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腫瘤
」 腫瘤 子宮肌瘤 大陸 甲狀腺 手術婦科7項機械手臂手術納健保 精準守護晚孕子宮
台灣女性初婚年齡與首胎生育年齡持續上升,根據內政部的報告,112年女性的初婚年齡為31歲,而首胎平均年齡達31.5歲。這與子宮肌瘤的好發年齡30-40歲重疊,並且40歲以下確診子宮內膜癌的人數也相較10年前顯著增加。許多女性在同一時期面臨婦科疾病的風險,同時也承受在生育計畫、疾病治療和經濟負擔三者之間抉擇的壓力。衛福部健保署於今年9月將46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費納入健保給付,更是首次將婦科7項手術納入健保給付。對此,婦科腫瘤領域的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及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婦科腫瘤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威君醫師表示,對於女性的良性肌瘤與部分的惡性腫瘤,機械手臂輔助手術都是治療極佳的利器之一。如今健保開始擴大給付手術費用,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也能使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宮肌瘤患者,抑或是需要精確手術的癌症患者,都能從中受益,患者與其家屬可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計畫。32歲的林小姐在婚後積極備孕1年但苦無進展,經過詳細檢查,她被診斷出複雜性子宮肌瘤,子宮內外多達9-10顆肌瘤密布,最大的肌瘤直徑達9公分。經與醫師討論,傳統的開腹手術可能會影響她的生育功能,最後她選擇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在不傷害子宮內膜的狀況下,徹底清除了肌瘤,術後半年傳出懷孕的好消息。陳威君醫師表示,子宮肌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其盛行率極高,大約1/3的生育年齡婦女都曾患過此病,最讓患者糾結的是子宮肌瘤可能影響受孕的機率以及受精卵著床位置,但若要進行處置,又擔心傷及子宮,影響生育功能,或是縫合不當導致孕期子宮破裂。所幸目前治療選擇眾多,若為單顆體積較小的肌瘤可直接使用腹腔鏡手術處理,不過複雜性子宮肌瘤因肌瘤位置較深也較不好清理,則更適合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因其具備靈活的多角度操作及清晰的視野,不僅能完整摘除看得到的肌瘤,也能更細緻地縫合手術傷口。除了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也不能輕忽!子宮體癌中有近90%為子宮內膜癌,根據國健署110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體癌為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相較10年前罹癌總人數成長近82%,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陳威君醫師表示,目前手術仍是子宮內膜癌主要的治療方式,較年輕的患者因忙碌於工作,因此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是她們選擇治療方式的一大重要考量。在科技業擔任主管職的李小姐因長期經期不規律至鄰近醫療院所就診,起初以為是子宮肌瘤引起的症狀,直到發生月經大出血的情形,進一步到醫學中心檢查才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幸而當時病況為早期,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進行婦癌分期手術,術後預後良好。陳威君醫師表示,90%以上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出現不正常出血,此為重要的警訊。第一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及早發現並接受手術治療,高達95%不會再復發。此外,他也指出,對於子宮內膜癌患者,尤其是BMI值超過30的患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因可將手術屏幕放大到極高的倍率,使醫師擁有更清楚且立體的視野,對於腫大或有病變的淋巴可仔細地剝離,避免傷害周邊的血管或輸尿管,從而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精確度。陳威君醫師表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許多複雜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可能,目前健保將婦科7項手術納入給付,預估可以為患者節省2萬至7萬不等的費用,讓更多的女性能在減輕經濟負擔下多一個先進醫療技術的選擇,從而保護她們的健康和生育機會。陳威君醫師也提醒,雖然研究上顯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具有其優勢,但仍須根據患者的病灶大小、位置、疾病情況以及個人考量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不吸菸肺癌3/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唯一篩檢方式 濫用恐增加輻射量與風險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驟逝,引發外界震撼,也讓更多民眾迫切想知道「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坦言近來大批民眾要求進行篩檢,他認為若符合高風險族群是「實證醫學」,若不符合就是「商業行為」,不必要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不僅會因為偽陽性帶來精神壓力,後續可能也會接觸過多的輻射傷害,顯然弊大於利。低劑量電腦斷層被視為早期檢測肺癌的最有效方式,國健署也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只要是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審核通過的肺癌篩檢醫院接受2年1次免費的LDCT篩檢。若想自費篩檢,價格大約5000元左右,並不便宜,但近年來自費篩檢人數持續增加。「並非所有人都需要做LDCT檢查!」方昱宏說,LDCT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發現早期肺癌病變,特別對於重度吸菸者能降低約20%的肺癌死亡率。然而,篩檢並非沒有風險,若不屬於高風險族群,可能會引發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問題。方昱宏說,LDCT檢查目前的篩檢率不到5%,也就是100個人中僅找出1~4人肺結節有惡性腫瘤,實證醫學的數據無法證明篩檢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何況LDCT檢查的偽陽性很高,很多人檢查後發現有肺結節,首先結節不一定是癌症,大部分的結節屬於良性,可能是良性腫瘤、感染後的疤痕或纖維化,但民眾得知後大多會心情相當沉重。」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認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LDCT檢查,建議有相關風險再進一步考慮。(圖/長庚提供)方昱宏說,為了知道結節到底是否為惡性腫瘤,就必須切片或進一步做正子攝影。「有些民眾可能有服用某些藥物或身體條件不好,切片手術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而正子攝影雖可進一步看清楚,卻有更強的輻射。」更何況許多肺結節非常小,甚至只有0.4公分,按照常理來看根本無需切片。「但許多民眾已經自費做LDCT檢查了,發現有結節一定會堅持除掉,這麼執著的例子不少,也看得出民眾對肺癌的恐懼。」方昱宏說,其實醫界對於LDCT檢查的態度也分兩派,反對一方不贊同過度診斷、過度治療,但反對方也承認LDCT檢查是目前唯一可早期篩檢肺癌的方法。「所以我反對普篩、但也反對甚麼都不做!」方昱宏認為高危險族群應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定期篩檢和追蹤;若篩檢發現有肺結節,對於不同大小和型態的結節,醫師會依據病史及影像特徵制定適當的追蹤和處置計畫,回歸理性判斷,才能真正對症下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表示,副總統陳建仁、柯文哲太太陳佩琪醫師都因LDCT檢查,而找到小於1公分且無症狀的早期肺癌,進而手術切除痊癒。不過,熊佩韋也認為LDCT的確有偽陽性高、過度診斷等疑慮,非危險族群無醫學證據應做篩檢。至於輻射量,若屬於高風險族群仍然是利大於弊。另外,熊佩韋建議LDCT檢查宜在篩檢經驗豐富、且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的醫療機構進行,較能精準判斷篩檢結果。
耳朵發現腫塊!檢查竟是多形性腺瘤 醫提醒:雖是良性仍勿輕忽
一位年約40多歲女性,因在右耳前下方摸到一處腫塊,且經過幾個月也沒有消失,故到醫院就診。經過頭頸部超音波等檢查後,診斷為腮腺所長出的腫瘤,經手術治療後,病理檢查結果為良性的多形性腺瘤,且腫瘤成功完整摘除,後續追蹤也未發現復發之情形。多形性腺瘤 易出現在唾液腺周遭新竹臺大分院病理部李宥徵醫師說明,在人體當中主要的大唾液腺分布在腮腺(耳下腺)、頷下腺及舌下腺三處,而多形性腺瘤便是最常生長在這些位置的腫瘤,在多數統計資料均顯示佔所有唾液腺腫瘤的一半以上,其好發在20-60歲之間的年輕及中年族群,又以女性較為常見。李宥徵醫師進一步說明,雖多形性腺瘤本身為良性腫瘤,但過去也有不少案例顯示,若多形性腺瘤未被切除,而持續存留在體內,長期而言,會有腫瘤當中出現癌化細胞,甚至產生遠端轉移的風險。建議手術切除 避免轉變為惡性風險根據一份1950-60年代的大規模統計數據,超過十五年未切除的多形性腺瘤內出現惡性轉變的比例為9.4%,而較近期一篇2022年的小樣本研究,則推算出十年以上的多形性腺瘤其惡性轉變機率達到20%。因此,雖然多形性腺瘤本身為良性腫瘤,且典型的案例並不難藉由細胞抽吸或組織切片就得出診斷,但在手術風險可接受的情況下,原則上還是會建議將它切除,避免後續惡性轉變的風險。▲ 人體的大唾液腺為腮腺(圖示1)、頷下腺(圖示2)及舌下腺(圖示3)三處,建議民眾若自我檢查到腫塊,應盡快就醫治療。發現頭、頸部腫塊 應盡快就醫李宥徵醫師提醒,頭頸部的腫塊除了唾液腺腫瘤外,還有淋巴結等諸多可能性,而唾液腺當中除了多形性腺瘤外,也還有多種良惡性的腫瘤類型。因此,若有發現頭、頸部腫塊,建議接受醫療專業諮詢,避免錯失及早診斷和治療的時機。
男穿不住夾腳拖 一檢查竟是6公分腦瘤惹的禍
大陸深圳有名男子王某今年32歲,平常很愛穿夾腳拖,豈料在去年底開始發現自己的右腳夾不住拖鞋,人往前走了,拖鞋卻還在原地,沒走幾步腳就夾不住拖鞋了,腳底還有麻木感,到神經外科就診後,竟發現是直徑達到5.6公分的腦膜瘤惹的禍。據陸媒報導,這種情況困擾了王某幾個月,且症狀還越來越嚴重,整條右腿都使不上力,於是王某到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王某在醫院做頭顱磁振造影後,發現他的頭長了個矢狀竇旁腦膜瘤,且這個腫瘤直徑達到5.6公分,他之所以走路會「掉鞋」就是因為腫瘤壓迫到了神經,導致肢體偏癱、感覺障礙。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告訴他,只能手術切除,術後王某恢復良好,目前已痊癒出院。腦膜瘤是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腫瘤,佔顱內腫瘤的15%至20%,好發於中年女性,平均發生年齡為45歲。腦膜瘤通常是良性腫瘤,可以發生在任何有硬腦膜的地方,最常見的部位包括矢狀竇旁、腦部凸面、蝶骨嵴、鞍結節等,手術切除是治療腦膜瘤的首選。
女星改名拚復出…驚傳腎長腫瘤開刀 醫籲這些女性要注意
41歲女星王嫚萱(舊名王湘瑩)2022年改名後積極復出,最近卻傳出健康亮紅燈,被診斷罹患腎血管脂肪瘤開刀,所幸手術一切順利並康復中。就有醫師提醒,腎血管脂肪瘤雖是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但好發於「這類」中年女性。王嫚萱日前透露自己完成手術,但還在發燒且「雖然是小手術,但真的痛爆了」,並感謝外界對她的關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曾指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是腎臟水泡以外最常見的良性腎臟腫瘤。林崇智表示,這類腫瘤主要依血管上皮組織、肌肉組織、脂肪組織組成命名;一般人發生率約在0.5%至2%,多數患者無臨床症狀,罹病年齡約在40歲至50歲,其中有7成是中年女性。儘管腎血管肌肉脂肪瘤相對常見,但小於4公分的該脂肪瘤大多不需處理,只要定期影像追蹤即可;4公分以上要做較密集追蹤,若腫瘤直徑每年變大超過0.5公分,就要評估手術切除脂肪瘤或透過腎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預防腫瘤破裂出血引發腹腔感染。此外,少部分、尤其腫瘤大於4公分者可能合併後腹腔出血造成反覆後腰疼痛、血尿,以及腫瘤或血腫壓迫腎臟,造成腎功能異常等嚴重併發症。有使用女性荷爾蒙補充的婦女,則要注意腎血管脂肪瘤可能變大,以及增加腹內出血併發症風險。
生2胎後竟長高4公分! 台大醫曝關鍵原因:女性有福了
懷孕竟有助長高?台大醫院牙科部醫師李正喆昨(11日)發文分享,一名在他門診長期追蹤良性腫瘤的女性患者,腫瘤大小始終都沒有發生變化,結果在婚後2次懷孕期間,腫瘤都開始變大,更奇怪的是,每懷孕一次,「身高就長高2公分」,當2寶媽之後,身高竟一口氣拉高了4公分,一查還真的發現其他個案,直呼「生產報國兼長高,一舉二得。」李正喆昨在臉書發文分享,有名下顎骨切片證實為良性腫瘤的年輕女患者,因排斥開刀,所以長期回門診追蹤。沒想到,本來大小都沒有變化的腫瘤,卻在她婚後2次懷孕期間開始變大,「更奇怪的是,每懷孕一次,身高就長高2公分。」李正喆嘖嘖稱奇,這位病患當了2寶媽之後,身高竟拉高了4公分,從160變成164,而且沒有再縮回去,「查了醫學文獻,才發現真的也有許多案例,據說是懷孕時鬆弛素的分泌關係,導致關節間距加寬而造成。」令他直呼「身高矮的女性有福了,生產報國兼長高,一舉二得。」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共鳴,「沒錯耶,我太太生了兩胎也長高1cm」、「難怪我老婆也高了兩公分」、「李醫師我也是這樣耶,第一胎前160,生完162,第二胎164,現在第三胎165.5」、「原來!自己長高2cm是這樣來的。」也有網友開玩笑稱「難怪我褲子都變短了!(明明就是懶把衣服拿去烘)」、「男人比較命苦。」
4類人「易得子宮肌瘤」 醫曝5習慣能預防
每4名女性就有1人長有子宮肌瘤!新竹國泰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其常使得女性經血量多、經期疲勞、頭暈、貧血,也可能發生便秘、頻尿等情況。而且肥胖、攝取超過500毫克咖啡因、常吃油炸燒烤及加工肉品的女性,都有更高機率罹患子宮肌瘤。因此養成少吃油炸燒烤、少熬夜喝酒、多運動、多吃蔬菜等好習慣就是預防的關鍵。醫師張瑜芹在臉書粉專《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發文衛教,根據統計,每4名女性就有1人長有子宮肌瘤,40歲以上女性更有5成患有此病,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內的平滑肌瘤,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其中約有99.5%為良性,大多不會有症狀,只有約3成的人會因為肌瘤大小及生長位置引起症狀。張瑜芹補充,子宮肌瘤的常見症狀則包括經血量多、經期疲勞、頭暈、貧血、便秘、頻尿、下背痛及性交疼痛等。但她也指出,基本上5公分以下的肌瘤是完全沒有症狀,所以很多罹患子宮肌瘤的人,其實不知道自己有子宮肌瘤,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至於子宮肌瘤的成因,張瑜芹說明,目前尚無定論,但推測跟遺傳、雌激素有關。根據統計,肥胖、攝取超過500毫克咖啡因、常吃油炸燒烤及加工肉品,都有更高的機率罹患子宮肌瘤。因此,平時能養成一些習慣,預防子宮肌瘤,包括應少吃油炸燒烤,避開環境荷爾蒙;少熬夜喝酒,保護肝臟;少喝咖啡;多運動,避免肥胖;多吃蔬菜,少吃加工肉品及紅肉。關於子宮肌瘤的治療,張瑜芹解釋,若沒有症狀,其實可以不治療;但當症狀已影響到生活,則可採取藥物治療如避孕藥、避孕器及柳培林,並於3至6個月定期回診追蹤。另外,若有懷孕需求或是藥物治療無法改善症狀,就會考慮手術切除,常見的手術方式有:開腹、子宮鏡、腹腔鏡、達文西手術、海芙刀。張瑜芹文末也強調,子宮肌瘤罹患率不低,但多數為良性腫瘤,大家若有健檢發現肌瘤,若無顯著徵狀可以不用太緊張,定期回診追蹤,維持生活作息正常、飲食健康,不要讓肌瘤變大就不用太擔心,有任何問題或疑慮也可以跟婦產科醫師討論。
63歲女曝「搭機睡超好」 就醫查出每時呼吸中止70.5次
台中市一名63歲彭姓女子搭機出國超過80次,總能在逾10小時的航行途中一覺抵達目的地,因此沒在機上吃過任何一餐。不料她日前就醫健檢,發現罹患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每時平均中止70.5次,所幸經過正陽壓呼吸器治療,病情已獲明顯改善。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胸腔內科顧問醫師鐘威昇指出,擔任企業主管的彭女,常因公務搭機出差歐美等國,自曝總能一覺抵達目的地,因此沒在機上吃過任何一餐,卻在2年前健檢查出「心包油」,進而發現胃部良性腫瘤,又在晚上9時到隔天上午6時的睡眠檢查,得知罹患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彭女的健檢報告顯示,她在平均每時的睡眠之中呼吸中止高達70.5次,等於1分鐘呼吸中止1.2次,睡眠期間的血氧濃度最低甚至降到73%,遠低於正常的95%以上血氧濃度。鐘威昇表示,彭女隨後展開治療,包括胃切除腫瘤、積極瘦身、避免睡前過量喝酒、減少安眠藥服用、改善睡眠姿勢、使用減緩鼻塞的藥物,並於夜間配戴正陽壓呼吸器,睡眠呼吸中止次數回歸正常值(< 5/時),最低血氧也升高至92%,症狀明顯改善。鐘威昇提醒,夜間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併低血氧一旦未經診斷治療,日積月累下來就會增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粥狀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失智、甚至腫瘤等疾病,建議民眾要是出現類似症狀就該盡速就醫,尋求睡眠治療專科醫師檢查,早期診斷、治療,才能恢復健康。
中年婦無名指痛10年「碰水吹風都疼」 一查竟是罕見腫瘤
手指一碰就痛,可能是腫瘤。中國有一名婦人,右手無名指痛了10年,不論是碰水還是風吹,就會痛到受不了,最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血管球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腫瘤。據《極目新聞》報導,現年45歲的謝女右手無名指10年前莫名疼痛,四處求醫卻始終找不出原因,「右指是摸不得,冷水碰不得,熱水挨不得,冷風吹不得」,今年2月17日到武漢第四醫院手術外科就診,才總算找到病因,是手指末節指腹的指尖處藏著一顆「血管球瘤」。謝女得了罕見的腫瘤。(圖/翻攝自極目新聞)醫師指出,血管球瘤是一種少見的毛細血管疾病,常見於四肢末端,如手指、足趾的甲床下,好發於中青年,女性多於男性。血管球瘤會產生自發性間歇性劇痛,難以忍受的疼痛和在低溫刺激的時候會引發劇烈疼痛。由於血管球瘤早期不易發現,且病程較長,疼痛劇烈會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醫師介紹,臨床上可以透過超聲波、放射檢查等輔助診斷。謝女找到病因後,住院接受手術,手術中醫生準確找到隱藏在指尖的瘤體,將其剝離後切除。術後,疼痛的症狀消失了,住院休養幾天後,病情也逐漸好轉。醫師提醒,血管球瘤常常會引起劇烈疼痛,對於患者來說,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他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若有手指、腳趾持續莫名劇烈疼痛,從外觀上看又未發現異常,應及時到專科就診。
她難久站竟是「8公分子宮肌瘤」惹禍 1無創手術治療隔日即能工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44歲黃姓患者,從事服務業需要長時間久站,5年前因檢查發現子宮肌瘤,因沒有感覺且不影響生活,所以就沒有做進一步的回診治療。但近半年來發現明顯腰痠、腳痛、頭暈、容易疲勞等情況,導致無法久站而影響工作,因此到醫院就醫。子宮肌瘤8公分大 海芙刀無創手術除困擾童綜合醫院婦產部劉錦成主任診察後,確認患者的肌瘤已經長大到8公分,並且血紅素指數只剩下5.8gm/dL,已經是嚴重貧血情況,需要積極治療。但患者因為需要儘快回到職場工作,並且表達不想要開刀的想法,劉錦成主任建議可以進行海芙刀無創手術。治療後即返家休養。術後恢復良好,1周後回診,患者即表示腰痠、腳痛的狀況有明顯改善;1個月後回診,上班久站也沒有發生到腰痠與腳痛等不適症狀。超音波熱效應無傷口 術後即能恢復正常生活劉錦成主任指出,因病患個人與工作上的需求,使用非侵入性的海芙刀進行無創手術,利用超音波熱效應,從體外將能量集中焦點在體內子宮肌瘤,進而子宮腫瘤凝固性消融,達到治療之目的,子宮組織及其他正常器官不受到損傷。因為不必全身麻醉、完全沒有腹部或子宮傷口、不出血、不沾黏、無輻射線等,所以術後就能迅速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對於想要懷孕的婦女更擁有備孕期短、日後生產不需剖腹的優點。定期婦科檢查 早發現早治療劉錦成主任呼籲,雖然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但若患者不進行治療,將可能承受更多的痛苦,如月經增多、經期延長、下腹脹痛、腰痠背痛、嚴重者導致貧血、流產、不孕等。因此可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由專科醫師進行專業診療,即早發現疾病即早治療。
每天打手機10小時 26歲男手肘長出千顆「珍珠」…醫搖頭:玩出罕病了
中國大陸湖南省長沙一名26歲男子,近日因左手肘關節腫脹、無法伸直與彎曲到醫院看診,醫師問診後除驚覺男子每天玩手機長達10小時,更在掃描時發現他手肘內竟長出超過1千顆「珍珠」骨瘤。據《香港01》報導,男子向醫師表示每天下班後都熬夜玩手機,且1天內使用手機時間達到10小時,等意識到手肘出問題時已經無法伸直、彎曲還出現腫脹。醫師經斷層掃描,確認男子罹患「滑膜軟骨瘤」。醫師指出,該病為多發生在關節腔內的罕見但良性腫瘤,且身體每個關節處都可能罹患此病,症狀為關節滑膜、肌腱腱鞘滑膜及滑囊內有多個軟骨結節,病程若到後期還可能出現鈣化或骨化症狀。呼籲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應活動身體各處。滑膜軟骨瘤好發於30歲至60歲之間男性,最常於膝關節、髖關節、肘關節及肩關節發作,病人通常無病識感但可能有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治療方式多為關節鏡或傳統手術移除「游離體」,或是合併執行滑膜切除手術。
婦女騎車自摔又無故打人! 檢查竟發現是「胰島素瘤」搞鬼
47歲黃婦兩年前開始出現語無倫次及在地上翻滾等怪異行為,甚至停紅綠燈時從摩托車上自摔,嚇得路人通報消防隊,之後更變本加厲莫名毆打同事,事後卻一問三不知,家人都以為「腦袋壞了」,但就醫後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最近發現低血糖,醫師深入檢查後揪出是胰島素瘤惹禍,安排手術切除總算恢復正常。空腹抽血值飆高 患罕見「胰島素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子源表示,後患者到診所健康檢查抽血,發現她的空腹血糖值竟然只有26mg/dl(正常值為70~100mg/dL),可說是嚴重低血糖,經轉介來門診尋找病因,由於過去曾診療過類似的病例,綜合前述異常舉止及自發現低血糖,當下懷疑可能是患有罕見的「胰島素瘤」,於是安排病患住院檢查。當心低血糖症狀 可能胰島素異常患者住院期間接受72小時禁食試驗後出現低血糖,且血中胰島素及「C-胜鏈胰島素」(C-peptide)偏高,證實是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於是安排腹部電腦斷層及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發現胰臟的頭部有一顆約1.4公分的腫瘤,經由外科手術切除後,確認是「胰島素瘤」,幸好患者術後血糖逐漸恢復正常,脫序行為也不再發生。王子源醫師指出,低血糖症狀絕大部分以糖尿病患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是注射胰島素不當所引起,胰島素瘤造成的案例十分少見,一般典型低血糖症狀為冒冷汗、臉色蒼白、心悸、手抖等,而這位病患低血糖時卻發生種種怪異行為,因此一般醫師很難立即聯想到是低血糖造成。雖多為良性腫瘤 仍須精細檢查王子源醫師提醒,因患者無法在患病初期就立即診斷並確認疾病,往往要等到病患出現意識障礙、昏倒,發現低血糖,才會轉診至新陳代謝科,再經由抽血及影像檢查抽絲剝繭後,才找到真正病因,因此剛開始常被誤診為精神疾病或癲癇發作,因而錯過治療時間。王子源醫師建議,胰島素瘤幾乎都是良性的,僅須手術切除腫瘤即可,少數病患也可以用藥物控制,民眾如果突然出現語無倫次或怪異行為,除了懷疑是精神科或神經科病症外,也可能是少見的胰島素瘤引發低血糖所致,建議有行為異常狀況可以到新陳代謝科就醫找答案,才能及早治療、盡快恢復正常生活步調。
遺傳性癌症「媽媽姊姊都中」 29歲女也查出腫瘤…無奈嘆:還要生嗎
「如果知道家裡是這種遺傳性癌症,那麼還會選擇生孩子嗎?」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家裡有3名女性,媽媽42歲時被檢查出罹患乳癌第三期,姊姊29歲確診乳癌第二期,現在換她被檢查出右側乳房有1.6公分的良性腫瘤,讓她忍不住感嘆「這樣的體質,我真的覺得在我們這代滅絕就好,不要傳給下一代」。原PO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發文,「如果知道家裡是這種遺傳性癌症,那麼還會選擇生孩子嗎?我們家就3個女性,我媽42歲時發現第三期,我姐去年29歲發現時第二期。我今年29歲,目前醫生目測是良性腫瘤1.6公分(半年檢查一次)」。女網友提到,「化療太多東西都要自費,太年輕還要先凍卵才能開始化療,光凍卵就30萬,每個月還要保管費。化療脫髮、身體不適、嘔吐、住院。這樣的體質,我真的覺得在我們這代滅絕就好,不要傳給下一代」。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我覺得不要再生小孩,因為小孩痛苦,妳也痛苦。但如果妳家是有錢人就另當別論,有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換作是我也會這樣想!免得生下來孩子跟著我們一起受苦」、「有遺傳性疾病的話不會選擇生小孩,自己受過的苦,不想有讓自己的孩子承擔的可能」。不過,有過來人透露「你這問題我也問過醫生,醫生是告訴我,隔代的機率會小很多。依我的經驗建議你,良性腫瘤還是考慮手術拿掉比較好」、「有時候真的不要想那麼多,妳家可能就對癌症比較沒抵抗基因,但不代表會得癌症,後天生活作息飲食我覺得更加重要」。(圖/翻攝自爆怨2公社)
臉部黑點拖10年…變10cm腫塊飄腐臭味 醫驚見「蛆蟲蠕動」嚇壞
大陸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近日接收一名女性患者,對方左頜面部、額頰部、眼瞼皮下長了一大塊團片狀不規則軟組織,大小約10X10cm,組織伴有少量出血,觸診時可以明顯聞到腐敗性、壞死性氣味,腫物上還能看見大量蠕動的蛆蟲寄生其中,因為疼痛難忍,患者不時還發出聲聲哀嚎。《極目新聞》報導,患者今年76歲,她的左面部約10年前出現一處「指甲蓋」大小的黑點,偶爾感到疼痛,但家人以為不嚴重,僅斷斷續續塗抹藥物或以硼酸溶液清洗,無奈狀況遲未好轉,腫物也逐漸變大,並於5個月前迅速變大且伴有疼痛,在其他醫院進行了清洗,仍未有好轉跡象,只好轉院求診。經過影像學檢查後,口腔頜面外科王衛紅教授團隊以疑似「面部惡性腫瘤」診斷結果將患者收治入院,並先進行面部清創處理。考慮患者年紀較大,基礎疾病較多,醫生進行全身情況評估,邀請多科室會診後擬定了治療計劃,並擇期手術。在完善相關檢查排除手術禁忌後,醫療團隊於10月30日為患者進行左面部惡行腫瘤擴大切除術、面神經解剖術、遊離皮片切取移植術,以及帶蒂皮瓣遷徙術。術後患者癒合良好,未出現感染、皮片壞死等情況,取得了良好的恢復效果,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不禁感嘆10多年來的疼痛和煎熬終於過去了。醫生表示,頜面部腫瘤早期主要多見為局部腫塊,其中良性腫瘤生長速度較慢,大部分質地較均勻,邊界較為清晰;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則較快,有可能引發皮膚部位破潰及感染出血和疼痛。該患者之所以發展成蛆蟲寄生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拖延太久,皮膚感染破潰後出現組織腐化,蠅類幼蟲孵化導致的。醫生提醒,面部惡性腫瘤以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多見;基底細胞癌患者的皮膚上通常會出現小結節,一般為蠟樣、半透明狀結節,有高起捲曲邊緣;而鱗狀細胞癌在早期為紅色硬結,會逐漸發展為呈菜花狀的疣狀損害。若發現面部腫瘤,建議盡早就診治療,盡量減少腫瘤擴散的風險及面部畸形。
微創經口無痕切除手術不留疤 傷口癒合快、傷口小是愛美患者最佳選擇
20多歲陳男胸前有一道術後疤痕,多年來造成日常生活不便。陳男最近發現頸部有腫塊而求診,經診治為疑似惡性的甲狀腺腫瘤,原本擔心手術又會造成疤痕,經醫師建議,接受「微創經口無痕切除手術」後,腫瘤不僅完整切除,且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更讓陳男重拾健康與自信。惡性甲狀腺腫瘤 不適合微創消融治療大里仁愛醫院甲狀腺外科巫奕儒醫師說明,陳男小時候因先天性疾患開過刀,造成胸前一道長長的疤痕,雖經多次處理仍難以抹滅,尤其去游泳池或海水浴場,都不敢只穿著裸胸的褲子,一定要套一件上衣或外套遮蔽,對胸前疤痕一直存在心理上的陰影。最近數月以來,卻發現頸部前腫塊,到放射科林偉哲教授求診,經診治為甲狀腺腫瘤且疑似惡性,不適合施作微創消融手術,於是轉介甲狀腺外科專科巫奕儒醫師。微創手術傷口癒合快、傷口小 手術輔助工具多元化巫奕儒指出,大部分甲狀腺結節為良性腫瘤,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甲狀腺癌僅佔其中的5-15%。如果結節過大或懷疑有惡性的可能,就會建議手術治療。但是,傳統手術會在頸部留下一道疤痕,容易影響美觀。而微創手術是利用內視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經口進行遠端手術,優點是傷口在黏膜下癒合快、不易見、且腫瘤清除率與傳統手術相當,適合要求美觀的愛美族群,因此,若發現頸部有異常腫大,應盡早到院檢查與治療。甲狀腺周圍的血液循環豐富,又緊貼頸動脈、喉返神經,一旦傷害可能造成大量出血及聲音沙啞等併發症,患者術後需要較長的復原時間;巫奕儒表示,目前已有手術輔助工具能有效降低甲狀腺手術的併發症,例如能量器械手術刀可大幅縮短患者手術時間,有效減少術後出血;而神經監測器則能保護聲帶,避免造成術後聲音沙啞,更是一大福音。家族史者需多加留意 男性也勿輕忽巫奕儒提醒,國人每3人就有1人有甲狀腺結節,尤其是女方直系親屬有家族史者,應特別留意;但男性也不能輕忽,建議高危險族群應做頸部超音波檢查。另外,如果容易變胖、新陳代謝差,卻找不出原因,有可能是甲狀腺異常,建議抽血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脖子出現不明腫塊 醫授5大檢查步驟判別是否為癌症
摸到頸部長腫塊該怎麼辦!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明勗與張燕良表示,頸部腫瘤可分為先天性疾病、發炎性疾病、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等四大類。扣除掉甲狀腺疾病,成年人頸部腫塊中有50-80%為惡性,而惡性腫瘤中有80%為轉移性癌症,轉移性癌症中又約80%來自於頭頸部的原發病灶。建議民眾若發現頸部腫瘤時,盡早找耳鼻喉科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檢查步驟1詢問病史正確而詳盡的病史能幫助分別腫瘤是良性或惡性的可能,若病人有以下相關之臨床症狀:流鼻血、耳鳴、聽力減退、複視、頭痛(鼻咽癌);口腔久治不癒之潰瘍或口腔腫塊(口腔癌);聲音沙啞、呼吸困難、吞嚥困難或吞嚥疼痛(咽喉癌),需懷疑頸部腫瘤可能是惡性的;另外,若病患有長期抽菸、過量喝酒以及嚼食檳榔的習慣,也都與惡性疾病可能有相關。 另外,頸部腫瘤發生時間的長短也和疾病種類有相關:發炎性疾病平均約數天,腫瘤性疾病平均約數月,先天性疾病則平均約數年。考量病患年齡,20歲以下病患的頸部腫塊多屬先天性疾病或發炎性疾病;40歲以上病患則需要注意轉移性癌症的發生;而20至40歲之年輕女性則較常發生的是結核性淋巴結炎。檢查步驟2理學檢查發炎性疾病在局部症狀的表現通常會有紅腫熱痛;良性腫瘤多為單獨性的病灶、表面平滑,與周圍的組織可明顯分界,觸診為可活動性的;惡性腫瘤則較常見為多發性,與周圍組織的分界線不明顯,觸診時病灶為固定不動的。 腫瘤於頸部所在的位置也有助於臨床的鑑別診斷,尤其是不同區域的頸部轉移性淋巴結,通常會是來自於特定性的頭頸部原發部位,例如:位在鎖骨上三角區之腫瘤,除了可能原發來源是頭頸癌外,還須詳查消化道及腹中臟器及肺部,以尋找可能之原發部位。檢查步驟3內視鏡檢查由於頸部的腫瘤有可能是頭頸部轉移癌,所以對位在頭頸部的器官,如鼻腔、鼻咽、口腔、口咽、喉部及下咽部需同時進行檢查,醫師會使用反射鏡或軟式纖維鏡、硬式內視鏡等來檢查這些部位的黏膜是否有異樣,必要時還可同時進行切片檢查。檢查步驟4血液檢查血液常規檢查中的白血球對鑑別診斷有所幫助。另外,由於鼻咽癌是國人常見的惡性腫瘤,其與EB病毒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抽血檢驗EB病毒的血清學檢查(EBV VCA IgA, EA IgA),也是相當重要的。檢查步驟5影像學檢查對於頸部腫塊,頸部軟組織超音波檢查可幫忙做有效的鑑別診斷,甚至可經由超音波下導引穿刺抽吸進行細胞學的檢驗。而對於病史及理學檢查顯示出頸部腫 瘤可能是頭頸部轉移癌,但卻無法找到原發病灶者,可經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來幫忙尋找可能之原發病灶。 經過上述的詳問病史、理學檢查、內視鏡檢查、血液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得到不同的診斷結果將會有相應的治療方式。發炎性之頸部腫塊:以藥物治療為主。良性之頸部腫塊:治療方式大多以手術切除。甲狀腺疾病:視結節大小、超音波成像及細胞學診斷,可能給予口服藥物,安排射頻消融術或甲狀腺切除手術。惡性腫瘤:依其原發部位及分期給予相對應之治療,大多為手術切除、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特別的是,若沒有發現原發病灶,但是EB病毒血清學檢驗異常,則建議於鼻咽部施行切片診斷以先排除鼻咽癌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因為鼻咽癌對放射線治療相當敏感,所以鼻咽癌頸部轉移的腫塊是不需接受手術治療的。 醫師表示,頸部腫瘤的診斷很多樣化,須依上述按部就班的病史及檢查來幫忙確立診斷。因其是頭頸部惡性腫瘤常見的徵候,所以一旦有不明的頸部腫瘤的發生,建議及早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就診。會根據腫瘤的部位和病患的症狀進行詳細的檢查,若為惡性疾病才能達成早期發現,及早做最適當的治療,也減少日後治療上的困難,達到提高治癒率的成效。 原文出處:我有頸部腫塊該怎麼辦?
這癌奪十大癌症死因第2位 醫籲:高危族群定期追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109年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約為1.1萬人,為國內十大癌症第5位,但卻位居10大癌症死因第2位,由此可見,肝癌相對其他癌症預後差。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種類包含肝細胞癌、膽管癌等,其中肝細胞癌(以下簡稱肝癌)約佔成人肝臟惡性腫瘤的85%,為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類型。B、C肝炎患者占肝癌總人口逾5成肝癌是肝臟腫瘤的其中一種,有肝腫瘤並不一定代表是肝癌,台大癌醫中心吳耀銘副院長說明,肝腫瘤可分為「良性」與「惡性」,良性腫瘤包含血管瘤、局部增生性結節、腺瘤等;而惡性腫瘤包含原發性肝癌、膽管癌、轉移性肝癌。吳耀銘副院長指出,肝癌是由肝炎到肝硬化演變而來,並非單一因素造成,B、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者、肝硬化、或是有長期酗酒習慣者皆為肝癌的高風險族群,其中,B、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為高度危險群,約占肝癌總人口50-60%。三項診斷工具 幫助確診肝癌肝癌的診斷方式包含抽血、影像學檢查與組織病理學檢查。抽血與超音波檢查是初步篩檢肝癌的工具之一,透過抽血檢驗血清中的「胎兒蛋白」(AFP)是否超標來初步懷疑是否有肝癌,但並非每位肝癌患者的AFP都會升高,因此即便數值正常也不能斷定沒有肝癌,而肝癌的另一個腫瘤指標-異常凝血酶原 (PIVKA-II),敏感性較AFP高,也被應用於臨床檢測,政府有對符合條件的民眾提供健保給付。影像學檢查則包括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當超音波掃描發現疑似肝腫瘤,則須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來確認。若檢查出腫瘤是否需切片?吳耀銘副院長指出,因肝腫瘤穿刺切片過程多少會出血,也有機率增加癌細胞擴散風險,因此若評估後高度懷疑為肝癌,就建議直接治療。術前評估很重要 這群肝癌患者可手術吳耀銘副院長表示,目前肝癌的完全性治療包括手術切除、電燒與肝臟移植。根據經驗,僅有約20%的肝癌患者適合手術切除,而除了腫瘤數量、大小之外,醫師還會根據腫瘤位置、肝臟殘餘功能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手術治療。肝臟殘餘功能被視為重要的評估條件,手術前可以透過綠靛基質氯化物(ICG)檢查,透過藥物注射後抽血檢驗藥物在肝臟代謝後於血中殘留的濃度,了解肝臟代謝功能是否適合手術切除治療。肝癌手術難度高 新式器械助操作更順利吳耀銘副院長指出,肝臟內部的血液循環相當豐富,因此手術困難度高,如何在精準切除的同時也要妥善控制出血,就是一大挑戰。近年來,隨著手術器械的大幅改良,有效降低了手術的意外狀況和出血量,同時也縮短了手術時間,現在約95%的肝癌手術個案已不須輸血。吳耀銘副院長舉例,像是腹腔鏡手術搭配超音波刀可以有效震碎肝細胞並清楚看到血管、膽管的管狀結構,若管狀結構直徑小於0.5公分,還可以在完成切割的同時一併止血,但過往超音波刀都有連接線材,需要在手術中邊操作邊整理,影響醫師視線與操作靈活度,所幸目前已有無線超音波刀,幫助手術過程更加順利。若屬於肝功能不好、有肝硬化、反覆性癌症復發者,根據「美國舊金山大學準則」,沒有轉移或血管侵犯、單一腫瘤6.5公分以下、腫瘤顆數小於等於3顆,加起來直徑小於8公分,則可以考慮肝臟移植。若被評估手術、電燒都不適合,則可考慮肝動脈栓塞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質子治療等;若癌細胞已經轉移,則考慮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全身性治療。高危險群須定期追蹤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肝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就醫時往往已是末期,吳耀銘副院長呼籲,目前並沒有完全避免癌症發生與復發的方法,高危險族群,特別是B、C型肝炎患者,須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以為只是小感冒鼻塞一週 內視鏡一看竟發現「倒生性乳突瘤」
一名40歲男子日前因鼻塞一週而求診,原以為只是感冒,鼻腔也無明顯腫脹化膿症狀,但經鼻咽內視鏡檢查後,才發現是長出了腫瘤。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提醒,如果是持續性的鼻塞、流鼻血、頭痛、臉部脹痛或嗅覺異常,可能不只是簡單的過敏症狀,仍建議儘早就醫檢查狀況。張弘醫師於臉書粉專分享了一個案例,表示該男子的腫瘤是從鼻腔的下鼻甲長出,也由於是早期發現,後續便接受了鼻內視鏡手術切除,化驗結果為「倒生性乳突瘤」(inverted papilloma)。張弘醫師透過鼻咽內視鏡發現了患者下鼻甲的腫瘤。(圖/翻攝自張弘個人網站)他介紹道,「倒生性乳突瘤」經研究指出約有40%和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相關,而這個名詞於1854年被提出,好發於鼻腔及鼻竇,發生率為每年10萬分之1,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其臨床症狀可能為鼻塞、流鼻水、嗅覺異常、流鼻血、頭痛、臉部脹痛等等,約有4至23%的患者是為無症狀,並於偶然間發現。張弘醫師提到,倒生性乳突瘤雖為良性腫瘤,但會侵蝕骨頭,更有約7%會合併惡性腫瘤鱗狀上皮癌,因此還是建議及早手術將其完整切除並化驗。另外,由於倒生性乳突瘤的復發機率有0至50%,手術後仍應持續門診進行內視鏡追蹤。
出現異常劇烈下腹痛 小心是畸卵巢胎瘤作祟!
新聞報導時有耳聞,年輕女性在劇烈跳動及運動後,下腹突然劇烈疼痛就診,經診察才發現骨盆腔腫瘤,檢查出原因竟然是畸胎瘤合併卵巢扭轉兩圈,畸胎瘤到底是甚麼樣的疾病?會造成甚麼嚴重後果?畸胎瘤是雙胞手足? 多半是細胞分化形成的瘤畸胎瘤(Teratoma),屬於先天性疾病,出生時就存在,但不一定立刻被發現,胚胎時期的細胞分化上出了問題,經過很久的時間才表現出來,源自於原始生殖細胞或胚胎幹細胞向胚層組織分化所形成的瘤;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其成分包含已分化胚層組織和未分化細胞,兩者雜亂聚集造成結構錯亂排列,腫瘤中甚至生成毛髮、牙齒還有一些未成熟組織結構。好發於卵巢、睪丸、尾骨、縱隔、腹膜後,曾出現於腦、顱、鼻、頸、舌,但畸胎瘤卻很少出現在實質器官(肝、心等)及管道器官(消化道、膀胱)。畸胎瘤如果是成熟的,往往生長很慢,所以大多數均在扭轉、腹脹及疼痛時才被發現。周宗翰中醫師表示,畸胎瘤的發生位置會帶來不同的症狀:1.長在卵巢會造成腹部骨盆腔附近疼痛,起因於卵巢韌帶的扭曲;2.畸胎瘤造成的腦炎起因於身體對畸胎瘤細胞的受器產生抗體,這種受器在腦部也有,因而造成卵巢畸胎瘤腦炎,3.其他區域的畸胎瘤造成的症狀主要由其壓迫導致,如呼吸困難、疼痛等。一般畸胎瘤沒什麼特殊症狀,大多是在例行性的身體檢查中無意發現,或因為運動、性行為或身體姿勢改變而造成扭轉,導致因器官缺血壞死引發劇烈的疼痛發現。若腫瘤體積更大時,扭轉的機會變小,反而因為腫瘤的體積壓迫周圍組織造成腹脹、下腹痛、頻尿等非特異性的症狀。治療「畸胎瘤」核心思維 由「癥瘕積聚」規化療程中醫將這類非器官正常組成的錯誤組織結構歸類為「癥瘕積聚」,因此,中醫在治療「畸胎瘤」的核心思維會從「癥瘕積聚」去規劃療程,周宗翰中醫師解釋,身體病發處堆積危害身體的異常組織,造成局部氣血瘀滯、慢性炎症、周圍其他實質組織受到壓迫等影響,此類良性腫瘤若沒有正確用藥治療及正確生活作息飲食方式搭配,嚴重可能導致腫瘤擴大,甚至轉變成惡性而轉移。中醫在處理這類積聚將從三個面向去處理局部錯誤組織結構:1.降低局部及整體發炎反應。2.透過軟堅散結藥物作用去改變組織錯誤存在狀態,藉以導正身體氣血平衡系統修復身體。3.運用通瘀原則,改變受到畸胎瘤壓迫的組織微循環代謝,緩解周圍受到壓迫的微循環不良。周宗翰中醫師說明,中醫將容易引起良性腫塊的病因包括寒邪、熱邪、虛證、氣滯血瘀、痰濕內阻等,其中造成「癥瘕積聚」的核心病因病機為「氣滯血瘀」,寒邪、熱邪、虛證、痰濕及情至因素等會加重「氣滯血瘀」對身體的影響。臨床上西醫處置多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急性期且遇影響生命安全情況下多數需要緊急手術處理,若畸胎瘤位置位於危險區域導致手術風險過高,在無生命危險情況下,醫師多建議和平共處。中醫門診治療會根據患者病情及體質狀態給予針灸及藥物治療,從核心病因「氣滯血瘀」給予藥物,軟堅散結消癥用藥如夏枯草、牡蠣、昆布、海藻、丹參、莪朮、鱉甲、穿山甲、三棱等,搭配化痰結、袪痰濕藥物如半夏、茯苓、浙貝母、枳實、陳皮、蒼朮等,透過化痰散結軟堅方式解除局部瘀阻狀態,藥物使用上中醫師會小心活血化瘀藥物劑量使用,避免過度活化局部氣血導致腫塊迅速加大,適合劑量及適當時機巧妙使用可以有效幫助積聚減小,另外,根據患者病情,寒邪、熱邪、虛證等加重因素適當給予加減藥物來處置。畸胎瘤屬於先天性疾病,但後天飲食、作息方式及心情調適會影響病況是否加重,周宗翰中醫師建議規律睡眠及早睡早起習慣、清淡少油少鹽少辣低糖飲食、適度運動保持良好心情來維持身心良好狀態,因畸胎瘤屬於特殊疾病,影響身體面相廣泛且複雜,建議尋求合格醫師正確治療確保病情能夠改善。
剖腹產挨刀十幾公分 傷口感染、長出蟹足腫怎麼辦?
剖腹產傷口長達10幾公分,宛如在腹部上挨了一刀!產後照護比自然產更重要,才能避免感染、留疤與沾黏。一位3旬年輕產婦希望進行微創手術,無奈許多疾病都可使用微創術式,但唯獨剖腹產不能,否則寶寶無法生出來。經由萬芳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王樂明接生寶寶,並為產婦使用抗菌敷料,傷口更換2片就已幾乎無滲液,傷口約7-10天恢復狀況佳,守護媽媽寶寶健康。婦科手術多位於腹部 感染併發筋膜炎恐致命女性在生理結構上的特殊性,歷經懷孕、賀爾蒙變化以及飲食西化影響,一生可能因為生產或疾病因素等3類因素需接受手術。生產:如胎位不正等狀況,需進行剖腹產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惡性腫瘤:如子宮體癌、卵巢癌術後不僅要注意出血,也要留意傷口照護。雖然現今醫療技術發達,感染風險已大幅降低,但婦產科手術部位多在腹部,是許多器官集中的區域,一但感染引發筋膜炎恐致命。還有糖尿病、締結組織疾病、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傷口癒合的速度都較一般人緩慢,感染風險較高,因此須留意傷口照護,否則感染風險會大大增加。「任何的傷口都會有組織液甚至滲血,若沒有更換乾淨,就會變成細菌的溫床!」王樂明說明,人體表皮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口跟外界接觸,最害怕的就是感染。判斷傷口是否感染的特徵為「紅、腫、熱、痛」,初期感染會泛紅,若輕壓傷口有刺痛感,就要當心可能是發炎,需要用優碘消毒,嚴重者須服用抗生素。曾有患者誤以為紗布貼了就不用更換,傷口悶住流汗又濕又黏,一周後回診掀開,紗布竟然整個發黑!避免「傷口蜈蚣」爬上身 選用敷料4重點:操作方便:是否好撕除,避免傷口撕裂傷癒合天數:不同部位的傷口癒合速度不同,臉部約3-5天,婦產科常見的腹部傷口約7-10天,手腳關節活動處則需約2-3週。價格合理:患者最在意的重點之一恢復效果:能否加速傷口痊癒女性天性愛美,除了擔心感染,造成色素沉澱或引發蟹足腫,甚至怕傷口長得像蜈蚣,希望恢復美麗肌膚。早年傷口照顧僅以優碘殺菌消毒,蓋上紗布就完事,現今已進入「敷料戰國時代」,選擇多樣化。王樂明表示,有的敷料可吸收組織液,有的能幫助加速傷口癒合,例如PHMB(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抗菌成份,無色、無味,不會造成色素沉澱,也不會導致敏感,而且非抗生素,因此沒有抗藥性問題。術後一開始每2-3天更換一次敷料,待傷口逐漸癒合,可拉長為3-5天更換一次,不僅可加速傷口癒合,降低感染風險。醫師提醒,有手術傷口的民眾一定要謹慎照顧傷口,避免二次感染,若有任何異狀,都應回診檢查換藥,妥善照顧傷口才能不留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