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巴斯大學
」俄烏戰爭將滿1周年!掀全球5大巨變 「95%烏克蘭人」相信終將勝利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這場戰爭即將於本月24日屆滿一周年。回顧這場將屆滿1周年的俄烏戰爭,烏克蘭百姓死傷無數,俄烏雙方官兵好幾萬人傷亡,而這場戰役對全球帶來了包括全球經濟、歐陸關係、國與國關係等,掀起重大改變,值得世界各國省思;而研究機構Rating Group也公布的2月初最新民調顯示,約有95%的烏克蘭人相信,自己國家終將在這場戰役中獲得勝利。根據法新社報導,研究機構Rating Group於俄烏戰爭將屆滿周年的前夕,公布相關民調顯示,烏克蘭民眾現在對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更具信心;對軍方的信任度,也從2019年的65%,已增長到現在的97%。而美聯社也彙整了這場打了快一年的俄烏戰爭,對世界帶來的5大巨變。其中在戰爭型態上,這場戰爭帶出新時代的軍備競賽,但即便人造衛星、無人機等新科技,在這年代的戰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事實證明,槍砲彈藥仍是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武器,尤其早前烏東戰役還是打得泥濘又殘暴,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學者柏利(Patrick Bury)就說,「國與國之間的傳統戰爭又回來了」。而在俄烏戰爭中,本來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想利用這場戰爭,解此分化西方國家、弱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沒想到反而讓北約組織變得更加活躍。北約不但投入大量武器支援烏克蘭打仗,也與俄、烏鄰近的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小國,均已力促北約與歐盟調兵往東防備。除此之外,這場俄烏戰爭讓極權色彩濃厚的俄羅斯,受到多數西方國家蔑視,大量國際品牌撤離俄國,導致俄國開始加強與北京經貿連結,不過大陸對這場戰事一直保持距離,未曾在軍事方面給予相助。普丁也強化與北韓、伊朗之間的軍事合作。總結這場戰役在國與國之間產生的關係變化上,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衝突與安全學教授傑爾曼(TraceyGerman)分析,俄烏之間的衝突,從戰爭上來看,拉大了美、俄兩大陣營的鴻溝。不過對連同台灣在內的一般百姓來說,俄烏戰爭帶來的衝擊,主要落在經濟層面,像是許多歐洲國家的百姓,這個冬天家裡暖氣不能盡情地吹,非洲市場糧食也發生短缺問題。俄烏這場打了快一年的戰爭,目前仍舊充滿變數。尤其 普丁曾威脅聲稱,倘若衝突升高,他將動用核武。而烏克蘭札波羅熱(Zaporizhzhia)的核電廠規模堪稱歐洲最大,俄烏兩軍在電廠周圍數度激戰,屆時車諾比(Chernobyl)的核災陰影,將有可能重演,成為全球安全的一大隱憂。
尼斯湖水怪是真的? 科學家找到「失落環節」水怪1億年前就存在
流傳上千年的尼斯湖水怪傳說終於找到新的「存在證據」,科學家在撒哈拉沙漠挖掘出「在淡水河系」生活的蛇頸龍化石,打破過去蛇頸龍只能在鹹水生存的認知。換言之,傳說形狀近似蛇頸龍的尼斯湖水怪,可能真的存在於淡水湖尼斯湖中。綜合外媒報導,由英國巴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ath)組成的考古團隊,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一處有1億年歷史的河系中,找到一種小型蛇頸龍化石,古生物學教授馬蒂爾(Dave Martill)表示,這2頭長約3公尺和1.5公尺的成年與幼年蛇頸龍,與鱷魚、烏龜和棘龍同居,且蛇頸龍與棘龍都有相似的牙齒磨損痕跡,代表兩者都以盾皮魚為食。也就是說,不論是地質年代或飲食證據,皆表明這種蛇頸龍已適應淡水且足以和棘龍等其他食肉物種競爭,馬蒂爾也直言:「古老的摩洛哥河流中有這麼多肉食動物並存,真的讓人大感驚訝」。這個發現也打破尼斯湖水怪懷疑論者的「蛇頸龍只生活在鹹水」理論,假如尼斯湖水怪真如傳說中是類似蛇頸龍的生物,那麼水怪極可能是存續超過1億年的活化石。此外,加拿大麝鼠湖的穆西(Mussie)、加拿大與美國交界的尚普蘭湖的尚普(Champ)水怪,皆是外型被描述近似蛇頸龍的未知生物,也都和尼斯一樣,因為發現地為淡水湖而被懷疑不可能存在或不會是蛇頸龍,不過隨著新的考古發現,讓尼斯、穆西和尚普的存在機率大增,當然,前提是牠們真的存在。
難到讓教授老爸上網求救 題目竟然是7歲女兒的數學作業
平常人看似簡單的問題,或許看在專家的眼中,一點都不簡單。近日就有一位英國巴斯大學的數學系教授在推特上發文,向網友求助該如何對7歲女兒解釋他的數學作業問題,沒想到也因此考倒不少網友。根據《太陽報》報導指出,英國巴斯大學數學暨生物學中心聯合主任耶茨(Kit Yates)日前在推特上發文,表示在教女兒撰寫數學作業時,其中有一題讓他「不知道該如何用女兒能理解的方式來解釋」,而這個連數學教授都能考的題目,其實就只是「要學生判斷與直線相交的半圓形中,是否存在兩個直角」。耶茨表示,其實自己知道答案,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用「7歲小孩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解釋,他甚至認真的表示「真的不是在開玩笑,我真的不確定我應該怎麼跟他建議正確的答案」、「據我所知,這是我女兒第一次接觸到『角』的概念。」耶茨解釋,就孩童的觀念,其實是沒有兩個直角的,因為半圓形的邊其實就是彎曲的線。但實際而言,其實將半圓形無限放大的話,理論上會在原與直線相交的交叉點部分取得兩個「無窮小」的直角,他不知道要如何把這個抽象的觀念敘述給他的女兒聽。在耶茨提出問題後,也有不少網友留言他們認為的「解決方式」,也有一位熱心的網友以耶茨的說法,製作了影片,影片中將半圓形不斷地放大,的確能看到2個直角。耶茨表示,這個題目相當值得探討,他會在之後的課堂上拿出來問問他的學生,但他也表示,這其實並不太適合給7歲的小孩,尤其在現在大家都在家上課的時候,因為不是所有家長都知道該如何對小朋友解釋。
早餐喝咖啡有撇步 時間點很重要
「睡眠不足的早晨,最適合來一杯濃咖啡」是很多人的選擇,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咖啡最好在吃完早餐後再喝,才不會讓身體抑制血糖值的能力受到損害。英國巴斯大學研究團隊針對睡眠不足的民眾起床後喝咖啡、對血糖值有何影響做了研究,畢竟血糖值在安全範圍內,才能減輕得到糖尿病及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團隊聚集29位健康的成年男女,設定許多睡眠及攝取飲料的條件,並對血糖值的變化做了分析,主要設定的條件分成3個,首先是「正常睡眠,睡醒1小時後吃早餐並攝取相同卡路里的甜飲品」,其次是「睡眠1小時後,被研究者叫醒而起來5分鐘,早上起床1小時後喝下和第一個條件相同卡路里的飲品」,最後是「睡眠1小時後,被研究者叫醒而起來5分鐘,早上起床後30分鐘喝下含300毫克咖啡因的黑咖啡,過30分鐘後,再喝下與第1個條件相同卡路里的飲品」,研究團隊將喝完甜飲品後的實驗者抽血確認血糖值。結果發現,睡眠狀況受到打擾的情況下,血糖控制能力(胰島素抗性)比較正常睡眠的情況差,而喝下濃咖啡後再喝甜飲品的實驗者,血糖值更是大幅上升50%,顯示在早餐前喝下黑咖啡的行為,對於胰島素抗性有惡化的效果,影響身體對血糖控制的能力。研究團隊中的教授詹姆士(James Betts)表示,許多人早上一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喝咖啡,而且還會因為覺得疲累而讓咖啡愈喝愈濃,另一位教授哈利(Harry Smith)則表示,人們以為一早喝咖啡具有刺激身體、讓頭腦更清楚的效果,但可能會影響血糖的平衡,最好還是在早餐後再喝咖啡較佳。
偶爾吃一次「包肥」沒關係? 身體會說話
吃到肚子再也塞不下任何東西,到底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英國巴斯大學營養、運動及代謝中心的研究團隊,針對「沒辦法再多吃一口」時身體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況,進行了實驗。參與實驗的是22歲至37歲健康的年輕男子,平時感到很飽時,吃下的卡路里大約1500卡,但實驗時讓他們吃下3千卡甚至5千卡,而英國國民保健署認定男性一天最佳的攝取量則是2500卡,顯然一餐所攝取的量,已超過每日所需。在抽血後發現,披薩吃到飽的情況下,血糖及血脂還在正常的範圍內,血糖值並沒有比較高,但降血糖值的胰島素多分泌了50%,因為脂肪的攝取是平時的2倍以上,中性脂肪及游離脂肪酸讓體內的脂肪值有所上升,而因為胰島素大量分泌,也讓GLP-1及Peptide YY (PYY) 兩種荷爾蒙大量增加。研究團隊表示,過量飲食後,剩餘無法消耗的的能量就會以脂肪的方式儲存在體內,所以若是長期持續過量飲食的行為,可能會造成肥胖,而健康的人也會因此造成新成代謝受影響,產生肥胖、糖尿病及其他的代謝病,對身體不好。研究團隊也將對年長者、女性及肥胖者進行同樣的試驗,不過在年輕男性的實驗結束後4小時,許多實驗者還是有想睡、身體覺得很不舒服的情形,雖然俗語有說「甜點是另一個胃」,但所有的實驗者都表示,他們什麼都不想吃。
何時運動最能減脂 最新研究結果揭曉
到底是吃早餐前運動,還是吃完早餐後運動最能減少脂肪?根據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保健學系教授哈維爾(JavierGonzález)的研究結果證實,吃早餐前運動,能夠燃燒2倍脂肪,但並非減少2倍體重,這和胰島素代謝相關。研究團隊進行兩種實驗,其中一個實驗是男性自願者「在吃早餐前騎自行車」及「吃完玉米片及吐司後去騎自行車」,另一個是30位男性自願者被分成「運動前吃早餐」及「運動前不吃早餐」,時間長達6周。結果發現,兩組人都減掉差不多的體重,證明適度地運動確實能有效減重,但胰島素的作用大不相同,沒有吃早餐的族群,胰島素的感受性提高,血糖也降低。此外也發現,沒有吃早餐就運動的族群,運動中消耗的是脂肪,而不是才剛吃進去的碳水化合物,哈維爾也建議上班族不妨可以騎腳踏車上班或是提早幾站下車,稍微走點路再進公司吃早餐,這樣可以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