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晶片
」傳三星產晶片過熱問題「無法解決」 Google Pixel 10晶片轉單給台積電
自2021年推出第一代自製晶片之後,Google的Tensor處理器就一直與三星晶片部門密切合作,甚至雙方共同開發這款處理器。但由於傳出三星新產的Tensor G4處理器一直無法解決散熱問題,最後導致Google決定將TensorG5處理器轉單給台積電生產,而這也是Google首次將在沒有三星晶片部門的協助下進行晶片的生產。根據《android authority》報導指出,他們拿到一份進出口報單文件,透過拼湊與解讀後,理解到單子上記載「LGA」是Tensor G5,也就是所謂的「Laguna Beach」的縮寫。報導中也舉例,過去Google曾將第一代Tensor的代號「Whitechapel」縮寫為WHI,將第四代Tensor的代號「Zuma Pro」縮寫為ZPR。而單子上還有個「A0」的字樣,這代表著是最早期的晶片,推測可能是還有缺陷需要修正的樣品版本,由於Google Pixel 10的發表時間至少還有16個月左右,因此Google Pixel 10的晶片如今還在樣品測試階段的話,也是十分合理。而單子上也記載著,這批晶片是由TSMC所生產。單子上最後還記載著一個極為重要的事情,就是這批晶片的出口商是台灣Google,進口商則是印度一家名為 Tessolve Semiconductor 的公司,這間公司專注在進行半導體解決方案,Google有可能是將測試的工作轉交由該間公司來處理,以此來解決沒有跟三星晶片部門合作後,缺少的測試流程。
英業達矽智財接大單股價飆漲停 AI一軍齊聲慶賀
傳出輝達AI晶片銷中國一事獲美方適度鬆綁,帶動輝達供應鏈股價反彈,加上英業達(2356)12日宣布旗下自研晶片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拿下國際大廠訂單,成功轉攻上游的AI矽智財(IP),讓英業達13日一開盤就跳空漲停,台股AI一軍也齊聲大漲。英業達漲停收在47元,成交量3.4萬張,矽智財大廠股王世芯-KY(3661)收在3650元、漲3.69%,緯創(3231)收在92.9元、漲2.65%,聯發科(2454)也漲1.7%,收在955元。英業達投入研發自製晶片IP,練功5年,今年推出「VectorMeshTM」,依終端應用所需的算力大小,分為「MinimaTM」、「ParvaTM」、「MagnaTM」三大系列,以低功耗、高效能、高彈性架構三優勢吸引業者關注。英業達AI晶片設計處處長徐國翰表示,將持續開發終端算力更大的 「MagnaTM」IP系列,使PPA(功耗、性能及面積)更具競爭力,並深化一站式的IP導入與整合服務。英業達11月在筆電出貨增溫下,單月合併營收月增9.3%、達441.4億元,今年累計至11月之合併營收年減6%、為4712.17億元,續站歷年同期次高,不過毛利率僅約5%左右,法人表示,若能成功切入矽智財,有助擺脫代工毛利率3至4%的「毛三到四」。
曾揚言買下台積電!被控侵占貪汙「損失近60億」 中國紫光前董事長當庭認罪
過去拿著中國政府資金研發自製晶片、曾揚言要買下台積電的中國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先前因為被控貪汙、侵占國有資產等罪,造成中國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人民幣13.6億(折合新台幣約59.9億元)而遭到起訴。近期吉林法院首度開庭,而趙偉國選擇當庭認罪。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國家監理委員會曾於3月發布公告,指稱趙偉國「處心積慮巧取豪奪國有資產,違規將本單位的盈利業務交由親友進行經營,以明顯高於市場的價格向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採購商品,指使上市公司董事實施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行為」。吉林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上也表示,從2018至2021這段時間,趙偉國利用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的職務便利,與特定關係人李祿媛共謀,由李祿媛實際控制的公司低價購買原本應由紫光集團購買的通州商務園區計畫房產,取得房產溢價利益,非法佔有國有資產4.7億餘元。而從2014至2021期間,趙偉國利用利用高於市場的價格向李祿媛購買代建管理服務,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8.9億餘元,共計13.6億元。最後檢察機關以貪污罪、為親友非法牟利罪、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追究趙偉國的刑事責任。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8日首度審理此案,而趙偉國在經最後陳述後,選擇當庭認罪,而法院宣布擇期宣判。
外媒傳ARM計劃自製晶片 恐與高通及聯發科競爭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軟銀集團旗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正在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產品(晶片),以展示其產品製造方面的能力。今年底前,ARM將在納斯達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因此,該公司目前正想方設法吸引新用戶,以推動業績增長。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ARM將與製造夥伴合作開發這款新的半導體產品。ARM以前主要將晶片的藍圖設計出售給晶片製造商,而非參與半導體本身開發和生產。是為了向更廣泛的市場展示其晶片設計的力量和能力。雖然ARM此前也曾與三星電子和台積電等夥伴製造過一些測試晶片,但主要目的是讓軟體開發商熟悉新產品。此次卻有所不同,多位業內高管向媒體表示,ARM這一次的行動始於大約半年前,是有史以來進行最有誠意的一次晶片製造。知情人士稱,ARM還組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工程團隊,來執行這項工作,並將該產品的目標客戶定位在晶片製造商,而不是軟體開發商。該工程團隊將領導原型晶片的開發,未來將用於移動設備、筆記本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等。團隊由晶片行業資深人士Kevin Kechichian領導。Kechichian今年2月加入ARM的最高管理團隊,之前曾在晶片製造商恩智浦半導體和高通任職,負責過高通公司旗艦晶片「驍龍」處理器的研發。ARM製晶片之舉也引發半導體行業的擔憂。一些業內人士擔心,如果ARM製造出的晶片足夠優秀,將來就可能在市場上出售,從而成爲其一些最大客戶的競爭對手,比如聯發科或高通。據稱,ARM目前還沒有出售或授權這些產品的計劃。而這些產品商處於原型階段。ARM對此拒絕評論。ARM近期採取的一系列新舉措,都是爲了在IPO之前向潛在投資者展示自己的潛力。上個月有報導稱,ARM計劃調整其商業模式,以提高其晶片設計的價格,希望在今年的IPO之前提高公司營收。知情人士稱,ARM計劃不再根據晶片的價值向晶片製造商收取使用費,而是根據設備的價值向設備製造商收取使用費。這代表對於所銷售的每一種晶片設計,ARM都將賺到比之前多出幾倍的費用,因智慧型手機的平均價格要比晶片貴得多。
蘋果WWDC六月外媒列七大看點 近10年首款震撼性新品「虛擬實境頭盔」登場
據彭博社報導,今年6月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即將成為該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盛大的發佈會之一。彭博社也盤點WWDC的7大重點,蘋果屆時將會推出外界期待已久的虛擬實境頭盔,有望就此開啓後iPhone時代,並提升現有設備的吸引力。這款虛擬實境頭盔將成爲此次WWDC的明星,蘋果同時還會展示其他產品。根據消息,此次WWDC上發佈的7款新品有:虛擬實境頭盔,這是蘋果近10年來首次大張旗鼓進軍一個新的品類、新款xrOS系統與開發軟體、新款MacBook、iOS 17、iPadOS 17、macOS 14、watchOS 10重大升級。知情人士透露,更新後的iOS和iPadOS不太可能提供重大的新功能,但仍有望通過更新一些小功能來滿足用戶的需求。此外新一代Apple Watch手錶,在硬體端不會有太多改變,然而watchOS將是近年以來最大改版,新的介面將會強化功能性;同步會登場的還包含 macOS 與 tvOS,兩者則被視為不會有太大變化。推出虛擬實境頭盔後,蘋果將在未來努力突破iPhone和iPad的侷限。據悉,這款設備將為開發者提供明確的使用介紹,而為期一周的WWDC的大多時間都會用來展示這款產品配套的App Store和工具。許多蘋果高管都認為,這款設備起初可能發展較慢,但最終有望取代iPhone。無論如何,虛擬實境頭盔都不太可能在發表後立刻上市,將等待開發者研發軟體與服務。另外一項硬體產品則聚焦在Mac電腦。彭博社透露,蘋果目前正在開發的產品包含15吋的MacBook Air、更新版的13吋MacBook Air與MacBook Pro、24吋iMac,以及首款使用自製晶片的頂規電腦Mac Pro,至於面向高階用戶的Mac Studio、MacBook Pro也正在開發新一代的版本。過去一周,開發人員的測試日誌中開始出現這些新的Mac機型。其中包括一款尺寸更大的MacBook Air。日誌表明,這些設備都採用8核心CPU(包括4個高性能核心和4個高效核心)和10核心圖形處理器,內存爲8GB。值得注意的是,對蘋果虛擬實境計劃而言,這款頭盔只是個開始。事實上,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已經開始著手開發兩款後續機型,一款是採用更強大處理器的升級版高端設備,另一款是可以降低購買門檻的低端型號。
鴻海崛起印度中1/攜手韋丹塔、意法半導體自製晶片 響應印度製造劍指1500億美元電動車大市場
印度總理莫迪喊了九年的「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終於在疫情爆發及美中貿易戰開打看到了契機,趁勢端出「電子製造及生產獎勵計畫(簡稱PLI)」,這給了淡出中國的EMS龍頭鴻海一條新路,鴻海印度手機廠去年底取得36億盧比補助,與印度礦業集團韋丹塔(Vedanta)合蓋晶圓廠預計今年三月獲38億盧比補助,下一步,等著與美國電動車夥伴Fisker進軍印度。消息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儘管鴻海印度手機廠已能組裝iPhone14旗艦機,但對製造晶圓相當審慎,「鴻海希望能將台灣成功的半導體人才訓練方式複製到印度,擬與台灣熟悉印度文化的學者合作,將300道晶圓製程用繁體中文,編寫一套半導體教科書,用繁體中文系統訓練印度半導體人才。」鴻海遠征印度可說是時勢所逼。早在2006年,鴻海為NOKIA代工,進入陌生的印度最大都市「清奈」設廠,算是台廠赴印投資先驅,後來NOKIA倒閉,該廠2014年也關閉。如今,蘋果要在中國外另在印度建立供應鏈,尤其組裝重鎮鄭州廠、成都廠因疫情封控產能受衝擊,加上大陸20大之後「國進民退」政策,鴻海不得不在印度成立生產基地。鴻海是台廠印度投資先行者之一,並在當地具有組裝手機產線。(圖/翻攝自BFIH官網)而印度總理莫迪喊了老半天的「印度製造」,遲無進展,直到遇上疫情及美中貿易戰,全球供應鏈出現「一個世界兩套供應系統」新變局,給了印度趁勢「卡位」機會,2020年4月端出百億美元的PLI,要在印度建立起電子製造基地,2021年在全球晶片荒下,進一步將半導體及顯示器列為PLI重點。印度的PLI自然吸引鴻海。2020年鴻海在蘋果要求下,重啟清奈手機廠,去年底獲PLI補助36億盧比、約新台幣13億元,「儘管當局力推印度製造,卻不是每家台灣蘋果代工廠,都能申請到。」知情人士表示,另一家獲補助的台廠是緯創。更吸引鴻海的是,印度政府2021年底在PLI追加半導體產業項目,緊追美國晶片法案,差別在於後者以先進製程為主,印度則以28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為主,這讓印度礦業集團及一心想在半導體事業打江山的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頗為心動。韋丹塔(Vedanta)會與鴻海合作,緣起於韋丹塔創辦人女婿、顯示器及半導體全球事業負責人阿卡什.赫巴,他因收購日商面板廠安瀚視特,找上老客戶群創,循線拜訪鴻海S事業群,去年二月終於談定合資設晶圓廠,成了首個向PLI申請半導體補助的廠商,同年六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直接面見莫迪,最後敲定在莫迪家鄉設半導體工廠,預計2025年投入運作,初期產量為每月4萬片。2022年6月,劉揚偉與vedanta高層會面。(圖/翻攝自vedanta臉書)印度媒體報導,這項補助案最快三月公布,鴻海可望「再獲38億盧比補助」,此外,鴻海引介歐洲晶片大廠意法半導體(STM)成為印度自製晶圓夥伴。 印度大舉引資招商,除要建立電子產業基地,更要打造電動車「印度製造」基地。事實上,2017年莫迪就提出「2030年印度只賣電動車」目標,其中電動三輪車達到70%普及率,電動二輪車30%,商用車25%,客用車15%,客運公車10%。為加快政策推動,2019年通過三年補助1,000億盧比的電動車製造計畫。劉揚偉2020年對外闡明鴻海做電動車目標後,印度約當1,500億美元規模的電動車市場,自然成了鴻海的下一個藍海。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曾說,「過去一台車內會用到的晶片總值約500美元,到了電動車會快速增加到2,000~5,000美元;如果可以自製晶片,省下的成本相當可觀。」鴻海集團對半導體年採購額在2022年已超過600 億美元、占全球十分之一,而電動車將放大此量2倍以上,鴻海自製晶片勢在必行。鴻海的電動車夥伴美商Fisker也看好印度。沒有工廠的Fisker,第一款EV「Ocean」由奧地利工廠MagnaInternational代工,售價37,500美元,執行長HenrikFisker去年九月在印度受訪時表示,因為印度進口車要繳100%關稅,今年只會少量Ocean賣到印度試水溫,該公司第二款較小型的電動車「PEAR」考慮在印度生產。PEAR由鴻海整車代工,都會型五人座電動車,售價3萬美元有找,去年開始預購,預定2024年在美量產交車。對於Fisker何時到印度設廠,雙方沒給答案,但指日可待。FISKER 電動車PEAR由鴻海代工,預定2023年投產。(圖/翻攝網路)
PC產業逆風! 資策會:2022年NB出貨2.2億台年衰退10.3%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預估2022年全球筆電出貨2.2億台,較2021年衰退10.3%,全球桌機出貨7984萬臺,衰退2.7%。歷經2020、2021年疫情驅動PC市場高成長,本來即預期2022年宅經濟效益收斂,卻又遭逢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實施封控等影響,加劇全球經濟衰退與通膨,降低市場消費信心。產業顧問林柏齊指出,產品組合成為2022年影響PC品牌市占關鍵,商用、電競PC占比高的品牌廠更具優勢,Chromebook主力品牌廠較弱勢;另外,隨著M1系列自製晶片持續更新,Apple下半年出貨大增,預估Apple PC市占持續成長,其筆電市占將成長1.5個百分點。綜觀PC產業關鍵議題,林柏齊表示,黑天鵝效應持續左右下半年的出貨,臺灣資訊產業應更加留意物料採購與庫存管理,避免利潤受到衝擊,針對物料採購,下半年IC料件缺貨將較2021年緩解,量與價開始出現談判空間,不過金屬與塑料受到戰事影響,成本提升,隨著中國大陸工廠逐步復工,第三季零組件料件短缺狀況有望改善。庫存管理部分,林柏齊認為,高水位材料庫存已成為未來新常態,成品庫存下半年將減緩。針對運輸物流,因應北美、歐洲與中國大陸不同地區因素,也影響國際運費的漲跌幅度,預期運輸成本將隨著供需調整逐漸回穩。全球伺服器市場狀況,受惠於雲端服務業者擴建資料中心、中國大陸數位中國與新基建政策商機,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全球出貨成長5.2%,達1367萬台,且逐年穩定成長約5%,短中期的成長關鍵來自於資料中心建造、伺服器處理器新品推出以及智慧資料中心驅動,長期將來自5G邊緣伺服器及AI特化伺服器應用普及、占比上升的影響。林柏齊指出,隨著數據、算力與算法大幅成長,資料中心建造者未來將提升發展AI應用與混合雲架構的資源配置,且將更加重視淨零碳排與資安議題。
真智慧型手機!Google Pixel 6系列型號和外型曝光 首搭Google Tensor自製晶片
Google稍早前在官方部落格發文,提前確認今年度將發表的Pixel 6 與 Pixel 6 Pro,並且公告其外形圖片,都將採用自行研發的Google Tensor為手機運作核心,要讓這支手機成為「正港的智慧型手機」。Google確認 Pixel 6與Pixel 6 Pro將會搭載自行研發的Tensor 晶片。(圖/Google提供)Google 裝置與服務資深副總裁奧斯特洛(Rick Osterloh)表示,Google 自 2016 年秋天打出「Made by Google」,摒除過去Nexus 手機的示範產品形式,發表了自家開發的 Pixel 手機,目的是要讓用戶推出實用而且聰明的產品,並且圍繞此目標,針對相機推出 HDR+ 、夜視等功能,使用者能借助 AI 計算攝影技術的力量拍出精彩影像。近幾年Google還運用語音辨識模型開發出錄音工具,能讓使用者直接在裝置上錄製、轉錄及搜尋音訊片段。奧斯特洛表示,AI 無疑是 Google 團隊未來的創新發展方向,「但運算技術的限制使我們無法順利達成所有目標。因此,我們著手開發行動裝置專用的技術平台,期盼 Pixel 使用者也能享受到最新 AI 與機器學習 (ML) 技術所帶來的優勢,而這也成為 Google 研發自家晶片系統 (SoC) 的契機」。晶片廠和手機開發商之間的問題由來已久,這也是為什麼 Apple、三星、華為要自行開發晶片,甚至是自己進行手機系統的研發。如今,Google多年來的努力即將享受到成果。Google Tensor 是第一個專為 Pixel 手機打造的 SoC,今年秋季末登場的Pixel 6 和 Pixel 6 Pro 將搭載這款全新晶片系統。Google 還舉例,全新的晶片技術改良拍照功能等問題,Google 重新設計 Tensor 晶片,使其得以順利執行Google 的計算攝影模型。這樣一來,使用者就能同時享有全新功能和經過改良的現有功能,不管是拍攝活蹦亂跳的小孩,還是想和說著不同語言的親戚聯絡感情,未來更具人性化的 Pixel 手機都能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
晶圓廠才是真正的金雞母!楊應超為英特爾緩頰 代工的台積電怎麼辦
英特爾新CEO傑辛格(Pat Gelsinger)宣稱不輕易對外釋單,外資22日大賣台積電逾400億元,達6.1萬多張,創下自2007年3月12日台積電大股東飛利浦釋出持股,單日外資賣超台積電569億元後,史上單一個股第二大賣超金額。台積電今年股價大漲22.45%,市場雖盛傳美股女神巴菲特方舟投資(ARK Invest)基金加持台積電,惟不敵英特爾新CEO傑辛格,宣稱2023年大部分產品將自製,一句話嚇趴自身股票及台積電股票,台積電狂牛漲勢22日止步。受到英特爾新CEO唱衰說影響,台積電22日股大跌24元、跌幅3.57%,收649元,市值急縮至16.8兆元,單日大減6,223億元,外資狂賣台積電6.1萬多張,賣超金額逾400億元,創史上第二大單一個股賣超,拖累22日台股下跌194.95點跌點。由於市場原先過度樂觀解讀英特爾下單一事,但異康集團首席資深顧問、柯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認為,台積電是晶圓代工廠,立場中立,英特爾訂單對台積電並無失分或得分之說。楊應超並認為,傑辛格宣稱大部分自製的說法,也就是宣示,英特爾不會放棄自製晶片。楊應超30年前曾在IBM晶圓廠擔任半導體工程師,目前家住美國亞歷桑那州鳳凰城,對面就是英特爾公司,家人朋友皆在英特爾上班,他深知,晶圓廠的核心價值,正是自己設計晶片自己製造,除非是沒有錢做下去,否則英特爾不會輕言放棄晶片自製。楊應超說,IC設計公司設計晶片容易,但晶圓廠要做出來卻不容易,如果沒有砸錢持續投資製程,很難堅持下去。晶圓廠才是真正的金雞母,因此,當年超微(AMD)放棄晶圓廠,IBM為了轉型,將晶圓廠賣給格芯(GlobalFoundries),都是很可惜的事,這也是三星一直不放晶圓廠的原因,因為放棄了,就沒有競爭優勢。楊應超說,英特爾請回技術出身的傑辛格,就是要他追上落後的先進製程,做科技的人不可能隨便放棄,因為沒有回頭路,非但不會放棄,還要帶領英特爾重回世界領先技術的寶座,雖然傑辛格語帶保留,仍稱可能保有外包之舉,並未全面拒絕外包,但以他對英特爾的了解,英特爾底子厚,放棄自製很可惜,自己製造晶片,產品效率才會好。(圖/工商時報)
大陸也要審查網路安全 衝擊蘋果高通
中美科技戰戰鼓頻傳,在美國不斷以國安、資安為由箝制華為等陸企之際,中國決定反制,網信辦等12部門日前公布網路安全審查新規,授權相關部門可以國安為由限制外企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此案實施後恐衝擊在大陸擁有龐大市場的蘋果、高通等美企,中美關係與全球科技供應鏈將再起波瀾。中國網信辦等12個部門制定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6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法目的是在保障中國國家的網路訊息安全,賦予中國主管機關得以對進口到中國的軟硬體進行審查,若預判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則得以禁止進口,且包含半導體產品在內。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之前的舊法「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新法增加了資訊基礎設施、供應鏈、國家安全等關鍵字,在審查上也新增貿易與外交等政治性風險、符合中國法規等條件。新法不僅涵蓋範圍廣泛,誤觸的空間也更大。對於台廠影響,法人表示,未來不論高通、蘋果等外商進入中國市場都必須通過審查,一旦中美關係惡化,或川普濫用關稅戰時,將使中國加速去美化效應,有利聯發科、瑞昱搶下手機晶片、WiFi等晶片訂單,大啖中國大陸去美化訂單。業界人士指出,雖然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對各國都適用,但很明顯是在中美貿易戰的框架下,針對美國科技業者的意味濃厚。其中,高通及蘋果等硬體業者將直接受到衝擊。對中國手機廠及系統廠來說,未來向美國購買晶片將充滿更多不確定性,無形加速「去美化」速度及幅度,預期會有更大規模的轉單動作,且聯發科、瑞昱等IC設計廠受惠將最大。從手機晶片層面來觀察,目前中國本土自製晶片僅華為旗下的海思表現具有全球一線廠商實力,不過海思產品並沒有開放其他手機品牌使用,因此如OPPO、Vivo及小米等手機大廠都採購高通及聯發科的手機晶片,用在自家智慧手機當中。網通產品層面來看,原因在於高通、博通當前在WiFi主晶片市場佔有全球前三大廠商的重要地位,博通更擁有乙太網路產品線,為光纖網路及5G基礎建設的重要產品線之一,不過瑞昱也不遑多讓,在WiFi及乙太網路市場亦具有高通及博通對抗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