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發炎
」 血便 營養師 大腸癌 腹瀉5旬男子2個月反覆血便 醫拿大腸鏡檢查「督進去」就找到病因
一名54歲的中年男性日前前去醫院就診,主訴反覆血便近2個月,並伴隨食慾不振及排便習慣改變。雖然家族中並無大腸相關疾病史,但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認為,病人主訴的這些症狀已經是明顯的警訊,加上病人從未做過大腸鏡檢查,為此立刻安排檢查,沒想到大腸鏡剛放進去,就馬上找到血便的原因。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當時大腸鏡檢查一進入肛門,就發現血便的原因為「直腸癌」。而且癌症侵犯範圍和深度相當嚴重,所以導致直腸黏膜極其脆弱,經常出血。檢查完成後,該名病患被立刻轉診到林口長庚進行後續癌症治療。張靖醫師表示,這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結果,原本希望病患所遭遇到的是痔瘡所引起的血便。張靖醫師後來也提到,該名病人目前需確認其他器官是否受到癌細胞的侵犯,以及是否能保留肛門等治療相關問題。張靖醫師也希望他接下來的治療能一切順利平安。張靖醫師解釋,大部分血便的原因都是良性的腸道疾病,如痔瘡、肛裂或腸道發炎等。然而部分血便的原因則來自於「大腸直腸癌」。尤其當血便伴隨排便習慣改變、便中有黏液、體重減輕或有家族史等情況時,更需謹慎小心。「大腸直腸癌」的形成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下,張靖醫師認為民眾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多攝取蔬菜水果,及早發現並切除腸息肉,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能遠離大腸直腸癌,也有助於減少其他癌症的風險。
肛門出血不一定是痔瘡 專業醫分析5情況「疏忽就放任癌症惡化」
許多人在排便時,偶爾會出現血便的問題,一些有痔瘡的民眾,就會直覺以為是痔瘡發作。但知名痔瘡專家陳威智醫師近日提醒,屁股出血並不一定只是痔瘡,這種身體異狀往往可能隱藏著更嚴重的疾病風險。他也為此分析5種情況導致的出血,其中一種如過放任不管的話,會直接導致癌症惡化。陳威智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許多人對於屁股出血或疼痛的症狀掉以輕心,認為只是痔瘡便放著不治,任其自然癒合。但陳威智醫師提醒,這樣的認知可能延誤治療,導致病情惡化。陳威智醫師也解釋,許多疾病的症狀與痔瘡類似,但其實可能隱藏著更複雜的問題,需及時就醫確認。陳威智醫師表示,像是大腸癌,就是一種常被誤認為痔瘡的疾病。由於其早期症狀如便血、腹痛等與痔瘡相似,許多人因此忽略。但大腸癌通常還伴隨著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和持續的腹痛,如果不加以重視,延誤治療的風險相當高。第二則是肛門瘻管,這也是一種容易被誤解的疾病,常見於肛門清潔不佳或反覆感染的情況下。這種病症通常伴隨膿樣分泌物或血紅色黏液,會導致肛門周圍的癢感和疼痛。第三種就是肛門癌,陳威智醫師解釋,如果肛門瘻管長期不加以治療,肛門持續發炎導致細胞病變反覆發作,進而引發肛門癌,嚴重時甚至會惡化成惡性腫瘤。第四種則是克隆氏症,這是一種慢性腸道發炎性疾病,常伴隨腹痛、腹瀉、發燒和體重減輕等症狀。由於其發病過程與痔瘡的某些表現類似,很多患者未能及時察覺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最後,肛裂也是一種與痔瘡相似的疾病,常見於長期便秘的患者。由於排便時肛門壓力過大,導致肛門組織撕裂,進而出現撕裂痛和便血的情況。這類症狀雖然多數人會認為是痔瘡,但實際上是肛門組織因外力受損引起,需及時治療以免惡化。陳威智醫師也在文章中呼籲,當出現肛門異狀時,千萬不要自行判斷為痔瘡,應該儘早就醫檢查,以避免延誤其他更嚴重疾病的治療。
6歲童如廁「馬桶都血便」 醫一查不是吃壞肚子…罹罕見疾病
排泄物就能反映身體現況!台中一名6歲男童上廁所後驚見大量鮮紅色血便,就醫照大腸鏡,大腸內有許多鮮血,小腸也有潰瘍的狀況,進一步檢查得知男童罹患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克隆氏症」;所幸經過藥物治療後,男童已經順利恢復健康。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醫師胡書瑋分享一起病例,有一名6歲男童被家人帶來就醫,男童上廁所大出血便,但他沒有腹痛、腹瀉、便祕或發燒等情形,確定不是吃壞肚子,決定透過大腸鏡、梅克爾憩室掃描及腹部電腦斷層等檢查,查明他血便的原因。胡書瑋從檢查結果發現男童大腸正在出血,小腸潰瘍且淋巴結腫大,和男童家長商量後決定再用胃鏡和膠囊內視鏡檢查;經過1天後結果出爐,胡書瑋從影像判讀中,研判男童罹患罕見疾病「克隆氏症」,好在還是早期,使用藥物治療止血成功控制病情,男童出院後也持續回診追蹤治療。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胡書瑋醫師筆指處即為小腸潰瘍和出血處。(圖/翻攝畫面)胡書瑋說明,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主要症狀有腹瀉、腹痛和發燒,伴隨一些肛門的合併症,像是膿瘍、肛裂,瘻管等,但發病初期常常只有部分症狀。另外指出,兒童在成長發育期間患病,長期腸道發炎就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因此兒童罹患克隆氏症恐導致發育不良的狀況。除此之外,胡書瑋指出,男童無痛性血病的情形,臨床上會懷疑是梅克爾憩室導致,這是一種先天性胃腸道畸形,發生比例約2%,男性多於女性,在孩童身上比較常見。不過男童最後診斷是克隆氏症,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4.7,好發於20歲至30歲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鮮少發生在兒童。
肥胖竟是慢性病?營養師曝「7狀況」自我檢視 吃6食物抗發炎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營養師李婉萍說,肥胖會影響身體機能平衡,讓人處低度慢性發炎狀態,而她教大家7種狀況自我檢視,如果中3項表示發炎,另外也能吃6種抗發炎食物。李婉萍在臉書發文,「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病,它對身體機能的平衡有很大的影響,會讓你長期處於低度慢性發炎的狀態,從而讓各組織器官受到傷害,先來檢視你有沒有慢性發炎的狀況。」李婉萍列出7狀況,中3症狀代表身體發炎:1.時常疲倦睡不飽2.情緒莫名低落不開心3.吃完飯馬上跑廁所4.時常偏頭痛/肩頸痛/肌肉痛5.皮膚紅癢起疹子/鼻子過敏/咳嗽6.常感冒掛病號7.四肢&臉常被說水腫李婉萍說,吃蘆筍可降低腸道發炎反應;喝綠茶可降低壞膽固醇;皇帝豆有植物雌激素能抗發炎;酪梨有鉀、鎂、纖維,對心血管疾病有益;莓果類能針對脂肪細胞降低發炎;吃地瓜葉族補充鎂離子。最後李婉萍提醒,「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疾病,一定要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來管理,讓體重慢慢瘦下來,擁抱健康。」
慢性便祕恐罹大腸癌?年長者便祕怎解?
引起慢性便祕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神經問題、結構性改變、腸道發炎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引起。臺安醫院內科部蘇志盛主任說明,年長者便祕原因有很多,當中最危險的就是大腸癌引起的。若持續三個月有血便、體重減輕、不規則的排便的習慣,會建議大腸鏡來釐清導致便祕的原因。大腸癌造成慢性便祕造成年長者罹患慢性便祕最常見的就是大腸癌,因為腸道長腫瘤或是病變狹窄,堵住一部分的空間,導致糞便難以通過。蘇志盛主任說明,我們會根據慢性便祕患者的年紀、遺傳基因、家族病史、血便、體重減輕、不規則排便習慣,並持續三個月以上,除了使用藥物緩解症狀之外,也建議安排大腸鏡檢查釐清便祕的原因。慢性病也會造成便祕蘇志盛主任表示,年長者一來他們本身就是大腸癌高風險族群,二是有許多慢性病,需要服用較多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慢性便祕。那會透過整個身體的狀況以及一些危險徵兆,例如便祕情況交替出現、體重瞬間減輕3公斤,那都會建議患者透過大腸鏡釐清原因,再根據病人的特性、慢性病來做一些調整。從飲食、運動改善臺安醫院孫榕營養師表示,年長者可能熱量或者蛋白質攝取不夠,導致患有會有肌少症,再加上牙口不好,所以他就更不願意吃。因此,在烹煮時,建議可挑選一些嫩葉、煮的比較軟爛或者是剁碎,讓長者比較好去咀嚼、比較好吞下去,那就增加它膳食纖維量。同時,再配合運動來改善腸道蠕動、肌少症等狀況。如果以上兩個方法都沒辦法調整的話,建議尋求醫生的幫助,透過治療以及藥物去改善便祕的狀況。
11歲男童突腹痛、血便!以為「食物中毒」 膠囊內視鏡檢查找出病因
一名11歲男童日前突然腹痛難耐,並解出大量血便,家人緊急送往急診接受治療,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是消化不良導致,經電腦斷層、胃鏡、大腸鏡等多項檢查,仍找不到原因。接著進行核醫掃描檢查,影像仍不清晰。進一步安排「膠囊內視鏡」檢查,果真在遠端迴腸處發現有「梅克爾憩室」,透過腹腔鏡手術切除憩室,休養數日後,男童終於平安出院,後續門診追蹤,也無腸道出血與腹痛的情況。什麼是梅克爾憩室?台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小兒消化科醫師鄭弘彥表示,梅克爾憩室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性胃腸道畸形,容易有出血或腸套疊的併發症,主因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卵黃管退化不全,而在腸道中形成一段退化不完全的憩室,發生率為一般人口的2%。影像無法確認出血原因 膠囊內視鏡進一步檢查由於憩室內會有異常的胃黏膜或胰臟黏膜組織,並會分泌胃酸造成潰瘍導致腸道出血,一般可用核醫掃描進行檢查。但如果影像無法確認時,或因兒童或青少年特別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長期腹痛腹瀉或疑似克隆氏症(腸道發炎)等,可進一步使用呈像效果較好的膠囊內視鏡來進行檢查。免麻醉、可隨糞便排出 找出兒童消化道不明出血原因鄭弘彥指出,「膠囊內視鏡」可以觀察到傳統檢查方式難以達到的小腸深部,主要原理是經口吞入膠囊後,透過胃腸蠕動,使其前進來記錄消化道內部情形,每秒至少拍攝2張相片,約8小時可完成檢查,其影像會透過無線電傳輸到攜帶式接收器,藉由訊號強度來計算膠囊在體內的位置。不少家長會擔心「孩子吞入膠囊內視鏡會不會有危險?」鄭弘彥解說,檢查期間不必住院,因此不會影響生活作息,待檢查完畢後再將攜帶式接收器交回院方進行判讀,而體內膠囊內視鏡也在會2週內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此項檢查方式,不需要麻醉也不會受到放射線影響,只要將膠囊內視鏡吞入即可,因此特別適合幫助兒童找出消化道不明出血的原因。
11歲男童長期腹痛血便 腸道畸形釀禍!發生率僅2%「嚴重恐致命」
端午佳節到來,民眾除注意食用粽子勿過量,以免腸胃不適外,雙和醫院小兒消化科醫師鄭弘彥呼籲民眾也得注意潛藏且不易分辨的消化道疾病,若有出現半年以上不明原因血便,或腹部急性疼痛的症狀都得特別小心,千萬別輕忽,若無適時妥善處理可能會導致腹膜炎、敗血症等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有生命危險。鄭弘彥醫師分享近期門診案例,日前一名11歲男童突然腹痛難耐,並解出大量血便,家人緊急送往急診接受治療,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是消化不良導致,經電腦斷層、胃鏡、大腸鏡等多項檢查,仍找不到原因,亦進行核醫掃描檢查,然影像仍不清晰,便立即安排膠囊內視鏡檢查,果真在遠端迴腸處發現有梅克爾憩室,透過腹腔鏡手術切除憩室,休養數日後男童終於平安出院,後續門診追蹤,也無腸道出血與腹痛的情況。鄭弘彥醫師表示,梅克爾憩室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性胃腸道畸形,容易有出血或腸套疊的併發症,主因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卵黃管退化不全而在腸道中形成一段退化不完全的憩室,發生率為一般人口的2%。由於憩室內會有異常的胃黏膜或胰臟黏膜組織,並會分泌胃酸造成潰瘍導致腸道出血,一般可用核醫掃描進行檢查,但如果影像無法確認時,則可進一步使用呈像效果較好的膠囊內視鏡來進行檢查。鄭弘彥醫師指出,特別是在兒童或青少年有發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長期腹痛腹瀉或疑似克隆氏症(腸道發炎)等等,就可考慮以膠囊內視鏡的方式來進行檢查。膠囊內視鏡膠可以觀察到傳統檢查方式難以達到的小腸深部,主要是經口吞入後透過胃腸蠕動使其前進來記錄消化道內部情形,每秒至少拍攝2張相片,約8小時可完成檢查,其影像會透過無線電傳輸到攜帶式接收器,藉由訊號強度來計算膠囊在體內的位置。鄭弘彥醫師強調,檢查期間不必住院,因此不會影響生活作息,待檢查完畢後再將攜帶式接收器交回院方進行判讀,而體內膠囊內視鏡則在會兩週內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麻醉也不會受到放射線影響,只要將膠囊內視鏡吞入即可,因此特別適合幫助兒童找出消化道不明出血的原因。據了解,目前美國FDA已核淮2歲以上兒童可接受膠囊內視鏡檢查,而目前台灣健保規範,可給付10歲以上兒童,經胃鏡、大腸鏡及影像檢查皆無法確認之消化道出血診斷。雙和醫院再次呼籲,如果兒童及青少年有不明原因的血便或長期腹痛腹瀉,可以到小兒消化科門診進一步諮詢。
吃完飯就想拉? 腸胃專家:可能是「腸激躁症」所致
排便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排便的頻率、時間、外觀都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正常情況下,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排便3次都屬於正常範圍,排便頻率因人而異。不過,有些人會出現「一吃完飯,就想大便」的狀況,真的是正常的嗎?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腸胃疾病學家表示,人體對食物的消化會觸發「胃結腸反射」,即進食後產生想要排便的感覺,這種反應在一般情況下是正常的,但當這種感覺在進食後立即出現,或者某些食物「吃完就想大便」的情況時,可能是因為「腸激躁症(IBS)」所致。腸胃科醫師指出,胃結腸反射通常在進食15分鐘內發生,這時胃部擴張、腸道增加蠕動,以利消化食物與吸收養分。然而,有些人可能因食物過敏、情緒焦慮、特定食物或乳糜瀉等原因,使胃結腸反射過度活躍,導致排便頻繁。美國克里夫蘭醫院的腸胃科醫師李(Christine Lee)指出,食物進入胃部後會引發連鎖反應,但每個人的消化系統運作節奏各異。纖維質、辛辣食物和咖啡等食物可能促使胃結腸反射,使人產生便意。然而,排便次數增多不一定代表健康問題,只有當結腸蠕動過度活躍時,才可能導致頻繁排便。另外,阿拉巴馬州胃腸疾病學家布倫森(Brian Brunson)提醒,糞便的顏色也是健康的指標之一。深色、柏油狀的糞便可能暗示著消化道出血;而顏色過淺的糞便可能與肝臟、膽管系統或胰臟問題有關。他指出,正常的糞便顏色應該是棕色或綠色。美國華府麥德斯塔華盛頓醫療中心的腸胃疾病學家艾薩耶(Ghassan Alzayer)表示,糞便的形狀、軟硬度和排便所需的時間同樣重要。參照「布里斯托糞便分類法」,硬塊狀的糞便可能暗示著便祕問題,而軟爛的糞便則有可能有腹瀉症狀。他強調,如果排便異常持續,如難以排出的硬便、連續腹瀉、帶有血絲等情況,可能是腸胃道出血、胃潰瘍或腸道發炎疾病的徵兆,應盡早就醫。平常應該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時常關注排便狀況,不僅能維護腸胃健康,若有異常也能夠及時發現。
蕭言中離世…吳淡如悼「你的倔強我知道」 醫曝大腸癌危險因子:這點上班族全中
「台灣漫畫四大才子」之一的蕭言中,抗癌4年不敵4期大腸癌在今(18日)病逝,享年58歲,消息震撼藝文界,作家吳淡如也發文悼念:「我的朋友蕭言中,安息!」此外,大腸癌為國內10大癌症中發病數第2高疾病,就有醫師提醒大腸癌的各個危險因子。吳淡如在臉書曬出黑底白字圖卡,緬懷這位在2019年確診大腸癌4期,但一直樂觀與堅持抗癌的藝文巨匠兼好友,「人生不相見,一聽到消息,已經隔世。多年來偶有交集,但一直相忘於江湖;你的倔強我知道,所以病中也未探望。我的朋友蕭言中,安息」!(圖/翻攝自吳淡如臉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謝文斌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痛感,且臨床有明顯症狀病人多已進入中晚期,治療複雜又困難。主要常見症狀為糞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如一下腹瀉一下便秘、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排便不乾淨的「裡急後重」。聯醫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則表示,有肥胖、抽菸、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家族史,以及導致腸道蠕動變慢,進而增加腸道發炎機會的「久坐不動」,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生活中應避免油炸燒烤,減少食用紅肉與加工肉品,多補充蔬果及膳食纖維,同時也要抽空活動與到戶外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蕭奕宗指出,不論有無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家族史,建議40歲以上每年做糞便潛血篩檢,並養成良好排便習慣,與每週3天、每次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以上的規律運動,以及不要忘了適時紓解壓力。
外食族天天拉肚子!腹絞痛逾3年 檢查竟是抗藥性壞菌搞鬼
一名41歲曾先生,長時間三餐外食,加上工作壓力大,導致他2年多來每天都要跑3、4次廁所,還經常出現腹瀉、腹絞痛的情況。最終他在友人的建議下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才發現竟是抗藥性壞菌「困難梭狀菌」在搞鬼。一名41歲房仲曾先生,幾乎每日外食,加上工作壓力大,因此2年多來每天都要跑3、4次廁所,還經常出現腹瀉、腹絞痛的情況。後來曾男在朋友的建議下,前往醫院採集糞便進行檢驗,才發現腸道內有「困難梭狀菌」存在,造成腸道發炎而經常腹瀉,最終曾男按照醫生建議服用益生菌及攝取高纖食物,調節菌群平衡,3個月後已完全康復,回到每日排便一次的正常情況,腹部也不再絞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指出,困難梭狀菌全台盛行率約1到5%,是導致急性或持續性腹瀉的原因之一,甚至住院病人的困難梭狀菌盛行率高達20%。病患因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腸道正常菌叢減少,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困難梭狀桿菌開始大量繁殖,進而造成腸道不適發炎。林文元副院長更指出,一旦長期放任困難梭狀菌,它會分泌毒素破壞腸粘膜,可能引發嚴重腹瀉,更嚴重會造成腸胃道穿孔,甚至休克發生敗血症。最後,林文元副院長也提醒,要是長期倚賴一般抗生素治療身體發炎等問題,可能導致整體腸道的細菌數量、多樣性與豐富度迅速下降。尤其是維持健康必不可少的細菌如雙歧桿菌與乳酸桿菌,進而造成有害的潛在病原體隨之增加,引發其他的感染疾病。
狂放屁卻只能「分段放」危險了! 他急就醫才知是大腸癌
正常人都會放屁,但不正常的放屁可能是身體在拉警報。有名50多歲的男子就有放屁異常的問題,近1個月以來放屁都會中斷,也就是說無法直接放完,經過大腸鏡檢查後才發現,是由於他的大腸長出了巨大的癌症腫瘤,導致大腸管徑的通道縮小,讓廢氣無法順利排出。基隆長庚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錢政宏於節目《下班經濟學》提到,上述患者表示,自己年輕時就常拉肚子,而近1個月腹脹變得嚴重,敲肚子時就像在打鼓一樣,會有空氣的聲音,並且也比較容易放屁,卻放了又再次中斷,無法1次把屁放完。錢政宏醫師在問診後,便判斷其腸道可能有阻塞,一照大腸鏡就發現,男子結腸處有巨大的癌症腫瘤,讓大腸管徑只剩小通道,所以僅有少部分空氣、水便能排出。對此,錢政宏醫師也解釋,人1天放屁10至18次是正常現象,是因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後會產生氣體,成分包括甲烷、氫氣、二氧化碳等等,而這些其實是沒有味道的,只有在氣體中佔比1%的硫化氫會有臭味,並與人食用之食物類型相關。另外,錢政宏醫師表示,像是肉類、雞蛋、牛奶、大蒜和洋蔥等食物,其硫化物含量較多,放屁也會比較臭,而素食者則因為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較多,造成放屁多但不臭的狀況。不過,若是放屁出現腥臭味、腐臭味,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腸道發炎、潰瘍、出血,甚至可能就是大腸癌。
營養師分類「7種便便型態」:2情形繼續保持 1天3次正常範圍
工作卡卡已經很不開心,腸胃也卡卡就更難受了。營養師表示,根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可將大便分成7類,不同類型的大便的飲食方針可是大大不同,要對症下藥才行。好食課營養師楊哲雄在粉專《好食客》指出,屬於便秘問題有2大類型,第一類像羊大便,硬且小顆,並且分散不聚集,會有此種類型的便便,主要是因膳食纖維及水都攝取不足,沒足夠的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與增加糞便體積,也無水幫助潤滑腸道,因此變得更難將便便順利排出。飲食上建議,吃足膳食纖維,像是每日五蔬果,吃足3份蔬菜(約燙熟後一碗半的份量)、兩拳頭的水果,主食類也可選擇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增加纖維攝取,另外就是喝足水,每日喝足體重公斤數乘以30毫升的水。第二類呈長條形香腸狀,但表面凹凸不平。楊哲雄說,膳食纖維比起第一類有吃更多一些,但仍有略微不足,而水分仍舊喝不夠,因此需再多加留意纖維及飲水量。不同類型的大便的飲食方針大大不同。(圖/翻攝自臉書/好食客)楊哲雄提到,低油飲食也容易因油脂攝取不夠,腸道缺乏潤滑而有便秘問題,可靠適度補充油脂改善便秘。至於長條形香腸狀,外表偏光滑但仍舊帶點裂痕,飲食上建議可再多增加一點水分攝取,其餘正常,可繼續保持;另外,長條形並且光滑,排便時不用花費太多力氣,表示膳食纖維、水分、油脂皆攝取充足,也可繼續保持,而排便頻率1天3次至3天1次都是正常範圍。屬於腹瀉情形則有3大類,楊哲雄表示,造成腹瀉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腸躁症、乳糖不耐、吃壞東西或是腸道菌相不平衡導致,從嚴重度輕至重分別為,糞便呈一段段的,斷側呈光滑柔軟狀,可能是腸道發炎、吃到刺激性食物導致,建議可適度補充益生菌,幫助腸道菌平衡,並減少辛辣、油炸等易刺激腸道的食物。若「糊狀大便,部分糞便仍有形體」、「水狀,無固定形狀」,可能是因食物不新鮮、手不不乾淨或是腸胃炎及乳糖不耐者食用到含乳糖食品導致腹瀉情形較嚴重,楊哲雄表示,除了減少辛辣、油炸等易刺激腸道的食物,也要時時注意個人衛生清潔與食物儲存情形,乳糖不耐症嚴重者則減少乳品攝取。最後楊哲雄提醒,如果嚴重腹瀉,記得除了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外,建議立馬就醫諮詢醫師、營養師,必要時採取低渣低纖飲食甚至禁食,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炎」來是這樣! 醫揭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照護細節
為推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認知,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攜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日前於台北市長官邸辦理了《「炎」來是這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活動,病友及家屬們齊聚一堂,一起瞭解「發炎」在IBD當中的角色。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統稱,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楊式光理事長表示,許多病友們都與IBD相伴一生,大家積極治療的心情令人動容。本次舉辦病友會活動,除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及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煒晟分享疾病衛教,也因應疫情解封國境開放,安排疾病控制優良的病友分享IBD出國旅遊的注意事項,並規劃軟性課程,教導病友們探索自己的腸胃道張力,更有長達40分鐘的Q&A環節,讓病友們能將疾病照護大小事,諮詢現場專家,達成更好的疾病控制。免疫系統自己打自己 適當用藥有機會免開刀李柏賢醫師指出,腸道發炎性疾病是免疫系統自己攻打自己,而戰場就在腸胃道,造成發炎、潰瘍,以拉肚子、血便、肚痛的方式表現出來。若疾病控制不佳,免疫系統恐會攻擊腸道外部位,導致關節炎、皮膚病灶、心血管阻塞等問題。醫病溝通決策在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傳統藥物外,IBD目前也有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等治療武器。「統計資料發現,生物製劑的使用不只改變治療模式,更看到許多病人因此無需開刀。」李柏賢醫師補充,除生物製劑外,目前亦有健保有條件給付的小分子藥物,病友無需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注射治療,讓IBD也能達成「返家治療」的治療模式。IBD害怕大腸鏡檢查? 醫暴:有重要意義李柏賢醫師表示,IBD的治療目標為內視鏡黏膜癒合。當黏膜癒合,病人需要手術治療、反覆住院的機率會隨之下降,未來其他併發症及癌症風險也隨之降低。腸道反覆發炎與修復,若修復出錯就可能變成大腸癌,因此確認黏膜狀況相當重要,呼籲病友不要害怕大腸鏡檢查。「糞便鈣衛蛋白」是IBD的重要指標,李醫師進一步表示,當數值大於300,就能預測在未來一個月內會急性發作,因此若發現糞便鈣衛蛋白數值飆高時,建議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留意FODMAP 避免腹部脹痛問題林煒晟醫師分享,日常飲食中,病友們應有FODMAP的基本概念:意即可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及多元醇,若屬於高FODMAP食物,則食物分子小、滲透壓高、腸道不好吸收,水分容易跑到腸道,創造細菌發酵的環境,造成病人易腹脹、腹痛。林煒晟醫師指出,低FODMAP飲食較適合IBD病友,例如:胡蘿蔔、黃瓜、葡萄、雞肉、蛋、馬鈴薯等。隨着食物吃下肚,也有纖維素的考量。纖維素分爲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幫助減少膽固醇及血糖,並增加腸道好菌種,維持身體健康;而非水溶性纖維有助於排便更順利。許多病友可能遇到腸道狹窄問題,這時水溶性纖維對身體較有幫助,例如去皮蘋果、胡蘿蔔、黑豆等。研究顯示,克隆氏症病友注意纖維攝取,相較未注意者可減少40%的復發機會。林煒晟醫師補充,薑黃素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因其脂溶性特性,建議飯後攝取較佳。研究顯示,IBD維持期若能適度攝取薑黃素,有助於減少疾病復發及發炎問題,但薑黃素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且有服用降血糖藥、抗凝血劑的病友,需留意交互作用的產生。身心有狀況? 醫:IBD發炎有影響「我們常常以爲病人有憂鬱傾向,是因爲長期罹患疾病的結果。」林煒晟醫師指出,研究顯示,IBD患者有4成都會伴隨焦慮、憂鬱的身心問題,其實竟是與發炎時,整體循環較差,發炎物質跑到肝臟、腦部而造成的影響,因此可以推測,好好控制IBD,對身心狀況改善也有幫助。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王鴻源理事長表示,IBD有病情上下起伏的特性,病友常需要調整藥物,能與醫師緊密保持醫病溝通是最重要的。目前趨勢是跨科團隊照護,包含腸胃科、營養師、護理師、心理師等,協助病友及家屬更完善照護疾病,本次活動相當樂見病友們彼此交流,期待未來在多方資源投入下,能將病友IBD控制做到最好。
長期不放屁很危險!每天至少5至15次 醫提醒3疾病不可大意
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正常成年人的放屁次數和量會因個人差異、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但放屁次數平均會落在每天5到15次,氣體量則大約在「10到200毫升」之間。他也提醒,如果長時間沒放屁很危險,可能是腸道阻塞、腸道發炎或腸道運動失調,因此這種情況務必就醫。黃軒醫師5日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那天被門診病人問,「我們正常人要放多少次的屁?不放屁有什麼後果」,因為她發現自己已經一個禮拜沒放屁。黃軒進一步指出,其實正常人放屁次數和量會因個人差異、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正常成年人每天平均放屁次數約在5到15次;然而,每個人放屁次數可能會有所不同,且會受到飲食中的嗆氣食物、消化系統狀態和其他個體因素的影響。此外,正常情況下,單次放屁氣體量通常很少,大約會落在10到200毫升,然而,氣體的量會受到個體差異和飲食因素的影響。他也提醒如果意識到自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例如數天或數週)沒有放屁,並且伴隨著腹脹、不適感、消化問題或其他相關症狀,那麼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長期不放屁有關的疾病或情況:腸道阻塞:腸道阻塞是指腸道內部或外部的障礙物,當然也包括腫瘤阻止食物和氣體正常通過,這可能導致腸胃脹氣、腹痛、嘔吐和其他消化不良症狀,如果長期沒有放屁並出現這些症狀,應該立即就醫。腸道發炎:某些腸道發炎症疾病,如克隆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導致腸道內的發炎和壁厚化,影響腸道運動和氣體排出,這可能導致腸胃不適、便秘、腹脹和減少放屁的情況。 腸道運動失調:腸道運動失調可能導致腸道運動過快或過緩,影響氣體正常排出,這可能與慢性便秘、腹脹和減少放屁有關。 黃軒最後也提醒,所以如果你長期沒有放屁,並出現相關症狀,包括肚子痛、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體重下降、一直便秘、血便、黑便,建議務必去看醫生。
孩子腹瀉如何照顧 補充水分是關鍵
兒童腹瀉是最為常見的兒科腸胃道疾病之一,尤其在臺灣季節交替,氣溫不穩定、溫差大、陰雨綿綿氣候潮濕,這樣的天氣容易使得食物變質發酵或細菌、病毒滋生,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提醒家長或家中照護者,急性腹瀉好發於兒童及嬰幼兒,然而解稀水便不一定就是腹瀉,需伴隨次數增多、氣味或顏色改變才算數,另外兒童腹瀉時也應注意:一、瞭解引起腹瀉原因:最常見的急性腹瀉發生原因是腸胃道受到細菌或病毒(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沙門氏桿菌)感染,而造成腸道發炎,此外不新鮮的食物、牛奶或飲食過敏,以及接受抗生素藥品治療也可能導致腹瀉。二、注意腹瀉時的飲食,適時就醫治療:急性腹瀉的首要處置為即時補充水分及預防電解質失衡,以避免脫水。須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高油食物及含糖飲料、果汁、茶飲等食物刺激腸胃,造成腹瀉或嘔吐加劇。而市售運動飲料因糖含量高、電解質含量低,一般不能用來代替「口服電解質水溶液」。如果糞便有血絲、嚴重脫水、持續腹痛併有發燒等症狀未改善則應就醫,切勿擅自服用未經醫師指示之止瀉劑。若需服用藥品,請遵照醫師指示,另外服用數日後,症狀若不見好轉,或更加惡化,也應再儘速就醫。三、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避免腹瀉情形發生:預防細菌或病毒性腸胃炎,應注意飲食衛生,家長於處理食物前應勤洗手,食物食用前應充分加熱煮熟,避免生食、生飲。另外,如果家中有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性腸胃炎的孩童,家長應特別注意環境消毒,接觸到孩童之嘔吐物或病菌殘餘物,應小心處理,可使用適當稀釋後之漂白水,清潔與消毒被污染之環境,避免交叉感染。另提醒,針對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等無套膜之病毒,酒精乾洗手效果不佳,應加強用肥皂濕洗手,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文章連結:https://ssur.cc/CM45BN7 (文章來源/食藥署)
作弊食品3/陷阱多!原味優格一吃竟含糖 「滿滿添加物」恐讓孩子過High
市售商品幾乎都含有食品添加物,讓人想躲也躲不掉,不僅冰淇淋、泡麵被驗出致癌物「環氧乙烷」,許多業者還「作弊」,例如健康形象的起司成分中竟含有防腐劑;命名「原味優格」讓消費者認為成分天然,但實際上卻含糖,因為原味並不代表無糖?!專家提醒,「食品添加物不只可能藏毒,也會是孩子過動的原因之一,因此購買商品前一定要仔細看成分及營養標示,守護自己的健康。」台灣近來在邊境抽驗中檢出致癌物「環氧乙烷」,讓大眾更加關注食品添加物,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各式各樣的食品添加物充斥在市售商品上。營養師程涵宇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表示,食品添加物有許多功用,包括讓食物避免沈澱、分離,外觀更加可口;以及顏色更繽紛、口感更好、香氣更足,或是能延長保存期限等。但食品添加物也帶來一些健康影響,2007年知名醫學期刊《刺絡針》的一篇研究,發現一群無過動症狀的3~9歲孩童在喝下含有食用色素或苯甲酸鈉防腐劑的飲料後,就出現或強化過動症狀。奧勒崗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University)的學者,2012年時綜合整理34篇食品添加物與過動症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有過動症狀的兒童減少攝取食品添加物之後,33%過動症狀會有所改善。程涵宇表示,也有一些動物研究發現,食品添加物會影響腸道菌叢,可能會造成內分泌紊亂或腸道發炎;而一些非營養性的甜味劑,如醋磺內酯鉀、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則可能會影響心臟健康。經過業者的行銷包裝後,許多加工食品會被過度美化或刻意誤導,例如頂級優格令人認為一定成分天然,但實際上仍可能含有許多添加物。(圖/123RF)不過,食品添加物種類相當多,也不全然都是壞處,程涵宇說,根據2020年《科學報告期刊》顯示,部分食品添加物甚至有益健康,例如作為抗氧化劑的抗壞血酸可能有益於抗壞血酸的總攝取量;迷迭香提取物的成分是酚酸,具有抗氧化效果;海藻酸鈉則能防止肥胖和糖尿病。「重點是你要知道自己吃下什麼!」程涵宇說,以她自己為例,日常生活每天吃的食物以天然優先,市售商品以無添加優先,而且一定會仔細查看成分表與營養標示。例如有些人以為市售的加工起司片相當健康,但仔細查看成分表會發現含有防腐劑,更何況許多商品的包裝手法愈來愈高明,許多人認為原味優格最健康,結果查看成分中竟含蔗糖。程涵宇說,原味優格並不代表無糖,「頂級」優格也不代表無添加,這些名稱都是行銷包裝手法,所以建議購買前看一下成分表、營養標示,才能真正清楚自己會吃下什麼。如果覺得這樣太辛苦,程涵宇建議先避開加工飲料、冰淇淋、餅乾與蛋糕就好,因為根據一項法國的調查,發現上述這些食品最可能含有滿滿的食品添加物,同時也是最該先戒除的食物之一。
發炎性腸道疾病與腸胃炎大不同! 反覆腹瀉還會提高腸癌機率
動不動就想跑廁所、經常腹瀉,甚至一進辦公室、學校,都還沒坐到椅子就先坐到馬桶上,這些症狀聽起來很像腸躁症,但事實上極有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林敬斌表示,這兩種疾病症狀雷同,但若未鑑別診斷與治療,後果可是大相逕庭,尤其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會造成肛門膿瘍、肛門瘻管、腸道狹窄,需要開刀治療,還可能大幅提升罹患腸癌的機率。腸道發炎致關節、皮膚、關節有問題 提高腸癌機率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屬於免疫失調疾病。林敬斌主任表示,在台灣,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高於克隆氏症,好發於20多歲年輕人,男性機率高於女性,且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都會增加4.8%病患,有增加的趨勢。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缺陷、不當使用藥物有關,林敬斌主任認為,與飲食西化導致腸道菌相失調也有關。若未及時診治,還會附帶引起全身性反應,除了肛門瘻管、肛門膿瘍、腸道狹窄等腸道症狀之外,皮膚、關節、眼睛也可能出現合併症。特別的是,由於腸道慢性發炎,容易導致黏膜變性,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尤其罹病時間越長、腸道侵犯越多、合併症多者,腸癌風險更高。雖然同屬發炎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與潰瘍性結腸炎仍有不同,林敬斌主任進一步解釋,潰瘍性結腸炎發作侷限於直腸大腸段;克隆氏症則是全腸道(大、小腸)都會侵犯,發生併發症的機率較高,需要腸道整形手術機會高。生物製劑持續緩解症狀 助黏膜癒合降低手術風險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由於需經常跑廁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工作、交友、心情都會受打擊。幸好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藥物越來越多元,從傳統抗發炎藥物到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等,還有較新的生物製劑,且健保多數都有給付,可以幫助病友治療達標,亦即持續緩解症狀,影像與病理學檢查顯示黏膜癒合,手術、住院與復發機率降低,有機會減少或停用類固醇,病友也能擁有正常的生活。其中,針對較嚴重、預後差的潰瘍性結腸炎病友,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採取倒金字塔方式,一開始就先以生物製劑治療。目前臨床可用的生物製劑種類多,包含半個月、一個月、三個月一針等不同施打頻率;皮下注射與靜脈注射等不同施打方式;也有針對不同發炎細胞激素作用的不同機轉藥物,醫師會根據病患病況、生活習慣職業與療效而調整藥物。然而囿於健保資源,林敬斌主任坦言,目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使用傳統藥物的療效反應不佳,導致病情反覆發作,或對傳統藥物無法耐受時,才能使用生物製劑。健保停藥期間復發率高 醫籲延長生物製劑給付時間健保針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給付生物製劑,實屬一大德政,然而對比其他乾癬、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使用年限為2年,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處在劣勢。林敬斌主任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使用生物製劑僅給付1年,時間到,無論症狀輕重都必須停藥,很多病患反而在這段停藥時間復發,甚至不得不加重使用類固醇,影響病況長期的穩控性,呼籲政府能再多給病友一些關懷與幫助。民眾若有反覆性腹瀉、有便意卻便秘等異常排便狀況,林敬斌主任建議應就醫檢查,只要進行鈣衛蛋白檢查、膠囊內視鏡進行全腸道的影像學檢查,便可找出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一旦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也不用怕,隨著醫藥進步,目前有很多藥物可幫助降低發炎、穩控疾病,實現腸道黏膜的目標。
「最後發現的器官」國衛院掌握控制機制 改善腸炎新希望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涵蓋潰瘍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CD)兩類腸道慢性發炎疾病,因為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與藥物,對患者生活及醫療財務負擔有長期的影響,在全球各個國家都是重要醫療問題。在台灣IBD也有顯著增加趨勢,同時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與神經與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機會較高,可預見將會對健保支出造成衝擊。近年來大家逐漸了解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總重量不到0.2公斤,總菌數卻比全身總細胞數還多,默默地影響身體健康與生理平衡,被認為是「最後發現的器官」。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副研究員團隊研究腸道菌相多年,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並篩選出可能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leaky gut)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研究成果於110年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研究團隊自2012年起便利用dusp6基因敲除小鼠進行腸道菌相研究,發現缺乏dusp6基因的小鼠大腸上皮細胞上微絨毛生長增加,有較強的大腸上皮緊密連結與屏障完整性,進而對於小鼠結腸炎產生保護作用。運用次世代定序轉錄體學與磷酸化蛋白質體學等多體學技術和細胞分子生物學分析,發現缺乏dusp6基因抑制了腸道上皮細胞的醣酵解路徑,同時提升脂質的利用,造成粒線體耗氧率提高,維持腸道中的極低氧環境,能夠保持絕對厭氧菌的含量,維持了腸道微菌叢的平衡。針對dusp6基因敲除小鼠具有較能抵抗腸炎的上皮屏障和菌叢,尤其是能夠保留絕對厭氧菌的特點,研究團隊進一步將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菌叢轉殖到一般小鼠上同樣較能夠抵抗腸炎發生,接著利用微生物體學與培養體學分析方法,在菌叢中篩選出一株Duncaniella屬的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並證實這株NHRI-C1-K-H-1-87細菌具有減緩腸炎的作用。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腸漏和腸道微菌叢失衡與相當多的疾病皆有關聯,藉由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團隊的新發現,不論是透過腸道微菌叢,從基因調控上著手,或是利用單一株細菌作用,都可望為治療或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帶來新契機,不但能改善腸炎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相關衍生疾病的醫療支出,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同時也降低相關疾病的衍生,在相關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擁有強大的可塑性與應用前景。
25歲八大妹上班肚痛!半夜衝急診「腹部硬到像石頭」 醫嚇傻:都牽絲了
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因此忽略了身體警訊,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就醫,容易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乳房外科醫師黃鴻銘近日在節目中透露,1名25歲的年輕女子平時從事八大行業,某天突然感到腹部劇痛,忍了一陣子後才受不了掛急診,結果就醫時腹部不僅硬的像石頭,還充滿「白白牽絲的膿」,讓醫生當場傻眼。黃鴻銘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收治個案,該名八大妹某天上班時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過了幾天症狀都沒有好轉,只好半夜跑到醫院掛急診;急診室醫生檢視後,原以為患者可能是子宮外孕或黃體破裂,但很快就排除是婦科疾病,接著又懷疑是盲腸炎或腸道發炎,於是便將她轉到消化外科檢查。黃鴻銘在節目分享個案。(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頻道)消化外科安排電腦斷層掃描後,赫見女患者的腹部充滿髒水,闌尾也有發腫情形,趕緊把她轉到外科動手術;黃鴻銘表示,他當時先用手按壓對方腫脹不堪的腹部,發現「硬的像石頭」,且患者還痛到當場慘叫,症狀相當嚴重,因此他立即安排開刀,孰料一用腹腔鏡檢查,竟然在她的腹部看見大量「白白牽絲的膿」。黃鴻銘提到,原來女患者腹痛的原因不是盲腸炎,而是慢性骨盆腔感染,加上她未在第一時間就醫,幾乎演變成腹膜炎;醫師解釋,如果是一般闌尾炎,通常只要10分鐘就能搞定,但該患者腹部充滿膿液,所以前後花了1個多小時才清理乾淨,所幸女子術後症狀開始改善,住院觀察2天就出院返家休息。