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
」 美國 新冠肺炎 西雅圖 華盛頓大學太聰明也不好 科學家證實烏鴉「記恨時間」比人類還長
不少人都知道,烏鴉其實是一種相當聰明的鳥內,但也因為聰明,曾在日本當地造成民眾不少的困擾。而現在又有科學家發現,烏鴉除了有著驚人的智慧外,其實他也十分的記恨,記恨的時間甚至長達17年之久,遠遠超越人類。根據《Daily Star》報導指出,華盛頓大學的環境科學家馬茲盧夫(John Marzluff)教授於2006年時進行了一場特殊實驗,他戴上了一個食人魔面具,用網子捕捉7隻烏鴉,在其身上綁上識別帶後,然後迅速將它們釋放。雖然過程中,馬茲盧夫教授並沒有造成烏鴉們受傷,但這些受驚的烏鴉顯然並沒有忘記這件事情。因為後續當馬茲盧夫穿著相同服裝出現在校園時,這些烏鴉便會對其群起圍攻,顯然烏鴉們已經記住了馬茲盧夫當時的模樣。馬茲盧夫教授也提到,烏鴉計仇的程度讓他感到十分驚訝,在某次相遇中,馬茲盧夫被53隻烏鴉中的47隻「斥責」,後續這些烏鴉也對馬茲盧夫教授持續攻擊7年之久,一直到2013年這些「斥責」才逐漸減少。而烏鴉的復仇一直持續到2023年9月,當時馬茲盧夫教授在一次散步中注意到,烏鴉終於沒有對他發動攻擊,這代表著烏鴉已經結束了復仇動作。而這時距離當年的捕捉,已經過了整整17年之久。馬茲盧夫教授解釋,烏鴉的大腦中有一個類似於哺乳動物杏仁核的區域,這是脊椎動物儲存負面聯想的地方。而在研究過程中,馬茲盧夫教授發現烏鴉非常善於觀察人類行為,這是他在研究過程中感到最驚訝的地方之一。馬茲盧夫教授後續也發現,當烏鴉受到威脅時。這些烏鴉會對於威脅牠們的人類產生深刻的記憶,甚至還能集體發動攻擊。而烏鴉這樣的行為,顯示出牠們在認知能力、情感反應方面的複雜程度,其實是遠遠超過過往的認知。
美麥當勞染大腸桿菌釀1死!專家建議避開3食物 這款水果也上榜
美國麥當勞「四盎司牛肉堡」爆出嚴重食安問題,目前受害者已有75人,甚至有1人死亡,初步研判是漢堡內的新鮮洋蔥導致。對此,食安專家們指出,除了洋蔥,還有幾項食品的相關風險較高,包括哈密瓜、豆芽和袋裝沙拉,而專家更指哈密瓜是「最致命」的農產品之一。如何才能避免大腸桿菌食物中毒?專家指出,一般來說要避免生食豆芽菜、袋裝沙拉和哈密瓜。(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到底要如何才能避免大腸桿菌食物中毒?據美國食品安全專家指出,一般來說要避免生食豆芽菜、袋裝沙拉和哈密瓜。報導引述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食品安全暨營養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 Security)主任科瓦爾西克(Barbara Kowalcyk)的說法,若擔心大腸桿菌的風險,應該避免食用預先清洗、甚至切好的蔬果,因為這些農產品可能成為細菌孳生溫床。要避免大腸桿菌滋生,專家建議可以購買完整蔬果,回家後再自行使用流水清洗,同時使用餐巾紙吸乾。(圖/達志/美聯社)若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科瓦爾西克建議可以購買完整蔬果,回家後再自行使用流水清洗,同時使用餐巾紙吸乾。同時丟掉最外層或破損的葉子,避免成為細菌入侵的破口。另據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食品科學教授沙夫納(Don Schaffner)表示,蔬果從農場到餐廳或超市,加工程序越多,引入或散播細菌的機會就越多,包括切片、預洗、添加配料過程,「出錯的地方肯定就越多」。專家說豆芽種子發芽後,會在水中釋出養分,使得細菌得以生長。(圖/達志/美聯社)沙夫納舉例,大腸桿菌通常發生在預先清洗的綠色葉菜,原因可能是沖洗的水,氯含量不足,但豆芽則不同,由於豆芽種子發芽後,會在水中釋出養分,使得細菌得以生長。至於瓜果類,沙夫納提醒,切開的瓜果類容易孳生病原體,尤其是閒置不管的話,他舉例,像是參加研討會議早餐自助吧常有的現切水果,由於放了一整天,外觀看似未改變,但細菌早已不斷滋生。專家說哈密瓜的網狀外皮最容易藏匿細菌。(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西北大學食品監管政策教授德特維勒(Darin Detwiler)表示,哈密瓜的網狀外皮最容易藏匿細菌,「這是最致命的農產品之一,哈密瓜有完美的pH值,你怎麼清洗外皮都不夠」。專家說哈密瓜的網狀外皮最容易藏匿細菌。(圖/達志/美聯社)
西雅圖正妹工程師想擺脫壓力 花光積蓄來台定居稱「最快樂的時候」
美國西雅圖的軟體工程師Emma,雖然在美國工作時年薪高達新台幣318萬元,但因工作壓力過大,他在工作一年後選擇辭職。辭職後的他來台灣旅遊,並在這段旅程中找到新的生活方向,決定定居台灣,即便花光所有積蓄也在所不惜,更直言表示現在是他「最快樂的時候」。Emma在接受YouTube頻道《不要鬧工作室》採訪時,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他自學程式語言,並在大學最後一年時找到全職工作,甚至親自主導了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部合作的機器自學項目。當時只有22歲的他,工作第一年就拿到近10萬美元的薪水,相當於新台幣 318 萬元,這對年輕人來說無疑是夢寐以求的收入。但高薪的背後,是巨大的壓力和孤獨。Emma自述每日在房間裡工作8小時,忙到沒時間吃飯,只能靠喝咖啡度日。隨著倦怠感日漸加劇,他決定向公司請假一個月,原本只是要短居韓國刺青的他,在韓國待了三週後就決定辭職,並展開了在亞洲的半年旅行。Emma表示,過去賺錢雖然多,但卻因壓力太大而感到憂鬱,幾乎無法出門享受生活,這也讓他開始質疑賺錢的意義。而他也表示「我運氣很好,因這份工作存了一筆錢,決定把它用在旅行和累積經驗。」Emma後來於2023年10月首次來台灣旅遊,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台灣朋友,這些朋友不斷鼓勵他再來台灣。最終Emma決定搬來台灣定居。Emma表示,台灣的生活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尤其是台灣的美食,特別是麻辣鍋。即使為了搬來台灣花光所有積蓄,加上頻繁吃火鍋導致存款幾乎見底,Emma依然認為「沒錢不是問題」。Emma解釋,金錢只是短暫的,真正有價值的是這些累積的經驗,這些才會伴隨他的一生。如今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Emma也認為這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英美3學者透過「蛋白質研究」共享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將於台灣時間今天(9日)下午5時45分揭曉,由來自GoogleDeepMind的江珀(John Jumper)和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貝克(DavidBaker),3人針對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帶來突破性進展,也因此共同獲得這項殊榮。Google旗下人工智慧子公司Deep Mind的兩名核心成員,江珀和哈薩比斯發明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革命性技術Alpha Fold,而貝克則創建出同樣精確的AI預測工具RoseTTAFold,有助於對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預測達到突破性精準程度,對生物醫學研究帶來重大影響。據了解,江珀及哈薩比斯稍早憑藉Alpha Fold獲得202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Sciences)。諾貝爾獎官網統計,1901年至2023年,化學獎已頒發115次,頒給194人。由於去年化學獎發生極為罕見的得獎人名單外洩事件,惹出不小風波,今年獎落誰家再度成了學界關注焦點,而台灣出身、享譽國際的醣化學家翁啟惠也一度是熱門人選之一。化學獎得主公布後,明後天依序揭曉文學獎、和平獎得獎人。經濟獎得主預計下周一(14日)宣布。諾貝爾化學獎將由來自GoogleDeepMind的江珀和哈薩比斯,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貝克獲得殊榮。(圖/翻攝自X)
2024諾貝爾獎將揭曉! AI、減肥藥受關注
2024年諾貝爾獎將自7日起,依序揭曉生醫、物理、化學、文學、和平等5座獎。根據外媒盤點,其中至少5項是諾貝爾可能的獲獎領域。根據CNN報導,人類基因體圖譜是在諾貝爾獎預測中,經常被討論到的,這是一項大膽的項目,於1990年啟動,並於2003年達成,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等,數千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聯盟。這項努力對生物學、醫學和許多其他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該項目可能無法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是參與這項壯舉的人數太多,依據規則,每個獎項只能授予最多3人。第二是,模仿人體激素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減肥藥物,其震撼了醫療保健界,這種降低血糖和抑制食慾的藥物有可能開創肥胖症治療和相關疾病的新時代,例如第2型糖尿病。洛克斐勒大學生物化學家莫依索夫(Svetlana Mojsov)、哈佛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家哈本能(Joel Habener)、丹麥藥廠諾和諾德研究與初期開發部門首席顧問克努森(Lotte Bjerre Knudsen)等3名科學家,在將其轉變為當今數百萬人服用的有效減肥藥物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第三,變革性人工智慧。人工智慧(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人們的生活,Google DeepMind AlphaFold蛋白質結構資料庫的開發人員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強普(John Jumper),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貝克(David Baker)被看好未來可能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第四,「腸道菌相」(gut microbiome)領域。細菌、病毒和真菌,生活在人體表面和體內,統稱為人體微生物組,隨著過去20年基因定序的進步,科學家們能夠更了解這些微生物的作用,它們如何與人類細胞,尤其是腸道細胞相互作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生物學家高登(Jeffrey Gordon)是該領域的先驅,呼聲相當高。第五,致癌基因檢測。擁有研究人類和黑猩猩之間遺傳差異的背景,現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金恩(Mary-Claire King)採取了一種全新的方法,早在科學家繪製出人類基因組圖譜之前,其就花了17年的時間來檢測和確定BRCA1基因突變在乳癌和卵巢癌中的作用,這項發現使得基因檢測能夠識別出乳癌風險增加的女性,以及採取哪些措施來降低風險,例如額外的篩檢和預防性手術。
被低估的新冠1/「不是小感冒」死亡人數比流感多9倍 再感染病逝風險增2倍
中秋節過後,許多診所擠滿看病人潮,宣告進入病毒活躍的「多事之秋」,而蟄伏其中的大魔王便是新冠病毒,當多數人認為新冠疫情穩定的同時,事實上,光是今年至少在年初與6月時就出現2波確診高峰,甚至首度出現孩童死亡案例,吳至行醫師告訴CTWANT記者,新冠肺炎絕不是小感冒,疾管署資料顯示,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而且再感染者死亡風險更增2倍!疫情爆發已4年,根據疾管署去年9月至今的統計,XBB新冠疫苗全台接種率僅11.82%,6個月至4歲孩童甚至不到1%。「打氣」如此低迷,最大的原因就是「小看新冠」。「許多人都誤以為新冠病毒已經不具威脅,但其實並非如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說,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導致疫情詭譎多變,今年夏天已經造成一波疫情,緊接著馬上要進入呼吸道疾病盛行的秋冬季節,恐又會造成一波新的高峰。黃振國說,過去是「一個人(病毒)的武林」,在一支病毒霸主之下,其他病毒沒有機會侵犯人類,但隨著新冠病毒愈來愈可以在人群間傳染 ,代表病毒愈來愈適應人類。「新冠真的不是感冒!」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說,別以為感染新冠病毒只有輕微呼吸道症狀,事實上,新冠病毒會結合人體「ACE2受體」進入全身器官,對心肺、消化系統、大腦、腎臟等帶來損害,相較於流感更加可怕。疫情持續至今4年,民眾對接種疫苗逐漸感到疲乏,根據疾管署資料,去年9月至今的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僅11.82%。(圖/報系資料照)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去年新冠死亡人數比流感高出9倍,今年2月就分別有1歲、6歲孩童染疫身亡,這是睽違10個月後首次有兒童病逝,也敲響警鐘。不只如此,每一次感染新冠病毒都會重創健康。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與密蘇里州退伍軍人醫療服務臨床流行病學中心合作,針對2020年至2022年44萬3,588名確診者,4萬947名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以及530萬名未感染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和首次感染者相比,重複感染者的死亡風險不僅高出2倍,住院風險更超過3倍。此外,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的心臟疾病風險也是首次感染者的3倍,甚至肺部、腎臟、骨骼、肌肉、神經失調等健康問題都恐受到負面影響。吳至行說,另一項追蹤研究也發現,即便是低風險族群,確診後仍有多達7成個案「至少一個器官受損」。「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黃振國強調,當新冠病毒變異大就需要更新疫苗,目前流行的JN.1變異株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很大。而10月開打的JN.1新冠疫苗可以預防現在流行的變異株,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
抗生素濫用太危險! 新研究示警:「超級細菌」未來25年恐釀4000萬人死亡
抗生素雖能用於治療和預防細菌感染,一旦開始濫用,就會產生抗藥性的問題。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在未來25年間,具有高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恐怕會造成將近4000萬名感染者死亡,其中又以老年人風險最大,因此研究者呼籲,應該重視開發新型抗生素,著手解決抗生素使用控管問題。根據《CNN》報導,這份報告在16日被發布於英國「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在2025到2050年間,全球將有超過3900萬人死於「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抗生素抗藥性」視為「全球最大的公衛威脅之1」,原因是人類、動植物濫用抗生素。報導指出,這項研究是全球首份追蹤「超級細菌」長期對全球影響並估計未來可能情況所做的研究分析,以「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全球研究」(Global Research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GRAM)計畫進行,並由全球5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調查,評估204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5.2億筆醫療紀錄,估算出1990至2021年的死亡人數,同時預測2050年的可能情況。研究指出,從1990到2021年,每年全球有超過10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同一時間,5歲以下兒童死於超級細菌的人數降低逾50%,但70歲以上死於超級細菌者卻暴增逾80%。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研究所(IHME)專家莫森(Mohsen Naghavi)認為,隨著全球人口老化,50歲以上民眾因抗生素抗藥性而死亡的人數,將會呈穩定性上升。該報告的首席作者,華盛頓大學教授、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所長穆雷(Chris Murray)表示,未成年人較不受因超級細菌感染致死,主要是疫苗接種、供水與清潔狀況改善等等,老年人則更容易嚴重感染。醫學教授梅斯特羅維奇(Tomislav Meštrović)也指出,老年人之所以更容易感染,與他們患有慢性疾病有關,係因患者需要經常插入靜脈注射或抽血,便會大大增加人體被感染的機率,進入血液的細菌更有可能具有高抗藥性。研究者依照當前趨勢模型推估,到了2050年,每年直接死於超級細菌的人口將接近200萬,也就是說,超級細菌將造成至少3900萬人死亡,死因與超級細菌相關的人數則會達到1億6900萬人。研究報告還提到,因細菌抗藥性、超級細菌感染致死的患者,恐怕會集中在南亞、其他亞洲南部和東部地區、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及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地區。研究者呼籲,各國政府應精準落實預防各種感染疾病、勿濫用抗生素等藥物,改善部分地區醫療護理、公共衛生制度,加速研發更多備用的抗生素,才能避免全球數百萬人因公衛危機死亡。
遠赴西雅圖與男友共度七夕 中國女子遭「扭斷脖子」橫死浴室
美國西雅圖近日發生一起殺人案件,中國女子何蘇雲(音譯,Zoey Suyun He)原本是要與26歲的朱姓男友(Andy Chu)共度七夕,沒想到朱男卻狠心殺害何女,甚至將其脖子折斷、棄屍在浴室。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指出,10日當天,當地警方接獲通報,指稱有人在朱男的別墅中發現了一名女性的遺體,後續警方抵達現場後,發現這具遺體不僅遭受了嚴重的傷害,喉嚨裡面甚至還被塞入一個高爾夫球。而遺體的脖子也遭人使用外力扭斷,直接棄置在別墅的浴室內。後續警方循線逮捕別墅的居住者朱姓男子,朱男向警方表示,他與何女一起使用搖頭丸、大麻等毒品,但過程中,朱男疑似因為藥物關係,不僅掐住何女的脖子,甚至出手扭斷她的脖子。在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殺死何女後,朱男試圖以奇怪的方式「復活」何女,包含何女身上撒巴西莓粉,以及在她的嘴裡塞入高爾夫球,以此來「固定下巴」。而警方也透過監視器畫面得知,9日當天,朱男與何女還一同從雜貨店購物返家。而10日案發之後,朱男獨自離開家時,被監視器拍到衣服下藏著一個用毛巾包裹的物體。隨後,朱男的朋友因為朱男表現異常而將其送往醫院。但是在華盛頓大學醫療中心(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al Center)時,朱男又因為涉嫌性騷擾一名護士,最終被警方逮捕。報導中也提到,何女原籍中國,曾在夏威夷(Hawaii)州議會大廈工作。他和朱男是高中同學,兩人從1月開始交至今往,而這次何女來西雅圖,是要與朱男共度七夕。目前,朱男已被控一級謀殺罪和一級襲擊罪,保釋金高達500萬美元,下一次出庭日期定於8月28日。
巴黎奧運/美國體操隊的秘密武器 有證「狗醫師」維護選手心理健康
2024年巴黎奧運,由美國傳奇女子體操天后拜爾斯(Simone Biles)領軍的女子體操隊5人狂攬包含女子團體金牌在內的8面獎牌。雖然事後一面銅牌遭大會官方追回,但仍然是相當優異的成績。外媒指出,這項優異成績背後的幕後功臣,是一隻名叫「燈塔」(Beacon)的黃金獵犬。2021年東京奧運,拜爾斯因為不堪嚴重的心理創傷而中途退賽。錯失獎牌雖然叫人扼腕,但也引起外界對運動員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綜合外媒報道,4歲的「燈塔」是美國體操協會(USAG)首隻通過「動物輔助治療師」(Pet Partners)認證的治療犬。擁有治療犬證照的牠,現正被美國體操隊聘用,工作是負責療癒體操運動員和相關人員。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燈塔的主人莫爾納(Tracey Callahan Molnar)曾經擔任體操運動員及教練,與USAG合作長達40年,與韻律體操項目副主席卡洛琳亨特(Caroline Hunt)亦是多年老友。亨特指出,在訓練過程中,不少運動員表示希望得到更多心理健康及營養上的支援,而「寵物療法」能有效撫慰參賽運動的緊繃心情,逐漸成為運動員訓練的一環。根據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撫摸動物10分鐘,就能有效降低選手們皮質醇(cortisol)指數,幫助他們選離焦慮、憂鬱、記憶力衰退、癒合能力受損、肌肉組織退化、血糖代謝失衡、免疫失調、慢性疲勞等一系列的嚴重問題。莫爾納表示,燈塔是一隻天賦異稟的狗狗,牠能夠敏銳的感知人類的心理壓力,並且知道如何舒緩它們。牠會在運動員踏上軟墊之前主動找上被壓力所困擾的選手,透過嬉戲緩解他們的心理焦慮。此前,在美國奧運體操代表團選拔期間,莫爾納就帶著燈塔現身比賽會場,一一協助選手們調整心理壓力。工作中的燈塔會戴著「工作者」,在會場中四處提供「歡迎摸我」服務,讓不少運動員與燈塔相處時都笑逐顏開。由於奧運後勤安排,燈塔這次並未跟隨美國體操隊一同前往巴黎參賽,但莫爾納仍帶著牠透過電視一起為體操運動員們加油打氣,據稱還有選手主動透過視訊找上燈塔,要隔著螢幕向牠支持與鼓勵。
新下家出爐! 林飛帆國安會、副秘何志偉任府副秘
第16任總統副總統交接小組14日公布新任人事案,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留任,前立委何志偉候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發言人由前三立主播郭雅慧,以及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李問接任;國史館館長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由傅棟成、黃曙光留任,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李育杰、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候任諮委,至於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劉得金留任,前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候任。交接小組表示,張惇涵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蔡英文總統辦公室主任、桃園市政府新聞處處長等職,熟稔總統府事務,並長期襄助總統、副總統諸項業務;何志偉曾任立法委員、台北市議員,並多次擔任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推動國防自主、加強國防戰備,戮力推動跨黨派國會外交事務,為立法院跨黨派外交聯盟重要幹部。此外,候任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為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曾為三立電視主播、《台灣亮起來》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並足踏五大洲製作國際新聞專題《消失的國界》,主持多場大型活動,包括兩屆總統府國慶大典。二十年新聞資歷,多次入圍、榮獲知名獎項如吳舜文報導獎、現代財經新聞獎、文創產業報導獎等。李問方面,為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並曾任職《台北時報》記者。國史館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陳儀深長年專精史學,出身中研院史學研究員,曾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以及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遍及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台灣戰後時期政治史、二二八事件史、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研究等。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傅棟成為現任諮詢委員,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碩士,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陸委會副主委、陸委會經濟處處長等職,在兩岸議題方面有深厚背景及經歷;黃曙光為現任諮詢委員,曾擔任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是國造潛艦的重要推手,曾任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海軍司令部司令、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等職,具專業國防背景;黃重諺部分,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民進黨中央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青年部主任、新聞輿情部主任等職,深耕國安戰略溝通領域;馬永成曾任上報副社長,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機要秘書、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等職;李育杰為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曾任NSTC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辦公室副執行秘書、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等職,深具科技、資安等專業領域背景;姜皇池為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國際法法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專精國際公法、國際人權法、國際組織法與國際海洋法等,出版多本著作、發表多篇論文,專業背景無人出其右,為法學界中翹楚。國安會人事方面,徐斯儉為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等,歷練完整豐富,熟諳外交、兩岸政治等事宜;劉得金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美國國防大學國防產業學院國家資源戰略碩士,曾任國防部總督察長、陸軍副司令、陸軍第八軍團指揮官等,學經歷豐厚,熟稔國際軍事事務與分析;林飛帆為現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前民進黨副秘書長。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期間,負責國際事務、中國政策、政策協調等工作,熟稔國際政治與關係、台灣國家安全,過去曾多次赴不同國家,與各國政府、智庫針對台海與國際局勢進行交流,如前往印度「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論壇、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參與研究,同時至今仍與各國民主運動者,如香港行動者、東南亞公民社會與歐美人權工作組織等保持高度交流與合作。
正副總統交接小組公布新任人事! 何志偉接任總統府副秘書長
第16任總統副總統交接小組今天公布新任人事案,國安會諮詢委員由現任諮詢委員傅棟成、黃曙光留任;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黃重諺、前總統府副祕書長馬永成、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李育杰、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候任諮詢委員。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劉得金留任,前民進黨副祕書長林飛帆候任國安會副祕書長。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留任,前立委何志偉候任總統府副祕書長;總統府發言人由前三立主播、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郭雅慧,以及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李問接任;國史館館長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交接小組表示,張惇涵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蔡英文總統辦公室主任、桃園市政府新聞處處長等職,熟稔總統府事務,並長期襄助總統、副總統諸項業務;何志偉曾任立法委員、台北市議員,並多次擔任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推動國防自主、加強國防戰備,戮力推動跨黨派國會外交事務,為立法院跨黨派外交聯盟重要幹部。此外,候任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為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曾為三立電視主播、《台灣亮起來》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並足踏五大洲製作國際新聞專題《消失的國界》,主持多場大型活動,包括兩屆總統府國慶大典。二十年新聞資歷,多次入圍、榮獲知名獎項如吳舜文報導獎、現代財經新聞獎、文創產業報導獎等。李問為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並曾任職《台北時報》記者。國史館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陳儀深長年專精史學,出身中研院史學研究員,曾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以及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遍及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台灣戰後時期政治史、二二八事件史、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研究等。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傅棟成為現任諮詢委員,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碩士,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陸委會副主委、陸委會經濟處處長等職,在兩岸議題方面有深厚背景及經歷;黃曙光為現任諮詢委員,曾擔任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是國造潛艦的重要推手,曾任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海軍司令部司令、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等職,具專業國防背景;黃重諺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民進黨中央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青年部主任、新聞輿情部主任等職,深耕國安戰略溝通領域。馬永成曾任上報副社長,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機要秘書、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等職;李育杰為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曾任NSTC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辦公室副執行秘書、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等職,深具科技、資安等專業領域背景。姜皇池為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國際法法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專精國際公法、國際人權法、國際組織法與國際海洋法等,出版多本著作、發表多篇論文,專業背景無人出其右,為法學界中翹楚。國安會人事方面,徐斯儉為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等,歷練完整豐富,熟諳外交、兩岸政治等事宜;劉得金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美國國防大學國防產業學院國家資源戰略碩士,曾任國防部總督察長、陸軍副司令、陸軍第八軍團指揮官等,學經歷豐厚,熟稔國際軍事事務與分析;林飛帆為現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前民進黨副秘書長。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期間,負責國際事務、中國政策、政策協調等工作,熟稔國際政治與關係、台灣國家安全,過去曾多次赴不同國家,與各國政府、智庫針對台海與國際局勢進行交流,如前往印度「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論壇、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參與研究,同時至今仍與各國民主運動者,如香港行動者、東南亞公民社會與歐美人權工作組織等保持高度交流與合作。交接小組表示,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盼借重兩位總統府副秘書長、發言人的完整歷練與專業,襄助總統府秘書長推動各項業務,並持續與社會溝通,即時向國人說明總統府相關政策與事務。另,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十分重視國家安全事務,盼兼具豐厚資歷與專業能力的國安會整體團隊,持續襄助總統、副總統推動各項國防、外交、兩岸等重大政策。
北流今年宣告首度走出台灣 黃韻玲坦言當年沒成為「擋泥板女神」小失落
北流《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常態展以回顧台灣百年音樂發展為題,今年宣告將首度走出台灣,前進海外與美國華盛頓大學臺灣研究計畫合作策畫《Music, Island, Stories: Taiwan Calling!》特展,讓大家聽見來自台灣的聲音。在開幕展後,北流董事長黃韻玲也親自為現場觀眾導覽,她分享了台灣獨有的「擋泥板文化」,「八零年代我剛出道的時候,覺得擋泥板是一個指標,當時發現自己沒有被印製的時候心裡還有點小失落。」更自虧這是流行音樂熱門明星或軍中情人才有的殊榮。楊林是當年紅遍台灣的玉女歌手,也是最受歡迎的「擋泥板女神」。(圖/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八零年代的台灣有著特殊的「擋泥板文化」,只要是當時深受歡迎的「玉女」或「偶像」型歌手都會被印製成機車上的擋泥板,只要在馬路上觀察,就可以知道誰是當年最受歡迎的「擋泥板女神」,黃韻玲笑說:「我們現場展出的就是當年最受大家歡迎的楊林,她當時是紅遍台灣的玉女歌手,當時照片的她只有二十歲。」此外,黃韻玲的《憂傷男孩》專輯也在展覽中展出,不僅瞬間讓她回憶湧上,她也笑說自己當年剛出道時,從宣傳、演出、拍專輯照等細節,都顯得相當稚嫩,「拍照時甚至手都不知道放在哪。」《Music, Island, Stories: Taiwan Calling!》開幕講座現場有不少在地民眾熱情響應。(圖/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展覽以北流董事長黃韻玲作為首領,與展覽顧問馬世芳、文本統籌陳德政在現場導覽和講座,以「Our Song, Our Era」為題,分享台灣流行音樂的獨特魅力,三位也分別在展覽正式開幕時為現場民眾介紹從台灣飄洋過海而來的展品。其中,包括了七零、八零年代查禁歌曲的規範及名冊等相關資料,馬世芳除了介紹展品的意義,也分享當時只要音樂出版就要送審,「一但認為有妨害風化或可能煽動社會秩序的意圖,就需要重新調整,當年只要反映出社會的辛苦、陰暗面,也會被查禁,希望塑造正面且和樂的風向。」而眾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條是歌裡不能使用到兩種語言,若詞中有中、英文夾雜,也都需要修正,與如今的風氣大不相同,也反映現在自由風氣與民主的可貴。展覽濃縮五十件精華展品,於4/24至5/28在華盛頓大學校園圖書館內限時展出。(圖/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這次展品橫跨超過五十年,從1969年鄧麗君的《晶晶》黑膠唱片到00年代當年橫空出世的天王周杰倫,甚至從嚴格審查到解禁的過程與文獻,都如呈現在所有觀眾眼前,也讓美國民眾對幾千公里外從未見聞過的音樂發展史感到十分新鮮。黃韻玲分享心得:「很多人覺得台灣是個很小的地方,但其實我們有很大的能量,包括周杰倫、張惠妹,到去年才在國際音樂祭Coachella演出的落日飛車,台灣的音樂能量真的普及到很多地方。」《Music, Island, Stories: Taiwan Calling!》展覽於4/24至5/28在華盛頓大學校園圖書館內限時展出。
挺巴示威潮燒全美校園逾900人被捕 哥大:不撤營地就停學
以巴戰爭抗議潮在美國校園延燒,全美有900人被捕,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僵局沒緩解,校長沙菲克(Nemat Minouche Shafik)29日說,校方跟紥營示威者談判破裂,希望他們能解散。據悉,校方發了最後通牒,要他們在下午2點前離開,不然就停學,不過還是有大批學生留在那。親巴勒斯坦示威者。據《半島電視台》報導,自從紐約警方18日強拆哥大的親巴勒斯坦抗議營地以來,美國校園已有900人被捕,數十所大學開始紮營,希望戰爭能結束,也要校方切斷跟以國軍武公司的聯繫。據悉,光27日單日就有275人被捕,其中包括美國綠黨總統候選人斯坦,她因為在領導華盛頓大學的抗議活動被捕。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也建立了反戰爭營地,持續抗議活動數日。警察擋在德州大學的示威者面前。據《CNN》報導,個人權利與表達基金會(FIRE)的格林伯格(Zach Greenberg)表示,這是一場激烈的行動,也可能會削弱校方和學生間的信任,因為叫警察逮捕同學的人,可能是他們的教授。巴勒斯坦法律組織執行董事哈利迪(Dima Khalidi)指出,警方不是和抗議者接觸,而是直接鎮壓。據《美聯社》報導,哥大校方在信中對學生說,考試即將開始,畢業季也即將到來,希望你們拆除營地,這樣校方就不會剝奪你和親友享受重要時刻的機會。不過,現場還是有人留守,希望校方能滿足撤資和撤回對抗議學生的處分等訴求。親以色列示威者。
「地震速報」App破百萬下載 高三創作者靠它「申請美國13名校成功」
近期,由於餘震不斷,再加上國家級警報通知疑似出現遺漏的情況,讓一款名為「台灣地震速報」的App在網路上爆紅,在一周內超過30萬次下載,後續更是突破百萬下載量。後續又傳出,該款軟體的作者竟然是一位正在就讀高中的學生,讓不少人十分傻眼。而該軟體的創作者、現就讀國際康橋學校高三的林子佑受訪時也坦言,當初開發的初心,就是希望能夠降低別人的恐懼。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指出,林子佑受訪時表示,因為軟體突然爆紅,自己固然高興,但同時也帶來極大的困擾,因為原本雲端伺服器的費用一個月不到1元台幣,如今卻因為使用量暴增的關係,單是4月份的費用就超過萬元,好在其父親不僅肯定他的開發成果,更答應贊助,這才讓林子佑免於面對經濟壓力,能夠維持免費下載的初心。據了解,林子佑的父親為陽明交大的土木工程系教授,母親也在陽明交大任職,自己自幼就受到父親的薰陶,對於研究風災、地震非常感興趣。後來是在高中的時候,自己開始手動嘗試把興趣與科技做結合,後續就引用中央氣象署的資料,自己透過自學、YouTube上找資料,以及網路高手的幫助,耗時1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如今可以設置通知震度標準的「台灣地震速報」。林子佑表示,當初開發這款軟體的用意,就是希望幫助別人減緩在地震發生時的恐懼,希望能以此及早應對,原本就不打算收費。目前自己有意先解決程式碼效率的問題,希望能以此降低雲端伺服器的費用。如果未來下載人數持續增加的話,可能會在軟體內開放小額募款。而報導中也提到,林子佑雖然醉心於程式開發,但他的課業不僅沒有落下,他甚至也憑藉著這套軟體,順利申請到包含華盛頓大學、普渡大學、伊利諾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威斯康辛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13所美國名校的就讀機會。目前林子佑計畫於8月就準備赴美攻讀電機相關領域,未來也會在美國持續改善、維護軟體。林子佑也提到,其實「台灣地震速報」的來源還是中央氣象署的資料,差別只在於,「台灣地震速報」可以讓用戶自行選擇通知的震度標準,以此來降低警報的門檻。而對於目前「台灣地震速報」位居下載排行榜第一名一事,林子佑則回應「很開心自己的興趣可以幫助到別人。」
美墮胎禁令悲歌 懷胎9月血崩遭拒收…婦科醫:急診視孕婦如輻射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022年推翻保障女性墮胎權〈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導致美國急診室拒收孕婦案例激增並發生多起悲劇,光是官方紀錄在案,2022年就有10幾間醫院因未妥善治療孕婦遭處罰,奧勒岡州婦產科醫師亨茨伯格(Amelia Huntsberger)直言,患者到急診室卻未能獲得治療「令人震驚與無法想像」。《美聯社》2023年2月依據《資訊自由法》(FOIA)向聯邦申請有關2022年「緊急醫療和分娩法」(EMTALA)中孕婦相關投訴,卻發現政府僅公布19州的部分投訴及調查文件,且患者、醫護人員個資都遭刪除。但該份文件已顯示羅訴韋德案遭推翻對女性的傷害,醫護人員為避免遭起訴,冷血迴避任何墮胎手術。羅訴韋德案遭推翻造成美國人權倒退。(圖/達志/美聯社)德州在〈羅訴韋德案〉遭推翻隔周,發生懷胎9月孕婦被社區醫院值班醫生以「沒有產科服務」為由拒收事件;該州大城休士頓也發生孕婦疑似因流產失血,911中心獲報通知醫院,但醫院表明拒絕救治。北卡羅來納州一間市醫院拒絕替腹痛孕婦檢查,導致孕婦轉院途中於車上產子,胎兒不幸夭折悲劇。喬治華盛頓大學衛生法與政策學教授羅森芭姆(Sara Rosenbaum)表示,在墮胎限制較嚴格的州,其急診人員「視孕婦如輻射」,非常害怕甚至只希望孕婦離開診間。這情況不只發生在民風保守的中西部,就連佛州也出現孕婦遭警衛禁入醫院,等隔天終於獲得檢查,卻被告知胎兒已無心跳憾事。曾在西北部愛達荷州工作的婦產科醫師亨茨伯格表示,EMTALA是她在愛州保護患者的少數方式之一,但最後還是因為墮胎禁令搬到奧勒岡州執業,她也透露,「很多中西部的案例沒被報導或調查,就算有也沒任何結果」。公民團體認為聯邦政府需要做得更多來保護懷孕女性。(圖/達志/美聯社)墮胎權遭限縮引發的衝突不只出現在醫院,也發生在法庭內,聯邦法律規定急診室有義務治療「處於分娩活躍狀態」患者,否則將受處罰,但許多醫院藉由法案「沒有人力或資源治療」的但書,把患者轉院以規避責任。儘管聯邦政府以墮胎禁令牴觸聯邦法律為由,正與愛荷達州大打訴訟戰,也對違法拒絕治療孕婦醫院祭出程度不一處罰,但多個公民團體認為,聯邦政府需要做更多,例如實施數10年的EMTALA已無法完全保障患者權益,需要進一步修法。
南投女學霸超狂!美國3頂大祭獎學金搶人 總金額逾1300萬
南投縣埔里鎮普台高中國外升學榜單亮眼,全美前50所名校錄取率超過8成,其中女學霸高顥瑄憑對語言學的熱愛,加上戮力保護瀕危語言及文化,美國排名前三的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哈佛等3所頂大都祭出獎學金搶人,若再加上排第9的布朗大學,4所大學提供的4年獎學金總計42.8萬美元,折合台幣1300多萬元。南投縣埔里鎮普台高中國外升學榜單亮眼,全美前50所名校錄取率超過8成。(圖/普台高中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普台高中指出,高顥瑄囊括全美排名前3名的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及排名第9的布朗大學,另外何紫蕾錄取范德堡大學,林珊羽錄取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杉山昭瑞和吳芊樂錄取維吉尼亞大學,張辰妤錄取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劉人憲錄取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張宸睿錄取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普台高中女學霸高顥瑄很期待能進到世界級的學術殿堂學習,她與校長林秋惠合影。(圖/普台高中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高顥瑄謙虛地說,自己很幸運,她從小學3年級起到普台就讀,多元的學習環境,給予她更開闊的視野和機會。國一時,她參加奧林匹亞人才培訓課程,開始對語言學產生興趣,並不斷挑戰國際賽事,高中在國際語言奧林匹亞競賽獲得佳績,也積極參與志工服務,能被這些名校肯定相當開心,尚未確定就讀哪所大學,很期待能進到世界級的學術殿堂學習。普台高中校長林秋惠表示,普台自國小至高中的12年一貫課程,不僅提供優質的學術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品格、跨領域學習和多語言能力,注重多元智能和穩定的心性,讓學生擁有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長程教育的辦學成果彰顯優質全人教育的獨特優勢,讓世界看見優秀的台灣學子。
921震後25年累積奏功 美學者盛讚台防震準備「超越美西大城」
花蓮近海3日上午發生規模7.2強震,也是近25年來台灣規模最大的強震。但對照25年前921地震逾2000人喪生、大量房屋倒塌慘況,這次災情與救災程序明顯不同。美多位專家直言,美西也有地震,但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的準備「完全比不上台北」。路透社分析,台灣人從一次次大地震吸取教訓,修訂法規、固定演習、各司其職,才是大幅降低傷亡的關鍵。不過還是有業界人士認為,台灣建築工程還有低價因素,難保品質不出問題。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4日報導,3日大地震發生後,各項應變顯示台灣對於大地震有了充分準備,但這絕非僥倖。在台灣長大的華盛頓大學地質學家賴序衡(Larry Syu-Heng Lai)表示,921大地震那年他11歲,在台北住家險些摔下床,那場地震死了2400人,這次罹難者少了非常多,有賴25年來台灣對於降低地震風險的態度持續轉變,「建築更堅固,設施改善,我們嚴肅以對。」太平洋西北地震網絡(ThePacific Northwest Seismic Network)、華盛頓大學教授哈洛德托賓(Harold Tobin)直言:「西雅圖、波特蘭等西岸大城的防震準備不如洛杉磯或舊金山,而這些城市的準備工作,又沒有一個比得上台北。」托賓表示,美西各州的地震警示系統也會向民眾手機發送地震告警訊息,但不像台灣會自動透過電視節目畫面同步示警告,讚台灣示警系統更加全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約翰華勒斯(John Wallac)也分析,這次強震損壞建物多為樓高5到10層、1樓用作開放商業空間的老舊混凝土建築,不少位於街角,建物可能承受扭力而加重損壞程度。但台北101在內的台灣高樓建築抗震力令人佩服,以這次震央很靠近陸地的特色而言,抗震表現很好。華勒斯還表示,自己曾在921大地震發生後來台協助勘查橋樑,後來幾年台灣先評估改造學校建物,接著處理最危險的老舊建物。台灣地震安全能以漸進式推進,涉及公眾教育、信任政府與科學家,「是花了25年才做到今天這個程度」。除了上述各項努力,全台縣市均有救災人員24小時待命,每年9月21日舉行全台防災演習,學校演練疏散,政府發送模擬警訊到大眾手機。花蓮縣一名張姓里長就說,2018年2月經歷類似地震,這次他很清楚如何應變,關鍵在於與政府部門有效互動。地方政府加強了公部門與非政府組織的救災協調合作,週三大地震來襲,縣府與警方與其他協助疏散居民的單位分工,人人各司其職,盡可能減少損失。基督教芥菜種會花蓮分會也表示,6年前深夜強震應變混亂,大家記取教訓,「當時人人做同樣的事情,任務缺乏協調,這一次,各個小組肩負不同的任務」。不過,業界認為還有漏洞。負責開發抗震建材的台灣Alfa Safe公司工程師戴雲發就向路透社表示,有些開發商為了降地成本,施工時仍會偷工減料,「這種情況下不可能獲得最佳施工品質」。
泰國王子「馬拉松行程秘密訪台」 他大讚台灣:盼兩國能長久合作
泰國二王子瓦差勒宋(Vacharaesorn Vivacharawongse),3月底低調訪台,在台灣好友Hello Taiwan執行長江明信的協助和安排下,短短3天與幕僚馬不停蹄地參訪、會晤多名商界大老和科技專家等,此行讓瓦差勒宋大讚「受益良多」,希望未來可以和這些企業、專家合作,造福泰國、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並感謝好友江明信安排和台灣人的不吝分享。瓦差勒宋與台灣多名企業家、台僑、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等人一起餐敘。(圖/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報導,Hello Taiwan執行長江明信和瓦差勒宋於2018年因共同興趣成為好朋友,上月底3/27~3/30低調邀請瓦差勒宋訪台,行程包括拜訪台灣電路板協會、洋基工程、聯策科技、耀華電子、敏盛醫療、國際太空中心(TASA)、工研院、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智醫城、廣達電腦、仁寶電腦、緯創資通、欣紘科技、欣興電子、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佳世達科技、達宣智慧、環宇商務、台灣世曦工程、帆宣集團和康舒科技等,主要都是與台灣商業、科技進行交流,僅部分空檔短暫去了西門町和故宮博物院。工研院特聘專家彭裕民向瓦差勒宋解說太陽能板在台灣目前研究到的處理方式等等。(圖/三立新聞網)工研院特聘專家彭裕民向瓦差勒宋解說太陽能板在台灣目前研究到的處理方式等等。(圖/三立新聞網)瓦差勒宋一天得跑許多單位,但他毫不馬虎或走馬看花,雖然從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畢業、背景專長是法律,但瓦差勒宋對科技和商業發展都聽得很認真,甚至不時向我國專家提問、提出合作可能,或是詢問是否適合運用在泰國的哪些部分,過程中甚至拿紙提筆作筆記。雖然是法律背景出身,但瓦差勒宋對於科技、商業領域非常積極學習,甚至有什麼好奇的問題他都會馬上提問或是討論,不少專家都盛讚他很會抓重點、學習能力極強。(圖/三立新聞網)像是到訪我國國際太空中心參觀時,瓦差勒宋聽著吳宗信博士詳細解說已成功發射並在太空執行任務的福爾摩沙衛星五號,還有參觀預計2024下半年準備發射的爾摩沙衛星八號的施工與測試,還有了解到原來TASA與泰國有多項合作項目,包括在天氣預報中使用衛星與外太空圖像和各農業機構使用衛星資料等,針對這些,瓦差勒宋直言真的很有趣,也很佩服台灣的科技。 參訪工研院(ITRI),其中泰國王子對太陽能板這領域相當感興趣。(圖/三立新聞網)最讓瓦差勒宋受益良多的就是在工研院(ITRI)與多名商人、投資者和私人企業的交流,他表示,看到工研院有許多的研究項目幫助了工業、農業和環境,其中像是如何在使用水泥時減少碳排放等,還有生物塑料的運用,以及最讓他感興趣的太陽能板,竟然可以朝向對環境降低汙染但提高效用甚至美觀等瓦差勒宋讚嘆,「參觀下來,讓我發現原來,科技和農業甚至商業發展是可以並進的」。泰國二王子瓦差勒宋與江明信是多年好友,這次在他的邀請、安排下低調訪台。(圖/三立新聞網)他接著表示,「我發現有許多種類非常適合我們泰國學習和使用,我甚至期待這些科技可以讓政府做最大的規劃,好好地造福人民」,深知泰國目前比較注重觀光和農業發展,但很多貧窮的孩子根本沒辦法念書,瓦差勒宋希望透過這趟商業之旅,可以改善泰國的貧富差距,甚至可以多多興建學校讓孩子們都能上學,因為他真心覺得教育是國家根本。在台灣的最後一天,瓦差勒宋參觀了AcBel公司,他很開心董事長有意把應鏈帶到泰國去。(圖/三立新聞網)在台灣的最後一天,瓦差勒宋參觀了AcBel公司,他很開心董事長有意把應鏈帶到泰國去。短短3天行程,瓦差勒宋說自己真的很感謝這一趟商務之旅,因為眾所皆知,泰國在許多的發展上仍是非常的傳統,特別是農業部分,可是當他參觀了我國多家科技公司和工研院(ITRI)後,他深深領悟到,科技的重要性,且仍推進基礎建設和一個國家的發展,「如何讓現代科技運用在傳統上,這是我很敬佩還有很想帶回泰國的」。 台灣國際太空中心,預計2025年下半年會發射福爾摩沙衛星八號。(圖/三立新聞網)身為皇室成員,瓦差勒宋並沒有坐享榮華富貴他的隨扈與助理皆大讚二王子是一個非常好的「老闆」,甚至可以說是朋友,像這是來台,他也不會要求隨扈一直跟著自己跑行程,反而貼心他們把握時間到台灣景點觀光。 參訪工研院(ITRI),其中泰國王子對太陽能板這領域相當感興趣。(圖/三立新聞網)貴為王子,但瓦差勒宋毫無架子,為人非常有親和力和謙虛,「我真的很感謝我的朋友Mimg(江明信)的幫助與安排,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與台灣各個企業部門交流、學習意見,有機會建立強大的投資關係。他期盼兩國合作關係可以長長久久,謝謝台灣好朋友非常地坦承討論了供應鏈缺口、合格技術候選人短缺、當地技術工人培訓計畫、工人比例政策、簽證甚至最終轉向淨零製造業等疑慮等,這些都很有教育意義」。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向泰國二王子介紹他們辦公室的特色,讓他感覺非常驚豔。(圖/三立新聞網)2022年底,接班呼聲甚高的大公主「帕差拉吉帝雅帕」忽傳腦死後,長年被放逐海外的瓦差勒宋,2023年8月份無預警返泰,睽違27年重返泰國的瓦差勒宋,在當地人氣非常旺,許多人盛讚他的親和力,他也非常注重小朋友的教育並積極參與公益,深入社會基層,希望藉由親身瞭解,將自己在外國所學運用在自己的國家上。
能沒政府不能沒有它!便利商店實在太方便 外媒:少了小七無法過好生活
根據統計處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為止,全台共有1萬3706家便利商店,平均1家服務1703人,堪稱是便利商店王國,當中又以統一集團的7-Eleven最大,隨處可見的7-Eleven甚至被網友暱稱為小七。而如今便利商店深入民間與民眾生活的發展模式,也讓外媒大讚「台灣能沒有政府,但不能沒有小七」。根據《洛杉磯時報》一篇專欄指出,專欄作者Frank Shyong表示,每次只要來到台灣,第一站總是會去小七消費,就連他的叔叔也在ˋ台中經營幾家小七。作者認為小七可以繳稅、寄件、取件、購買車票、發送傳真,甚至有些店家有寄送洗衣、檢查血壓、歸還圖書館書籍等服務,甚至在消費的收據上,還有折扣代碼,這一切都讓小七佔據台灣人生活中重要的地位。文章也提到,政治大學曾於2011年進行過一項研究,發現有30%的國人在幫駕照續期時,都是在小七進行辦理的。而根據2021年日本消費者研究公司的報告指出,台灣人均便利商店的數量超越全球任何一個區域,每1582人就有一家(根據統計處資料,如今這數字變成1703人),台灣便利商店的普及,甚至可以看到幾家競爭品牌比鄰而居。西華盛頓大學商學院教授陳時奮(Shih-Fen Chen)曾對台灣企業進行廣泛的研究,他認為台灣的便利商店文化是基於當時時代背景所產生的獨特需求創新,陳時奮甚至直言「在美國,你不需要小七就能過上好生活,但是在台灣,沒有小七就無法過上好生活」。久居美國的作者也表示,單就小七的經營模式而言,台灣與美國兩地的經營模式非常的不同,美國的小七充其量可以提供備用手機充電器、飲料或盥洗用品等物品,但其他服務上遠遠不如台灣。作者認為台灣建立了一種讓便利商店成為滿足生活方方面面的模式,但這背後,與全球化經濟之間脫不了關係。一開始小七在美國發展的時候,是起源於一家名為名為「Tote'm Stores」的德州冰店,後來為了滿足顧客購買生活雜貨的需求,所以開始在店面提供麵包、牛奶、雞蛋等食材,成為全美首家便利商店。後續經過發展後,小七在美國創下了6.6萬間分店的紀錄,但後續卻因為遭遇股市崩盤,結果在1990年申請破產,最後被出售給日本公司。而台灣的小七則是在統一企業的高管前往美國訪視時所發現的,當時被美國小七的乾淨、明亮所吸引,與台灣當時雜貨店的暗沉、雜亂有明顯的區別,因此最後統一企業購買了小七在台灣的使用執照。一開始小七在台灣發展的時候,的確也承襲許多美國的習慣,像是早在創立初期,小七就曾販售過現煮的咖啡。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小七也在台灣做出相當程度本土化的改變,更加符合台灣民眾的生活習慣與需求。作者更直言「如今的小七,進店就充滿著肉桂、八角醃製的茶葉蛋,還有烤地瓜的香氣,這種味道曾經讓我覺得很奇怪,但如今卻有濃厚的家鄉的感覺」。
美國最新研究曝帕金森氏症與農藥使用有關 「這3種」藥劑影響最為驚人
帕金森氏症對全球人類的影響不容小覷,近日在美國神經病學會第76屆年會上發表了1項初步研究,研究指出帕金森氏症與14種農藥的使用有關,其中有3種殺蟲劑、除草劑如西瑪津(Simazine)、靈丹(Lindane,γ-六氯環己烷)和草脫淨(Atrazine)導致人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最高。帕金森氏症患者增長速度驚人,在眾多神經系統疾病中排名第1,患者的大腦黑質(Substantia nigra)會因此病失去神經元,而大腦黑質的神經元負責生成多巴胺,作為在大腦中傳遞信號的神經遞質,因此患者的運動控制能力會被影響。研究人員自1980年代起,一直研究患者受影響的黑質神經元,是否與有毒化學物質有關。近日在科羅拉多州丹佛舉行的美國神經病學會第76屆年會上,來自麻州阿默斯特學院和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研究所、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1項初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帕金森氏症與14種農藥的使用有關,其中有3種殺蟲劑、除草劑:西瑪津(Simazine)、靈丹(Lindane,γ-六氯環己烷)和草脫淨(Atrazine),對於人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影響力是最高的。該研究分析了2009年參加醫療保險的2150萬人的紀錄,研究地區包含包括科羅拉多州、愛達荷州、堪薩斯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北達科他州、俄克拉荷馬州、南達科他州、德克薩斯州、猶他州和懷俄明州的部分地區,並以郡為單位,分析自1992年至2008年的年平均農藥施用量。根據研究,除草劑「草脫淨」,接觸量最高與最低的案例,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相差31%,在草脫淨暴露量最高的地區中,每10萬人就有475人罹患帕金森氏症;在暴露量最低的地方,每10萬人有398人患病。而西瑪津使用量最高與最低地區的居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相差36%,在西瑪津暴露量最高的地區中,每10萬人中有411例帕金森氏症病例;在西瑪津暴露量最低的縣中,每10萬人中有380例帕金森氏症病例。至於殺蟲劑靈丹,接觸量最多的人們比接觸最少的人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多了25%,在暴露量最高的地區,每10萬人,會有386人患病;在暴露量最低的區域,每10萬人僅有349人罹患帕金森氏症。儘管研究人員調整了其他可能影響帕金森氏症的因素,如空氣汙染等,研究結果仍然相同。在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研究所神經流行病學研究計劃擔任研究助理教授的克日扎諾夫斯基(Brittany Krzyzanowski)表示「先前的研究已經確定其他殺蟲劑和除草劑是帕金森氏症的潛在危險因素,何況尚有數百種殺蟲劑尚未被研究與該疾病的任何關係,此情形令人擔憂。」克日扎諾夫斯基更指出,未來仍需更多研究,來確定有毒化學物質與帕金森氏症的關係,並希望人們採取措施,通過降低這些農藥的使用量,來降低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