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須瘤
」 台大醫院 乾燥症新研究!生物製劑雖能控制免疫疾病 卻會導致「病毒反撲」恐讓B肝復發
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國人重要疾病,若沒有適當的監測與適時的藥物治療,可能產生B型肝炎發作而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會受到免疫系統的控制,然而一旦人體免疫力下降無法壓制病毒,就會讓B肝病毒大量快速複製,進而產生肝炎發作。近年來在風濕免疫疾病治療的進展下,發展出許多生物製劑,都比過去更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病程,保護關節,改善病友生活品質。但同時可能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產生B肝復發風險;即使在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可能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從陰性轉變為陽性並產生肝炎發作。臺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所領導的B型肝炎研究團隊,過去就曾發現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對於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有很高的B肝復陽風險。最近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及風濕免疫科共同發表1937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各類型免疫抑制劑治療長期追蹤結果,發現除了莫須瘤具有最高的B肝復陽風險,恩瑞舒(一種CTLA-4融合蛋白,可以讓免疫T細胞活化剎車)也具有B肝復陽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病人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在治療中仍可能產生抗體消失與B肝復發;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風濕免疫學頂尖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陳明翰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常需接受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控制疾病進程,減少關節破壞。近年來研究發現施打生物製劑可能影響人體對抗B肝病毒的能力。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下,可能使B型肝炎發作。一位68歲男性,2014前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2015年起接受恩瑞舒(Orencia)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因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持續追蹤肝指數、黃疸指數,及每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2021年1月此患者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轉為陽性,B肝病毒量已上升至1520萬IU (正常為測不到)。風濕免疫科醫師保持高度警覺性,及時轉介至胃腸肝膽科接受抗病毒治療,目前病患B肝控制良好,且持續接受恩瑞舒治療,關節炎也得以受到穩定控制。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李懿宬醫師提醒,台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務必幫病人檢測B肝抗原與抗體,即使是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也不可輕忽。在免疫抑制劑治療過程中,除了定期檢驗肝指數、黃疸指數,也需追蹤B肝表面抗原與抗體。若接受高強度的免疫抑制劑治療,像是莫須瘤與恩瑞舒,因B肝復發率高,也需考慮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健保在今年3月1日起,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之給付,包含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使用莫須瘤或長期高劑量類固醇,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產生B型肝炎發作者,都可給予B肝抗病毒治療。針對B肝高復發風險病人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對於中低復發風險病人定期監測,若B肝發作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才能確保B肝病人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安全性。
「國際創舉」北榮發表康復型B肝研究 免疫治療有風險
臺北榮總長期追蹤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現,其中17位患者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也有患者發生嚴重肝炎,更值得注意的是從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到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的時間短則2年,長則可達20年。此為國際首次大規模且長時間追蹤得到之重要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知名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B型肝炎是臺灣的國病,過去有高達三百萬人是屬於B型肝炎帶原者,影響國人的健康甚鉅。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近年來因疫苗政策及健保擴大B肝健保給付,帶原者已日漸減少,根據民國107年臺灣肝臟研究學會的調查,全臺B型肝炎帶原者已經跌破200萬大關。但仍然有一大部分的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感染(resolved hepatitis B),亦即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雖然消失了,但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Anti-HBc) 仍呈陽性,這些病人原則上不會復發,但仍有人會因免疫力低下而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的情形,進而造成肝炎,甚至有生命的危險。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是一種慢性關節炎,需長時間接受免疫調節的治療,包含一般口服的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或施打生物製劑,來延緩疾病的進程,減少關節的破壞。但過去對這些藥物是否會影響人體抑制對抗B型肝炎的能力,進而使康復型B型肝炎的患者變成帶原者的情形並不清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發生的機會不高,但可以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後發生。蔡主任建議即使是康復型B型肝炎,也需要定期追蹤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及其抗體,才能讓患者遠離嚴重肝炎的風險,也能減少政府醫療支出。57歲女性,10前年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98年1月起接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恩博)治療,剛開始反應良好,但效果漸漸變差,99年2月改以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因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持續追蹤肝指數、黃疸指數,及每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106年8月此患者發生黃疸,肝功能也異常上升,雖四個月前剛驗過B型肝炎表面抗原為陰性,醫療團隊仍保持高度警覺性,再次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變成陽性,B肝病毒量139,000 IU/Ml,正常偵測不到,為康復型B型肝炎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且合併肝炎發作案例,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之後順利康復。黃怡翔主任提醒,對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的患者,除了驗B 型肝炎表面抗原篩檢出帶原者以外,也應該要測B 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若為康復型B 型肝炎也不要輕忽, 除了定期驗肝指數及黃疸指數以外,至少一年追蹤B 型肝炎表面抗原,患者們也要配合醫囑規則回診接受檢查。
【標靶藥亂竄3】沒錢換肺只能等死 「睡覺前都跟媽媽交代遺言」
指控被台大醫院誤用標靶藥的李女想到以前健康的身體不禁大嘆,一切都回不去了。2011年她因為被人傳染肺疾,到臺大醫院就診,聽從醫生指示服用類固醇治療,原本她以為隨著慢慢減藥能漸漸痊癒,但是天不從人願,最後回診時醫生竟告知她罹患乾燥症,必須施打標靶藥物治療,但副作用卻讓她需要移植肺臟、心臟,龐大的醫藥費更壓的家人無法喘氣。李女原本在學校總務室工作,卻疑似因為一份虛構的檢查報告,就被診斷為乾燥症,施打完具毒害細胞副作用的標靶藥物「莫須瘤」後,導致肺部因藥害纖維化,從此沒辦法繼續工作、喪失生育能力,連與原本論及婚嫁的男友也被迫分手。更慘的是,李女家中還有一個長年中風臥床的老父親,父親也需要醫藥費,現在家人為了李女的疾病拿房子向銀行增貸超過500萬元,李女一想到自己成為家人的重擔,心中更加難以承受。「我隨時都有可能會死,我每天睡覺前都跟媽媽交代遺言,不知道要等到哪時候,法院才能給我一個公道,讓我有錢去換肺,我真的想活,就算我活不了,我也不想讓家人承擔一屁股債。」李女難過的說。原本在學校總務室有一份穩定工作的李女,卻疑似因台大誤打莫須瘤藥物,讓她命在旦夕。(圖/李女提供)家中堆滿了卷證,還有各種醫療與法律書籍,整個客廳被塞滿滿,李女不甘自己遭到醫生不當治療,走法律途徑自力救濟,但法院卻認為患者肺部纖維化,沒有證據直接證明跟施用標靶藥物有直接因果關係,這讓李小姐難以接受,在吞下最後一口氣之前,堅決要醫院和當時的主治醫生,負起該有的賠償責任。對此,台大醫院公共關係室梁世箴表示,台大醫院所有的檢查報告都能確認李女患有乾燥症,但是病患本人並不認同自身疾病,但台大醫院對於本刊詢問,該院是否確實有作「Shirmer’s」檢查(乾燥症檢查),以及其他檢查結果,梁世箴說:「這是病人隱私,無法透漏。」而對於台大醫院沒有依循行政程序直接對病人施打莫須瘤藥物,他則說:「病情需要,無需申請。」本刊致電中央健保署,求證當時是否有收到李女的同意書、治療計畫書等資料,公關室專員張健輝表示:「已經將問題發給署內長官,由長官調派人員查核,會請人回電。」但是截至截稿前,都沒有獲得回應。
【標靶藥亂竄2】疑虛構檢測報告 病患未簽名也用藥
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風濕免疫性疾病,也就是一種發炎性的疾病,最常影響淚腺和唾液腺的功能。淚腺與唾腺被免疫系統攻擊而失去功能,導致眼乾、口乾;大多數乾燥症的病患除了必須忍受惱人的口乾、眼乾症狀之外,但其實在健康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過著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李女氣憤的說:「直到2014年7月我仔細去看當初台大的常規血液檢查報告,還有亞東醫院的檢查報告,ESR值都正常,並沒有潛伏性疾病、也沒有乾燥症,所有的血液檢查都是正常,只有被虛構了Shirmer’s檢查(乾燥症檢查),自己根本沒有生病。」李女說,「我的病歷中出現一份沒有病人姓名、出生年月日、病歷號、沒有醫生簽章、沒有檢查人員簽章,不合法的Schirmer’s檢查報告,但就這樣斷定是我的病歷?我根本沒有乾燥症會產生的眼乾、口乾症狀。」她說,她在亞東醫院診斷證明中,並沒有罹患乾躁症。李女控訴,醫生當時不但沒有說明藥物的副作用、甚至連應該要給她簽的病患同意書(放棄藥害救濟),都沒有。(圖/趙世勳攝)而李女也在中央健保署的醫令明細中發現,無論是住院、門診,在臺大醫院醫療期間,都沒有進行Shirmer’s乾眼檢測的資料,李女無奈的說:「我將這個提出來,但判決書中應該要記載,卻沒有記載,我真的沒有做這個檢測!」據了解,莫須瘤屬於抗癌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淋巴癌、白血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免疫疾病,但卻有細胞毒害作用,會導致肺部、腎臟中的B細胞損害,而在國外報告中也有注射莫須瘤後產生肺疾的例子。因乾燥症並非衛生福利部核准莫須瘤藥物的適應症,依據中央健康保險局訂定『事前審查藥品作業方式』必須經核准後才能領藥施用。但李女說:「醫生當時不但沒有說明藥物的副作用、甚至連應該要給我簽的病患同意書(放棄藥害救濟),都沒有給我簽。」在亞東醫院的診斷證明中,李女並沒有罹患乾燥症。(圖/讀者提供)而在2015年間到2019年間,李小姐對台大醫院以及吳醫師提起了刑事業務過失傷害、民事損害償告訴,但是在聲請交付審判書中,法官雖認為吳醫師應該要充分告知病人莫須瘤藥物仿單之外的治療,但他卻遺漏未告知,也有違反行政程序的情事,但李女身體無法回復的傷害與台大醫院的遺漏難認有因果關係。對此,台大醫院公共關係室梁世箴表示,台大醫院所有的檢查報告都能確認李女患有乾燥症,但是病患本人並不認同自身疾病,但台大醫院對於本刊詢問,該院是否確實有作「Shirmer’s」檢查(乾燥症檢查),以及其他檢查結果,梁世箴說:「這是病人隱私,無法透漏。」而對於台大醫院沒有依循行政程序直接對病人施打莫須瘤藥物,他則說:「病情需要,無需申請。」本刊致電中央健保署,求證當時是否有收到李女的同意書、治療計畫書等資料,公關室專員張健輝表示:「已經將問題發給署內長官,由長官調派人員查核,會請人回電。」但是截至截稿前,都沒有獲得回應。
【標靶藥亂竄1】控台大醫院違法施打 病患慘需肺移植
台北市一名李姓女子(49歲),2012年3月因咳嗽不止至台大醫院就診,結果診斷出李女患有免疫疾病「乾燥症」,必須接受「風溼免疫科」治療,當時院方一位吳姓醫師為李女施打一種名叫「莫須瘤」的標靶藥物,但李女施打後身體卻開始出現嚴重的後遺症,甚至出現肺部纖維化,需要進行心肺移植。看著照片,李女想到以前健康的身體不禁潸然淚下。本刊10月30日早上10時許,來到李女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住家,她望著堆積如山的病歷,講沒兩句話就開始喘,氣憤地說:「2012年2月時抽血檢查全部正常,僅是過敏,我被台大醫院吳醫生虛構得了乾燥症,未經同意違法對我施打莫須瘤藥物,害我的肺部造成不可逆肺部纖維化,現在需肺臟移植。」李女表示,2011年6月她在搭在捷運時,一名陌生男子對著她咳嗽,她當時不以為意,但後來因為自己也咳嗽不止,所以到台大醫院就診,院方診斷出她的肺部有發炎情況,開出類固醇藥物治療。李女原本以為只需服用類固醇,症狀就可以改善且根治,後來因為症狀稍有改善,醫師為她減藥,沒料到因為減藥速度太快,身體出現過敏、口乾等狀況,結果因為上述情況,台大「風溼免疫科」醫師卻診斷她罹患「乾燥症」,要她打自費標靶藥物莫須瘤治療。由於乾燥症並非衛生福利部核准莫須瘤藥物的適應症,依據中央健康保險局訂定「事前審查藥品作業方式」必須經核准後才能領藥施用,但李女直指,當時醫院根本沒有給她簽署同意書。李女控訴遭到在台大醫院不當醫療。(圖/趙世勳攝)李女施打莫須瘤後,心臟便開始劇烈疼痛、且不停的咳嗽,李女到台北榮總掛急診,又被診斷出罹患間質性肺病(肺纖維化)。李女隨後多次進出台北榮總診間,施打高劑量類固醇治療。但李女在經過所有療程後,榮總醫生發覺她的病情,早已經嚴重到無法回復的程度,需要盡快進行心肺移植;隨後她轉院到亞東醫院,以及中國無錫的肺臟移植中心,進行更詳盡的肺臟移植檢查,這才赫然得知,她的肺部纖維化竟是因為服用莫須瘤所造成。對此,台大醫院公共關係室梁世箴表示,台大醫院所有的檢查報告都能確認李女患有乾燥症,但是病患本人並不認同自身疾病,但台大醫院對於本刊詢問,該院是否確實有作「Shirmer’s」檢查(乾燥症檢查),以及其他檢查結果,梁世箴說:「這是病人隱私,無法透漏。」而對於台大醫院沒有依循行政程序直接對病人施打莫須瘤藥物,他則說:「病情需要,無需申請。」本刊致電中央健保署,求證當時是否有收到李女的同意書、治療計畫書等資料,公關室專員張健輝表示:「已經將問題發給署內長官,由長官調派人員查核,會請人回電。」但是截至截稿前,都沒有獲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