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強生
」 英國 強生 新冠肺炎 首相 疫苗新冠疫情調查展開!英相蘇納克遭爆拒絕2次封城 冷血嗆「讓人們死去就行」
英國司法機構近日正在對疫情期間「政府的危機處理方式」展開調查。然而,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在當地時間20日卻遭爆料,他曾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以財政部長的身分表示,政府應該「讓人們死去」(just letpeople die),而不是實施第2次全國封城。據《路透社》的報導,在疫情期間擔任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的瓦蘭斯(PatrickVallance)在2020年10月25日的日記中,寫下了當時的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和財政部長蘇納克在會議中的討論內容。據悉,這些對話均由強生當時倚重的前英國首相首席特別顧問卡明斯(DominicCummings)親口向瓦蘭斯轉述。卡明斯告訴他:「蘇納克認為只要讓人們死去就行了。這一切讓人感覺他根本缺乏領導能力。」面對瓦蘭斯的指控,蘇納克的發言人僅表示,首相將向調查單位提供證據、闡明自己的立場,「而不是逐一回應」。由於新冠肺炎重創英國經濟,並導致超過22萬人死亡,英國司法機構對此也針對政府的危機處理展開調查,相關行動預計將持續到2026年夏季。《路透社》分析,蘇納克目前面臨的最大危機在於,他長期將自己塑造成「終結強生領導亂局」的關鍵人物,但調查後卻發現這明顯與事實不符。據悉,蘇納克曾在2020年夏天推出「鼓勵外出用餐」的政策,也就是為酒吧、餐館的餐點提供補貼,卻也因此遭政府公衛專家抨擊是「死亡博士」(Dr. Death),擔憂此舉恐助長病毒傳播。
前英國首相強生宣稱:德國曾盼烏克蘭基輔政權迅速垮台
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於當地時間23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宣稱,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前,多個歐陸國家的態度與現在截然不同,除了法國在當時否認了俄羅斯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德國也希望若真的發生衝突,烏克蘭能夠迅速潰敗。據波蘭媒體TVP World的報導,強生表示,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之前,歐陸各國對此抱持不同態度,包括歐盟前3大經濟體: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強生宣稱:「在這個階段,德國人的觀點是,如果戰爭發生了,那將是一場災難,因此整件事情盡快落幕,也就是烏克蘭垮台會更好。我沒辦法支持這種論點,我認為這是種災難性的看法,但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和感受。」強生談到法國時則表示:「不用懷疑,法國人到最後一刻都還不相信(戰爭會發生)」,直到俄羅斯部隊跨過邊境。在此之前,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為了安撫普丁情緒,還出訪了克林姆林宮。至於前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當時領導的義大利政府,強生則稱:「這個階段,他們只是說無法支持我們所採取的立場,儘管在那之前他們告訴義大利媒體《共和報》(La Repubblica),該國政府在這個議題上與我們看法一致。」最後強生也表示,戰爭開打之後,西方很快便意識到無法與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談判,有必要採取一個統一的立場,「發生的事情是每個人——德國人、法國人、義大利人,每個人,包括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都無法選擇妥協的,因為你無法與這個人(普丁)談判。」戰爭之後,「歐盟的所作所為非常出色」。強生補充:「在我所有那些焦慮之後…我對歐盟的作為表達敬意。」
前英國首相強生卸任後演講費驚人 去美國一週就賺進千萬
前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下台後,受到各界歡迎,近日財產通報就被發現,他到美國演講不到一週,竟然就大賺27萬6130元英鎊(約台幣1021萬8053元)的酬勞,比當首相還好賺,另一名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同樣也演講邀約不斷。卸任首相受邀演講邀約多,強生的演講費就受到關注。(圖/達志/美聯社)據外媒《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根據強生最近一次的財產通報,他受邀到美國的蒙大拿州演講,接受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邀請,全額招待強生與兩名幕僚的機票與住宿,出席美國保險經紀人協會(CIAB)年度大會演講,而這場演講讓強生獲得高達27萬6130元英鎊(約新台幣1021萬8053元)的費用,這樣的金額也讓不少人嚇壞。事實上不只強生,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的財產申報也讓人吃驚,她近期受英國私募股權公司「安佰深集團」(Apax Partners)邀請演說,單次演說的費就高達9.7萬英鎊(約新台幣360萬元)。這些前首相的演講費用相當驚人,而這些費用也都被規定需要做財產申報,因英國法律規定,擁有現任國會議員身分者必須每28天申報一次,因此可以知道他們近期的收入與資產變化。
英國一週內2高階閣員下台!特拉斯難保大位 工黨民調大幅領先保守黨
在前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任內擔任運輸大臣的夏普斯(Grant Shapps)於當地時間19日接任內政大臣。這是現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9月6日上任以來第2次更換內閣高階官員。此前,致力於落實特拉斯競選政見的財政大臣夸騰(KwasiKwarteng)才因首相的「災難性」減稅計畫而被迫在14日背鍋下台。如今面對國會議員尖銳的質疑聲浪,特拉斯則堅稱她不會輕言放棄,拒絕下台。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衛報》的報導,前內政大臣布瑞弗曼(Suella Braverman)19日因為違反禁止透過私人電子郵件信箱傳送公務文件的規定,而在上任43天後請辭,為20世紀以來英國最短命的內政大臣。而前財政大臣夸騰更是上任不到40天就下台,是繼1970年麥勞德(IainMacleod)在任內猝死後,英國當代最短命財相。在此之前,布瑞弗曼就傳出與特拉斯在許多政策上發生衝突,包括移民政策,以及特拉斯近日取消「災難性」減稅計畫的作法,布瑞弗曼稱這樣的「髮夾彎」舉措,違背了她在競選保守黨黨魁及首相期間提出的政見,「我對本屆政府的方向感到擔憂,我們違背了向選民許下的關鍵承諾。」布瑞弗曼在辭職信中嚴厲批評特拉斯,並表明政府內部存在難以抹去的裂痕,「政府的正常運作有賴官員為自己的錯誤負起責任,假裝我們沒有犯錯、一切如常,好似大家都沒看見我們的錯誤,甚至期望事情會神奇地好轉,這不是嚴肅的政治態度」,暗示特拉斯也該為自己所犯錯誤負責下台。據悉,新接任的內政部長夏普斯在黨魁選舉期間支持特拉斯的競選對手、前財長蘇納克(Rishi Sunak),此舉可視為她試圖平衡黨內不同陣營的力量與利益。而夏普斯也在近日聲稱,他掌握多名黨員對特拉斯的真實態度,直言特拉斯「僅剩10天」可以扭轉局勢。身為管轄警政、移民等國內安全事務的內政大臣,夏普斯說,政府顯然遭遇動盪,但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確保民眾安全獲得保障。面對1週之內,財政大臣和內政大臣相繼下台的窘境,特拉斯17日曾為引發英國金融市場大震盪的減稅計畫致歉,但同時她又表示自己不會輕言放棄,拒絕下台,將帶領保守黨迎戰不得晚於2025年1月舉行的新一輪大選。不過目前各項民調顯示,最大在野黨工黨在過去幾週已持續領先保守黨超過30個百分點。
英國首相強生請辭 捕鼠官神預言「不是他走就我走」
英國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7日中午宣布辭去首相職務,從2011年就入住唐寧街的貓咪拉里,多年來歷經幾位首相更迭,每天的任務包含迎接客人、測試家具的午睡舒適程度,以及檢查各類安全防禦,可愛模樣吸引不少粉絲,甚至有網友替牠成立推特帳號。該帳號6日曾發文寫下「我再也無法昧著良心與首相一起生活」,放話「不是他走,不然就我走。」圖片還特別後製了一個麥克風,沒想到隔天強生竟真的請辭,推文吸引大批網友朝聖。
英首相強生下台後 新接班人如何產生?
當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才剛為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ChristopherPincher)酒醉性騷擾男性的爭議事件道歉後不久,就有超過50多名閣員和高級官員辭職逼宮,頑固的強生也終於在當地時間7日表態要辭任保守黨黨魁,但將留任首相直到選出接班人。以下將介紹新首相產生的流程。首相候選人必須由其他保守黨議員提名,因此可能有很多人選,需要多少位候選人參與將會經由負責的選委會決定。2019年該提名的數量增加至8位,以加快投票進程。隨後保守黨議員會舉行幾輪無記名投票,並在每輪的投票中淘汰得票數最少的候選人,以此縮小每一輪的被選舉人數,直到剩下2位人選。最後所有保守黨成員將會進行郵寄投票從2名候選人中選出新的首相。在英國下議院擁有多數席次的政黨黨魁是實際上的首相,不必召開臨時選舉,但當特殊情況發生,例如這次同黨閣員的辭退逼宮,首相就有權舉行選舉。每次新首相出爐所需的時間都不一樣,取決於有多少候選人被提名,以及前幾輪的投票狀況。例如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於2016年下台後不到3週,梅伊(Theresa May)就在前幾輪投票中大幅領先其他候選人,使得他們在選舉中途退出,新首相也提前出爐。而強生則是在梅伊宣布辭職後2個月才上任。強生先前在唐寧街外發表演說時表示,他將繼續留任首相一職,直到新的接班人出爐,但部分保守黨議員希望他能夠立即被取代。目前外媒整理出來新首相的可能人選包括:外交大臣特拉斯、前外交大臣杭特、國防大臣華勒斯、前財政大臣蘇納克、新任財政大臣查哈威、前國防大臣摩丹特、檢察總長布拉夫曼,以及國會外委會主席圖根哈特等人。
外媒爆強生留下原因之一與這有關 7月底計畫舉行盛大婚禮
隨著超過50名內閣成員與官員陸續請辭,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7日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職務,並暫續任首相職務直到新的黨魁選出。對此消息人士爆料,強生繼續擔任領袖部分原因是本月在Chequers莊園舉辦一場盛大的婚禮派對。根據《鏡報》報導,消息人士聲稱,強生在一定程度上堅持掌權,以便他和妻子嘉莉(Carrie)可以在Chequers莊園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以紀念他們於2021年5月舉行的婚禮。報導指出,2021年5月,由於新冠疫情的關係,他們的小型結婚典禮只有30名賓客參加,因此這對夫婦計畫7月30日預計舉行一場更大、更迷人的活動。消息人士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強生在正直方面面臨很大的批評,但他留下來的原因之一竟是在Chequers舉辦婚禮。」消息人士痛斥,這是一項國家資產,而不是他的私人住宅,強生一家應該做正派的事,找一個不同的場地。另一名知情人士補充,「如果繼續下去,那就太粗魯了。」消息人士表示,強生與妻子熱衷於舉辦派對,他們邀請了許多家人和朋友參加。不過對於這項說法,強生發言人回應,「首相有強烈的責任感,將繼續為他的國家服務,直到新領導人就位,繼續履行對公眾的義務。」
英國首相強生對性醜聞視而不見 內閣怒逼宮他出面認請辭「做到新首相即位」
英國政壇發生劇烈變化,英國首相強生傳出被逼宮,昨(6)日財政大臣和衛生大臣閃電請辭,並表達對首相強生執政能力和誠信的質疑,朝野要求強生下台的聲浪再起,多達59名內閣成員與官員請辭,也讓強生在英國當地時間7日12時(台灣時時間下午7時)在唐寧街10號對全國發表演說,證實下台請辭說法,並表示會做到新首相即位為止。據《天空新聞》、《BBC》報導,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和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認為強生對國會盟友、保守黨副黨鞭品契爾(Christopher Pincher)涉性醜聞視而不見,相繼遞出辭呈,讓英國政壇掀起劇烈變化,多達59名內閣成員出走,也讓保守黨要求強生下台聲浪高漲。據報導指出,甚至有閣員親自跑到首相官邸,要求強生趕快下台,而強生本人也抵抗不住這樣的逼宮壓力,最後在英國時間中午12點,宣布請辭首相及黨魁大位,但表示會做到新首相上任為止。
英國逾40位閣員相繼請辭 首相強生:我不會下台且不需要選舉
當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還在為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Christopher Pincher)酒醉性騷擾男性的爭議事件道歉時,當地時間5日,又迎來2位重量級內閣大臣在短短10分鐘內相繼辭職,他們是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以及地位僅次於首相的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而其他的閣員也陸續請辭,累積人數據稱已超過40位,不過強森卻表示他不會下台。根據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的報導,請辭的45人中除了衛生大臣賈維德和財政大臣蘇納克之外,還包括就業大臣、國務大臣、兒童和家庭大臣、環境大臣、住房大臣等等,不過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和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等人則表態會留在內閣。由左至右分別為衛生大臣賈維德、英國首相強森、財政大臣蘇納克。(圖/達志/美聯社)儘管曾經幫強森的醜聞多次辯護的許多忠誠閣員都相繼請辭,並加入了要求他下台的保守黨黨員的行列,但強森的私人秘書卻向天空新聞表示,強森情緒高昂且將繼續奮鬥,而強生本人也在6日表示,他不會下台,因為這個國家最不需要的就是選舉,就算閣員威脅要重新舉行選舉也無濟於事。據悉,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ChristopherPincher)被媒體抖出來的酒吧性騷擾事件,可能是引爆這波閣員離職潮的主因,以行為脫序聞名的品契爾在2017年就被指控對2名男性政治家性騷擾而辭去助理黨鞭的職務,但2019年他又加入了強森的內閣團隊,先是擔任外交大臣,後來又出任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不過在這期間他還是受到很多同黨議員的性醜聞指控,但他卻在2022年成為保守黨在下議院的副黨鞭。或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強森一路走來醜聞也從沒間斷,但他這些年來卻都神奇的挺過這些指控,並跌跌撞撞的走向權力顛峰。首先他人生的第1份工作,擔任《泰晤士報》的實習記者時,就因為捏造引述而被開除,但之後他卻用偏激但易懂的文筆吸引讀者成為了《每日電訊報》的高人氣反歐盟作家,接著他乘著這股名氣進入政治圈,並在擔任保守黨議員時,因為婚外情被抓包然後又說謊否認而失去職位,但後來他見機行事的轉變自己反歐盟、反移民的意識形態論調,從而選上並連任了倫敦市長,並在稍後成為了英國歷史上最差勁的外長之一,還導致英國籍伊朗政治犯因他的言辭不當而被延長刑期。當上首相之後,他又接連挺過性騷擾、挪用公款,以及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派對門」等眾多醜聞,更好不容易通過了前陣子不信任案的考驗。先前英國《衛報》才指出,強森以貪戀權位和固執著稱,他不太可能僅僅因為幾位內閣大臣的離去就辭職,如今強森死賴著不走的行為也讓外媒的預測一語中的。
英國內閣2「關鍵大臣」戲劇性辭職 醜聞打不倒的強森政府恐垮台
當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還在為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Christopher Pincher)酒醉性騷擾男性的爭議事件道歉時,當地時間5日,又迎來2位重量級內閣大臣在短短10分鐘內相繼辭職,他們是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以及地位僅次於首相的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這意味著強森在經歷數年的醜聞並跌跌撞撞的挺過不信任案後,可能即將結束他在保守黨的領導地位。衛生大臣賈維德於當地時間5日下午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辭職,並表示他已經事先知會強森。賈維德寫道,「你替領導者所設的政治基調,以及你所代表的價值觀,反映在你的同事、你的政黨、乃至於整個國家」,他說英國人民期望他們的政府保持正直,但選民現在認為強森的內閣既不稱職,也完全不為國家的利益行事。「遺憾的是,我很清楚在你的領導下這不會有任何改變,因此你也失去了我對你的信心。」而不到10分鐘,財政大臣蘇納克也以推文宣布辭職,他在辭職信裡表示,英國正面臨巨大的挑戰,但只有在勤奮工作、做出犧牲和艱難的抉擇才能實現一個低稅收、高成長經濟體和提供世界一流公共服務的國家,最後他表示自己跟強森的方法不同,雖然他很遺憾要離開政府,且不情願看到這種結果,但這種情況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對我來說,在世界正遭受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和其他嚴重的經濟挑戰下辭去官職,是一項重要決定,並非出於輕率。」由左至右分別為衛生大臣賈維德、英國首相強森、財政大臣蘇納克。(圖/達志/美聯社)據悉,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在酒吧的性騷擾事件可能是引爆這波離職潮的主因,以行為脫序聞名的品契爾在2017年就被指控對2名男性政治家性騷擾而辭去助理黨鞭的職務,但2019年他又加入了強森的內閣團隊,先是擔任外交大臣,後來又出任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之後強森和黨鞭又多次被同黨議員爆料品契爾的性醜聞,但他卻一直待在強森政府裡,還在2022年成為保守黨在下議院的副黨鞭。只能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強森本人其實就時常被醜聞纏身,但他這些年來卻都神奇的挺過這些指控,並跌跌撞撞的走向權力顛峰。首先他在人生第1份工作《泰晤士報》實習記者時期就因為捏造引述而被開除,但之後他卻用扭曲和偏激的文筆吸引讀者成為了《每日電訊報》的高人氣反歐盟作家,之後他靠著名氣走入政治圈,並在擔任保守黨議員時,因為婚外情被抓包然後又說謊否認而失去職位,但後來他見機行事的轉變自己反歐盟、反移民的意識形態論調,選上並連任了倫敦市長,並在稍後意外地成為了英國歷史上最差勁的外長之一,並捅出了英國籍伊朗政治犯被延長刑期的婁子。當上首相之後,他又接連挺過性騷擾、挪用公款,以及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派對門」醜聞,更好不容易通過了前陣子不信任投票的考驗。而英國《衛報》也指出,強森以貪戀權位著稱,他不太可能僅僅因為2位關鍵大臣的離去就辭職,不過卻有越來越多的同黨議員認為,在他的帶領下保守黨根本沒機會贏得下屆選舉。目前強森已任命了教育大臣查哈威(NadhimZahawi)取代蘇納克,並選擇英國脫歐大臣巴克雷(Stephen Barclay)接替賈維德的職位。
拜登宣布G7全球基建計畫 籌6000億美元抗衡一帶一路
美國總統拜登26日宣布一項七大工業國組織(G7)計畫,表示通過為貧困國家的全球基礎設施項目籌集約6000億美元,來與中國強大的一帶一路倡議競爭。根據《法新社》報導,拜登指出,美國的目標是在2027年將2000億美元帶到談判桌前,而G7的其他國家將增加4000億美元。拜登說,「資助中國目前主導的各種項目,從道路到世界偏遠角落的港口,不是援助或慈善。」拜登強調了該計劃背後的地緣戰略思想,稱此類項目為所有人帶來回報,包括美國人民和所有國家的人民。拜登提及,在世界範圍內,中國民主競爭對手的作用是「我們分享我們對未來的積極願景的機會」,也讓其他國家親眼看到與民主國家合作的具體好處。報導指出,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同,提議的G7資金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私營公司是否願意進行大規模投資,因此無法得到保證。然而,美國官員稱,這是一件好事。美國官員說,在這種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情況下,受援國將能夠避免所謂的中國使用的債務陷阱和其他強力策略。另外各國領袖在共進午餐時出現小插曲,根據《每日鏡報》報導,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拿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開玩笑。當領導人互相打招呼時,強生詢問,「我們要脫掉衣服嗎?」杜魯多建議,正式拍照後再脫。強生回,「我們必須證明我們比普丁更強硬。」隨後杜魯多提及,「赤膊騎馬。」他指的是,普丁於2009年赤膊騎馬。強生回應,「我們必須展示我們的胸肌。」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則說,「騎馬是最好的。」
英國首相再訪基輔 將啟動烏軍訓練計畫
英國首相強生17日現身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這是他繼4月造訪烏克蘭後,第二次與澤倫斯基會談,預告將啟動「足以徹底改變戰爭均勢」的軍事訓練先鋒計畫。參與計畫的成員將接受3週訓練,學習前線作戰技能、基礎醫療能力、網路安全以及反爆破戰術,與「軌道行動」相似。強生表示,英國與他們同在,直到烏克蘭最終勝利。
英國首相強生挺過不信任投票保政權 政治威信大重創
現年57歲的英國首相強生,今天接受英國保守黨籍國會議員對他所展開的不信任投票。最新投票結果已經出爐,強生順利挺過這次不信任投票的考驗,成功保住了黨魁和首相職位。但他雖然贏得不信任投票,但在政治上受到嚴重受創,保守黨內對強生的態度,依舊存在嚴重分歧。強生今天在同黨籍議員的秘密投票中,以211票對148票過關,支持率為59%,低於前任首相梅伊(Theresa May),當初在2018年不信任投票中的支持度。強生在2019年選舉中,雖然獲得全面性的勝利,但後來他本人和幕僚,屢次無視防疫期間封鎖的相關規定,在唐寧街首相官邸舉辦飲酒派對,因此招來外界指責和壓力。其後強生面臨不信任投票,他必須在總數359名保守黨籍議員中取得多數,也就是至少要拿下180席支持,才能保住政權。本次投票是採秘密投票方式進行。強生最終拿下211票信任票,贏得這次投票,保住職務跟政權。不過,這次對強生投下不信任票的,也有148票,投票支持率為59%,等於他英國政壇的威信盡失,整體低於前任首相梅伊(Theresa May)在2018年不信任投票中的支持度。而梅伊當年在不信任投票過後,6個月內就辭職了。
不滿兒子脫歐 英國首相父親正式入籍法國
自2020年12月31日開始算起,英國已經脫離歐盟近1年半的時間。而英國首相強生的父親史丹利(Stanley Johnson),由於不滿首相兒子做出脫歐的決定,先前就傳出他計畫入籍法國國籍,希望以此繼續當歐盟會員。而現在有消息傳出,目前史丹利已經成功入籍法國。早在2021年1月消息曝光之初,史丹利就曾對外表示正在申請法國國籍,他解釋自己的母親在法國出身,外公外婆也是法國人,所以他自己從小也認為自己是法國人,史丹利表示「我只是拿回原本應該擁有的。」而在脫歐這件事情上,他與兒子強生的態度也大不相同,史丹利在脫歐公投中認為英國應該要繼續留在歐盟,但是他的兒子強生卻是帶動脫歐活動的發起人。而根據《BBC》報導指出,史丹利在20日接受訪問時表示,證實自己已經獲得同意、成功入籍法國,並表示「能夠獲得法國國籍是一件珍貴的事情」,也表示這件事情讓她重新獲得了部分身分認同。同時也有媒體報導指出,法國司法部也證實,史丹利於2021年11月18日提出入籍申請,並且於2022年5月18日獲得法國國籍。
英首相入基輔會晤烏國總統表達支持 澤倫斯基:望透過外交結束戰爭
在俄烏戰爭打得不可開交之際,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突然現身烏克蘭首都基輔,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展開會談,表達英國支持烏克蘭之意。而與此同時,澤倫斯基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烏克蘭方面一直準備好談判,希望能透過外交的方式來結束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在俄羅斯軍隊撤離基輔郊區後,附近被發現大量烏克蘭平民的屍體,此事件可以說是震驚歐洲各國,於是就有不少歐洲國家領袖選擇在戰時造訪烏克蘭。而英國首相強生在沒有事先宣布的情況下,在周末造訪基輔。強生也為此在推特上連發數篇文章,自己已經抵達烏克蘭,英國將會與烏克蘭「站在一起」。強生也提到,英德兩國對於俄羅斯的入侵感到震驚,2國將會進一步地幫助烏克蘭。在會見澤倫斯基時,強生也表示將會制訂新一輪的財政與軍事援助計畫來幫助烏克蘭「此為我們全力協助烏克蘭奮力對抗俄羅斯野蠻侵略的證明」。而澤倫斯基也在TG的頻道上表示「強生是秉持著自身原則反對俄羅斯侵略的人士之一,是一位祭出各種制裁來施壓俄羅斯,以及提供烏克蘭防衛支援的國家領袖」。強生也宣布,英國將會運送價值約1億英鎊(折合新台幣約37.6億元)的軍事裝備給烏克蘭軍隊,其中包含了120部裝甲車、反艦飛彈系統、星光防空飛彈(Starstreak)、800枚反戰車飛彈以及部分精準武器使用的彈藥。而其實早在強生之前,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也曾造訪基輔,並且與澤倫斯基共同召開記者會。澤倫斯基在記者會上表示,烏克蘭一直做好談判的準備,並且尋求各種方式來停止戰爭。澤倫斯基也表示,目前已經預期到俄軍將會在烏克蘭東部發動攻勢,烏克蘭方面也為此做好戰鬥的準備,「同時能夠希望透過外交手段來結束戰爭」。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資料顯示,自從俄烏戰爭開戰以來,烏克蘭難民人數已經高達444萬1663人,其中90%難民為婦女與孩童。
俄警告「油價恐破300美元」!美禁止進口俄石油 英國宣布2022年前逐步淘汰
由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關係,世上不少國家紛紛對俄羅斯祭出相關的制裁。而美國政府於8日正式對外宣布,之後開始禁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與能源。而英國政府也宣布跟進,同時也計畫在2022年前逐步淘汰進口自俄羅斯的能源。整起事件曝光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在推特上發文感謝,並呼籲其他各國領導人也可跟進。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美國總統拜登於8日正式對外宣布,美國將直接禁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拜登更是直言,此舉的目的就是瞄準了「俄羅斯的經濟命脈」。而根據《CNN》報導指出,在2021年,美國只有8%能源進口自俄羅斯,對於整體經濟影響並不大。而根據《半島電視台》另一篇報導指出,英國首相強生也同時宣布,基於俄羅斯決定入侵烏克蘭,英國將在2022年底前,逐步完成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目標。英國商務部長克瓦騰(Kwasi Kwarteng)也表示,目前俄羅斯進口石油佔總進口量的8%,政府將會成立一個工作小組,與企業共同合作找尋到其他替代供應商。而目前英國雖然未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但克瓦騰也表示,將會嘗試找尋禁止進口俄國天然氣之後的替代方案。報導中也指出,目前俄國的天然氣進口量占整體進口量的4%。對於英美紛紛著手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一事,其實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早在7日就曾對外警告,他認為禁止俄國石油進口,全球原油價格恐因此飆升到每桶300美元,「這會對全球市場帶來災難性後果」。諾瓦克也認為,在短時間內,歐洲市場是不可能找到足以替代俄羅斯石油的其他供應管道或能源。而在整起消息曝光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在推特上發文,感謝英美政府下達禁止進口俄國能源的禁令。此舉可嚴重打擊普丁的命脈。他也在文章中,呼籲各國領導人可以跟進英美兩國的禁制政策。
俄烏局勢動盪 台灣1月外銷將連23紅 法人:趁台股利空加碼不追漲
在科技股領跌下,上周五(18日)美股四大指數同步收黑,不僅道瓊周K線收黑,標普500指數的50日均線跌穿200日均線,出現死亡交叉訊號,多空長期趨勢恐已反轉。台積電ADR跌0.38%;日月光ADR漲0.54%;聯電ADR跌0.11%;中華電信ADR漲0.59%。18日美股四大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下跌232.85點、0.68%,收34,079.18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68.65點、1.23%,收13,548.07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1.39點、0.72%,收4,348.8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38.30點、1.12%,收3,384.30點。美國科技股中,蘋果跌0.94%;Meta(臉書母公司)跌0.75%;Alphabet(谷歌母公司)跌1.61%;亞馬遜跌1.33%;微軟跌0.96%;特斯拉跌2.21%;英特爾跌5.32%;AMD漲1.30%;Nvidia跌3.53%;高通漲0.50%;應用材料跌2.29%;美光跌3.13%。台股18日開低後震盪。早盤受到美股收黑影響,開低後一度跌近170點,最低來到18098.52點,但逢低承接買盤出籠,由航運股領軍配合解封概念股,跌幅逐漸收斂,最後還一度逼近平盤,最高來到18262.86點,終場以18232.35點作收,下跌36.22點、0.20%。櫃買指數則收在221.1點,上漲1.10點、0.50%,成交金額續降至593.80億元。台股集中市場與上櫃股票2月18日大盤走勢圖。(圖/翻攝自基本市況報導網站)集中市場18日成交金額微降至3028.89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87.29億元,外資連3買,買超64.72億元,外資自營商買超0.00億元;投信連14買,買超11.93億元;自營商買超18.20億元、自營商避險賣超7.56億元。資券變化方面,融資金額增加22.60億元,融資餘額為2670.34億元,融券增加0.29萬張,融券餘額為49.52萬張。當沖交易金額增為2589.15億元,占市場比例為42.20%。烏俄戰雲密布,詭譎多變,俄羅斯目前已在烏克蘭東部佈署超過15萬人,烏克蘭東部雙方已劍拔弩張,開戰與否成為全球焦點。英國首相強生要求西方團結處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威脅,並警告任何入侵都將衝擊全世界。烏俄情勢短期仍將持績干擾全球金融市場,短期動盪難免。經濟部統計處將於今(21)日發布1月外銷訂單表現。惠於全球經濟朝正向軌道前進,加上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均有助延續外銷接單動能,預估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85億美元至600億美元間,年增11%至13.8%。有機會挑戰連23紅,呈現淡季不淡的表現。統一證券表示,指數上周五回測月線之後留長下影線以小跌作收,連續3天守穩在月均線。目前指數處於各期均線之上,下檔季線支撐強勁,且外資近期開始回補台股,配合成交量能有略為放大,技術型態轉佳,不過仍需留意指數1/5、1/18、2/10各指數高點連成的下降趨勢線上緣,易形成指數上攻的反壓。永豐投顧指出,台股本周有利多方,但是歐美股市仍然不穩定,建議投資人利用利空加碼,但是強漲不追進,逐步累積籌碼。指數區間看18100點至18500點,零組件、航運、金融等均可留意。
俄羅斯展開「二戰以來最大規模戰爭」? 強生:計劃已經開始了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紛爭持續升溫,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表示,有證據表明,俄羅斯正在計畫自1945年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所有跡象都表明,該計劃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開始了。強生接受BBC訪問時透露,情報顯示俄羅斯打算發動入侵,俄羅斯軍隊不僅計畫從東部通過頓巴斯進入烏克蘭,而且還計劃從白俄羅斯和基輔周邊地區進入,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強生直言,「我們看到的計劃可能是自1945年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他認為,人們不僅需要考慮烏克蘭人的潛在生命損失,還需要考慮年輕俄羅斯人的生命損失。而在這之前,強生已在一次演講中向各國領導人強調,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將會在世界造成影響。根據美國政府最新數據顯示,預估現在有16.9萬至19萬俄羅斯軍隊駐紮在烏克蘭邊境,像是俄羅斯和鄰國白俄羅斯,不過這一數字包括了烏克蘭東部的叛軍。西方官員警告,俄羅斯可能隨時準備入侵,但俄羅斯否認這說法,稱軍隊只是在該區域進行軍事演習。
提前1個月 英國首相強生宣布:2周內解除所有防疫限制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9日宣布,所有新冠病毒法規,包括檢測呈陽性後隔離的要求,都將在2周內解除。該計畫提前了一個月,強生強調,這一變化表明英國人民的努力正在得到回報,英國走上了與許多國家不同的道路。根據《衛報》報導,英國政府上月曾表示,計劃在3月24日前取消所有剩餘的法律限制,但強生卻於9日向國會宣布,時程提前,2周內將解除關於疫情的限制;他補充,如果樂觀的趨勢繼續下去,將結束國內所有限制,但一些旅行限制,例如未接種疫苗的人之隔離要求可能會繼續存在。強生的發言人則說,「顯然,與感染流感的人一樣,我們不建議他們去上班,我們絕不建議任何人在患有傳染病時去上班。」目前免費的新冠病毒篩檢仍持續進行,但未來預計會取消免費制度,改為收費制。消息一出,工會呼籲,應提供適當的病假工資,並保證檢測呈陽性的員工不會被迫工作。英國工會聯盟(TUC)秘書長Frances O'Grady強調,規則的改變,不應該是替老闆偷工減料開綠燈。為教育及衛生人員發聲的Unison組織負責人Christina McAnea則認為,鑑於學校有多例感染以及全英國每天仍有接近7萬例陽性,此舉似乎為時過早,「每個人都想恢復正常,但新冠病毒的風險並沒有消失,這太快了。」教學工會也表達了擔憂,校方表示,該公告沒有任何事先溝通或討論。部分慈善機構警告,這可能會使臨床上易受傷害的人暴露在風險中。
「B計畫結束,新實驗開始?」 英格蘭取消強制戴口罩與疫苗護照
英國組成國之一的英格蘭,自去年12月8日實施嚴厲的「B計畫」來減緩Omicron的傳播速度,但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宣布從今(27日)起,不再強制民眾於封閉室內佩戴口罩,進入特定場所也不必再出示疫苗護照,但包含地鐵在內的許多超市、劇場仍要求顧客佩戴口罩,不過會「尊重」當事人的防疫措施。據《每日郵報》報導,儘管英格蘭過去24小時的確診相對趨緩,「僅有」8萬9,913人染疫,且住院、死亡數都有下降,但並非每個英格蘭人都歡迎B計畫的結束,就連強生在讚揚加強劑與在國民健保署(NHS)和人民的齊心努力下,讓B計畫功成身退的同時,也強調「大流行還未結束」,並呼籲民眾保持謹慎,更敦促未接種的人盡快施打疫苗。英國首相強生宣布B計畫結束。(圖/達志/美聯社)不過倫敦市長薩迪克(Sadiq Khan)指出,市府仍會強制部分政府機構如交通局的服務人員佩戴口罩,也要求民眾「做對的事」。有關取消強制佩戴口罩與疫苗護照的規定,也在民間引發兩極反應,商店僱員工會(USDAW)對一些商店保留防疫措施的行為「表示歡迎」,英國劇院與倫敦劇院協會(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執行長朱利安·伯德(Julian Bird)也說,儘管今年的入座數直線下滑,但協會仍建議民眾繼續戴上口罩。便利商店協會執行長(Association of Convenience Stores)詹姆斯 (James Lowman) 亦認為,雖然新法不再強制人們佩戴口罩,但許多超商仍會在尊重當事人的前提下,要求顧客戴上。而受B計畫影響最深的夜間工業協會(Night Time Industries Association)等娛樂場所則強烈歡迎B計畫的結束,且隨著強制令解除,倫敦市已可以見到許多民眾拿下口罩,以行動慶祝B計畫功成身退。此外,這項新措施也使英格蘭教育局取消教育機構裡的公共空間口罩指南,教職員與學生的室內口罩規定也被取消;衛生及社會關懷部(DHSC)也將從當地時間1月31日起,解除醫療機構的訪客人數限制,且隔離期也將從14天縮短至10天,如果隔離者在第5、第6天檢測呈現陰性,隔離期又可進一步縮短。不過,這項措施遭到執政的保守黨在內的許多議員批評,認為首相強森是基於政治目的才取消B計畫,因為自B計畫實施以來,已造成英國20億英鎊(約740億台幣)的龐大經濟損失;更有網友嘲諷這項近乎「社會實驗」的決定,可能會步上過去英國在疫情初期的「群體免疫美夢」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