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癌
」 癌症 膽道癌罹癌並非是中老年的專利 醫師:17種癌症「病患年輕化」比例增高
扣掉少部分無藥可治的絕症外,癌症可以說是如今最令人頭痛的疾病。但這在往年以為在中老年族群上比較容易發作的疾病,如今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稱,其實有17種癌症的患者逐漸年輕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日前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近期《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人員對美國超過2364萬名癌症患者的資料,以及超過734萬例癌症死亡案例進行分析後發現,在34種癌症中,有17種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群中發病率正逐年增加。黃軒醫師解釋,這些年輕人(1990年後出生)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較1955年出生的人高出數倍。其中,小腸癌的發生比率(IRR)達到3.56倍,甲狀腺癌為3.29倍,腎癌和腎盂癌為2.92倍,胰臟癌則為2.61倍。這意味著,這些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生率已經是過去的兩到三倍。此外,某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的增長速度也相當驚人。在25至29歲的年輕人中,胰臟癌的平均每年百分比變化(AAPC)增加了4.34%,小腸癌增加了4.22%。在35至39歲的人群中,腎癌和腎盂癌的AAPC也增加了3.93%。AAPC指的是某一特定時期內癌症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變化百分比,數值增加表示該癌症的發生率或死亡率每年都在上升。黃軒醫師也提到,雖然年輕人(25至49歲)罹患癌症的死亡率大多趨於平穩或沒有上升,但35至39歲的年輕女性若罹患肝癌及肝內膽道癌,死亡率每年增加了1.95%(95%可信區間為0.59%至3.34%)。研究指出,以下17種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膽囊和其他膽道癌腎癌和腎盂癌胰臟癌多發性骨髓瘤胃癌(非賁門)睪丸癌白血病女性胃癌(賁門)小腸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非HPV相關的口腔和咽癌男性肛門癌卡波西肉瘤其中,有10種癌症與年輕人肥胖密切相關,包括大腸直腸癌、腎癌和腎盂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賁門胃癌、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以及肝癌和肝內膽管癌。這強調了控制體重對於降低癌症風險的重要性。而以下9種癌症,在老年族群中發病率下降,但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中卻是明顯上升。這些癌症包括: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子宮內膜癌大腸直腸癌非賁門胃癌膽囊及其他膽道癌卵巢癌睪丸癌男性肛門癌男性卡波西肉瘤其中1990年後出生的人,罹患卵巢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75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2%;罹患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相較於1930年出生的人上升了169%。這些資料顯示,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癌症發病率再次攀升。黃軒醫師表示,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熬夜、吸煙、飲酒等現代生活方式,是導致這些癌症在年輕族群中增加的主要原因。加工食品、高油脂、高鈉、高糖的飲食習慣,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面對如今的情況,黃軒醫師建議年輕人應該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保持規律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避免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熱量食物。同時,加強癌症的早期預防和篩查也相當重要。
7成患者發現已是晚期!醫列膽道癌「10大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
一名近80歲的李姓女子日前發現眼白呈黃色且身體感到不明疲倦,起初以為與年紀增長有關,但因擔心身體狀況,最終還是前往醫院,怎料檢查顯示她竟是「膽道癌第四期」,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白禮源主任指出,有近7成患者發現時多已經是晚期,同時整理出10大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膽道癌並非單一器官癌症,而是分布在膽道系統的癌症總稱,種類包括肝內膽管癌、肝門癌、遠處膽管癌、膽囊癌,以及壺腹癌(壺腹癌有時被認為較接近小腸癌),而台灣較常見的膽道癌病人多為肝內膽管癌。白禮源指出,根據臨床經驗有近7成膽道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合併局部淋巴結轉移或遠處器官轉移,同時他列舉一些常見症狀,包括黃疸、持續性右上腹疼痛、體重下降、胃口不佳、噁心嘔吐、右上腹摸到腫塊、發燒、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等。另外先天膽道結構異常;罹患膽道相關疾病,如慢性膽管炎、膽結石、膽管硬化症等;肝病患者,如B型肝炎、C 型肝炎、肝硬化等;肝內結石;肝臟寄生蟲感染;經常接觸戴奧辛、亞硝胺等有害物質;六十歲以上高齡長者;肥胖;糖尿病患者;有抽菸、酗酒習慣者都是屬於高危險族群。對於高危險族群,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他們應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果身體出現不適,需儘快就醫檢查。醫師指出有近7成膽道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圖/翻攝自臉書/台灣癌症基金會)
45歲婦膽道雙癌纏身 「免疫合併化療」協力對抗病魔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一位45歲林小姐原本被診斷為乳癌肝轉移,經由肝臟切片檢測,竟揪出是「肝內膽管癌合併乳癌」,治療相當棘手!中山附醫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醫師說明,膽道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化療、免疫療法等,林小姐歷經切除腫瘤與多種化療,2年後仍然復發,後來針對膽道癌透過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將淋巴侵犯程度和腫瘤雙雙縮小,至今沒被病魔打倒,持續穩定追蹤中。「隱藏版癌王」三大類別 症狀潛藏難揪出台灣每年新增逾2千名膽道癌患者,近年國人因飲食西化、人口老化、接觸工廠化學藥劑等因素,導致發生率逐年攀升。名人如資深歌手美黛、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之子辜啟允、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等都因此逝世。膽道癌有以下3種主要類別,早期症狀不明顯,如消化不良、腹部悶痛、食慾不振、體重下降,易與腸胃道問題混淆。多數病友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白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導致國內有60-70%患者確診時已是3、4期甚至末期。膽囊癌肝外膽管癌肝內膽管癌可手術切除:傳統腹腔鏡與新式微創手術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道癌最有效的根除方法,然而因確診時多是晚期,腫瘤不易清除,僅約2成患者適用手術治療。彭正明醫師表示,外科手術包括傳統腹腔鏡與新式達文西微創手術,部位分為肝外與肝內,「肝外膽管癌」手術如同高難度的胰臟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須切掉膽囊、膽道等部位再重建;「肝內膽管癌」則因癌細胞生長在肝臟裡面,需切除部分肝臟,好在台灣肝臟手術技術在全球首屈一指,病友不用過度擔心。若病友適合進行手術,可與執刀醫師討論是否有健保給付、住院天數並留意併發症,術後也應注意膽漏、出血等狀況。另即使切除部分肝臟,仍有復發風險,建議輔以化療、免疫、放療、標靶等輔助治療,合併治療效果較佳。不可手術切除:免疫合併化療加乘效果佳膽道癌惡性度高,臨床統計約8成無法開刀,如膽囊癌、肝內膽管癌出現淋巴結侵犯至肝臟或臨近器官、合併腹水等狀況,或是肝外膽管癌腫瘤生長位置不佳等狀況,皆不適合動手術。晚期膽道癌治療方式以全身系統性化學治療為主,然而化療成效有限,患者存活期僅約10個月。好在現今醫療蓬勃發展,根據最新第三期跨國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化學治療合併使用上免疫治療能夠提升治療成效,並且晚期膽道癌透過基因檢測也有一些新的標靶藥物能夠使用,在免疫治療和精準醫療的雙重進步下,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不過免疫治療還是有可能引起一些免疫反應相關的副作用,常見的例如皮膚癢、腹瀉、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等,也鼓勵民眾在接受免疫治療的過程中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積極的和醫療人員討論,臨床醫師也會定期監測療效和副作用,以保障病人的用藥安全。彭正明醫師說明,以目前的臨床證據來看,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患者的存活期能夠優於過去的化學治療,他也期待及早爭取到健保給付,給予病友更多希望。雖然膽道癌患者大多不適合動手術,但彭正明醫師呼籲,現今已有免疫合併化療,有助延長存活期,除了醫療團隊同心協力治療,患者也積極追蹤回報,若是淋巴侵犯和腫瘤縮小,「有望走向手術治療,持續追蹤加上術後輔助治療,目標和膽道癌說BYE BYE。」
冷瘦身2/隔夜飯助減重又抗癌? 「抗性澱粉激增2.5倍」是關鍵
所有的澱粉類食物冷藏後都會使抗性澱粉增加,由於難以消化,因此具有瘦身效果,國際期刊《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也指出,煮熟的米飯冷藏24小時後再加熱,此時的抗性澱粉會大幅增加2.5倍,更有助於減少熱量攝取。不只如此,國際醫學期刊《癌症預防研究》也指出,抗性澱粉還可預防食道癌、胃癌、胰臟癌等消化道癌症。但專家也提醒,食物冷藏會有細菌滋生的疑慮,建議還是要多加小心。澱粉類食物烹調後質地會變得柔軟粘稠,人體的消化酶也會較容易消化它們了,這個過程的稱為「糊化」(gelatinization),但是冷藏過後,一部分已經糊化的澱粉就又回到生澱粉的狀態,不容易被人體所消化,這個過程稱為「老化回生」(retrogradation),這一小部分的生澱粉便是所謂的抗性澱粉。營養師程涵宇說,包括冰地瓜、壽司飯、馬鈴薯泥都是上述類型的抗性澱粉,「根據《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煮熟馬鈴薯冷藏一整晚後,抗性澱粉會增加3倍;煮熟後冷藏24小時後再加熱的飯,抗性澱粉是剛煮好飯的2.5倍。」全穀類、豆類食物本身就擁有極豐富的抗性澱粉,不僅能減少熱量攝取,還能促進整體健康。(圖/123RF)但並非所有澱粉食物冷藏後吃,都能攝取到好的抗性澱粉,例如放冷的炸薯條、冷藏PIZZA、冰的含糖綠豆沙飲料,這些澱粉類食物因為額外添加了油、糖,所以就算含有抗性澱粉也無助於減重。另外,含水量也是一大重點,如果澱粉類食物本身的含水量過高,冷藏後「老化回生」的效果不好,就無法增加抗性澱粉,例如米飯冷藏後可以產生更多的抗性澱粉頗多,但含水量較多的粥冷藏後就無法讓抗性澱粉再增加。如果能吃到又好又多的抗性澱粉,可能還具有預防癌症的效果,營養師夏子雯說,「由於抗性澱粉會在大腸中發酵,所以能為腸道提供益生菌的食物來源,因此可降低大腸癌的風險。」營養師夏子雯表示,想要靠抗性澱粉達到瘦身目的並不容易,建議搭配飲食調整、運動,才能健康減重。夏(圖/夏子雯提供)國際醫學期刊《癌症預防研究》也指出,一項追蹤20年的研究顯示,抗性澱粉可預防食道癌、胃癌、膽道癌、胰臟癌及十二指腸癌等消化道癌症,就連其他癌症也都有60%的預防率。程涵宇說,這或許與抗性澱粉改變膽酸的細菌代謝有關,研究也顯示,若一天能攝取15~20公克的抗性澱粉,就有助於提升健康,建議多攝取全穀類、豆類食物這類天然抗性澱粉食物,取代原本的精緻澱粉,效果會更好。不過,夏子雯提醒,由於食物冷藏、加熱都有其衛生上的風險,因此建議民眾選擇冷食時仍要小心,尤其夏天氣溫較高,更容易因滋生微生物、細菌而導致食物中毒,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千萬不要放置室溫過久才吃。
膽道癌初期症狀輕 成隱藏版「癌王」發現多半以晚期
膽道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也很常與胰臟癌搞混。現年57歲的劉先生是中藥行老闆,五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持續了半年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明顯發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癌第三期,當時腫瘤已有10.5cm,研判無法開刀摘除,所幸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腹痛、黃疸症狀也好轉。膽道癌不易早期發現 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膽道癌又稱膽管癌,根據癌症登記年報顯示,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的年長者居多。膽道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癌症,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對於癌王胰臟癌已經耳熟能詳,但同組的膽道癌卻鮮為人知,診斷上過去也常被界定是肝癌,由於膽道癌治療進展慢,且治療選項少,對於無法手術治療的膽道癌病友,在過去10多年來只有化學治療能選擇,以及局部輔以放療,其副作用也嚴重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病友們皆殷殷期盼新興療法能夠突破治療困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表示,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這四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比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然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風險因子包括:(1)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2)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3)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4)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5)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6)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7)肥胖;(8)糖尿病;(9)抽菸、酗酒,符合上述九大高危族群的民眾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確診即陷入困境 過往膽道癌存活期難突破一年在過去由於治療方式有限,膽道癌只分為可開刀與不可開刀,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且術後容易復發,賴基銘教授坦言:「大部分病友2年內都會陣亡」,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陳仁熙教授補充,對於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化療效果也不如預期,中位存活期僅有約8-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小於5%,臨床治療棘手程度及高死亡率,使病友確診即陷入治療困境,急需新的藥物來突破現況。免疫療法登場救援 用於晚期膽道癌一線治療帶來新希望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今年(2023)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道癌治療。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饒坤銘教授以前述個案劉先生為例,當時因腫瘤太大,若進行手術切除,剩下的肝功能將不足以支撐日常生活,因此在20多天的膽汁引流後,即加入免疫療法的試驗,兩次療程後劉先生都自覺狀況感善,腹痛減少。雖然期間因肝指數(GOT、GPT)上升一度中斷,不過治療不到1年就觀察到腫瘤明顯縮小,至今歷時3年多,原本10.5公分的腫瘤也僅剩2-3公分,就像一顆大蘋果縮減成只剩果核,幾乎沒有活性,良好的成效也令團隊感到振奮。膽道癌治療仍有進步空間 期許免疫療法及早納入健保給付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是膽道癌治療的重要里程碑,具有較佳的治療成效,病友對治療的耐受性也高,著實為晚期膽道癌治療帶來一道曙光,但新興治療所帶來的龐大經濟負擔對病友來說還是非常沉重。賴基銘教授、陳仁熙教授與饒坤銘教授共同期許免疫療法能及早納入健保給付,讓晚期膽道癌病友在治療選擇上多一個選項,進一步減輕病友的治療壓力。▲ 膽道癌衛教記者會大合照,(貴賓由左至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病友劉先生、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
男子消化不良又脹氣竟是膽管癌 醫師: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某位57歲男性消化不良和脹氣問題拖了半年才就醫,檢查後確定罹患第3期膽道癌,腫瘤已經大到10.5公分。醫師表示,膽道癌(膽管癌)雖較不常聽到,但並非罕見癌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難以察覺,6到7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有「隱藏版癌王」的稱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多數患者常等到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出現時才就醫,且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佈的癌症登記年報,國人罹患膽道癌的數量逐年增加,但膽道癌初期症狀與常見腸胃疾病相似,民眾很難聯想到是癌症,因此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負責這起病例的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透露,這名57歲患者是中藥行老闆,5年前出現消化不良、一進食就脹氣的症狀,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拖了半年才就醫。男子就醫時眼睛已明顯發黃,檢查後發現罹患第3期肝內膽管癌,腫瘤也長到10.5公分,醫師研判無法開刀切除,所幸後來經由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變小,症狀也好轉許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也說明,膽道癌依腫瘤生長位子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等4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說目前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的風險因子有9項。這9項風險因子包括,長期罹患膽汁鬱積的疾病;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或肝硬化;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膽管良性瘤;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肥胖;糖尿病;抽菸、酗酒等。醫師也呼籲符合高危險族群的民眾,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
5連霸女議員「膽道癌」病逝 醫示警「4症狀」快就醫:5年存活率剩10%
曾在新北市三重、蘆洲區連任5屆的女議員柯玟伶,去年11月因不敵「膽道癌」病逝,享壽75歲。對此,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提醒,肝膽腸胃腫瘤早期不易被發現,直到身體開始出現不適症狀時,往往病情都已十分嚴重,呼籲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腸胃型症狀的民眾,應及早就醫檢查。柯玟伶於2022年11月初因膽道癌病逝,為了幫參選里長的姪女站台,她不惜抱著病體出席輔選活動,而這也是她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事隔11天後終究不敵病魔,撒手人寰。名醫江坤俊在節目上提醒,膽道癌初期並無明顯疼痛,因此容易被忽略。(圖/擷取自YouTube/健康2.0)對此,名醫江坤俊也在節目《健康2.0》表示,之所以「膽道癌」難被控制,是因為它不易被察覺,生長的位置也很難開刀切除,因此等到出現不適疼痛的情況,通常腫瘤都可能大到阻塞消化道了,且致死率堪比「癌王」胰臟癌,提醒民眾若是有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甚至是黃疸、茶色尿或灰白色糞便,皆應立即前往醫院詳細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另外,腸胃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肝臟的左葉右葉分布許多密密麻麻的小膽管,最後向下匯集成一個總膽管,人體分泌膽汁時就是透過這些小膽管輸送,由於膽管呈現樹枝狀構造繁雜,一開始長出惡性腫瘤時不容易被檢查出來,因此被診斷出罹患「膽道癌」通常都已是末期,其中又以長在肝門的腫瘤最為棘手,因此處滿布血管很難開刀切除,5年存活率依位置不同約落在8%至10%,整體而言相當難治療。
5連霸前新北女議員柯玟伶 罹癌病逝享壽75歲
過去在新北市三重、蘆洲區連任5屆的女議員柯玟伶,因不敵癌症病魔,傳出上周五已因為膽道癌離世,享壽75歲。柯玟伶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姪女柯又方於上月底,在三重重新里成立競選總部時,身為姑姑柯玟伶,強忍身體不適幫忙姪女站台,沒想到在幫忙站台助講後11天,還來不及親自見證姪女勝選,就因為癌症離世。柯玟伶是台灣政治大學、台灣大學碩士畢業,過去曾留學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也擔任過三重婦女會理事長、國民黨三重市黨部常務委員,還當選過台北縣議會第9至13屆議員等,柯家在三重、蘆洲地區,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柯玟伶上月抱著被癌症病魔侵襲的身體,為了姪女角逐里長幫忙站台助講。據當地的地方人士透露,柯玟伶疑似想要快點戰勝病魔,助講後選擇開刀治療,沒想到還沒等到選舉開票,就因為病況加重不幸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