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
」 中醫 牙刷舌頭有齒痕竟是罹肺癌 醫授「3舌1耳」觀察肺健康…出現這情況罹癌機率大增
別忽視身體的任何小徵兆,一名年齡不到30歲男子因舌頭前方凹凸不平、旁邊有齒痕,在中醫師建議下進行檢查,未料結果竟是肺癌第2期。中醫師吳明珠在節目《健康2.0》分享這名患者經歷,表示她發現男子舌頭有異樣,建議對方去檢查後,得知男子罹患肺癌2期,並點出肺不好的「3舌1耳」4大跡象。吳明珠指出,舌頭若呈紫暗色,罹患癌症機率可高達19%;舌頭胖大且舌苔白滑,可能有支氣管不佳、慢性咳嗽,或有慢性病情況,研究指出有此類情況的人罹癌機率超過5成。舌頭前方有一大一小凸起、舌旁有齒痕,按全息律來看,舌中間代表脾胃,往前是心臟,前端兩側是肺,若此部位發腫發紅發熱,就要提高警覺。「3舌1耳」中唯一的耳,其中間有個肺區,位置大約在耳屏中間凸起軟骨尾端處下方,如果顏色暗沉、凹陷,或有一片片類似皮膚病情況、異狀感,都要特別注意可能是肺部出狀況的警訊。另據衛福部資料,惡性腫瘤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氣管、支氣管和肺癌死亡率為10大癌症之冠,其餘依序為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
嘴破不一定是火氣大 中醫師:3種狀態處理方式都不同
相信每個人都曾發生嘴巴破的情形,這時候老一輩總是會說「火氣大導致」,甚至建議喝苦茶、青草茶、椰子水等方式來降火氣。但中醫師王大元表示,並非是每次的嘴破都與火氣大有關,而且有3種人要特別留意。中醫師王大元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口破不一定是火氣大,如果體虛還喝了一堆苦茶、青草茶或椰子水反而可能愈喝愈糟糕。王大元解釋,在中醫的理論中,有實火、虛火及陽虛3種證型,而每種的處理方式也不同。王大元表示,實火」體質可能是吃太多油炸烤辣或溫性補品,臨床表現如口瘡疼痛、口乾舌燥、痤瘡膿皰、大便困難、小便色黃、頭痛欲裂、舌苔黃膩等。實火比虛火容易改善,通常是急性的問題,只要改善生活作息、來點無糖青草茶、苦茶,並適量攝取涼性食物(如小黃瓜、白菜等),通常可以獲得改善。「虛火」體質方面,王大元解釋這類的人可能壓力過大、失眠易醒或時常熬夜,導致身體水分不足的「陰虛」體質。臨床表現像是口乾但不想飲水、手心腳心發熱、情緒躁動等。虛火通常會使用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玉竹、沙參🌿等養陰藥物,平常可多攝取水分,並以清淡甘涼的木耳、山藥、百合來平補。 最後則是「陽虛」體質,王大元解釋,陽虛也有可能會口破,像是清代《醫理真傳》就有分析到這類的人,除了反覆發作且癒合緩慢的不痛口瘡以外,還會表現出安靜不語、疲倦腹瀉、唇口淡白或口不乾渴等症狀,本質上是陽虛陰盛,因此需要扶陽補氣,可選用如黃耆、人參🪵、香砂六君子湯或理中湯等藥。若以現代醫學來看,部分糖尿病或癌症化療患者,有時免疫力過低(陽氣虛衰),用了含有涼性類固醇的口內膏,反而會抑制免疫力而效果不佳。
父母應該知道的中醫基本小常識 脈浮、舌苔、流汗
首先介紹三個中醫基本小常識:「脈浮」「舌苔白還是黃」「流汗與否」。「脈浮」通常代表病在表面。人體表面就像一個國家的邊界,外面的敵人攻打過來時,會先在邊界想辦法把敵人擋下來。所以,快要感冒或剛剛感冒時,人的脈是浮在皮膚表面的,而有沒有「脈浮」,很容易分辨出來。先找到孩子兩隻手腕下方把脈的位置,如果不知道在哪裡,可以上網查閱「寸口脈」的位置。不需要很精準,手指稍稍用點力找到小朋友脈的位置,把手指放開,然後再輕輕地接觸剛才找到的脈的位置。如果手指很輕地碰到小朋友皮膚就感覺到脈在跳動,那就是「脈浮」;如果還是得用些力按下去才感覺得到脈在跳動,那就是沒有「脈浮」。當然,這只是個粗淺的概念,但對許多父母而言,這樣就夠了。「舌苔白還是黃」倒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在白色燈光下,叫小朋友把舌頭伸出來,看看舌苔是偏白還是偏黃。如果好像有些白又好像有些黃,那就算黃,因為正常人舌苔很薄又有一些些白,所以你看一眼不確定是白,就可以算是很輕微的黃。那沒有舌苔怎麼辦?在感冒的基本範疇下,如果沒有舌苔,而舌頭上水水的,可以當作「舌苔白」來參考;假如舌頭很乾,就當作「舌苔黃」來參考。「流汗與否」就更簡單了。小孩子感冒時,我們通常以背部有沒有出汗為判斷依據。如果明顯看得出流汗,那算是「汗多」的情況;假如看不太出來流汗與否,但是用手摸孩子的背部覺得有些濕,那叫作微汗;如果連摸起來都不覺得有流汗,那就是「無汗」。有了「脈浮」「舌苔白還是黃」「流汗與否」三個基本工具後,我們可以針對感冒繼續往下深入。■過動很多父母對孩子過於好動感到頭痛,譬如出去外面用餐時,小孩子吃一吃就要起來走走;上課時無法安靜聽課,讓老師得不斷提醒爸爸媽媽;晚上上床後不肯好好睡覺,非得東玩西玩拖個一小時才能入睡等等。在討論中醫對過動的觀點前,先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看。有一天,我在外面用餐,附近坐了兩家人帶著小孩聚餐,大人穿著得體,看來是公司主管級的商業人士。其中一個小孩,大約八、九歲,一直不肯好好坐著吃飯,每幾分鐘就要起來跑一跑,一面跑還一面大叫,媽媽跟在後面追,拿小孩子沒辦法。後來那個媽媽拿出iPhone讓孩子看卡通,那小孩才好不容易願意坐下了。然而另一個問題來了,那個媽媽把卡通的聲音開得很大,坐在附近的幾桌客人都面有難色,她卻好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毫不在乎地和同桌的朋友吃飯聊天。我為什麼提這個例子?很多讀者應該已經想到,如果父母自己都不能控制自身的言行舉止,在教養孩子方面當然會出問題。但我想再往下深入一些。許多父母管教小孩的方式是「條例式」,一一列舉小孩子不應該做的事,譬如上課不能亂說話、逛街時不能自己跑掉、吃飯時不能把食物吐到桌子上等等,洋洋灑灑。當條文過多,孩子會覺得自己的自由被壓縮,動物本能就會被啟動,而想要有所「突破」,不斷在各方面測試大人容忍的極限。在大人眼裡,很多時候這就成了過動的行為。教養小孩的重點不是在約法三章,而是要讓孩子了解其中的意義。回頭看剛才提的例子,父母應該讓孩子充分了解為什麼要尊重其他人,如果孩子能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根本不需要一條一條列出在外面不能做什麼,他自己就應該知道哪些行為不適宜。而當原則只有重要的幾項,剩下的讓孩子自己判斷,大人在旁適時指導,那麼孩子就不會覺得被約束、被限制自由,過動的現象也就會減少。父母應該是「教練」,而不是「典獄長」。從上述例子再延伸出去。《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刊登過一篇文章,認為孩童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現象持續上升,和近年來作業不斷增加及太早開始學習各項課外技能有關。仔細想想,這和上述例子是同一個道理。作業太多,或者太早開始學習各項課外技能,對小孩子而言,就是各式各樣的約束,壓縮久了,自然得突破,於是就出現了不符合大人制約想法的言行舉止。回頭來談中醫對過動的看法。其實,上面兩個例子已經和中醫理論連結在一起了。小孩子的過動在中醫看來,大部分都是肝血不足、心血不足造成的虛火上升現象。一方面可能是像之前討論脾胃及睡眠時解釋過的,當脾胃吸收不良、飲食習慣很差或睡眠狀況不佳時,肝血是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另一方面,壓力及約束對肝的負面影響很大。當小孩子潛意識感受到壓力,行為開始出現偏差,父母又以錯誤的方式管教,孩子的壓力更是往上增加,如此惡性循環,肝臟會受到損傷,導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就無法養心血,心血也變得不足,那麼孩子變得過動,甚至被西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就不足為奇了。本文摘選自《養兒育女必備中醫知識》,方智出版
心律不整恐是熬夜、缺乏運動引起 可尋求中醫進行整體體質調理
心律不整是一個症狀,造成心律不整的原因,可能是心臟疾病,也可能是其他器官疾病波及心臟導致。心律不整輕微者,病人可能無任何症狀或僅自覺胸悶、心悸不適,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嚴重則常伴隨有心臟輸出量不足或心臟衰竭,甚至猝死。心律不整原因多 需完整檢查、評估與防治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說明,常見心律不整的病因,如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瓣膜脫垂狹窄、心臟神經傳導阻滯、病毒性心肌炎等。其他器官導致的病因則更廣泛,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焦慮憂鬱等精神疾病、更年期障礙、自律神經失調、腎臟疾病等。中醫治療分五大類型 上班族及婦女皆需注意國外研究中,對149位心房顫動已接受電燒治療的心律不整病患長期追蹤,發現注意控制飲食、運動、生活型態的病人,疾病控制率與存活率高達87%,明顯高於未控制相關因子的病人(僅18%)。此發現與中醫治療心律不整注重調理人體五臟六腑氣血平衡,以獲得整體健康的觀點相符。許堯欽提到,中醫治療心律不整分為五大類型:1.心氣不足型:多見於平時缺乏運動的學生及上班族。面色無華,稍微勞動就疲倦無力、頭暈頭昏、胸悶氣短、心悸自汗。心臟功能輕微減退。舌淡苔白,脈節帶或細弱緩無力。處方以炙甘草湯加減。2.心脾兩虛型:常見於貧血體質的婦女,以及二尖瓣脫垂病患。睡眠品質不佳,失眠多夢合併心悸不安、健忘。疲倦氣短、食慾不振、面色黃白,蹲下或站起時容易頭暈目眩等姿態性低血壓症狀。舌質淡紅,脈細弱。處方以歸脾湯加減。3.心肺氣陰兩虛型:心悸、容易驚慌、睡眠不安、眠中盜汗。乾咳痰少或多年液。運動後胸悶、氣短、大汗出,舌質偏紅苔薄而少,脈來結代或細數而濇。處方以生脈散加減。4.心腎陰虛火旺型:常見於長期熬夜、持續性精神壓力、更年期障礙或甲狀腺亢進病人。稍微緊張、發怒就容易心悸,臉部潮紅發熱。煩躁失眠,很累卻睡不著。頭暈、目眩、耳鳴、手足心熱、腰痠。舌質偏紅,脈來細數。5.肝氣鬱結肝火擾心型:常見於自律神經失調,平時工作壓力大、易緊張,睡覺前胸憋悶、呼吸不暢。易生氣、面紅耳赤,緊張時心跳加速,氣喘或暈眩、胸腹脹滿。因思慮導致失眠。舌質但,舌苔薄黃或薄白,脈弦或帶滑。處方以加味逍遙散、大柴胡湯加減。電燒後可尋求中醫進行整體體質調理現代醫學面對此類疾病,第一線多使用藥物控制,若藥物療效不佳則考慮接受電燒過後仍未盡滿意者,就會求助中醫。中醫藥對心律不整治療,也是可靠的另一種選擇,建議可運用中醫來進行整體性的體質調理。
肺炎四大證型 中醫分型治療助舒緩縮短病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肺炎(Pneumonia)是指單一肺葉或整個肺部的發炎症狀,發炎症狀反覆發作持續三個月以上則轉變成慢性肺炎,發炎過程負責氣體交換的肺泡會被發炎物質佔據,為了讓呼吸順暢及適當排出病理產物痰液,患者會利用咳嗽表現來呈現。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說明,中醫在處理肺炎相關疾病會從自身免疫系統平衡及強化來對症治療,中醫將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病菌能力簡化成「正氣」來描述,《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用外感來統括外來感染源的入侵,包括:病毒、細菌、黴菌、結核菌等,不管是接觸傳染、飛沫傳染、昆蟲和動物傳染,以及飲水和食物傳染等,都可能形成病原感染入侵的機會。中醫將肺炎分四大證型 治療方針公開中醫會根據外來感染源進入身體不同層次、不同寒熱表現症狀、影響不同臟腑器官部位、及改變身體氣血平衡後的後遺症症狀作證型分類,透過不同證型及疾病病程給予不同治療調整方針,吳宛容中醫師將肺炎感染做以下四大證型分類:1.「風寒閉肺型」:多發生於外感初期,外在寒邪侵襲,外在感染源如細菌、病毒順勢入侵造成,接著引起肺部發炎症狀,症狀為咳嗽,呼吸急促,無汗,惡寒,舌苔薄白,舌質淡紅,治療重點需同時祛風散寒及止咳定喘宣肺,以同時解除外感病因及肺部發炎病因,中醫常使用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加減肺部發炎處理用藥。2. 「風熱犯肺型」:多發生於外感初期,外在風邪侵襲,伴隨感染源如細菌、病毒順勢入侵,引動體內熱勢體質,接著引起肺部發炎症狀,症狀有呼吸急促,有汗,口渴,咽紅,舌苔薄黃,舌尖紅,治療重點在於散風清熱,宣肺止咳,因肺部發炎反應較劇烈,適度搭配宣肺透熱茶飲可以有效保護肺部,中醫常使用桑菊飲、銀翹散、普濟消毒飲等。3. 「痰熱壅肺型」:多發生於外感中期,感染源如細菌、病毒入侵後發作迅速,引起肺部發炎症狀急劇猛烈,症狀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喘悶,痰鳴,胸滿,煩躁不安,發燒,舌苔黃膩,舌質紅,治療時以清熱化痰,宣肺開閉,降逆平喘為主,如新冠肺炎這類的證型,屬於急症,中醫使用石膏類方劑降低體熱,避免體溫持續上升破壞中樞系統,加上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白前、款冬花、紫蘇子、葶瀝子、杏仁宣肺平喘。4.「氣陰兩虛型」:症狀表現為汗出氣短,乾咳少痰,納呆,口乾咽痛,疲倦,舌紅絳,苔少,脈細數無力等症狀,常出現在肺炎後期症狀,中醫常使用麥門冬湯加減、生脈飲、清燥救肺湯、沙參麥冬湯等來補肺氣及潤肺滋陰。中藥可以有效調節身體運作機制,藉以提升祛除病理產物痰飲水濕,也會同步提升肺氣,透過肺氣提升肺部氧氣交換率,及呼吸道平滑肌排出有效率來強化將痰咳出、排出的效率,肺炎急性期因個人體質及疾病狀態變化較複雜,用藥處置建議尋求合格中醫師治療。免疫強化穴位:開四關穴+足三里穴 四關穴:雙側合谷穴,雙側太衝穴四關,是氣血陰陽外內出入的要道,合谷穴為手太陽經原穴,可調肺氣下降;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可調肝氣上升。兩穴一升一降,相互為用,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刺激四關穴可以透過疏通全身氣機達到開啟免疫系統調節機制,達到提升對抗外來病菌能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也是著名的長壽穴位。益氣潤肺飲黨參3錢、黃耆5錢、百合3錢、金銀花5錢,麥門冬3錢,五味子2錢,陳皮1錢,甘草1錢,用水2,000cc大火滾2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藉由補脾肺氣來提升免疫力,搭配生津潤肺及清肺熱提升肺部散熱及氧化代謝能力。根據個人體質及身體狀態不同,建議由合格中醫師作藥味調整來調整個人免疫機能,適合平日保健及肺炎後期調理飲用。親民食療:百合燉水梨選擇大顆黃皮水梨,洗淨外皮,稍微削皮保留外皮不削斷,中間梗挖空,塞入冰糖少許約一小湯匙及百合3~5克,整顆水梨連皮及冰糖百合一起燉煮,電鍋蒸煮20分鐘後,梨子會自然出水,湯汁飲用搭配果肉一起吃下痰液會變得比較不黏稠容易咳出,將痰液徹底排出有效加速肺炎後遺症的修復,食療適用於肺炎後期復原,加速解除後遺症症狀,急性期仍須尋求合格醫療治療。
愛吃冰、愛熬夜注意!蚊子最愛叮「2種人」 不愛喝「1飲料」當心被叮爆
炎炎夏日許多蟲類蠢蠢欲動,也是蚊子活躍的季節。最近台灣登革熱本土疫情嚴峻,現在全國累積病例數已破2千例。中醫師陳國誌提醒,包括「濕熱體質」與「陰虛內熱」這兩種體質的人,相對其他人,比較容易被蚊子叮咬。且陰虛內熱體質的人,多半平時不喜歡喝水,身體水分較少、體溫會比較高,而吸引蚊子叮咬;而太愛喝冰飲、愛熬夜的人,也很容易養成受蚊子青睞的「易叮體質」。中醫師陳國誌在粉專《翰醫堂中醫診所》提醒,以下兩種體質的人,最容易吸引蚊子,他並解釋上述兩種體質,通常都容易出現包括體溫偏高,容易流汗,等情況,說明以下兩種體質的常見症狀跟判斷方式。一、濕熱體質的人 陳國誌指出,該體質的人多半喜愛辛辣、油膩、重口味食物,冰品、飲料,菸酒過多。容易有怕熱、易出汗、口乾舌燥、口苦、口中異味、臉部或身體容易出油的症狀。另外,身體常常會有沉重感,睡醒後容易有睡不飽的感覺。小便量少色深、大便軟黏不淨,容易黏馬桶。舌苔黃膩。二、陰虛內熱體質的人陳國誌提到,該體質的人平時多半不喜歡喝水、長期熬夜,且容易緊張、思慮多的人,長時間消耗身體內的陰液。而這類體質者通常體溫相對偏高,臉部時常有烘熱感、咽乾頰紅,並有手腳掌心、胸口煩熱等,潮熱盜汗症狀。偶爾伴隨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而且尿少色黃、大便乾結。舌色偏紅,舌苔偏少乏津。※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慎入!老煙槍防蛀牙用抗生素 舌頭竟長出「恐怖綠毛」
美國俄亥俄州(State of Ohio)一名有抽菸習慣的64歲男子,近期在使用抗生素期間,出現舌頭長滿綠色細毛的恐怖情況,畫面令人怵目驚心。所幸,男子透過每天固定清潔舌頭4次,在半年後成功擺脫這詭異的綠毛舌頭。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的報導,近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了一項詳細介紹綠色舌苔患者的研究報告。報導指出,人的舌頭上有4種不同的乳突,包括位於舌尖,因其切面類似蕈類的「蕈狀乳頭」(Fungiform Papillae)、「絲狀乳頭」(Filiform Papillae)、位於舌根部的「輪狀乳頭」(Circumvallate Papilla),以及位在舌頭側緣後部的「葉狀乳頭」(FoliatePapillae)。醫師在報告中表示,該男子舌頭上的「絲狀乳突」因為抽菸而積滿了細菌和食物等殘渣,使舌頭狀似長滿綠毛,又稱為「毛舌」(Hairy Tongue)。美國口腔醫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of Oral Medicine)也指出,「毛舌」可能呈現棕色、白色、綠色或粉紅色,這取決於吃進去的食物、藥物或其他口部清潔習慣。報導還指出,這種情況在40歲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男性中更常見,且13%的成年人在一生中至少出現過一次「毛舌」。而抽菸和口腔衛生習慣不佳也會加劇口腔堆積細菌和牙菌斑的情況,更容易出現毛舌。不過此病通常不會危害健康,症狀頂多是舌頭會有燒灼感。此外,醫師還發現「毛舌」可能肇因於病患為治療牙齦感染而使用的抗生素克林黴素(Clindamycin)。因為服用抗生素會改變細菌的數量和種類,從而破壞口腔內的微生物平衡。所幸男子在醫師建議下每天用牙刷或舌苔刷清理舌頭4次,終於在半年後成功擺脫毛絨絨的綠舌頭。
自律神經失調會引發舌頭痛? 中醫治療可大幅改善此情況
身體的疼痛百百種,較為少見的舌頭痛你是否經歷過?舌頭如同牙痛一般,不痛則已,痛起來卻感覺要人命。中醫師吳宛容分享,臨床上遇到舌痛患者,通常會先看舌面上是否有潰瘍或腫塊,再進一步了解是否有耳鼻喉相關的問題,若無問題則會建議再由神經內科做進一步檢查。舌頭上有許多神經分布,舌頭前側2/3的感覺是由三叉神經的舌神經所支配,後側1/3感覺則是由舌咽神經所支配。三叉神經若受到壓迫,除了前段的舌痛以外,同時還會有顏面的疼痛。而舌咽神經若受到腦幹周圍的血管壓迫,也可能會造成舌後側的疼痛,此外連帶扁桃腺附近也可能會產生劇烈疼痛。倘若上述科別都無異常發現,往往要朝自律神經失調的方向去思考,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造成許多異常的疼痛,並同時會伴隨著其他失眠、焦慮、心慌等精神層面的症狀,也會需要耐性治療。舌頭上有線索 提供中醫推理治療中醫治療舌頭疼痛的效果良好,中醫理論中的舌診屬於四診中望診的一部份,可以讓醫者透過舌頭獲得很多資訊,並且藉由舌頭痛的不同區域,去進一步了解究竟是身體哪些地方出了問題。吳宛容中醫師說明,舌頭兩側對應肝膽,舌尖對應心,舌中央對應腸胃,舌根對應腎。若是舌尖處痛,多為心火旺盛型,可使用導赤散或是黃連解毒湯去做治療;舌根痛則為腎虛火旺,可用知柏地黃丸去做加減;舌兩側痛則為肝膽火旺型,則可使用龍膽瀉肝湯去做治療,舌中央痛為胃火旺盛型,可選擇清胃散或是瀉黃湯去做治療。另外也要觀察舌色、舌苔與舌下靜脈,判斷是否有痰濁或血瘀,若有嚴重瘀象可進行舌下絡脈放血。若同時伴隨焦慮、恐慌等心理症狀,則還需加上疏肝安神的藥方如加味逍遙散或是甘麥大棗湯來加以治療。舌頭有許多經絡通過,像是手少陰心經的絡脈,循經入心中、系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腎經挾舌本以及足厥陰肝經絡舌本,因此透過相關的經絡取穴,也可以達到舒緩舌痛的療效。1. 通里穴:屬心經的絡穴,位於尺側腕屈肌內側緣,腕橫紋往手肘方向循一寸處,可放鬆僵硬緊繃的舌頭。2. 地機穴:屬脾經的郄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凹陷處往下四橫指處,可緩解舌痛。3. 太谿穴:屬腎經的原穴,位於足部內側踝尖與阿基里斯腱中點凹陷處,可滋陰降火,保持舌頭的滋潤度並有助恢復正常感受。4. 太衝穴:屬肝經的原穴,位於腳背第一、二足趾跖骨連接部位凹陷處,可平降肝火,也能放鬆焦躁的情緒。中醫特製漱口水 有助緩解疼痛舌痛的病患在日常飲食,需避免飲用過熱的湯水以及酸辣或香料食物,並且避開燒烤油炸的烹調方式,同時也要避開菸酒的刺激,吳宛容中醫師建議,多補充富含維他命C和B2的食材,例如全穀類、深綠色蔬菜、芭樂、木瓜或是番茄等水果。當疼痛發作時,可先含冰水鎮定,或是可透過中藥茶飲漱口,幫助緩解疼痛。材料:淡竹葉2錢、生甘草3錢,金銀花3錢、薄荷2錢、蒲黃1錢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加入500c.c.的水一同煮沸10分鐘後,放涼即可使用。每次大概取10-20c.c.輕漱2-3分鐘即可吐出。功效:金銀花搭配生甘草可清熱解毒,加上淡竹葉有清心降火之功,外加蒲黃可幫助化瘀止痛。
【胃痛專題】劇烈胃痛怎麼解? 中醫授三類辨證與穴位按摩
大家都知道:「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但是你知道胃痛也會疼痛到冷汗直流,甚至在地上打滾,疼痛到無法起身的狀況嗎?除了吃止痛藥,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改善或預防?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分享胃痛的保健與預防。胃痛原因多且複雜 排除急重症才能確診胃痛是指胃脘部分的疼痛,主要的範圍涉及肚臍及周圍的疼痛不適。賴博政醫師表示,胃痛是門診常見到的疾病,可能的原因有進食到不乾淨的食物、胃酸分泌過多、感染、發炎、藥物的使用、情緒緊張……等,臨床上十分複雜,需要透過病史的詳細詢問,並排除一些緊急狀況,像是心臟、肝膽、腎臟及泌尿道與婦科相關的急重症,才能確診為胃痛。賴博政醫師說明緩解期間的胃脘疼痛,因為疼痛較不明顯,發作頻率較低,因此比較容易被忽略,反反覆覆,病程往往拖得較久,通常與生活習慣和作息有關。傳統中醫的觀點認為「胃主收納與腐熟水穀」,也就是胃將食團做進一步的消化,胃的機能如果出現問題,便會引起胃的氣血陰陽失衡,影響消化運作,造成胃脘處的悶脹感甚至疼痛。慢性胃痛怎麼治? 三類方法、穴位按摩一次看賴博政醫師解釋一般常見的慢性胃痛可分為三大型,治療方法與穴位按摩都不完全相同。氣機阻滯好發族群:容易緊張,壓力較大的民眾。常見症狀:肚臍周圍脹滿,疼痛部位不固定,通常脹滿感大於痛感,情緒起伏大時誘發,疼痛常延伸至肋骨兩側,伴有打嗝嘆氣,排氣後症減緩,舌苔薄白,脈弦。保健穴位:合谷穴、內關穴。食積胃脘好發族群: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的族群。常見症狀:胃部常常脹滿,嚴重時悶痛,部位固定,通常在進食完不久後發生,伴有口乾口臭、噁心,胃食道逆流,嚴重時會嘔吐,大便偏黏不成形,不常解便,舌苔厚膩,脈滑。保健穴位:中脘穴、天樞穴。腸胃虛寒好發族群:常吃生冷飲食,如生猛海鮮、生菜沙拉的民眾較容易發作。常見症狀:突發性胃部隱隱作痛,熱敷後症狀改善,遇寒則加重,通常大便較軟散,解便次數較多且不成形,容易腹瀉,手腳冰冷,舌苔薄白,脈沉。保健穴位:氣海穴、關元穴。賴博政醫師建議容易有胃痛的民眾,平常也須養成以下兩個好習慣一、定量定時:飲食量要固定,避免一次吃太多,超出胃的負擔,進食的時間也要固定,讓腸胃蠕動消化時間較有規律;如果進食量太大,可以少量多次進食,減少胃痛發生。二、細嚼慢嚥:讓食物在口中多停留,咀嚼變成較小的食團,除了可以減少腸胃的負擔,並要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重口味、生冷食物,避免胃痛。
過年口臭看過來!不是只有漱口水、口香糖 「這類食物」也能除臭
過年期間大魚大肉、熬夜打牌火氣大,非常容易引起口臭,不過一項新研究表明,多吃優格、味噌湯和酵母麵包等含有益生菌的發酵食品可能有助於改善令人討厭的口臭。綜合DairyReporter、Everyday Health的報導,當舌頭表面細菌過快分解蛋白質時,就會生成有臭味的揮發性含硫化合物,導致口臭發生。除此之外,舌頭和牙齒上的牙菌斑也是造成口臭的主因。目前已知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漱口水、嚼口香糖、洗牙和刮除舌苔等。雖然這些都可以改善口腔衛生、抑制口臭,但不良習慣或遺傳因素有可能導致口臭復發。而現在漱口水和口香糖並不是掩蓋口臭的唯一方法了,一項新研究表明,在各種發酵食品中發現的益生菌等好菌也有助於抑制難聞的口臭。中國成都四川大學國家口腔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公布了7項臨床試驗的數據,這些試驗研究了益生菌對口臭的影響。在所有研究中,共有278人被隨機分配安慰劑藥片或含有唾液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reuteri)、唾液鏈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或魏斯氏菌屬之一的Weissella cibaria的補充劑,以觀察這些好菌是否能減緩口臭。研究結果表明,當人們服用益生菌2至12週後,他們體內與口臭相關的揮發性硫化合物的含量明顯降低,可測量的口臭也得到改善,這是因為「益生菌可以抑制口腔中厭氧菌分解氨基酸和蛋白質,從而抑制臭味副產物的產生。」所以優格、酵母麵包和味噌湯等發酵食品確實有助於消除口臭。不過,研究也表明發現,益生菌對於抑制口臭的效果相對短暫,約4周後就沒有明顯差異,因為使用益生菌雖然可在短期內降低揮發性硫化物的濃度水平,但對於其他引發口臭的來源,例如牙菌斑和舌苔方面沒有顯著影響,「未來需要更多高品質的隨機臨床試驗來驗證結果,並為益生菌治療口臭的功效提供證據。」
怎麼做的?男子清舌苔釀誤吞 18公分牙刷插在十二指腸降部
中國福建日前發生一起意外事件,一名22歲男子在清理舌苔時,不小心將牙刷吞入腹中,驚恐的他隨即趕往醫院求助。而經過X光掃描後,發現18公分長的牙刷卡在男子的十二指腸降部。最後在醫生的協助下,這根牙刷順利地被取出。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福建莆田一名22歲的男子,在清理舌苔時,不知為何竟然將長達18公分的牙刷吞入腹中。之後他隨即趕往醫院就診。在醫師的診療下,發現這根牙刷卡在男子十二指腸降部的位置,但好在,男子並沒有因為誤吞牙刷造成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併發症。最後醫師決定,先讓患者禁食一段時間,接著讓男子吞入胃鏡,讓胃鏡抵達男子的十二指腸的部位,接著透過工具套住牙刷的末端,將牙刷拖曳至男子的食道。最後在食道這邊再次調整牙刷的角度,讓牙刷順利地通過食道取出。而整起醫療過程,其實才30分鐘。不少網友在看到這則消息後,紛紛留言表示「 人才啊,這麼長都能吞下去?」、「這是要刷舌苔還是刷食道啊」、「我就想知道他是施展了啥特異功能吞下去的」、「他這刷牙伸進去也太裡面了吧」、「醫生、患者都了不起」。(點此觀看影片)
8成洗腎患者搔癢難耐 中藥助清熱解毒
70多歲的林阿嬤,有高血壓病史,身材嬌小瘦弱、膚色黃黑,因末期腎病,兩年前開始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經過一段時間的透析過後,四肢皮膚起疹,乾燥搔癢無比,逐漸蔓延到身體各處,經醫師診斷為腎病所致的尿毒性搔癢症。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楊茲甯醫師診治近半年,林阿嬤食慾漸增、脹氣減輕、小便時已無灼熱感、下肢腫脹消退、身體各處的皮疹也逐漸痊癒,大大提升的生活品質。國際期刊統計,尿毒性搔癢症的盛行率,在尚未接受透析的患者低於3成,已接受透析的腎病患者則高達5~8成,約有1成的患者因搔癢嚴重到徹夜難眠。腎病友在透析劑量調控過程中,體內難免有一些毒素殘留積累,離子失衡,激化神經及內分泌激素反應,誘發皮膚癢,加上此案為年長患者,老化也會導致皮脂腺萎縮、汗腺分泌失能,致使皮膚乾燥、搔癢加劇。病人除了皮膚搔癢起疹外,還有諸多不適的症狀,包括小便時有灼熱,尿量少、下肢腫脹、腹部脹氣、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經楊茲甯醫師診斷發現因脾土虛弱,導致水液代謝不良,表現在腹脹、食慾不好、舌苔白厚上。楊茲甯醫師表示,脾居中焦,主運化,調控體內水液的代謝,若運化失常,則濕邪瀰漫,體內濕氣過重,故以香砂六君子湯健脾益氣。濕邪鬱久化熱,濕熱蔓行肌表,會導致皮膚搔癢起疹,用黃連解毒湯、蒲公英清瀉熱邪,解決起疹搔癢。另採導赤散、茵陳蒿,幫助排尿順暢與灼熱感。除此之外,也加入生地、麥冬以養陰,兼防苦寒藥物太過傷陰。治療方針攻補兼施、清熱解毒外不忘扶正補虛、標本共治。腎病患者需要長期透析治療,過程中經常伴隨不適症狀,表現在消化系統、泌尿道系統或皮膚上,讓患者情緒低落、焦慮不安。中醫經辨證論治,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及抽血數據,調整處方用藥,可緩解腎病的併發症,陪伴腎病友維護生活品質,使其更有心力面對後續的療程。
刷牙習慣仰頭漱口 她手滑「整支牙刷吞下肚」竟還繼續進食
許多人有過不小心把魚刺或是骨頭吃下的經驗,但把整支牙刷吞下肚,聽起來就是件不可思議的事。中國浙江一名黃姓女子某天早上在刷牙時,一個不留神,竟不慎將牙刷吞下肚,趕緊前往醫院就診,最後醫生透過內視鏡,用金屬圈套器將牙刷套住後順利取出。綜合陸媒報導,在浙江義烏市工作的黃女士平時刷牙一直都有仰頭漱口的習慣,沒想到當天早上刷牙時,一個不留神,細長的牙刷竟「脫手」鑽進了喉嚨,當下她沒有明顯疼痛,前往醫院經消化內科檢查後,就被送進消化內鏡中心。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黎紅光指出,「取出的難度在於牙刷整體是塑膠質地,表面比較光滑,同時由於牙刷又長又直,在取出過程中,通過賁門和咽部時要特別注意小心,避免對食管壁造成進一步的損傷。」且黃女士在誤吞異物後仍繼續進食,因此胃腔內有大量食物殘渣,實際上這樣是非常不可取的,她也提醒民眾,若不慎誤吞、誤吸異物,應立即停止進食,如果異物較小,會影響醫生的視野、判斷和操作。其實這並非第一起牙刷誤吞事件,先前江蘇泰州一名男子早起刷牙時,疑似因為剛睡醒,意識模糊,不小心把整支牙刷吞下肚;還有一名婦人刷牙正在刷舌苔的時候,老公在旁邊講笑話,結果女子笑的時候不自覺壓低舌根,牙刷整個捅進咽喉;她下意識乾嘔,豈料情況變得更嚴重,牙刷刷頭就這麼被吞進去,進到食道。
老公講笑話太好笑 人妻刷到一半笑噴!下秒「把牙刷吞下」痛苦送醫
刷牙的時候千萬不要分心,否則可能就把牙刷吞下去了。大陸江蘇日前才有一名男子不小心吞下牙刷,未料近日又有一名婦人邊刷牙邊聽老公講笑話,結果不小心把牙刷吞進去,幸好及時治療,目前已無礙。醫師提醒,一旦出現誤食異物,應立即就醫,千萬不要認為異物只要順利吞進去了就沒事。根據陸媒《都市晨報》報導,家屬透露,女子本來已刷完牙,正在刷舌苔的時候,老公在旁邊講笑話,結果女子笑的時候不自覺壓低舌根,牙刷整個捅進咽喉;她下意識乾嘔,豈料情況變得更嚴重,牙刷刷頭就這麼被吞進去,進到食道。徐礦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王艷斌表示,因為牙刷柄比較光滑,想握持穩妥只能橫向抓取,但是每一次嘗試取出,牙刷就會橫著被擋在賁門,如果豎著抓取,又很難抓住,即使抓住也很難將牙刷取出,因為牙刷在胃裡的狀態是刷柄衝上,如果直接把牙刷拽出來,牙刷頭勢必對賁門以及食道帶來損傷。醫師想了想,將準備好的網籃經胃鏡鉗道送至胃腔後,操作內鏡,用網籃套住牙刷柄的一端並收緊,小心翼翼地收入套管內,然後隨著內鏡和套管將其一起取出;而患者也在手術後,恢復健康,順利出院。醫師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無意地將異物吞入食道或胃腔內,無意吞服多見於進餐倉促,邊進食邊談笑,不小心而將諸如魚刺、碎肉骨、蟹殼,或不慎把假牙等吞下,一旦出現誤食異物,應立即就醫,千萬不要覺得把異物吞下去就沒事,更不能採用食物往下送等危險行為,不及時治療後果只會更加嚴重。
起床刷牙「不慎吞下15公分牙刷」!迷糊男急衝醫院手術取出
中國江蘇一名男子日前起床刷牙時,不小心把15公分的牙刷吞了下去,趕緊前往醫院,經檢查發現,牙刷滑進了胃裡,醫生通過胃鏡手術,最後順利將牙刷取出。據江蘇公共新聞報導,江蘇泰州一名男子早起刷牙時,疑似因為剛睡醒,意識模糊,不小心把整支牙刷吞下肚,且很快的就往他體內滑進去,讓他無法自行取出,只能趕緊前往醫院就醫。經檢查發現,牙刷已經滑進了胃部,醫生進行胃鏡手術,順利取出了長約15公分的牙刷。醫生也透露,由於牙刷是硬物且表面光滑,無法直接使用異物鉗夾出,因此只能先將牙刷用圈套住牙刷的末端,透過胃鏡改變位置,再將牙刷拉出來。其實日前深圳市龍華區也發生過類似案件,一名男子在刷舌苔時,不慎將牙刷吞了進去,導致胸口疼痛,趕緊就醫後,醫生也用同樣的方式將牙刷拉出。醫生也提醒,消化道異物大多是意外所致,平時吃飯不宜太快,吞咽的食物也不宜過大;如不小心誤吞異物,切忌用飯團、饅頭或醋等強行下嚥。
25歲女只喝手搖飲「滿嘴10多顆發黑爛牙」 醫揭易蛀牙原因
一名25歲女子平時不愛喝水,只喝手搖飲料,某天因為蛀牙劇烈疼痛只好就醫,一張嘴檢查,赫然發現全口蛀牙高達10多顆,醫師詢問後才知道她因為服用藥物而影響口水分泌,延誤就醫治療,反而得不償失。牙醫師趙國翔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一名個案,一名25歲女子不愛喝水,每天只喝手搖飲料,忍到蛀牙才勉強願意就診,醫師檢查後發現全口蛀牙多達10幾顆,問診後才知道她除了有不愛喝水的壞習慣,更因長期服用安眠藥、抗憂鬱藥物使口水分泌減少,而這樣的人最容易蛀牙。25歲女子不愛喝水、只喝手搖飲料,導致滿口爛牙。(示意圖/Unsplash)趙國翔表示,女子口腔唾液分泌少其實可藉由喝水及服用刺激交感神經作用的藥物,來使口水分泌量增多,有的人也會吃無糖口香糖,透過口腔咀嚼動作刺激口水分泌。她卻因延誤就診導致全口10多顆蛀牙傷及神經,最後經由抽神經、根管治療及全瓷冠,整口牙花費20多萬才有所改善,反而付出慘痛代價。此外,趙國翔指出,體質遺傳也易引發蛀牙,臨床上有患者每天認真刷牙,不喝含糖飲料卻還是容易蛀牙,追朔患者家族病史,才發現爸媽也容易蛀牙,回朔發現其與口腔環境有關,一般蛀牙致病菌為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細菌在口中容易孳生的人也特別容易蛀牙。醫師表示,不愛喝水容易導致蛀牙問題產生。(圖/翻攝youtube「醫師好辣」)還有些人口水天生分泌少,加上現代人三餐不正常,有胃食道逆流問題,胃酸逆流至口腔,使其呈現酸性也容易蛀牙,愛喝手搖飲、不愛喝水都是蛀牙地雷。清潔方式也會影響,後齒臼齒易藏死角,容易被忽略,選擇牙刷時務必選擇刷頭較小者,較能深入大臼齒後方清除死角細菌。趙國翔還強調,口水中有礦物質,形成蛀牙時因口腔pH值降低,降至pH5.5以下,琺瑯質會出現「去礦物質化」狀況,形成琺瑯質凹洞,使細菌、牙菌斑附著在牙齒上造成蛀牙,口水分泌這時很重要,使礦物質再附著上去形成「再礦化」的重要作用,琺瑯質會重新再生成。趙國翔也分享如何測試得知自己口水分泌是否足夠,使用鐵製湯匙背面圓弧形處,伸出舌頭從上面滑過,因舌頭附有舌苔,當發現口水分泌量不足,滑過舌面時會有阻力,或是諮詢專業牙醫師也行。
【鼻過敏爆發1】軍艦士兵哈啾一下染新冠 「舌相」竟透露病毒蹤跡
台灣每3人就有1人鼻子過敏!現在正值好發季節,日前有一位居家檢疫者誤以為流鼻水是鼻過敏症狀而不以為意,後來擴大採檢之後才發現感染新冠病毒,近來的敦睦艦隊群聚感染事件中,也有士兵誤以為是過敏性鼻炎發作而到診所就醫,後來檢驗同樣發現確診新冠肺炎。這些案例接二連三爆發,也讓民眾紛紛疑惑到底如何分辨,畢竟台灣的鼻過敏患者人數眾多、老少皆有。「坦白說,真的很難分辨!」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溫明勳說,流鼻水、鼻塞是鼻過敏、新冠肺炎共有的症狀,就連專業醫師第一時間也難以判斷,但正因如此,所以過敏族更應積極控制病況,才能避免與新冠肺炎混淆。中醫師表示,從舌相就可分辨過敏性鼻炎和新冠肺炎,前者舌頭會胖胖的、舌苔略白;後者則呈赤紅色,且舌苔較厚。(左圖)過敏性鼻炎(右圖)新冠肺炎。(圖/鄒瑋倫提供、翻攝自化學工業出版社官方微信)「現在正是鼻子過敏的好發季節,所以難怪那位患者會誤認。」鄒瑋倫中醫師說,想要分辨到底是鼻過敏或新冠肺炎,其實從「舌相」便可以明顯看出差別,「鼻過敏患者的舌頭通常會胖胖的、舌苔會略白;新冠肺炎患者的舌頭則呈現赤紅色,有些類似豬肝的顏色,同時舌苔非常厚,彷彿可以刮下來一般。」鄒瑋倫說,如果是單純的感冒,舌頭形狀正常,但是舌苔會顯得又黃又白,而靠近舌根的地方會再黃一點。另外,問診時也會詢問咳嗽、鼻涕的持續時間,一般感冒大約七天會好,若是鼻過敏就可能長期都有症狀。(待續)
幫楊貴媚民宿打工一個月 范少勳暴肥8公斤原因曝光
實境節目《阮三个》推出全新第二季,主持人由第一季原班人馬老闆娘楊貴媚、主廚索艾克,帶領新加盟的小幫手范少勳在大湖山上經營民宿。今(3日)3人出席記者會,范少勳自曝在短短1個月暴肥8公斤,卻混然不知,直到下山量體重才發現,他笑說:「索索做的司康太好吃了,每次回家都有人問候你,那種感覺真的很棒。」范少勳說,有次他半夜12點多才回民宿,一回家索艾克就關心他肚子餓不餓,他隨口表示想喝雞湯,沒想到隔天對方真的煮雞湯給他喝,加上錄影作息正常,「6、7點起床開始工作,餓了就吃,吃完還有甜點,下午還可以睡個午覺,沒想到胖了8公斤,我自己也很驚訝。」范少勳1個月暴肥8公斤。(圖/林勝發攝)3個人朝夕相處整個月,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都在一起,彼此如同家人一般,收工之後還會聚集在客廳聊天吃消夜。范少勳還一度太放鬆忘記在拍攝,他笑說:「有個畫面是我已經忘記洗手台有攝影機,那時我在刷牙清舌苔,經紀人立刻提醒『洗手台有攝影機,你忘記了喔?拜託記得你還是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