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債
」 財政部 民進黨 柯文哲 預算 蔡英文批藍白修惡《財劃法》 郭昱晴:急著分產又不善理財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4日排審《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朝野政黨立委引爆口角衝突。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指出,在野黨提出修法,就像是小孩急著分父母的財產,她舉前苗栗縣縣長劉政鴻為例指出,部分地方政府規劃、執行預算不力,就像小孩拿到錢後卻又不擅理財,最後還是要向家長求助,不是長久之計。郭昱晴說,藍白這次提案修《財劃法》,用最淺白的例子舉例,父母(中央)把小孩(地方)從小到大都照顧好,如今父母還沒走,小孩就急著分遺產;分完錢後因不善理財,導致舉債過度,最後還是要中央幫忙擦屁股。郭昱晴舉例說,前苗栗縣縣長劉政鴻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因舉債造成財政危機,2016年被監察院彈劾,這也導致下一任縣長徐耀昌連縣府員工薪水都發不出來,最後還是跟中央求救,才得以度過難關。「孩子分了遺產不好好理財,欠錢了就找中央挖錢,這兩雙邊討錢的手法是國家財政長久之道嗎?」郭昱晴說,有些地方政府只想著要錢,但規劃執行預算效果不佳,許多藍白執政的地方政府,也被點名向中央要的一般性補助款執行率差,此舉不是正常的國家財政運作。
世界健身砸2.8億收購美國母公司 World Gym成台灣品牌
台灣連鎖健身房「World Gym」母公司世界健身-KY(2762)今(28)日宣布,已完成900萬美元(約新台幣2.88億元)收購美國World Gym International(WGI),世界健身-KY(World Gym)董事長暨總經理柯約翰(John Caraccio)表示,公司不僅獲得World Gym品牌的全球經營權,還即時享有271個國際據點的加盟權利金收入。World Gym品牌擁有48年的歷史,自1976年在洛杉磯著名的「肌肉海灘」開設第一家店面起,現已擴展至6大洲、擁有271個加盟據點。「肌肉海灘」當時是全球健美中心,該品牌與「阿諾史瓦辛格」和「原版浩克」的世界級健美運動員密切相關,成為健身產業中的知名品牌。柯約翰表示,收購WGI所需的900萬美元完全由公司自有資金提供,無需舉債或籌集新資金,這與公司追求更大品牌控制權及未來國際擴張的願景一致;透過收購該品牌的美國母公司,彷彿再現7-Eleven日本在1991年成功收購7-Eleven美國的經典案例。在財務方面,柯約翰預計此次收購將提升收入與淨利,其中,特許經營費預估收入約為350至400萬美元,營業利潤率約50%,使此次收購的估值約收益的7倍,而全球加盟權利金收入自11月開始即能併入營收。目前WGI在澳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國家擁有加盟夥伴,也正與其他市場洽談新的加盟協議。展望未來,柯約翰目標每年新增30至50家據點,預計開設500家直營店,其中台灣會有250家、其餘亞洲占半,全球更要有2,000間加盟店。柯約翰也指出,在台灣方面,未來只要商圈市場人口達6萬以上,且附近有麥當勞、寶雅及全聯等連鎖店就會展店,目標明年至少展店15家、後年18家。
立法院預算中心示警!政府舉債5.8兆 需41年才能還清
近年中央政府屢制定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立法院預算中心示警,2018至2023年度總預算雖有財政收支賸餘而未舉債,惟該期間特別預算舉借債務1.6兆元,被批評是總預算財政收支平衡假象,而截至今年8月底止,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實際數為5兆8780億元,按2025年度債務償還預算數1415億元計算,在不增加債務前提下,需41年餘才能還清。預算中心指出,近年中央政府屢制定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並多於條例中排除適用《預算法》、《公共債務法》及《財政紀律法》等相關規範,且2001至2025年度特別預算債務舉借數達3.3兆元,高於同期間總預算之3.1兆元,以致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快速攀升,恐易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另外,2025年度中央政府預計舉借債務數仍以特別預算為主,占69.48%,建議應審慎鬆綁財政紀律相關規範,以維財政健全。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說,民眾黨一直以來強調「財政紀律」,有兩條防線,一是《公債法》第5條第7項,中央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每年舉債額度不得超過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15%;二是排除《預算法》第23條,不能拿舉債和賒借當經常性支出,但這些都被《預算法》第38條第4款的空白授權繞過,也因此國會應盡速刪除空白預算授權,有計畫才有預算,並須謹慎評估計畫可行性,才能維持中央財政紀律。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則表示,因資本門有自償性、經常門沒有自償性,本來《預算法》規定經常門不能夠舉債,但在特別預算這部分卻沒有相關規定,浮濫使用時,當然就會造成財政赤字。
盧秀燕宣佈中捷運藍線明年動工 中市府今年先編88億元預算支應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宣布,籌備已久的台中市「中捷藍線」,將在明年正式動工,第一年中市府編列88.63億元,並積極籌備成立中市捷運工程局負責該路線的興建。台中是六都中的第二大都市,除了現行的一條綠線及從明年起動工的藍線外,也正在評估第三條捷運橘線,中捷藍線沿著台灣大道興建與設站,規劃中的中捷橘線,則是從台中機場一路行經台中車站至立法院中部辦公室,串連軟體園區與各大商圈。台中市政府今天舉行市政會議,審查114年度市府總預算暨附屬單位預算,市長盧秀燕說,明年度預算預計支出1908.1億元,因正好是付款高峰期,支出比今年增加,但歲出、歲入差額縮小到93.79億元,舉債規模也比今年少0.7億元。此外,市府明年編列88.63億元做為中捷藍線開工與工程經費,正式宣佈捷運藍線從明年起動工。根據粗估,中捷藍線預估總經費約981.49億元,其中,工程費用為947.45億元,土地徵收費為34.04億元中央政府補助452.79億元,地方政府自籌494.66億元。盧秀燕說明,在市府團隊共同努力下,台中市人口不減反增,因人口增加,明年度總預算也隨之增加,除因部分項目按照人口數會調升,另也有些建設剛好是付款高峰期,包括台中綠美圖、國際會展中心及太平、北屯國運中心等都將在明年落成。除了明年度中捷藍線將開工,盧秀燕說,市民喜愛的雙十公車、ibike等經費也都有增加,同時在維持行人正義方面,也編列道路燙平經費3億元、路口照明與號誌增設等經費3.35億元。她說,中市府編列的預算中,教育預算仍在所有預算項目中排名第一,今年開始市府推動「陪你長大」全面汰換可調式課桌椅計畫,將分三年推動,明年是第二期。明年市府也繼續投入1億多元經費招募外籍英語老師,全新推出的「好孕專車」將於明年1月1日上路,將提供乘車券給懷孕婦女產檢、外出搭車使用。
歲出金額史上新高 蔣萬安拍板2025北市總預算
台北市長蔣萬安27日表示,當日市政會議已拍板2025總預算,歲出新台幣2,024.45億元將創新高,內有因應2025年度公教人員調薪3%的經費17.71億,總歲出比2024年成長117.33億元,增幅達6.15%;而北市2025年歲入計2,044.12億元,也比2024年增加123.64億,增幅更達6.44%。主計處官員指出,2025年北市歲入增加的123.64億元,主要是因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增加117.13億元,還有一般性補助款增加12.58億元等所致。官員說,歲出增加117.33億元,則主要是補助「地方教育發展基金」651.54億元,此項較2024年度增加42.47億元,增幅最為明顯,也是因應2025年度公教人員調薪3%準備,粗估每年將增加補助8.19億元。官員也說,歲出補助北市「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基金」增幅也不小,基金增加的主要在辦理捷運建設及「租稅增額融資」(TIF)業務,小計達48.64億元,較2024年增加27.64億元。官員進一步表示,2025年度將砸144.62億元,辦理河川及雨水下水道與衛生下水道工程、公共用地補償、公園及綠化工程、路燈整建及新設工程、道路及橋梁工程等硬體優化,較2024年度淨增加16.64億元;也編列31.38億元,辦理老人乘車及文康休閒補助、社會住宅分級租金補貼、含育兒租金加碼補貼、長者重陽節禮金等軟性補助,較2024年度淨增加5.40億元。特別地是,為期2周的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將於當年度5月舉行,北市府也編列10.40億元支出,較2024年度增加5.89億元。官員強調,台北市2025年度總預算中,歲入歲出賸餘達19.67億元,而扣除債務還本92.42億元,淨計尚須調度72.75億元融資,這筆錢剛好能前一年度歲計賸餘移用後彌平,因此儘管歲出創高,但北市並未舉債。
15年首見編列賸餘 賴清德提2025總預算4大方向
賴清德總統6日表示,2025新年度「打詐」經費較前一年增加4.8倍,國防總預算更創新高來到新台幣6,470億元,總預算將落實財政健全、福國利民、回應民意期待、邁向均衡台灣四大方向,盼朝野政黨支持。賴清德6日聽取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籌編情形後表示,新年度國防總體預算創新高,便是展現國家要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此外,打詐經費增加4.8倍,而租金補助料將從每年50萬戶提高到每年75萬戶,展現政府兼顧民生的決心。賴清德說,2025年總預算執行方向重點有四:首先是健全財政,賴清德強調,新年度總預算實質未舉債,預估累計債務餘額比率也將下降,而還債金額達1,415億元更是本世紀24年來最高,總預算案確實提升國家財政韌性。此外,2025年度歲入3兆1,534億元、歲出3兆1,325億元雙雙再創新高,而歲入歲出賸餘209億元,也是2010年度預算達平衡後,首次出現編列賸餘之年,顯示政府嚴守財政紀律、提升財政韌性,落實財政健全。第二是增加社會福利、國防安全、科技發展支出。賴清德說,新年度社福長照預算增加51億元,突破927億元再創新高;而國防總體預算也創新高達6,470億元,展現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同時也編列預算發展五大科技「信賴產業」,包含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等,促進AI創新應用,有望帶動經濟發展。第三是回應民意期待,賴清德說,2025年度除了打詐經費增加4.8倍外,也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同時增列撥補住宅基金200億元,用來興辦社會住宅及住宅補貼;此外,明年租金補助將從五十萬戶提高到七十五萬戶;更將打造「健康台灣」,並規劃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新增「健保財務協助方案」等,落實照顧民眾健康。最後是邁向「均衡台灣」,賴清德表示,中央將投注更多資源支持地方各項公共建設,整體預算料將增加超過一成,也因應凱米(Gaemi)颱風,整體治水經費會比今年多四成,來到159億元。
少子化、高齡化夾擊!國內財政受衝擊 專家籲「資源分配須檢討」
高齡化、少子化社會趨勢形同「財政殺手」!財政部委外研究尋求解方。研究計畫主持人、政大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將以專業預測高齡化社會財政收支的變化、如耽擱10年或20年對財政失衡的嚴重性,以及對於地方政府的影響。計畫時程將逾1年,預計明年出爐。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18.67%,推估年底會超過19.2%,預期明年台灣將邁入老年人口逾20%的超高齡社會。就縣巿分析,嘉義縣、台北市、南投縣、雲林縣、基隆市、屏東縣及花蓮縣已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少子化、高齡化夾擊,衝擊國內財政,曾巨威表示,這項計畫將藉由未來幾十年政府財政收支變化進行預估,以專業的方法提供數據讓財政部了解,年齡結構改變對財政收支影響,更清楚知道面臨的衝擊與趨勢,並進一步知道如果問題延宕,財政惡化的程度,如拖延10年、20年對於中央與地方財政失衡情況,具有示警和預作準備功能,才能提出改革措施及方向。曾巨威直言,國內財政永續面臨3大挑戰,首先是人口的改變,對財政收支有很大的影響,應進行前瞻性規畫,少子化、高齡化是要面對的社會問題,惟目前為止其財政面向未被注意、詳細研究。財政問題重複專注於老議題上,難以直面基本架構,例如2025年總預算出爐,歲出超過3兆元,就要擔心是否舉債,難跳脫固有的框架。其次,隨著國際情勢變化,貿易障礙越來越高、衝突越來越多、自由度遭到弱化,台灣的國防壓力也就越重。2025年度國防一般與特別預算超過6000多億元,占GDP2.5%,如今美方壓力下,未來恐提高到5%,意即國防支出倍增,屆時占政府支出40、50%,台灣恐會重回「國防為重」年代,惟目前社會需求和資源分配,無法再回到國防占比這麼高的年代,政府資源分配必須重新檢討。而氣候變遷是新挑戰,台灣配合國際趨勢宣示2050淨零碳排。曾巨威認為,現在是重新檢討環境稅制的時機,針對能源稅建立制度,雖政府已將問題丟給環境部課徵碳費,但遠遠不夠。是否涉及勞保基金?曾巨威表示,這項研究期以更宏觀角度來探討高齡化財政問題,非局部聚焦於社會保險、長照財務問題。
台觀光「慘」業辛苦 李彥秀質疑「零日攻擊」如何吸引國際觀光客
台劇《零日攻擊 ZERO DAY》將於明年播出,戲劇內容描述中國大陸對台採取軍事行動,台灣將面臨的可能情況。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31日表示,民進黨政府好大喜功,定下今年1000萬人次的觀光目標,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七月都將結束,人數遠不如預期。且連臺灣自己都在大肆渲染「零日攻擊」這類危機論調,試問國際觀光客會將「工廠」或「戰場」作為觀光首選?她也呼籲,政府要想想,如何吸引優質與消費能力的國際觀光與商務客源。李彥秀指出,國發會公布6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受惠半導體供應鏈及伺服器需求熱絡,亮出代表景氣「熱絡」的紅燈;另一方面,原本今年整體國際觀光客1,200萬人次目標,卻淪為「觀光慘業」,到目前為止,僅勉強達到430萬人次。李彥秀續指,眼見陸客來台遙遙無期,觀光署預計8月起陸續推出國際客來台機票買二送一、買三送一,或是高鐵買一送一等措施,另外,國際客到花蓮也將補助每團3萬到5萬元,刺激國際觀光客來台的意願。她說,但過去,不論是「國旅住房補貼」或「inbound發放5000元自由行消費金以及最高2萬元團客獎助金」,雖然達到短期刺激效果,但是「重量不重質」的結果,也傷害了觀光產業長期發展契機。李彥秀質疑,「機票、高鐵、團客補貼,到底吸引誰來觀光?」民進黨政府好大喜功,定下今年1200萬人次的觀光目標,後來下修為1000萬人次。眼見七月都將結束,人數遠不如預期,才匆促宣布還沒定案的補助方案。過去,蔡英文政府為了彌補陸客缺口,推出團客來台的補助方案,結果就是維持短暫「千萬觀光大國」虛幻外表,但這些地區團客不論是滯台時間與消費能力都遠不如預期。「重量也要重質」,在衝刺來台觀光客人數的同時。她呼籲,民進黨政府也要想想,如何吸引優質與消費能力的國際觀光與商務客源。李彥秀說,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台,民進黨政府總是頭痛醫腳。國際媒體稱「臺灣,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沒有最危險,只有更危險」,連臺灣自己都在大肆渲染「零日攻擊」這類危機論調。疫情過後,全世界都在爭取國際觀光客,試問,國際觀光客會將「工廠」或「戰場」作為觀光首選?李彥秀強調,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最吸睛的是文化觀光。臺灣有豐沛民俗節慶活動,從元宵節放天燈、炸寒單、蜂炮,中元節放水燈、搶孤,端午節龍舟賽,更有美食之都的優勢,只要多一些構思與創意,臺灣一年12個月,都可以有「國際嘉年華」盛會。李彥秀更指出,觀光發展基金自1999年設立,到2018年底已突破160億元。隨著數波國旅補助及紓困振興方案,再加上疫情衝擊,從2021年舉債度日至今。她說,觀光業者不斷疾呼改善基層人員缺工的結構性問題,臺灣特色的國際行銷宣傳,優先開放兩岸商務觀光;但總統賴清德競選期間的觀光六大願景「觀光立國,世界台灣」至今仍淪為口號。李彥秀認為,臺灣需要高科技與出口創造外匯收入,也需要觀光產業創造內需與就業。機票、高鐵、團客補助措施或許能短期應急,但觀光產業長遠發展,更需要執政者多用一點腦子,少使一點意識形態。
各國政府總債務達91兆美元「堪比全球經濟規模」 IMF示警「這問題」需盡快解決
目前有報導指出,全球政府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91兆美元,這個數字幾乎等同於全球經濟的規模,實際上也對各國的生活標準造成了嚴重威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甚至直接點名美國要盡快解決「慢性財政赤字」的問題,根據《CNN》報導指出,各國政府之所以會債務高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為了刺激經濟而舉債。疫情帶來的問題就連美國等富裕經濟體也明顯受到影響。但大多數政客在選舉時都刻意忽略這個問題,不願對選民描述債務洪流所帶來的增稅、削減開支措施。甚至有些政客出近乎「大撒幣」的承諾。報導中認為,此舉恐會再次推高通膨,甚至引發新的金融危機。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點名警告美國必須緊急解決「慢性財政赤字」的問題。Vanguard全球利率部門主管Roger Hallam表示,持續的赤字和上升的債務負擔,目前已經成為中期關注的問題。他認為,隨著全球債務負擔的增加,愈發引起投資人的焦慮。其實就連在法國,也因為政治動盪的關係,加劇了投資人對該國債務的擔憂,連帶導致債券收益率飆升。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美國債務將在未來10年達到GDP的122%。到2054年,債務預計將達到GDP的166%,如此比例將嚴重拖慢經濟增長。前美國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的Karen Dynan表示,如果要解決美國債務問題,需要透過提高稅收、削減福利來完成,優先衝擊的就是會保障和健康保險計劃。但實際上卻是許多政客不願談論這些嚴肅的議題,這連帶地恐會讓民眾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Kenneth Rogoff其實也希望美國與各國政府應當開始縮衣節食,他認為,如今的債務不再是利息趨近於零的負擔。在2010年代,許多學者、政策制定者和中央銀行家認為,債務利率將永遠接近零,開始認為債務是免費的午餐。Kenneth Rogoff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政府債務就像持有浮動利率抵押貸款,如果利率大幅上升,利息支付的費用也會大幅增加。報導中也提到,目前美國政府在2024年將花費8920億美元來支付債務利息,遠遠超過國防預算,這數字甚至接近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健康保險計劃Medicare的預算。而在2025年,美國政府的債務利息費用將會超過1萬億美元,國債總額超過3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大約等同於美國經濟的規模。其實除了美國政客刻意忽略財務問題外,在英國也是如此。英國智庫「財政研究所」日前譴責英國兩大主要政黨,認為其對公共財政問題保持緘默,對問題視而不見。財政研究所所長Paul Johnson表示,無論誰在大選後上台,除非他們運氣好,否則很快就會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提高稅收、削減某些領域的支出」,或是「借更多的錢並接受債務長期上升」。但其實也是有國家正在努力解決債務問題的,像是德國,近期的債務限額爭議,讓德國的三方執政聯盟背負著巨大壓力。但報導中也提到,延後控制債務,如果時間太晚的話,還是會使政府受到金融市場的懲罰。像是英國前首相特拉斯在2022年試圖通過增加借貸來推動大幅減稅,結果反而引發英鎊暴跌。
超徵3000億將發現金? 財政部這樣說
2023年稅收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大約3600億元,立委張智倫問及是否還會還稅於民,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目前決算數已經到審計部,對於超徵的部分是增加還債、減少舉債。莊翠雲今日到立法院財委會備詢,張智倫問及有關2024年度是否可望超徵,莊翠雲表示,現在還有一個影響就是9月營所稅暫繳,稅款近來會比較明確,目前為止會與預算數差不多。至於去年超徵數大約3600億元、中央大約2000億元,是否還稅於民?莊翠雲表示,決算數已經送到審計處,對於超徵數以減少舉債、增加還債為原則。
新疆國企董座遭雙開 13種畸形文化淪大「毒瘤」
澎湃新聞22日報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陸國有企業中泰集團,在董事長王洪欣遭開除黨籍、公職「雙開」,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偵辦後,赫然發現王洪欣的「浮誇文化」「奢侈文化」「投機文化」「封建文化」「獨裁文化」等十三種畸形文化,已對企業造成極大危害。創下國有企業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貪腐案細節,正陸續公布。大陸國企新疆中泰集團微信公眾號5月22日發布消息稱,21日上午,集團召開2024年巡察工作會議暨第一輪巡察動員部署會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平洋指出,2024是實現「十四五」規畫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中泰集團深化改革、肅清王洪欣流毒、重構現代企業治理體系至關重要的一年。他強調,要堅決杜絕「低級紅」「高級黑」現象,通過第三方機構入駐指導,研究中泰集團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扭轉異化「家文化」帶來的影響,清朗政治生態、重塑企業文化。誰是王洪欣?公開資料顯示,1965年出生的王洪欣曾任新疆中泰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23年4月轉崗自治區工信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後宣告落馬,被稱為「潛藏在國有企業的毒瘤」。澎湃新聞報導,王洪欣被查後,中泰集團眾多下屬公司開設「揭批改專欄」,要求徹底清除13種畸形文化流毒。有人撰文稱,王洪欣的「浮誇文化」「奢侈文化」「投機文化」「封建文化」「獨裁文化」等十三種畸形文化對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如:「利益捆綁」文化。大搞「飛地人才」「高管密薪」「天價培訓」和長期「吃空餉」,利益捆綁、蒙蔽群眾,設置福利陷阱,慷國家之慨,籠絡人心、誤導企業員工、離退休員工「家理念」,實質把國有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族企業。弱化、虛化、邊緣化黨建工作,違反選人、用人規定,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任人唯親、任人唯利,擅自增設經營班子、另搞一套,沆瀣一氣。還有內部職工一一點評道,「浮誇文化」和「奢侈文化」導致企業虛增營業收入、大搞「貿易運動」,以及追求超規格慶典活動和豪華享受等行為;「代理人文化」和「投機文化」延伸權力,唆使親屬或其他「代理人」掛名領薪、股票、期權等收受賄賂、充當「白手套」;「封建迷信文化」和「寄生文化」言不由衷、表裡不一、迷信風水等封建思想,尋找精神寄託,祈求神靈護佑;「個人崇拜文化」和「利益捆綁文化」將中泰集團的發展成績占為己有,散布虛假言論,推崇個人能力和關係網;「衛道士文化」和「獨裁文化」披著道德的外衣,掩蓋自己的錯誤言行和違法違紀行為。獨斷專行、壓制民主、打擊報復不同意見的員工。有人稱,縱觀王洪欣熱衷於拉「小圈子」,大搞團團夥夥、親親疏疏,私自增設經營班子,架空黨委班子,利用其「圈子」畫分「勢力範圍」,共用「利益果實」,「神化」個人能力,強調「家人文化」,嚴重破壞黨內民主集中制,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使集團內部政治生態嚴重惡化,各級幹部員工深受其害。有人披露,前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欣把公權當成私器,濫權妄為,大搞「貿易運動」「關聯交易」「靠企吃企」,大力推行票據業務,虛假貿易、空轉走單,肆意違規舉債融資,造成重大債務風險。喪失紀法底線,實施家族式腐敗,指使直系親屬成立19家公司,借用「公權」惠及「親屬」。還有人直言,王洪欣嚴重違法違紀案例以及「十三種」畸形企業文化隱蔽性之深、危害性之強、迷惑性之頑固,在自治區國有企業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此註定深入開展思想文化「揭批改」大討論活動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
賴政府經濟三關難解 專家籲勇敢稅改財富重分配
賴清德新總統520正式就職,各界多有期待,也有不少陳痾待解。以經濟來說,專家直言問題有三:包含貧富差距擴大、薪水購買力連年下降、詐欺財損暴增,都需賴政府直面解決。前立委、中山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其祿表示,關鍵在分配問題。近年台灣GDP大餅看似愈來愈大,但其中受雇員工薪資報酬佔比一再下降、企業盈餘佔比緩步上升,絕非對民眾友善的經濟結構。張其祿分析,雖然企業盈餘增加,代表企業經營有成,但受雇員工薪資,直接攸關勞工生存需要,薪資占比逐年下降「民眾愈來愈難活」。張其祿分析,一般政府會把改善方案限縮在社會福利,畢竟灑幣就能博得民眾好感,一般人也不會在乎政府舉債。然而,隨著勞保與健保破產危機撲面而來,灑幣已經灑出問題,接下來必須直面問題深水區「稅制改革」,包含證所稅調高、囤房稅再修正等,都是把錢滾錢的資本利得「逼出來」繳稅的方法。張其祿直言,近年政府在稅收預估非常不精準,往往到歲末出現「超徵」用語,讓民眾產生稅收飽滿錯覺。然而,實情是一開始預估稅收過度保守,必須優化計算機制,並誠實面對即將破產的各項保險財庫。至於薪水購買力連年下降,張其祿呼籲,必須即刻透過稅制改革,改善分配不公的問題,否則在自動化與AI化的世界,勞工工作已面臨隨時被取代的威脅,還得負擔高額稅賦,「下一屆怎麼連任」?至於詐欺犯罪,張其祿觀察,2023年單年度經濟犯罪報案財損,就高達新台幣89億元,已是8年前蔡政府剛上任的3倍,失控的犯罪問題,絕對與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有關。張其祿直言,連前立委余天的女婿都涉入詐騙,可見詐騙疑犯「遠比你我想得還多」,過去蔡英文政府的打詐國家隊,在內政部、數發部、經濟部與金管會互踢皮球之下,「多個和尚沒水喝」根本不見有效打詐成果。呼籲賴政府即刻釐清事權與主責單位,讓打詐法制化,並至少每3個月出打詐績效與成果報告,否則不過半當選的賴政府,將更加窒礙難行。張其祿感嘆,賴政府在台美關係上難以匹敵蔡英文、兩岸關係若能穩住已屬佳績,若內政再不積極改革,根本毫無亮點,呼籲賴政府即刻上緊發條,拚內政讓人民過好日子。
反制經濟部不甩電價凍漲 藍今拚電業法修正逕付二讀
4月調整電價,藍白在立法院會聯手表決通過「電價凍漲案」,但經濟部仍決議依電價審議結果執行,而行政院昨日通過「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追加1000億元填補台電虧損,台電因此估計,今年虧損有望縮小到100億元左右。不過,國民黨團為反制電價調漲,已提案修正《電業法》49條,將於今日力拚逕付二讀。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受到百年大疫、烏俄戰爭與地緣政治影響,國際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台電發電成本大增,加上兼負照顧民生、穩定物價、支持弱勢等國家政策任務,進而導致嚴重虧損。行政院會昨通過追加預算1000億填補台電虧損,並強調,因去年度總決算產生的歲計賸餘須待今年7月審計部審定後始得運用,因此追加預算案籌編時,先行編列舉債債務,待預算執行時,再以審計部審定後的歲計賸餘支應。台電副總王振勇說,按照今年初步預算,若沒有補助、電價調漲,台電估計將虧損2100多億元,經過4月電價調整11%,將增加630億元,再加上1000億補貼,且考慮今年燃料價格回跌,預估虧損可縮小到100億左右。為反制中央不配合立法院決議凍漲電價,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揚言,凍結經濟部員工薪資以外預算,同時已提案擬具《電業法》49條修正草案,電價審議委員會所做成之決議,應於1個月內送交立法院審議後實施,該法案今日預計將從經濟委員會抽出逕付二讀。針對國民黨團為凍漲電價力拚《電業法》今逕付二讀,經濟部長王美花2日在立法院反對,她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方式」,在國際上非常少見。她指出,電價審議完,交由國會同意會有兩問題,一是時間會銜接不了,二是有可能審議會說A方案 ,立法院改成B方案,審議機制會「變奇怪」。
台灣貧富差距擴大!30年前16.8倍變66.9倍 學者指出原因
2021年家庭平均財富統計主計總處29日公布民國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全國家庭財富由低至高,分為5等分,前、後20%的家庭貧富差距達66.9倍,與30年前公布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大到超乎想像。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處長潘寧馨坦言,台灣貧富差距有擴大趨勢,但他強調這是高度自由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平均每戶資產淨值為1638萬元,在最富有20%家庭,平均每戶資產淨值為5133萬元,握有全體近62.68%的財富,反觀最貧窮20%家庭,平均每戶僅77萬元,兩者差距66.9倍。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近幾年在全球央行採貨幣寬鬆政策下,房地產皆上漲,各國股市更屢創新高,台股指數站上2萬點大關後,更擴大貧富差距。110年台灣家庭財富吉尼係數為0.606,低於澳洲0.611、英國0.62、日本0.678。吉尼係數是評估所得分配均勻程度的工具,數值越大表示所得分配越不均等。潘寧馨指出,台灣雖然有貧富差距,但其他先進國家貧富差距更嚴重,台灣仍較均勻。潘寧馨也認為,貧富差距的現象與個人理財、資產配置及家庭財富累積有關。舉例來說,30年前不少南部人北漂工作、置產,若是留在南部置產,房地產因地區不同發展,估值就造成財富差距。潘寧馨再舉例,若30年前開始買潛力股或投資基金,不論是運氣好或有遠見,因每個人對理財的選擇不同,又多了一個財富差距的變數,證明高度自由經濟發展下,財富累積的結果會有顯著差異。富有家庭的資產配置是否和大家不同?主計總處指出,110年前20%家庭資產淨值是5133萬元,現金、存款、股票及共同基金所占比率達57.6%,遠高於全體平均47.1%。值得注意的是,後20%平均每戶負債高達405萬元,高負債是導致其落入貧窮的原因。主計總處官員說,這個族群負債太高,平均每戶負債高達405萬元,比全體平均每戶負債220萬元高出甚多,可能來自購屋貸款或是舉債投資金融性資產,這個現象值得注意。相對於主要國家家庭資產差距,澳洲家庭貧富差距為93.1倍、英國109.5倍、韓國140.1倍、法國627.4倍。潘寧馨表示,台灣各階層的民眾都有儲蓄習慣,這是貧富差距倍數相對於其他國家為低的主因。與上次調查相隔超過30年,潘寧馨表示,這個調查工程相當浩大,且不動產以市值估價,預計往後可能10年內、採不定期的方式發布。
30歲公務員買股慘賠 「要養臥床嬤」想躺平…網見存款酸:在炫耀?
「好想雙手一攤躺平!」1名男網友抱怨,自己目前30歲,平時擔任公務員月薪約5.4萬元,存款約150萬元,2年前開始買股票到去年上半年賺了一些錢,但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怎麼買怎麼賠,他和女友打算結婚,「想買房又買不起,車貸還有55萬,還要顧一個臥床的阿嬤」,種種現實中的煩惱讓他不想再努力。原PO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自己目前30歲,擔任公務員每月實領54k,存款約150萬,但之前幫家裡繳房貸40萬,還給了媽媽20萬玩股票,他最近剛入手ETF,後悔沒有早點進場,「2年前開始買股票到去年上半年有賺了一些,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怎麼買怎麼賠,今年明明是大多頭卻是賠錢」。男網友提到,他跟女友感情穩定,也有打算結婚生孩子,然而不管哪項都是一筆開銷,想到這又不想面對,「相信不少人覺得現在單身比較好、離婚率也高,但我還是想結婚的,不希望自己年紀一大把小孩還很小。想買房又買不起,車貸還有55萬,還要顧一個臥床的阿嬤,煩惱怎麼這麼多啊~好想雙手一攤躺平」。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你有150萬、鐵飯碗、車子、女友」、「我35了還有負債50萬,還要養失智老母,工作不穩定只有2萬多,沒女友,你是想要比誰更慘嗎」、「你其實是來炫耀的吧」、「你先拿薪資的一成,買零股玩看看吧。感覺你才剛玩,在有負債又想結婚的情況,不要舉債投入自己不熟悉的理財方式」。
台電財務狀況難救 標普:增資、漲電價借款水準也降不下
台電公司獲得行政院撥款1,001億元、並自4月1日起平均調漲電價11%,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最新評估,這兩項公司財務強化行動並無法降低台電的借款水準,在未進一步舉債的情況下,這些措施並不足以填補台電未來三年的成本缺口,以及重大的資本支出需求,因此借款槓桿比將持續升高。台電目前持有的發行人信用評等,由標普台灣子公司中華信評授予,長、短期信評等級分別為twAAA、twA-1+,評等展望「穩定」,長期評等主要受到國營事業身份的金鐘罩保護,信評機構評估政府將賦與該公司極重要的特別財務支持支持。標普全球評級分析,身為國營事業的台電公司,借款水準成本連年來持續大幅提高,背後有四大因素:一、發電成本與購電成本相對較高,二、必須大量投資再生能源發電而產生額外的成本負擔;三、全國公投已通過並決定,要在2025年之前逐步淘汰核電;四、政府限制電價上漲的長期政策。另一項新增狀況,是央行3/21調升官方基準利率半碼,台電的利息負擔與借款將因此增加。中華信評預估,及至今年底,台電的帳上借款將從去年底的新台幣1.52兆元增至新台幣1.7 兆~1.75兆元。因此即使近期台灣政府宣布多項支持台電財務的計畫,包括4月1日起將平均電價調漲至每度電新台幣3.4518 元、漲幅11%,仍低於今年1月底時每度電新台幣3.7665元的售電成本;至於行政院計劃今年期間為台電進行現金增資新台幣1,001億元,以吸收該公司部分的累積虧損。實際上,截至 2023年底,該公司虧損已達新台幣3,826 億元。台電的最新財務狀況,中華信評指出,2023年稅前淨損為新台幣1,985億元,在不考慮潛在的一次性政策補貼收入之前提下,2024年的淨損將為新台幣1,000億元至1,200億元,「這已納入考量漲電價11%後的收入、及假設原料成本可能降低的情況。」儘管如此,標普全球評級認為,若未來二至三年台電的獲利能力並無明顯改善,台灣政府將持續提供財務支持,藉此改善台電的資本結構與財務可持續性。基於此,以台電在執行政府能源政策方面扮演的關鍵角色來看,台電的評等持續反映該公司幾乎確定會獲得政府特別財務支持的可能性。
今年雨量正常偏少 林岱樺籲經濟部正視情勢加速修繕漏水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2日邀請經濟部就「當前供水情勢檢討及因應措施」報告並備詢,立法委員林岱樺認為,在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災害,台灣降雨呈現正常偏少的狀態下,水資源顯得特別珍貴;尤其氣象署指出今年雨量可能偏少,要求水利署與台水公司應注意水資源管控,而台水公司已舉債千億改善漏水,經濟部也應編列預算補助解決經費,加速修繕。林岱華指出,近年台灣頻繁發生旱災缺水危機,當梅雨季節雨情不佳,加上颱風季無颱風登入,造成各地區水庫蓄水量偏低,導致整個西部出現大規模的乾旱,實施了不同程度的減壓供水、限水及停耕。她說,經詢問中央氣象署,今年台灣各地區降雨呈現正常偏少狀態,其水利署應須特別注意水資源調控,台水公司應加速修繕或汰換自來水老舊管線,以降低漏水率,將水資源留住。林岱樺在質詢中再次表示,雖然台水公司自102年至113年已有效降低漏水狀況7.55%,亦同時等同於降低漏水高過一座石門水庫;而台水公司在未調整水價之下,已自行舉債達成此績效,截至112年12月台水公司已借款負債達1044.25億元。林岱樺說,目前因養護服務面積大,其需養護管線長度約達7萬6000公里,而在編制只有80位台灣水醫生,其每年徒步檢漏3萬公里管線;同時台灣水價長期一國兩制、及維修成本上漲、利息沉重,卻由台水公司自行舉債籌措經費等問題,才造成台水公司長期以來仍然虧損,在更新自來水管線改善漏水狀況壓力下,自行舉債改善漏水管路。林岱樺建議,經濟部應向中央爭取連續兩年編列預算補助解決台水公司相關修繕費用,以加速進行老舊管線汰換,同時以降低2%漏水率為目標,並研議對每月用水1000噸以上用水大戶比照北水處新增水費級距,以維持用水正義;且在維持民生物價穩定下,給予台水公司必要補助以維持民生物價穩定。
兩岸如有事籌軍費!研議收戰爭稅 財政部:配合國防規畫動員財力
一年期義務役入伍訓練期末鑑測,20日在台中成功嶺進行人員偽裝、戰術行軍狀況演練、震撼教育等項目,役男在煙霧、爆破、槍聲中前進,或隨時應變突發狀況就地掩護。 (圖文/中國時報王英豪)財政部長莊翠雲20日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時表示,如果真的發生戰爭,財政部將為戰備籌措資金,增加稅、費都是選項。(圖/中國時報劉宗龍攝)萬一兩岸有事,台灣的金融韌性如何?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禁得起戰爭?財政部長莊翠雲透露,央行、金管會與財政部去年都做過「金融兵推」,兩岸如果真打起仗,財政部為籌措戰備資金,可以考量增加稅、費,但須先立法。學者則建議可指定用途,以「捐」代「稅」。雖然台股指數一再創新高,但國防部長邱國正坦言,因擔心兩岸局勢,夜夜不得好眠。《經濟學人》雜誌亦曾撰文,台海若有戰事,台灣能爭取到的預警時間很有限,而台灣最大威脅是民眾未做好準備對抗共軍。財政部長:配合國防規畫動員財力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在立法院財委會,就「金融兵推」議題,詢問財政部所扮演的角色及是否有加稅的可能?莊翠雲表示,財政部去年10月與12月有參與金融兵推,財政部內部有會議、行政院也有召集會議,財政部扮演的角色是財力動員,配合國防部整體規畫、演練情形,戰費籌措與預算轉換,例如以緩濟急(預算),並配合央行、金管會就外匯管制,執行相關計畫,關務署也會強化軍用品通關便捷化。賴士葆表示,戰爭時,國庫穩定與國庫調度很重要,是否有可能加稅?莊翠雲直言,戰備經費籌措,加稅或費都有可能。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前天在立法院總質詢時表示,外資在台股占比逾4成,超過8000億美元,相較日本、韓國等都高,也比台灣外匯存底5694億美元為高,萬一兩岸發生最壞情況,外資勢將大舉撤出,政府是否有金融因應準備?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每天都有掌握資本進出狀況,對於金融相關的準備,中央銀行、金管會、財政部都有演練過,例如2022年裴洛西訪台時引起大陸射飛彈,央行都有演練金融兵推,只是不會天天公開嚷嚷,而是默默地做,有應對的配套措施,請國人放心。金融專家:可發行國際債券留銀彈中華大學兼任講座教授杜紫宸表示,若是遇上台海危機,台灣外匯存底必須要有效運用,外匯存底現有93%放在國外可信任的大型銀行,但戰時通訊脆弱,政府如何取信於這些銀行,在某種授權下使用我們的外匯存底?除了外匯存底,杜紫宸建議,政府還要累積其他的貨幣資源,例如公股銀行、公營事業或是地方政府,對外發行戰爭、國際債券,讓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購買。政府就能手握外匯存底、外債資金,這2筆錢在戰時是很重要,但財政部與央行態度向來很保守,從戰爭的角度來看,應多保留銀彈在手上。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表示,台灣目前距離舉債上限40.6%(長債占GDP比重)約有10個百分點,大約還有2.5兆元的空間,即便不夠也可以修正債限,拉高到60%,仍還有7、8兆元可用,財政尚可以因應,一旦有戰事,舉債是籌錢最快的方式。但是若發生戰爭,政府發行公債未必有人願意投資,或戰爭時間拉長,所耗財源甚鉅,政府要籌措戰爭費用就得向人民收錢。財政學者:以捐代稅有利指定用途陳國樑建議,可以採取「捐」的方式而非「稅」,一來可以指定用途,其次可以短期收取、並非永久的稅,方向上可為所得附加捐、消費附加捐,例如就消費課徵5%營業稅外再另課3%的消費捐。過去政府曾經課徵過勞軍捐,從1955年至1989年間透過進口結匯,當時台灣省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在進口貨物辦理結匯時,每1美元收台幣0.5元。國民黨立委陳永康說,包括金融在內的兵推並不是要推出「誰勝誰贏」結論,而是要發現台灣還有哪些地方不足,積極改進。
提預算法修正案終結濫用特別預算 王鴻薇:財政健全第一步
立委王鴻薇、林思銘以及立委當選人張智倫30日開記者會宣示,將提案刪除《預算法》中「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特別預算規定。王鴻薇表示,修法目的在終止政府利用其大開濫用特別預算方便之門,破壞正常預算體制的問題,「特別預算常態化」長年以來已破壞預算整體性及財政紀律,是本會期重要的法案。王鴻薇指出,因為特別預算之編列可不受預算法等財政紀律法規範,一直備受爭議,其中《預算法》第八十三條第一頂第四款「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成為政府大開濫用特別預算方便之門,近八年政府提出11項特別預算,就有6項屬於第四款特別預算,民進黨政府浮濫編列濫用特別預算,破壞預算整體性及財政紀律,規避應有的監督,這樣揮霍的未來,結果還是債留子孫,相當不負責任。林思銘說,監察院在2021年調查報告中就指出,特別預算確有常態化的現象,還表示行政部門「未嚴格限制特別預算編列要件」,以及「有特別預算浮編,破壞正常預算體制之情事」,還被發現「前瞻計畫納入原已編列公務預算等計畫,直接質疑政府將部分支出隱藏於前瞻計畫特別預算,來造成年度總預算財政收支平衡假象,直接就戳民進黨政府藏債的事實,不能再這樣讓政府大開方便之門,今天就是要來關門。張智倫表示,自己身為會計師,政府利用特別預算編列規避舉債上限,特別預算中很多支出理應依法編列在「年度總預算」,《預算法》第23條規定:「政府經常收支,應保持平衡,非因預算年度有異常情形,資本收入、公債與賒借收入及以前年度歲計賸餘不得充經常支出之用。但經常收支如有賸餘,得移充資本支出之財源。」這些本應編列於經常門預算,卻得以不受預算相關法規監督,簡直無法無天。王鴻薇痛批,因為特別預算不受監督,編得太多太容易,多少以「前瞻建設」之名,拿來分配給特定地方縣市,然後蓋出許多蚊子館、品質低劣的公共建設,像是之前被踢爆,前瞻補助的屏東市6座立體停車場使用率低,前瞻補助高雄市哈瑪星社區的鼓山魚市場,更不到1年就關門,最著名的是斥資12億元原地重建的新竹市立棒球場,也是前瞻補助,相關疏失連MLB場務專家來台做檢測,都表示未達高中、公園的標準,更別說未來屏東前瞻預算也有補助25億棒球場,這些前瞻爛帳俯拾皆是,舉都舉不完,此時不修法,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錢坑等著國人。
史上第三高!2023出口上看4300億美元 學者:今年追高「還很困難」
財政部9日將公布2023年12月及全年出口,預估12月出口值將落在372億至382億美元,年增率介於4%至7%,出口將迎接連二紅,且2023年全年出口規模上看4,300億美元,將是史上第三高。財政部統計2023年前11月總出口值3,925.6億美元、年減11.5%。財政部表示,根據主計總處預測,依然看好2023年第四季是出口轉折點,但屬於低度成長格局,至於2024年首季至第四季預估均為正成長,回升態勢趨於明朗、黎明曙光已慢慢亮。其中出口主力商品電子零組件,截至2023年11月已連續13個月衰退,但若有短單、急單挹注,電子零組件不排除12月轉正,2024年1月重返正成長則「應該比較篤定」。財政部表示,2023年基期較低,加上全球景氣將略有好轉,AI商機可望延續,供應鏈庫存逐漸回到健康水準後將開始拉貨,對2024年出口表現並不悲觀。五大主要出口市場部分,財政部統計至2023年前11月,台灣對美國出超已經到達308億美元、對東協則是314億美元,雙雙提前刷新歷年全年紀錄,並跨越300億美元的重要關卡。外銷訂單去年11月金額為506.3億美元,年增率0.1%。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但是出口金額仍呈現月減,顯示復甦的力道仍然不足。此外,外銷訂單3成依賴美國,而美國耶誕節消費旺季已經過了,首季原本就會趨於平淡。加以家庭消費、舉債的壓力來到高檔,減弱美國的消費能力。外界預期,美國第2季才開始降息,吳大任表示,降息之後對經濟、消費有多少刺激還要繼續觀察,一般要產生效果大約需要3到6個月,換句話說,台灣今年上半年出口挑戰極大。吳大任表示,2022年8月以前平均每月400億美元,是屬於台灣出口高光時刻,不過今年面臨美國高通膨、經濟挑戰等,要回到400億美元有相當大的困難。另外,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至11月已連16黑,主因電子零組件出口拉貨力道不足,若12月對陸港出口仍無起色,恐將追平史上最長下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