg.com.tw)」並設計問卷,列舉8大風險因子,提供民眾自我檢定,評估自己是否已成為「糖心蛋」一族、悄悄步入醣代謝異常和心血管疾病困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呼籲,若自測結果顯示已是高風險族群,務必儘快尋求專業建議,改變生活型態,必要時加上藥物調理,就有機會穩妥控病、遠離風險,回復彩色人生 。
龍劭華死因出爐! 醫:他遇到疾病中的大魔王「65歲後更要小心」
金鐘視帝龍劭華昨晚在高雄85大樓突然暈倒,送醫急救不治,享壽68歲。稍早相驗已結束,高雄地檢署檢察官李明蓉指出,龍劭華的死因為疾病原因,家屬對死因也沒有意見。龍劭華過去曾公開表示,他一向不忌口,走時一天可吃2次蚵仔麵線,一周吃5天,甚至一天吃10餐,但體重卻減輕8公斤,讓他覺得有異,就醫檢查才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00多(正常空腹血糖值為70~110 mg/dL)、飯後血糖值破300(飯後2小時血糖值應低於140mg/dL),都是正常值的2倍左右。確診糖尿病12年以來,龍劭華雖然定期服藥,卻都沒有回診,此次不幸驟逝,再加上傳出昨日下午龍劭華曾致電櫃台表示「心臟不舒服」,所以醫師都推斷與糖尿病有關。另外,龍劭華曾於7月底接種AZ疫苗,有人質疑可能是疫苗副作用,但由於已經間隔近2個月,所以關聯應該不大,還是與糖尿病較為相關。台灣糖尿病年鑑數據顯示,約有5成糖尿病患死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指出,糖尿病雖然不會立刻致命,但慢性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卻不容小覷,許多糖友透過藥物控制血糖,卻沒有一併控管心血管疾病風險,都會增加共病、心臟病猝死風險。不只如此,由於糖尿病會影響全身血管,所以糖尿病患近7成合併高血壓,逾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逾8成合併高脂血症,許多醫師都認為糖尿病是疾病中的「大魔王」、「萬病之源」,也是最難纏的對手,主要是因為會引起冠心病、中風、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等嚴重併發症,而65歲以上的糖友要格外注意。總體來說,糖尿病不僅要面對心血管疾病威脅,病況控制不佳還可能需要洗腎,建議65歲以上的糖友,除了積極控制血糖之外,也要一併定期檢查心血管、腎臟。
「糖心蛋族」施打疫苗風險高 醫:染疫易成重症 死亡率最多增8倍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截至5月統計中,高達7成多重症案例為慢性病患者,確診患者中糖友佔比高達37%,不只如此,接種疫苗發生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的案例,也大多都有慢性病纏身。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從研究中結果也確實可以應證,數據顯示糖友比起一般民眾,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大約會提高2至3倍,且無法穩定控制血糖者比起穩定控制患者死亡風險更增8倍之多!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肥胖問題息息相關,任一項疾病都非常容易引發另外兩項併發症,醫師建議「糖心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蛋型身材)」族群更應建立生活好習慣、三項並重控管,擺脫重症風險。許多患者容易聚焦於單疾病面向來治療,但近年來研究也指出,「糖心蛋」族群被認為是相互影響關聯性極高的族群之一,蔡世澤醫師說明,隨糖尿病治療日益精進,近年來在治療發展上,也有注射型腸泌素這類能同時穩定血糖、體重,同時管控心血管風險的選項,能從源頭降低食慾,而在治療發展上,也逐漸朝向共病共管、多方並進的趨勢前進,透過這樣的治療方式,也可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習慣與認知。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醫師也表示,要有效達成護心、控糖、顧體重的治療目標,目前有排糖藥物以及腸泌素等治療選擇,目前排糖藥以在心衰竭族群證實可以帶來治療好處;而選擇腸泌素這類較為天然的治療選擇,可以降低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並在血管方面帶來益處,對於有動脈粥狀硬化症病史或是高風險的糖友在治療上為首選,加上抑制食欲的機轉也能協助病友打破壞習慣的惡循環,會是治根治本的好選擇,三管並進的方式最能有效協助病友積極投入治療,邁向長期穩定的健康生活品質。
胰島素百年進展大躍進 全日控糖更穩定
台灣糖尿病人口在2019年已逾230萬,幾乎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儼然成為國人健康最大隱憂之一,胰島素明年即將邁入一百歲,已發展出多種治療選擇,其中新型胰島素突破過去治療困境,像是「全日加值型胰島素」幫助糖友全日控糖,同時達到穩定空腹與餐後血糖效果,減少使用上的不便。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尿病雖不至於立刻致命,但慢性併發症不容小覷,過去許多糖友因便利性不足與錯誤迷思,延誤胰島素治療時機,導致血糖控制無法達標,反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風險增加;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蔡世澤醫師進一步指出,糖友無須過度擔憂,近來胰島素治療日新月異,更多契合生理運作的胰島素紛紛問世,除有利穩妥控糖外,在使用上也更符合人性,增加糖友對於胰島素治療的整體接受度。蔡世澤醫師表示,胰島素發明至今不斷進步,早期的治療穩定血糖的時間僅能持續16-18小時,現在已有超過24小時穩定控糖的長效胰島素,也有可同時控制空腹及餐後血糖的胰島素,能讓糖友彈性選擇補充時間,並有效降低夜間低血糖風險。這些胰島素的演進,讓糖友生活更無負擔、安全更有保障,醫師在治療執行上也能更順手、達到優化血糖控制的目標。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醫師指出,過往糖友一天需補充二至四劑胰島素,或搭配使用口服藥,不僅容易忘記,出門在外更是執行不易,因此糖友常會自行減少使用次數,讓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外,更容易影響空腹及餐後血糖控制,長期下來除了有夜間低血糖風險,更會因而引發併發症,使得糖友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久而久之影響治療的決心與信心。台灣糖尿病年鑑數據顯示,糖尿病糖友死亡主因最大宗為惡性腫瘤與心血管疾病,更有約五成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顯見糖尿病及其共病危險性不容忽視,因此,糖友治療應積極注重血糖控制外,共病預防及治療同樣重要。黃建寧理事長提醒,除先天因素,餐後血糖飆升引發波動更是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主因,國際研究證實,對於高血糖糖友而言,及早補充胰島素以穩定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糖友更應及早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積極控糖、降低併發症發生機率。台灣許多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藥後控制血糖效果不良,經醫師評估後應接受胰島素,然而根據統計,國人僅有12%糖友胰島素使用,使用率遠低於歐美國家!蔡世澤醫師指出,部分糖友對於胰島素仍存有誤解,例如誤解使用胰島素治療代表症狀加重,或日常生活不便,因而拒絕及時使用胰島素治療,導致控糖無法達標。明年適逢胰島素發明第一百年,不僅證實胰島素治療是有效且不可取代的治療方式,且能透過長效、穩定、更便利的方式,提供糖友們更友善安全的治療新選擇,也期望藉此增加糖友對於胰島素治療的接受度,黃建寧理事長呼籲,糖友可主動與醫師討論,依據需求與必要性,共同擬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同時兼顧控糖與生活品質。
糖尿病死亡率下降逾4成 患者健康意識提高是主因
從2000年到2014年間,糖尿病患者年齡標準化的死亡率從1.5%下降至0.9%,下降近逾4成。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說:「死亡率的下降,糖友共病的抑制功不可沒。台灣糖友數已突破220萬,糖友中平均每四位就有一人具有心血管疾病,根據年鑑資料,糖友死亡的主因為心臟病與腦中風佔近2成。近年有賴藥廠研製不同機轉的藥物,改善過往藥物選擇侷限的困境,醫師能依據患者個人化的因素開立處方,針對血糖較難達標的病患、或是有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病患,也可以更積極地進行控糖,將血糖穩定控制以避免併發症的產生。」除了治療藥物演進外,提升「控糖觀念」也有助於降低糖尿病患者共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蔡世澤進一步說到:「過去在衛教宣導尚未普及時,糖友對於要將糖化血色素須維持在7%的觀念很陌生,甚至不知道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但經多年與各界共同努力下,控糖觀念已顯著提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糖化血色素相關檢查的比率相較於15年前成長近翻倍,從33.2%上升至71.2%。」此外,近年來各界皆積極提升糖友疾病意識,並協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兩大學會建置的『糖尿病對話網』網站和『你7了沒! 糖尿病對話網』臉書粉絲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糖友與大眾提供糖尿病相關的衛教題材, 10年努力促成『你7了沒!』成為糖友間的流行術語,深植人心。回顧過往,糖尿病治療從百年前胰島素的發明,演變至今有多種口服藥、以及針劑選擇,糖尿病治療得以走向個人化,就連衛教資訊也變得更加豐富,這些都是糖尿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