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
」 英國 新冠肺炎 疫苗 研究 Omicron沸騰索命3/新研究「高溫讓失智中風更惡化」 夜跑不見得好!「輻射熱」更可怕
英國研究顯示,極端氣候下的高溫會影響大腦的神經系統,讓失智症、中風、偏頭痛等疾病更加惡化,甚至造成死亡。專家建議大熱天出門前先參考「熱指數」,再判斷是否適合外出活動。另外,除了白天,晚上也要慎防輻射熱,專家提醒夜跑仍有中暑風險,一旦輕忽恐會危及性命。根據彭博社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審查了332份報告,探討環境對19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包括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形式失智症、偏頭痛、中風、憂鬱症、多發性硬化症和腦膜炎。研究結果顯示,天氣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每一種疾病,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引發較高的患病率或導致病情惡化。例如,隨著溫度升高,死於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憂鬱症等許多精神疾病的死亡率也會上升,偏頭痛、多種精神疾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住院治療也會增加。上述研究已發表於《刺胳針神經醫學》(Lancet Neurology)期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教授西索迪亞(Sanjay Sisodiya)說:「大腦必須維持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才可正常運作。如果大腦患有疾病,那大腦的體溫調節能力就會受損。」她同時提醒,氣候變暖對大腦的損害已經慢慢發生。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表示,「以前都認為早上10點到下午2點比較熱,但現在溫度實在太高了,我認為只要有陽光就要小心!」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則提醒,夜間也要當心輻射熱導致中暑。輻射熱是指地面、建築物吸收太陽輻射後散發出來的熱能。朱柏齡分享,曾有一名50多歲跑者,參加大佳河濱公園夜跑,晚上6點開跑,結果快到終點時突然昏倒,送醫時體溫41度呈現昏迷、多重器官衰竭,10多個小時後才甦醒,結果他完全不記得自己有去路跑。什麼時候適合在戶外運動?專家建議先參考「熱指數」,另外也別以為夜跑較不會中暑,輻射熱的恐怖往往突如其來。(圖/報系資料照)朱柏齡說,夜間溫度雖然比白天低,但柏油路白天時吸收大量熱氣,晚上時這些輻射熱再散出來,所以還是非常悶熱,建議清晨5~6點時運動比較好。另外,門診中也時常出現到溪邊戲水而中暑的案例。朱柏齡表示,同樣是輻射熱作祟。「如果溪邊有很多石頭,而且都是乾地的話,反而會吸收輻射熱,一旦反射上來反而溫度會更高。」朱柏齡建議可從「熱指數」來判斷適不適合外出活動,熱指數是綜合溫度、濕度、輻射熱等數據計算,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建制有「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資訊網」https://hiosha.osha.gov.tw/content/info/heat1.aspx,可以查詢全台不同區域即時的熱指數,用顏色區分,黃色代表容易疲倦、橙色代表可能熱衰竭與筋攣,時間太長時間會中暑、紅色代表中暑高,不適合運動,建議要進行戶外活動時,可先上去查詢相關資訊。
名醫江坤俊爆搞上護理師!最愛「偷吃同事」職業曝:醫護只排第3名
經常在鏡頭前及社群平台分享健康知識的外科醫師江坤俊,在臉書擁有逾60萬名粉絲追蹤,是大眾熟知的高人氣名醫,怎料他近日竟被週刊踢爆「約會熟女護理師」,2人還一起進入社區公寓,互動十分親密,愛家好形象人設一夕之間全部崩塌。對此,一份英國研究調查顯示,最容易出軌的職業排行榜,醫護人員僅位列第3名,且多數婚外情均發生在職場上。英國線上遊戲公司「RANT Casino」曾公布一份調查數據結果,發現「最容易出軌的職業」前三名分別為業務銷售14.5%、教育相關職業13.7%、醫療業12.5%,其中高達85%的婚外情發生在職場上,另有20%的人承認出軌對象是同事。為何這些職業有高機率會偷吃?研究指出,這可能與工作時間不規律、具高度專業性及需要大量社交有關,由於與同事長時間相處,加上彼此訴苦取暖,因此容易產生曖昧情愫,進而發展成不當關係。針對遭爆不倫醜聞,江坤俊今(3日)稍早也透過經紀公司發表夫妻共同聲明,指出女方只是江醫師「來往比較熟識的同事」,目前家庭狀況一切良好,謝謝外界的關心。
比想像中更髒!醫師揭「10大生活用品」藏大量細菌 蓮蓬頭相當於用馬桶水洗澡
細菌無處不在,許多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物品,雖然看似乾淨,但它們往往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粉專上指出,有十種常見的物品表面的細菌量實際上相當多,長期忽略可能導致感染和免疫系統風險。黃軒醫師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整理了日常十大生活用品,經常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但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蓮蓬頭蓮蓬頭的「出水孔」容易累積污垢,內藏大量細菌,黃軒表示,根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指出,蓮蓬頭的出水孔每隔3個月就會積聚水垢,而未經清潔的蓮蓬頭,其細菌含量比較馬桶水更多,即等同於用馬桶水洗澡,這些細菌可能會透過蓮蓬頭噴出的自來水,滲入身體皮膚、頭髮、耳朵和眼睛,成為感染細菌的途徑,尤其是對於老人、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差的人,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等健康風險。●洗衣機洗衣機的污垢主要來自洗衣液使用過量。超量的洗衣液殘留在洗衣機內,形成污垢,尤其在洗衣機夾層和底盤。這些污垢可能比你想像中更多,甚至比廁所馬桶的細菌還多,黃軒表示,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指出,洗衣機內部佈滿細菌。如果不定時清洗洗衣機,有機會在洗衣服時令衣物沾染細菌,造成交叉感染,研究更發現清洗內衣褲後,洗衣機內會沾染約1億個大腸桿菌。●手機現代人手機不離身,不論是導航、拍照,甚至上廁所時也不會放下手機,然而手機上的細菌可能比想像中多,去廁所玩手機,手機螢幕的細菌比馬桶污糟多400倍,黃軒表示,根據研究,手機上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其中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可能引起皮膚過敏;金黃色葡萄球菌有18%的機率導致敗血症、壞死性筋膜炎;大腸桿菌有16%的機率導致食物中毒。●滑鼠和鍵盤黃軒說明,根據美國研究人員測試,發現鍵盤上的細菌比馬桶墊多出20,598倍,滑鼠上的細菌更是比廁所的沖水把手多出45,670倍,也就是說鍵盤和滑鼠都可能成為「鍵盤腸胃病」的溫床,藏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不速之客。●浴巾/毛巾一週不洗藏菌過億,黃軒表示,根據研究指出,毛巾上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其中包括大腸桿菌,使用1天後含菌量多了近90倍,達1,700萬細菌之多;金黃色葡萄球菌,用了3日的毛巾細菌含量繼續暴增至8,700萬個;念珠菌,用了1星期的毛巾細菌含量達9,400萬個。●牙刷由於浴室潮濕不通風,牙刷成為細菌的溫床,再加上不正確清潔,攪一攪、搓一搓根本不夠,牙菌斑黏附在刷毛上,黃軒表示,牙刷上的細菌比馬桶還多,甚至高達千萬個。●砧板黃軒表示,根據研究指出,一般家庭使用砧板七天後,每平方公分的病菌高達20萬個以上,而使用2個月的木頭砧板,上面的總生菌數更是馬桶的12倍!換言之,在砧板上切菜,甚至比在馬桶上來得更髒,使用了2個月的木頭砧板表面的總生菌數比馬桶高出12倍,因此建議分開使用生食和熟食,並定期使用酒精或漂白水消毒。●抹布黃軒說明,根據一項英國研究發現,袜布上的細菌含量高達每平方公分8.75億個,甚至比馬桶更多!這些細菌包括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因此建議定期以漂白水或高溫浸泡消毒,並注意變色和黑點的出現。●冰箱門把手冰箱門把手被認為是茶水間最骯髒的地方黃軒說明,科學家在調查中發現,這裡存在大量危險細菌,包括大腸桿菌和假單胞菌,而假單胞菌是一種通過糞便傳播的細菌,可能導致肺炎等疾病,對於易感染的人而言,這些細菌可能會增加生病的風險。●電燈開關日常生活中,電燈開關是我們經常接觸的物品之一,然而這些看似普通的開關可能成為了細菌和病毒的溫床,黃軒說明,電燈開關經常被大家的手指觸摸,因此容易沾染細菌,特別是「浴室的電燈開關」,由於大家在外面接觸了許多物品,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所以觸摸浴室電燈開關的手可能會很髒,但是只需輕輕用橡皮擦擦拭,就可以迅速恢復乾淨。
小心橘皮找上你! 盤點緊身褲裝帶來意想不到的5種困擾
由於緊身的褲裝給人感覺行動俐落,又能修飾身體線條,是很多人著裝時喜好的選擇,不過外國網站《Bright Side》根據調查列舉出5種緊身褲裝容易造成的「異常」狀況,提醒讀者從多方看待緊身褲裝的優缺點,並且注意不要影響到健康。一、皮膚出現橘皮組織《Bright Side》指出,有專家聲稱當人們蹺腳或穿緊身褲時,特別容易讓皮膚出現「橘皮」組織;也有英國研究顯示,非常緊身的牛仔褲會形成大腿上的脂肪團囤積,並且讓血液循環變差,造成氧氣和營養物質無法到達人體內需要的地方,結果導致皮膚疲勞、新陳代謝變慢;不過停止穿緊身褲,特別是緊身牛仔褲,就能避免橘皮狀況惡化。二、過度修飾造成放寬自我要求《Bright Side》引援物理治療師的說法表示,儘管緊身的褲子可以修飾身體線條,讓人看起來比實際上更苗條,但長時間下來很可能讓人誤以為自己不需要積極鍛鍊保持身材,但其實身體的某些部位或許已經到了需要調整的程度。督促自己更加積極地生活,就從換下這些會讓人產生錯覺的褲子開始。三、身體、器官被擠壓《Bright Side》引用醫學專家說法表示,緊身的衣服、牛仔褲、腰帶或是內衣,都可能讓人在吃得太多時出現身體不適,像是褲子和腰帶束得太緊,會對胃產生壓力並造成胃酸倒流,從而導致胃部感到灼熱;所以,專家建議停止穿過緊的褲子,減輕衣物對身體器官造成的壓力。四、皮膚過敏、發癢有些人的皮膚比較容易敏感,當穿著貼膚的褲子、尤其是緊身褲時,衣服布料與身體長時間磨擦,可能會導致皮膚搔癢腫脹,嚴重的話甚至會引發過敏症狀。因此當穿著緊身褲前,最好先確認布料是否親膚,同時注意穿著時長,如果是會容易引起皮膚不舒服的材質更要特別當心。五、引起下半身痤瘡穿著緊身褲時,除了可能讓皮膚發癢之外,像是天熱或運動造成身體發汗,也有可能因為汗水跟褲子緊貼身上,對皮膚造成刺激、進而引發痤瘡(另稱毛囊炎)。另外,痤瘡會讓皮膚泛紅發炎,嚴重的話還會感到疼痛,並可能在治療後留下疤痕。如果下半身已經常為毛囊炎而困擾,或許可以改穿寬鬆的褲子或裙子,看看狀況是否改善。
掉髮太可怕!研究曝「悲傷指數如喪偶」 醫推「這方法」再現黑髮
時常聽到有人說「頭髮是第2張臉」,好不好看也會影響到人的自信心,甚至影響到生活,就有1項英國研究指出,女性若嚴重掉髮,悲傷指數如同喪偶,顯示其擁有極高的嚴重性。對此,皮膚科醫師徐常捷就建議,除了要有充足睡眠外,多吃綠色蔬菜、堅果、含B群的食物等,都有助於黑髮生成。徐常捷在三立健康節目《奕起聊健康》上提到,頭髮對於人體而言,只剩下「好看」的功能,而有一項英國研究顯示,女性若嚴重落髮時,其悲傷指數等同於喪偶。他也笑道,時常有女性會開玩笑說,她的頭髮可能比老公更重要,所以會花很多時間保養頭髮。如果想助攻黑髮,徐常捷認為就是要養生,諸如黑芝麻、何首烏等所謂「吃黑補黑」的食品,效果反而經常讓人失望,而他也直言,除了遺傳體質外,多吃綠色蔬菜、堅果、海鮮、含B群或生物素的食物(例如胚芽類食物),加上充足睡眠、減少處在高壓生活環境、適當運動,都有助於頭髮再次變黑。徐常捷強調,睡覺是種不用錢的生髮、黑髮方式,因為當人在白天活動時,身體的營養會優先給重要的器官,比如五臟六腑、大腦、眼睛等等,頭髮則只能趁睡眠時間汲取養分,也就是說,當身體出現狀況時,就可能為了身體養分不被瓜分,而出現落髮的問題。徐常捷表示,氣血就是循環加營養,一旦頭髮變少了,它的血循環也會自然萎縮,像是高壓而「一夜白髮」都是真的會發生的情況,係因人體的免疫系統,當覺得要降低成本時,就會切換成省電模式,去攻擊毛囊中的黑色素。另外,徐常捷指出,人生第1根白髮通常平均在35歲才報到,如果在35歲之前出現白頭髮,除了可能是遺傳性的問題外,也要注意是否為發炎引起,進而去選擇不同的養分、保養方式,讓白髮再次黑回來。
哪種狗狗最長壽? 研究:有「這2特徵」活較久
英國研究團隊於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小型且鼻子較長的狗類壽命較其他品種為長,而面部扁平的品種則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考慮到所有品種和雜交品種,研究小組發現犬類的平均壽命為12.5年,而母狗的壽命略長於公狗。整體而言,體型較小、長鼻子的母狗在純種狗中的壽命往往最長,中位數為13.3年。然而,鬥牛犬或八哥犬等扁平臉品種的平均壽命為11.2年,較西班牙獵犬等鼻子中等長度的狗死亡風險增加40%。帶領團隊分析近60萬筆數據的第一作者麥克米蘭博士(Kirsten McMillan)表示:「雖然先前的研究已證實性別、臉型和體型皆為影響犬類壽命的因素,卻沒有人研究過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沒有人探索演化歷程與壽命間的潛在關係」。為深入研究,研究團隊實際觀察155隻純種狗,發現體型較大的狗壽命往往比體型較小的狗更短,且鼻子長度也是關鍵因素。數據指出,迷你臘腸犬平均壽命為14年,而法國鬥牛犬平均壽命僅9.8年。專家長期以來皆表示,短頭顱品種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和皮膚疾病等各式健康問題。研究團隊還發現,純種狗類的壽命中位數長於雜交品種長,兩者分別為12.7年和12年。這一結果與普遍認知中「因為具備較高的遺傳多樣性,雜交品種可能比純種更健康」的觀點相矛盾。
電暖器要怎麼放才正確? 台電提醒:離床遠一點
由於近日氣溫直線下降,相信不少民眾都搬出自家的暖爐、電暖器出來使用了。為此,台電官方粉絲團也提醒,民眾在使用電暖器的時候,務必要距離寢具、衣物、沙發、窗簾等易燃物一段距離,當中當然也包含床鋪。而至於電暖器要怎麼放才能發會最大的效力,醫師黃軒先前也曾解釋,其實要放在窗邊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台電官方粉絲團日前發文表表示,民眾在使用電暖器時,應要注意電暖器務必要與寢具、衣物、沙發、窗簾等易燃物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有些人常會將電暖器放床邊,但卻沒有保持足夠的距離,就很有可能會不小心讓棉被接觸到電暖器而起火,是非常危險的情況。除此之外,台電也提醒,電暖器的消耗電功率較大,應使用專用插座、避免與其他電器共用同一插座組。同時在使用過程中,應適時清潔電暖器,避免灰塵影響散熱,以及棉絮引燃起火。至於電暖器要如何放才正確呢,醫師黃軒先前就曾引述英國研究,表示大家都把電暖器對著自己釋熱,其實這是短暫取暖方式。如果冷空氣,是從窗邊透進來的,就別把電暖爐拉到自己身旁,而是要放在窗戶旁邊,才可以把冷空氣變暖。「把房內空氣變暖,才能較長時間保暖」。
英國研究糖尿病與憂鬱有因果關係 這1族群影響最大!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在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去年就醫人數更超過256萬人,也是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六位。最新研究發現,血糖對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影響也連帶地影響了憂鬱症的風險。根據2023年6月發布於《全球轉型(Global Transitions)》期刊的研究指出,大腦灰質體積的減少可能在血糖與憂鬱症之間的關係起了中介作用,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尤其是針對年長者,可以對大腦健康產生正面影響,並可能降低憂鬱症的罹患風險。糖尿病與憂鬱 兩者因果關係需更多探討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暨台灣家庭醫學會副理事長李龍騰說明,糖尿病與憂鬱間的關聯性一直都有學者探討兩者的因果關係,以憂鬱症來說,導致的原因可能是基因遺傳、生活壓力或內在因素等,血糖高或低也會增加罹患的風險;而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得憂鬱症的機率較高,兩種疾病間的因果仍需更多的探討。糖友須按時服藥、控制飲食 培養運動及興趣李龍騰提醒,糖友在控糖上除了按時服藥外,飲食也需作調整,可減少每天攝取的熱量,像少吃碳水化合物,多攝取蛋白質或富含纖維的蔬果等食物,同時盡量維持規律生活,固定時間就寢起床,和親朋好友保持互動,更重要的是養成運動的習慣,不僅降低血糖也能紓壓帶來好心情,同時培養一兩個感興趣的嗜好,為自己找些娛樂。糖友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 降低併發症及憂鬱症風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這份研究結果更是提醒血糖控制的重要,特別是大腦灰質體積的影響,當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影響更顯著。所以積極的處遇就是從控制碳水化合物(麵包、米飯類)的攝取減少著手,血糖偏高時,大腦會受影響,不只情緒、認知能力、記憶力…等,罹患憂鬱症、失智症的風險也增高。要能有自覺,當控制得宜,可降低因血糖引起的相關病變及憂鬱症的發生率,從被血糖控制者轉為主導者,享受美好人生。
英藝術家真名揭曉?BBC尋獲20年前「消失錄音檔」 本人疑親口證實
向來以黑色幽默及政治風格濃厚的街頭畫作聞名的英國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從未向大眾公開自己的長相及真實名字。不過,最近英國廣播公司(BBC)尋獲一段20年前的訪談紀錄,發現2003年班克斯早就證實了他的名字。綜合外媒報導,20年前班克斯在東倫敦舉辦作品展時接受了BBC的專訪,而BBC在11月22日的Podcast節目《The Bansky Story》中表示,記者倫奇(Nigel Wrench)尋獲一段消失20年的專訪錄音檔,並在節目結尾時釋出。從錄音檔中18:46處左右可以清楚聽到,班克斯被倫奇問到真實姓名是否為「羅伯特班克斯」時,另一個人則簡短的答道「是羅比(Robbie)」,似乎間接證實了班克斯的真實姓名。因為班克斯從未公開亮相,至今仍保持神祕,且總是以姓氏作為代稱,因此就引起各界極度好奇他的真實身分為何。2016年時,就有一位英國研究生威廉斯(Craig Williams)表示,推測班克斯就是知名搖滾樂團「強烈衝擊(Massive Attack)」兼布里斯托爾塗鴉藝術家的主唱Robert Del Naja,不過依舊沒有被證實。
入秋最強冷空氣報到!心血管疾病「7大徵兆」別輕忽 這群年輕人注意了
受到2波東北季風來襲,全台氣溫瞬間驟降,秋冬季節轉換之際,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對此,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如若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7大徵兆,小心恐是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一份英國研究發現,氣溫每低1℃一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2%,且自溫度降低後算起的14天內危險性最高。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吳建遠組長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除了年長者之外,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年輕人也是高危險群。對此,吳建遠示警,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7大警訊,且伴隨嘴角歪斜、手腳無力和口齒不清等徵兆,請盡速前往醫院就醫,以免錯失治療時機。吳建遠也提醒,若本身有高血壓家族病史,或患有慢性病及抽菸、酗酒、肥胖、缺乏運動等高風險群,須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冬天外出運動時最好避開早晚低溫時段,出門活動建議採「洋蔥式穿搭」以達到禦寒效果。
瘦身也有黃金時間 研究揭在「關鍵30分鐘」散步就能輕鬆減脂
想減重除了少吃多動,更要把握「黃金時間」。國外研究發現用餐後30分鐘如果進行散步或站立等輕度活動,不只能消耗熱量,更有助於「消滅」下半身脂肪,達到一定程度的雕塑身形效果。外媒《Livestrong》引述《內分泌期刊》2007年的一項英國研究,指飯後30分鐘至1小時間運動能最大程度燃燒脂肪,且晚餐後運動能刺激賀爾蒙分泌並減少食慾。美國的庫伯有氧研究所(Cooper Aerobics)也指出,平日活動量較多的人,對比與每週5天、持續半年進行20分鐘到1小時有氧運動的人,其體重及脂肪減少幅度與後者非常接近。不過,由於進食後30分鐘至1小時期間,也是腸胃忙碌工作的時間,不宜做劇烈運動,可改用站立半小時、散步等輕度運動,若以每小時4到5公里速度散步20分鐘,就能有助減輕體重,尤其對脂肪容易累積在下半身族群,例如久坐的上班族,效果更為顯著。報導也指,飯後30分鐘血糖就會開始升高,並在飯後1小時達到高峰,此時可進行游泳或騎自行車運動,消耗大量熱量並幫助減重。
租屋比擁屋更快老! 研究曝:承受的壓力太大每年恐老「2.8週」
台灣房租再創新高,主計總處先前公布最新的2023年5月租金指數為103.53,是自1981年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且自2022年7月起,已經連續11個月年增率逾2%,根據國外的新研究也顯示,租屋者承受的壓力太大,比起買房背負的貸款壓力,仍容易使人衰老,每年讓他們的生理年齡增加2周半。根據《每日郵報》引述一項來自澳洲和英國研究人員發表的研究,這項研究結果為自20世紀90年代的長期研究、並基於1420名英國成年人為樣本,發布於10月10日的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誌》(Journal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中。參與者包括提供有關住房狀況和收入、教育和健康等資訊,也提供了血液樣本進行DNA 甲基化分析。其中「DNA 甲基化」的化學變化決定了基因在不同時間打開或關閉,將隨年齡增長而變化、被視為老化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研究結果顯示,租屋的壓力之大,對生理年齡的影響幾乎是失業的2倍,而失業讓人的生理年齡每年增加1.4周。據澳洲阿德萊德大學和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首席研究員艾米克萊爾(Amy Clair)表示,研究發現,與擁有房產的人相比,租房的人表現出更快速的「生物老化」跡象,租屋和老化加速有關這個事實也表明,租賃住房通常「物質條件較差」可能為其中一個因素。此外,私人租屋者還面臨諸多的「不安全感」。研究人員還發現,曾「拖欠租金」或居住在「有汙染環境下的人」衰老速度竟然有加快的跡象,根據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健康與住房實驗室聯合主任吉賽爾魯蒂爾(Giselle Routhier)表示,像是住在鉛油漆剝落、蟑螂或黴菌等惡劣環境下易導致氣喘等健康問題,或是有「生活在有條件下」的壓力,皆會導致健康受到損害。此外,研究也顯示,住房的「不安全」和「品質好壞」與人們的健康狀況有關聯。其中,最極端的情況「無家可歸」更易加速老化,這類人通常比正常人早20年出現年長者常有的症狀。研究顯示,租屋的壓力對生理年齡的影響比買房還要大。(圖/翻攝自推特)
聽到別人清喉嚨、吃麵就會動怒恐慌? 科學期刊:可能得了「這種病」
「恐音症」(misophonia,也譯作恐聲症)患者常會被生活常見的聲響惹惱或深感痛苦,從吸鼻子、清喉嚨、咳嗽、指關節啪啪聲,到情侶接吻發出的聲音,都可能「觸發」患者的強烈負面反應,而且有這種困擾的人遠比大家想像中的還要多。實驗證實,恐音症嚴重影響了18.4%受試者的生活,然而僅有2.3%的患者意識到自己患有「恐音症」,且只有13.6%的人聽過這種病症。據《每日郵報》的報導,這項3月發表在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的英國研究發現,772名受試者中有將近1/5分,大約18.4%的人患有恐音症,而且男女同樣常見,患者的平均年齡則落在43歲,但其中僅2.3%的受試者自認患有恐音症,聽說過此症的人更只佔13.6%。對此,研究作者之一、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維托拉圖(Silia Vitoratou)也指出,該項研究顯示,大多數恐音症患者根本不知道要用什麼名稱描述自己的感受。該項研究共列舉了咀嚼聲、噴嚏聲、時鐘滴答聲等37種常見噪音觸發源,以及25種反應,並以此辨識出恐音症的「危險訊號」,當患者聽到正常的呼吸聲或吞嚥聲時會備感壓力,那很可能就是患有恐音症,這類人通常都會有「應戰或是逃避」(fight or flight)的反應,並因此產生痛苦、憤怒、恐慌等情緒。對此,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研究員葛雷格里(Jane Gregory)博士則指出,「恐聲症患者不僅會被聲音惹惱,當人們無法擺脫不愉快的聲音時,恐聲症還會讓人產生無助感及備受束縛的感覺。」她在最近出版的新書「Sounds like Misophonia」中也探討了「恐聲症」背後的成因,以及如何幫助患者改善病症。
新冠肺炎痊癒後腦霧想睡忘東忘西 英國研究:恐和血栓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趨緩,但不少人卻也得過2次以上,每次康復後就會感到疲勞,甚至忘東忘西「腦霧」的狀況,如今英國就有一起研究發現,這樣的確診康復狀況,可能跟大腦或肺部血栓有關。英國媒體《BBC》報導,牛津大學與萊斯特大學針對1837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進行調查,發現他們的血液中的蛋白質證明有血栓的狀況,而16%的患者出現記憶力、集中力、思緒不清晰等困難,這樣長新冠的狀況,觀察恐持續半年。但研究小組強調,他們的樣本只有住院的病患,相對是確診後較嚴重的病例。這個研究結果也被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中,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塔奎特(Max Taquet)就將引發腦霧的其中一項原因,歸咎給纖維蛋白原、D-dimer,認為兩種血液蛋白質帶來血液凝固的過程,因此認為血栓是引發長新冠後遺症的原因。塔奎特也表示,「纖維蛋白質可能直接作用於大腦及其血管,而D-dimer通常反映肺部的血栓,至於大腦的問題可能是缺氧造成。」
英國研究:每晚睡不到5小時 死亡風險恐增25%
我們都知道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隨著年齡漸增,年長者的睡眠時間也會逐漸縮短。對此,屢獲殊榮的眼科醫師弗里德里希(Dan Friederich)也援引2022年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進行的研究示警,每天只睡4到5個小時可能帶來嚴重的致命風險。據UNILAD的報導,弗里德里希醫師表示,「研究一再表明,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每晚6至8小時,而且至少7小時為佳。」雖然睡超過9小時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卻比吸菸、吃垃圾食物還糟糕。他還援引倫敦大學學院2022年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50歲以上成年人如果睡眠時間小於5小時,被診斷出慢性病的風險增加20%,且罹患2種以上慢性病的風險更是比睡7小時以上的族群高出40%。且每晚睡眠時間小於5小時者將增加25%的死亡風險。該項研究一共蒐集了7864名50歲至70歲年長者的數據,並分析他們的睡眠時間,與死亡率及同時罹患2種以上慢性病(包括心臟病、癌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研究主要作者、倫敦大學流行病學與健康研究所博士賽比亞(Severine Sabia)也表示,已開發國家的多重慢性病發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且超過一半以上的年長者至少罹患2種慢性病,「事實證明,這對公衛保健體系構成重大挑戰,因為慢性病與醫療服務使用率、住院率等數據呈現正相關。」賽比亞也建議,為了確保更好的睡眠品質和時間,可以在睡覺前確保臥室呈現安靜、全暗,且舒適的低溫。此外,睡前1至2小時內還應該盡量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以及進食和喝水。而白天的激烈運動和體力活,以及曬太陽也能促進更好的睡眠品質。
AI聽「鍵盤打字聲」就能竊取密碼 英國研究:準確率達95%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人工智慧進步的程度,已經可以透過打字的聲音,識別每個按鍵的模式,且識別準確度達95%。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研究發現,人工智慧現在已經足夠先進,可以通過聆聽Zoom和其他錄音設備上打字的聲音來竊取密碼。研究人員通過按MacBook Pro上的36個按鍵25次,並記錄聲音來訓練人工智慧模型。 報導指出,杜倫大學、薩里大學和皇家哈洛威學院的學者表明,麥克風可以檢測打字模式,這表明任何在公共場合使用筆記本電腦的人都可以記錄和解碼其打字內容。 為了證明他們的理論,他們將iPhone放置在距離同一台MacBook 17公分的地方記錄某人的打字,結果顯示,識別準確度達95%。他們也以同樣的方式對Zoom進行測試,準確率達93%。薩里大學網路安全中心托里尼(Ehsan Toreini)指出,每個按鍵都有獨特的音頻或聲音,可以通過指紋識別來推斷按下的是什麼。他建議,蘋果公司應該考慮在擊鍵中添加隨機噪音,以抵禦旁路攻擊(Side channel attacks)。
「小吃店抹布」有多髒? 研究發現:比住家馬桶髒上10倍!
近期因北投一間牛肉麵分店有員工將抹布水擰進煮麵水中,遭外送員目擊並拍下整段影像,一開始業者辯稱是在換水,但當下根本就是午餐時間,最終店家也出面道歉,而過去有食安單位就曾對小吃店的抹布進行檢驗,發現全新抹布使用一週後,生菌數竟然比每兩天清理一次的住家馬桶坐墊,還要髒上10倍。北投知名的牛肉麵店,被外送員目擊把抹布水擰入煮麵水中煮麵,如今抹布水到底多髒也成為討論話題。(圖/翻攝自爆怨公社)據《華視新聞》報導,過去非營利組織「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就曾對小吃店抹布做過檢驗,發現全新的抹布使用一週後,含菌量高達300億個,菌落數也有上萬個,而住家地板菌落數則是500個,馬桶坐墊則是1000個。加上廚房與餐廳的抹布上會有許多大腸桿菌,若吃下容易引發食物中毒、腹瀉等症狀。「無毒教母」譚敦慈也向《三立新聞網》表示,據英國研究指出,90%以上的廚房抹布都沾染病菌,含菌數比馬桶還多,因此要時常清洗並定期更換,如果抹布出現泛黃、發黑等狀況,不管使用多久都要立刻更換。
他狂灌4杯黑咖啡「愈喝愈睏」!醫力推1飲品:提神超有效
在這個全民皆累的時代,不少人每天都要喝咖啡提神,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一名年輕男藥師天天都會喝3至4杯的黑咖啡,但整天還是昏昏欲睡,就醫檢查才發現,竟是「身體缺水」導致精神不濟。醫師洪永祥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診間病例,一名年輕男藥師因懷疑自己腎臟出問題前來就醫,他透露先前只要喝2杯咖啡就能精神飽滿一整天,但是最近一到下午他就開始精神不濟、腦袋當機,狂灌了4杯咖啡喝到手抖心悸,卻仍無法提振精神,甚至還因此開錯藥物給病患,所幸患者及時發現才沒鑄成大錯。洪永祥透露,該名男藥師除了疲倦外,還出現泡泡尿的情況,經檢查後腎臟無大礙,不過卻發現病患的尿液濃度過高,研判應該是水喝太少導致,因此他建議該名男藥師,想睡覺時不妨改喝每次250毫升、共2杯的白開水,以此取代喝咖啡,果然1個月後藥師回診反饋,效果非常好。洪永祥說明,許多上班族到了下午容易嗜睡,除了因為吃完午餐「飽睏」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身體缺水」,尤其黑咖啡又利尿,若是不適時補充水分,血液濃縮便會造成精神萎靡,而有英國研究顯示,若是人體缺乏水分,即使是年輕的大腦仍會出現「皮質萎縮」,大腦狀態就跟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一樣,慶幸的是具有可逆性,補充水分後,大腦又會開始膨脹、提振精神。
糖尿病患不用只喝水! 英國研究:喝「2飲品」死亡風險降2成
據國健署推估,台灣有超過230萬名的糖尿病患者。對此,腎臟科醫師王介立也引述最新研究指出,第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喝超過1份(150大卡)含糖飲料,死亡風險增加20%。而喝咖啡、茶及水都會降低死亡風險,大約下降2成。王介立醫師在臉書專頁引述《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新發表的研究指出,探討罹患第2型糖尿病者,飲品項目與死亡率的關係。該研究為前瞻性觀察,追蹤了15萬多名美國人,平均追蹤18.5年。王介立指出,研究結果不意外,喝含糖飲料會增加整體死亡風險,每天喝超過1份(150大卡)含糖飲料會讓死亡風險平均增加20%。而喝咖啡、茶及水,都會降低死亡風險。每天喝超過4份咖啡、超過2份茶、超過5份的水,降低死亡風險的效應都差不多,大約都是下降2成,因此「水看起來應該是沒有比茶及咖啡還有效。因此,未必只能喝水。」至於代糖飲料與果汁的影響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壞。王介立表示,研究也證實,將含糖飲料換成代糖飲料,可有效降低死亡風險,這也證實了過去的主流認知,「代糖可以有效降低糖份造成的傷害。不過,如果把含糖及代糖換成咖啡、茶及水,則死亡風險還會再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牛奶,王介立點出,低脂牛奶有較好的預後,全脂牛乳則相反,但因為統計的信賴區域跨過1(主要是全脂),無法做出確切結論,因此二分法的結論只能說牛奶大致為中性。
台灣人「肺腺癌發生率」是國外3到5倍!7成空汙來自本土 醫嘆:講實話被出征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近日連發數篇貼文指出,根據全世界最權威及最有名望的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的最新研究顯示,台灣人因空污致肺癌機率是國外的3至5倍,且空污有7成來自本土,根本已成國病,但他坦承自己說實說卻常被出征!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近日援引全世界最權威及最有名望的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的最新研究解釋台灣空汙問題。(圖/翻攝自臉書)蘇一峰近日在臉書連發數篇貼文,並援引《自然》最新的英國研究發現,「台灣的肺腺癌與空氣污染有關,PM2.5越高肺癌風險越高」,台灣人吸了空氣污染PM2.5,會增加最多的肺腺癌!!(斜率最高),並貼出研究圖表佐證。他補充,Nature的研究證明,台灣人的EGFR基因突變有關的肺腺癌發生率是韓國的3倍、英國的5倍,「台灣人基因就是比外國容易受到空氣污染影響罹患肺癌,台灣政府要好好面對這個問題!」蘇一峰還強調,台灣肺癌越來越多,成為台灣的國病了,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空氣污染竟有7成來自本土,因此改善空污絕對不是下一代的事,「任期做到哪時,空汙改善計劃就該做到哪時!」不過蘇一峰也坦承自己講空氣污染卻常常被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