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
」 致死率 疫情 疾管署 米酵菌酸 寶林茶室沈錦豐「猛爆性肝炎」過世 醫曝「2地方變黃」快就醫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因「猛爆性肝炎」離世,讓不少生態界人士感到相當不捨。家醫科醫師陳敬睿日前在粉專表示,在醫學上其實沒有所謂爆肝的病名,比較接近的應該是急性肝衰竭,亦可稱為猛爆性肝炎,而急性肝衰竭不單單只是熬夜覺得累而已,是一種高危險性、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造成急性肝衰竭的常見原因有5大原因。●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原因就是B型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感染B型肝炎有1%的機率會引起猛爆性肝炎;A型肝炎則有約0.1%的機率,C型肝炎則較為罕見。病毒性肝炎患者應特別注意規律生活、均衡飲食,以避免誘發猛爆性肝炎。●藥物誘發過量服用特定種類藥物也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最常見的是主要成份為乙醯胺酚的鎮痛解熱藥物(俗稱為普拿疼)。若沒有聽從醫師建議而過量使用藥物,當藥物的毒性代謝物無法被排出時,就會造成大量肝細胞壞死而引起肝功能異常,另外降尿酸藥物、某些治療肺結核藥物等也可能誘發肝損傷。服藥應聽從醫師建議,並密切追蹤肝臟功能。●亂服草藥、偏方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中藥和補品,也可能因含有肝毒性成分而引起急性肝衰竭。●過量飲酒若酒精性肝病的患者長期大量飲酒,當身體免疫反應被誘發時,大量肝細胞發炎甚至壞死,便會造成急性肝衰竭。●代謝異常疾病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代謝疾病有雷氏症候群、威爾遜氏症、妊娠性脂肪肝等,並不常見。陳敬睿提醒,急性肝衰竭因病程發展很快,在出現皮膚或眼白變黃的黃疸時就應立刻就醫;急性肝衰竭是高危險、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不一定和長期熬夜太累有關,在台灣有超過6成的急性肝衰竭與B型肝炎感染直接相關,因此感染病毒性肝炎(A、B、C型肝炎)的患者,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定期回診檢查肝機能,平時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防止肝指數飆高。
食之無味是警訊!4旬男反胃想吐…以為是諾羅 醫示警「2症狀」
「食之無味」是警訊!有1名40多歲的男子先前因吃東西嘗不到味道,且一聞到油炸食物等異味就反胃想吐,於是急忙就醫看診,且以為是感染諾羅病毒,最後才知原來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也指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會造成味覺失調和噁心,有急性肝炎的病患還會「食之無味」,「對策是找胃腸肝膽科診治、驗肝功能。」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發文列舉「為什麼常覺得的嘴巴很苦」的原因:包括牙周病、蛀牙、牙齦炎會影響味覺;口乾、口水分泌不足、乾燥症;胃食道逆流;口腔霉菌感染,舌頭有白苔;新冠感染;賀爾蒙改變;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等。其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部分,他半年前曾遇過1名40多歲的男子,對方因為持續噁心、嘔吐去診所就醫,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諾羅病毒感染,但是吃了3至4天的腸胃藥,症狀依然沒有緩解,於是轉診到他的門診檢查。錢政弘詢問他的症狀後發現,有2點特別像是急性肝炎的表現,也就是「吃東西都沒有味道!」「聞到異味(如油炸)的東西會想吐」,結果後來抽血證實,果真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ALT高達1700,「持續有3週的時間,他吃東西都沒有辦法分辨食物的味道,一直等肝功能正常後,味覺和食慾才恢復。」疾管署也指出,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其症狀包含: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噁心、肌肉痠痛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恢復期有時會拖延,但會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6歲以下兒童感染約有70%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較大的兒童或成年人感染後,約70%會出現症狀,且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A型肝炎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有10至15%的病人在急性發病後6個月內有可能症狀復發。A型肝炎的致死率低(約千分之三);造成死亡的情形多半為猛爆型肝炎,通常發生於老年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山陀兒帶來豪雨…恐再掀起「類鼻疽」疫情 7月凱米颱風後已釀13死
颱風「山陀兒」目前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在侵襲台灣期間,仍讓多地區出現積水、淹水的情況。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先前就提醒,這次「山陀兒」颱風因為滯留期長,加上豪雨影響,很可能再度引起類鼻疽疫情。羅一鈞表示,今年7月下旬「凱米颱風」襲台後,當時累計了80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3例死亡,超越2005年海棠颱風42例的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周,而凱米颱風過後的80例個案中,便有69例均是在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疾管署指出,颱風導致多地出現積水或淹水情況,民眾易因接觸污水、污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而造成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登革熱及腸道傳染病等風險,籲請民眾於颱風期間及颱風過後,如需清理家園或外出時務必落實防疫措施,包括穿著雨鞋、防水手套和口罩,避免刺傷或割傷,以保障自身及家人健康安全。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引起類鼻疽的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常為吸入性感染且慢性病患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因此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颱風導致多地區積水、淹水,民眾應慎防類鼻疽。(圖/翻攝自臉書/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疾管署提醒,類鼻疽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如遇有疑似個案,應詢問接觸史、受災/受傷情形、汙水暴露史等,並加強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另外,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達40到75%,國內統計近5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抵抗力較差的民眾,包含糖尿病、外傷者,應避免暴露於受污染的泥土或水中,皮膚有傷口者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以水沖洗並就醫。
越南2動物園51猛獸死亡!死因爲H5N1禽流感 員工曾密切接觸
越南兩處動物園近期爆發H5N1禽流感疫情,導致47頭老虎、3頭獅子和1頭豹死亡,園方原先懷疑死因是食物中毒,經檢測後發現,部份動物因感染H5N1病毒而死,不過這波疫情暫時還未出現動物傳人病例。根據《衛報》和《越通社》報導,這幾起動物死亡案件是在8至9月發生於南部隆安省(Long An)的私人野生動物園美瓊動物園( My Quynh Zoo),以及同奈省(Dong Nai )的芒果園旅遊區(Mango Garden Tourist Area),兩地皆與胡志明市接壤。報導引述越南國家動物健康診斷中心的檢測結果,指這些猛獸死亡原因都是感染H5N1病毒,上述兩間動物園,都是專門飼養珍稀瀕危動物,以芒果花園為例,園區育養孟加拉虎、白獅、棕熊、黑豹、小貓熊、犀牛與河馬,總數多達3千隻以上;美群動物園則以創造半野生生態,養育瀕危動物著稱。根據報導,芒果園旅遊區的老虎在死亡前出現疲倦和虛弱的症狀,據芒果園的發言人表示,園區上個月有17隻老虎,包括幾週大的幼虎,和1隻豹死亡。另外,胡志明市及週邊省份動物衛生辦公室獸醫官員,已針對兩隻死亡的孟加拉虎進行臨床檢查和屍檢,診斷結果顯示老虎死於疾病。據官方公布的報告,美瓊動物園在8月至9月16日期間,有27隻老虎和3隻獅子死亡,其中3隻動物是從芒果園購買,且未通過適當檢疫程序。地方政府原先懷疑是食物中毒,經檢驗後發現是死於疾病,證實猛獸體內有H5N1禽流感病毒。兩個省份都派出獸醫前往動物園,監督進行消毒,同時確認其他動物與員工的健康狀態。據了解,H5N1病毒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可以從雞鴨等家禽,傳播給人類和野生動物,致死率非常高,目前沒有特定治療方法或疫苗,雖然至今沒有證據顯示H5N1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自2023年以來,全球各地都通報疫情,包含柬埔寨的人類染病案例。越南自然教育組織指出,截至2023年底,越南共有385頭老虎被圈養,其中約有310隻飼養在私人農場和動物園裡,其餘則被養在國營設施內,自2022年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HO)注意到H5N1病毒在哺乳動物中引發致命疫情的病例增加。針對這起事件,《越通社》表示,儘管動物園內的工作人員和感染動物有過密切接觸,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未有人員出現呼吸道症狀。越南動物園傳出有老虎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死亡。(圖/翻攝自X)
乘客疑染致命病毒!德火車站急封閉 馬堡病毒死亡率達5成
伊波拉病毒(Ebola)入侵歐洲?德國北部漢堡火車總站(Hamburg Central Station)一座月台2日一度封鎖,原因是一對從東非盧安達入境的情侶疑似感染危險病毒,他們在火車上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經了解,他們疑似感染了與伊波拉病毒同一病毒家族的「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而這種病毒已在當地造成9人死亡。馬堡病毒與伊波拉病毒同屬同一病毒家族,皆可導致染病者出現嚴重出血的症狀。(圖/達志/美聯社)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報導,2日上午,一名26歲的醫科學生與他的女友剛從盧安達飛抵法蘭克福,同日下午,兩人在搭乘火車期間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由於該醫科生在盧安達期間,曾治療患有馬堡病毒的患者。當地警消獲報後不敢大意,立即將兩人送往專門治療熱帶疾病的埃彭多夫大學醫院(UKE)治療。另外據德國《世界報》(Die Welt)引述當地消防隊發言人說法,「他在火車上開始嘔吐,懷疑自己身體出了問題,隨後打電話給消防隊」,通報後,火車上的其他乘客隨即被疏散,該區域也被封鎖數小時。盧安達目前爆發馬堡病毒疫情,馬堡病毒與伊波拉病毒同屬同一病毒家族,皆可導致染病者出現嚴重出血的症狀,而盧安達自9月27日首例病例被通報以來,已有至少9人死亡,數十人感染。這種疾病不會透過空氣傳播,可能透過接觸果蠅或接觸果蝠(fruit bats)傳播,也可能因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或皮膚傷口,透過體液人傳人傳染。這種病毒最早在1967年現蹤,因德國馬堡及法蘭克福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一種未知病毒,接著又在塞爾維亞被發現,經溯源,疫情源自一批受感染的綠猴。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感染馬堡病毒者可能出現發燒、頭痛、嘔吐、腹瀉等類似流感症狀,致死率高達5成。
颱風後「類鼻疽」疫情恐升溫 衛福部示警6類人:重症機率較高
每當颱風侵襲,台灣的類鼻疽疫情往往會隨之上升。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衛福部曾在官網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的細菌感染,此致病菌以腐生之方式,存在於特定的土壤或水中,許多不同的動物均可能被感染,包括羊、馬、猪、猴、囓齒類、鳥類等。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菌本身對多種抗生素都有抗藥性,即使在實驗室細菌培養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在臨床上也不一定有效。目前一般認為急性期需要用針劑的第三代頭孢子素(ceftazidime),視臨床情況使用 2~4 週。急性期治療後還必須使用長期20週的維持療法(maintenance treatment ),以避免復發,目前一般認為有效的處方為合併的抗生素療法(如:Chloramphenicol、doxycycline及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
美東北驚傳東部馬腦炎病例「致死率30%」 4城鎮緊急封鎖「29城鎮遭列管」
美國東北部於近期驚現罕見的東部馬腦炎病例,由於該疾病死亡率高達3成,且是經由病媒蚊叮咬所傳染,目前有關當局已經將4處具有嚴重風險的城鎮進行封城,另外還有29處城鎮遭到列管。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美國麻薩諸塞州最近出現4年來首例東部馬腦炎(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EEE)病例,根據當地州公共衛生部門(DPH)公告,感染東部馬腦炎的患者是一名80歲伍斯特郡(Worcester County)的男性,目前有關他感染病毒的具體地點和方式尚未公布,其健康狀況也未對外公佈。但由於這起病例,讓麻薩諸塞州4個城鎮被列為「嚴重」風險區,其中分別為道格拉斯(Douglas)、薩頓(Sutton)、韋伯斯特(Webster)和牛津(Oxford)。另外有6個城鎮被列為「高風險」區,分別是厄克斯布里奇(Uxbridge)、北布里奇(Northbridge)、卡弗(Carver)、達德利(Dudley)、米德爾伯勒(Middleborough)和普利茅斯(Plymouth)。還有23處城鎮被列為中度風險區。據了解,東部馬腦炎是一種罕見且致命的蚊媒疾病,感染者的死亡率高達30%。在2019年,馬薩諸塞州曾有12人感染EEE,其中6人不幸死亡。州公共衛生專員戈德斯坦(Robbie Goldstein)表示,EEE病例雖然罕見,但其嚴重性不容忽視,特別是在已經確認有EEE病例活動的區域,居民應該採取必要措施來保護自己。東部馬腦炎在美國極為罕見,每年平均僅報告11例病例,但一旦感染,其後果極為嚴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除了有30%的感染者會死亡外,許多康復者會留下持續的神經系統問題。面對這一危機,牛津(Oxford)鎮率先實施了宵禁,但這決定引發一些居民的不滿,認為會影響學校的體育活動。但報導中也提到,宵禁是根據州健康專家的建議實施的,專家們認為,從傍晚到黎明的時間段風險最高。同時,有關當局還建議居民使用含有美國環保署(EPA)認證有效成分的驅蚊劑,並穿著能覆蓋皮膚的衣物,以減少蚊子叮咬的風險。在普利茅斯(Plymouth)鎮部分,當地有一匹馬被診斷出感染EEE,當地官員已經封閉市政公園和運動場,禁止夜間訪客進入。馬薩諸塞州公共衛生部門與農業資源部門也宣布,將在普利茅斯郡進行空中噴灑,同時在伍斯特郡部分地區進行卡車載噴灑,以降低蚊子數量。
M痘變異來勢洶洶!兒童致死率5.5% 疾管署:公費疫苗增2類對象
M痘(Mpox)病毒發生突變,在非洲大爆發,最新Ib型不再侷限親密接觸和性行為,連家戶間的接觸與兒童都可能感染,兒童致死率更高達5.5%,且女性病患比率也大增至5成,台大公衛專家示警,恐出現全球流行的風險。疾管署昨天專家會議決議,新增2類疫苗接種對象,並建置快速檢驗技術,將檢驗時間從3天縮為半天就知道結果。全球M痘疫情正在擴大,世衛組織宣布其為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疾管署表示,我國截至今年8月19日累計確診403例病例,1人死亡,其中今年累計44例,今年疫情明顯捲土重來,不過,國內尚未監測到目前流行的Ib型,其致死率1%。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瑞典8月中宣布發現非洲以外首例第1型M痘病例,意味「疫情出現全球性蔓延的風險」,且去年9月至今年3月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病例占53.8%,超過5成,傳播途徑從同性轉為異性。而感染者型態,則從稀少鄉村人口,到現在多在密集人口的城市散播病毒,陳秀熙憂心,感染病人從同性接觸逐漸變成異性接觸,加上社交跨區域,疾病恐出現全球傳播趨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型病毒不侷限於親密接觸和性行為傳播,非洲M痘Ia及Ib型病毒均發生改變,雖跨國傳播以Ib型為主,但原本舊型Ia型在當地開始侵襲兒童,造成疫情快速上升及致死率最高達5.5%。疾管署昨決議,公費疫苗對象增加2類,分別為我國駐非洲醫療團人員,及病毒培養實驗室人員接種追加劑。並修訂照顧防護指引,醫生、護理師、清潔員等,只要有照顧疑似或確診M痘第I型個案,應佩戴N95口罩、防水隔離衣及護目裝備。
M痘成「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 疾管署急發醫界通函示警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各國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全球M痘疫情緩升,其中非洲區自5月起疫情明顯上升。鑑於此波疫情已出現跨國傳播且致死率高達3%以上,疾管署決議宣告此次疫情成立「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同時急發醫界通函提醒醫師提高警覺。WHO於8月14日針對此波疫情召開緊急委員會,並於會後表示,非洲疫情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主,今年報告病例數已逾15,600例,537例死亡,主因為開始流行能快速傳播之Ib型病毒,並陸續透過人際接觸擴散至周邊國家,目前已知Ib型病毒可能主要透過性行為和家庭接觸傳播,感染者多為年輕成人和兒童。疾管署已於8月15日提升非洲7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將剛果民主共和國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並將該國鄰近已有疫情、或已出現Ib型病毒之國家,包括:中非共和國、剛果、蒲隆地、肯亞、盧安達、烏干達等六國,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8月14日累計確診399例病例(377例本土及22例境外移入),目前國內雖尚未有感染M痘Ib型病毒個案,惟須留意境外移入Ib型個案造成國內傳染風險,且國內本土IIb型M痘疫情仍持續。疾管署提醒醫界朋友診療病人時若發現符合「M痘」通報定義,如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及病人出現有發燒(≥38°C)、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症狀,臨床醫師無法以其他已知病因解釋,請於24小時內至「傳染病通報系統(NIDRS)」進行通報,並採集檢體(如:水疱液、膿疱內容物及咽喉擦拭液等)送驗。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已儲備足夠M痘疫苗與口服抗病毒藥物,疫苗庫存約2萬瓶,年底將再進貨1萬瓶,約可提供7-8萬人次M痘疫苗接種,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有約440人份;另接種疫苗為目前預防M痘最有效的方式,接種第1劑M痘疫苗14天後,對疾病的保護力僅有約4成至8成,而完成接種2劑疫苗後,則可高達9成保護力,呼籲醫界朋友於診療時遇有符合疫苗接種條件民眾,包括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與不特定對象發生性行為、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請協助或轉介前揭民眾及早完成2劑M痘疫苗接種,僅接種1劑者,亦請儘速完成第2劑,以獲得完整保護力。
遛狗選飯前還是飯後?獸醫給正確時間 搞錯順序毛孩易患1疾病「致死率高」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選擇飼養毛孩子取代生小孩,但照顧動物也有很多事情要注意。獸醫師平松育子透露,遛狗時間點很重要,倘若搞錯順序容易罹患1種疾病,有可能危害毛孩的性命。根據日本寵物網站《わんちゃんホンポ》,平松育子撰文分享遛狗的正確時間點,應該選在狗狗吃飯前,因為狗狗進食後馬上出門散步或跑跳,牠們腸胃道中的食物還未完全消化,恐有消化不良或胃擴張扭轉等症狀;其中胃擴張扭轉是一種會短時間內惡化的疾病,致死率非常高。平松育子說明,胃擴張扭轉以大型犬為好發族群,非常不建議在狗狗飯後就帶牠們去散步;有些飼主擔心狗狗已經養成飯後散步的習慣,是否有辦法改善?專家表示,可以確保狗狗進食後至少休息1至2小時再帶出門,因為腸胃裡的食物已差不多消化完全。平松育子也表示,雖然建議飼主讓狗狗先散步再吃飯,但遛狗完也不該立刻讓毛孩進食,因為外出回家後的狗狗情緒還很興奮,容易吃東西太快,可能會導致食物卡在喉嚨或消化不良等情形。獸醫師補充,飼主可以在遛狗後等待至少30分鐘,再觀察狗狗情緒,確定毛孩穩定後才餵食。
腸病毒71型流行「重症恐致死」 醫示警噴酒精沒效…靠2招預防
腸病毒疫情正在流行,堪稱最兇悍的「腸病毒71型」,曾在1998年發生大流行,致死率近2成,如今捲土重來,令家長相當擔憂。去年有2家腸病毒疫苗上市,可以有效提升對幼兒的保護力,但醫師提醒要做好2件事,才能達到真正的預防效果。黃俊斌醫師指出,過去腸病毒大流行屬1998年最為嚴重,造成許多病童重症或死亡,其中腸病毒71型最具威脅性,病程從最輕微的手足口病進展到中樞神經感染、心臟衰竭等,一旦進展到危及生命的心肌炎時,治療只能選擇免疫球蛋白、強心劑、甚至葉克膜暫時度過急性期。過去曾有感染腸病毒71型的未滿2歲孩童,原本沒什麼問題,但幾分鐘後立刻心跳呼吸停止。黃俊斌指出,過去對腸病毒沒有什麼藥物或疫苗可以預防,但自去年開始已有2家疫苗可以使用,對於幼兒的腸病毒71型保護力能有效提升,減少急重症的風險。不過他提醒,新的疫苗只能防範腸病毒71型,其他型別的腸病毒無法保護。黃俊斌說明,由於腸病毒的結構沒有套膜,因此使用酒精無法破壞病毒結構,加上傳染途徑是經由食物、水、糞便的接觸,在接觸病患的排泄物後,要用漂白水或濕洗手,才能有效預防。
高雄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個案 1人重症入住ICU治療中
凱米颱風襲台帶來強風豪雨,而在凱米颱風走後,南部縣市也陸續傳出有民眾感染「類鼻疽」的消息,高雄市衛生局於今(9日)指出,6日至8日共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個案,截至目前,累計13例住院治療中,其中1例重症收治加護病房、1例已出院返家。高雄市衛生局表示,6日至8日期間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病例,年度累計達19例,而新增病例中楠梓區有3例,梓官區2例,鳳山區1例,截至目前,已有13例患者正在住院接受治療,其中1例重症患者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另有1例已出院返家。這6例確診病例的年齡介於52歲至95歲之間,發病日期在7月24日至8月3日之間,症狀包括發燒、全身虛弱、鼻塞、咳嗽、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等,除1名50多歲男性患者無慢性病史外,其他病例均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等慢性疾病。疾管署也曾公告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進一步表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颱風效應!單周爆11例本土類鼻疽 5年同期最多「確診高峰才要來」
疾管署今(6)日表示,凱米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颱風過後國內已確診11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均發生於南部縣市,分別為高雄市8例、臺南市2例及嘉義縣1例,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0位有慢性病史,另1例有酗酒史。目前個案皆住院中,其中3例仍在加護病房治療。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類鼻疽最常於颱風後2到4周發病,預估至8月下旬均為確診高峰,今再度發醫界通函提醒醫師注意類鼻疽診治。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1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五年(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發病年齡以65歲以上年齡層為主,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13例、台南市2例、桃園市、彰化縣及嘉義縣各1例。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颱風後「類鼻疽」升溫!單週增11例都在南部 疾管署再發醫界通函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6日)表示,凱米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颱風過後國內已確診11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均發生於南部縣市,分別為高雄市8例、臺南市2例及嘉義縣1例,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0位有慢性病史,另1例有酗酒史。目前個案皆住院中,其中3例仍在加護病房治療。因類鼻疽疫情常伴隨颱風侵襲後發生,疾管署今日再度發布致醫界通函,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1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5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發病年齡以65歲以上年齡層為主,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13例、台南市2例、桃園市、彰化縣及嘉義縣各1例。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5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致死率與「癌王」胰臟癌相同 專業醫提醒:4危險徵兆要注意
衛福部日前公佈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第一名還是癌症。而在眾多嚴重中,雖然胰臟癌僅排名第七,但由於其發生率幾乎等同於死亡率,因此有著「癌王」的稱號。但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也提醒,除了胰臟癌外,膽管癌的致死率也是十分的高,甚至與胰臟癌並列第一,民眾不得不防。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日前出席《早安健康》節目錄製時表示,膽管癌是一種膽管長期處於發炎狀態、細胞在反覆修復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病變,是一種發生率不高但極具威脅的癌症。梁程超醫師解釋,如果民眾有先天性的膽道疾病、膽道結石及一些發炎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原發性硬化性膽道炎),便是膽管癌的高為族群,尤其60至70歲的男性。梁程超醫師指出,膽道系統遍布整個肝臟,而肝臟長腫瘤在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當腫瘤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可能會引起腹部悶脹,而許多人僅以為這是胃部不適。即便民眾即時就醫,醫師也不一定第一時間能聯想到是膽管癌,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梁程超醫師表示,許多患者因為膚色異常、尿液茶色、異常倦怠、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罹患膽管癌。梁程超醫師解釋,如果膽管癌的腫瘤生長在膽管輸送膽汁的位置(總膽管或肝門脈附近)的話,腫瘤會阻礙膽汁運送,進而引發黃疸,使患者面色泛黃。在預防方面,梁程超醫師建議民眾應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熱量的飲食,因為這類食物會導致膽固醇濃度升高,進而在膽汁相對不足時,身體容易因此產生結晶。除此之外,運動也可以促進膽管收縮。
致死率75%!印少年感染無疫苗「立百病毒」 200名接觸者密切觀察中
印度喀拉拉邦(Kerala)20日證實,當地一名14歲少年感染致死率介於40%至75%之間的立百病毒(Nipah),正在醫院接受緊急治療。邦政府已進入警戒狀態,有200多名接觸者正接受觀察,相關預防措施也同時啟動,要求當地民眾戴上口罩,避免到醫院探病。綜合印媒報導,喀拉拉邦衛生部門週六證實,邦內馬拉普蘭縣(Malappuram)的一名14歲男童,20日檢驗出感染立百病毒。喀拉拉邦衛生部長維娜喬治(Veena George)告訴媒體,這名九年級學生是潘迪卡德鎮(Pandikkad)的居民,由於情況危急,已在科澤科德(Kozhikode)的一家私人醫院接受治療。消息傳出,喀拉拉邦立刻啟動預防措施,當局已經初步鎖定約200名接觸者展開追蹤工作,其中6名判定高風險接觸者已經被隔離,樣本也已被送去進行檢測。喀拉拉邦過去曾4度發生過立百病毒疫情,分別在2018年、2019年、2021年與2023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介紹,立百病毒是人畜共患型病毒,可由豬隻、果蝠傳染給人類,也能透過受感染的食物、與感染者接觸傳播。由於沒有藥物或疫苗可治療,感染者死亡率相當高,介於40%至75%之間。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公布資料,立百病毒感染症初期的症狀,與流感十分類似,有些無症狀,有些呈現輕微或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狀。嚴重個案可導致腦炎及抽搐,並於24至48小時進展至昏迷。潛伏期一般介於4至14天之間,但也有潛伏期超過45天的案例。康復後仍可能有後遺症,如抽搐或人格改變。
腸病毒來勢洶洶 金門弱勢幼童免費施打疫苗
腸病毒71型來勢洶洶!金門縣政府為守護弱勢族群幼童健康,降低重症風險,自10日起,凡設籍當地出生滿2個月至未滿6歲之低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幼童,將全額補助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同時也呼籲中央能盡快研議將此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接種項目,全面保護幼童的健康。縣府說明,本次施打疫苗為安拓伏腸病毒71型疫苗,共需接種2劑,且2劑接種至少需間隔28天;衛生局已調查幼童接種意願,造冊後交由各鄉鎮衛生所進行接種及再通知作業,提醒符合接種資格之幼童家長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前往各鄉鎮衛生所接種,若未被通知到,但符合施打對象資格,可先洽詢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確認相關細節。衛生局表示,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疾病,其中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併發症及重症,其致死率高達3成,5歲以下幼兒為感染該型腸病毒的高危險群,且感染腸病毒71型易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接種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減少重症及死亡機率。衛生局強調,雖然接種疫苗後能達到保護效果,但腸病毒包含幾十種的病毒型,還是會有機會感染其他類型的腸病毒,其他型別目前仍無疫苗可以預防;因此,家長在暑假期間仍應落實幼童的防治措施,避免進出人潮擁擠場所,並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尤其是加強洗手,要確實做到「溼、搓、沖、捧、擦」五步驟,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待冷氣房助長新冠! 專家示警「感染數上看150萬人」:8、9月恐又有一波
疾病管制署2日指出,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上週(6/25-7/1)新增932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1週(6/18-6/24)新增815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64例死亡病例,較前1週新增4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對此,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也示警,由於今年夏天特別炎熱,因此民眾都躲在冷氣房內,而這可能會使疫情惡化,他也預估這一波感染人數恐上看150萬人。疾管署指出,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JN.1、KP.2及KP.3及近期快速增加的LB.1,皆因具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力,目前研究顯示無觀察到疾病嚴重度差異性;現有快篩與PCR等檢測方法仍能有效偵測,已核准抗病毒藥物亦持續有效。美國CDC評估接種XBB疫苗對青壯年與高齡者,皆具有效疫苗保護力,建議高風險者補接種疫苗,以得到更佳的保護力。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國內新冠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評估近期仍呈上升趨勢,7月中旬後可能進入高原期。另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47%及38%,仍為國內主流株;KP.2的占比略升,分別為20%及25%,其餘重點變異株分別為LB.1占比為14%及9%,KP.3占比為9%及15%,XDV.1占比為8%及9%,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陳秀熙昨(3日)也指出,這波疫情各地發展沒有明顯差異,其中北北基屬於都會區,密集交流會加速病毒傳播,因此感染率相對高,且50至64歲,以及65歲以上這2大族群的致死率也會提升,尤其觀察最近1周,65歲感染後的死亡率是50至64歲的20倍。陳秀熙也點出關鍵,由於今年夏天天氣炎熱,因此民眾都待在冷氣房內,然而這種現象恐助長疫情。他也預估,台灣這一波流行的總感染數將上看150萬人,包括輕症、無症狀感染者。陳秀熙提醒,民眾可戴口罩、施打新冠疫苗,來加強防疫、預防感染,若有疑似症狀可使用家用快篩,並到醫療院所就醫。他也強調,台灣疫情發展和歐美相比,慢1個半月至2個月,目前歐美正流行新變異株LB.1,傳染力及免疫逃脫力不亞於KP系列病毒,若LB.1在台灣的病例占比持續上升,8、9月可能會再發展新一波疫情。疾管署則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呼籲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及免疫低下民眾等高風險族群,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則可再接種第2劑以增進保護力,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之健康。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新冠/肺鏈疫苗專區」(https://gov.tw/eU4)查閱。
空腹血糖快500 年輕男還患「這症」:有拿藥都沒吃
醫師表示,一名20多歲男子來就診,發現空腹血糖快500mg/dL,三酸甘油脂4000多mg/dL,而病患還有腎髓質鈣化症,原來他本來血糖就有問題,但拿藥都沒在吃。盧立穎醫師在臉書粉專《Lu醫師的健康小教室》發文,「一位20幾歲年輕人空腹血糖快500,三酸甘油脂4000多,腹超還發現腎髓質鈣化症,重點是他血糖問題之前就知道了。」病患表示,他有拿藥,但都沒在吃。盧立穎說,「糖尿病與三酸甘油脂,都是與飲食習慣有最直接關聯性的疾病,如果說病從口入,那一定就是在說這2個疾病,過去曾提到,高血糖的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DKA)與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HHS),二者皆有機會造成死亡,而高三酸甘油脂的急性併發症主要為『急性胰臟炎』,常見的症狀包括上腹劇痛且延伸至背部、嘔吐、發燒、腹脹及腰酸等,需要儘速至急診就醫,致死率可能超過15%」盧立穎說,「這位患者後來被我唸了一頓,明明已經知道有血糖等問題,仍然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或許過於廉價的健保,也默默讓許多台灣人以為,身體的健康是不需要太過重視的。」此文曝光後,有網友說「配合吃藥應該是最簡單的事了吧」,盧立穎回「藥是控制數字,但飲食調整才是根本」。
不只「食人菌」肆虐 日本爆發多種傳染病疫情
日本近期爆發「食人菌」疫情,截至6月初為止,日本當地患者達到977人,不僅是2023年同期的2.8倍,也創下1991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人數。但除此之外,日本當地也爆發手足口病,就連歐洲當地的M1UK病株也被發現本土案例。根據《日本時報》報導指出,「食人菌」原稱為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 (STSS) ,因感染後會出現器官衰竭、肢體壞死等症狀,所以被俗稱為食人菌。而在日本當地肆虐的病毒種類則為「A型鏈球菌」,通常可以透過飛沫、接觸傳染,致死率高達10至40%,患者最快在感染後48小時就會喪命。而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資料顯示,從2024年1月至6月2日為止,目前患者人數已經達到977人,不僅是2023年同期的2.8倍,也創下1991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人數。而除此之外,日本當地也爆發手足口病的疫情,單是在關西地區就有6個縣市達到警報等級。手足口病屬於腸病毒的一種,主要是由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常見會出現發燒、嘴痛、四肢出現小水泡等症狀。但如是由腸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會併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甚至有死亡的可能。在這兩大疫情夾擊的情況下,大阪公立大學的金子幸弘教授也表示,歐洲當地的新型變異株M1UK,目前也在日本出現案例。據了解,鏈球菌有分為A型、B型與G型3種類型,其中STSS與M1UK均屬於A型鏈球菌,但彼此之間是否有所關聯,目前尚在查證中。金子幸弘教授解釋,M1UK的重症型感染較容易出現在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病的族群,特別是40至50歲的中年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