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鈣
」 結石 腎結石 草酸芋頭膳食纖維含量高、含抗性澱粉「怕胖首選主食」! 竟還可防蛀牙
芋頭猶如香菜一般受大眾的喜愛程度同常愛恨分明,「火鍋裡放不放芋頭」也常常掀起網上論戰。新莊公有市場菜販廖炯程指出,芋頭是種很好的鹼性蔬菜,膳食纖維含量超高,是白米的4倍,又含有抗性澱粉,在腸道中難以被消化,所以可以是減肥的首選主食,不僅如此,微量元素礦物質也相當豐富,其中特殊的是氟含量高,所以吃芋頭還防蛀牙。廖炯程日前在臉書發文分享芋頭的大小知識,他指削芋頭常覺得手好癢,然而真正引發過敏反應的不是芋頭皮,而是芋頭內的蛋白素跟草酸鈣,它是抵抗昆蟲的正當防禦機制,所以只有在破壞芋頭表面時會接觸到,處理時都帶著手套就可以免疫了,也因為這些造成手癢痛的反應,有些長輩直覺的認為這是有毒性的作物,但引發過敏反應的就是蛋白質,完全煮熟就沒有問題了。廖炯程表示,那芋頭買回家到底要不要冰冰箱,他指芋頭存放在陰涼處不要曬到太陽,並不需要特別冰放在冰箱中,冰久了反而會影響芋頭的口感,如果是因為產季便宜時買了大量,可以先把芋頭去皮切片或切塊,放在保鮮盒或是密封袋中,丟冷凍庫保存,3個月都不是問題。且芋頭營養又美味,其芋頭的口感鬆綿,擁有特殊香氣,廖炯程說芋頭又不含龍葵素不會引起中毒又好消化,是種很好的鹼性蔬菜,常有胃酸過多問題的可以吃吃看先,微量元素礦物質也很豐富,畢竟是長在土裡的蔬菜,吸收日月精華,其中特殊的是氟含量高,所以常聽人家說吃芋頭潔牙,防蛀牙的消息是這樣來的。不僅如此,膳食纖維含量也超高,是白米的4倍,又含有抗性澱粉,在腸道中難以被消化,所以可以是減肥首選主食。最後廖炯程分享挑選原則,體態圓潤飽滿,屁股越大越好,千萬不要有腰身,切口或外觀不要發霉,且表皮帶點濕潤泥土表示出土不久,而拿起來比看起輕的較好,同樣體積越輕越好越鬆。
夏天是結石發作高峰!冬天的3-5倍 醫曝:如何預防、治療腎結石?
夏天水喝太少小心腎結石風險增加!新光醫院泌尿科主任何承勳表示,夏天是結石的好發季節,由於氣溫高、流汗多、水分攝取不足容易導致排尿減少,進而增加結石風險,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氣溫與結石發生率相關,每年7-9月為高峰期,發作病人數是冬天的3-5倍。像46歲蘇先生有結石家族史,過去也常熬夜、飲水量少,大約6年前開始腎結石多次復發,接受過數次體外震波,始終無法完全清除結石,石頭越長越大,導致腰部酸痛,甚至伴隨血尿,前往新光醫院求診,經何承勳主任診斷,雙側腎臟都有直徑約2公分不等的結石。腎結石有2傳統治療方法 治療選擇依「這些」評估腎臟結石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常伴隨腰腹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問題。新光醫院泌尿科盧昱成醫師表示,其治療方式會依結石大小、位置及症狀嚴重程度來決定,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穿腎取石手術等。不過盧昱成醫師提到,體外震波碎石術雖然每次結石廓清率可達70-80%,但若結石大於2公分,位置在腎臟下盞或是成分堅硬的單水草酸鈣結石,其實治療效果有限,而經皮穿腎取石手術適用於較大的腎結石,但需要全身麻醉且風險較高,術後恢復時間較長。雙側腎結石大用1招保腎 無傷口、恢復快像蘇先生雙側都有體積偏大的腎結石,傳統的體外震波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他也希望尋求效果更好、無傷口、復原快的治療,因此醫師建議蘇先生接受軟式輸尿管鏡配合最新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的手術治療。何承勳主任說明,軟式輸尿管鏡是一條細長、有彈性、前端可彎曲的內視鏡,經由膀胱及輸尿管上行至腎臟內,不會有傷口,搭配雷射便能將結石擊碎,此外配合最新型的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可使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更安全、有效率。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在手術時會持續進行負壓抽吸,前端還能隨著軟式輸尿管鏡彎曲,何承勳主任提到,這能避免腎臟內壓過高,並保持水流進出暢通,維持影像畫面清晰,而且還能吸出大部份的結石碎片,增加結石廓清率及手術時間,蘇先生在手術後也復原地相當迅速,出院回門診僅剩些許微小碎片,預期都能自行排出。初期無症狀應養成健檢習慣 注意飲食、飲水、運動針對腎結石問題,目前有許多治療方式可以選擇,民眾可與醫師討論最適當的治療方法。不過何承勳主任提到,由於腎結石初期沒有症狀,病人經常是因為其他疾病檢查才發現,因此建議民眾應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另外,何承勳主任提醒,民眾平時也應多喝水、多運動,避免攝取過多肉類、太鹹的飲食,每日飲水量建議為1500-3000cc,尤其夏天水份流失較多,應增加喝水量,減少結石發生的機會。
夏季結石病號「增5倍」 醫揭真相:水分補充不足
國內健保資料庫的統計,7到9月是腎結石的高峰期,結石發作的病人更是冬天的3到5倍。醫師提醒,每日飲水量建議在1500cc至3000cc,尤其夏天水分流失較多,建議須增加喝水量,肉不要過量吃,也不要吃太鹹,腎結石更要定期健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新光醫院泌尿科主任何承勳說法,台灣人口約有8%到10%有結石,分析其成因,有一半是先天體質問題,另外一半是後天因素,包含水喝得少、汗流得多,尿液濃度高讓一些結晶容易沉澱變成結石,飲食方面,習慣使用高鹽食物的人也比較容易罹患。何承勳表示,由於夏日氣溫高流汗多,水分若攝取不足易導致排尿減少,是結石的好發季節,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氣溫與結石發生率相關,每年7月至9月為高峰期,結石發作的病人是冬天的3到5倍,腎臟結石常見症狀包含括腰痛、側腰痛、下腹痛等疼痛,若石頭塞住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甚至有包含血尿和尿路感染等。另外,新光醫院泌尿科醫師盧昱成指出,治療的方式依照結石大小、位置及症狀之嚴重程度來決定,傳統的治療方式採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經皮穿腎取石手術,健保給付體外震波碎石術,每次的結石廓清率70%至80%;但當結石大於2公分,位置在腎臟下盞或是成分堅硬的單水草酸鈣結石的治療效果有限,常需多次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且可能因結石碎片造成輸尿管阻塞。至於經皮穿腎取石手術則適用於較大的腎結石,會於腰側開約1公分切口,以利內視鏡穿過體表進入腎臟,需全身麻醉且風險較高,術後恢復時間較長。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微創手術方式,使用「軟式輸尿管鏡」配合「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的手術治療,搭配雷射將結石擊碎,可以處理小至中尺寸的結石,屬於無傷口、復原快的治療,但需要自費。
消基會檢驗即食草莓農藥殘留比例仍高 籲盡量選擇新鮮草莓清洗食用
消基會今天公布2024草莓即食品調查結果,發現在被消基會抽驗到的樣品中,仍有約9成檢出農藥殘留,顯示草莓即食品仍有農藥殘留問題,提醒以「外食為主」的消費者,在選擇上一定要多替自身把關,只要無法確定草莓風險,即應斟酌食用。消基會在今年2024年2月間,在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的蛋糕、麵包及甜點專賣店購買,共計購得17件樣品,其中,臺北市9件、新北市5件、臺中市1件、臺南市1件及高雄市1件,檢測411種農藥殘留,檢驗結果17件中16件有農藥殘留,約9成抽樣樣品有農藥殘留。但消基會也特別強調「樣品檢驗殘留農藥都在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中」。此外,這一次被檢驗出的農藥有43項,其中有兩項是「不得檢出的農藥種類」,對比2022年的類似檢測,2024年的檢測,有19項農藥殘留的「濃度」高過2022年,農藥檢出率也較高。但「不得檢出農藥種類」的被檢出件數比2022年低。消基會指出,台灣有許多「草莓控」,尤其是小孩與老人,若想吃草莓,建議選購新鮮草莓食用。因為根據農業藥物試驗訊息,草莓在經清洗與去除蒂頭後,農藥殘留去除率達47%至92%間。若多次清洗後再食用,即可降低食入農藥殘留風險。另外,也可以優先選購基於植株健康管理的整合性病蟲害管理種植的草莓,例如「以預防蟲害為主軸的室內栽培」,或以奈米鈣矽肥料強化植株健康種植的草莓。消基會也提醒,有結石體質的消費者應減少食用草莓,因草莓富含草酸,若飲水量及鈣質攝取不足,恐無法形成草酸鈣隨糞便排出,進而導致結石產生,草莓表皮的蛋白質則易引起過敏,有過敏體質的消費者也要斟酌食用。至於草莓表面的小籽,消基會表示,雖含膳食纖維會刺激腸道蠕動,但加上草莓含的鉀離子,大量吃會導致腸道細胞滲透壓改變,易引起腹瀉或造成腸道蠕動過快等不適症狀,腎臟病患者則需控制鉀離子攝取量,不宜多吃草莓。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說,從此次調查看來,草莓即時品的農藥殘留種類增加,容許量尚符合政府標準,他特別提醒政府,消基會長期建議政府除農藥殘留量外,也應明列「危險指數」,因為從檢測後單一標準看,可能都合格,但是各項檢測量相加,就很難保證沒問題,如果有危險指數檢測,指數越高就越不宜使用,在此次檢驗結果中,就有「合起來殘留超量」的檢測疑慮,呼籲政府重視。此外,政府也仍欠缺即時草莓檢測(例如蛋糕、麵包上的草莓)的標準程序,很可能會引發法律上的爭議。
近期上市「這項食材」美味人人愛 中國男子連吃數天吐血休克
俗話說「嘗鮮無不道春筍」,竹筍雖然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筍最為鮮美。一般來說,清明前後是吃春筍的最佳時期。近日即將進入春筍旺季,中國就有一名男子連吃數天後消化道出血,甚至因此差點休克。醫師提醒,「不是每個人都有福消受這道大自然的饋贈。」據中國湖北媒體報導,一名32歲王姓男子日前趁周末上山,挖了幾大袋春筍回家,或烤、或炒、或醃,變著花樣連吃了4天。然而第5天起床後,王男感覺腹痛不已,大便後發現解出血便,立刻意識到問題嚴重,前往醫院就醫。經檢查,醫師判定王男血紅蛋白指數下降明顯,結合血便症狀判斷為胃出血,後經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有巨大潰瘍,還有一根小動脈正在不停出血。另一名62歲邱姓男子,患有B型肝炎造成肝硬化多年,同樣在春筍上市後連吃數天,之後忽然大口嘔血,嚇壞的家屬連忙將他送醫。送抵急診時,醫師判斷邱男出血量超過800毫升,如不能及時止血,將引發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繼而引發休克危機生命。醫生解釋,肝硬化是肝病的中晚期階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具有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反復出血、不易止血等特點,是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筍有較多粗纖維,極易誘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康健》雜誌曾整理資料,提醒「這9種」朋友在食用筍時需特別注意:1.腸道疾病患者: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慢性腸炎、食道靜脈曲張等疾病的患者,吃太多竹筍容易出現腹瀉、腸胃絞痛等不適,因為竹筍含有豐富的粗纖維,難消化,不宜空腹或單吃竹筍,也要細嚼慢嚥。2.腎功能不全者:竹筍的鉀離子含量高,除了汆燙減少鉀離子,建議每餐不要吃超過100克,大約半根到一根即可。3.高血壓患者:部分經過醃製的竹筍加工品,如酸筍絲、酸筍片等,所含的鈉含量通常比較高,高血壓患者必須節制食用量。4.脾胃虛弱、手腳容易冰冷者:包括產後婦女、女性月經期間、體質寒涼的女性、老人腸胃功能較弱等,都不宜多食竹筍。5.服用補益類中藥期間:如果正在服用人參、黨參、黃耆、白朮、當歸、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中藥,應避免同時食用竹筍、蘿蔔、空心菜等偏寒涼的食物,以免降低療效。服用這類中藥的人本身體質就比較虛弱,平常也不宜過量食用。6.容易筋骨痠痛或扭挫傷、骨折後正在復原的病人:這段期間如果食用竹筍,可能拖延復原時間,或使痠痛症狀反覆發作。7.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炎及過敏體質者:陳潮宗解釋,竹筍屬於「發物」,容易上火、生痰、發瘡、過敏、或令舊疾復發、新病加重,這類病人都不宜多吃。8.結石患者:如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者等,因為竹筍含有草酸鹽,容易與其他食物中的鈣質結合成難溶解的草酸鈣,讓結石更嚴重。9.發育期的兒童:如果兒童吃太多筍子,容易缺鈣,罹患軟骨病,還會缺鋅造成生長發育緩慢,這是因為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和利用,所以發育期間要特別注意不要多吃。
豆腐加菠菜會得結石? 營養師:一起吃更好!教4招飲食法遠離結石
不少民眾對於營養知識總是有迷思,像是多數人認為有腎結石不能同時吃豆腐和菠菜,甚至怕吃了會增加結石機率。對此營養師蘇意芳則表示:「適量補鈣並不會結石,建議大家吃富含鈣質的食物,且豆腐和菠菜的搭配反而能降低腎結石風險。」她也分享4招遠離腎結石的飲食方法。蘇意芳營養師在粉專發文,由於大部分腎結石都是為鈣結石,所以才有不能搭配的迷思,但根據研究發現,缺鈣反而會使身體來分解骨骼而增加尿鈣排出,所以建議每日每人鈣需求為1000毫克,而有腎結石的人更是要補足這建議量,另外大於50歲的人,鈣建議量為1200毫克,是可降低結石發生率。除此之外有關「豆腐跟菠菜不能在一起吃」的迷思,蘇意芳解釋,是因為豆腐鈣質含量高加上菠菜為高草酸蔬菜而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聽起來似乎合理,但是這兩個營養素形成草酸鈣並不會被人體吸收,反而會「隨著糞便」排出。 因此對於有腎結石風險的人來說,反而在攝取富含草酸食物時同時攝取高鈣食物,是可以降低尿中草酸含量。為了讓民眾能預防腎結石疾病,蘇意芳也分享了4招,首先是「補足水分」,多喝水可增加排尿並稀釋尿鈣及草酸沉澱,而計算方法為每公斤體重乘以30至40 c.c.,因此60公斤的成人,建議每日補充1800~2400c.c.的水分。再來是「吃足鈣質」能降低人體腸道對草酸的吸收,跟隨糞便排除體外,才能預防或改善結石問題成人建議每日建議攝取1000毫克,大於50歲的人鈣建議量則為1200毫克。接著是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以此減少動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質來取代部分紅肉攝取,像是透過豆製品、黑豆、黃豆以及毛豆。最後則是「不用刻意限制草酸攝取」因為天然食物中的草酸對於尿中草酸的量影響很小,所以適量攝取並沒問題,但不建議無限制過量吃高草酸食物,像是 深綠色蔬菜、濃茶、水果、堅果、巧克力等,特別是體重管理的民眾,再好的食物都是過猶不及,凡是適量剛剛好。此外,蘇意芳也提醒要特別注意,攝取過多維他命C,代謝後會增加高草酸尿症風險,因此非有特殊情況,建議成人每日攝取量為100毫克即可;另外當身體攝取過多的鈉,可能會增加尿鈣濃度、增加結石沉澱結晶,而常見的結石症狀包括結石和尿路結石,愛吃重口味飲食的民眾也需注意。營養師加碼分享預防腎結石的4種飲食方法。(圖/蘇意芳營養師粉專)
男吃菠菜後全身無力 煮之前「少做1動作」竟釀終身洗腎
大陸一名男子本身患有慢性腎臟病,沒想到有天在吃完菠菜後感到全身無力,就醫檢查後發現是急性腎損傷,未來都只能靠洗腎維生,醫師指出該男子在煮菜前少做1步驟,才導致腎臟受損。根據《映象新聞》報導,60歲的李先生有慢性腎臟病,多年以來病情穩定,卻在吃完菠菜後出現全身無力、噁心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肌酸酐異常,被診斷為急性腎損傷,便進一步安排腎臟穿刺檢查,結果發現男子的腎小管內有10多處大小不一的圓盤狀結晶,就是草酸鹽晶體,因此確認男子罹患的是草酸鹽腎病。事後李先生提到,在發病前曾吃了一大盤生炒菠菜,由於未經汆燙就直接下鍋,醫師推測可能是導致草酸鹽腎病的主要原因。醫師警告:「短期內吃進大量高草酸食物,草酸會和人體內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恐會引起急性腎小管間質損傷,對於基礎疾病或腎病患者來說,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此外醫師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有六種蔬菜草酸含量較高,像是菠菜、油菜苔、莧菜、馬齒莧、芥菜、香椿等,草酸含量都較高,要注意攝取的量並掌握好烹調的方法。因此建議在烹調食物前,最好先過一下水,利用草酸易溶於水的特性去除大部分草酸。除了患有慢性腎病患者外,腎結石患者若過量攝取草酸,同樣會促進草酸鈣結石的形成,易引起梗阻傷害腎臟,因此這兩類人平時也應該保持低草酸、低脂、正常鈣的飲食習慣。
老翁吃生炒菠菜患急性腎損傷…後半生得靠血透保命 醫示警「2類人」小心
俗話說病從口入,因此飲食要多加注意。中國浙江寧波有一名60歲老翁,只因為吃了一大盤生炒菠菜,沒想到健康嚴重惡化,以致於後半生都要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根據《寧波晚報》報導,老翁不久前突然全身無力、吃不下飯,還伴隨噁心嘔吐的症狀,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肌酸酐異常,被診斷為急性腎損傷。其實,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的病史,但病情一直很穩定,發病前複診的腎功能都在正常範圍,也沒有服用特殊藥物,不解為何會如此。於是,醫師替老翁做了腎臟穿刺檢查,結果發現腎小管的管腔內有10多處大大小小的圓盤狀結晶,正是草酸鹽晶體,因此確認老翁患的是草酸鹽腎病,反覆追問後,才得知老翁在發病前,一個人吃下一大盤生炒菠菜,研判就是導致草酸鹽腎病的主要原因。老翁吃了過量的生炒菠菜,是高草酸食物。(示意圖/翻攝自微博)醫師警告,短期內進食大量高草酸食物,草酸會和人體內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而大量的草酸鈣會引起的急性腎小管間質損傷,尤其是對有基礎疾病或腎病的患者來說,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至於哪些蔬菜草要注意?醫師介紹,菠菜、莧菜、馬齒莧、芥菜、香椿等蔬菜,草酸含量都比較高,要注意攝取的量,並掌握好烹飪的方法。烹飪之前最好過一下水,利用草酸易溶於水的特性,就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除了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腎結石患者若食用過量草酸,也會促進草酸鈣結石的形成,引起梗阻進而傷害到腎臟,因此這2類人平常都應該保持低草酸、低脂、正常鈣飲食。
「吸石雙嬌」軟式輸尿管鏡手術 一次解決腎結石困擾
吸石雙嬌「管徑7.5Fr Mini軟式輸尿管鏡&專利吸引導管」有別於以往軟式輸尿管鏡手術,無須使用取石網取石,邊打邊吸,縮短手術時間,提升清石效率!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大幅減少輸尿道損傷,病患安全更加分。一名67歲女性因泌尿道反覆感染,經檢查後發現右側上端輸尿管以及腎臟有數顆結石,同時併發腎臟積水,經體外震波治療無效後到輔大醫院就診,後續接受「新型Mini軟式輸尿管鏡手術」取石治療,成功擊碎取出身體裡的石頭。水分攝取不足容易形成結石 恐卡住輸尿管腎結石是指腎臟的代謝物,在尿液中形成堅硬的結晶沉積物,如果平常水分攝取不足,就容易堆積尿酸、草酸鈣、草酸鹽在身體裡,最後形成結石,輔大醫院泌尿科戴逸昇醫師也提到,若結石掉到輸尿管卡住,就會出現典型的腰痠腰痛,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血尿的症狀。戴逸昇醫師指出,管徑7.5Fr Mini 軟式輸尿管內視鏡搭配一種可彎曲的專利吸引導管,經由天然泌尿的尿道進行手術,比較不會破壞正常身體組織,加上新型專利導管前端是軟的,可以彎曲180度,直接將導管伸到腎臟裡面,深入下腎盞把結石吸出來,大幅提升清石效率,再搭配高功率鈥雷射系統將結石擊碎,無須使用取石網取石,邊打邊吸,大幅縮短手術時間,同時無須再透過排尿排出體內石頭,結石清得越乾淨,併發症機率和復發率也會越低。新型軟式手術管徑細 減少傷害及術後感染風險戴逸昇醫師解釋,不管是輸尿管結石還是腎結石,原則上小於兩公分,都還是可以嘗試做體外震波打碎它,後續再自行排出。但不是所有結石都像我們想的那麼順利,遇到結石太硬或是病人輸尿管比較狹窄等因素,都會造成療程效果不是那麼理想,透過「Mini RIRS 新式Mini軟式輸尿管內視鏡手術」,新型軟鏡管徑7.5Fr,跟過往軟鏡相比大幅縮小30%,可在較細的腎盞及漏斗之間穿梭,透過反覆抽吸灌注,有效控制術中腎內壓,減少熱傷害與術後感染風險,也可以大幅縮減輸尿管損傷的機會。現今人飲食精緻化,戴逸昇醫師提醒,做完腎結石手術的病患每天水分要充足,一天建議喝至少2000-2500cc的水,也要避免憋尿,防止泌尿道感染。如果懷疑自己有泌尿道結石或腎結石的狀況,建議盡快至泌尿科請專業醫師診斷處理。
上泌尿道結石復發當心是「副甲狀腺亢進」所致! 這樣做降低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根據臺灣2013年的研究發現(1 J Urol. 2013 Jun;189(6):2158-63.),上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高達7.4%,其中男性9%,女性5.8%,並隨著年齡而增加,最常見於60至69歲。上泌尿道結石一年內及五年內復發機率為6.12%及34.71%。上泌尿道結石 形成原因多樣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說明,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因此建議上泌尿道結石病人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4種不同結石應調整生活型態 可降低復發機率李高漢主治醫師指出,飲食上的調整以維持營養的綜合平衡也很重要,根據病人的結石種類調整飲食。1、草酸鈣結石病人:應該少吃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青椒、豆類等),少喝生啤酒、咖啡、紅茶、可可、阿華田及巧克力。2、尿酸結石病人:應減少嘌呤攝取如動物內臟、豆類食物、海鮮、紅肉、酒精飲品等高嘌呤食物。3、磷酸鈣結石病人:應避免碳酸飲料、高磷酸食物如酵母、小麥胚芽、蝦、香菇、全穀類、麥片、內臟、蛋黃、牛奶、豆類、堅果類等。4、感染性結石病人:除了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外,也需要將結石清除乾淨。高風險上泌尿道結石族群 反覆復發恐傷腎李高漢主治醫師提及,對於高風險上泌尿道結石病人(如:兒童泌尿道結石、反覆泌尿道結石發作病人、感染結石、孤立腎),為了避免上泌尿道結石反覆復發影響腎臟功能,可進行24小時的尿液代謝檢查及抽血檢查,以了解結石的成因,然後根據病人的狀況給予藥物及飲食上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含鈣結石常見的代謝異常為高尿鈣(hypercalciuria),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同時有高血鈣,如果也有高血鈣就有可能是副甲狀腺亢進引起的。
男子腎結石4年發作3次! 醫授日喝「這飲品」有效減緩
根據統計指出,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患有腎結石,且男性好發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日前透露,日前一名50多歲的大陸台商,4年內腎結石發作了3次,因為長期在國外無法回台拿藥,因此江守山就請對方每天喝1公升的檸檬水,持續5年至今未再復發。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日前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上透露,他有一名病患是大陸台商,長期住在東莞的台商,偶爾才回台灣,在4年內腎結石復發了3次。而且因為腎結石堵住腎臟12小時就會對腎臟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該患者的腎功能也逐漸掉到60。不過江守山表示,因為患者長期不在台灣,無法固定回診拿藥,因此他便告訴對方,使用2顆檸檬泡成1000cc的檸檬水飲用,另外白開水也照常攝取。而患者照做後,追蹤至今近5年的時間,腎結石都沒有再復發,。對此江守山表示,由於檸檬本身有檸檬酸鉀可以避免結石的產生,而檸檬酸會直接與尿中的鈣結合,因此尿鈣就不易與尿中的草酸形成草酸鈣結晶,進而抑制結石的產生與生長。不過要是民眾患有腎結石,仍建議有任何問題須先積極就醫,與專業醫師討論,切勿擅自嘗試不明偏方。而他也指出,預防腎結石有5大要點:1. 每天水份攝取超過2500cc。2. 減少鈉攝取,因為鈉會將鈣帶入尿液中,所以高鈉飲食會導致尿中的含鈣量過多,易產生結石。3. 多攝入含鈣食物,降低尿液中的草酸鹽濃度,減少腎結石風險。4. 限制動物蛋白、避免食用太多紅肉,因為動物蛋白在代謝過程會製造尿鈣,增加結石的風險。5. 曾罹患結石的患者要避免高草酸食物,例如甜菜、菠菜、巧克力、堅果。
吃鳳梨為何會割舌頭?顯微鏡揭密「有細針」 專家認為是這原因
鳳梨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是大眾普遍喜愛的水果,不過很多人都有經驗,在食用鳳梨的時候被「割舌頭」,卻始終不清楚原因。TikTok上近來瘋傳一段影片,有網友將鳳梨果肉放在顯微鏡下,發現果肉內竟然都是「細針」,認為這就是鳳梨會刮舌頭的原因。不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詢問農委會,專家們卻都一致認為「鳳梨酵素」才是兇手。有網友在TikTok平台指出,鳳梨是他喜歡的水果之一,但每次吃的時候,都會感到嘴巴發麻,原來是因為水果含有針晶,這些針具有保護功能,避免果實被吃掉並保護種子,與其他化學物質(如鳳梨中的酵素)共同作用,可增強效果。他收集了一些鳳梨樣本,接著放在顯微鏡底下觀察,結果看到好幾十根「針」,吃鳳梨的時候嘴巴會發麻,正是因為被這些針晶給刺傷,「草酸鈣晶體會在細胞膜上戳洞,引發刺激」,雖然聽起來有點嚇人,但他表示:「這不會阻止我吃鳳梨」。影片曝光後,引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嚇傻:「我們在吃鳳梨的時候,鳳梨也在吃我們」、「我可憐的細胞膜」、「再也不吃鳳梨了」、「難怪媽媽總說不要吃太多鳳梨,因為會割舌頭」,還有人分享經驗,「我一直以為是因為過敏」、「在瘋狂吃了鳳梨和奇異果後,我的嘴巴痛得要命」。鳳梨含有數十個「針晶」,會破壞細胞膜。(圖/翻攝自sf_microscopy TikTok)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針對此影片詢問了農委會及植物專家,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果樹研究室副研究員官青杉就指出,草酸鈣的針狀結晶小到要用顯微鏡才看得到,「應該可忽略它可能帶來的物理傷害」,而且,經實務發現,鳳梨經過加熱後,就不會刮舌,但草酸鈣結晶並不會因短暫加熱就融化,但照理說鳳梨加熱過後還是會刮舌頭才對,「因此草酸鈣結晶應不是鳳梨會刮舌頭的原因」。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陳煜焜則直言:「吃鳳梨刮舌頭是果肉裡的鳳梨酵素造成」陳教授解釋,鳳梨酵素是一種分解酵素,會分解口腔的蛋白質,因此讓人有異樣的感覺;只要將鳳梨加鹽醃製或加熱,破壞鳳梨酵素的蛋白活性後,吃起來就不會刮舌頭了。
台中4國小生摻「黃金葛汁」下毒報復同學 毒物專家曝嚴重後果:心裡有病嗎?
台中某國小高年級學生因與同學有嫌隙,居然夥同3名同學對同班同學下毒報復,導致受害人喝下裝有黃金葛汁液的水後腹痛。教育局證實,確實有這件事,校方已針對相關學童進行輔導,並依法處理中。對此,毒理專家招名威痛批,「這真的很扯,不爽就來下毒,現在的小孩是怎麼了?」一名網友在Dcard匿名以「國小生下毒殺人」為題控訴,中部某國小高年級學生和同學有糾紛,先是查詢毒物相關資料,包括姑婆芋、黃金葛、夾竹桃,再夥同3名同學抽籤決定使用黃金葛,並趁對方不在時,偷偷將黃金葛汁液倒進其水壺裡。受害人喝下摻有黃金葛汁液的水後,出現頭暈、噁心、肚痛等狀況,全案因此曝光。對此,台中教育局證實,確實有這件事,校方已針對相關學童進行輔導,並依法處理中。毒理專家招名威在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指出,黃金葛的汁液內含有高濃度的不溶性草酸鈣,用顯微鏡來看的話是很容易看到結晶的塊狀物,誤食高劑量的話,在口腔是會引發嚴重發炎反應,噁心、嘔吐、疼痛、無法吞嚥,若進入身體,也是會有全身性的過敏反應發生,甚至可能會有氣喘、呼吸阻塞的情況。招名威痛斥,「一般來說,較擔心的是寵物會誤食,但有國中生(應是國小生)竟然會拿這種東西來毒害同學,心裡是有病嗎?」招名威也提到,另外兩種植物姑婆芋和夾竹桃沒有比較好,一個含有大量的生物鹼,另一個含有強心配醣體(一種心臟毒素),人吃下去也是會有嚴重的過敏反應,都有可能會致死的。
保健品NG配1/疫情帶動產值飆升195億元 「維他命超夯」卻恐致腎結石
疫情催生出保健品商機,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保健品產值已經連6年正成長,109年更達到新高峰,產值飆升至195億元,其中維他命是最受歡迎的保健品,其中維生素C有助免疫力最夯,不過,專家提醒攝取過量恐造成腎結石,還是天然的維生素C最好喔!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指出,疫情帶動保健品商機創新高,109年產值已達195億元,連續6年呈現正成長,以電商平台業者PChome 24h購物為例,今年保健食品銷量及客單價較去年同期相比皆有30%的成長,其中以有助增強保護力的「維他命」、「益生菌」,以及幫助調節機能的「魚油」,成為最受歡迎的三大類保健品。由於維生素C具有極佳的抗氧化力,能參與神經傳導物合成,可對抗壓力、預防疲勞,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疫情期間更受歡迎,PChome 24h購物上的關鍵字搜尋量比去年同期成長2.5倍。不過,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藝人于美人曾透露自己以前非常愛喝維生素C發泡錠,但2019年卻開刀從體內一口氣取出108顆腎結石,當時醫師告訴于美人,原因可能是因為攝取大量的維生素C,由於維生素C的代謝產物是草酸,如果身體來不及吸收,長期下來就會有一部分轉化成草酸鈣結石,于美人一聽,從此便不敢再補充維生素C保健品。醫師建議優先攝取天然蔬果中的維生素C較佳,例如芭樂、奇異果、紅黃椒都是不錯的選擇。(圖/周志龍攝)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黃柏堯主任表示,翻查國內外關於維生素C的醫學報告與論文,發現各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過量的維生素的確會增加腎結石風險;另一派則不認為,而黃柏堯個人認為先天體質的因素比較大,維生素C過量應該不至於是主要腎結石的原因。食藥署也曾發布文章提醒民眾,成人每日需要攝取的維生素C為100毫克、孕婦每日120毫克、哺乳媽媽每日140毫克,若是超過3000毫克就可能造成腎結石,但一般人應該難以達到如此的高劑量。黃柏堯說,如果檢查發現身體的確缺乏維生素C,建議先從天然蔬果補充較好,根據食藥署資料,只要每天吃半顆芭樂、或一顆奇異果,就足夠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如果還想要再多一點,一天有攝取到「三蔬二果」,就能達到200-400毫克的維生素C,能讓血液中的維生素C量達到飽和,且還能攝取到許多植化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對身體健康有益的營養。
台日合作「尿沉渣影像特徵辨識」 10分鐘揪出腎病與泌尿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日本知名臨床醫學檢測集團sysmex(希森美康),宣布投入合作「尿沉渣影像特徵辨識」,雙方透過雲端平台,由sysmex 提供尿沉渣醫學影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則運用AI圖像大數據,協助sysmex(希森美康)醫學集團就其檢體影像上,找出難以辨識的疾病特徵並加以標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指出,與sysmex 合作可望進一步實現智慧醫療,將中國附醫人工智慧AI和臨床收集之尿沉渣影像辨識結合,藉由人工標記、機器深度學習,有效縮短實驗室檢驗流程提升效率,雙方期待從尿液檢體,就能快速精準找出病人的泌尿疾病、腎病與癌症等疾病,共同為國人的健康把關。根據健保署國民健康保險實驗室數據庫近五年來(2015年至 2020年)的統計,台灣醫院最常進行的五項檢查,依序分別是「血液常規檢驗」、「尿液常規檢驗」、「白血球細胞分類計數」、「血糖和血中的肌酐酸」;尿液常規檢驗高居第二,並且也是各醫療機構與健檢單位,提供作為一般健康檢查、門診檢查與住院治療前的常規檢驗項目,目前實驗室皆有自動化儀器可以快速分析尿液成分,並且能夠快速取得報告。值得注意的是,尿液沉渣的圓柱體、結晶體及細胞形態,往往是諸多疾病的重要指標,然而一般醫學實驗室對於較具難度的形態卻可能無法立即辨識。周德陽院長指出,本合作透過AI圖像,能進一步優化尿沉渣影像特徵,提升其辨識能力,根據尿液不同菌種的不同特徵來進行辨別,使其猶如人臉辨識般,透過影像即能辨識出分析物件的正確名稱並進行分類,有助於提升整體檢驗流程之效率與準確度,並在疾病的早期即快速檢測出異常,給予病人正確的治療及減少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透析科郭慧亮主任舉例說明,尿液由腎臟製造,尿液中所含的物質也可以提供許多的臨床訊息:腎臟將血液中廢棄的物質連同多餘的水分形成尿液儲存在膀胱,達到一定量再經由尿道排出體外,如果某個器官出現異常,則可藉由分析尿液找出端倪,像是含有大量白血球的膿尿可能出現在急性腎盂腎炎或泌尿道感染;血尿則可能出現在腎絲球性出血或非腎絲球性出血;近期研究更顯示,血尿中觀察到變形紅血球,則與腎絲球腎炎有顯著相關;此外,腎臟發炎會在尿中發現腎小管上皮細胞;至於尿路感染或是膀胱癌,則可能發現於尿路上皮細胞或惡性細胞,其中藉由惡性細胞的不同排列方式及形態,來區分上皮細胞癌或腺癌等。除了上述的血球與細胞,尿中圓柱體與結晶體的存在,亦是腎臟病變、尿路結石等相當重要的指標,如重度慢性腎病在尿中可能出現大量草酸鈣晶體、透明圓柱體或臘狀圓柱體。另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副院長薛博仁也舉例說明,念珠菌菌尿症是一不算少見但卻也常困惑著諸多臨床醫師的問題,它不同於細菌性菌尿症已有著普遍共識的臨床診斷指引和處置,念珠菌菌尿症尚缺乏著一確定性的診斷與處置流程,且因使用抗生素的影響,目前具抗藥性的念珠菌種Candida. glabrata也逐漸增加。從以上敘述便可窺見尿液檢查的重要性,藉由不同的細胞形態可以協助診斷泌尿系統的許多疾病,亦可在尿液細菌培養尚未有結果前,即時提供醫師診斷依據。日本sysmex醫學集團是全球IVD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領域前10名的亞洲企業,其在血球,血凝,以及尿沉渣檢驗的領域都獲得全球市佔率第一位,並曾連續兩年被富比士(Forbes)列入全球最具創新「保健器械&服務」公司的行列,以及被Corporate Knights四次評選為「Global 100」(世界最可持續發展的100家公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透過與日本sysmex集團台灣分公司合作研究,共同幫助讓病人透過非侵入性且操作快速方便的尿液常規檢查及早診斷,免除像是膀胱鏡檢查、患部活體切片等侵入性檢查。台灣泌尿道癌症發生率大約每年每十萬人有4人,相當全台灣每年新增800例,若能早期發現,可以在癌症初期就診斷出來,治癒的機會將大大提升。期待為未來的檢驗流程、制度及社會衛生經濟價值帶來全面性助益。
愛吃「這蔬菜」等於嗑8斤鹽? 營養師怒斥危言聳聽「根本就沒有這種說法」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劇,骨質疏鬆症的出現並不陌生。日前有報導指出,大陸一名張姓女子前段時間經常腰痠背痛,晚上睡覺時也經常失眠,半夜容易驚醒,就醫後被檢查出骨質疏鬆,醫生直指原因竟是「吃太多苦瓜」並稱「吃苦瓜等於一次吃8斤鹽」。但根據資訊查證機構「mygopen(麥擱騙)」詢問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營養室高慧珊主任,高主任直言「根本就沒有這種說法」。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2/10/bitter-8.html綜合陸媒報導,張大姐前段時間經常腰酸背痛,尤其是下班後,根本不想動。她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失眠,半夜容易驚醒,睡眠質量也有一些問題。當她翻身時,她感到腿部非常疼痛。於是周日,張姐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警告她有明顯的骨質疏鬆。陸媒報導,醫生認為,因為張大姐喜愛吃「苦瓜」,直言「吃苦瓜等於一次吃8斤鹽」,還稱苦瓜含草酸較多,進入體內後會與血液中的骨骼吸收形成草酸鈣,抑制鈣的代謝,不僅不利於物質的產生,還會誘發腎結石的出現,「如果天天吃,骨頭可能會變成蜂窩」。但是,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營養室高慧珊主任在接受資訊查證機構「mygopen(麥擱騙)」訪問時,怒斥陸媒報導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指出成人一天可攝取鈉含量為2400毫克,根據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數據,每100公克白皮苦瓜的鈉含量為3毫克、每100公克山苦瓜的鈉含量是6毫克,可見吃苦瓜根本不可能「等於一次吃8斤鹽」,且苦瓜的草酸含量也不高,報導中提到「苦瓜草酸較多,容易抑制鈣的代謝」,並沒有事實依據。
62歲男腰痛原因竟是腎損傷 結石釀禍「5方式可預防」
台中62歲陳先生原有攝護腺肥大的病情,近來因腰酸背痛及發現整天的尿量變少,擔心病情惡化,陳先生至診間就醫,被診斷出為兩側輸尿管結石阻塞造成的急性腎損傷,在兩側輸尿管卡了各1公分結石,才會有整天尿量減少及兩側腰痛的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接受內視鏡輸尿管鏡手術,術後2天就出院,現腰痛症狀獲得巨大改善。 衛福部臺中醫院泌尿科醫師趙浩堅表示,結石盛行率高峰期在夏季,主要的成因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會增加水分由汗腺或毛細孔蒸發,此時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容易造成尿液濃縮,身體離子濃度高,就容易形成結石。另外,如果有特定家族病史的,比較容易發生結石,例如:痛風、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黃嘌呤尿症、腎小管酸性中毒等。 平日預防結石生成有以下5重點 1.適量的水分攝取:一名健康的成年人一日每公斤的體重,需要約35cc的水分,如果因為天氣或工作有大量的散失,應額外補充適量的水分。 2.足夠的鈣質攝取:研究顯示,低鈣飲食並不能減緩結石發生機率,適量的鈣反而可以與消化道中的草酸結合,降低身體中與尿中的草酸濃度,降低結石發生機率(最常見的結石成分為草酸鈣)。 3.減少高鈉高蛋白的飲食:高鈉飲食會使尿中鈣離子濃度增高,增加結石生成機率。而高蛋白的飲食會增加尿酸濃度,並降低尿中的檸檬酸鹽含量,這兩個現象都會讓結石發生機會大大上升。 4.低草酸的飲食:如果已經有足夠的水分攝取了,但還是反覆發生結石,那建議可以稍微減少草酸食物攝取,例如巧克力、甜菜、韭菜、芹菜、地瓜、堅果。 5.高檸檬酸食物的攝取:檸檬酸的成分可以減緩結石的形成,建議可以攝取橘子、柳丁、檸檬,含有大量檸檬酸。 趙浩堅醫師指出,腎結石除了於夏季好發,冬季也別輕忽。冬季容易因高熱量飲食、進補、憋尿、用藥增多等因素,都會誘發腎結石,因此,冬季更要注意腎結石的預防工作,千萬不要迷信「冬季安全期」,真正的安全,是做好日常護理預防和自我管理,遠離腎結石。趙浩堅醫師呼籲,如果發生急性輸尿管結石阻塞造成腎水腫,建議還是到醫院求診,接受完整的諮詢診斷與治療。
工作忙沒時間喝水…中年男「左腹劇痛」臉刷白送醫 醫照X光驚:石頭卡住了
一位40歲男性上班族,經常一忙起來就是3-4小時,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雖然他偶爾感到腰背痠痛,只認為是工作姿勢不良,就不以為意,直到有天左下腹部突然劇烈疼痛伴隨噁心感,臉色蒼白又痛得動彈不得的他,緊急被同事送到急診,經X光及超音波檢查,發現原來是之前1.5公分大的腎結石滑落到輸尿管裡卡住了。(圖/翻攝自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臉書)泌尿科醫師陳偉傑及羅詩修在臉書粉專表示,「尿路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的疾病,結石形成的原因很多,水分攝取不足就是最常見的成因,水分過少導致尿液中草酸鹽、磷酸鹽、鈣鹽濃縮而析出成小結晶,日積月累之下就形成較大顆粒的結石。結石在腎臟形成,就可能隨著尿液移動至輸尿管、膀胱或尿道,而輸尿管和尿道比較細小,阻塞的現象和症狀就更明顯。」(圖/翻攝自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臉書)除了水分攝取過少的因素外,以下情形也是好發的高危險族群:年齡:好發於30-50歲正值事業衝刺的青壯年,其中以男性居多遺傳:約有30%的家族遺傳因素飲食:經常食用太鹹、太甜、鈣含量過高者其他疾病:尿路異常、前列腺肥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痛風者(圖/翻攝自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臉書)醫師指出,結石依照成分大致分為4種,首先是草酸鈣結石,草酸鈣結石是尿路結石中佔比最高約80%,形成於酸性尿液中;磷酸鈣結石,常形成於鹼性尿液中,好發於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尿酸結石,常見於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症);胱胺酸結石,多為遺傳因素,常見於胱胺酸尿症患者。(圖/翻攝自泌密會客室 - 陳偉傑醫師 x 羅詩修醫師臉書)據了解,尿路結石的症狀有時候不明顯甚至沒感覺,一旦發作痛起來,有人形容「比生產還痛」;至於治療方式,醫師提到,一般是根據結石的位置、大小、影響尿路或腎臟功能,以及結石大小來判斷,目前有體外震波、開孔取石、微創內視鏡碎石手術等療法,提醒民眾若有腹部悶痛、腰酸背痛、排尿不順或血尿等情形,應盡速就醫。
舞跳一半腰痛爆送醫!養生婦查出「腎結石」嚇呆 醫揭元凶:純水害的
大陸北京一名57歲的張姓婦人1年前退休,平時非常注重養生,甚至制定了詳細的飲食、鍛鍊計劃,每天幾乎只吃蔬菜。沒想到,張婦去年在跳廣場舞時,腰部突然出現劇烈疼痛,送醫檢查後發現腎臟和輸尿管都有結石,讓她大為震驚,因為自己明明每天都只喝「純淨水」,不明白為什麼體內會長出結石。《澎湃新聞》報導,張婦退休後日子過得很養生,不僅制定了詳細的飲食計畫,平常也有運動習慣,每天必定會攝取足夠分量的蔬菜,加上她聽鄰居說社區的自來水水質較硬,從此只喝純淨水;去年9月某天,張婦一如往常和友人在外跳廣場舞時,突然感到腰部一陣劇痛,差點摔倒在地,隨後被送往醫院。經過CT檢查,醫生發現患者左腎和輸尿管裡各有一塊結石,且腎臟有中度積水,於是立即安排微創碎石治療,所幸並無大礙。醫生說明,水的硬度是指鈣、鎂、鐵、鋁、鋅等離子含量,通常以鈣、鎂離子為主,而80%的泌尿系統結石是由草酸鈣結晶聚集形成,因此一般人都認為硬水更容易造成結石,事實卻不然。醫生進一步解釋,人體的鈣有99%都儲存於骨骼中,主要來源都靠飲食攝入,而水中的鈣最容易被吸收;倘若不能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鈣,人體就只能從骨骼獲取,導致大量的鈣由骨骼釋放到血液裡,進而排泄到尿液中,加上張婦長期大量吃蔬菜,大量草酸經由尿液和鈣結合,便沉積在泌尿系統形成結石。專家提醒,不管是健康族群還是結石患者,喝白開水、涼白開最好,也最實惠;如果當地自來水水質較硬、水垢較多,可以使用過濾設備或燒開後放幾分鐘再喝,口感會更好;另外,結石患者不宜喝太多咖啡因飲品,例如咖啡、可可、紅茶、蘋果汁和可樂等,尤其咖啡及茶類的草酸含量較高,不得不慎。
吃錯恐致死!9蔬果別亂吃 香蕉、高麗菜也入列
一般人認為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不過也不是每種蔬果都適合所有人,還是要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挑選。據《ETtoday》報導,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學教授潘懷宗指出,包含香蕉、高麗菜在內的9種蔬果需要特別注意,以免吃下肚之後危害健康。1.酪梨患有「乳膠水果過敏症」的人,就連平時接觸到乳膠手套,都可能會過敏;這種患者若吃酪梨,就有可能會引發過敏,症狀輕微的話可能會嘴唇變厚、發麻,身上也會起紅疹,臉也出現歪斜;嚴重的話,可能會呼吸困難,甚至休克、致死。2.香蕉台灣是水果王國,就連便利商店都有賣香蕉。香蕉是很健康的水果,富含鉀元素,不過體內的血鉀濃度是由腎臟負責調節,對於腎功能運作不佳的人來說,如果吃了香蕉卻無法好好代謝鉀離子而在體內累積,可能會引發高血鉀症,要特別小心。3.櫻桃櫻桃核內的核仁有毒,所以櫻桃籽千萬別亂咬。服用降血脂的藥物的人,不可搭配葡萄柚食用。(圖/Pixabay)4.葡萄柚台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少,其中許多人都有長期服用降血脂的藥物。由於葡萄柚含特殊成分,抑制肝臟內參與藥物代謝的酵素,所以服用相關藥物的人,切記不可吃葡萄柚。5.甜菜根被認為是超健康食材的甜菜根,含有草酸鹽,會影響體內鈣、鎂、鉀等礦物質吸收;如果攝取的量太多,可能會增加尿液內草酸鹽與鈣結合成草酸鈣結石的機率,讓結石更加嚴重。6.高麗菜高麗菜可能會降低甲狀腺素的合成,所以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不宜吃高麗菜。7. 蔓越莓許多女性都知道蔓越莓對私密處的發炎很有幫助,但是蔓越莓成分含水楊酸,也就是阿斯匹靈,如果有服用阿斯匹靈的人,喝了蔓越莓汁可能有加乘效果,改變藥的強度,對身體帶來影響。8. 球芽甘藍含有維生素K的球芽甘藍,對於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要特別小心!因為維生素K會阻止藥物的運作。蠶豆等食物可能會和精神病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圖/Pixabay)9. 蠶豆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憂鬱病患,服用的藥物可能會和蠶豆、巧克力、乳酪、培根有交互作用,建議先詢問醫生,以免對身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