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田
」曾一度瀕危今復育有成 「凌波仙子」現蹤白河蓮花田
有「凌波仙子」美稱的水雉,不僅是保育類動物,還是台南的市鳥,過去因棲息地遭毀,一度瀕臨絕種,後來經過公、私部門合力復育下,族群持續穩定成長,並往外擴散,如今不只在官田區菱角田,最近白河區蓮花田也有水雉現蹤,令鳥友們振奮。白河蓮花已開花9成左右,近來民眾到白河賞蓮,意外發現珍稀保育類水雉,牠們穿梭、遊走在蓮花田間,模樣十分呆萌可愛,目擊的民眾直呼太幸運了。目擊民眾說,日前經過白河大竹里南91線道上的香水蓮花園,看到好多人拿著相機長鏡頭拍照,上前一瞧發現他們竟是在拍水雉,自己也趕快拿相機捕捉難得的畫面,後來詢問當地人,得知去年就有人在這一處發現水雉,還有人拍到水雉繁殖孵蛋,因該處一年四季都種植香水蓮花,形成適合水雉的棲息地。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森保科長朱健明表示,水雉的繁殖棲地集中在官田,這幾年在市府農業局、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等單位共同努力下,水雉族群往外擴散,柳營、鹽水、六甲、下營及麻豆的菱角田都有人發現牠們的蹤跡,去年台南地區水雉數量大調查,總計調查到2882隻。朱健明提到,蓮花和菱角都是浮葉植物,本來就適合水雉覓食,水雉族群往外擴散至白河,樹大分枝,是好現象。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去年即接獲鳥友通報在白河區發現水雉蹤跡,但未能確定牠們「定居」,直到今年有鳥友看到水雉築巢繁殖,才證實白河已成為水雉棲地之一,今年舉辦的台南地區水雉大調查計畫,預計將白河納入調查範圍。
幕僚世代上場2/從助理到市府幕僚 李柏毅一路參與左楠蛻變
李柏毅的服務處位在高雄市左營區一棟選築的邊間,在二樓辦公室裡,一整排深色木製書架上擺滿了書籍,讓人有種進入書店的錯覺。李柏毅從政後歷經國會助理、選戰幕僚、市府幕僚、市議員,他在接受CTWANT專訪詳細敘述自己參與、見證高雄左營、楠梓區的建設與轉變,就像架上的書本一樣,紀錄左楠的「華麗轉身」。李柏毅說,他的政治路走來其實有點意外、卻又順理成章,他一直對國際關係很有興趣,但在東海大學就讀政治系國關組時,對於課堂上的傳統政治系課程興趣卻不大,反而常跟當時參選第七屆立委失利的蔡其昌參與活動。後來蔡選上第八屆立委,就聘用李柏毅擔任他的國會助理,帶他北上到立法院;不久後,時任勞委會主委的陳菊前往立法院拜會新上任的立委,蔡其昌向陳菊介紹李柏毅是高雄人,沒想到,當陳菊準備參選市長,李柏毅就被「抓」回老家高雄,擔任陳菊的隨行助理。李柏毅表示,近來他到處向鄉親說明電積電到高雄設廠的健康評估,努力消除居民過去對石化產業帶來污染的負面印象。(圖/翻攝自李柏毅臉書)李柏毅說,陳菊在2006年12月25日宣誓就職,他也很幸運地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就有機會進入市政府工作,經過10年地方政府的行政歷練。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就職後沒幾天,還不到2007年元旦,市府公務局就來做簡報,詢問新任市長對兩項重大建設的態度。其中,高雄巨蛋蓋到一半,但圓頂設計的施工技術很難克服,若堅持蓋下去,可能會面臨追加預算等問題;另外,2009年高雄世大運主場館,只剩下2年時間,時間匆促。「我29歲的時候,就見證了左營有沒有辦法成為高雄市蛋黃區的決策。」李柏毅說,他曾多次陪著陳菊前往施工現場視察,看到高雄巨蛋與世大運主場館四周都是菱角田,但現在已蛻變成北高雄的精華區,後來回想,若是陳菊當年決定時有所猶豫,左營可能就不能達到現今的發展。 李柏毅說,中油的高雄煉油廠廠區位在楠梓,雖然在2015停止運作,但土地重整進度緩慢,直到2016年總統蔡英文當選,才又露出了一點曙光,終於迎來台積電在當地興建先進製程廠,而中央政府也向中油要求280億的土地整治費用,再由各級民代與官員不厭其煩地向周邊居民溝通說明,消弭居民對過去中油污染留下的陰影,告訴鄉親與過去石化業不同,讓居民能安心迎接未來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廠。「並不是中央給高雄的經費比較多,是我們會爭取啊!」李柏毅舉例說,高雄曾舉辦區運會,楠梓雖位在舊高雄市的最邊陲地帶,也建了一座專業運動場館,但就因為其專業,例如射箭、馬術、擊劍、射擊與室內自行車競速場等專業運動場地,一般居民反而用不到;他希望能改造部分運動場館設施,讓這裡變身成能與居民共融的社區活動中心,但估計費用大約要新台幣5億元,受限於地方政府的預算限制而一度受挫。李柏毅說,他後來找到體育署的「游泳池改善計畫」,趕緊爭取到3億多預算,從游池開始,把園區改造成為居民也能使用的場域,將在明年落成。他說,如果地方沒注意到中央的各項計畫,這筆經費就很可能被其他縣市政府搶走。 李柏毅認為,為了迎接電積電設廠後帶來的科技產業就業人潮,必須準備好相關的托育措施,才能讓這些年輕父母無後顧之憂。(圖/翻攝自李柏毅臉書)李柏毅說,他的第一個小孩在2014年出生,當時只有地方政府的生育補助,等到他有了第二個小孩,又加上了中央政府支付的托育補助;他認為,未來還應該加強對長輩的照護服務,讓年輕人敢生育、有餘力生育,而且敢生第二胎、第三胎。而近幾年,他也致力協助建立長輩的巷弄聚點,可以聽健康課程、一起做運動、共餐,避免家中子女、孫子上班、上課後,留下老人家整天關在家裡,延長長輩健康的年紀。李柏毅說,許多建設需要立委與地方政府合作,才能順利向中央爭取。他舉例說,高雄早在2006年陳菊市長任內就開始規劃新台17線道路,並2007年劃出一條預定路線,中間需用到國防部名下的土地,但2008年中央政府政黨輪替後就停擺,經過8年、換了10任國防部長都沒有進度,直到2016年蔡英文選上總統,到左營視察時拍板,隔年就完成北段的工程;2022年又規劃完成南段,預計在2026年完工。「這條路我從20幾歲參與,現在40幾歲,終於可以看它完成。」李柏毅說,他歷任中央與地方政府工作,參與多項左楠地區重大建設,自信最有能力能勝任未來替高雄爭取更多建設的立委工作。
異次元高雄左營1/只要十分鐘 濕地生態古厝散策初體驗
說來有趣,許多高雄在地人也不知道,距離左營高鐵站10分鐘車程左右的蓮池潭畔,有一片蓊鬱而富饒生命趣意的「洲仔濕地」,是占地9公頃的國家級重要保育溼地藏身在左營區內。過去左營一帶處處是菱角田,隨著時代變遷與都市開發,這裡成為水田窪地,習慣棲息在菱角田裡的水雉也逐漸遷徙,為了使美麗的水雉重返高雄,在民間團體及政府努力下,使用生態工法打造,讓洲仔濕地成為隱身於都市中的生態復育基地,十幾年來已有成果,目前已有五百多種植物與近百種鳥類,只要走進園區,便能立即置身自然環境中,吸引不少喜好親近自然的民眾。走在濕地內的生態綠廊中,蟲鳥叫,清幽芬芳,對比溼地外的繁華城市,彷彿異次元空間,有幾分的驚喜與不真實。遊客自行利用花草、樹葉,搭配設計專屬自己的植物敲染拓帆布袋。(250元/人,需預約)(圖/宋岱融攝)植物敲拓染DIY 留住花草永恆走逛完濕地,回到解說中心,若仍意猶未竟的話,推薦預約一場有趣又有成就感的「植物敲拓染體驗」。解說中心會準備有著鮮艷顏色的花草與束口袋,將選取的花朵及葉片排放在束口袋上,調整構圖後用透明膠帶黏牢,再拿出高爾夫球以連續滾動的方式,讓葉片及花朵汁液滲透到布面上。完成後撕掉膠帶、取下葉片及花朵取下便完成,有趣又精采。純白外觀的泮咖啡,在蓮池潭邊相當醒目典雅。(圖/宋岱融攝)以左營特色食材,搭配左營文化特色,是相當用心與特別的用餐體驗。(需預約)(圖/宋岱融攝)1976年新建的孔廟位於蓮池潭畔,規模為全台最宏偉。(圖/宋岱融攝)湖畔白色咖啡屋賞景嘗美食離開解說中心,對面便是蓮池潭。蓮池潭是左營最大的人工湖泊,早期還有活泉,現在則為高雄知名旅遊景點,1976年高雄孔廟新蓋完成後,蓮池潭也便成為天然泮池。蓮池潭畔有處相當吸睛的白色貨櫃屋「泮咖啡 PAMMA COFFEE x 三思樹」佇立於孔廟萬仞宮牆前廣場,整體建築建材80%是循環再利用,擁有大面採光,餐桌是使用淘汰的保齡球球道再製,不僅環保,也有遼闊視野。只要事先預約,便能在此處嚐到店家以李商隱贈荷花為主題,並串聯與孔廟相關典故、結合左營當地物產設計而成的菜餚,一道道創意料理結合左營當地著名食材,如以著名左營王家燒餅概念發想的「慢烤牛小排荽胡餅」、「水栗泥蝦球」等,精緻多元。洲仔濕地生態解說中心(週一休園)電話:07-5822371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環潭路58號備註: 「植物敲拓染體驗-創‧葉生態環保提袋DIY」平日2人、假日10人即可成團,每人250元含材料、道具、束口袋、帆布提袋與講師費。PAMMA Coffee x 泮咖啡 x 三思樹地址:高雄市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孔營路口電話:07-5856868營業時間:10:30-20:00備註:特製餐點僅接受團體預約,價格隨季節有調整,平日以西式簡餐為主。
玩家帶路/台南鹽水 古意遊
沒有鑼鼓喧天的蜂炮與陣仗,才能瞧見的台南鹽水淡雅之姿,從斑駁屋瓦、建築史蹟緩緩蔓延,在日常時光走訪鹽水小鎮,去探尋另一種迷人風貌吧!人稱「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四月津」指的便是台南鹽水。現代人只將鹽水和蜂炮劃上等號,卻不知道這是小鎮風光過的證明。清代時為驅趕瘟疫,家家戶戶大手筆放起鞭炮,遶境至天明的習俗延續保留;而通商大船駛入月津港(舊鹽水港),沿著港灣而建的大戶人家,與店舖商號林立著的鹽水第一街「橋南老街」卻已沒落。特色教堂 中西式合璧昔日船隻停泊月津港口的舊址,現今為「鹽水大眾廟」前西側,沿著西門路往東漫步,首站是錯過可惜的「鹽水天主聖神堂」。當年的神父為了傳教而突破傳統,將東方文化揉入西洋文化中,像是大剌剌地立著十字架的教堂,卻採用中國風建築,外觀極似寺廟;壁畫上「最後的晚餐」,不是「達文西版本」,而是「東方臉孔」吃著包子饅頭的模樣;走到前方,還能看見一個大香爐,供信眾拿香祭拜,「中西合璧」的奇觀,至今仍吸引不少人來一探究竟。壁畫上「最後的晚餐」裡的主角是東方臉孔,拿著筷子吃著包子饅頭,以爵飲酒。(圖/宋岱融攝)走進天主聖神堂對面的「王爺巷」,往左彎可見到「八角樓」,這座豪宅大院由經營糖商致富的葉家所建,以求航運平順的「壓艙石」(花崗石)為建材,福州杉作梁柱,石灰磚條為門前台階,搭建出少見的氣派樓閣宅第,不僅因特殊的八角形屋頂而得名,同時也見證鹽水的繁華時期。走進「八角樓」後方的連成巷,可造訪以古月津八景之「赤兔望月」為靈感的裝置藝術。(圖/宋岱融攝)繞回王爺巷,再到鹽水第一街「橋南老街」,雖然嘈雜聲早已消散,但首間打鐵舖「泉利」的老匠人李一男守著木造街屋,拾起鐵器,演示舊式工法的傳統手藝,激起響亮的敲打聲,吸引旅人們注意,彷彿將時光拉回百年前,人聲鼎沸的那天。 「泉利鐵舖」的老匠人李一男訴說老店歷史,也常吸引遊客前來造訪合影。(圖/宋岱融攝)步行十分鐘的「永成戲院」,前身為日治時期黃直經營的「永成碾米廠」(民國三十二年落成),二戰重創之後,風光不再,才改建為戲院。放映廳裡是第二代黃怡祿親自操持著老電影播放,和藹地介紹著檜木長座椅及老電影放映機等文物,有時還會有布袋戲、歌仔戲等表演,過了一甲子依舊是鎮上的藝文育樂場所。古色古香的「永成戲院」,至今仍播放著電影,並不時有戲曲演出。(圖/宋岱融攝)前身為「永成碾米廠」的「永成戲院」,目前由第二代黃怡祿經營。(圖/宋岱融攝)在地意麵 肉燕酥絕配和蜂炮、月津港並列鹽水三寶的「意麵」,絕對是不可漏掉的美食。老字號的鹽水意麵在製麵時,以鴨蛋來代替水分,讓麵條堅韌帶有蛋香,擀麵時出力發出的「噫、噫」聲,也成為「意麵」名稱的由來。「阿姬意麵」口感Q彈的乾意麵,淋上香噴噴的肉燥,滋味絕佳。(四○元/碗)(圖/宋岱融攝)中山路上,取名「阿」字頭的意麵攤就有四、五攤,在地人推薦「阿姬意麵」,通常點乾意麵會順便搭上一碗「肉燕酥」。肉燕酥是用新鮮的魚漿豬肉拌成餡,油炸成金黃色後加入大骨湯上桌,吸附湯汁的麵衣酥脆可口,是鹽水的特殊吃法。口感類似酥炸餛飩的「肉燕酥」,有乾、湯兩種吃法。(30元/碗)(圖/宋岱融攝)飽餐一頓後,當然要來杯飲料!阿姬意麵旁的「點心城冬瓜茶」,老闆一大早用手工切好冬瓜後,慢火煉煮、依循古法炒著冬瓜糖,讓冬瓜茶喝來清甜冰鎮。若還不夠飽,對街「鹽水觀光美食城」裡,有著經營四十多年的「胡家豬頭飯」,也是外地吃不到的美食。店家用米粒鬆散、偏硬不黏的在來米,以豬頭大骨高湯炊煮,配上紅糟肉、豬頰肉、滷魚等家常小菜,保證心滿意足。「點心城冬瓜茶」的老闆在店門前熱情講解製作冬瓜茶的方法,並協助小朋友親自體驗炒冬瓜糖。(圖/宋岱融攝)經營四十多年的「胡家豬頭飯」,白飯選用米粒鬆散、偏硬不黏的在來米,再配上一桌家常小菜,成為在地人日常的早餐。(圖/宋岱融攝)搭菱角船 快樂採蓮子除了老街小吃,還有不少得跟著當地人才知道的好料。來到「台南菱角番茄園」直擊「鹽地番茄」的產地,帶有較高鹽分土壤種植出的「帥哥番茄」品種酸中帶甜,很適合做果乾,遊客還能親自種下一株番茄幼苗,體驗田園樂趣。鹽水農會的「帥哥番茄果乾」和「日曬意麵」,都是限定款的人氣伴手禮。(圖/宋岱融攝)走進番茄園,遊客可親自種下一株番茄幼苗,體驗田園樂趣。(圖/宋岱融攝)熱情的農家在蓮子產季尾聲時,大方地將池子整理一番、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搭菱角船去採蓮子」,小船搖曳入花池,在現場採到的蓮子、蓮蓬通通能帶回家,相當有趣。相距不遠的菱角田,老闆謝隆泰穿上青蛙裝,從水田上一叢叢地翻著菱角,同時細心解說如何分辨菱角是否成熟及正確採收方式,民眾也能將新鮮菱角帶回家簡單蒸煮料理,品嘗散發清香的滋味。趁著蓮花季的尾聲,可以前來體驗「搭菱角船採蓮子」,在現場採到的蓮子也能帶回家。(圖/宋岱融攝)趁著蓮花季的尾聲,可以前來體驗「搭菱角船採蓮子」,在現場採到的蓮子也能帶回家。(圖/宋岱融攝)
福壽螺肆虐官田菱角田 盼農政單位伸援手
台南市官田區種植菱角面積在300公頃左右,目前正值生長期,菱角田內綠意盎然,但菱角植株上卻出現不少紅色小點,這些紅點都是福壽螺卵塊,福壽螺會啃食菱角心影響收成,目前大都採撒「苦茶粕」防治,也有人養鴨、魚來滅螺,但效果並不好。官田區農會指出,今年天候穩定,沒有缺水問題,菱角種植面積仍維持在300公頃左右,因為有農民較早栽種,因此最快8月中旬就會有菱角上市,到10月就是盛產期,屆時民眾就能品嘗到新鮮美味的官田菱角。然而菱角栽種與採收相當費工,加上市場價格問題,影響農民種植菱角的意願,另外還有福壽螺肆虐,也讓農民傷透腦筋;福壽螺每年可產4000到5000個卵,在溪流、溝渠、池塘大量繁衍,對水稻、菱角等水生經濟栽培作物危害很大。傳統防治福壽螺會採用化學藥劑,但頂多只能做到控制效果,加上近年食安意識抬頭,許多農民減少或停止投藥,改用苦茶粕等有機肥料資材,可破壞福壽螺的黏膜組織造成脫水死亡,但10多年下來,農民發現成效越來越差,對福壽螺的適應力感到困擾。還有部分採友善無毒栽培的農民,會在種植初期養鴨來補食福壽螺,但菱角一旦生長密集後,鴨子也無法順利穿梭田間,另外也有人養俗稱「烏鰡」的青魚來滅螺,不過還得改善設備,成本增加許多,農民也希望農政單位可以協助找到更好的防治法,維繫菱角產業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