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腹痛
」吳怡霈莫名腹痛站不起來 醫院全關!無奈嘆:什麼時候不生病
女星吳怡霈2010年從主播界跨到演藝圈,近年來在綜藝、戲劇等方面的表現都非常亮眼,而她也時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生活。而日前她發布動態表示,肚子突然劇痛,痛到站不起來,又剛好遇到颱風假,讓她無奈嘆「什麼時候不生病」。吳怡霈3日在Instagram上發布限時動態表示,當天不知為何肚子突然覺得很痛,還痛到無法站立,不過卻因為碰上颱風假,醫院門診通通沒開。幸虧最後終於找到一家有營業的診所,且醫師還還恰巧是腸胃科醫生。經醫生檢查發現直腸嚴重發炎,需休養3天觀察病情。(圖/Instagram/@wuipei29)吳怡霈表示,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直腸嚴重發炎,才會導致腹部疼痛不堪。事後醫師立即替她打了止痛針,並叮嚀她必須休養3天觀察病情,同時飲食需要定時定量、藥也必須準時吃,事後她回家也煮了清淡營養的料理,替身體補充元氣。
大腸癌扼殺爺孫戀 專業醫提醒:3惡習民眾罹癌風險高
知名作詞人李坤城8日不幸病逝,妻子林靖恩受訪時表示,李坤城過往飽受大腸癌折磨,最後癌細胞轉移肝臟、骨頭而不幸逝世。無巧不巧,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先前就曾就大腸癌發表過類似文章,文章中就表示罹患大腸癌的話會出現7種徵兆,而日常有3種惡習的民眾,最好從35歲開始就要定期檢查。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於3月17日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他先解釋癌症的發生原因,癌症之所以會發生,主要是細胞基因發生突變,而細胞的癌化並非瞬間形成的,通常是經由多種不同的因素之交互影響,導致該區域細胞突然癌變,通常可歸類為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遺傳、細胞數量愈多愈容易有癌化趨勢等。而大腸癌其實連續15年位居國人罹癌的榜首名單中,黃郁純醫師就解釋,撇除年齡增長、遺傳等因素,飲食與生活習慣占了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給予那部位的細胞愈多的刺激,那該區域的細胞似乎也就較容易癌變!?」而目前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進入到腸道中,而腸道消化需要段時間,腸道內的細胞不停的分裂來幫助消化,所以近年來大腸癌的比重是日益增加的主要原因。黃郁純醫師也分享了7個大腸癌的小徵兆,他也呼籲民眾如果裡面出現的項目越多,就要盡快就醫,並且保持定期檢查:1.貧血:(很重要)通常跟大便出血合併出現,通常會伴隨頭暈!2.體重減輕:(很重要)伴隨沒食慾,若有同步有3、4、5症狀🔥要小心!3.腹痛腹脹:若莫名腹痛持續數日,且疼痛位置固定!4.嘔吐:大腸癌腫瘤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引起的嘔吐!5.長期便秘:很多人會跟一般的便秘搞混。6.糞柱變細: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多為早期表現。7.無症狀:通常大腸癌前期真的很多人無感...這也是可怕的地方。至於要如何防範大腸癌,黃郁純醫師表示,50歲以上請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篩檢。而如果有長期抽菸、喝酒、自覺飲食習慣不太好的民眾,黃郁純醫師建議35歲以上就可以開始定期檢查「因為通常大腸癌可怕的地方在於,當您發現症狀時,通常已經是中後期了」。
日大胃女王「魔女菅原」大腸癌逝 醫曝7大徵兆:同步這症狀快就醫
日本大胃女王菅原初代過去因參加《火力全開大胃王》綜藝節目爆紅,曾創下在10分鐘內吃399碗蕎麥麵的超狂紀錄,被外界封為「魔女菅原」,日前傳出因罹患大腸癌於9日逝世,享年59歲。對此,醫師提醒,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導致大腸癌比率逐年攀升,若出現7大症狀需注意。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在臉書表示,「癌症的發生原因主要跟細胞基因的突變有關,而細胞的癌化並非瞬間形成的,通常是經由多種不同的因素之交互影響,導致該區域細胞突然癌變,我們通常可歸類為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遺傳、細胞數量愈多愈容易有癌化趨勢等。」黃郁純指出,「回歸到大腸癌這,撇除年齡增長、遺傳等因素,飲食與生活習慣占了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打個比方,菸抽多我們會跟肺癌劃上等號、檳榔咀嚼久了會有口腔癌的風險,我們給予那部位的細胞愈多的刺激,那該區域的細胞似乎也就較容易癌變!?」醫師說明,「我們每日都在進食,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進入到腸道中,而腸道消化需要段時間,腸道內的細胞不停的分裂來幫助消化,所以近年來大腸癌的比重是日益增加,根據國建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癌連續15年位居癌症榜首,同時男性比女性高居1.5倍機率罹患。」黃郁純透露,大腸癌常見7大徵兆如下:1.貧血:通常跟大便出血合併出現,通常會伴隨頭暈。2.體重減輕:伴隨沒食慾,若有同步有3、4、5症狀要小心。3.腹痛腹脹:若莫名腹痛持續數日,且疼痛位置固定。4.嘔吐:大腸癌腫瘤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引起的嘔吐。5.長期便秘:很多人會跟一般的便秘搞混。6.糞柱變細: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多為早期表現。7.無症狀:通常大腸癌前期真的很多人無感,這也是可怕的地方。醫師建議,50歲以上請定期接受篩檢(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假如是長期抽菸喝酒或者自覺飲食習慣不太好的人,建議35歲以上就可以開始定期檢測,「因為通常大腸癌可怕的地方在於,當您發現症狀時…通常已經是中後期了。」(圖/翻攝自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臉書)
寶寶剛出生6天「臍尿管破裂」還噴尿 醫師解答都是「它」造成
台中一名產婦在第17周產檢時,發現寶寶的臍尿管出現囊腫;出生後第6天,因寶寶臍尿管囊腫破裂,尿液也從臍帶噴出;光田醫院外科主任蘇劍秋表示,院方緊急進行臍尿管切除手術,女嬰幸好術後一切正常,7日內即出院休養,目前健康成長中。光田醫院外科主任蘇劍秋表示,院方緊急進行臍尿管切除手術,女嬰幸好術後一切正常。(圖/光田醫院提供)蘇劍秋表示,新生兒肚臍會噴出尿液,大多跟臍尿管未退化有關,若新生兒有臍尿管閉合不完全或是臍尿管囊腫等問題,就可能造成反覆感染而出現肚臍膿瘍、或肚臍周邊出現蜂窩組織炎、肉芽腫、腹壁膿瘍等等症狀,甚至也有患者因此產生臍尿管腫瘤,新手媽媽不可不注意。蘇劍秋說,臍尿管是從膀胱連到肚臍的管腔,一般來說,在胎兒成長到14周時就會退化閉合,萬一在胎兒時期沒有閉合完全,就會造成許多後遺症。每10萬名新生兒,約有1到2.5位胎兒出現臍尿管未退化或異常的情況,多數在新生兒或幼兒時期就能發現並給予治療。蘇劍秋指出,臨床上也見過20、30歲大人突然莫名腹痛,經追查才發現自己臍尿管未完全閉合,等於一直以來都為尿液留下一條「後路」,當某天腹腔壓力突然升高時,尿液就有可能透過這個路徑排出,造成發炎感染等問題!這名女嬰的母親在懷孕時產檢時,即發現胎兒臍尿管出現囊腫。蘇劍秋表示,若一歲以下的新生兒臍尿管有異常,但未造成腫塊或發炎等併發症,可先持續觀察或以導尿管引流等保守治療方式來處理,待寶寶滿周歲後再進行臍尿管切除的手術;該名寶寶出生後,便與小兒科持續追踪寶寶的狀況,但後來女嬰臍尿管囊腫破裂發炎,所以出生後第7天才會緊急進行臍尿管切除手術。
上海封城忙抗疫…小提琴家腹痛「2間醫院拒收」 在家痛到絕望跳樓亡
上海封城即將滿一個月,當地除了生活物資缺乏,醫院病房與醫療資源也拉起警報,排擠到其他疾病患者的診治。最近就傳出,上海當地一名知名的小提琴手陳順平,日前身體出現腹痛、嘔吐,但連續跑了2間醫院,都無法就醫,只能被逼迫回家等待。最後陳順平受不了腹痛之苦,竟留下遺書後,跳樓自殺身亡。綜合大陸媒體報導,陳順平死亡後,他的兒子在微博發文泣訴,爸爸本月13日晚間吃飯後,突然莫名腹痛,後來疼痛越來越劇烈,還發生嘔吐情況,他們看情況不對,馬上辦理了出門證,同時叫救護車,把爸爸送醫。救護車趕到後,先把爸爸送到同濟醫院,但院方卻以「院內全是陽性病患」為由不願接診;後來又轉往另一間醫院,抵達後才發現醫院根本沒開門,最後只能讓救護車,又把爸爸載回家,陳順平的兒子說,陳順平連去了兩家醫院求醫未果,回家後痛到無法入睡,並一直嘔吐,最後爸爸趁大家睡覺時,寫下2張遺書後便跳樓輕生死亡。陳順平的兒子痛心表示,他發文的目的,不是想指責或追究誰的責任,「只是希望通過父親的結局,呼籲整個社會在大力響應抗疫方針的同時,也能更多地關注像我父親這樣,因為無法正常就醫而痛苦的人們,避免更多像我父親這樣的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