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
」 壓力 賴佩霞 柯佳嬿 心理諮商 尿布年關將近趕工作又要應酬聚會 壓力好大怎麼辦?4步照顧自己身心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2024年已過,迎來新的一年,過年假期也快到來,正是令人相當雀躍的時節,但也有許多人因為趕工作進度、開始進行明年計畫,又要出席各種聚餐、聚會或是準備過年的事務而忙得焦頭爛額,因此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許多壓力。面對壓力民眾該如何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呢?臨床心理師蔡百祥提醒4重點關懷自己的身心健康。照顧身心健康第一步 覺察身體壓力訊號年關將近工作壓力大,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提醒,每天花一點時間靜下來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態是照顧自己的第一步,因為當人承受壓力時,身體其實也會發出警訊,像是睡眠品質變差、容易頭痛、肩頸僵硬、食慾改變等,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壓力反應,最重要的是要先察覺這些訊號,而不是一味地硬撐。尤其有些人其實不易察覺自己正處於壓力之下,常會表示自己沒什麼壓力、壓力不大還可以應付,但身體已經出現了警訊,這時都應有所察覺,身體正在告訴自己其實已經承受過多壓力了。照顧身心健康第二步 設定合理的目標迎來新的一年,許多人會設定新的目標,或是希望在歲末時節將所有事情做完以過個好年,但常常會因此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蔡百祥臨床心理師建議,民眾可以試著把目標分成「必須完成」、「希望完成」兩類,將時間與精力優先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其他的可以容許自己之後再處理。照顧身心健康第三步 保持規律作息在這個時間點,有些人常會因工作繁忙而熬夜、忘記吃飯,或是因為參加太多聚會、聚餐而打亂了自己的作息,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提醒,規律的生活作息是維持身心健康的基礎,建議民眾注意以下3點,保持良好的生活型態:盡量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即使再忙也要按時吃飯保持適度運動,哪怕只是散步15分鐘照顧身心健康第四步 學會適時地說不年關將近這時聚會、應酬特別多,蔡百祥臨床心理師強調,不要覺得自己每個邀約都要答應,應學會適時地說不,為自己保留一些獨處和休息的時間,可以說「謝謝邀請,但我最近真的太累了,需要一些時間休息」,這不是自私,而是對自己負責。另外蔡百祥臨床心理師也提醒,壓力大的時候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建議應尋求支持系統,可以找信任的朋友聊聊,或是尋求專業諮詢,分享煩惱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照顧自己的智慧,要記住自己不需要一個人扛所有的壓力。資料來源:臨床心理師蔡百祥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56732419150000&set=a.285599466263304)
恐怖校園2/得師鐸獎甜美校長真面目曝光 議員認:不只一人反應她有問題
新北市板橋區某明星國中校長因傾聽孩子聲音而得師鐸獎,其近日卻因遭指控霸凌代理教師恩恩(化名)而被調查,其前任同事也指控該校長喜怒不定,時常會飆罵老師,導致同事們身心俱疲,甚至得求助身心科。新北市議員黃淑君也向本刊承認不只一人向她反映過該名校長的問題,希望教育局迅速介入調查還原事件真相。據了解,該校長曾在新北和中部任教,多年來在教育界營造甜美專業形象,因陪伴孩子走過青春期而備受肯定,還曾得到師鐸獎殊榮。但該校長卻遭指控對代理老師言語霸凌,僅因老師在站導護時勸戒學生小心安全未與她打招呼,竟將老師叫進辦公室痛罵,不但對其人身攻擊,還以「校長有絕對人事權」威脅對方,老師則擔心自己工作不保,得知懷孕後也只能被迫含淚放棄小生命。該校長的黑歷史卻不僅於此,過去曾共事過的老師更留言指控該名校長時常傳訊息責罵老師,導致同事們害怕自己的手機響,甚至還有同事想從4樓教室跳下去,更有多人因她而去看身心科,新北市民進黨籍議員黃淑君也證實確曾收到多位老師陳情。恩恩因受校長惡言相向而提出霸凌申訴,調查過程卻長達4個月,讓她身心俱疲。(圖/黃威彬攝)「真的不只一位老師反映她有問題。」黃淑君提到,她手上有3、4位老師的陳情,陳情人則皆為該校長在歷屆任期內的同事,若再加上與恩恩同校的老師,受害人至少5、6位,而該校長不反省個人行為,竟還四處造謠攻擊自己。黃淑君說,該校長在外宣稱綠營正在針對她,導致地方支持者對自己頗有誤解,直到拿出證據才讓真相大白,而教育局對此霸凌案卻一拖再拖,調查過程長達4個月都還沒有結果,校長自請小過也遲遲沒有真的懲處,呼籲教育局盡快公布還原事情真相,期望改變制度好「接住」被霸凌的弱勢代理教師們。校長回應表示,今年的確與該老師在溝通時出現情緒激動問題,事後曾向老師致歉都不被接受,而她任教多年,把代理老師都當作家人般照顧,對自己的溝通方式也已進行調整。新北市議員黃淑君揭露此件校長霸凌案,呼籲教育局謹慎調查以還原事情真相。(圖/周志龍攝)教育局則強調,受理此霸凌案後立即依「新北市政府員工職場霸凌防治與調查處理作業原則」,邀集教育行政、法律及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等專家學者擔任委員組成調查小組進行調查,調查報告已於16日正式通知陳情人。至於校長至今仍在教育第一線的部分,教育局表示,該校長因情緒管控不佳,致學校聲譽受損,已行政懲處小過一支以資警惕,該校長對於個人言詞處理不當向該師表達歉意,並深刻檢討改進,會持續努力調整改善領導溝通模式。◎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瓊瑤86歲驟逝…心理師提醒天冷影響情緒 揭「冬季憂鬱症」9症狀
知名劇作家瓊瑤今(4)日下午在新北市淡水住家輕生,享壽86歲。有心理師曾指出,近年有越來越多季節性情感患者,其中一種「冬季憂鬱症」會導致患者出現情緒困擾;雖然不能斷定瓊瑤的決定與季節引發的憂鬱有關,但心理師仍提醒民眾要注意9症狀,還有分享如何自我調適的方式。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楊宇祈在今年11月下旬指出,有不少人在季節轉換或是特定季節,容易有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或想睡覺的現象,都可歸類「重鬱症」或「雙相情緒障礙症」,在特定季節發作,像是秋冬時就被稱為「冬季憂鬱症」。心理師楊宇祈透露,近年來季節性情感患者有增加的趨勢,而冬季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包括長時間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食慾及體重改變、睡眠習慣改變又變得嗜睡、精力下降常感到疲倦、感到內疚還無價值感、注意力難集中、思考或行為變得較遲緩和出現自殺意念。楊宇祈進一步說明,症狀發作原因也許與「日照時間短」有關,缺乏陽光照射下,會造成大腦下視丘難以正常運作,還會影響褪黑激素、多巴胺、血清素等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另外,有研究指出,冬季憂鬱症盛行率與緯度、年齡和性別有關,離赤道越遠且冬季白晝短的地區、年輕女性相對較高風險患病。不過楊宇祈透露,除了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法,像是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或光照治療,患者也有6種自我調適的方式,包括適當運動、均衡飲食維持營養、多曬太陽「進行紓壓活動、維持人際互動及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壓力找不到出口?別擔心!心理師分享5大諮商重點一次看懂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與癌同行的道路上,許多癌友都會發現難以面對情緒與壓力,過去很少有人會想到要找心理師求助,也不知如何找資源。該如何開啟第一步?要尋找心理師對一般人來說確實不太容易。畢竟大部分的人從小到大接觸的主要是醫院、診所,而諮商費用目前也多無健保給付,並不便宜,因此在選擇上需要考量更多因素。那我們該怎麼選擇心理師?建議可以先瞭解諮商的類型、諮商流程、費用與補助資源,以及自己的需求:一、心理諮商哪些有健保給付?哪些自費?諮商一般分為「自費心理諮商」與「健保心理諮商」。對於癌症病人,現在醫院通常會提供的心理腫瘤照護服務,包括門診心理諮商、病床旁的心理諮商會談服務。若參與居家安寧計劃,團隊內的心理師也可能提供居家訪視服務。身心科醫師或身心科醫師指定的臨床心理師提供的健保給付諮商,在身心科門診或心理所統一提供服務窗口。至於自費心理諮商,在一般身心科與心理的診所、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都可以提供,有時也會配合政府的補助方案。二、個人諮商與團體諮商,如何評估適合哪一種?◎ 個人諮商:一對一,由一位心理師陪伴你深入探討某個困擾你的議題。心理師會根據你的需求選擇適合的諮商方法來協助你。若本身有許多的情緒困擾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比較建議尋求個人諮商幫忙。◎ 團體諮商:參與的人數通常是6至8人,這樣的環境使參與者有機會碰到有相似罹癌經驗的朋友,從中體會到「我也不孤單」的感受。也可以從團體諮商中,獲得一些額外的資訊,好比不同的話題、情感交流與人際支持。若對團體諮商中的活動有興趣,可在參加前確認團體諮商的主題、進行方式以及活動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或許有人會擔心團體諮商可能有隱私方面的問題,其實不論是個人心理諮商或是團體治療皆是保密的。三、一般進行的流程與運作方式跟一般看病掛號不同,心理諮商一定需要事前預約。在預約之後,心理師會與個案確認時間,並且清楚說明諮商費用、討論諮商時間、請假與取消的規定,以及暫停心理諮商的相關事項。諮商前,為了保障雙方的權益,尤其是保密原則,一定會請個案跟心理師雙方簽署《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同意書》。這份同意書會明確寫明心理師承諾的會談保密原則及保密範園、會談規定、收費原則、請假原則、何時結束會談等。雙方各持一份,內容依照各醫療院所而有些微的差異。至於團體諮商,也會依照場域或活動形式等,擬定不同的保密協議書。建議在參與團體諮商前,先瞭解團體諮商目的、是否屬於研究的一部分,以及活動中的團體紀錄(如影像、錄音)要如何保密等。四、心理諮商的收費方式自費的心理諮商流程與費用,依照心理師的經驗而有所不同。◎ 個人諮商:每次50分鐘到60分鐘,平均收費在新台幣1600至3000元的範圍。◎ 伴侶諮商:每次80分鐘到90分鐘,平均新台幣3000至5000元的範圍內。不過,上述僅供參考,實際仍會因各心理所及心理師領域背景、資歷等,而有不同差異。五、如何找到適合我的心理師?◎能讓你感到自在的,就是最適合的人選每個心理師的個人特質都不太一樣,而每個人適合的類型也不同,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能讓你感到自在的心理師。就好比有些人喜歡溫暖型的心理師,有些人則偏好理性分析型;有些人對性別較敏感;有些人想要聽聽不同性別的觀點,這些選擇沒有好壞之分,因為在諮商的過程中,是以個案的感受為中心。但是,若對方的回應方式,常讓你感到不自在、不安全,甚至有些威脅,就會建議更換心理師。◎瞭解心理師的訓練背景即便都是心理師,也會因學派不同而有專長上的差異。在預約諮商時,先稍微瞭解心理師的學派及其代表的意義,對接下來的諮商過程會更有幫助。具備心理腫瘤學訓練(亦即癌症心理專業領域的訓練)的心理師,則可以更快理解個案在醫療場域所面臨的情緒困擾,與罹癌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癌症心理腫瘤學的訓練涵蓋罹癌中常見的情緒困擾,憂鬱、焦慮、睡眠困擾以及因失去人生意義等多重失落感受之心理諮商暨心理治療,故此方面領域的心理師能較有效掌握個案罹癌的心理調適議題。若過去沒有諮商經驗,對於心理師的專業訓練背景較為陌生。住院期間,可以先詢問醫院的醫療團隊內,是否擁有具有心理腫瘤背景的心理師能夠安排進行諮商;若已經返家休養,或僅需定期返回醫療機構治療,也可以考慮交通方便的社區型心理諮商所,或是聯繫台灣癌症基金會的專業心理師,他們同樣具備心理腫瘤背景及臨床經驗,可以協助。◎共同訂下合適您當前狀態的諮商目標諮商前,建議將當前的身心困擾告知與你進行諮商的心理師,如此一來,心理師可以與你共同決定當前適合、有機會達成的諮商目標。每個人對諮商的期望和方向都不相同,例如有些人希望獲得心理師同理、溫暖的支持;有人希望探索自我的生命意義,因此找到一位能尊重你的需求,也能夠從專業角度討論當前合適諮商方向與目標的心理師非常重要。如果期待心理師在有限的會談中,協助解決某個情緒問題,但對方始終未能幫助你,那就代表這位心理師不適合你。本文來源:《找到風雨中的寧靜》,博思智庫。
台南女警自戕案! 監委調查認定「警大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
台南市梁姓女警就讀中央警察大學研究所期間,遭人檢舉竊取同學帳戶財物,因此被勒令退學,事後自戕證明自己清白。對此,監察院內政及族群委員會於11月7日通過監察委員陳景峻、葉大華、郭文東之調查報告及糾正案,糾正警大並促請內政部督導該校儘速推動學生輔導單位法制化,以落實學生輔導及自殺防治工作。監委表示,該校未踐行正當調查程序,本案未組成調查小組,係由學生總隊隊長一人進行訪談並製作訪談紀錄,且訪談過程未錄音錄影;在梁女坦承取用好友王生手機擅自轉帳後,該校訓育委員會即依據檢舉內容草率認定梁女竊盜,並於3日內依警大獎懲規則第13條第7款「竊取他人財物」勒令梁女退學,惟相關調查程序及事實認定均有重大瑕疵,且該校未落實學生輔導及自殺防治之責,勒令其立即離校後即中斷輔導關係,致梁女返回原服務單位後,因身心受創於113年3月31日留下遺書舉槍自戕,3位監委遺憾痛失一位優秀的員警。調查報告指出,警大受理檢舉後訪談王生及梁女,立即於22日(周五)簽報召開訓委會,於25日(周一)即決議勒令退學,全部程序扣除例假日僅有3天,且未適時釐清檢舉人動機,難以排除梁女是否因特考警員身分、性別傾向或與王生相處模式受到歧視,遭人挾嫌陷構的可能性;經查,A生檢舉時,向隊職幹部表示王生不願追究是「類似幼兒透過哭鬧引人注意」的弱者行為,不要聽信王生是借錢的說詞;更強硬表示不久後將全校皆知,學校所為將受公評,若不將梁女退學,其將向司法機關告發等語;然A生既然不瞭解梁、王兩人交往及金錢使用關係,如何由「擅自轉帳」推論「竊取財物」,已不無疑義,且檢舉人向隊職幹部語帶威脅,似欲藉機擴大事端施壓,其檢舉動機顯難以單純的「正義感」解釋。另訓委會審議時,強調僅能從有無竊盜的客觀事實認定,不討論梁女行為動機及與梁、王二人的交往關係,本院審酌認為,從教育理念而言,學校教育之目的在健全學生人格發展,涉及學生品行的懲戒處分,非針對學生過去不當行為的懲罰或報復手段,而應瞭解學生的行為動機,重視其教育性並由適當人員輔導與協助。警大於取得梁女坦承「擅自轉帳」自白後,未調查相關事證,即依檢舉內容及檢舉人提供之轉帳截圖,認定梁女「竊取他人財物」,而未考量梁女身心狀況,協助其提出完整事證,實違反正當程序及教育輔導的基本原則,確有違失。3位監委呼籲,警大應續行追究釐明學生總隊調查取證是否踐行行政程序,以及檢舉人動機之合理性。監察委員表示,警大明知梁女有焦慮、壓力及失眠等危險因子,且長期服用身心科藥物,該校心理師亦曾提醒校方注意梁女遭人檢舉竊盜後,心情低落,有因急性壓力引發的自我傷害意念,且校方已預見梁女可能因救濟落空而尋短,卻仍倉促將梁女退學,勒令其立即離校,中斷輔導關係,又未連繫原服務單位及家人、親友等支持網絡,提供因應壓力及心理支持,違反《自殺防治法》及《學生輔導法》相關規定。監委另指出,警大110至112學年入學新生有高度情緒困擾者分別多達43人、37人、67人,輔導過程中發現有自殺企圖者2位、有自殺意念者5位,且近年來年輕員警受精神困擾的案例漸增;警大學生除了學習、職涯發展、價值觀、人際關係等議題外,與一般大學生同樣面臨性別平等、性別認同、網路、校園霸凌等造成的心理壓力及身心健康的問題,但《中央警察大學組織條例》自84年警大改制以來,迄未配合《學生輔導法》、《自殺防治法》、《心理衛生法》、《心理師法》施行而修正相關規定,致該校心理衛生中心迄今仍採任務編組,及以勞務採購方式約聘臨床心理師到校服務,亦未研議委外預約諮商服務方案的可行性,故要求內政部督促警大儘速推動輔導單位法制化,以落實學生輔導及自殺防治工作。◎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ADD、ADHD」都難以保持注意力! 醫揭這2病不同之處
當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時,民眾常會直接聯想到是不是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其實「注意力缺失症(ADD)」的孩子也有專注力不足的情況,但其症狀表現和民眾腦海中浮現的ADHD孩子之印象有些不同。ADD的孩子有哪些症狀表現?和ADHD又有哪些不同呢?臨床心理師蔡百祥一一說明。ADD的孩子常有5種表現 與ADHD最大不同是什麼?ADD注意力缺失症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主要特徵為專注力不足,患者很容易分心,對任何事物都很難保持注意力。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表示,ADD的孩子常有以下5種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很難專心於一項任務,尤其是那些需要持續專注的任務。易受干擾: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圍的聲音或活動分散,即使是微小的干擾也能讓他們轉移焦點。容易健忘:孩子可能會常常忘記完成作業、帶走自己的物品或遵守日程安排。組織能力差:孩子在安排自己的事務、整理學習資料時會遇到困難,完成功課、保持整潔等對他們來說是相當困難的事。較難跟隨指示: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孩子也很難按照步驟完成任務或指示。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指出,ADD注意力缺失症、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ADHD的患者除了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外,還有過度活躍、衝動行為的特徵,一般常被認為較為活躍或麻煩製造者,而ADD的患者主要以注意力不集中為表現,不一定有過動或衝動行為,常被認為比較安靜。ADD對孩子學習、生活也會造成影響 該如何治療?不過,ADD注意力缺失症對於孩子的學習、日常生活等仍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提醒,家長若懷疑孩子可能有ADD,應勇於尋求專業醫生、心理師的幫助。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表示,ADD治療通常需要採取綜合治療策略,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藥物可以幫助改善大腦的化學平衡,心理治療則能幫助孩子有更好的時間管理、組織技能等,另外環境調整、家庭支持也是治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資料來源: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認識ADD和ADHD的差異
遭檢舉涉無照諮商 賴佩霞現身北檢出庭
去年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搭檔參選正副總統的藝人賴佩霞,日前遭人檢舉不具心理師資格,卻對外宣稱提出心理諮商服務,涉嫌違反《心理師法》,台北衛生局開罰3萬元,並將賴佩霞函送偵辦,台北地檢署今日上午首度以被告身分傳喚賴佩霞到案說明。民眾發現,賴佩霞在「賴佩霞/好好說話」網站上宣稱提供情緒精神、身心症狀等議題的一對一諮詢服務,80分鐘的課程,收費高達2.3萬,然而她不具心理師證書,卻提供心理諮商相關服務,認為她違反《心理師法》之嫌,因此,向台北市衛生局提出檢舉。台北市衛生局日前通知賴佩霞說明後,認為她涉違反《心理師法》的「非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不得為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廣告」規定,依法裁處新台幣3萬元罰鍰。賴佩霞曾為此發3點聲明,表示絕無蓄意違法的意圖;因參選公職而引來插曲,實感遺憾;對於所謂違法之認定,尚有陳述未明之處,目前相關程序亦依法持續進行中,正由熟悉相關法規者包含律師等彙整可證清白之書狀資料,待撰擬完成後,定會將詳細內容向大眾完整說明,而台北市衛生局認為,賴佩霞另涉及《心理師法》第42條第1項「未取得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資格,擅自執行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業務」,因此將相關事證函送北檢偵辦。
校園戰場1/情障生10年暴增1倍 家長憂「孩子怕午睡時被打死」
今年3月,台北高中生暴打代課老師,引發大眾關注;5月,彰化國一生拿字典砸老師;6月,高雄某國小驚傳學童隨機攻擊事件,家長透露「孩子害怕午休時被打死」。上述這些學生都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簡稱情障生。根據行政院資料,112學年總計有1萬1209位情障生,較前一年增加1010人,若與102學年的6061人,更足足增加1倍。什麼是情緒行為障礙?依據《特教法》而訂定的「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辦法」,是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另外,還必須符合『跨情境』、『一般教育介入仍難以改善』,才會被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說,所謂的跨情境,是指除了學校以外,還在另一個場合如安親班也出現情緒異常;一般教育及輔導資源等介入協助仍無改善或成效有限。「這其中最大的關鍵是在校表現,例如過動症孩子就算有醫療診斷,但若在學校時並沒有情緒異常,就不會被鑑定為情障生。」依據行政院統計,校園情障生正逐年增加,102學年度有6061位情障生,接著每年增幅約為300~500人,但到了110、111學年都是一口氣增加1010人,因此112學年情障生已暴增為1萬1209人,比起10年前增加1倍以上。其中又以新北市最多,112學年共2138人;其次是台中市2042人;第三是台北市1821人。少子化的校園,情障生比例卻逐年增加,今年9月開學後,就有不少老師上網哀號「小一竟有10多個ADHD(過動)、亞斯伯格症」。任職於新北市小學的特教老師嘉嘉(化名)表示,以往開學前會先收到特殊生資料,然後再媒合有意願、有經驗的導師,「但現在幾乎班班都有特殊生,有時若沒人願意多接幾個孩子,那就只能抽籤決定。」專家認為情障生大幅增加,與現代生活壓力、節奏過快,孩子沒時間學習調節情緒有關。(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黃鵬杰攝)黃宜靜目前諮商的孩子中,一半以上主要是情緒行為相關問題,她認為跟現代家庭的生活節奏過快有關。「雙薪家庭的孩子放學後往往還要去課後班或安親班,回家趕著吃飯、檢查功課、甚至趕著睡覺!」快速的節奏讓孩子沒有時間調節情緒,累積一天後無處抒發,於是惡性循環地變成一有情緒就爆發。另外,過度頻繁依賴3C電子產品也是原因,許多孩子一生氣就滑手機、看短影音,或許當下轉移注意力讓情緒緩和下來,但如果經常重複這樣的模式,就變成情緒只是轉移、卻沒有被解決。「家長工作忙碌或許是無法改變的事,但若是發現孩子情緒易怒、且發作頻率愈來愈強,至少在晚上挪出5分鐘跟孩子聊天,談談今天愉快或不愉快的事。」黃宜靜說,讓孩子練習敘述,可能是當時的感受、或看到什麼,這能促進左右腦的連結,而右腦掌管情緒感受、左腦是敘述經驗的能力,一起並用可以訓練穩定情緒。美國臨床心理諮商師Anthony Hanseng十月來台參加「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他表示自己也是ADHD個案,他提供3個3C產品使用建議給家長:第一,青少年使用手機應限制在2小時,避免接觸過長時間;第二,讓孩子在睡前30分鐘不使用手機,才可以讓腦內調適到適合睡覺的狀態;第三,身為家長、師長必須以身作則,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請把手機收起來。他強調,3C成癮問題不會自己消失,必須從每一個人開始努力做起。
憋住恐釀嚴重疾病 澳洲推新政策…鼓勵員工「帶薪大號」
澳洲上個月才推行「斷聯權」新法,同意員工下班可以不回老闆訊息,如今又發起一項活動,因為上班憋著不上大號,會造成許多疾病,甚至影響員工積極性,因此鼓勵員工可以「帶薪大號」,受到不少讚揚。據《The Conversation》、《The Guardian》報導,許多人忙於工作,因此沒時間上廁所,或是害怕同事眼光,澳洲衛生部門打破禁忌,發起「帶薪大號」活動,告訴人們:「在工作時大便沒關係」,並警告持續忽視排便需求,可能會導致糞便卡在結腸中,引發痔瘡或其他嚴重疾病,「與其憋著,不如大出來!」研究發現,5分之2的人患有腸胃問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一項針對26個國家超過54000人的研究發現,有5分之2的人患有腸躁症、便祕等腸胃疾病,臨床心理師諾爾斯(Simon Robert Knowles)指出,有些人相當極端,在工作環境根本不會去廁所,或是下班才回家解放,在某些情況下,服用藥物以減少在公共場所大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諾爾斯警告,持續避免在公共場所大號,最終會增加痛苦,因為焦慮而更難使用公廁,他大讚衛生部門的做法,可以減緩使用公廁可能產生的焦慮,「這是一個尚未得到充分討論的問題,所以我認為衛生部門主動提出很重要」。衛生局發言人表示,這些貼文解決一個常見,但往往難以啟齒的健康問題,目的是使身體功能的討論正常化,而解決被視為禁忌的健康話題,可以減少尷尬、恐懼和羞恥,也有助於教育,促進健康。
家長帶孩不顧…心理師救人反被懷疑騷擾 友人1段話打醒:讓他跌下來
家長帶孩子出門,必須負起看管的責任。臨床心理師劉仲彬日前在體健公園,看到有男童想玩設施,因而希望他幫忙,但想到過去發生的血淋淋事件,只好拒絕孩子的請求。劉仲彬在粉專發文提到,體健公園有2個很酷的設施,一個是「雙筍高塔」,另一個是事件主角「環狀溜索」,家長必須將整組滑索拉到一座矮丘上,是一個考驗家長有多愛孩子的場所。當時有名男童定睛看著他,「那副表情就是希望我幫他拉好溜索就定位,因為前一個路人把拔也是這麼幫他的」,但對方家長只顧著滑手機,思考一下後他婉拒:「孩子,不好意思,我沒辦法幫你」。劉仲彬說明,他腦中浮現先前發生的事件,某天下午接兒子放學後,依約帶到附近的遊戲場,只見兒子和同學分2組玩翹翹板,突然有個二年級的孩子直接跳上去,試圖以雙腳加快兩側起伏的速度,他擔心孩子受傷,馬上把人抱下翹翹板,隨後帶兒子離開。 劉仲彬心理師分享自身經驗。(圖/翻攝自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臉書)沒想到,5分鐘後有個家長輕拍他肩膀,指責「聽說你剛剛碰了我兒子的身體,他感覺非常不舒服,請你不要這樣」,雖然嘗試解釋原因,但對方依舊不理會,「我兒子不會掉下來」、「不管我在不在,你都不能碰他的身體,你可以跟他說,讓他自己下來就好,你這樣會讓他很不舒服」,當下只能道歉了事,讓他感覺相當挫敗。後來劉仲彬和旅居日本的友人聊到此事,假如現場只有3秒可以決定,對方毫不猶豫表示,「那就只能讓他跌下來」,這與本業或良知無關,因為每個家長都有責任照顧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必須自己顧,想要放鬆,想要滑手機,那待在家裡吹冷氣就好」,而公園更是一個需要全神貫注陪伴的場域,可能會有肢體碰撞或言語衝突,要降低這些傷害,唯一的辦法,就是每個家長都能負起責任,看照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讓別人幫忙顧小孩,等到出事了才來追究責任。劉仲彬坦言,這番話在他心裡產生衝擊,原來到頭來,最保險的做法,就是不出手,有時按兵不動,反而是深思熟慮後的選項,「課本教我們該做的事,社會教我們什麼事不該做,這樣的順序,要到一定的年紀才能體會」。
戒不掉尿布!已婚工程師「上健身房也要穿」讚:真的很舒服
每個人都有小秘密。馬來西亞一名35歲已婚工程師透露,自從13歲偷穿弟弟的尿布後就對這種「內褲」無法自拔,就連爬山、上健身房也要穿。更令外界驚訝的是,儘管工程師幾乎尿布不離身,但他的父母甚至老婆、小孩,都不知道他有穿尿布習慣。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該名來自雪州八打靈再也的工程師坦承,自己是名成年的「戀尿布」(ABDL)人士,自從13歲偷穿弟弟尿布覺得「很合身很舒服」後,就徹底迷戀上穿尿布。工程師透露,當時看到弟弟的尿布便渴望當個嬰兒,「我的本能想要穿尿布」,即便現在已經結婚6年育有1子,還維持著穿尿布習慣。但他把這個癖好隱藏得很好,妻子、小孩與父母都不知道自己有這奇怪一面。工程師指出,他保守秘密的訣竅其實很簡單,就是不在家人面前穿,但他工作、外出,甚至爬山與上健身房都會穿尿布。他也說,社群上有很多跟他一樣的人,有些人只是喜歡穿尿布,有的是希望獲得嬰兒般對待,另外也有兩者都喜歡的人,還有人會在社群上出售嬰兒服飾配件。兒童臨床心理學家諾艾沙博士指出,成人迷戀尿布可能是缺乏關愛、情緒失衡以及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情緒引起,且主要發生在成年男性身上,但博士強調,「這不代表有具體的醫學或心靈問題」。
夜尿頻繁要注意! 專家曝「7方法」改善:每晚2次以上應就醫
不少人會有半夜醒來上廁所的經驗,但頻繁的夜間排尿除了影響睡眠品質、使人感到暴躁外,也可能為潛在健康狀況的徵兆,若每晚需要起床2次(含)以上,則建議要去尋求醫師幫助。根據外媒《NBC News》的報導,正常情況下,人類能夠在晚上睡眠6至8小時不中斷,且無須起床排尿,是因為入睡期間,身體產生的尿液自然就會減少。而睡眠醫學專業臨床心理學家哈里斯(Shelby Harris)就指出,從睡眠中醒來上廁所1次仍屬於正常範圍,這種情形相當常見,但若經常性起床2次及以上,可能是患上了「夜尿症」。哈里斯表示,包括睡前喝太多液體、膀胱過動症、攝護腺肥大、糖尿病、某些含利尿劑的藥物、睡眠障礙等等,或是尿道、膀胱、腎臟感染,都可能造成夜尿頻繁。對此,哈里斯建議,可以先嘗試改變以下7個簡單的生活習慣:睡前3至4小時限制液體攝取量、晚上減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攝取、上床睡覺前先去洗手間、當天稍早服用利尿劑增加水分排泄、穿壓力襪或長襪、白天抬高雙腿、記錄夜間排尿習慣,以助於控制頻繁夜尿的問題。不過,哈里斯強調,由於夜尿可能有多種因素造成,有時需要進行專業檢查才能找到根本原因,若是夜尿變成常態性,改變生活習慣仍未見改善,還是要及時就醫治療,排除任何潛在的健康狀況。
優先搶進教委會 羅智強挺青少年心理健康假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將於20日登場,本屆國民黨超過半數立委換新,有望為國會注入新活水。其中臉書擁有118萬追蹤者、具議題主導聲量的國民黨籍新科立委羅智強,動向更受外界關注。談到開議後首選的常設委員會,羅智強17日接受CTWANT記者採訪坦言,因為選區大安區是文教區,民眾非常關心教育議題,因此第一考慮加入教育文化委員會,照顧好選區民眾為根本。針對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發起「支持國高中心理健康假盡快上路」連署,不到3天竟破3千人連署,羅智強也積極表示,自己將針對《學生輔導法》進行研議,從薪資待遇著手,提升輔導人員的專業度,讓更多有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或社會工作師證書的人員,願意加入國高中生的心理輔導行列。羅智強也細心發現,國高中的教學區和行政區時常在同一建物裡,讓國高中在使用心理諮商時,較容易被同儕撞見,有更大的人際壓力,與大專院校學院教學區和行政區相隔不同。因此除了提升校內心理諮商資源外,政府更應提供更多校外資源,讓學生不因擔心異樣眼光而不敢求助。羅智強提醒,目前衛福部已有提供15至30歲年輕族群3次免費心理諮商,使用相當踴躍,自己考量到10至14歲自傷率也在上升,未來會研議不排除將年齡下修,並放寬經評估後有需求者的免費諮商次數。羅智強強調,台灣面臨少子女化危機,在青少年總數已減少的情況下,每位孩子其實應該獲得更多的資源來守護。畢竟政客不是台灣的未來,孩子才是台灣的未來。
強化校安!北市擬「中小學各班設求救鈴」 新北是否跟進?教育局回應
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引發輿論譁然,台北市教育局今(10日)表示,正研擬利用既有校園網路系統,在國中小各班建置求救鈴,若發生緊急事件可即時與學務處連線,目前仍在評估階段,具體經費有待估算。對此,新北市教育局指出,將持續蒐集各方意見,以師生校園安全為最大考量,進一步審慎研議。北市教育局學務校安室主任黃國忠今日提到,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發生後,教育局立即發文提醒各校,若校園內發生失序情況,應設有緊急應變機制,並於平時進行相關演練,目前也正研擬利用既有校園網路系統,在國小、國中各班級裝設求救鈴,但目前仍在評估階段,具體經費有待討論。新北市則於去年12月29日由副市長劉和然親自主持召開「強化校園安全網絡專家諮詢會議」,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學校導師、組長、主任及校長等人員,聆聽現場教師意見,對於現行的相關規定進行檢討;另於2日中央會議積極提出具體建議,包含調整校園安全檢查措施、提高教師輔導管教權、普設國高中專職學務人力、逐步建置專業校園安全專業證照人力等,以強化並落實校園安全。此外,北市教育局為完善給予輔導資源,根據「學生輔導法」第10條規定足額聘任專任輔導教師,總計各學層(國小、國高中職)有824名輔導教師。為支援校園輔導工作,北市教育局特別規劃「校園醫療入校服務計畫」補助國、高中申請專業醫療諮商團隊(包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及醫生)進入校園,對校園內有需求的學生提供駐校評估服務,112年挹注近350萬元的經費,計有79校申請,並規劃自113年度起,將國小學校納入服務範圍,亦持續向中央倡議調整配置,增加更多輔導人力以符合教學現場所需。為有效發揮學生輔導工作,目前北市學校專任輔導教師皆依法足額聘任外,另設有「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採雙專業團隊合作及駐區服務模式,平均每校配置一組社工師及心理師,共同協助責任區學校(包括公、私立國中小及高中職),並由輔諮中心統籌調派,提供心理評估、輔導諮商、學生家庭和社會環境評估、資源轉介服務、心理衛生推廣以及校園危機處理等,全市計有65名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包含社工師34人及心理師31人。另對於需要高度關懷的學生,北市教育局設有4處社區關懷據點,提供給學生以多元的學習方式學找到生活定向,包括新民國中「星光書苑」安排高關懷學生心理關懷與課業輔導、南華高中「南青陣」提供多元職涯試探課程、開平餐飲學校「職人町」提供心理健康及餐飲證照輔導實作課程,以及結合家扶基金會台北青角據點辦理的「風箏少年牽引方案計畫」,以減少中輟中離發生,111學年度服務逾2千人次。在預防作業上,北市教育局則是透過「校園心理健康進促實施計畫」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能,全面性的推動校園情緒教育,像是結合校園內已開發之生命教育及情緒教育教材,辦理教師工作坊或情緒教育教學示例分享會,協助學校規劃情緒教育課程及辦理情緒教育週推動情緒教育相關活動;其他相關活動包括辦理國中小閱讀活動、高中職選修微課程、辦理學校社團、寒暑期營隊及戶外活動、辦理資訊倫理課程、辦理校園犬貓認養結合生命教育課程、加強學生運動習慣,結合SH150倡議,鼓勵學生培養運動習慣及推動品德教育等活動。在教師的部分則是辦理教師健康心理工作坊及諮商協助,提供教師支持與資源,也辦理高關懷學生之早期辨識計畫及擴大校園自殺防治守門人研習對象,使教師能即早發現即早協助。而在面對有關涉法少年校安事件所引出的學生校園安全維護議題,依「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理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學校學務處對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槍砲、彈藥、刀械、毒品等違禁物品,有合理懷疑且有進行安全檢查之必要時,在兩位以上師長陪同下全程錄影進行安全檢查,另教育部業於113年1月4日召開校園安全諮詢會議,會中針對相關規定提出調整,北市教育局後續亦將配合規劃辦理。在面對是學生被裁定保護管束處分的身分時,會將其列為學校優先關懷輔導對象,保護此類學生的身分,並安排專任輔導教師定期輔導以及進行個案管理,透過持續至少一年的追蹤與適性輔導計畫,協助學生在校生活教育和學習適應;必要時,亦得視學生輔導需求,邀請輔諮中心社工師與心理師、醫療人員、特教人員、社政人員、警政人員及相關學者專家共同與會,通過跨系統的溝通方式,討論因應處理。平日即建立學校及班級針對危機失序行為之應變機制,並進行演練,提高危機敏覺度及熟悉危機通報流程,才能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可以即刻依照校園危機事件處理流程規定,啟動校園危機處理應變機制,以保護全校師生安全。
孩子幾歲該戒尿布並無標準答案 5具體行為代表孩子已準備好
許多家長常會問「孩子幾歲該戒尿布?」,但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國泰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黃琡惠表示,大小便控制是幼兒發展「自主」的里程碑,而所謂的「自主」是幼兒自己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因此,父母應該等待適當的時機,在幼兒準備好時鼓勵孩子嘗試大小便/如廁控制。黃琡惠臨床心理師提到,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有5個具體行為,當這些時機出現時大多都代表孩子已經準備好了。出現5具體行為 代表孩子準備好學習如廁當孩子有自主性,能依自己的偏好做決定、執行基本行動時,父母會希望訓練孩子符合社會規範,此時便會出現所謂的「反抗期」。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表示,在孩子渡過早期的反抗過程前,成功學習大小便控制的機會其實並不大。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認為,當孩子表示想要參與練習,或是模仿大人、想要更加獨立時,大部分才代表著孩子已經準備好,可以練習大小便/如廁控制,而家長可以將以下5個具體行為作為參考,觀察出適當的訓練時機:孩子能預先感受到自己要解小便或大便。孩子經由說話、臉部表情或動作,讓成人明白他什麼時候想上廁所。至少能間隔1-2小時尿布沒有濕,代表其膀胱能夠儲存尿液。能夠理解並聽從指導。如:聽到尿尿、大便等相關詞彙時,會模仿動作或前往廁所;看到別人如廁,可以了解是去上廁所的意思。樂意模仿家人或朋友上廁所。如:穿脫褲子、坐在馬桶上、擦拭、沖水、洗手等。 熟悉如廁動作、過程 善用同儕模範、鼓勵孩子若想增加孩子學習大小便控制的成功機會,除了觀察孩子是否準備好、在適當時機練習外,當幼兒越加熟悉使用廁所的動作及過程,實地練習時就會越自然且越不會害怕。不過,要如何介紹使用廁所的動作及過程呢?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表示,最自然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觀察同性別家庭成員的如廁過程,並再搭配簡單的辭彙或句子向孩子說明。另外,也可以善用同儕模範鼓勵嘗試,創造成功經驗建立成就感,黃琡惠臨床心理師提到,像在幼兒園裡,因為有其他同伴或哥哥姐姐作為模範,容易觸發幼兒參與、模仿,或是產生「一起」的氛圍,這時會比在家裡更有意願開始嘗試,因此第一次嘗試建議可先從幼兒園開始,有經驗、熟悉後再於家中練習。黃琡惠臨床心理師也提醒,當孩子順利大小便在馬桶時,大人可以予以肯定、稱讚孩子的嘗試、努力,以「成功上出來了!」、「屁股很乾淨囉!」等給予回饋,建立他的成就感,外界的反應會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更有信心。資料來源:國泰醫訊-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68-2-4.pdf
父親PO孩子畫畫要求道歉引發熱議 育兒專家點出這點「該認錯」
大人也會犯錯!像是沒有耐心、同理心,來不及問原委就遷怒孩子,或是大人沉浸在自己的困境,忽視孩子的感受,根據分析家庭問題的正向教養專家麥可瑞迪(Amy McCready)與臨床心理師布裘(Ann GoldBuscho)不約而同地在《正向教養》部落格與《今日心理學》指出,「道歉」也是一種教養工具與方式,而近日就有馬來西亞的育兒專家分享一起個案,只見該父親展示女兒遞給父親的畫作,要求父親向她道歉,並承諾以後會努力讀書。育兒專家分享一起個案,只見該父親展示女兒遞給父親的畫作,要求父親向她道歉,並承諾以後會努力讀書。(圖/翻攝自網路)根據大馬的《中國報》和《星洲網》引述這名育兒專家莫哈末法依斯的說法,這名父親指明明是女兒做錯事,還畫畫要求作為父親的他道歉,讓他有點無奈。不過,莫哈末法依斯卻建議父親向女兒道歉,「爸爸你道歉吧,孩子都已經流眼淚了,如果你道歉還可以得到一個親吻」。根據莫哈末法依斯表示,有時候他也會向自己的孩子道歉,譬如當他忘記了承諾孩子的事、不小心踩到孩子的玩具,抑或有時錯怪孩子的時候。他解釋,實則上如果父母做錯就應該自己早點道歉,沒做錯就絕不道歉,否則會給出錯誤的信號,讓孩子誤以為父母真的做錯事。莫哈末法依斯指出,道不道歉的問題其實無關性別,男性可以道歉,女性也可以道歉並要求別人道歉,「不過你必須明白一件事,女生們的情感本就很強烈。如果她的心都已經受傷了,一旦沒聽到道歉,七代以後還是很受傷」。莫哈末法依斯更指出,情商高的孩子,在情緒方面確實會更敏感早熟一些,只要看其寫作和畫作,就可以明白該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因此大人對孩子也要常說「對不起」,不論事情輕重,讓「對不起」成為家庭中常聽到的自動化語言。莫哈末法依斯指出,孩子要求父母道歉並沒有錯,不過做父母的也不能一直任由孩子這麼要求。孩子畫畫要父親道歉,專家親吐:家長若做錯就該認錯。(圖/翻攝自中國報大城事臉書)
戒尿布好難!為什麼孩子上廁所總是教不會? 了解幼兒心理「它」是關鍵
孩子成長到2-3歲間漸漸會走、會跑、會說話,父母為孩子的成長感到開心,但同時也將面臨「戒尿布」的困難。在孩子戒尿布的過程中,家長常會表示「孩子不想用馬桶、不給換尿布」、「明明孩子要什麼都會說,但就是尿尿不肯說」,而且不管怎麼教都還是一樣。針對這些情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黃琡惠提醒,父母要先從幼兒的角度來看待幼兒大小便控制/如廁訓練,在這過程中其實「放鬆」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從幼兒、發展觀點看待 並不是單純「戒尿布」「尿布」這件事,事實上大人、小孩的觀點並不同。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表示,所謂的「戒尿布」其實是從成人的觀點來看,因為包尿布是不好的、需要戒斷的,所以在依賴戒除的過程會是痛苦的,然而從幼兒角度來看其實是「脫離尿布」的任務。黃琡惠臨床心理師解釋,對孩子來說離開熟悉舒適的尿布、感知身體的大小便感覺、學習控制的技能與動作等都是未知,孩子會因未知而不安,但這同時也是邁向「自主」的里程碑,孩子會因可以自主而雀躍、因做到而開心、有信心。當大人從發展的觀點、幼兒角度,來看待孩子大小便控制/如廁訓練這件事時,才能理解幼兒在「脫離尿布」時的種種情緒、行為反應,以及訓練時的停滯、順利對幼兒的影響。等待適當時機推動孩子發展 「放鬆」是訓練關鍵因此,黃琡惠臨床心理師建議,父母或照顧者應成為推動孩子發展的力量,藉由平日對孩子的觀察與了解,等待適當的時機,當幼兒準備好時,再提出邀請、鼓勵嘗試,創造幼兒正向、成功的控制大小便經驗,再透過持續地練習,幫助孩子瞭解、熟悉如何獨立、順利地做到大小便控制。黃琡惠臨床心理師強調,放鬆是最重要的關鍵,幼兒實地練習大小便控制時,父母或陪伴者應做的是陪伴而非強迫,不要斥責孩子,因為孩子一旦被斥責,就會誤以為大小便本身是不好的事、困難的事、做不到的事,進而排斥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要盡量積極、自然,讓孩子不用害怕、無須擔心努力的成果,黃琡惠臨床心理師提到,其實心理的放鬆也能讓其副交感神經優先作用,讓身體處在容易控制的狀態,進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資料來源: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68-2-4.pdf
羅宏正拍戲累到「拿悠遊卡感應電梯」 對黃河印象竟是「體脂很低」
《茁劇場:滴水的推理書屋》由羅宏正、李沐、黃河等人演出。羅宏正談到開拍時因全神貫注,後來整個人處於疲倦狀態,「我記得有一天拍到最後一場戲時,角色必須生氣,我自認是一個脾氣不太好的人,但也真的累到沒了脾氣,這是我第一次演繹生氣卡關。」他接著說,那天收工在飯店的電梯也卡關,「我拿著悠遊卡試圖感應電梯!」羅宏正與黃河因戲結緣,沒想到他對黃河的印象竟是「體脂真的很低」,因為他不知道黃河當時是否為了戲而刻意減重,但他抖出:「我不止一次看到他在飯店櫃臺拿速食外賣。」談到也是首次搭檔合作的李沐,羅宏正透露在開拍前,劇組爲了讓他們彼此增加熟悉度而安排了一些課程,「我和李沐兩個單獨上課,內容其一是要相互搶奪一顆球,整體下來我感覺李沐是個害羞的小女孩,但開拍後我才知道害羞的是我。」羅宏正更形容自己像怯生生的小孩,李沐個性則如里長伯。黃河在劇中飾演臨床心理師。(圖/八大)劇中,羅宏正飾演的是熱愛推理解謎的「高辰緯」,是個作息不太正常,長期處於睡眠品質不佳的人,他的生活從開店到寫作,就連主持Podcast都脫離不了推理解謎的主題;黃河飾演的則是臨床心理師,與羅宏正是學長學弟的關係,兩人在大學時期都是推理社社員,畢業後不時參與主題聚會。被問到拍攝期間最樂在其中的事情?羅宏正說:「就是尋找bug,在雞蛋裡挑骨頭這事上樂此不疲。」當拍到殺青戲時,羅宏正一度爲了到底知不知道鍾允文(黃河的角色)大學時的筆名而推理半天,「雖然不太重要,但有點職業病,也是很符合小說家的戲癮。」首集劇情描述推理書屋的店長辰緯(羅宏正飾)和允文(黃河飾)、雁子(陳婉婷飾)、小嵐(林映彤飾),白天各自有工作、晚上聚會玩直播,分析、調查台灣史上的重大爭議案件,還會角色扮演。為了爭取首獎獎金,辰緯投稿「百萬推理小說大賞」比賽,然而不擅長與網友互動的他,被一名叫「阿鬼」的網友下戰書,宣稱他寫的推理小說有邏輯漏洞,沒想到他還被捲入一起情節似曾相識的兇殺案。此時,具有優異推理直覺的檢察事務官穆青(李沐飾),已經從另一起案件發現重重疑點與推理書屋的關係。《茁劇場:滴水的推理書屋》將於29日起每週日晚間九點在八大戲劇台播出。李沐飾演菜鳥檢察事務官。(圖/八大)
戰火無情!英國醫加薩開「免費醫院」遭炸毀 還遇空襲痛失35親人
近日以巴衝突不斷,一名英國醫生16年前在加薩開設醫院,提供受到創傷的兒童和家庭免費治療,卻因為以色列發動空襲被炸毀,連在難民營的家也受到攻擊,讓他失去了35名親人,其中年紀最小的僅有3歲。 根據《鏡報》報導,來自英格蘭哈特菲爾德(Hatfield)的49歲臨床心理學家穆罕默德(Mohamed Altawil),2007年在加薩成立一家創傷中心,並和家人住在努賽拉特(Nuseirat)難民營的一棟建築物中,不料15日遭受以色列攻擊,造成當地約100人死亡,其中有35人是他與妻子尼斯琳(Nisreen Altawil)的親戚。 回憶起事發當下,穆罕默德說,當妻子的姊姊告訴她發生什麼事後,她邊尖叫邊哭著跑下樓,他見狀詢問妻子發生什麼事,她說「他們把全家都殺了」。於是他聯絡家人,發現約有30名親戚過世,而且因缺乏機器,仍有15具遺體被埋在廢墟中無法找到。他感到崩潰,妻子也大受打擊,幾乎無法談論這件事。 穆罕默德17歲的姪子阿卜杜拉(Abedallah Altawil)8日不幸在以色列難民營的襲擊中身亡,隔日就輪到創傷中心遇襲,屋頂被炸毀。穆罕默德說:「當我發現時,我哭了出來,這令人心碎。我一步步建立起這個中心,這感覺就像失去了我的孩子。」 他也擔心以軍的攻擊會對加薩兒童造成陰影,他說:「孩子們晚上都睡不著覺,害怕得發抖,覺得自己很快就會面臨死亡。這將是孩子們最深刻的創傷,會帶來龐大的影響,對他們來說沒有地方是安全的,他們甚至不能離開,只能等死,這太可怕了。」 穆罕默德呼籲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出手干預,保護像他和他的家人一樣的加薩平民。他說:「我的家人不是激進份子,也不是哈瑪斯(Hamas),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平民。我們不是動物或昆蟲,而是人類,我們需要正義。」認為蘇納克應該呼籲停火,並允許物資和機器進入加薩,以拯救人民。
醫護今號召上街爭勞權 衛福部回應了
行政院上月拍板護理師夜班費補助政策,引發醫界及護理界反彈,反映出國內醫療投資不足、醫事人員執業環境欠佳等困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今天將號召千名醫療人員走上街頭。據了解,衛福部趕在遊行前,於昨(21)日下午召開意見交流會,針對薪資和健保給付問題,衛福部長薛瑞元坦言,「未來可能需要更多的投資」,已和各公會團體表明了政府努力的方向。衛福部21日晚間臨時召開記者會說明下午會議情形,共有21個醫事公會全聯會、29位代表出席,歷經2.5小時。薛瑞元指出,大家發言踴躍,列出來的問題非常多,一大部分是薪資和健保給付問題,其次是人力問題,另外則是業務面,例如法規進一步鬆綁。醫事團體同時也提出薪資及健保給付不足問題,薛瑞元說,未來可能需要更多的投資,已和各公會團體表明了政府努力的方向。至於人力問題,有些新的職類人數不夠多,或是設立或評鑑標準需要合理調整,例如牙體技術師、驗光師、語言治療師、聽力師、諮商及臨床心理師等,衛福部將進一步盤點,並通盤檢討。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所有與會團體提出的問題都會入案辦理,部分問題已當場約時間細談;預計每年召開2到3次會議,針對各團體提出相同性質的問題,展開分組討論。對於工會團體今天將走上街頭遊行,王必勝表示,工會的訴求主要和勞動權益相關,衛福部也非常重視他們的意見,本次會議亦有邀請工會團體出席,但他們希望遊行過後再討論,目前預計本周邀集14個工會團體來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