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醫師
」揚湯止沸1/「假」偏鄉「真」增額 空降菜鳥醫師恐造未來醫療真空
一起婦科手術導致患者喪命掀起「波波醫生」爭議,行政院衛福部進一步公告將投入24億預算「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更激怒小牙醫聯盟指控此計畫服務地點竟是部立醫院,「假偏鄉」實為波波醫生「實習」開後門;偏遠地區長期以來已經培養出一批巡迴看診的資深醫師,貿然空降大批波波恐排擠這些醫師,當波波期滿離開後,偏鄉將出現醫療真空狀態。波波醫生的爭議因為近期一起醫療疏失致死案再度延燒,24日台灣基層牙醫協會、本土小牙醫聯盟與牙醫系學生也一起走上街頭,高舉「反密醫、反特權、反對24億偏鄉計畫」,約兩千多人抗議政府縱容特權,挹注大批資源提供波波牙醫實習機會,漠視病人安全。另外中華民國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則反批本土小牙醫聯盟,罔顧偏鄉民眾權益。偏鄉醫療計畫突顯出政策的前後矛盾,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馬偲妘質疑,111年時政府大幅減少公費生名額,從原本90個減少為21個,如今大張旗鼓地聲稱偏鄉醫療人力缺乏,一年間大幅提出增加112年偏鄉計畫實習員額,特別開大量名額給波波,讓人不禁懷疑此計畫的目的。據了解,政府為解決偏遠、離島地區醫師與醫療資源不足問題,提出108至112年「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計畫則特別針對牙醫量身裁衣,計畫招募訓練150個名額,而名額是否加在原訂每年50名國外生外,衛福部對此三緘其口。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指出,55個「無牙醫鄉」並非真的沒有牙醫,各地方公會以排班方式定期派人到各醫療站,並設有巡迴醫療團。圖為中寮鄉巡迴醫療團。(圖/南投醫院提供)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指出,偏鄉醫療計畫中本國學歷者需具備牙醫執照才能提出申請,現在甚至開放無執照的外國牙科畢業生參與計畫,而且名額還比50個原名額更多,但衛福部接著就不願說實額有多少,令外界有不少疑問;偏鄉計畫大砸24億預算,大部分卻用於波波醫生實習師資、設備補給,並沒有實質流入偏鄉,根本就是假偏鄉計畫,用人民納稅錢為波波補習。一般醫學系公費學生畢業,完成專科醫師訓練後,才能分發至偏鄉地區的醫療機構服務,6年服務期滿後,就可以申請調離偏鄉服務。黃映綺指出,許多原民公費生希望可以到原鄉工作,政府卻大量減額;公費生領到執照後還須自行媒合偏鄉就職,偏鄉計畫的波波們卻是政府幫找好實習及就業地點,一點道理也沒有。衛福部11日澄清,偏鄉計畫第二期會以本國學歷優先,並將以55個沒有牙醫的偏鄉為主,24億經費絕大部分將直接用於偏鄉牙科醫療問題。對此,黃映綺指出,衛福部所謂55個「無牙醫鄉」,各地方公會都會採排班方式定期派人到這些地區的醫療站,也有些醫院會以巡迴醫療團的方式照顧民眾,並非真的沒有牙醫,而是沒有牙醫的「執業登記」,偏遠地區真的需求是醫療資源投入。衛福部偏鄉計畫第二期引發兩極看法,國外畢業生母親蕭曉玲(前右),與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馬偲紜(前左)在法院前槓上互罵。(圖/報系資料照)據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社區醫療站執行數資料指出,112年申請通過社區醫療站共28個,其中許多醫療站就位於衛福部所公告的「無牙醫鄉鎮」,例如:新北的貢寮醫療站、南投的中寮醫療站等。黃映綺不客氣地批評,林靜儀政務次長應多做功課,瞭解牙科在偏鄉醫療的努力,不要抹煞基層的付出。高雄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蔡政峰表示,健保已開辦將近30年,民眾就醫習慣已經趨平衡,山地及離島的經濟及保健意識較低,就醫量偏低造成牙科進駐的意願不高,然而各地其實都有地方公會長期支援的巡迴醫療點,突然一個計劃空降數百位短期的菜鳥醫師到這些偏鄉地區,勢必排擠原來在那邊服務的資深優秀醫師。蔡政峰續指,目前健保全台灣一年補助及鼓勵偏鄉地區牙醫服務的經費只有3億元,和500億元的牙醫健保總額相比顯然偏低,更遠不如衛福部現在提出的24億計畫,他認為建立長期經濟誘因吸引資深優秀的醫師進駐偏鄉執業才是長久之計,更何況菜鳥醫師到偏鄉就診時,發生問題無法及時得到協助,將是本末倒置。
菜鳥醫師失手!鼻胃管直接「插入肺」 8旬翁搶救1月仍身亡
英國衛根(Wigan)日前發生一起離譜意外,一名83歲男子因為小中風,住院安裝鼻胃管。沒想到,實習醫生在裝設鼻胃管時,失手將管子直接插進肺部,在灌入液體後出現嚴重胸痛,引發肺炎,後續男子進行約1個月的搶救後,最終仍回天乏術不幸身亡。根據《鏡報》等外媒綜合報導,英國衛根一名83歲男子特里(Terry Butler)是一名退休的消防員。他在去年12月因為小中風,吞嚥困難,便到當地皇家阿爾伯特愛德華醫院(Royal Albert Edward Infirmary)裝設鼻胃管。沒想到,院內菜鳥醫師在替特里裝設鼻胃管時,竟直接將管子插進特里的肺部,並在15分鐘內被灌入150至200毫升液體,使特里胸部劇烈疼痛,引發肺炎。後續院方替他進行約1個月的搶救後,最終仍在2月16日被宣布身亡。事後經過警方調查,發現該名菜鳥醫師在插管後,雖然有拍攝X光片,以確保管子位於正確的位置。但當下他因為解讀錯誤,才沒發現管子插錯地方,且該名實習醫生,也從未接受過檢查程序的培訓,才會釀成這起悲劇。事實上,這也不是該醫院第一次發生鼻胃管插錯的失誤。根據醫院治理主管妮古拉透露,該院在2017年和2019年,也發生過2起類似意外,都是醫生在沒有經過培訓的狀況下,誤將X光片解讀錯誤的情況。但她不知道該醫師是否受到醫院或醫療當局的紀律處分。而驗屍官亞歷山大(Alexander Frodsham)在進行驗屍後表示「特里死於疏忽造成的不幸事故。」對此,特里的家人悲痛表示「作為一個家庭,我們對他的去世感到悲痛。我們覺得現在還不是父親過世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件事,他現在應該在家裡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我們對爸爸有一些美好的回憶,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鍾瑶上演「真人清醒插管」 為戲做足準備...獲讚驚人的演出
《國際橋牌社》外傳《和平歸來》以2003年SARS引爆封院作為故事背景改編,劇中上演「真人清醒插管」,讓導演林世章苦喊:「壓力大,好難拍!!」劇情上特別安排菜鳥醫師黃新皓遇上困難插管的橋段,危急時刻由R3住院醫師鍾瑶解圍。醫療劇對所有演員而言一直是大挑戰,不僅專業術語超多,專業「醫療手技」更不是靠幾日就能學起來的。開拍前演員已上過醫療課,實地演練實習過,但為求動作到位,現場仍有醫療顧問黃漢斌醫師帶著鍾瑶和黃新皓,一次又一次反覆練習真實醫生拿喉頭鏡插管的手勢、節奏甚至情緒變化等,每個動作力求完美。鍾瑶取得CPR+AED證照。(圖/國際橋牌社)畢竟醫療劇最害怕醫療場面不真實,光是一個鏡頭動輒1-2小時,鏡頭外有外科醫師、麻醉科醫師指導,甚至這還安插了真實麻醉科護理師、ICU護理師客串,負責把關動作以及確認畫面是否逼真。真正的專業護理師動作節奏流暢,讓被處處照應的鍾瑶直呼:「太專業!!」自己宛如真實的在執行插管任務一般。而病患也很難演,羅思琦親自上陣,在演出時不僅需要對抗心中壓力,也需要揣摩氧氣不足應該怎麼表演,在細節上做足功課,他表示「自己因為曾經看過自己父親插管,知道過程十分痛苦,因此他非常害怕這場拍攝」,但在黃漢斌醫師指導下,仍敬業將插管戲完成。鍾瑶飾演內科總醫師,為了精準揣摩專業醫療畫面,開拍前她除了要歷史、醫療知識,還要進行醫療實務、遠赴外縣市上急救課,還為戲考取了「CPR+AED證照」。劇組直誇鍾瑶不只演技好還非常敬業,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員,製作人更在臉書發文盛讚「這是我和鍾瑶第一次合作,我真心覺得,鍾瑶的敬業、演技、態度,都超乎我想像的好。我認為她這次在《和平歸來》的表演,是她演出生涯到目前為止最成熟、最讓人驚艷的演出。謝謝導演林世章的慧眼,謝謝鍾瑶的驚人演出。」《和平歸來》將在3月18日20:00起於公視頻道開播。
金汎拍戲不慎木屑扎手 Rain拔刺解救出手快狠準
Rain鄭智薰、金汎合作演出奇幻醫療韓劇《幽靈醫生》,有場戶外戲,Rain和金汎躺在木板上對話,結束拍攝時,金汎發現手指不小心被木屑刺到,Rain 馬上利用指甲剪幫忙拔掉,出手快狠準,不僅讓工作人員驚呼,連金汎都佩服Rain手巧,笑說:「不愧是車教授(Rain角色)!」該劇描述菜鳥醫師金汎,藉由Rain的附身,展現出神入化的開刀技術,讓醫院同事稱奇,因而開始流傳金汎被靈魂附身的傳言。金汎不僅要詮釋自己的角色,遇到附身情節更要立刻揣摩出Rain的眼神跟動作,他開玩笑表示,應該要拿兩倍酬勞才對,惹來現場一陣大笑。《幽靈醫生》在八大戲劇台週日晚間10點推出後獲得觀眾喜愛,播出第三週收視再創新高,不只拿下當日全台韓劇冠軍,更廣受25-49歲女性族群熱烈支持,以0.63的收視表現稱霸。
翁搶救半小時「肋骨斷流血」…同居人逼繼續救:還差1個月 醫聽完超難過
重症名醫陳志金近日看了《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裡昏迷的「黑腳」阿公,被不斷的截肢、急救,只因為子女想要他的保險理賠金,因此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陳志金說,「這樣的事件,還是非常的少,不會澆熄我們的熱情的,我還是相信人性本善,不過,只要一件,就會永遠記得。」陳志金在粉專《Icu醫生陳志金》分享,一名80歲老伯伯臥床多年,長期洗腎,急救時因敗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情況非常不樂觀,但已經CPR超過半小時了,家屬還是希望醫護人員繼續壓;當時還是菜鳥醫師的陳志金也不敢不急救,但想想覺得不對勁,「伯伯在台灣,明明就沒有家屬,平日也只有一位照護他的阿姨(年約50歲)來會客,怎麼會突然冒出家屬來了呢?」陳志金看了老伯伯的狀況,請值班醫師停止CPR,沒想到阿姨竟跪下來哀求「你們一定要救他」。陳志金耐心解釋,「你看,我們都壓了30分鐘,伯伯到處都在流血,肋骨也壓斷了,一般急救30分鐘,如果沒有回來,就不需要再壓了。」阿姨仍苦苦哀求,沒想到被婉拒後,居然大吼,「醫生,你們如果不再繼續壓,我就告你們。」陳志金聽到後有些動怒,「你是伯伯什麼人?」阿姨這才說,「是他同居人,我跟他生活很多年了,我下個月就可以申請長期留在台灣了,如果他死了,我就要回大陸了,拜託你們。」對此陳志金回應,「我們是依照醫療專業來處理,你要告,我們也只能尊重。」後來社工告訴陳志金,那位阿姨是從中國來照顧伯伯的,自稱是伯伯的同居人,的確再差一個月就能申請長期留在台灣,她靠著伯伯每個月的退休俸,養活她在中國的子女,還有老公,所以,雖然伯伯長期臥床、多次住院、洗腎,就是一定要維持他的生命,因為伯伯一旦往生了,她就失去了經濟來源,還要出境回去。陳志金聽完後非常難過,「人在晚年,被勉強維著持生命,毫無尊嚴的活著,竟然只是因為,有人想要利用他的剩餘價值,滿足自己的利益?」他希望藉由照顧、退休制度的修正,《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囑》的推動,年長、失能者,能夠比較有尊嚴的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